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聽書艱苦歲月
『壹』 網上有《居里夫人》的書可以免費看嗎
從居里夫人的身上,將會看到:志在攀登科學頂峰的人該怎樣戰斗和生活……
最高原則
一八七七年的波蘭,還是一個千瘡百孔、支離破碎的國家。它被沙皇俄國、奧地利和普魯士侵佔著。
在壓迫中降生,在鐵蹄下長大的小瑪麗,對世間發生的這一切疑惑不解:為什麼波蘭的孩子不準學波蘭話?為什麼波蘭的孩子不準看波蘭書?為什麼波蘭的孩子要在沙俄監察員的監視下學習?放學回家的路上,瑪麗問她的小夥伴:「沙皇要我們波蘭干什麼?他難道還不夠富有嗎?他的國土是那麼大。」老師最了解孩子們的心裡。當沙俄監察員不在的時候,秘密地講授著波蘭民族反抗侵略者的歷史;秘密地傳授著波蘭的文化和語言;秘密地培養孩子們熱愛祖國的感情。小瑪麗回到家裡,父親和哥哥秘密地給她講:「壓迫會產生反抗」、「知識就是力量」,喚起她追求知識和提高學習成績的強烈願望。從此,小瑪麗的心窩里,就埋下了對祖國熱愛、對侵略者憎恨的感情。雖然她還只有十歲,不懂得怎樣去反抗侵略者,但是那種決不屈服的性格卻在她幼小的心靈里燃燒著;為祖國解放而學習的念頭,在她的腦海里翻騰著。
瑪麗由於學習刻苦,成績優異,順利地從小學升入中學,又以獲得金質獎章的成績在中學畢了業。她多麼想繼續升學和深造啊!可是,帶著殖民枷鎖和封建鐐銬的波蘭,大學是不收女生的。她夢想去巴黎學習物理和化學。可是,清貧的斯克洛道夫斯基一家,連生活都難以維持,又那裡拿得出到外國求學的費用呢?何況她姐姐中學畢業已經三年了,幻想到巴黎學醫的計劃,一次次都變成了泡影。強烈的求知慾望沒有使姊妹倆心灰意冷,而是更加倔強地向既定目標挺進。瑪麗和姐姐分別去擔任家庭教師,一點一滴地積蓄著去巴黎求學的費用。
一個春天的早晨,瑪麗驚喜地告訴姐姐,她想出了一個到巴黎求學的好辦法:「是這樣,你把我們倆個節省下來的這一點錢都帶上,先到巴黎去,我仍然留在這兒當家庭教師,把我掙來的錢都寄給你,等你當了醫生,再設法接我到巴黎去學物理和化學。」多大的犧牲,多好的辦法啊!瑪麗的這一番話,使她姐姐感激地流下了熱淚。打這以後,瑪麗更加節衣縮食,按月把自己掙來的錢寄給在巴黎的姐姐,寧肯自己窮得身邊連零花錢也沒有,連寫信的郵票都買不起。貧苦的生活影響不了瑪麗刻苦學習的積極性。她為了多學一些,養成了每天早晨六點鍾以前就起床學習的習慣,而晚上常常自修到深夜。她不僅刻苦自學,而且不辭辛苦地到波蘭農村給孩子們講授科學知識,到工廠女工中傳播波蘭文化,而這樣做是隨時都有可能被密探們發現,被沙俄監察員抓走的。可是瑪麗的心目中只有一個念頭:為被壓迫的祖國服務,為祖國的解放而學。正象她給自己一位童年時代的朋友的信中所說:「我用盡了力量來應付這一切,再接再勵……我有一個最高原則:不管是對人或者對事,都決不屈服!……」
志在頂峰
有志者事竟成。度過五年艱苦歲月,瑪麗用她倔強的兩手開拓了達到理想境界的道路,姐姐獲得了博士學位,妹妹踏上了新的征程。
瑪麗來到巴黎索爾本學院求學,穿著褪了色、掛了絲的衣服;住著難以形容的簡陋小屋;錢用光了,常常是整個星期用麵包和茶水充飢。大學的圖書館象塊有魔力的磁石,緊緊地吸引著瑪麗。瑪麗象塊貪婪的海綿,拚命地吸吮著知識的乳汁。有一次,她正在圖書館里伏案攻讀,突然暈倒在地,有的同學找來醫 生給她做了檢查。原來是因為瑪麗忘記了吃飯。忘記吃飯,對於瑪麗來說已經成為司空見慣的事了。她的姐夫、姐姐常常為這件事操心,瑪麗也常常為這件忘卻了的事情發笑。每當晚上十點鍾,圖書館閉館了,瑪麗才帶著婉惜的心情離去,回到自己的小屋裡,在煤油燈下繼續用功,一直到後半夜兩點鍾。當她躺在床上休息的時候,又被凍得不得不爬起來,把自己所有的衣服一件一件地全部穿上,再重新躺下。早晨起床的時候,洗臉盆里的水凍成冰塊,就連水壺里的水也結成了冰。艱苦的生活,刻苦的學習,弄得這位年輕的姑娘面色蒼白、容顏憔悴。然而,在向科學之巔攀登的瑪麗,卻象那冰山上的雪蓮,開得那樣火紅,放射出絢麗的異彩。在索爾本學院的學位考試中,瑪麗以她優異的成績獲得了物理學碩士第一名。從此,瑪麗的研究內容擴充到許多方面。在研究金屬磁性的試驗中,在物理學會的會議席上,瑪麗結識了優秀的物理學家皮埃爾·居里。在崎嶇的小路上相識,在向科學頂峰的攀登中結成伴侶。從此瑪麗、居里成了不可分開的名字。
物理學家亨利·柏克勒爾發現:鈾的鹽類會發出一種看不見的射線。當時,這種神秘射線的來源對科學家們來說,還是一個算不出答案的難題。居里夫婦正是從解決這個難題入手,開始了他們共同的生活和戰斗。他們經過反復的研究和試驗,終於從瀝青狀鈾礦里先後發現了放射性元素——「釙」和「鐳」。亨利·柏克勒爾的難題攻下以後,居里夫婦並沒有停止他們的腳步,而是繼續向光輝的頂點前進!當時,幾平所有的化學家、物理學家對於鐳的發現都持觀望態度。因此,居里夫婦又給自己提出了一個新的攻堅任務:下決心,從瀝青狀鈾礦中取出「相當」分量的鐳,拿出「真憑實據」來,證明這種「神密」射線的存在。
沒有錢買瀝青狀鈾礦作試驗,他們就用瀝青狀鈾礦的殘渣供試驗用;沒有實驗室,他們就借用所在學校的一間簡陋的木板房搞實驗。兩位科學家向大自然的開戰就這樣開始了。要把大量的礦渣加熱,要在盛礦渣的大桶里每次攪拌好幾個小時,是一項艱巨的體力勞動。小屋裡散發出來的刺激性很強的蒸汽使人窒息。居里夫婦正是在這種惡劣的條件下,進行著提取「鐳」的不懈的搏鬥,為了使實驗不間斷,他們往往就在這里,邊做實驗,邊做頓簡單的飯來充飢。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四年時間過去了,盡管居里夫婦歷盡了千辛萬苦,可是把鐳分析出來的試驗還是沒有成功。
