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免費在線 » 庭有枇杷樹小說免費

庭有枇杷樹小說免費

發布時間: 2022-03-03 00:25:50

㈠ 有推薦好看的大叔言情小說

如下:

1. 《風光之下》 作者:蓮花郎面

2. 《良陳美錦》 作者:沉香灰燼

3. 《落雪滿南山》 作者:明開夜合

4. 《荒瘠玫瑰》 作者:陳阿塔

5. 《掌心寵》 作者:泊煙

6. 《明月落我懷》 作者:一顆蘿卜

7. 《勾引之美》 作者:早茶

8. 《衣冠楚楚》 作者:讀讀

9. 《獵戶家的小娘子》 作者:女王不在家

10. 《烹肉(叔寵)》 作者:金丙

11. 《不言路遙》 作者:南柯

12. 《浮沙》 作者:僵屍嬤嬤

13. 《嬌妻如芸》 作者:蕭兒美蛋

14. 《江鄉夜夜》 作者:沉埃

15. 《四叔》 作者:月上無風

16. 《總角之宴》 作者:舍念念

17. 《你是我的小虛榮》 作者:萱草妖花

18. 《保鏢大叔》 作者:黑貓壞壞

19. 《掌櫃攻略》 作者:笑佳人

20. 《盛寵妻寶》 作者:抹茶曲奇

21. 《今年冬天下雪嗎》 作者:島頔

22. 《早春不過一棵樹》 作者:喻言時

23. 《她給的假象》 作者:何甘藍

24. 《一蟒情深》 作者:薄山散人

25. 《宮媚》 作者:赫連菲菲

26. 《沉光歸南路》 作者:溫清歡

27. 《汾喬是只小刺蝟》 作者:小紅杏

28. 《丁香花菩提樹》 作者:步微瀾

29. 《庭有枇杷樹》 作者:宣藍田

30. 《深藏的罪惡》 作者:九五五五

㈡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__項脊軒志

這小說其實不看也罷...!

㈢ 有一個小說最後一句有「我的枇杷樹,種在心底的枇杷樹,將永遠不為人知,縱然早已亭亭如蓋。」是什麼小

《項脊軒志》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㈣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今伐之,為博小娘子一笑。 小娘子一笑,恰似吾妻年

這是出自明代歸有光的《項脊軒志》,但是原句是「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沒有後面的「今伐之,為博小娘子一笑。 小娘子一笑,恰似吾妻年。」應該是網友自己加上的。

資料拓展:

《項脊軒志》是明代文學家歸有光所作的一篇回憶性記事散文。全文以作者青年時代朝夕所居的書齋項脊軒為經,以歸家幾代人的人事變遷為緯,真切再現了祖母、母親、妻子的音容笑貌,也表達了作者對於三位已故親人的深沉懷念。作者借一軒以記三代之遺跡,睹物懷人,悼亡念存,敘事娓娓而談,用筆清淡簡潔,表達了深厚的感情。全文語言自然本色,不事雕飾,不用奇字險句,力求朴而有致,淡而有昧,營造出一種清疏淡雅的感覺。

㈤ 多年前在愛格上看過一篇小說,是古代的,結尾有句話是庭有枇杷樹吾妻

項脊軒志?

玄幻小說主人公用古詩裝逼的

、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 ——《古詩十九首》
2、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的《折枝令》
3、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君知否。
4、直道相思了無益,何妨惆悵是清狂。
5、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6、只道不相思,相思令人老,幾番細思量,還是相思好
7、紅豆生南國 春來發幾枝。
8、長相思兮長相憶 短相思兮無窮極
9、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10、一寸相思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李冠《蝶戀花》
11、相思似海深,舊事如天遠。-樂婉《卜運算元》
12、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覺海非深。-白居易《浪淘沙》
13、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晏殊《玉樓春》
14、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開不完春柳春花滿畫樓。-曹雪芹《紅豆詞》
15、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張泌《寄人》

㈦ 《項脊軒志》的全文翻譯

《項脊軒志》譯文:

