聽書隨感30字
『壹』 作者的三種讀書方法一次是念書、看書、聽書。你最感興趣的是哪種談談你的感想。內有文章,急!
我的家鄉小市鎮上,有個王瞎子,說得一口使人入迷的《水滸》。他一手打著小鼓,一手敲著小鑼,說著《水滸》上的故事。我去聽了一回、誰知一聽就上癮,以後每次都要去聽,聽了這一回,又要聽下一回,聽了幾回,便如痴如迷地一直地聽下去。北方評書,有說有唱,有鼓樂伴奏,叫人聽了書又聽了音樂,感到另有一番風味。解放後到了上海。便又對評彈愛好,不時到書場聽書,欣賞欣賞三弦、琵琶的伴奏表演。我回顧一下我的大半生,聽書也是我的一種讀書方式,我讀的書中少說也有十分之一二是從說書人的口中聽得的。
『貳』 閱讀了七律長征後的讀後感50
雖然這首詩只寫了八句,但卻能體現出在長征路途的艱險。中央紅軍在路上一共368天,只休息了44天,平均走182公里才修整一次,平均每天行軍37公里;共翻越了18座山,其中五座山終年積雪;渡過了24條河流;轉戰了11個省……看到這些數字,誰不感到震驚呢?紅軍戰士們不顧自己的安危,不怕艱難險阻——高大的五嶺山脈、氣勢磅礴的烏蒙山脈,可在他們的眼前卻變得像「細浪」、像「泥丸」,他們還勤於思考,英勇頑強地與敵人斗爭,最終取得了長征的勝利。這是多麼偉大的創舉啊!他們團結一心,在歷經了艱難的長征勝利會師後,在白雪皚皚的岷山上,也有無盡的歡樂;他們更有必勝的信念,在國民黨的圍追堵截、日軍的掃盪下,也永不言敗,用自己的生命保衛紅色政權,用自己的身軀築起民族的屏障。
中國共產黨是先驅者,是領航人,更是一輪不落的太陽,使神州大地13億中華兒女在黨輝的照耀下成長生活、享受生活。紅軍的大無畏精神和豪邁的英雄氣概時刻激勵著我,今後我要用「紅軍不怕遠征難」的精神去征服生活上的重重困難,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長大後把祖國的明天建設得更加美好、富強!
查看全部2個回答
2019暢銷書有哪些?2019暢銷書愛圖書,京東陪伴你閱讀!
北京京東世紀信息技..廣告
聽書的聽書軟體有哪些?兩千本精品書免費聽
關注聽書吧的人也在看
下載得到App,領取聽書VIP60天。想聽幾本聽幾本,聽60本相當於節省300元。精選書單,必讀書籍,新書經典名著免費聽。 半小時聽完1本書的精華解讀。
得到(天津)文化傳播..廣告
相關問題全部
廣告
『叄』 使用益伴聽書有什麼感受
使用益伴聽書已經有一陣子了,每天可以收到很多不同的書籍講解,而且還可以自己記筆記,堅持收聽的這一段時間,每天都有不同的感受。前幾天收聽了一篇關於如何學習的文章,這類文章對於正在備考的人來講,能收到太多的感悟。比如如何處理遇到的一個難題能想了很長時間也沒有思路,不如就先放一放。突然在某一天,你會發現其實答案就在那裡,你就有了一個清新的思路,找到了一個關鍵的突破口。也就這就是頓悟。非常感謝益伴,自從使用它之後,感覺每天都有不一樣的收獲,每天都能體驗到不同的感悟,隨著時間推移,讓我就這么一點一點的了解到各種各樣的東西,可以每天充實自己。
『肆』 讀書感想作文
讀書令我快樂
「學而不厭,悔人不倦。」「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每當我讀到像有關讀書的格言,不禁思緒萬千。因為我非常清楚,人類的知識是從書籍里得到的,如果我們不讀書的話,就會被別人嘲笑,也會被別人說跟不上朝代,可若是讀的書裡面的內容不好的話,那麼就會使你走上絕路,而讀的書好的話,不但可以得到經驗,而且還能夠長到更多的知識呢!
