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免費在線 » 小說神女賦免費下載

小說神女賦免費下載

發布時間: 2022-03-19 06:10:21

㈠ 神女賦的作品相關

三生三世菩提樹下
《三生三世菩提樹下》是作家伊雪楓葉三生三世.山海經系列小說的第一部,首發於雲起書院。
講述了上古洪荒時期一段跌宕起伏的愛恨糾葛。 佛曰:人之所痛苦,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 三生三世的執念,至死不渝的決心,終究會是,一次歸於徒然的飛蛾撲火?三生石畔的枯等成灰,海枯石爛的生死誓言,緣何變成,生生世世的痛苦糾葛?
「五千年多年前我那般死去,只為在這最美的年華里與你重逢,從此不問世事,只求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生生世世地在一起,不想你終究還是因我而死……瑤瑤,這五千多年來,你可曾怨過我?」

㈡ 求 神女賦 百度雲免費在線觀看資源

《神女賦》網路網盤txt 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Q8UHF8yJ5r-YxZhIPUD_5A

提取碼:226q

作品相關介紹:《神女賦》是戰國時期辭賦家宋玉創作的一篇賦。此賦賦序寫楚襄王夜夢神女後命作者作賦。正文則先細致描寫神女的容顏、裝飾、儀態和楚襄王向神女求愛而遭拒絕的過程,再寫神女離去之態和楚襄王對她的思念。全賦交錯運用了各種句式,做到整散相間而錯落有致,使語言不僅具有一種鮮明的節奏感和音樂美,而且具有一種散文體的自如流暢的氣勢。

㈢ 神女賦的內容簡介

她本是太古時代神族女祭司,身為女祭司,從生下來那天起,便不能擁有愛情。
再世為神,她成了九重天上的九天聖女,卻因前世與魔族戰神子幽的愛情,得罪了太古大神寂滅,被寂滅詛咒,命中有三劫,
情劫中,她深陷司幽、共工兩位曠世美男之間的糾結,生死劫中又與化身為男子的白民中國公主公孫白民生了對食之情,菩提劫中,註定了她和和她的愛情,終究只是一簾幽夢,她愛上她的,不過是,他和她的愛情。 她是九重天上溫柔嫻淑的九天聖女,卻因一場違背倫常的禁忌之愛三世糾結,三生石畔,忘川河旁,奈何橋下,誰曾與她擦肩而過? 他是四海八荒傾國傾城的大國皇子,卻被一句海枯石爛的生死誓言三生糾纏,浮生海畔,往生河旁,忘憂樹下,誰又為他淚始到干? 「襄王有意築楚台,神女無心赴巫山,亂世一首《神女賦》,千古絕唱化情殤」

㈣ 求伊雪楓旪寫的小說神女賦

《神女賦》是作家伊雪楓葉三生三世.山海經系列小說的第二部,取材於楚辭名家宋玉經典《神女賦》和先秦古籍《山海經》
講述了神族女祭司妖姬和魔族戰神子幽三生三世的愛恨糾葛。

三生三世的執念,至死不渝的決心,終究會是,一次歸於徒然的飛蛾撲火?三生石畔的枯等成灰,海枯石爛的生死誓言,緣何變成,生生世世的痛苦糾葛?
滄海桑田難為水,往事如煙終浮雲,他愛上她的,只不過是,她沒選擇她!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旦為朝雲,幕作行雨,朝朝暮暮,陽台之下,生生世世,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終究竟是一簾春夢?——神女賦網路

