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說白岩松聽書
『壹』 如何評價白岩松的《白說》
看了以後有種被騙的感覺...有些虧,裡面大都是他幾年來在各大學的演講,除此之外是他自己的讀後感...沒什麼收獲
『貳』 手機微信顯示「白說岩松」是否就是白岩松的微信
那肯定不是的,因為那些公眾人的微信是不會輕易的暴露的,所以肯定不是他的微信號。如滿意,請採納!
『叄』 白岩松所有的書籍
白岩松所有的書籍:
《幸福了嗎?》、《痛並快樂著》、《青春·後青春》、《岩松看台灣》、《岩松看美國》、《岩松看日本》。
拓展資料:
白岩松,1968年8月20日出生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央視主持人,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新聞系。1993年,參與創辦《東方時空》,並推出了《東方之子》。1997年,主持了香港回歸、三峽大壩截流等節目直播。
1999年,參加了澳門回歸直播、國慶五十周年慶典轉播。 2003年,開始主持《中國周刊》。2000年,被授予「中國十大傑出青年」。2004年,擔任奧運火炬手。2009年,榮獲「話語主持群星會年度終身成就獎」。
2012年,主持倫敦奧運會閉幕式。2018年3月,當選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委員。4月11日,第12屆明星作家榜發布,白岩松以350萬版稅位居第3名。
『肆』 有沒有白岩松的白說txt電子書,謝謝
一大批主持人都弄忙著出書,弄得像作家似的!!能行嗎?這些所謂的書都是在扯東址西,有勁嗎???!!
『伍』 《白說》資訊爆炸時,別被忽悠了中我會被什麼忽悠
在這篇小文中,我硬把白岩松同我們父女二人扯在一起,是有原因的。一是近來我在讀白岩松的一本叫《白說》的演講集,有很多感慨,本想寫一篇讀書筆記;二是在我動筆寫這篇筆記時,女兒參加完今年的教師招聘考試,正為成績不理想而難過,我便產生了一些聯想,想把這事加到筆記里。
白岩松是我近年來比較喜歡兩位文化人之一,另一位是莫言。剛開始了解白岩松是十幾年前看他主持的焦點訪談,當時他同敬一丹等一批幕後媒體人走到前台,一改過去那種正襟圍坐、報喜不報憂的播報風格,在中央電視台以全新的面貌颳起了一陣針砭時弊的新風,其膽識、才華、口才令人刮目相看。但當時我不太喜歡他的犀利和或我或少帶出來的骨子裡的傲氣,就像我剛開始不喜歡莫言形象的「猥瑣」和他作品的「粗俗」,但後來讀白岩松的勵志文章和莫言的生活小品文,卻無不透著文采、哲理和智慧,那是一種浸潤了豐富的生活和社會閱歷後才有的文化味。
《白說》是我看過的白岩松的唯一一本書,我知道他以前還出過一本叫《痛並快樂著》的書,但我一直認為那不過也是一些演藝界名人成名後跟風的玩藝兒罷了,便沒有去讀。直到有一天在微博上看一個白岩松在某個大學的演講,我才真的被他的氣質、風度、文采和口才吸引了,簡直應該說是崇拜了。那是一個不太有名的大學,從白岩松演講的禮堂看條件應該也不好,但白岩松並不在意這些,他開始首先招呼在過道和門外擠著站立的同學直接主席台,圍坐在他的身邊,然後他才一手插在褲袋裡悠悠開講,40多分鍾的演講,他自始至終沒有一片紙的講稿,但通篇條理清晰、妙語連珠,整個禮堂時爾鴉雀無聲、時爾掌聲一片,氣氛完全在他的掌控之中,那氣場簡直「帥呆了」。所以,當我偶然看到女兒買的這本書後,便一口氣讀完。這本書收錄了他近十年來在國家發改委等十幾個部門演講或講課的整理稿,涉及古今中外、國際國內、政治經濟等方方面面,或發人深省、或激人鬥志、或增識益智,每一篇都有他獨到的見解,從中能感受到他濃濃的愛國憂民之情,和一個有崇高社會責任感的的文化人的理智,並總能從中受教。但我從他的這本集子里讀到了他的另一面。