不衛生的工作環境又使皮埃爾·居里患上了四肢疼痛的病症。瑪麗身上的擔子就更重了。她需要把大量的礦渣加熱、攪拌,把大桶里的流汁倒出來,如蒸餾、結晶等等。化學處理的繁重勞動,累得瑪麗癱瘓了一樣。每到晚上,她照料完孩子,又要開始他們的論文寫作,有時整年的時間在實驗室里度過。這對年輕的夫婦沒到過一次戲院、沒有去聽過一次音樂會,甚至沒有訪問一次朋友。可是,僅用一年的時間,居里夫婦竟寫出過三篇震撼世界的科學論文。正象瑪麗·居里後來回顧這段艱苦歷程時所說:「…在這 間簡陋的木板房子里度過的幾年,是我們一生中最有價值的、最幸福的、完全獻身於工作的時期。」
一九0二年深冬的一個雪夜,居里夫婦肩並著肩、手挽著手,迎著萬家燈火,踏著厚厚的積雪,習慣地向他們的實驗室走去。當皮埃爾·居里劃火柴開門的時候,被瑪麗·居里攔住說:「不要點亮。」他們摸黑走進小屋,頓時驚呆了。這間簡陋的木板房簡直成了一個魔宮:從瓶子里、罐子里、桶里放出一片晶瑩的藍光,特別是那支盛試驗產物的玻璃管里,放射出來的光更加強烈。看不見的射線,看見了!神秘的射線揭穿了!他們日思夜想的鐳誕生了!可是,誰曾想到這世界上第一克鐳竟是居里夫婦從八噸瀝青狀鈾礦的殘渣碎屑中,經過整整四年的辛勤勞動才提煉出來的。它象鑲嵌在科學之巔的一顆明亮的珍珠,被不畏勞苦的居里夫婦親手摘下來了!這一克鐳的誕生包含著居里夫婦多少次失敗的教訓,多少次勝利的喜悅呵!至於究竟盛著他們多少勞動的汗水和腦汁,那卻是無法計算了,但是從居里夫人還在學生時代給她哥哥的信中,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偉大事業的成功所在:
「人必須有耐心,特別是要有信心」,「我應該相信,自己對於某種事業有特殊的才幹,並且應該不惜任何代價來完成這個
事業。」
鄙視功利
居里夫婦發現鐳的偉大功績和獲得諾貝爾獎金的榮譽,象一聲春雷轟動了整個世界。外國科學界的誠摯邀請電,各地發來的熱情賀信,象雪片一樣飛來;懷著崇高敬意的來訪者絡繹不絕;毫不相識的人,請求他們親筆簽名留念;攝影師趕來拍照;新聞記者前來采訪……當瑪麗·居里還是一個默默無聞的窮學生時,飢餓、寒冷、清貧和冷眼包圍著她、侵擾著她,她對這一切曾做出響錚錚地回答:決不屈服!刻苦學習!今天,當百萬法郎、燦燦的金質獎章向她微笑的時候;當成功、榮譽、祝賀象潮水般涌來的時候,居里夫婦用堅定的行動,表現了他們具有高貴的品質;毫不誇耀,謙虛忘我!
一次,有一位報社記者前來采訪這位科學家,想把她的事跡報道出去。她堅定地回答:「在科學上重要的是研究出來的『東西』,不是研究者的『個人』。」
對於研究出來的東西——鐳,有幾位朋友勸他們申請生產鐳的專利權。瑪麗·居里代表她的丈夫作出了這樣的決定:「不應該這樣做。這是違背科學精神的。科學家的研究成果應該公開發表,不受任何限制。——如果我們的發現可以獲利,這只是一件偶然的事情,在這上面我們不應該有什麼優先權。何況鐳是對於病人有好處的……依我看,我們不應當藉此來謀利。」他們把這個偉大的發現交給工業界和醫學界廣泛利用,並不謀求個人的任何私利。
巨額的諾貝爾獎金,對於一向清貧的居里夫人來說,並不希罕它,而是把大量的獎金贈送給波蘭的大學生、貧困的女友、實驗室的助手、沒有錢的女學生、教過她的老師、資助過她的親屬。
瑞士的日內瓦大學公開提議,給他們提供優厚的待遇,聘請他們到大學講學。做為普通中學教師的居里夫婦認為,這樣做盡管對自己有利,但會影響甚至會中斷他們的研究工作,因而謝絕了,仍舊在他們那間破舊的木板房裡作實驗。
皮埃爾·居里逝世以後,居里夫人把他們共同研究的成果,價值一百萬法郎的鐳,無償地贈送給了一個研究治癌的實驗室。她說:「只要能治好病,甚至只要能夠使病人減輕一些痛苦,那麼我們的工作就不算是徒勞的了。」許多朋友責怪她,沒有把這筆財產留給自己的孩子。居里夫人卻有自己的見解,她說:「貧困固然不大好受」,「但是富裕卻也沒有必要,甚至是很討厭的。」她要求自己的孩子,用勤勞的雙手去開拓自己的生活道路。而她給孩子們留下的卻是那獨立不羈的精神和鄙視功利的高尚品
德。
有名的學者愛因斯坦曾經這樣評價居里夫人:「在我所認識的所有著名人物裡面,居里夫人是唯一不為盛名所顛倒的人。」
英勇獻身
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
當德國侵略軍逼近巴黎的時候,居里夫人毅然走上了反侵略戰爭的戰場。她用她所掌握的科學知識,努力為傷員們服務。為了很快檢查出受傷者身上的槍彈和彈皮的所在位置,及時為傷員實施手術,解除他們的痛苦和死亡,居里夫人研究用汽車上的發動機發電,在汽車上安上一套愛克斯光射線設備。這種活動的愛克斯射線車,士兵們親切地叫它「小居里」。一天早晨,居里夫人乘坐的那輛「小居里」突然發生了事故,跌進了路旁的戰壕里,居里夫人被擦傷、摔昏了,這可把年輕的司機嚇壞了,表示再也不敢開汽車。居里夫人在戰爭期間開始刻苦學習駕駛技術。幾個星期後,她又成了一名合格的司機。從此,居里夫人親自駕著汽車,不知疲倦地從一個診療站跑到另一個診療站,一下車,就投入了透視、照像的緊張戰斗……
如果說居里夫人在這炮火連天的戰場上,英勇的獻身精神是可歌可泣的,那麼,她在那無聲無響的實驗室里,英勇的獻身精神。更使人肅然起敬。居里夫人繼鐳的發現之後,又成為愛克斯光射線學方面的權威,並著手提煉放射性元素「錒」。幾十年來,居里夫人由於長期從事放射性物質的研究工作,加上惡劣的實驗環境和對身體保護的不夠嚴格,時常受到放射性元素的侵襲,使她的血液漸漸受到了破壞。她患有肺病、眼病、膽病、腎病,甚至患過神經錯亂症。但是,在居里夫人看來,科學研究要比她本身的健康更重要。她曾為了能參加世界物理學大會,請求醫生延期施行腎臟手術;她曾帶病回國參加鐳研究所的開幕典禮。她曾忍受著眼睛失明的恐懼,頑強地進行科學研究。直到她生命的最後一息,由於惡性貧血、高燒不退,躺在床上的時候,仍然要求她的女兒向她報告實驗室里的工作情況,替她校對她寫的《放射性》著作。居里夫人把她的一生完全獻給了偉大的科學事業。
一九三四年七月四日,原子時代的先驅、鐳的「母親」——居里夫人與世長辭了。但是,她那決不屈服的最高原則、志在頂峰的雄心壯志、鄙視功利的高尚品德、英勇獻身的實際精神,將永遠銘刻在人們的心中,激勵人們向新的目標前進!