㈤ 求宋玉的《神女賦》和賞析,

神 女 賦
譯文
楚襄王和宋玉出遊到雲夢大澤的岸邊,讓宋玉向他描述高唐所見的事情。這天晚上宋玉就寢時,夢到與神女相遇,神女的容貌非常美麗,令宋玉十分驚異。第二天,宋玉告訴了楚襄王。楚王問:「你都夢到了什麼?」宋玉回答說:「黃昏以後,我覺得精神恍惚,好像有什麼喜事來臨。攪得我心身不安,不知道什麼緣故。正迷迷糊糊的時候,忽然覺得似曾相識的人到來。睜眼一看是一個女人,相貌非常奇特。睡著的時候夢見了她,醒來的時候她又不見了。鬧得我心裡好不痛快,失落的好像迷失了方向。這是我盡量定下心來,才又把夢延續下去。」大王問:「她長得什麼樣子呢?」宋玉說:「她那如花似玉的容姿,簡直是無可挑剔;她那豐盈嫵媚的儀態也無法尋根究底。上古時代完全不曾有,當今人間根本找不見;她那珍奇寶石般的風采,最好的贊美還會有疏漏。她剛開出現的時候,燦爛的像旭日初升照亮屋樑。當她走進一些的時候,皎潔的像明月灑下的光芒。只一會功夫,她的美妙風采我已領略不盡。時而亮麗的如同鮮花,時而柔和的好似美玉。五種顏色一起散發,我無法一一具體描繪。想要仔細觀看,卻被她的光采照得目暈眼花。她那華麗的服飾,就像上等絲綢織繪出精美的圖案。絕妙的服飾無論在哪裡都光彩照人。她揮動著身上的銹衣,那衣裙非常合身,既不顯瘦,也不見長。她邁著嬌嬈的步子走進明亮的殿堂。忽而又改變姿態,宛如游龍乘雲飛翔。她身穿的麗服盛飾,非常合適的將她的侗體包裹。她身上沐浴過蘭草的雨露,時時散發著宜人的芳香。她的性情溫柔嫻雅,很適合侍奉在君王身旁。她懂得長幼尊卑的禮儀,還會用善解人意的花語調節情緒。」大王說:「這么美妙誘人的神女啊!你就嘗試著為我描摹吧。」宋玉說:「好的,好的。」 要說神女姣艷的美麗啊,那真是得天獨厚的美質。身披著水草般的衣裙,就像張開翡翠色的翅膀。那相貌是舉世無雙,那美妙乃人間極品。毛嬙見了她舉袖遮面,自知無法比量;西施與她照面雙手捂臉,怎敢和她爭艷。近處瞧已叫人神魂顛倒,遠處望更讓人魂牽夢繞。她還有非凡的氣質風度,分明是陪伴君王的命相。看見她可是君王大飽眼福,誰會讓她從眼前悄悄溜過?心想和她私下結為相好,傾慕她的心情無法估量。只可惜和她交往太少,不敢冒昧地傾吐衷腸。心願別的人莫要和她相見,那會把她的體態和我分享。神女的美麗是那麼豐盛,怎可能一下子說完道光?她的體態豐滿莊重,她的容顏溫潤如玉。她的美眸炯炯放光,明亮的眼珠流轉有神。彎彎的細眉象蠶蛾飛揚,鮮亮的紅唇似點過硃砂。嬌嬈的身段富有彈性,嫻雅的神態安閑無躁。既能在幽靜處表現文靜,又能在眾人面前翩翩起舞。高唐殿這寬敞的地方正合她意,可任她盡情歡舞或是信步徜徉。 裙紗飄動,她輕盈綽約地走來,紗裙拂階,發出玉佩的響聲,她望著我的門簾良久注視,灼熱的目光象流波將要奔涌。她抬起衣袖整理衣襟,站在那裡猶豫不決。表情文靜又和悅淑善,秉性安詳而又不煩躁。時而露出微微激動的面容,似乎她的渴望並未如願。情在眼前卻心向久遠,想要走來忽而又回轉。眼看她揭起我的床帳將要款待,我正想盡情地傾吐誠摯的衷腸。她卻懷著堅貞潔清守身,突然表現出對我實難相從。她委婉地把我規勸一番,高雅的談吐如嗅蘭草。相互交流著彼此的愛戀,心裡充滿激昂和歡樂的情緒。獨享著精神歡樂卻未能交合,我又無端的感到孤獨惆悵。分不清她是否答應相好,忍不住發出長長的嘆息。她卻怒而不發莊重矜持,一副不可觸犯的表情。 這時她搖動佩飾轉過身去,敲響車子上的玉鈴,整理好自己的衣裝,收斂起先前的容顏,回頭看身後的女樂師,吩咐侍從們起駕。這段歡情還未交合,神女就要告辭離去。她有意和我拉開距離,不讓我上前與她親近。在將要離去還未上車的時候,中途她好像又回過頭來,情意脈脈地瞥了我一眼,傳送著依依不捨的哀傷。她那復雜有矛盾的情態,我實在難以盡數細說。決意離去而又情意未絕,她心裡有多少痛苦的反反復復啊。臨走顧不上禮數小節,更來不及把話說完。 我的心仍然沉湎在分手的時刻,神女啊,你走得太匆忙了!我是多麼的痛苦憂傷,身體搖晃著失去依靠,只覺得天昏地又暗,不知道自己處在什麼地方。我這種失落的獨自情懷,說給誰可以理解呢?傷感失意之下淚流不止,苦苦等待直到天明。
編輯本段作品賞析
《神女賦》接著《高唐賦》而來。《高唐賦》的遲回盪漾之筆,似乎在牽惹楚襄王乃致讀者對巫山神女的懷想之情,只是到了《神女賦》,這位隱身雲煙、姍姍不臨的美麗女神才終於在作者筆下翩然現形。但作者並沒有因讓她與早就心馳神往的楚襄王相遇,卻幽幽顯現在他的侍臣宋玉「夢」中,這是頗耐人尋味的。 此賦序文敘說的是宋玉和神女相遇。開筆寫的格外迷離。先以宋玉的神情恍惚、紛紛擾擾為神女降臨造境,未入夢已擾人心神,然後才是女神現身,仍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朦朧感覺,繼寫宋玉夢境又歷歷如畫地重現。這一節敘說文字撲朔變化,一波三折,顯示出作者行文上的騰挪縱收之妙。 這段序文,由於版本不同,「王」「玉」互訛,夢遇神女的究竟是宋玉還是楚王,自宋以來一直存有爭議。這里暫依清人胡克家《文選考異》之說,考訂為宋玉夢遇神女。 序文大意是說:宋玉跟著楚襄王游雲夢,宋玉給楚襄王講了巫山神女的故事,並為他作了《高唐賦》之後,當夜宋玉果然夢見神女了。第二天他把他夢見的神女的形象描述給楚襄王聽,楚襄王叫宋玉用賦的形式把他夢中的情景描寫一番,宋玉照辦了。和《高唐賦》一樣,這段散文小序也非常精彩。它描寫宋玉作夢的情景說:「晡夕之後,精神悅忽,若有所喜,紛紛擾擾,未知何意,目色彷彿,若有所喜」了,這恰如今天人們開玩笑所說的「第六感覺」。宋玉對楚王描述神女的形態說:「其始來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樑;其少進也,皎若明月舒其光。須臾之間,美貌橫生。曄兮如華,溫乎如瑩。五色並馳,不可殫形。詳而視之,奪人目精。」這里突出地描寫了神女的精神氣質,她是那樣地神采煥發,攝人魂魄。她作用於人們的,不僅是視覺的痴迷,而是整個靈魂的震顫。接著楚王又描寫神女的裝束與身段說:「其盛飾也,則羅紈綺繢盛文章,極服妙采照萬方。振綉衣,被袿裳,穠不短,纖不長,步裔裔兮曜殿堂。忽兮改容,婉若游龍乘雲翔。」這里不僅形象描寫得生動傳神。而且句法錯落,韻節瀏亮,讀起來有一種音樂美。