在我國的歷史上,有許多的愛讀書的人,如魯迅、冰心……這樣的作家都是因為愛讀書,所以才有所作為的。而我也是一個酷愛讀書的小書迷哦。現代的名著已經差不多快要被我讀完了,因為它們已經遠遠不能夠滿足我了。還記得有一次,我一直吵著媽媽要去書城看書。終於媽媽被我的說服了,就答應我了。我和媽媽來到書城,我就以兔子般的速度跑上了三樓,來到三樓,我就當媽媽是透明的一樣,根本就不理會媽媽。我找到了我一直夢寐以求想讀的一本書《格林童話》,我拿著書坐到一個非常好的位置坐下來打開書津津有味的讀著。可是忽然有人打手機說要媽媽去一趟書城外面。媽媽說叫我在這里等著,不要走開了。我說:「嗯。」我繼續看著,一連看了兩個小時,可是我覺得那個地方很吵,就移到另外的一個角落。媽媽來了以後,在原來的位置找不著我,就著急了,可是還是找不到,就到二樓的地方等我(因為那裡是唯一的出口)。我讀了很久,終於將那本讀完,我合上書,吞了一口唾沫,好像將所有的知識都吞進肚子里了。我站起身來,雙腿發軟,才知道我已經讀了四個小時了。我猛然想起來,媽媽還在等著我呢。我到二樓找到媽媽,就和媽媽一起回家了。雖然媽媽再家裡數落了我一頓,可是我還是覺得很值得,因為我又得到了知識。
我愛書,可我更愛讀書。讓我們人人都拿起書來,吸取人類的營養精神吧!
『伍』 小賈逵偷學讀後感
讀後感:
賈逵真的很幸運,有這樣一位姐姐,在他幼年時天天抱他去聽讀書,想像一下如果是一位傭人帶他,小時候沒有聽書的機會,也許一代經學家就此埋沒了。
幼兒的接收能力,對知識的渴望常常被成人所忽視。人人都知道幼年時營養不良,沒有打好健康基礎,今後一生的體質都會偏弱;那麼幼年的精神營養不良,是否會造成一生的精神健康有所欠缺?有多少人真正關注並且懂得幼兒的精神方面的需求和渴望呢?
美國研究人類潛能的格林·杜曼(Glenn Doman)博士研究發現了一些驚人的事實:(摘自《國學道德經典導讀》熊春錦著,2006年)
1、幼兒從兩歲開始就有閱讀的能力,而且越接近零歲,學習語言能力也就愈強,甚至還不會說話的一歲幼兒也有閱讀的能力。
2、幼兒具有強烈的閱讀慾望以及學習的慾望,如果父母不加以限制,則到六歲入學前,他們便可能具備極為豐富的知識,這些知識的總量有時往往要超過以後一生所學的全部。
3、幼兒時期乃是一個人一生中最喜歡學習的階段,然而這種求知慾卻往往不幸被父母成人所扼殺。
4、只有幼兒才能具備魔術般的吸收能力。因此由出生到八歲的這段期間乃是最重要的時期,八歲之後便要走下坡路,而對學習最具關鍵的時期是一歲到五歲,這時候縱然一次學習五國語言也不會感到困難。
5、父母應該提供兒童學習大量知識的機會,可惜一般的成人往往低估兒童的能力,因此所給予的大都是無法滿足兒童興趣和能力的不適當材料。
6、八歲以前所學習的知識經驗印象最為深刻,可以終身難忘。
7、學習的能力是年齡愈高,能力愈低,呈現逐年遞減的現象。
日本七田真博士也提出嬰幼兒教育的基本理論:才能遞減法則,也就是說越接近零歲,嬰幼兒的學習潛能越強大,如果不給予足夠的學習條件去開發這些潛能,則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些潛能會逐年遞減。上面提到幼年賈逵聽書而成為經學家,無獨有偶,據說音樂天才莫扎特在搖籃里的時候就聽姐姐反反復復練習鋼琴曲,這些無心當中創造的嬰幼兒學習條件造就了這些名垂史冊的人才,我們是否能變無心為有意,給孩子多創造良好的環境來滿足他們學習的慾望。
『陸』 我們學校搞了個無聊活動.徵文:我和父母同讀一本書.讀後感.