『貳』 70歲以上的老人,旅遊景點是不是都可以免門票
國家經營的景點對人都是免費的,對60歲-70歲老人有優惠,但地市級以下政府或民營的景點對70歲以上老人大部分不免費或僅對本市、本省老人免費。
這個主要依據景區的知名度。如果是政府直營的景區。國家級景區。省級景區肯定都是免費的,要帶證件。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其實不僅70歲以上老年人免票,嬰幼兒也免票。而且兒童很多景區也是半價,殘疾人,軍人都有門票優惠政策,今年我們醫護人員景區也有免票政策。
70歲以上老年人免景區門票,其實也跟我們的國家政策分不開,我們的城市公交車票老年人也有免票政策。
關於景區門票政策的制定,也是先由國有景區,如北京故宮,長城等景區,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完善國有景區門票價格。當多數國有景區對70歲以上老年人有免票或優惠政策,我們私有景區肯定也會跟著國有景區政策制定。所以長久以來,對老年人,兒童有門票優惠政策已經成為社會共識,就連一些國外主題樂園入駐中國,也達成了這樣的門票政策。
如今我們70歲以上老年人,都是從那個艱苦歲月熬過來,我們能有今天繁榮的社會離不開他們的付出。70歲以上老人免費,也是我們國家都非常鼓勵老年人出行旅遊,這個年代,也許60歲還不算真正退休,還有很多人為了家庭,兒女在忙碌 70後以後才算真正退休的年齡,最美不過夕陽紅,70歲看世界,80歲才算頤養之年。
『叄』 哪位大佬有百度雲那條河哪位大神有,求免費分享
使用網路網盤免費分享給你,鏈接:https://pan..com/s/10HACJBopg_Abi-FfUHmCXQ
《那條河》是由安徽星燦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安徽省淠史杭灌區管理總局、合肥朵兒影業、北京鼎甜文化娛樂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劇情片。由王慶祥、遲蓬、張楊果而、徐囡楠、宋歌等領銜主演,主題曲由著名歌手徐子崴傾情演唱。影片該片講述了淠史杭工程修建的故事,通過青年廬劇演員石小葦喪母後尋父的故事來探尋淠史杭修建那一段逐漸被人們遺忘的艱苦歲月,這些快要被我們遺忘的是我們正漸漸缺失的犧牲精神。
『肆』 誰免費送我一個時空獵人賬號🙄🙄🙄😷
時空獵人升級攻略
這里介紹一下時空獵人中一些經驗較多的關卡,惡魔練級場。
首先進入時空獵人尋寶廣場,你就會找到惡魔練級場!
關卡難度先易後難,關務只有一種——惡魔島上的地獄犬。在限定時間內,地獄犬會一波接一波湧出,玩家消滅怪獸後,會掉出「經驗寶石」,批次越高,怪物死後 掉落的經驗越多,平均一隻50,000。而且如果順利通關惡魔練級場,將會獲得1,500,00經驗。這150W經驗與怪物身上的經驗可不是一樣的,所以 一關下來的話,有可能達到300W左右的經驗,是不是特別的驚人?如果你是時空獵人VIP的話,你還可以獲得額外加成,一次過300W不成難事。
當然,前提是需要你的時空獵人角色實力達到要求,再者,也需要注意技能上的搭配,一般建議使用高暴發和群攻技能。這樣可以節省通關時間獲得更高的星級評價,從而經驗也會越多。
惡魔練級場讓你在時空獵人曾經日夜拚命升級的「艱苦歲月」,甚至有段時間,「經驗蛋糕」變成有價無市的奢侈品的境況都成了毫無意義的事情,還不如時空獵人惡魔練級場刷一次。
前期:
跟其他玩家一樣都是跟著主線升,沙漠完了,也就28級左右,然後去地窟升到30就可以去泰坦。在32以前不用考慮裝備,boss爆的完全夠用。
中期:
32以後就比較慢了,這個時候可以弄一套好點的裝備了。地窟刷裝備全靠翻牌子,泰坦和地窟都會出32紫裝,然後全部強10,不要金幣的。有錢的可以把武器 腰帶強化更高。橙裝暫時還沒必要,橙裝可以分解寶石留著還45和50橙裝,賣錢也可以。裝備完了,可以繼續跟著主線,也可以去沼澤挑戰。2分鍾30000 多經驗,才2點體,可以一直刷到45級,抽空時間可以去做做主線。
後期:
到45後,就可以用寶石來換裝備了。換了裝備,強化好後就組隊去刷地窟11困難和12普通,可以翻到120000經驗。噩夢費體力。(只要攻擊高也可以去刷時空之塔)
另外,15,30,45都要去獵人活動場,每張圖都可以耍3次。經驗很可觀,尤其是45的,1次就有75000的經驗,還有翻牌,還不要體力。
1.刷升降梯2惡夢最後一個圖的時候,留BOOS10%的血,在裡面呆4分鍾再弄死他,這樣有85%的幾率看到275萬經驗,然後開上4下3%,99中獎;
2.刷實驗開武器,方法就是翻牌翻上1下2,成功率很好;
3.刷戰前暴金幣方法;
沒到殺龍的時候地上掉的金幣不要撿,等殺到龍了,先砍兩刀,然後撿起金幣,殺死他們爆10個金幣。打Boos時先打死那兩個精英怪,再打Boos,90%爆5個金幣,翻牌看到15個金幣就翻:上3下3沒看到就翻第二個。
『伍』 拒嫁豪門少奶奶99次出逃季安安在哪個軟體上可以免費看啊!