其中「白日初出照屋樑」、「皎若明月舒其光」、「羅紈綺繢盛文章」、「極服妙采照萬言」、「婉若游龍乘雲翔」諸句,形式新穎,被人稱為「後來七言之祖。」 後面賦的部分大約說了三層意思,第一層是描寫神女的容貌情態。作品先是總體的說她「其象無雙,其美無極。毛嬙障袂,不足程序;西施掩面,比之無色。」接著又分別的說了她的面貌、眼睛、眉毛、嘴唇、身段等等如何美。這段描寫雖也頗費工夫,但實際並不動人。第二層是描寫神女想和楚王親近,但由於某種原因,也許就是「聖賢」們所產的「以禮自持」吧,忽然又拿捏起來了。作品說:「望余帷而延視兮,若流波之將瀾。奮長袖以正衽兮,立躑躅而不安。澹清靜其愔嫕兮,性沉詳而不煩。時容與以微動兮,志未可乎得原。意似近而既遠兮,若將來而復旋。褰余幬而請御兮,願盡心之惓。懷貞亮之潔清兮,卒與我乎相難。陳嘉辭而雲對兮,吐芬芳其若蘭。精交接以來往兮,心凱康以樂歡。神獨亨而未結兮,魂煢煢以無端。含然諾其不分兮,喟揚音而哀嘆。頩薄怒以自持兮,曾不可乎犯干。」這段描寫神女的心理情態非常細致生動。她想:你去找楚王是為了什麼呢?不就是為了和他相愛嗎?可是等到見面之後,當兩情相通,互相愛悅,意津津而將要不能自持的時候,神女忽然變卦了,她「揚音哀嘆」,甚至還帶出一層薄薄的怒容。她要保持自己「貞亮之潔清」,她的尊嚴是不可侵犯的,於是就和《西廂記》里崔鶯鶯第一次邀請張生私會一樣的不歡而散了。但神女畢竟是愛楚王的,她雖然沒有和楚王同床共枕,但她的心卻是毫無保留地給了楚王,因此她們的離別是異常痛苦的。作品對此描寫說:「於是搖佩飾,鳴玉鸞,整衣服,斂容顏。顧女師,命太傅。歡情未接,將辭而去。遷延引身,不可親附。似逝未行,中若相首。目略微眄,精采相授。志態橫出,不可勝記。」這就是後一部分中的第三層意思。無情的離別無所謂,有情的離別是痛苦的,更何況仙凡相隔,後會無因,「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說的就是這種終生難忘的遺憾。 整個後一部分是用騷體句和四言句結構成的,它用詞淺顯,貫通流暢。諸如「其狀峨峨,何可極言。貌豐盈以庄姝兮,苞溫潤之玉顏。眸子炯其精朗兮,了多美而可觀。眉聯娟以蛾揚兮,朱唇的其若丹。」讀起來唇吻調利,與《高唐賦》後一部分的侈意鋪排景物、堆砌詞藻大不相同。 序文和賦辭兩部分中都有對宋玉與神女夢遇景象的描摹,似乎重復,實際卻各有側重。序文中對話部分的描摹,側重在傳寫神女初臨時給宋玉帶來的印象,妙在從虛處落筆。才思橫溢的宋玉竟然也因神女的顯現而陷入失態和拙於言辭的境地,正有力的烘托出神女的驚世駭俗之美,給讀者以非同尋常的審美感受。賦辭部分側重在對神女的容貌、情態作精工細雕的刻畫。肖像的勾勒中特別注重其生氣、神情的活現。靜態的描摹之後是動態和心理的傳寫,展現出神女美麗多情,但又潔清守身,非禮難近,似乎向世人表明她的心早已交付給長眠幽冥的先王。賦辭尾部又刻劃了神女脈脈含情和依依不捨的一瞥,讀來令人更加令人回腸盪氣和思致綿遠。 數百年後,「建安之傑」的曹植受到此賦的激發,以青出於藍的高妙彩筆創造出同樣神情美麗的洛神形象,才使巫山神女在北國有了一位冰清玉潔的神女姐妹遙遙與之輝映千古。 1935年,聞一多先生曾寫過一篇《高唐神女傳說之分析》,他認為巫山神女是楚民族的第一位母親,就和北方中原地區的女媧等人相同。巫山神女掌管著行雲布雨,也是一位造福於農業社會的精靈。同時巫山神女也掌管著男女之事,就如同《牡丹·驚夢》一場中牽合杜麗娘與柳夢梅並助其歡會的花神一樣。這在原始社會本來是一位神聖、高潔而又極其富有人情味的形象。但流傳到封建社會,尤其是到了受封建禮教束縛的文人士大夫筆下,原有的巫山神女的形象也就漸漸地起了變化。即以此文中的神女而論,她竟然也講究起「懷貞亮之潔清」來了,她最後竟然完全違背個人意願扼制了內心的沖動,吞下了人生的苦果,而符合了「發乎情,止乎禮義」的「先王」的教導。這純粹是宋玉意識的自我表現。果然這點受到後人的稱贊了,清代何焯說:「『不可犯干』,守禮之正,所以抑流盪之邪心也。」男女愛情本來是一種極其自然的事,但在封建社會里被人看成是一種「邪惡」,因此巫山神女以及描寫巫山神女的作品也就連帶著被詆為「誨淫」了。 但人性是任何封建禮教所扼殺不了的,只要有男女,就會有愛情,巫山神女也就會受到人們的喜愛與崇敬。三峽中巫山神女的形象高聳入雲,吸引著古往今來的過客們翹首仰觀;巫山神女的傳說遍布中外,家喻戶曉,與日俱新;有關高唐神女的文學作品,詩詞曲賦,戲劇小說,層出不窮;類似曹植的《洛神賦》這種作品就更是模擬著《神女賦》寫出來的。在這些地方讀者都可以體會到宋玉的《高唐賦》和《神女賦》是具有著極大的生命力,以及它們對後世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劉勰在《文心雕龍·詮賦》中說:「宋發巧談,實始淫麗。」似乎有些貶意。這是與屈原作品的功利主義相對而言的。倘若從文學發展、從藝術審美的角度看,則宋玉的「巧談」與「淫麗」正自不可缺少,正應該大提倡。 再補充一下版本爭議問題。前面說過,《神女賦》中的一些文字,從宋代以來一直存有爭議。如「其夜玉寢」,《文選》作「其夜王寢」,歷代文人多因《文選》而作楚王夢遇神女。其實,文選版《神女賦》有很多講不通的地方。首先看《高唐賦》,在那裡是宋玉給楚王講故事,楚王聽著高興,叫宋玉再給他「賦」一回。而到了《神女賦》中,卻成了楚王作夢,楚王給宋玉講夢,講完後又讓宋玉給他「賦」一回。兩篇作品的結構不一致。再看《神女賦》中的寫法,是楚王給宋玉描寫神女的形象說:「茂矣美矣,諸好備矣」,一直到「性和適,宜侍旁,順序卑,調心腸」雲雲一大段,而後又是「王曰:『若此盛矣,試為寡人賦之。』」兩段相連都是「王曰」,從內容上看從邏輯上看都有問題。因此人們認為這是由於作品在傳抄流傳中產生訛誤造成的。《神女賦》序中的「王寢」、「王異之」、「王曰晡夕之後」、「王曰茂矣美矣」四句中的「王」字皆應作「玉」;而「明日以白玉」、「玉曰其夢若何」、「玉曰狀何如也」三句中的「玉」字皆應作「王」。這樣一來,就成了宋玉作夢、宋玉給楚王講夢,楚王聽後心裡高興,於是叫宋玉再給他「賦」一回。這樣,一切矛盾就都解決了。這個說法是可以成立的。但是由於這篇作品流傳日久,以訛傳訛,楚襄王會神女的故事已經廣泛地傳播於口頭,記載於簡書,今天恐怕也只能是任其考訂歸考訂,流傳歸流傳了。