我與父母共讀一本書
書是五彩生活的萬花筒,書是大千世界的縮影。書既像一位慈祥的智慧老人,不斷啟迪我們,教給我們怎樣做人的道理;又像是一位真誠的朋友,跟我們面對面地交流,鼓舞激勵著我們,讓我們湧起對美好生活的憧憬,並勇於追求!正如偉大的作家高爾基所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不僅是人們獲取知識的階梯,更是人與人走到一起的階梯。通過閱讀書籍,人們可以交流彼此的觀點,從而達成共識。
現在,我和爸媽常常共同閱讀一本好書或是文章。在讀過之後,我們總是會談談各自的想法和感受。通過從不同的思考點來評析書籍能讓我和父母更深地了解彼此。我在理解他們的同時,他們也能知道我的所感所想。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學習的壓力也隨之增重,一天下來,常常感到十分疲憊。晚上本想看看球賽來放鬆自己,可每次我都被爸媽無情地催回房間。所以,常常免不了一場家庭風波。我知道父母如此大動干戈完全是為我著想,但是不好好放鬆,我又不肯罷休,這使我左右為難。眼看著就要升入初三了,我心裡愈加焦慮不安。就在這時,一本書幫助我從困境中走了出來。
無意之間,我和爸媽同時發現了一本名為《孩子別煩惱》的書。書中記述了一個男孩從呀呀學語到走進哈佛中的各種辛酸故事。我驚喜地發現:書中主人公哈里的經歷竟和我出奇的相似。哈里也因學習問題和家裡鬧了矛盾,就此離家出走了兩周。在這兩周中,哈里走遍了許多的地方,以一個觀察者的視角,體驗到社會底層勞動人民的艱辛,同時也為他們強烈的求知慾所感動。當他回到家中准備重新開始時,懊惱的父母也認識到了自身的錯誤,於是,三人重歸於好。之後,哈里的父母不再過分苛刻地約束哈里,哈里也十分用功,最終實現了自己的遠大前程——哈佛。
在讀完了整本書後,我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心中無比的喜悅。既然哈里的故事如此精彩,為什麼我不借鑒過來呢?說干就干,正當我准備向爸媽袒露我的觀點時,我驚喜地發現,他們也正准備找我。就在那一瞬間,我們的眼神交織在一起,於是一切明了,無需再多的言語,我們立刻理解了彼此。就此,我心中的焦慮也隨即灰飛煙滅。
經過這次事件後,我深刻地認識到:其實,父母與子女之間真正需要的是互動,是了解。這種互動的方式是多樣的,共讀一本好書就是一種好的方法。它就像一座橋梁,能將兩代人的心緊緊連在一起,它就像一座山,將誤解隔絕,它就像一盞明燈,指引我們上前去……
-------------------------------------------------------------------
我和父母共讀一本書
文章來源:人六(3)班
書是五彩生活的萬花筒,書是大千世界的縮影,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既像一位慈祥的智慧老人,不斷啟迪我們,教給我們怎樣做人的道理;又像是一位真誠的朋友,跟我們面對面地交流,鼓舞激勵著我們,讓我們湧起對美好生活憧憬,並勇於追求! 每當走進我的書房,掃視著倚牆而立的書櫃,瀏覽著各式各樣的書籍,嗅聞著淡淡的書香,我就彷彿沉浸於知識的海洋,置身在書中蘊藏著的五光十色的世界,伸展著通向世界各國的觸角……
最近,我和爸爸一起看了一本讓我受益匪淺的書--《哈佛女孩劉亦婷》,這本書讓我深受感動,讓我受益匪淺。
劉亦婷不但是一個孝順的女兒,還是一位曾經轟動全國唯一考上哈佛的女孩。這本書是劉亦婷的父母為了紀念女兒的成功,向全國的廣大家長推薦了自己的教育方法。這本書記錄著劉亦婷父母的教育方法,還記錄了劉亦婷一步步邁向成功的足跡。