好像不用下載吧,直接去醫院問醫生,你需要做些什麼,應該需要身體檢查吧,看看是否能懷孕,怎麼樣,一般這個問題
『陸』 求好心人分享家族之間何必這樣(2014)金賢珠主演的免費網盤資源鏈接謝謝
《家族之間何必這樣》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zSOVGj_KVHuoY99kE6pJbA
導演:全昌根
編劇:姜銀慶
主演:金賢珠/金相慶/孫丹菲/朴炯植/徐康俊/尹博/柳東根/羅文姬/南志鉉
類型:劇情
官方網站:www.kbs.co.kr/drama/whyfamily/
製片國家/地區:韓國
語言:韓語
首播:2014-08-16(韓國)
集數:50
又名:家人之間為何這樣/What'sWithThisFamily
故事講述了車順奉(柳東根飾)的妻子很早就過世了,留下了三個孩子車康心(金賢珠飾)、車江宰(尹博飾)和車達峰(朴炯植飾)。經歷了數不清的艱苦歲月,車順奉總算是把三個孩子給拉扯養大了,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車順奉發現自己和孩子們之間的關系卻越來越淡漠車康心是職場上的女強人,盡管事業經營的風生水起,但感情生活空白的她免不了遭受他人的風言風語。車江宰即將到來的幸福生活被一個他毫不知情的「私生子」給全部打亂。車達峰庸庸碌碌,卻情場得意。當車順奉得知自己患上了絕症時日無多之時,他決定使用「不孝訴訟」,給自己的孩子們上最後一……
『柒』 求免費時空獵人審判者號l
自己注冊一個,上官網上看
時空獵人升級攻略
這里介紹一下時空獵人中一些經驗較多的關卡,惡魔練級場。
首先進入時空獵人尋寶廣場,你就會找到惡魔練級場!
關卡難度先易後難,關務只有一種——惡魔島上的地獄犬。在限定時間內,地獄犬會一波接一波湧出,玩家消滅怪獸後,會掉出「經驗寶石」,批次越高,怪物死後 掉落的經驗越多,平均一隻50,000。而且如果順利通關惡魔練級場,將會獲得1,500,00經驗。這150W經驗與怪物身上的經驗可不是一樣的,所以 一關下來的話,有可能達到300W左右的經驗,是不是特別的驚人?如果你是時空獵人VIP的話,你還可以獲得額外加成,一次過300W不成難事。
當然,前提是需要你的時空獵人角色實力達到要求,再者,也需要注意技能上的搭配,一般建議使用高暴發和群攻技能。這樣可以節省通關時間獲得更高的星級評價,從而經驗也會越多。
惡魔練級場讓你在時空獵人曾經日夜拚命升級的「艱苦歲月」,甚至有段時間,「經驗蛋糕」變成有價無市的奢侈品的境況都成了毫無意義的事情,還不如時空獵人惡魔練級場刷一次。
前期:
跟其他玩家一樣都是跟著主線升,沙漠完了,也就28級左右,然後去地窟升到30就可以去泰坦。在32以前不用考慮裝備,boss爆的完全夠用。
中期:
32以後就比較慢了,這個時候可以弄一套好點的裝備了。地窟刷裝備全靠翻牌子,泰坦和地窟都會出32紫裝,然後全部強10,不要金幣的。有錢的可以把武器 腰帶強化更高。橙裝暫時還沒必要,橙裝可以分解寶石留著還45和50橙裝,賣錢也可以。裝備完了,可以繼續跟著主線,也可以去沼澤挑戰。2分鍾30000 多經驗,才2點體,可以一直刷到45級,抽空時間可以去做做主線。
後期:
到45後,就可以用寶石來換裝備了。換了裝備,強化好後就組隊去刷地窟11困難和12普通,可以翻到120000經驗。噩夢費體力。(只要攻擊高也可以去刷時空之塔)
另外,15,30,45都要去獵人活動場,每張圖都可以耍3次。經驗很可觀,尤其是45的,1次就有75000的經驗,還有翻牌,還不要體力。
1.刷升降梯2惡夢最後一個圖的時候,留BOOS10%的血,在裡面呆4分鍾再弄死他,這樣有85%的幾率看到275萬經驗,然後開上4下3%,99中獎;
2.刷實驗開武器,方法就是翻牌翻上1下2,成功率很好;
3.刷戰前暴金幣方法;
沒到殺龍的時候地上掉的金幣不要撿,等殺到龍了,先砍兩刀,然後撿起金幣,殺死他們爆10個金幣。打Boos時先打死那兩個精英怪,再打Boos,90%爆5個金幣,翻牌看到15個金幣就翻:上3下3沒看到就翻第二個。
『捌』 跪求好心人分享家族之間何必這樣2014年上映的由金賢珠主演的免費高清百度雲資源
鏈接:https://pan..com/s/1KCpNEypCn6OBEhm3t8mZgA
提取碼:dbvx
《家族之間何必這樣》
導演:全昌根
編劇:姜銀慶
主演:金賢珠、金相慶、孫丹菲、朴炯植、徐康俊、尹博、柳東根、羅文姬、南志鉉
類型: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韓國
語言:韓語
首播:2014-08-16(韓國)
集數:50
又名:家人之間為何這樣、What'sWithThisFamily
車順奉(柳東根飾)的妻子很早就過世了,留下了三個孩子車康心(金賢珠飾)、車江宰(尹博飾)和車達峰(朴炯植飾)。經歷了數不清的艱苦歲月,車順奉總算是把三個孩子給拉扯養大了,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車順奉發現自己和孩子們之間的關系卻越來越淡漠。
車康心是職場上的女強人,盡管事業經營的風生水起,但感情生活空白的她免不了遭受他人的風言風語。車江宰即將到來的幸福生活被一個他毫不知情的「私生子」給全部打亂。車達峰庸庸碌碌,卻情場得意。當車順奉得知自己患上了絕症時日無多之時,他決定使用「不孝訴訟」,給自己的孩子們上最後一堂課。
『玖』 第8課 所有的美術作品都一樣重要嗎
第8課所有的美術作品都一樣重要嗎
——美術作品的意義與價值判斷
一、教材分析
(一) 教學目標