譯文
黃初三年,我去京師朝拜天子,回來時渡過洛水。傳說洛水神靈的名字叫做宓妃(伏羲的小女兒,玩耍時淹死在洛水,死後被封為洛水之神)。宋玉將楚王遇見神女的故事寫成《神女賦》,我就模仿他將這段經歷寫了下來,是這樣的: 我從京城返回東方的封邑(鄄城)。翻過伊厥山,越過轘轅山,經過通谷,登上了景山。這時已經是夕陽西下,車馬都很疲乏了。於是在鋪滿香草的河岸上停下車,讓馬兒自由自在地在芝草田裡吃草歇息。我在樹林中安然悠閑地走著,放眼欣賞洛水美麗的景色。忽然,感到心神受到震撼,思緒飄到了遠方。猛一抬頭,看到一幅奇異景象:一個美如天仙的女子正在山崖之旁。於是忙拉住隨從問道:「你看到那個女子了嗎?她是誰啊?真是太美了!」隨從回答:「臣聽說洛水的神靈叫做宓妃,那麼,君王見到的莫非是她么?她相貌如何?臣很想聽聽。」 我說:「她長得體態輕盈柔美象受驚後翩翩飛起的鴻雁,身體健美柔曲像騰空嬉戲的游龍;容顏鮮明光彩象秋天盛開的菊花,青春華美繁盛如春天茂密的青松;行止若有若無象薄雲輕輕掩住了明月,形象飄盪不定如流風吹起了迴旋的雪花;遠遠望去,明亮潔白象是朝霞中冉冉升起的太陽,靠近觀看,明麗耀眼如清澈池水中婷婷玉立的荷花;豐滿苗條恰到好處,高矮胖瘦符合美感;肩部美麗象是削成一樣,腰部苗條如一束纖細的白絹;脖頸細長,下顎美麗,白嫩的肌膚微微顯露;不施香水,不敷脂粉;濃密如雲的發髻高高聳立,修長的細眉微微彎曲;在明亮的丹唇里潔白的牙齒鮮明呈現;晶亮動人的眼眸顧盼多姿,兩只美麗的酒窩兒隱現在臉頰;她姿態奇美,明艷高雅,儀容安靜,體態嫻淑;情態柔順寬和嫵媚,用語言難以形容;穿著奇特人間罕見,骨骼相貌象畫中的仙女;她披著鮮麗明凈的綾羅做的衣服,戴著雕刻華美的美玉做的耳環;黃金和翠玉做為配掛的首飾,點綴的稀世明珠照亮了美麗的容顏;她踏著綉著精美花紋的鞋子,拖著霧一樣輕薄的紗裙,隱隱散發出幽幽蘭香,在山邊緩步徘徊;偶爾縱身跳躍,一邊散步一邊嬉戲;左面有彩旗靠在身邊,右面有桂枝遮蔽陰涼;她正捲起衣袖將潔白細膩的臂腕探到洛水之中,採摘湍急河水中的黑色靈芝。」 我深深地愛慕上了她的賢淑和美麗,心情振盪,悶悶不樂。苦於沒有好的媒人去傳達愛慕之情,就用脈脈含情的眼光表達我的愛意,希望真摯的情感能先於別人向她表達,於是解下腰間的玉佩贈與她,表示要與她相約。她真是太完美了,不僅懂得禮儀而且通曉詩歌,她舉起美玉與我應答,指著深深的潭水約定會面的日期。我心裡充滿真誠的依戀,惟恐美麗的神靈在欺騙;傳說曾經有兩位神女在漢水邊贈白玉給鄭交甫以定終身,卻背棄信言頃刻不見了,於是我惆悵猶豫將信將疑,收斂了滿心歡喜,鎮定情緒,告誡自己要嚴守男女之間的禮儀來約束控制自己。 於是洛神受到了感動,低回徘徊,五彩神光忽隱忽現忽明忽暗,聳起輕靈的身軀象仙鶴一樣欲飛還留。她徘徊於香氣濃郁的生滿椒蘭的小路上,流連在散發著幽幽花香的杜衡叢中,悵然長吟抒發長久的思慕,聲音悲哀凄厲持久不息。不久眾多的神靈呼朋喚友會聚過來,有的在清澈的河水中嬉戲,有的在洛神常游的沙洲上翱翔,有的在河底採摘明珠,有的在岸邊拾取美麗的羽毛。洛神由湘水的娥皇、女英跟隨著,由水邊漫遊的漢水女神陪伴著,哀嘆匏瓜星的孤零無匹,同情牽牛星的寂寞獨居。她舉起手臂用修長的衣袖遮蔽陽光揚首眺望,輕薄的上衣在陣陣清風中隨風飄動。她行動輕盈象飛鳥一樣,飄逸若神深不可測;在水波上細步行走,腳下生起蒙蒙水霧;行蹤不定,喜憂不明;進退難料,欲去還留,眼波柔情流動,目光神采飛揚,愛情的喜悅潤澤著美麗的面容;好像有許多話含在口中,氣息中散發著幽幽蘭香;她花容月貌羞澀柔美,深深地吸引著我而不知身在何處。 這時風神將風停下,水神讓江波不再起伏,司陰陽神敲響了天鼓,女媧唱起了清亮的歌聲;文魚騰躍簇擁車乘,玉制鸞鈴叮咚作響;六條龍齊頭並進,載著雲車緩緩而行;鯨鯢爭相跳躍夾護車駕,水鳥穿梭飛翔殷勤護衛;於是洛神越過水中的島嶼,翻過南面的山崗,回轉白皙的頸項,用清秀美麗的眉目看著我,啟動朱唇,緩緩陳述無奈分離的大節綱常,痛恨人與神的境遇難同,苦怨青春愛情不遂人意,舉起羅袖擦拭眼淚,而淚水不禁滾滾而下沾濕了衣裳;傷心美好的聚會將永遠斷絕,哀怨從此別離會天各一方。沒有表示愛情的信物可以相贈,就將江南的名貴玉環送給我,「雖然隱居在天界,我會時常思念君王…… 」還沒說完,忽然行跡隱去,神光消遁,我悵然若失。 於是我翻山越嶺,上下追蹤,尋找洛神遺留的足跡。洛神已去,情景猶在,四下尋找,平添惆悵。我盼望洛神的影蹤重新出現,於是駕起小船逆水而上,在長江之上任意漂泊不知回返,思念綿綿不絕,更增加思慕之情。夜晚,心神不安難以入睡,厚厚的晶霜沾滿衣裳,直到天光大亮。無奈,命令僕夫起駕,繼續我的歸程。我攬住韁繩舉起馬鞭,在原地盤桓,久久不能離去。
編輯本段賞鑒
曹植在詩歌和辭賦創作方面有傑出成就,其賦繼承兩漢以來抒情小賦的傳統,又吸收楚辭的浪漫主義精神,為辭賦的發展開辟了一個新的境界。《洛神賦》為曹植辭賦中傑出作品。作者以浪漫主義的手法,通過夢幻的境界,描寫人神之間的真摯愛情,但終因「人神殊道」無從結合而惆悵分離。 《洛神賦》全篇大致可分為六個段落,第一段寫作者從洛陽回封地時,看到「麗人」宓妃佇立山崖,這段類話本的「入話」。第二段,寫「宓妃」容儀服飾之美。第三段寫「我」非常愛慕洛神,她實在太好了,既識禮儀又善言辭,雖已向她表達了真情,贈以信物,有了約會,卻擔心受欺騙,極言愛慕之深。第四段寫洛神為「君王」之誠所感後的情狀。第五段「恨人神之道殊」以下二句,是此賦的寄意之所在。第六段,寫別後「我」對洛神的思念。 世人常用曹植的《洛神賦》中:「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回雪。」一句來贊美王羲之的書法之美。 突出的特點 特點一,想像豐富。想像到:他從京城洛陽啟程,東歸封地鄄城。途中,在洛川之邊,停車飲馬,在陽林漫步之時,看到了洛神宓妃,她的體態搖曳飄忽像驚飛的大雁,婉曲輕柔像是水中的游龍,鮮美、華麗較秋菊、茂松有過之,姣如朝霞,純潔如芙蓉,風華絕代。隨後他對她產生愛慕之情,托水波以傳意,寄玉佩以定情。然她的神聖高潔使他不敢造次。洛神終被他的真情所感動,與之相見,傾之以情。但終因人神殊途,結合無望,與之惜別。想像絢爛,浪漫凄婉之情淡而不化,令人感嘆,愁帳絲絲。但這想像並不離奇,是有感於宋玉的《神女賦》、《高唐賦》兩篇賦而作。 特點二,詞藻華麗而不浮躁,清新之氣四逸,令人神爽。講究排偶,對仗,音律,語言整飭、凝煉、生動、優美。取材構思漢賦中無出其右。 特點三,傳神的描寫刻畫,兼之與比喻、烘托共用,錯綜變化巧妙得宜,給人一種浩而不煩、美而不驚之感,使人感到就如在看一幅絕妙丹青,個中人物有血有肉,而不會使人產生一種虛無之感。在對洛神的體型、五官、姿態等描寫時,給人傳遞出洛神的沉魚之貌、落雁之容。同時,又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清新高潔。在對洛神與之會面時的神態的描寫刻畫,使人感到斯人浮現於眼前,風姿綽約。而對於洛神與其分手時的描寫「屏翳收風,川後靜波,馮來鳴鼓,女媧清歌。」愛情之真摯、純潔。一切都是這樣的美好,以致離別後,人去心留,情思不斷,洛神的倩影和相遇相知時的情景歷歷在目,浪漫而苦澀,心神為之不寧徘徊於洛水之間不忍離去。 產生苦悶之情的原因有三 一是人神有別,有情人不能成眷屬。 二是「洛神」是他的精神寄託,但她只能存在於想像之中,現實中難以找到,失落無限。 三是以此賦托意,他不但與帝王之位無緣還屢受兄弟的逼害,無奈之餘又感到悲哀和憤悶。 【藝術價值】 對《洛神賦》的思想、藝術成就前人都曾予以極高的評價,最明顯的是常把它與屈原的《九歌》和宋玉的《神女》諸賦相提並論。其實,曹植此賦兼二者而有之,它既有《湘君》、《湘夫人》那種濃厚的抒情成分,同時又具宋玉詣賦對女性美的精妙刻畫。此外,它的情節完整,手法多變和形式雋永等,又為以前的作品所不及。因此它在歷史上有著非常廣泛和深遠的影響。晉代大書法家王獻之和大畫家顧愷之,都曾將《洛神賦》的神采風貌形諸楮墨,為書苑和畫壇增添了不可多得的精品。到了南宋和元明時期,一些劇作家又將其搬上了舞台,汪道昆的《陳思王悲生洛水》就是其中比較著名的一出。至於歷代作家以此為題材,見詠於詩詞歌賦者,則更是多得難以數計。可見曹植《洛神賦》的藝術魅力,是經久不衰的。