項脊軒,就是原來的南閣子。室內面積僅一丈見方,可容一人居住。由於是一間有百年歷史的老房子,灰塵與泥土常從屋頂上漏下來,特別是下雨時,雨水往下直灌;每次移動桌子,看來看去沒有可安置的地方。又加上屋門朝北開,不能直接受到陽光的照射,一過中午,太陽偏了,屋裡就暗了下來。我稍微給它加以修補,使上面不再漏雨、落灰。室前新開四扇窗戶,院子四周砌上圍牆,用來擋住南邊射來的陽光,經日光反照,屋子裡才明亮起來。在庭前我又種上蘭花、桂樹、竹子等,往日的欄桿,也就增加了新的光彩。各種圖書堆滿了書架,我在這里生活悠然自得,有時長嘯或吟唱,有時靜悄悄地獨自坐著,自然界的聲響都能清晰地聽到;庭前、階下卻異常寂靜,小鳥不時飛下來啄食,人到它面前也不離開。在農歷每月十五日的夜晚,明月高懸,照在牆上。月光下,庭中桂樹的影子疏疏密密,微風吹來,花影搖動,美麗可愛。 可是我在這里居住,喜悅的感受多,悲愴的感受也很多。

在這以前,院子南北相通,是一個整體。等到伯父叔父們分家以後,室內外小門多了,隔牆到處都是。東家的狗對著西家叫,客人得越過鄰居廚房去吃飯,雞在廳堂內棲宿。庭中開始用籬笆隔開,後來又用牆隔離,總共變動了兩次。家裡有一個老婆婆,曾經在這里居住過。這位老婆婆,是侍候我死去的祖母的僕人,在我家曾做過兩代人的乳母,母親在世時待她很好。軒的西邊和內室相連,母親曾經到軒中來。老婆婆時常對我說:「這地方,你母親曾經站在這兒。」老婆婆還說:「你姐姐小時候,我抱在懷中,她孤弧地哭著;你母親聽見了就用手指輕敲著房門說:『孩子冷嗎?想吃東西了么?』我在門外—一向你母親作回答。」老婆婆的話沒有說完,我感動得哭了,老婆婆也流下激動的眼淚。

我從十五歲起,就在軒中讀書。一天,祖母來看我,她說:「我的孩子,好長時間沒看到你的影子。為什麼整天默默地在這里,真像個女孩子了?」臨走時,她用手輕輕地掩上軒門,自言自語地說:「我家的人長期以來讀書沒有得到功名,這孩子取得成就,就可以等待了呀!」不一會兒,又拿了一個象笏到軒里來,說:「這是我祖父太常公在宣德年間拿著去朝見皇帝用的,日後你應當用到它!」回憶舊日的這些事,好像昨天剛發生,真叫人長聲悲號不已啊!

項脊軒的東邊以前曾經做過廚房,人們到廚房去,必須從軒前經過。我關著窗子住在裡面,時間長了,能根據外面人們走路的腳步聲辨別是誰。項脊軒共遭過四次火災,竟然沒有焚毀,大概是有神保護的緣故吧。

我說:「蜀國的寡婦清繼承並守住了硃砂礦,利潤天下第一。後來秦朝皇帝為她建造了懷青台。劉備與曹操爭奪天下,諸葛亮從隆中起家,當諸葛亮和清在角落不被人知道的時候,世人怎麼能夠知道他們兩?我渺小地在項脊軒,正揚起眉毛眼睛一睜一閉,以為會有奇特的景象,知道這種情況的人認為我和淺井的青蛙有什麼區別。

我已經作了上面這篇志,過了五年,我的妻子嫁到我家來,她時常到軒中,向我問及一些歷史故事,有時靠著桌子學寫字。妻子回娘家去省親,回來以後轉述她的小妹妹們的話說:「聽說姐姐家裡有閣子,那麼什麼叫閣子呢?」以後過了六年,我的妻子去世,項脊軒逐漸破敗,也不修理。此後又過了兩年,我卧病在床,閑極無聊之際,才派人再次修繕南閣子。那形式和以前稍有不同。然而此後我長期羈留在外,不常回到軒中居住。

庭前有一棵枇杷樹,是我妻子去世的那一年親手種下的,今天已經高高地矗立著,枝葉繁盛,像一把撐開著的巨傘一樣了.

