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這段歷史聽書
『壹』 有沒有主角穿越到民國或者改革開放時期幫助國家建設的小說
風起南洋1784。《風起南洋1784》是連載於瀟湘書院的一部歷史類網路小說,作者是紙老虎灬。
劇情
對當時世界潮流把握精準,東南亞各脈系相當考究,寫作功力圓潤無澀,可算架空上品。1784年的南洋,正處於風雨激盪的前夜,越南的阮福映正在千方百計尋求復國,泰國的拉瑪一世剛剛篡位成功,西方殖民者就要大舉到來。
穿越客葉開來到了這個時代,他先從控制越南開始,一路上外拒白夷、內斗土著,建立了一個強大的南洋帝國,但他並不滿足,因為舉目北望,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貳』 一首歌頌改革開放的歌,首句是「一九七九年那是一個春天」
歌曲:春天的故事
演唱:董文華
填 詞:蔣開儒,葉旭全
譜 曲:王佑貴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
神話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跡般聚起座座金山
春雷啊喚醒了長城內外嗎,春輝啊暖透了大江兩岸
啊,中國,中國
你邁開了氣壯山河的新步伐,你邁開了氣壯山河的新步伐
走進萬象更新的春天,一九九二年又是一個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寫下詩篇,天地間盪起滾滾春潮
征途上揚起浩浩風帆,春風啊吹綠了東方神州
春雨啊,滋潤了華夏故園
啊,中國,中國
你展開了一幅百年的新畫卷,你展開了一幅百年的新畫卷
捧出萬紫千紅的春天,啊......
《春天的故事》由深圳女歌手劉紹文在廣東省青春歌曲創作大賽決賽上首唱,而於1994年10月在中央電視台首播的版本則由董文華演唱。
該曲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代表曲,先後獲得了中央電視台第二屆音樂電視大賽金獎、中宣部第六屆五個一工程獎、金鍾獎等獎項,成為獲得國家獎項最多的歌曲。
1992年,該曲詞作者蔣開儒在報紙上看到了長篇通訊《東方風來滿眼春》,文中報道了深圳飛速發展的景象,蔣開儒因此希望能夠實地看一下深圳,便隻身前往了深圳。
到達深圳的蔣開儒被眼前的景象所感染,從而決定留在深圳,並在深圳一個企業家藝術團謀得了一份工作,在這期間他有感而發,創作了該曲,成稿在1992年12月16日的早上。
『叄』 越來越發現新中國從建黨到開國到發展到改革開放這段歷史,適合年輕人學習。他寫的很現實。對不對
不清楚你描述的書還是某個作者。不過新中國的奮斗史確實是每個年輕人都應熟知,近代史更是。不忘歷史,了解先輩的浴血奮斗歷程,建設嶄新社會的艱苦探索,熟話說,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吃水不忘挖井人。
作為享受革命果實的年輕人,守護好革命先輩的成果,學習革命精神的同時,要抵制住各種外界誘惑
『肆』 關於回顧改革開放歷史的小作文
改革開放猶如一股新鮮血液,注入中國體內,貧弱的古國煥發出盎然生機。短短30年,一個「一窮二白」的弱國以嶄新姿態雄立世界強國之林。
30年征程,30年巨變,30年光輝歷程。30年,鑄就一個民族千百年的夢想!
過去30年,是創造奇跡的30年。30年來經濟蓬勃發展,昔日低矮土坯房、草房不復存在,幢幢樓房如雨後春筍拔地而起。「逢縫補補又三年」艱難時日一去不返,「樓上樓下,電燈電話」也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液晶電視、品牌電腦、摩托車甚至轎車,彷彿一夜之間「開」遍城鄉。中國經濟成就了世界經濟史上的神話,數不清的「第一」凸現世人面前:第一家上市公司,第一條地鐵開通,第一輛磁懸浮列車運行,第一艘航天載人飛船……中國發展創造無數奇跡,無數奇跡見證了中國的成長。
過去30年,是中國社會和諧穩定的30年。祖國的兒女結束了孤獨的寄人籬下的生活,香港、澳門回歸母親懷抱。南方罕見的洪水,令人聞風喪膽非典,四川諸縣空前的地震災害……天災地禍,不能摧毀中華兒女頑強的意志。大災面前顯大愛, 13億兒女心連心、手挽手將一個個磨難粉碎在腳下!
應該說我是幸運的。我生而逢時,沐浴著改革開放的和煦陽光,一帆風順地成長,我未曾目睹中國艱難困苦的日子,但是我親見中國蒸蒸日上的
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今日的輝煌。30年,創造了一個不朽的神話。
30年,是一個結束,但絕不是終止。30年,是一個新的起點。我堅信在中華民族漫長而偉大征程中,必將涌現一個又一個輝煌的30年。而每一個30年,都是一個全新的讓世人仰望的高度。
崛起的中國,讓世界驕傲。
『伍』 求關於改革開放30年巨變的朗誦詞!!!