㈥ 小說神女賦哪個版本才是原版

小隱者版是原作,最經典。
林清雪版是林清雪得到小隱者授權寫的同人,情節偏肉。
劍氣長存版是因為受不了小隱者時常不更新而一氣之下寫的。(ps:之後這位自己去寫了瓊明神女錄,故事情節開始仿照神女賦,後來寫出了自己的風格,很不錯。)

㈦ 求 神女 百度網盤免費資源下載鏈接,謝謝

使用網路網盤免費分享給你,鏈接是:

提取碼:686w

影片講述了二十年代的舊上海,夜幕低垂。一個妓女等到兒子入睡後,便來到街頭開始迎送生涯。

㈧ 神女賦的其它作品

《神女賦》是作家伊雪楓葉三生三世.山海經系列小說的第二部,取材於楚辭名家宋玉經典《神女賦》和先秦古籍《山海經》
講述了神族女祭司妖姬和魔族戰神子幽三生三世的愛恨糾葛。
三生三世的執念,至死不渝的決心,終究會是,一次歸於徒然的飛蛾撲火?三生石畔的枯等成灰,海枯石爛的生死誓言,緣何變成,生生世世的痛苦糾葛?
滄海桑田難為水,往事如煙終浮雲,他愛上她的,只不過是,她沒選擇他!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旦為朝雲,幕作行雨,朝朝暮暮,陽台之下,生生世世,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終究竟是一簾春夢? 原文:
惟玄媛之逸女,育明曜乎皇庭,吸朝霞之芬液,澹浮游乎太清。余執義而潛厲。乃感夢而通靈。盛容飾之本艷,奐龍采而鳳榮。翠黼翚裳,纖谷文袿。順風揄揚,乍合乍離。飄若興動,玉趾未移。詳觀玄妙,與世無雙。華面玉粲,韡若鞭蓉。膚凝理而瓊絜,體鮮弱而柔鴻。回肩襟而動合,何俯仰之妍工。嘉今夜之幸遇,獲帷嘗乎期同。情沸踴而思進,彼嚴厲而靜恭。微諷說而宣諭,色歡懌而我從。(《藝文類聚》七十九) 原文:
漢三七之建安,荊野蠢而作仇。贊皇師以南假,濟漢川之清流。感詩人之攸嘆,想神女之來游。儀營魄於彷彿,托嘉夢以通精。望陽侯而滉瀁,睹玄麗之軼靈。文絳虯之奕奕,鳴玉鸞之嚶嚶,答玉質於苕華,擬艷姿於榮。感仲春之和節,嘆鳴雁之嗈嗈。申握椒以貽予,請同宴乎粵房。苟好樂之嘉合,永絕世而獨昌,既嘆爾以艷采,又說我之長期。順乾坤以成性,夫何若而有辭。(《藝文類聚》七十九。) 原文:
惟天地之普化,何產氣之淑真。陶陰陽之休液,育夭麗之神人。稟自然以絕欲,超希世而無群。體纖約而方足,膚柔曼以豐盈。發似玄鑒,鬢類削成。質素純皓,粉黛不加。朱顏熙曜,曄若春華。口譬含丹,目若瀾波。美姿巧笑,靨輔奇葩。戴金羽之首飾,珥照夜之珠曄。襲羅綺之黼衣,曳縟綉之華裳。錯繽紛以雜佩,袿焟燿而焜煌。退變容而改服,冀致態以相移。發筵對兮倚床垂,稅裳兮免簪笄,施華的兮結羽釵。揚娥微眄,懸藐流離。婉約綺媚,舉動多宜。稱詩表志,安氣和聲。探懷授心,發露幽情。彼佳人之難遇,真一遇而長別。顧大罰之淫愆,亦終身而不滅。心交戰而貞勝,乃回意而自絕。(《藝文類聚》七十九,《書鈔》一百三十五,《文選·潘岳寡婦賦》注,《史記·五宗世家·索隱》,《御覽》三百八十一,又七百十九) 原文:
世之言神仙者多矣,然未之或驗也。至如弦氏之婦,則近信而有證者。夫鬼魅之下人也,無不羸病損瘦。今義起平安無恙,而與神女飲宴寢處,縱情極意,豈不異哉?余覽其歌詩,辭旨清偉,故為之作賦。
皇覽余之純德,步朱闕之崢嶸。靡飛除而入秘殿,侍太極之穆清。帝愍余之勤肅,將休余於中州。托玄靜以自處,寔夫子之好仇。
於是主人憮然而問之曰:「爾豈是周之褒姒,齊之文姜,孽婦淫鬼.來自藏乎?儻亦漢之游女,江之娥皇,厭真樂愆,倦仙侍乎?」
於是神女乃斂袂正襟而對曰:「我實貞淑,子何猜焉?且辯言知禮,恭為令則。美姿天挺,盛飾表德。以此承歡,君有何惑?」
爾乃敷茵席,垂組帳。嘉旨既設,同牢而饗。微聞芳澤,心盪意放。於是尋房中之至嬿,極長夜之歡情。心眇眇以忽忽,想北里之遺聲。
賦斯時之要妙,進偉服之紛敷。俯撫衽而告辭,仰長嘆以欷吁。乘雲霧而變化,遙棄我其焉如。(《藝文類聚》七十九。)