㈧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是什麼詩

出自歸有光《項脊軒志》這句話的意思是:庭院里有一株枇杷樹,是我妻子去世那年她親手種的,現在已經長得挺拔高大,枝繁葉茂像傘一樣了。

原文選段:

余既為此志,後五年,吾妻來歸,時至軒中,從余問古事,或憑幾學書。 吾妻歸寧,述諸小妹語曰:「聞姊家有閣子,且何謂閣子也?」其後六年,吾妻死,室壞不修。其後二年,余久卧病無聊,乃使人復葺南閣子,其制稍異於前。然自後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譯文:

我作了這篇文章之後,過了五年,我的妻子嫁到我家來,她時常來到軒中,向我問一些舊時的事情,有時伏在桌旁學寫字。我妻子回娘家探親,回來轉述她的小妹妹們的話說:「聽說姐姐家有個小閣樓,那麼,什麼叫小閣樓呢?」

這以後六年,我的妻子去世,項脊軒破敗沒有整修。又過了兩年,我很長時間生病卧床沒有什麼(精神上的)寄託,就派人再次修繕南閣子,格局跟過去稍有不同。這之後我多在外邊,不常住在這里。

庭院中有一株枇杷樹,是我妻子去世那年我親手種植的,現在已經高高挺立,枝葉繁茂像傘一樣了。

(8)庭有枇杷樹小說免費擴展閱讀

作品賞析:

《項脊軒志》原文可分為兩大部分,自「余既為此志」以前為《項脊軒志》。若干年後,又加了一段後記,就是「余既為此志」起的一些話。所以全篇可分為四段。

從「項脊軒,舊南閣子也」到「風移影動,珊珊可愛」為第一段,是文中著意描寫軒室環境的部分,記項脊軒修葺前後的情況。這段先記項脊軒的「前身」,舊時南閣子破舊的情景。

一是很小:「室僅方丈,可容一人居」,二是很舊:「百年老屋,塵泥滲漉」,三是漏雨:「雨澤下注」,四是昏暗:「又北向不能得日,日過午已昏」。總之,項脊軒是一間不折不扣的陋室。經作者添窗檢漏,一番修葺之後,使得不漏不暗;又由於花木之置,小小軒室,居然成為勝境,成為幽雅的書齋。

「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萬籟有聲;而庭階寂寂,小鳥時來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牆,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這一小段在全文最具文采,於景可愛,於情則可喜。

㈨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是出自什麼詩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是出自《項脊軒志》,由明代文學家歸有光所作。

原文:

《項脊軒志》

明代-歸有光

項脊軒,舊南閣子也。室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塵泥滲漉,雨澤下注;每移案,顧視,無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過午已昏。余稍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牆周庭,以當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又雜植蘭桂竹木於庭,舊時欄楯,亦遂增勝。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萬籟有聲;而庭堦寂寂,小鳥時來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牆,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

然余居於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為一。迨諸父異爨,內外多置小門,牆往往而是。東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雞棲於廳。庭中始為籬,已為牆,凡再變矣。家有老嫗,嘗居於此。嫗,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撫之甚厚。

室西連於中閨,先妣嘗一至。嫗每謂余曰:」某所,而母立於茲。」嫗又曰:」汝姊在吾懷,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門扉曰:『兒寒乎?欲食乎?』吾從板外相為應答。」語未畢,余泣,嫗亦泣。余自束發,讀書軒中,一日,大母過余曰:」吾兒,久不見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

比去,以手闔門,自語曰:」吾家讀書久不效,兒之成,則可待乎!」頃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此以朝,他日汝當用之!」瞻顧遺跡,如在昨日,令人長號不自禁。

軒東,故嘗為廚,人往,從軒前過。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軒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護者。

項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後秦皇帝築女懷清台;劉玄德與曹操爭天下,諸葛孔明起隴中。方二人之昧昧於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區區處敗屋中,方揚眉、瞬目,謂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謂與坎井之蛙何異?」