從理論上說,任何美術作品一旦產生就不再屬於藝術家,而是屬於整個社會或觀眾,所以不同的美術作品在不同的社會和觀眾眼裡就會有意義和價值上的差異。我們在上一課里已經講述了理解藝術家創作意圖的重要性,本課要說明的是,藝術家的創作意圖只是我們理解美術作品的一個方面,而不是惟一的,或者說它可以為我們理解美術作品提供某種參照,美術作品還需要我們觀眾給予我們自己的解釋。因此,本課的教學目的在於使學生認識到,美術作品的意義和價值既有絕對的一面,也有相對的一面。主動參與是美術鑒賞的前提和保證,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提高美術鑒賞的能力,培養審美的眼睛。
(二) 內容結構
本課主要包括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從中國古代畫家馬遠和夏圭的故事開始講起的。作為引子,這個部分指出了他們在中國美術史上的貢獻,但明代皇帝卻給出了不同的解釋,由此說明美術鑒賞不僅要了解藝術家的意圖,還有一個觀眾對其意義和價值的判斷問題。
第二部分「美術作品的時代性與地域性」,講述的是美術作品的意義和價值與其產生的時代和地域之間的關系,即它的產生受到了當時的時代和地域的限制,對它的理解也與其時代和地域密切相關。這里主要舉了羅中立的《父親》這個例子。這一點可以結合前一課講述的藝術家的創作意圖來理解。
第三部分「如何判斷美術作品的意義和價值?」以西方歷史上不同時期三位雕塑家創作的三個《大衛》為例,進一步說明美術作品的意義和價值與時代和地域之間的關系,由此指出美術作品的意義和價值有絕對的一面也有相對的一面。這里還提出了藝術創新的問題,主要是從理解美術作品的意義和價值的完整性方面說的,由於這個問題更為復雜,所以就沒有展開,只作為教學中的參考。
第四部分「如何看待美術作品意義與價值判斷上的分歧?」是接著上面所說美術作品的意義和價值的相對的一面引出的問題。這個部分著重強調的是個人感受和判斷的重要性,並給出了判斷美術作品的意義和價值的不同的角度和方法。這些角度和方法告訴我們,美術作品的意義和價值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可以有各種理解的層面,每一個層面都是美術作品的意義和價值的一部分,這種解釋對於學生參與美術鑒賞的主動性具有積極的意義。但同時也指出,盡管具有這些不同的角度和方法,但美術作品本身仍然是我們進行意義和價值判斷的基礎。
(三) 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本課教學的重點有兩個方面:1.使學生了解美術作品的意義與價值與時代性和地域性有著密切的關系,即無論這種意義和價值的形成還是美術作品產生意義和價值的能力與范圍都受到了其所處時代和地域的限制;2.使學生了解對美術作品的意義和價值的判斷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即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待和理解美術作品的意義與價值。
本課教學的難點在於,美術作品的意義和價值既有其絕對的一面又有其相對的一面,要准確判斷一件美術作品的意義和價值就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在教學中要能精確地把握它們之間的關系並不容易,這是在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另外,判斷美術作品的意義和價值的多種角度又容易使學生產生錯覺,以為美術作品可以任意理解,這是錯誤的,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注意給予糾正。
二、教學內容資料
(一) 作品分析
曉雪山行圖(中國畫)馬遠(宋)
馬遠祖籍河中(今山西省永濟縣),生於杭州,字遙父,號欽山。他出生於繪畫世家,到他已是第四代。他在光宗、寧宗、理宗朝任畫院祗侯、待詔。和祖上一樣,馬遠山水、人物、花鳥、雜畫兼能,是一位全才畫家,在畫壇獨步一時。而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則是他的山水畫,人稱「馬一角」,是因為他繪畫的構圖往往將實景置於畫面的一角。然而除了一角的特寫,他也有全景山水,而且還充分發揮他全才的優勢,其作品時而花鳥、山水結合,時而人物、山水結合,時而人物、花鳥、山水結合,極其豐富多變。
漁笛清幽(中國畫)夏圭(宋)
畫史上歷來都是「馬夏」並稱的,因為他們的畫風的確十分相近。所不同之處在於:馬遠矜貴些,夏圭率性些;馬遠畫得緊一些,夏圭松野一些;另外,夏圭用墨更淋漓些。
夏圭略晚於馬遠,錢塘人,在寧宗、理宗朝為畫院待詔。他的年輩雖晚,聲譽卻不低,御前畫院十人,夏圭居其一,與前輩名家蘇漢臣、林椿、李迪、馬遠等享受同等待遇。他早年的山水較多李唐痕跡,中年以後漸漸形成自己的風格。在布局上,他愛將景物集中於一邊,或下半邊或左右側,表現迷茫飄渺的空間意趣,人稱「夏半邊」。晚年的風格更加簡練豪縱。正如董其昌指出的,夏圭還吸收了米家山水的墨法,他愛用潑墨濕暈,再禿筆焦墨點染。筆法靈活多變,點、短線、小斧劈皴、大斧劈皴相間使用,使濃淡隱約,雲氣微茫。
父親(油畫,240厘米×160厘米,1980年,中國美術館藏)羅中立
羅中立(1948— ),四川壁山縣人。1964年考入四川美術學院附中,畢業後,在四川大巴山生活了10年。1978年考入四川美術學院,在學習期間創作了油畫《父親》。他根據多年來在四川山區勞動、生活的感受,借鑒了西方現代派美術照相寫實主義的手法,用巨幅領袖像的形式,刻畫了一個勤勞、朴實、善良而又貧窮的老農形象。他那古銅色的臉、長期的艱苦歲月造成的那條條車轍似的皺紋、柴耙似的雙手以及缺牙的嘴巴,無不飽含著畫家深沉的情感和對造成這一現實的深刻反思,從而激發起人們對現實,特別是對廣大農民命運的深切關注。正因為如此,這一作品公開展出後,立即引起了社會的強烈反響,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影響最大的美術作品之一。