㈨ 誰能跟我說說《神女賦》。

作者:宋玉,戰國時鄢(今襄樊宜城)人。生於屈原之後,或曰是屈原弟子。曾事楚頃襄王。好辭賦,為屈原之後辭賦家,與唐勒、景差齊名。相傳所作辭賦甚多,《漢書·卷三十·藝文志第十》錄有賦16篇,今多亡佚。流傳作品有《九辨》、《風賦》、《高唐賦》、《登徒子好色賦》等,但後3篇有人懷疑不是他所作。所謂「下里巴人」、「陽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典故皆他而來。
全文:
楚襄王與宋玉游於雲夢之浦,使玉賦高唐之事。其夜王寢,果夢與神女遇,其狀甚麗,王異之。明日,以白玉。玉曰:「其夢若何?」王對曰:「晡夕之後,精神恍忽,若有所喜,紛紛擾擾,未知何意?目色彷彿,乍若有記:見一婦人,狀甚奇異。寐而夢之,寤不自識;罔兮不樂,悵然失志。於是撫心定氣,復見所夢。」玉曰:「狀何如也?」王曰:「茂矣美矣,諸好備矣。盛矣麗矣,難測究矣。上古既無,世所未見,瑰姿瑋態,不可勝贊。其始來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樑;其少進也?皎若明月舒其光。須臾之間,美貌橫生:曄兮如華,溫乎如瑩。五色並馳,不可殫形。詳而視之,奪人目精。其盛飾也,則羅紈綺績盛文章,極服妙采照四方。振綉衣,披裳,不短,纖不長,步裔裔兮曜殿堂,婉若游龍乘雲翔。披服,脫薄裝,沐蘭澤,含若芳。性合適,宜侍旁,順序卑,調心腸。」王曰:「若此盛矣,試為寡人賦之。」玉曰:「唯唯。」 夫何神女之姣麗兮,含陰陽之渥飾。披華藻之可好兮,若翡翠之奮翼。其象無雙,其美無極;毛嬙鄣袂,不足程式;西施掩面,比之無色。近之既妖,遠之有望,骨法多奇,應君之相,視之盈目,孰者克尚。私心獨悅,樂之無量;交希恩疏,不可盡暢。他人莫睹,王覽其狀。其狀峨峨,何可極言。貌豐盈以庄姝兮,苞濕潤之玉顏。眸子炯其精郎兮,多美而可視。眉聯娟以蛾揚兮,朱唇的其若丹。素質干之實兮,志解泰而體閑。既姽嫿於幽靜兮,又婆娑乎人間。宜高殿以廣意兮,翼故縱而綽寬。動霧以徐步兮,拂聲之珊珊。望余帷而延視兮,若流波之將瀾。奮長袖以正衽兮,立躑躅而不安。澹清靜其兮,性沉詳而不煩。時容與以微動兮,志未可乎得原。意似近而既遠兮,若將來而復旋。褰余而請御兮,願盡心之。懷貞亮之清兮,卒與我兮相難。陳嘉辭而雲對兮,吐芬芳其若蘭。精交接以來往兮,心凱康以樂歡。神獨亨而未結兮,魂煢煢以無端。含然諾其不分兮,揚音而哀嘆!薄怒以自持兮,曾不可乎犯干。 於是搖佩飾,鳴玉鸞;奩衣服,斂容顏;顧女師,命太傅。歡情未接,將辭而去;遷延引身,不可親附。似逝未行,中若相首;目略微眄,精采相授。志態橫出,不可勝記。意離未絕,神心怖覆;禮不遑訖,辭不及究;願假須臾,神女稱邃。徊腸傷氣,顛倒失據,黯然而暝,忽不知處。情獨私懷,誰者可語?惆悵垂涕,求之至曙。

譯文:
楚襄王和宋玉出遊到雲夢大澤的岸邊,讓宋玉向他描述高唐所見的事情。這天晚上宋玉就寢時,夢到與神女相遇,神女的容貌非常美麗,令宋玉十分驚異。第二天,宋玉告訴了楚襄王。楚王問:「你都夢到了什麼?」宋玉回答說:「黃昏以後,我覺得精神恍惚,好像有什麼喜事來臨。攪得我心身不安,不知道什麼緣故。正迷迷糊糊的時候,忽然覺得似曾相識的人到來。睜眼一看是一個女人,相貌非常奇特。睡著的時候夢見了她,醒來的時候她又不見了。鬧得我心裡好不痛快,失落的好像迷失了方向。這是我盡量定下心來,才又把夢延續下去。」大王問:「她長得什麼樣子呢?」宋玉說:「她那如花似玉的容姿,簡直是無可挑剔;她那豐盈嫵媚的儀態也無法尋根究底。上古時代完全不曾有,當今人間根本找不見;她那珍奇寶石般的風采,最好的贊美還會有疏漏。她剛開出現的時候,燦爛的像旭日初升照亮屋樑。當她走進一些的時候,皎潔的像明月灑下的光芒。只一會功夫,她的美妙風采我已領略不盡。時而亮麗的如同鮮花,時而柔和的好似美玉。五種顏色一起散發,我無法一一具體描繪。想要仔細觀看,卻被她的光采照得目暈眼花。她那華麗的服飾,就像上等絲綢織繪出精美的圖案。絕妙的服飾無論在哪裡都光彩照人。她揮動著身上的銹衣,那衣裙非常合身,既不顯瘦,也不見長。她邁著嬌嬈的步子走進明亮的殿堂。忽而又改變姿態,宛如游龍乘雲飛翔。她身穿的麗服盛飾,非常合適的將她的侗體包裹。她身上沐浴過蘭草的雨露,時時散發著宜人的芳香。她的性情溫柔嫻雅,很適合侍奉在君王身旁。她懂得長幼尊卑的禮儀,還會用善解人意的花語調節情緒。」大王說:「這么美妙誘人的神女啊!你就嘗試著為我描摹吧。」宋玉說:「好的,好的。」 要說神女姣艷的美麗啊,那真是得天獨厚的美質。身披著水草般的衣裙,就像張開翡翠色的翅膀。那相貌是舉世無雙,那美妙乃人間極品。毛嬙見了她舉袖遮面,自知無法比量;西施與她照面雙手捂臉,怎敢和她爭艷。近處瞧已叫人神魂顛倒,遠處望更讓人魂牽夢繞。她還有非凡的氣質風度,分明是陪伴君王的命相。看見她可是君王大飽眼福,誰會讓她從眼前悄悄溜過?心想和她私下結為相好,傾慕她的心情無法估量。只可惜和她交往太少,不敢冒昧地傾吐衷腸。心願別的人莫要和她相見,那會把她的體態和我分享。神女的美麗是那麼豐盛,怎可能一下子說完道光?她的體態豐滿莊重,她的容顏溫潤如玉。她的美眸炯炯放光,明亮的眼珠流轉有神。彎彎的細眉象蠶蛾飛揚,鮮亮的紅唇似點過硃砂。嬌嬈的身段富有彈性,嫻雅的神態安閑無躁。既能在幽靜處表現文靜,又能在眾人面前翩翩起舞。高唐殿這寬敞的地方正合她意,可任她盡情歡舞或是信步徜徉。 裙紗飄動,她輕盈綽約地走來,紗裙拂階,發出玉佩的響聲,她望著我的門簾良久注視,灼熱的目光象流波將要奔涌。她抬起衣袖整理衣襟,站在那裡猶豫不決。表情文靜又和悅淑善,秉性安詳而又不煩躁。時而露出微微激動的面容,似乎她的渴望並未如願。情在眼前卻心向久遠,想要走來忽而又回轉。眼看她揭起我的床帳將要款待,我正想盡情地傾吐誠摯的衷腸。她卻懷著堅貞潔清守身,突然表現出對我實難相從。她委婉地把我規勸一番,高雅的談吐如嗅蘭草。相互交流著彼此的愛戀,心裡充滿激昂和歡樂的情緒。獨享著精神歡樂卻未能交合,我又無端的感到孤獨惆悵。分不清她是否答應相好,忍不住發出長長的嘆息。她卻怒而不發莊重矜持,一副不可觸犯的表情。 這時她搖動佩飾轉過身去,敲響車子上的玉鈴,整理好自己的衣裝,收斂起先前的容顏,回頭看身後的女樂師,吩咐侍從們起駕。這段歡情還未交合,神女就要告辭離去。她有意和我拉開距離,不讓我上前與她親近。在將要離去還未上車的時候,中途她好像又回過頭來,情意脈脈地瞥了我一眼,傳送著依依不捨的哀傷。她那復雜有矛盾的情態,我實在難以盡數細說。決意離去而又情意未絕,她心裡有多少痛苦的反反復復啊。臨走顧不上禮數小節,更來不及把話說完。 我的心仍然沉湎在分手的時刻,神女啊,你走得太匆忙了!我是多麼的痛苦憂傷,身體搖晃著失去依靠,只覺得天昏地又暗,不知道自己處在什麼地方。我這種失落的獨自情懷,說給誰可以理解呢?傷感失意之下淚流不止,苦苦等待直到天明。