余既為此志,後五年,吾妻來歸,時至軒中,從余問古事,或憑幾學書。吾妻歸寧,述諸小妹語曰:」聞姊家有閣子,且何謂閣子也?」其後六年,吾妻死,室壞不修。其後二年,余久卧病無聊,乃使人復葺南閣子,其制稍異於前。然自後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譯文:

項脊軒,是原來的南閣子。室內只有一丈見方,可以容納一個人居住。百年老屋,灰塵泥土不斷滲滴出水來,雨水也往下流,每每挪移桌子,環顧四周,沒有地方可以安置。項脊軒坐南朝北,照不到太陽,每天一過中午屋裡就很昏暗。

我稍微修補了一下房子,使房子上不再掉土漏水,前面開了四個窗子,環繞庭院蓋起圍牆,用北牆來擋南面的陽光,陽光照在牆上,反射進屋裡,屋裡才亮堂了。又在院里種了蘭花、桂花、竹子和其他樹木,舊時的欄桿,也就增加了光彩。借來的書堆滿書架,時卧時起,長嘯高歌,或者靜靜地端坐,種種聲音都能聽到。

庭院的台階上靜悄悄的,小鳥時時來啄食,人過去都不飛走。每月十五的夜裡,明亮的月光灑滿半面牆壁,桂花的影子雜亂地映在牆上,風一吹,影子也跟著搖曳,十分可愛。

但是我住在這里,有很多可喜的事情,也有很多可悲的事情。這以前,庭院南北相通,連成一個大院。等到叔伯們分家以後,里里外外建了許多小門牆,到處都是。東家的狗跑到西家叫,客人得越過廚房去赴宴,雞蹲在大廳上。

院子里開始是築起籬笆,後來修了圍牆,變了兩次。家裡有一個老婆婆,曾經住在這座軒里。這個老婆婆,是已故的祖母的婢女,做過兩代人的乳母。已故的母親待她很好。軒西面連著內室,先母曾經來過一次。老婆婆不止一次對我說:「這里,就是你母親站的地方。」

她又說:「你姐姐在我懷里,哇哇地哭起來,你母親就用手指敲敲門說:『孩子是不是冷了?是不是想吃東西了?』我在門板外和她互相應答……」話還沒說完,我就哭起來,老婆婆也跟著哭了。我從十五歲起在軒中讀書。一天,祖母走來對我說:「孩子,好久不見你的蹤影,怎麼整天靜悄悄地呆在這里,像個閨女一樣?」

等到離開時,她用手關上門,自言自語地說:「我們家的人讀書老不見成效,這個孩子的功成名就,總可以期待了吧?」過了一會兒,她拿著一個象牙手板進來,說:「這是我的祖父太常公在宣德年間拿著上朝用的,以後你一定會用到它。」回憶舊日這些事物,就好像在昨天一樣,令人忍不住要放聲大哭。

軒的東面,過去曾經做過廚房,人們到那裡去,就要從軒前過。我關著窗子住在裡面,久而久之,能通過腳步聲分辨是誰。這座軒曾遭過四次火災,能夠不被燒掉,大概是有神靈在保佑吧。

我認為:巴蜀寡婦名叫清的,守著丹砂礦井,得到的好處為天下第一,後來秦始皇為表彰她而築了女懷清台。劉備和曹操爭奪天下,諸葛孔明從隆中出山建功立業。當這兩個人無聲無息地住在偏僻的地方時,世人哪裡能知道他們?我住在這小小的破屋中,當我揚眉眨眼時,認為這破屋中自有不平凡的事物。知道的人,是不是要說我跟淺薄的淺井之蛙沒什麼不同?