白岩松和我是同齡人,1968年出生,他8歲喪父,而我13歲母親去世,少年時期都經歷過殘缺的家庭和難熬的冬天,青年時代也經歷過求學、奮斗、彷徨和掙扎,不同的是,他走上了成功之路。其實,我本沒有同白岩松比肩評比的資格,但他的經歷和奮斗史的確又在我近年幾乎沉寂的心中激起了不小的漣漪。白岩松和我一樣都是1989年畢業的,他在書中說到他被分配又被退回的經歷,可能出於媒體人的敏感性,白岩松在書中沒有提到被退回的原因。我想那是我們那一屆畢業生共同的痛,因為那年是1989年,發生了「六四」事件,那批大學生一律要接受審查的改造的,我感覺象白岩松這樣的文化青年在那場空前的浪潮中不可能不是激進者,他能夠留京工作已是幸運的了,但我想他的感受同我當時被分配到鄉下小站工作是一樣失落的。但像所有成功者一樣,他沒有在失落中頹廢,而是在不起眼的位置干起了閃光的事業,最終被中央電視台選中,並最終干出了輝煌的事業。
白岩松有一個幸福的家,他有一個賢惠的妻和可愛的兒子,這在他的書中可以讀到。這本中他唯一提到了一次他的妻子,是說在他還失意時迷上了古典音樂,他妻子竟跑去花了260元為他買回2個音樂碟片,而那260元錢是他們兩人一個月的收入!這不是個一般的女性,他把對丈夫的理解的支持融在了無言行動當中,白岩松的成功除了自己的天賦和努力,有這樣一個妻子應該也是重要因素。這本書幾乎每篇都提到他的兒子,白岩松也許沒有注意這一點,但那恰恰是一個成功人士愛的流露。唯其如此,我愈敬重於他。
我有一個女兒,我對女兒的愛猶如岩松。從上幼兒園開始,她的路都是我給她選的,直到今年參加教師招聘。女兒這次真的下功夫了,甚至比高考時還認真。我想她確實是長大了,知道了這次考試的重要性和我的殷切期待。從一月份報名後到考試的三個月時間,每天除了吃飯、上洗手間,一天甚至只睡五六個小時,她幾乎不出房間,就把自己囚在卧室里拚命地復習,我又開始擔心她弄壞了身體。以我的判斷,這次孩子的考試肯定能過。但誰料想,考試題還是出偏了,大部分不在她的復習范圍,從孩子晚上回家後的表情看應該是沒有考好。果然,第二天早上,憋了一夜的女兒還是忍不住蒙頭大哭了,我知道那是委曲和無奈的宣洩。站在女兒的床頭,聽著她壓抑的抽泣,我無比心疼,同樣的心疼我還經歷了兩次。一是20年前我在偏遠的鄉鎮工作,一天晚上接到剛剛會說話的女兒的電話,電話那頭女兒哭著說找爸爸,可那時交通不方便,無論如何我也不可能回去,我握著電話一時凝咽。再一次是4年前,女兒參加完美術全省統考,成績下來後沒有達到她預想的效果,也像這次這樣痛哭了一場,當時也是心疼的我手足無措。
女兒長大了,我也漸漸走出了奮斗的年齡和心態。突然感到我能為女兒做的事越來越少了,也許有一天我就什麼也幫不上她了,便又萌生出一些失落感來,也許我該在女兒還沒有完全自立之前,繼續做些什麼。
看了白岩松的書,我竟不平靜了……
『陸』 那裡可以看白岩松的白說
他的英語很不好。在他的自傳《 痛並快樂著》他說,自己最差的就是英語。十年前,他連最基本的交流都做不到。不過這兩年看他的節目,一些簡單的句子, 他還是可以的。不過看美國里。應該不是直接的用英語采訪別人,是要翻譯的。
『柒』 白岩松《白說》在書店有的買嗎
新華書店一般會有,他還在一些地方的新華書店搞過新書簽售會。
『捌』 白岩松推薦的書