《神女賦》接著《高唐賦》而來。《高唐賦》的遲回盪漾之筆,似乎在牽惹楚襄王乃致讀者對巫山神女的懷想之情,只是到了《神女賦》,這位隱身雲煙、姍姍不臨的美麗女神才終於在作者筆下翩然現形。但作者並沒有因讓她與早就心馳神往的楚襄王相遇,卻幽幽顯現在他的侍臣宋玉「夢」中,這是頗耐人尋味的。 此賦序文敘說的是宋玉和神女相遇。開筆寫的格外迷離。先以宋玉的神情恍惚、紛紛擾擾為神女降臨造境,未入夢已擾人心神,然後才是女神現身,仍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朦朧感覺,繼寫宋玉夢境又歷歷如畫地重現。這一節敘說文字撲朔變化,一波三折,顯示出作者行文上的騰挪縱收之妙。 這段序文,由於版本不同,「王」「玉」互訛,夢遇神女的究竟是宋玉還是楚王,自宋以來一直存有爭議。這里暫依清人胡克家《文選考異》之說,考訂為宋玉夢遇神女。 序文大意是說:宋玉跟著楚襄王游雲夢,宋玉給楚襄王講了巫山神女的故事,並為他作了《高唐賦》之後,當夜宋玉果然夢見神女了。第二天他把他夢見的神女的形象描述給楚襄王聽,楚襄王叫宋玉用賦的形式把他夢中的情景描寫一番,宋玉照辦了。和《高唐賦》一樣,這段散文小序也非常精彩。它描寫宋玉作夢的情景說:「晡夕之後,精神悅忽,若有所喜,紛紛擾擾,未知何意,目色彷彿,若有所喜」了,這恰如今天人們開玩笑所說的「第六感覺」。宋玉對楚王描述神女的形態說:「其始來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樑;其少進也,皎若明月舒其光。須臾之間,美貌橫生。曄兮如華,溫乎如瑩。五色並馳,不可殫形。詳而視之,奪人目精。」這里突出地描寫了神女的精神氣質,她是那樣地神采煥發,攝人魂魄。她作用於人們的,不僅是視覺的痴迷,而是整個靈魂的震顫。接著楚王又描寫神女的裝束與身段說:「其盛飾也,則羅紈綺繢盛文章,極服妙采照萬方。振綉衣,被袿裳,穠不短,纖不長,步裔裔兮曜殿堂。忽兮改容,婉若游龍乘雲翔。」這里不僅形象描寫得生動傳神。而且句法錯落,韻節瀏亮,讀起來有一種音樂美。其中「白日初出照屋樑」、「皎若明月舒其光」、「羅紈綺繢盛文章」、「極服妙采照萬言」、「婉若游龍乘雲翔」諸句,形式新穎,被人稱為「後來七言之祖。」 後面賦的部分大約說了三層意思,第一層是描寫神女的容貌情態。作品先是總體的說她「其象無雙,其美無極。毛嬙障袂,不足程序;西施掩面,比之無色。」接著又分別的說了她的面貌、眼睛、眉毛、嘴唇、身段等等如何美。這段描寫雖也頗費工夫,但實際並不動人。第二層是描寫神女想和楚王親近,但由於某種原因,也許就是「聖賢」們所產的「以禮自持」吧,忽然又拿捏起來了。作品說:「望余帷而延視兮,若流波之將瀾。奮長袖以正衽兮,立躑躅而不安。澹清靜其愔嫕兮,性沉詳而不煩。時容與以微動兮,志未可乎得原。意似近而既遠兮,若將來而復旋。褰余幬而請御兮,願盡心之惓。懷貞亮之潔清兮,卒與我乎相難。陳嘉辭而雲對兮,吐芬芳其若蘭。精交接以來往兮,心凱康以樂歡。神獨亨而未結兮,魂煢煢以無端。含然諾其不分兮,喟揚音而哀嘆。頩薄怒以自持兮,曾不可乎犯干。」這段描寫神女的心理情態非常細致生動。她想:你去找楚王是為了什麼呢?不就是為了和他相愛嗎?可是等到見面之後,當兩情相通,互相愛悅,意津津而將要不能自持的時候,神女忽然變卦了,她「揚音哀嘆」,甚至還帶出一層薄薄的怒容。她要保持自己「貞亮之潔清」,她的尊嚴是不可侵犯的,於是就和《西廂記》里崔鶯鶯第一次邀請張生私會一樣的不歡而散了。但神女畢竟是愛楚王的,她雖然沒有和楚王同床共枕,但她的心卻是毫無保留地給了楚王,因此她們的離別是異常痛苦的。作品對此描寫說:「於是搖佩飾,鳴玉鸞,整衣服,斂容顏。顧女師,命太傅。歡情未接,將辭而去。遷延引身,不可親附。似逝未行,中若相首。目略微眄,精采相授。志態橫出,不可勝記。」這就是後一部分中的第三層意思。無情的離別無所謂,有情的離別是痛苦的,更何況仙凡相隔,後會無因,「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說的就是這種終生難忘的遺憾。 整個後一部分是用騷體句和四言句結構成的,它用詞淺顯,貫通流暢。諸如「其狀峨峨,何可極言。貌豐盈以庄姝兮,苞溫潤之玉顏。眸子炯其精朗兮,瞭多美而可觀。眉聯娟以蛾揚兮,朱唇的其若丹。」讀起來唇吻調利,與《高唐賦》後一部分的侈意鋪排景物、堆砌詞藻大不相同。 序文和賦辭兩部分中都有對宋玉與神女夢遇景象的描摹,似乎重復,實際卻各有側重。序文中對話部分的描摹,側重在傳寫神女初臨時給宋玉帶來的印象,妙在從虛處落筆。才思橫溢的宋玉竟然也因神女的顯現而陷入失態和拙於言辭的境地,正有力的烘托出神女的驚世駭俗之美,給讀者以非同尋常的審美感受。賦辭部分側重在對神女的容貌、情態作精工細雕的刻畫。肖像的勾勒中特別注重其生氣、神情的活現。