我寫了這篇記之後,過了五年,我妻子嫁了過來。她時常來到軒中,向我問問古代的事情,或者靠著幾案學寫字。她回娘家去,回來以後轉述幾個小妹妹的話說:「聽說姐姐家有個閣子,那什麼叫閣子呢?」過了六年,我妻子去世了,房屋壞了也沒有修理。

又過了兩年,我長時間生病,無事可做,於是使人又修整了南閣子,它的形式和以前稍稍有些不同。但從此以後我常年在外,不常住在那裡了。

庭院里有一株枇杷樹,是我妻子去世那年她親手種的,現在已經長得挺拔高大,枝繁葉茂像傘一樣了。

(9)庭有枇杷樹小說免費擴展閱讀:

1、創作背景:

《項脊軒志》分兩次寫成。前四段寫於明世宗嘉靖三年(1524年),在經歷了結婚、妻死、不遇等人生變故後,作者於明世宗嘉靖十八年(1539年),又為這篇散文增添了補記,表達了對家人的懷念之情。

2、作品賞析:

第一段,著意描寫軒室環境的部分,記項脊軒修葺前後的情況。第二段是從寫環境轉入寫人事的變遷,由可喜轉入可悲,又分數層。第三段作者以守丹穴的巴寡婦清和高卧隆中的諸葛亮,與處敗屋寒窗之下的自身相比附,既自慨局促,又有自矜抱負之意。最後是若干年後的補記,寫項脊軒在妻死前後的變化,寓有新近的悼亡之情。

3、作者簡介:

歸有光(1506—1571年),明代散文家、文學家、古文家。字熙甫,又字開甫,別號震歸有光,字熙甫,又字開甫,別號震川,自號項脊生,世稱「震川先生」。崑山(今江蘇省崑山市)人,後徙居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區),著有《震川先生集》。

㈩ <項脊軒志>全文

項脊軒志

項脊軒,舊南閣子也。室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塵泥滲漉,雨 澤下注;每移案,顧視無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過午已昏。余稍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牆周庭,以當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雜植蘭桂竹木於庭,舊時欄,亦遂增勝。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萬簌有聲;而庭階寂寂,小鳥時來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牆,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

然余居於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為一。迨諸父異爨,內外多置小門,牆往往而是。東犬 西吠,客逾庖而宴,雞棲於廳。庭中始為籬,已為牆,凡再變矣。家有老嫗, 嘗居於此。嫗,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撫之甚厚。室西連於中閨,先妣嘗 一至,嫗每謂余曰:「某所,而母立於茲。」嫗又曰:「汝姊在吾懷,呱呱而 泣;娘以指叩門扉曰:『兒寒乎?欲食乎?』吾從板外相為應答。」語未畢, 余泣,嫗也泣。余自束發讀書軒中,一日,大母過余曰:「吾兒,久不見若 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比去,以手闔門,自語曰:「吾家讀書 久不效,兒之成,則可待乎!」頃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 間執此以朝,他日汝當用之!」瞻顧遺跡,如在昨日,令人長號不自禁。軒東故嘗為廚,人往,從軒前過。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軒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護者。……

余既為此志,後五年,吾妻來歸,時至軒中,從余問古事,或憑幾學書。 吾妻歸寧,述諸小妹語曰:「聞姊家有閣子,且何謂閣子也?」其後六年,吾 妻死,室壞不修。其後二年,余久卧病無聊,乃使人復葺南閣子,其制稍異於 前。然自後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熱點內容
大風皇叔小說閱讀全文 發布:2025-09-15 00:51:25 瀏覽:54
經典校園虐心小說推薦 發布:2025-09-15 00:26:16 瀏覽:202
空間重生男主小說完結小說排行榜完本 發布:2025-09-15 00:12:47 瀏覽:798
江辰與唐楚楚的免費閱讀小說 發布:2025-09-15 00:11:54 瀏覽:769
痞子糙漢男主現代小說 發布:2025-09-15 00:10:03 瀏覽:797
瘋讀小說集齊十個碎片免費抽手機 發布:2025-09-15 00:09:42 瀏覽:95
林繪錦小說名字 發布:2025-09-15 00:08:35 瀏覽:360
有點黃的言情短篇小說免費閱讀全文 發布:2025-09-14 23:57:57 瀏覽:449
玄幻小說力氣大能幹什麼 發布:2025-09-14 23:51:05 瀏覽:171
穿越古代南洋崛起小說 發布:2025-09-14 23:23:45 瀏覽: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