最後的晚餐(油畫,365厘米×568厘米,1592—1594年,威尼斯聖喬爾喬•馬喬列小教堂藏)丁托列托(義大利)
丁托列托(1518—1594)被視為晚期文藝復興的樣式主義畫家。「丁托列托」並非他的本名,因為他出身染匠之家,故得此綽號(意為染色者)。他是一位雄心勃勃的人,揚言要把提香的色彩和米開朗基羅的形體結合起來,成為最偉大的藝術大師。為了取得獨特的藝術效果,他在創作中總是選取別人很少採用的角度和構圖,追求宏偉的氣魄、強烈的戲劇性和突出的光感,忽視人物內在氣質和性格的刻畫,主要從畫面效果出發。
《最後的晚餐》這個傳統的聖經題材,在不同時期有很多畫家都畫過,丁托列托本人就先後畫過七八幅之多。早期丁托列托的一幅《最後的晚餐》,作於1547年,現藏威尼斯聖塔—瑪庫奧拉小教堂內。但以1565—1594年期間完成的三幅最為著名(第一幅在聖特羅瓦佐教堂,第二幅在聖洛可公會,第三幅即此幅)。就其構思的獨特性來說,這幅畫比所有其他幾幅都要大膽。在這里,雖然仍然採用倒掛飛旋的人體動作,畫面還是那樣充滿著強烈的神話色彩,但耶穌與12門徒之間的關系,卻極有節奏感。富有運動感的斜角線構圖、強烈的明暗對比法,給人以強烈的視覺和心理上的印象。席上的12個人物被耶穌的一句話——「你們中間有一個人要出賣我」驚擾得神色慌張、表現不一的動態,加上左上角那種奇幻的天光與雲霧相繞的光源,使這個場面具有一種神話般的舞台效果。
畫家別出心裁地把這頓「最後的晚餐」,擺設成呈透視縱向的角度,觀者似乎就站在門口或場面一側的高處來觀看,一切人物的動作都是成組的、繁忙的、富有敘事性的。據義大利美術史家瓦薩里評價丁托列托的畫說:「他不只是工作速度快,他的作品殘留下粗獷的筆觸,使人看不出他的畫是否已經完成。」這決不是說,他的畫有許多技法上的粗糙,而是他用筆觸追索光與運動感的結果。他偏愛用暖色系的色調,只是他的暖色不追求艷麗,暖色中的明暗是為了加強人物的心理因素。這種畫風後來也曾被19世紀的法國印象派所賞識,他們臨摹他的畫法來吸收這種光影的表現效果。
最後的晚餐(壁畫,484厘米×880厘米,1495—1497年,米蘭聖瑪利亞•德拉格拉齊耶修道院藏)達•芬奇(義大利)
列奧納多•達•芬奇(1452—1519)是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最傑出的畫家、科學家和發明家。他一生完成的繪畫作品不多,但幾乎件件都是不朽之作。他的作品自始至終具有鮮明的個人風格,並善於使藝術創作和科學探索結合起來,深沉、含蓄、富於理性。他晚年潛心科學研究,死後留下大量筆記手稿及草圖,從物理、數學以至生理解剖,幾乎無所不包。他的技術發明也遍及民用、軍事、工程、機械各方面。因此恩格斯稱贊他:「不僅是大畫家,而且也是大數學家、力學家和工程師,他在物理學的各種不同部門中都有重要的發現。」
壁畫《最後的晚餐》是達•芬奇為米蘭聖瑪利亞•德拉格拉齊耶修道院飯廳而創作的。它不是一般的灰面濕壁畫,而是摻用了一些油彩,所以有的美術史書籍中不稱它為壁畫,而是標為「油性蛋劑顏料」。由於這是一種不成熟的新的嘗試,所以原畫在16世紀時就已逐漸退色霉壞,加上後人保存不善,現在已很模糊。目前有關方面正試圖以現代科技加以修復,但進展緩慢。
《最後的晚餐》取材於基督教聖經中耶穌被他的12個門徒之一的猶大出賣的傳說。因耶穌在耶路撒冷被捕前,與他的聖徒共進了最後一次晚餐而得名。這類題材的宗教畫從中世紀到文藝復興時期,不斷有人創作,且形成了一套程式化的表現手法。達•芬奇的這一作品則以它獨到的匠心、卓越的構圖、深刻的人物心理描寫而成為不朽的傑作。達•芬奇在這一作品中,緊緊抓住耶穌在與12門徒共進晚餐時,突然說出「你們當中有一個人要出賣我」以後,眾門徒頓時顯出各種不同神態的這個極富表現力的瞬間,著重刻畫了各個人物的內心世界,表達了畫家對善與惡、美與丑、崇高與卑鄙的鮮明愛憎,進而對人物的微妙的心理描寫達到了空前的高度。全畫的構圖十分完美:橫幅的畫面以耶穌為中心,組成嚴格對稱的構圖。12個門徒之間彼此具有緊密的聯系和各種不同的姿態,顯得豐富而統一。此外,在畫面空間與背景的處理上,用透視法畫出了深遠的空間。所有這些,使這一作品成為舉世聞名的傑作。
大衛(青銅雕塑,高126厘米,1443—1444年,佛羅倫薩國立美術館藏)多納太羅(義大利)
多納太羅(1386—1466)是文藝復興初期義大利最傑出的雕塑家、現實主義美術的重要開拓者之一。《大衛》是他重要的作品,也是文藝復興時期第一個全裸的人體雕刻。它標志著希臘、羅馬的人體美術傳統又得到了恢復。來自《聖經》傳說中的大衛這一形象,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美術家經常表現的題材。傳說古代猶太人的國王大衛,在少年時就以甩石絕技擊殺了巨人歌利亞,因而聞名。多納太羅的這一《大衛》,正是表現少年大衛殺死人後,用腳踩在巨人首級上,流露出勝利的喜悅和自豪的情景。大衛的形象,不僅人體比例准確,而且體態優美、線條流暢,表現了多納太羅塑造人體的高度技巧。
大衛(雕塑,高250厘米,1501—1504年,佛羅倫薩美術學院藏)米開朗基羅(義大利)
米開朗基羅是繼達•芬奇之後,又一位文藝復興盛期的巨匠,他少年時代就進了著名的「美第奇花園」,在那裡接受了藝術訓練,並接觸到大量收藏在那兒的古代藝術珍品。他不像達•芬奇那樣充滿科學精神和哲理思考,而是執著地追求在藝術中體現人的精神、人的力量。他的藝術風格宏偉,感情強烈,帶有濃重的悲劇色彩。
米開朗基羅的《大衛》是一個氣魄宏偉的年輕巨人,他鎮定地站在那裡,左手緊握搭在肩上的投石器,頭部昂然抬起,警惕地盯視著敵人,眉宇之間充滿了必勝的信心。雕塑家用這個幾乎靜止的姿勢,有力地傳達出臨戰前的高度緊張氣氛以及那蘊蓄在大衛體內的巨大力量。
大衛(雕塑,1623—1624年)貝尼尼(義大利)