靜態的描摹之後是動態和心理的傳寫,展現出神女美麗多情,但又潔清守身,非禮難近,似乎向世人表明她的心早已交付給長眠幽冥的先王。賦辭尾部又刻劃了神女脈脈含情和依依不捨的一瞥,讀來令人更加令人回腸盪氣和思致綿遠。 數百年後,「建安之傑」的曹植受到此賦的激發,以青出於藍的高妙彩筆創造出同樣神情美麗的洛神形象,才使巫山神女在北國有了一位冰清玉潔的神女姐妹遙遙與之輝映千古。 1935年,聞一多先生曾寫過一篇《高唐神女傳說之分析》,他認為巫山神女是楚民族的第一位母親,就和北方中原地區的女媧等人相同。巫山神女掌管著行雲布雨,也是一位造福於農業社會的精靈。同時巫山神女也掌管著男女之事,就如同《牡丹·驚夢》一場中牽合杜麗娘與柳夢梅並助其歡會的花神一樣。這在原始社會本來是一位神聖、高潔而又極其富有人情味的形象。但流傳到封建社會,尤其是到了受封建禮教束縛的文人士大夫筆下,原有的巫山神女的形象也就漸漸地起了變化。即以此文中的神女而論,她竟然也講究起「懷貞亮之潔清」來了,她最後竟然完全違背個人意願扼制了內心的沖動,吞下了人生的苦果,而符合了「發乎情,止乎禮義」的「先王」的教導。這純粹是宋玉意識的自我表現。果然這點受到後人的稱贊了,清代何焯說:「『不可犯干』,守禮之正,所以抑流盪之邪心也。」男女愛情本來是一種極其自然的事,但在封建社會里被人看成是一種「邪惡」,因此巫山神女以及描寫巫山神女的作品也就連帶著被詆為「誨淫」了。 但人性是任何封建禮教所扼殺不了的,只要有男女,就會有愛情,巫山神女也就會受到人們的喜愛與崇敬。三峽中巫山神女的形象高聳入雲,吸引著古往今來的過客們翹首仰觀;巫山神女的傳說遍布中外,家喻戶曉,與日俱新;有關高唐神女的文學作品,詩詞曲賦,戲劇小說,層出不窮;類似曹植的《洛神賦》這種作品就更是模擬著《神女賦》寫出來的。在這些地方讀者都可以體會到宋玉的《高唐賦》和《神女賦》是具有著極大的生命力,以及它們對後世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劉勰在《文心雕龍·詮賦》中說:「宋發巧談,實始淫麗。」似乎有些貶意。這是與屈原作品的功利主義相對而言的。倘若從文學發展、從藝術審美的角度看,則宋玉的「巧談」與「淫麗」正自不可缺少,正應該大提倡。 再補充一下版本爭議問題。前面說過,《神女賦》中的一些文字,從宋代以來一直存有爭議。如「其夜玉寢」,《文選》作「其夜王寢」,歷代文人多因《文選》而作楚王夢遇神女。其實,文選版《神女賦》有很多講不通的地方。首先看《高唐賦》,在那裡是宋玉給楚王講故事,楚王聽著高興,叫宋玉再給他「賦」一回。而到了《神女賦》中,卻成了楚王作夢,楚王給宋玉講夢,講完後又讓宋玉給他「賦」一回。兩篇作品的結構不一致。再看《神女賦》中的寫法,是楚王給宋玉描寫神女的形象說:「茂矣美矣,諸好備矣」,一直到「性和適,宜侍旁,順序卑,調心腸」雲雲一大段,而後又是「王曰:『若此盛矣,試為寡人賦之。』」兩段相連都是「王曰」,從內容上看從邏輯上看都有問題。因此人們認為這是由於作品在傳抄流傳中產生訛誤造成的。《神女賦》序中的「王寢」、「王異之」、「王曰晡夕之後」、「王曰茂矣美矣」四句中的「王」字皆應作「玉」;而「明日以白玉」、「玉曰其夢若何」、「玉曰狀何如也」三句中的「玉」字皆應作「王」。這樣一來,就成了宋玉作夢、宋玉給楚王講夢,楚王聽後心裡高興,於是叫宋玉再給他「賦」一回。這樣,一切矛盾就都解決了。這個說法是可以成立的。但是由於這篇作品流傳日久,以訛傳訛,楚襄王會神女的故事已經廣泛地傳播於口頭,記載於簡書,今天恐怕也只能是任其考訂歸考訂,流傳歸流傳了。

熱點內容
印摩羅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9-12 23:35:52 瀏覽:704
強極則辱免費閱讀小說 發布:2025-09-12 23:17:51 瀏覽:432
斗羅大陸3龍王傳說小說300章免費 發布:2025-09-12 22:29:34 瀏覽:524
手繪情侶小說封面校園 發布:2025-09-12 22:20:23 瀏覽:543
懷愫哪本小說好看 發布:2025-09-12 22:03:45 瀏覽:770
穿越民國小說軍閥言情 發布:2025-09-12 21:56:11 瀏覽:2
最火校園戀愛小說 發布:2025-09-12 21:38:53 瀏覽:107
全世界我只要你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9-12 21:07:57 瀏覽:471
有關火影穿越異界的完結小說 發布:2025-09-12 20:39:28 瀏覽:453
現代女主重生悠閑生活的小說推薦 發布:2025-09-12 19:45:09 瀏覽: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