男:有一個美麗的夢想在我們心中亘古不變,
女:有一種壯美的情懷在我們腦海永遠盤旋。
男: 富國強兵,讓文明古國神威盡顯,
女: 物阜民豐,把炎黃子孫的理想世代伸延。
男:我們永遠記住那一年,
十一屆三中全會的號角在民族的記憶里留下不老的傳奇,
女:我們永遠懷念那一天,
一位睿智老人的聲音在國人的期盼中成為驚世宣言!
男:從此,東方醒獅怒吼而起,
改革的巨輪承載著累累碩果芬芳四溢,
女:從此,神州大地春風盪漾,
開放的大旗迎來泱泱華夏滄桑巨變,舊貌新顏。
合:看吧,歡快的舞蹈舞醉紅紅火火的好日子,
聽吧,動人的歌聲唱響國泰民安的盛世華章!
一壇釀了30年的酒――寫給改革開放30周年 穿越長長的時空隧道 30年 彈指一揮 卻能讓日月崢嶸 卻能讓心靈健壯 卻能讓夢飛翔 30年的偉大變革 30年的春華秋實 中國 用自己特有的方式 精心釀造了一壇濃郁的酒 酒香漂洋過海 驚羨了各種膚色的目光 那是一壇正宗的國產名牌白酒 它以春風春雨為原漿 它以思想的空前開放為核心 它以心血的真誠付出為特質 它以3 0年的時光成就了酒的醬香 它清洌宜人 它清香誘人 它滋潤綿長 引領每雙目光用深刻去觀察世界 引領每雙目光用成熟與世界交往 那是一壇純正的自產葡萄酒 中國的葡萄酸甜可口 釀出的酒才沁人心腑 暖人脾胃 它裝點了中國百姓的餐桌 它豐富了中國百姓的生活 它愉悅了中國百姓的精神 最難忘記:1978年的中國咽菜吃糠 30年以後的2008年 一個泱泱大國卻能與酒結緣 13億中國人陸陸續續抵達小康 盡情享受葡萄美酒帶來的香甜與榮光 那是一壇清新爽口的鮮扎啤酒 春雷響處 啤酒花爭艷斗奇 啤酒泡沫到處飛揚 在30年的風雲漫卷中閑庭信步 在30年的揮毫潑墨中描畫壯麗 清涼 清亮 醇香 改革的步伐竟是這樣日走中天般的神速 開放的成果竟是這般讓人心旌搖盪 每雙目光都把喜氣掛上眉梢 就像每個周末 我們三五知己 圍坐城市酒桌或是農家小院的飯桌 隨心所欲的表達輕松愜意 隨心所欲的體驗啤酒的美味與夏日的涼爽 那是一壇歷久彌香的滋補葯酒 用多種營養使每一滴願望夢想成真 30年的拼搏記錄了一個偉大的時代 30年的跋涉塑造了一個民族的崛起 而今 滄海變桑田 到處旌旗飄飄 到處神采昂揚 細細品味30年走過的風雨滄桑 我又一次清晰的看見: 巨變與我們相依 感動與我們相伴 滿懷豪情的展望未來 我由衷而執著的堅信 這壇酒將散發出更加濃郁的異香 溢滿每一幢心房 滋潤每一雙目光 滋養起一個民族的明麗的天和絢麗的暢想
『陸』 中央廣播電台播放過哪些有聲小說
東周列國志有聲小說、謎案揭秘100有聲小說、茶花女有聲小說、艾瑪·哈特有聲小說等。
其實有聲小說是一般的音頻文件。它在播放器裡面播放的時候可以調節播放速度,可以自動記住播放的停止時間,以方便「閱讀」。
隨著現代人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已經很少有時間坐下來認真讀書了,於是就有人突發奇想把書朗讀出來然後在錄音,給想讀書的人「聽」書,這就成了有聲小說。
有聲小說形成
語音小說的形成,既方便了廣大小說愛好者,又更加使得那些受到了上帝貧窮詛咒的廣大作者們有了繼續創作出好的作品的動力,從而終結了歷代作者都飢寒交迫而死的可悲結局。新時代的托爾金、金庸、黃易的衍生並不在是遙遠的夢想,這足以是廣大文學愛好者的最大福音。
有聲小說興起
有聲小說《死亡拼圖》
語音小說浪潮的興起之快,范圍之廣,發展之迅速在這個快餐時代又興起了新的神話!