貝尼尼(1598—1680)出生於那不勒斯,是一位偉大的雕塑家和建築家,是17世紀義大利最著名的巴洛克藝術家。貝尼尼從小聰穎過人、心靈手巧,8歲就開始雕刻作品,很早就展示了他的才能,贏得了聲譽。大理石在他的鑿子下,似乎變得像泥一樣柔軟可塑。他的雕塑熱情奔放、動作性強,有旋風般的力量,非常富於運動感和戲劇性。
貝尼尼的《大衛》是一個正在艱苦搏鬥的大衛,似乎更具生活的真實性。他的大衛更像是一個身處逆境、堅忍不拔的鬥士。在這種狀態下,藝術家得以表現人體旋風般的運動和人物激越的感情。而運動感則是巴洛克藝術的核心題材。
艱苦歲月(雕塑,高100厘米,1957年,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藏)潘鶴
潘鶴(1925— ),廣州市人。廣州美術學院雕塑系教授。1940年開始從事藝術活動。1957年為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創作了他的代表作《艱苦歲月》。在這件作品中,潘鶴真實地再現了萬里長征那個「艱苦歲月」里紅軍的形象和精神風貌:殘破的軍帽,襤褸的軍衣,裸露的腳丫,艱難的生活留下的粗壯的胸骨,如鋼棍的手指上一支古色的長笛,乾裂的嘴唇輕貼笛孔,快活地吹奏著悠揚的樂曲;臉上的粗皮舒展開來,嘴角露著會心的微笑,額上如壑的深溝中貯存著艱苦歲月里結成的苦難——這是潘鶴的雕塑《艱苦歲月》里老戰士的形象。而一個滿臉稚氣的小紅軍戰士則蜷縮在他的身旁,一手抱著長槍,一手托著下頜,聆聽著那美妙的笛聲,微笑而遐想的目光向上伸展,放逐於無限的長空,憧憬著未來的理想。這個形象已超越了個別性,而成為一個時代的精神象徵。
吹笛少年(油畫,161厘米×97厘米,1866年,巴黎印象派美術館藏)馬奈(法國)
馬奈(1832—1883)生於巴黎一個大資產階級家庭。其父是法官,因此受過良好的教育。他自視甚高,看不慣一切保守落後的東西,追求進步和革命。但馬奈又沒有庫爾貝那樣的徹底革命精神,而仍有所保留,這一點也反映在他以後的藝術中。他並不是一開始就從事藝術,其父母起初希望他學法律或入海軍學校,他卻兩考不中,於是到一艘船上當了見習水手。在一次前往巴西的航海旅行中,他深深為大自然的美麗所吸引,回國後他就說服雙親,於1850年進入古典畫家庫退爾的畫室作了學生。當他1856年離開庫退爾畫室時已是一個具有扎實的傳統功夫的畫家了,他1861年首次展出於沙龍的《彈吉它的人》和《馬奈夫婦像》已顯示出這一點。不過馬奈更對當代畫家的作品感興趣,尤其庫爾貝作品大膽的真實性和巴比松畫家的外光效果,於是他也突發奇想畫了他的第一幅室外畫《退勒里宮的花園音樂會》。不過馬奈除了像印象派那樣考慮光之外,更注重畫的內部結構與色彩的結合上,他在這方面的研究只有到高更尤其塞尚之後才為人重視。
馬奈的畫以其手法的自由和賦予色彩的地位,為未來拉開了序幕。他曾對日本浮世繪藝術形式產生濃厚的興趣,也非常喜歡中國和日本版畫色彩上的概括性和形象的平面性,並在他的作品中尋找對比色。《吹笛少年》就是一例。這是一幅沒有陰影、立體表現和深度的畫,由於輪廓製造了前縮效果,人物仍有三度空間感。馬奈揚棄了自喬托以來將平面轉化為繪畫空間的方法,背景的灰色和人物一樣堅實,似乎如果人物從畫面走出來,背景會出現一個類似在模板上穿上的洞。為了加強畫面的平面性,人物是在哪個地平線上,似乎已經不重要了,說他是浮在空中也行,目的全在於這個形象的平面的鮮明印象。
吹笛女(雕塑,1904年)布岱爾(法國)
布岱爾(又譯作布爾德爾,1861—1944)是羅丹的學生,也是一位繼承羅丹的創造精神、把雕塑藝術進一步拓展並引向現代藝術的藝術家。他既承襲了古典雕塑的傳統,又力求發揮雕塑語言的長處,擺脫羅丹過分注重文學性的特點,尋求新的表現手法。布岱爾的作品充滿力量感,雕塑語言含蓄、深沉。如果說羅丹終結了一個注重寫實和心理刻畫的雕塑時代,那麼布岱爾則開始了一個重視雕塑空間表現力和力度感的時代。他那雄偉、概括的雕塑開創了一代新風。
洛神賦圖卷(絹本設色,27.1厘米×572.8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顧愷之(東晉)
此卷以三國時代曹植(192—232)的名篇《洛神賦》為題材,用具體生動的形象完整地表現了賦的內容,也體現了這一歷史時期新興文藝理論中重視感情生活的要求。
作者逐節描繪故事的內容,開始部分是曹植帶著隨從到了洛水之濱凝神張望,彷彿看到了洛神(亦即甄氏)仙裳飄飄,凌波而來。其後是他們互贈禮物,洛神和她的同伴們在空中或水上自在地遊玩。這時風神使風停止,河神命波浪平靜,水神在擊鼓,創世神女媧也在唱歌,曹植和洛神乘著駕六龍的「雲車」出遊,一敘衷腸。最後曹植在渡洛水的舟中思慕不已,離岸乘車遠去時還回頭張望,無限依戀。
此卷主要人物在不同場景中反復出現而形象富於變化。作為人物背景的山石樹木,同時起到了分隔並聯系統一長卷中不同段落的作用,保持了構圖的完整。畫中的洛神衣帶飄逸,動態委婉從容,目光凝注,表現了關切、遲疑的神情。曹植的形象具有貴族詩人風度,同時也表現了惆悵思戀的精神狀態。畫的設色艷麗明快,富於詩意的美。該畫對人物心理刻畫的成功及擅於表達情感內容的精深造詣,反映了這一時期中國繪畫的新發展。
《洛神賦圖卷》首見元朝王惲《書畫目錄》及湯《畫鑒》記載,繼見明代矛維《南陽名畫表》。在宋代摹本頗多,現共存三卷,但以此卷最為完整。
夢(油畫,204.5厘米×298.5厘米,1910年,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藏)盧梭(法國)
亨利•盧梭(1844—1910)是一個自學成才的畫家,父親是工人,母親出身農民。亨利•盧梭青年時在軍中服役了四年,結識了去過墨西哥的士兵,他們講起的異國風情,使他十分嚮往。1868年他定居巴黎。1870年又參加了普法戰爭,退伍後在巴黎當了一名稅關雇員,因受騙失職而被解僱,只得在酒館以演奏來糊口。他也參加繪畫活動,但未經訓練,所繪作品技巧拙樸。這種不事做作的「拙味」被當時著名詩人阿波里奈爾所賞識,並為他寫文章推薦,從此,他在畫壇上獲得了一定聲譽。後經表現主義藝術家的鼓勵,他保持這種率真的描繪事物的方法,並在題材中雜以某種神秘主義,使他的藝術獨具一格。