劉亦婷是不幸的,幼小年紀父母離異,親生父親離她而去;她又是幸運的,繼父對她如親生女兒一般看待,母親像掌上明珠呵護她,在懷有劉亦婷的那幾個月里,她曾說過:「只要我的子女不會有智商問題,我一定要把她培養成有著超智商的哈佛學子。」她終於成功了,真的把自己的女兒保送入哈佛的大門,她的付出有了雙倍的回報。她創造了一個中國的奇跡,也是一個中國教育史上的奇跡。
在輝煌的背後,有著汗水流過的痕跡。劉亦婷之所以能有今天的輝煌成績,除了她父母的悉心教育外,和她平時的努力是分不開的,她虛心好學,刻苦鑽研,從不放過一個疑難問題,這是她所應得的回報,是她在付出過後應得到的回報,她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應該像她一樣,刻苦學習,做到一個小學生的本分,最起碼在你可以努力的時候加把勁,才不為你年邁時,已經無法努力的時候留下絲絲遺憾。
我想珍惜這現在的每一時每一刻,用在有意義的方面,也許輝煌的明天就在不遠處為你點亮著成功的道路。
------------------------------------------------
文章來源:人六(3)班
我和父母經常共讀一本書,有什麼感受,我們就坐在沙發上討論各自的觀點和感想。
爸爸媽媽和我都愛看《意林》,裡面的文章很感人,也比較難懂,我們經常把重點劃出來,一起研究大致的意思,抒發自己的感受。
我們在看《意林》,其中有一篇文章的大致意思是這樣的:兒子嚮往自由,大學時突然「失蹤」,父母歷盡才千辛萬苦找到了兒子。我覺得兒子在大學時逃走雖然方式不對,但他只是因為嚮往自由,並不是厭惡父母,所以他並沒有什麼大錯。但爸爸和媽媽卻認為兒子是大逆不道,自己的自由是建立在父母的痛苦之上,是很不對的。我們你一句,我一句,唇槍舌劍論戰了半小時,最後誰都不服誰。
我認為「我與家長共讀一本書」是個讀書的好方法,這樣可以既能增進孩子與父母的感情交流,還可以互相學習呢!
爸爸媽媽也覺得這樣的方法很好,他們說:「對文章的不同理解,互相之間不同觀點的碰撞,以不同的視角和切入點去看待一個問題,就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想法。另外,人生經歷和社會閱歷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隨著閱歷的豐富,對問題的分析,對人生的品味,也會隨之變得深刻。」我們認為通過父母與兒子共同看一本書,這是一種有益的嘗試,可以增加互相之間的感情交流。同時也可以了解孩子成長的心路歷程。通過互動,既可以共同提高文學素養,也可以創新思維方式,得到不少有益的啟迪。總之,這種方式本身也是一種理念的創新,通過這一方式更能激發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學習興趣,也更能挖掘人性思維的潛能。
『柒』 名著讀物讀後感300字
繁星 春水 讀後感
偶然的一天,在書店無意中看見了《繁星 春水》這本書,第一次接觸,讓我不由得眼前一亮。其實,看慣了小說的我並不喜歡看詩,但冰心的這本《繁星春水》把我改變。
終於,我在暑假時買到了冰心的詩集《繁星》、《春水》。
剛看了一會,我就被書中那優美的文字深深吸引住了,冰心的詩句,雖然看起來很簡朴、短小,,雖然沒有華麗的詞語,但是每一個字都蘊含著很深的含義,似乎讓人捉摸不透,同時又能流露出深深的感情;有許多詩句都透入著對母愛的深深的贊譽......詩集中,冰心以母愛、童真和對大自然的歌頌為主題。 在冰心看來,「母愛」是博大無邊、偉大無窮的,讀到這些,讓我突然想起一句話:「大自然不可能眷顧每個人,於是她變成了母親。」母親,是大寫的「人」,母愛是崇高,無私的愛。