隨著智能手機的發展,移動聽書也孕育而生,移動聽書讓現代人隨時隨地的收聽有聲小說。同時,可供用戶們選擇的收聽有聲小說的載體也越來越多,如:喜馬拉雅、閱耳聽書、懶人聽書。
人們可以利用電腦,MP3播放機,數字電視,收音機等等收聽這些小說節目,使得更多的人了解這些小說作品,從而讓作者得到宣傳作品的機會,並且能獲得除出版版稅之外的額外收益。
作品收聽的人越多,從語音小說的運營商處獲得的廣告費以及用戶收聽費的分成就越高,將更大的有益於小說作者的職業化創作道路。
以上內容來源:網路-有聲小說
『柒』 中國改革開放的歷程
20年來我國改革開放的發展歷程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完善階段和全面深化改革進入新時代這兩個階段。
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完善階段(2002——2012)
2002年黨的「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2003年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對建設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做出全面部署。自此,我國改革開放進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新階段。
對市場的態度:
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更加尊重市場經濟一般規律,最大限度減少政府對市場資源的直接配置和對微觀經濟活動的直接干預,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有效彌補市場失靈。
二、全面深化改革進入新時代(2012——)
2012年,黨的「十八大」召開,選舉產生了黨的新一屆領導核心。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開創和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代,黨的十九大向世人昭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與此同時,中國的改革開放事業也進入了全面改革開放的新時代!
對市場的態度:
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建設高標准市場體系,全面完善產權、市場准入、公平競爭等制度,築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有效運行的體制基礎。
『捌』 改革開放是在什麼歷史背景下提出的
主要有兩方面的背景:
一方面,從我國自身的情況看,「文化大革命」十年內亂,使黨、國家和人民遭到嚴重挫折和損失。
另一方面,從外部環境看,20世紀70年代世界范圍內蓬勃興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動世界經濟以更快的速度向前發展,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明顯拉大,面臨著巨大的國際競爭壓力。我們必須通過改革開放,帶領人民追趕時代前進潮流。
(8)改革開放這段歷史聽書擴展閱讀
改革開放是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兩個基本點之一。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方針、總政策,是強國之路,是黨和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
改革,即對內改革,就是在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的前提下,自覺地調整和改革生產關系同生產力、上層建築同經濟基礎之間不相適應的方面和環節,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和各項事業的全面進步,更好地實現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開放,即對外開放,是加快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必然選擇,符合當今時代的特徵和世界發展的大勢,是必須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
『玖』 有誰介紹一本有關於改革開放的書籍
有關於改革開放的書籍很多,具體如下:
《交鋒三十年——改革開放四次大爭論親歷記》(馬立誠著,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版)、《激盪人生——一起走過三十年》(吳曉波著,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民間記憶30年》(徐迅雷等著,浙江文藝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版)。
改革開放背景:
1966年,正當國民經濟的調整基本完成,國家開始執行第三個五年計劃的時候,意識形態領域的批判運動逐漸發展成矛頭指向黨的領導層的政治運動。一場長達十年、給黨和人民造成嚴重災難的「文化大革命」爆發了。
毛澤東發動這場「大革命」的出發點是防止資本主義復辟、維護黨的純潔性和尋求中國自己的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但他對黨和國家政治狀況的錯誤估計這時已經發展到非常嚴重的程度,認為黨中央出了修正主義,黨和國家面臨資本主義復辟的現實危險。
過去幾年的農村「四清」、城市「五反」和意識形態領域的批判,都不能解決問題,只有採取斷然措施,公開地、全面地、由下而上地發動廣大群眾,才能揭露黨和國家生活中的陰暗面,把所謂被「走資派篡奪了的權力」奪回來。這是在六十年代中期發動「文化大革命」在思想上起主導作用的原因。
『拾』 改革開放的時間、背景和意義是什麼
1、改革開放的時間
1978年,中國共產黨召開了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從此,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走上了改革開放的道路。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使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
2、改革開放的背景
中國共產黨在20世紀70年代末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是有其深刻的國內和國際兩方面的背景。從國內的情況看,「文化大革命」十年內亂,使黨、國家和人民遭到嚴重挫折和損失。當時,整個政治局面是處在一個混亂狀態;整個經濟情況實際上是處於緩慢發展和停滯狀態,國民經濟到了崩潰的邊緣。面對嚴重的困難,我們的出路只能是通過改革開放,增強我國社會主義的生機活力,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改善人民生活。從國際環境看,20世紀70年代世界范圍內蓬勃興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動世界經濟以更快的速度向前發展,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明顯拉大,面臨著巨大的國際競爭壓力。我們也只能是通過改革開放,帶領人民追趕時代前進的潮流。鄧小平正是在科學分析國內國際發展的大勢,准確把握時代主題和人民願望的基礎上,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抉擇,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踏上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征程。
3、改革開放的意義
改革開放是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它不是對原有經濟體制的細枝末節的修補,而是對原有經濟體制的根本性變革。它要從根本上改變束縛我國生產力發展的經濟體制,建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新經濟體制,同時相應地改革政治體制和其他方面的體制。改革開放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現代化,讓中國人民富裕起來,振興偉大的中華民族;就是要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賦予社會主義新的生機活力,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要在引領當代中國發展進步中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確保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改革開放的實踐充分表明,通過這場偉大革命的洗禮,中華民族大踏步趕上了時代前進潮流,社會主義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我們黨昂首闊步走在了時代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