《夢》展現的是一種幻想中的原始森林。畫面上有一些奇怪的獸類和少見的熱帶植物,除了闊葉叢林以外,還有美麗的蘭花、熱帶所見的水果等。這是一個未有人跡的原始叢林,可是在這樣不可想像的環境里,有一裸體女人橫卧在一張不可思議的華麗沙發中。中間一個皮膚黝黑的人,在面對觀眾的方向吹起他的長笛,一頭獅子在樹叢里向外窺探著。這一切不是真實的存在,時令和環境都是違反常理的。它是一個夢境,一個畫家頭腦中的怪異的夢境,極富抒情味,也極富裝飾味。
《夢》具有一定的表現主義成分,因為畫上集中的事物——處女地、獅子、漂亮的禽鳥、可怕的美國野牛、慘淡的孤月、黑皮膚的吹笛手以及畸形的裸女等,只表露了畫家的童稚般的想像力,由於它妙趣橫生,受到很多人的贊賞。一位評論家風趣地說:「他的天才勝過了天真,他應該被奉為20世紀藝術的開拓者。」
一條街道的憂郁和神秘(油畫,87厘米×71厘米,1914年,美國康涅狄格州新坎南私人收藏)基里柯(義大利)
喬爾喬•德•基里柯(1888—1978)出生於希臘,父母親是義大利人。早年在雅典學素描,後又在雅典工藝學院學了四年繪畫。父親去世後,全家遷居慕尼黑,到慕尼黑後,基里柯繼續就讀於美術學院。在德國接觸了勃克林的影響。基里柯還熱衷於克里姆特、克林格爾、阿爾弗累德•庫賓等畫家的風格。
他在德國閱讀了尼採的哲學,對叔本華的著作也發生過興趣。尼采對表象以外事物含義的探究以及他在文學上描寫義大利都靈那些拱形建築物所構成的空盪的廣場的散文,給基里柯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這一幅《一條街道的憂郁和神秘》是這種形而上繪畫的典型例子。
畫上的透視深景極富感染力。右邊有一大片被深褐色和灰色帶拱頂的建築物遮擋的陰影,左邊是一條低矮的白色連拱廊,長長地伸展開去。天空陰沉,街上卻十分明亮。這時,從左角出現一個孤獨的滾鐵球的小女孩,她的影子似從畫外拖入。前面又有一幽靈般的影子,長長地拖在明亮的街道上。這一切既不合邏輯,又顯得非常恐怖。在那片陰影中,有一輛老式火車空車廂,車門敞開著,令人費解,給觀者平添困擾。就時間上判斷,似像深秋的午後,可是這座城市廣場空無一人。商市停歇,頗有城市末日之嫌。基里柯承認這幅畫來自尼采對義大利城市廣場的描繪的啟迪,它恍若夢境,時間表現也在深秋,因為在那個季節義大利的太陽變得低了,陰影比夏天更長。
巴黎街景(油畫,105.1厘米×152.1厘米,1972年)埃斯蒂斯(美國)
埃斯蒂斯(Richard Estes,1936— )是20世紀60年代末興起於美國的超級寫實主義(又稱「高度寫實主義」或「照相寫實主義」)的主要代表之一。這種藝術是對西方20世紀50年代以來個性化表現泛濫傾向的反叛,即以攝影為藍本,極盡模仿之能事,以避免藝術中的個性。這種作法並不新鮮,因為庫爾貝就曾以攝影為藍本畫風景。但不同的是,超級寫實主義是用幻燈機把照片直接投射到畫布上,然後極為精細地描摹下來。結果,照片的任何細節都得到精確的再現,與照片無任何區別,只是這種原大的景物經過這樣的模仿以後就產生了奇異的視覺效果,它不僅抑制了藝術家的個性,也讓觀眾不得不被動地接受它——你越是想把它視為真實的東西它就越是與你產生距離。埃斯蒂斯的《巴黎街景》就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他在這幅作品中除真實描繪每一個物體的細節外,還用牆面上鏡子的反射來增加這種視覺上的真實性。然而畫家的真正意圖卻是告訴人們,我們看到的真實都是虛幻的,即使如此真實地描繪它仍然不過是一幅畫。
(二) 名詞解釋
人道主義
人道主義(Humanism)的基本意思即一切以人為中心,一切為了人、宏揚人性。它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作為世界觀和歷史觀;一是作為倫理原則和道德規范。在前者,它把世界和歷史都看作是以人為中心的;在後者,它強調普遍的人性。但是如何看待人道主義上也有兩種觀點:資產階級人道主義和社會主義人道主義。前者以個人主義為中心,後者以集體主義為中心。不同的人道主義觀在不同時期的美術作品中的表現是不同的。
「假大空」
是文革中形成的一種文藝現象,與文革中提出的文藝原則有關。首先是「三突出」。「三突出」這個說法最早由當時上海文化系統革命委員會籌委會主任於會詠提出,後經姚文元修改定型為:「在所有的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中心人物。」根據這個原則,他們還規定:不準寫主要人物的過失;不準其他人物奪主要英雄人物的戲;不準寫兩個以上的主要英雄人物等。文革中確立的另一創作原則就是「革命現實主義和革命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創作方法。這個創作方法在文革前就已提出,但在文革中作了進一步的發揮。按照當時的理解,所謂「革命現實主義和革命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創作方法」也就是「馬克思主義『不斷革命論』和『革命階段論』相結合的思想,革命理想和現實斗爭相結合的思想。這種思想表現在文藝創作上就是『革命現實主義和革命浪漫主義相結合』。」它是「以革命現實主義為基礎,以革命浪漫主義為主導」的,其核心是「以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為指導,描寫『新的人物,新的世界』——表現以工農兵為主人翁的新時代,塑造工農兵的英雄形象,使文藝成為『團結人民,教育人民,打擊敵人,消滅敵人的有力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