白岩松,經常經典名著推薦這些書。這么頻繁的推薦,並非沒有緣由。跟那些流行書籍相比,經典名著的好處在於,它們都是經受過時間沉澱的內容,裡面所蘊含的價值,已經得到過無數人的驗證。
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的莫言曾說過:「如若當初我沒有讀過世界著名的文學經典,那麼我根本就不會有今天這樣的成就!」
白岩松在聊到法國文學大師雨果的《巴黎聖母院》時,也曾經說過:「我小時候明白『美』和『丑』的對比,跟讀雨果的《巴黎聖母院》有關,卡西莫多這個人物讓我開始意識到,不能光憑外表長得不好看就覺得人不好。」
卡西莫多是《巴黎聖母院》中一個外表醜陋的敲鍾人,被世人所鄙夷,但他卻有一顆金子般善良的心。
《魯濱遜漂流記》也是白岩松經常提到的一本書。這本書是英國作家笛福創作的一篇長篇小說,講了主人公魯濱遜在航海時遇到風暴,獨自一人在荒島上求生,並整整度過了28年2個月零19天,期間經歷了許多故事,最終回到家鄉。
而白岩松則評價道,通過閱讀這本書,他了解到「對人而言什麼才是最重要」。白岩松的很多思考,就是在閱讀名著中,不斷得到積累。其中有很多問題,都是人生中非常基礎卻不可或缺的重要問題。
但是,白岩松也並不同意,過多去強調,閱讀這些名著 ,能夠直接懂得其中的道理。因為這些事情本身就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每個人在這些故事中,都能得到不同的感受。尤其是孩子們。他們正在處於世界觀全面構建的過程,閱讀一本好書,可能會直接改變影響他們的一生。
很多人在回首過往人生的時候,都會列出一本影響自己一生的經典名著。不過,既然閱讀名著那麼重要,又需要大家去親身體會閱讀。
那麼,又該如何讓孩子閱讀名著呢?今天我給大家介紹的,就是一本可以幫助孩子閱讀經典的好書《DK彩繪經典名著》。
介紹這本書,有三個理由。
第一點,閱讀經典名著,確實對一個人的一生,能夠影響極大。這是得到過許多人驗證的事實。
第二點就是《DK彩繪經典名著》的品質值得信賴。這也是跟市面其他同類型書籍相比,我選擇推薦這套書的理由。作為科普圖書的標本,DK出品,都是精品。
在內容上,精選了《魯濱遜漂流記》、《巴黎聖母院》、《小婦人》等八部經典名著,這些書,不僅有被列入新課標必讀的書目。
而且,它們的故事主角也都有積極向上,正能量的一面,對於孩子世界觀的形成,促進孩子思考,有極大的幫助。
為了幫助孩子閱讀,《DK彩繪經典名著》在保留原著內容、細節的基礎上,讓語言變得更通俗易懂。原著的語言,常常十分晦澀,很多成年人都很難閱讀。這種改編,對於孩子閱讀名著,能起到極大的幫助。
『玖』 白岩松推薦的8本書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中年人都存在困惑,有的是事業上的。有的是家庭上的,有的是身體上的。他們出現的各種問題都是因為對認知的過程有一定的偏差。造成了迷茫迷信和固化模式。《道德經》成熟的哲學思想體系教給我們的是人生的認知能力的方法、科學啟發的方法是自然科學的方法。不論是自己修身的困惑、家庭問題的關系的處理、醫學科學的研究、企業管理理念與國家管理的理念、兵家的謀略理念都有啟發和創新。
佛家常說,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沒有明師開示,再聰明的人也不能正確理解。同樣,道家,儒家如果沒有有修有證的祖師大德開示,也很容易理解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