讀這些小詩,我感到很親切,因為冰心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將大自然中最純最本色又十分普通的東西用她筆下輕淡優雅的詩句表現出來,不加以任何修飾,不添以多少華美的詞句,帶著一絲溫柔:「明目下,綠葉如雲,白衣如雪。怎樣的感人呵!又況是別離之夜。」在那悠悠的詩句中,滿含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是她冰清玉潔之心的再現。
冰心也把大自然描繪的非常生動,讓我們清晰的看到它美麗的樣子,就如其中一首這樣說道:「清曉的江頭,白霧朦朦,是江南天氣,雨兒來了——我只知道有蔚藍的海,卻原來有碧綠的江,這是我父母之鄉!」這里用了好幾個描寫顏色的詞:白,蔚藍,碧綠。就這短短幾個詞語,就把大自然的景象生動地體現出來。
冰心寫的文章也含有一些哲理性,有一首是這么說的:「牆角的花,孤芳自賞時,天地便小了!」這些話告誡我們,要敞開胸懷和別人接觸,不要把自己完全封閉起來。
通過這本書,不僅使我感到了母愛的偉大,自然的千變萬化,也讓我感受到生命的意義,每個人對生命的感悟都是不同的,我曾經一度認為生命是無意義的,但現在仔細想想,生命雖然很短暫,但只要你努力地追求、奮斗,就必定會有收獲,不管收獲是小還是大,始終都是有意義的。
讀完這本詩集,我覺得心情忽然變得好起來了,人生是美的,終究是美的,有真正的美,也有憂而美,悲而美。冰心的詩下,然我認識了一個美的世界!
『捌』 聽樹生長的人讀後感50字
老師說,一粒種子長成大樹,不是從天上長出來的,而是從地里長出來的,所以,一個人要創造人生的奇跡,不能空中樓閣,而要腳踏實地。
老師說,一粒種子長成大樹,是從冒出地面的一點芽苞開始的,所以,一個人要創造人生的奇跡,哪怕是一星一點的希望也不能放棄。
老師說,一粒種子長成大樹,不是一天就長成的,所以,一個人要創造人生的奇跡,就別指望一蹴而就。
老師說,一粒種子長成大樹,是因為每天都在長高一點點,所以,一個人要創造人生的奇跡,每天都要有新的長進。
老師說,一粒種子長成大樹,既享受著陽光的沐浴,也承受著風暴的襲擊,所以,成全我們人生奇跡的,不全來自陽光的愛撫,還有那痛擊我們的風暴。
(8)聽書隨感30字擴展閱讀:
植樹的牧羊人:
老人並非一位普通農民。相反,他生活大有不同,對生活一絲不苟,用棍子在地上戳一百個洞然後小心翼翼地種下橡子,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位失去妻子和兒子的孤獨老人把自己驚人的毅力和不斷的堅持獻給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玖』 大家使用益伴聽書之後有什麼感悟嗎
我覺得在益伴上聽書還是蠻不錯的,自己也是用了有幾個月了,在這一段時間里,每天都有不同的感悟。最近聽了很多職場類的書籍,能感覺到自己再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在慢慢嘗試調整,每天都聽一點書對自己幫助還蠻大的。
『拾』 懶人聽書,值得一聽的好書,有啟發,有感悟的書
《了凡四訓》,種德立命、修身治世類書籍。作者為明代袁了凡,作於六十九歲,作者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了改變命運的過程。命中本無功名長壽卻得功名長壽,命中無子,卻得兩子,書電影版和電視劇版都有,網上皆可搜到,,只有善惡可以突破命運,做每件事時的善惡,善增加,惡減少,善即使暫時吃虧,整個命運的福氣是增加的,而且增加的多很多,惡正好相反。能控制住每件事做到善就不是凡人,就可以驚天地泣鬼神了,當然這是需要慢慢練的。所謂修心改命就是修這個,人越善運氣會越好,極善之人命運束縛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