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免費在線 » 寫出聽書這種閱讀方式的評價

寫出聽書這種閱讀方式的評價

發布時間: 2022-02-22 08:38:28

1. 閱讀評價有哪些方式

1. 快速泛讀(fast extensive reading)

平時要養成快速泛讀的習慣。這里講的泛讀是指廣泛閱讀大量涉及不同領域的書籍,要求讀得快,理解和掌握書中的主要內容就可以了。要確定一個明確的讀書定額,定額要結合自己的實際,切實可行,可多可少。例如每天讀20頁,一個學期以18周計算,就可以讀21本中等厚度的書(每本書約120頁)。

2. 計時閱讀 (timed reading)

課余要養成計時閱讀的習慣。計時閱讀每次進行5~10分鍾即可,不宜太長。因為計時快速閱讀,精力高度集中,時間一長,容易疲勞、精力分散,反而乏味。閱讀時先記下「起讀時間」(starting time),閱讀完畢,記下「止讀時間」(finishing time),即可計算出本次閱讀速度。隨手記下,長期堅持,必定收到明顯效果。

3. 略讀 (skimming)

略讀又稱跳讀(reading and skipping)或瀏覽(glancing),是一種專門的,非常實用的快速閱讀技能。所謂略讀,是指以盡可能快的速度閱讀,如同從飛機上鳥瞰 (bird's eye view )地面上的明顯標志一樣,迅速獲取文章大意或中心思想。換句話說,略讀是要求讀者有選擇地進行閱讀,可跳過某些細節,以求抓住文章的大概,從而加快閱讀速度。據統計,訓練有素的略讀者(skimmer)的閱讀速度可以達到每分鍾3000到4000個詞。
閱讀時,先把文章粗略地瀏覽一下,看看文章中是否有自己工作和學習需要的或自己感興趣的資料和信息,然後確定這篇文章是否值得細讀。在查找資料時,如果沒有充分時間,而又不需要高度理解時,就可以運用略讀技巧。「不需要高度理解」並非指略讀時理解水平可以很低,而是說略低於一般閱讀速度所取得的理解水平是允許的。
一般閱讀的目標是在保持一般閱讀速度的條件下,獲得盡可能高的理解水平,通常達到70%或80%。略讀時,理解水平略低一些是預料之中的事,平均理解率達50%或60%就可以了。

略讀有下列四個特點:

(1)以極快的速度閱讀大量材料,尋找字面上或事實上的主要信息和少量的闡述信息。
(2)可以跳過某個部分或某些部分不讀。
(3)理解水平可以稍低一些,但也不能太低。
(4)根據文章的難易程度和達到的目的,不斷靈活地調整閱讀速度。

略讀可以運用下列技巧:

(1)要利用印刷細節(typegraphical details),如書或文章的標題、副標題、小標題、斜體詞、黑體詞、腳注、標點符號等,對書和文章進行預測略讀(preview skimming)。預測略讀要了解作者的思路、文章方式(模式),以便把握大意,有關的細節及其相互關系。
(2)以一般閱讀速度(200~250wpm),閱讀文章開頭的一、二段,力求抓住文章大意、背景情況、作者的文章風格、口吻或語氣等。
(3)閱讀段落的主題句和結論句。抓住主題句就掌握了段落大意,然後略去細節不讀,以求得略讀速度。
(4)注意轉折詞和序列詞。轉折詞如however, moreover, in addition等;序列詞firstly, secondly等。
(5)若無需要,不必閱讀細節。

4.尋讀 (Scanning)

尋讀又稱查讀,同略讀一樣,尋讀也是一種快速閱讀技巧。熟練的讀者善於運用尋讀獲得具體信息,以提高閱讀效率。
尋讀是一種從大量的資料中迅速查找某一項具體事實或某一項特定信息,如人物、事件、時間、地點、數字等,而對其它無關部分則略去不讀的快速閱讀方法。運用這種方法,讀者就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掠過盡可能多的印刷材料,找到所需要的信息。例如,在車站尋找某次列車或汽車的運行時刻,在機場尋找某次班機的飛行時刻,在圖書館查找書刊的目錄,在文 獻中查找某一日期、名字、數字或號碼等,都可以運用這種方法。
作為一種快速尋找信息的閱讀技巧,尋讀既要求速度,又要求尋讀的准確性。具體地說,尋讀帶有明確的目的性,有針對性地選擇問題的答案。因此,可以把整段整段的文字直接映入大腦,不必字字句句過目。視線在印刷材料上掠過時,一旦發現有關的內容,就要稍作停留,將它記住或摘下,既保證尋讀的速度,又做到准確無誤,所以尋讀技巧也很有實用價值。 尋讀與略讀不同。略讀時,讀者事先對材料一無所知,而尋讀則是讀者對材料有所了解的情況下進行的。例如,尋讀電話號碼簿,讀者知道受話人的姓名,還知道電話號碼簿是按姓的字母順序排列的。這樣,在尋找Jackson的電話時,就可以利用書頁上方的標識詞,再按姓的字母順序很快翻到以J開頭的書頁,從而找到Jackson名下的電話頁碼。
為了有效地進行尋讀,讀者應運用下列技巧。
(1)利用材料的編排形式。資料多半是按字母順序排列的。如詞典、索引、郵政編碼簿、電話號碼簿以及其它參考資料簿等。當然並非所有資料都是按字母順序排列的。例如,電視節目是按日期和時間排列的。歷史資料是按年代排列的,報紙上的體育版面是按比賽類別(足球、排球、網球)排列等等。不管資料來源怎樣,它都是按照某種邏輯方法排列的。例如,要知道某事是何時發生的,要查日期;某事是誰做的,要查人名等。
(2)利用章節標題和說明。尋讀之後,首先看看文章標題或章節標題,確定文章是否包含自己所需要的材料,或者哪一部分包含哪些材料,這樣可以直接翻到那個部分,進行尋找。
(3)抓提示詞。讀者找到包含所需信息的章節,准備尋讀。這時,要留心與那個具體信息有關的提示詞。例如,在報紙體育運動版上尋找某田徑運動員的某項運動成績,他的國名是提示詞。在網路全書上尋找紐約市的人名,翻到New York City那一章後,population, census, inhabitants 等詞就是提示詞,找到提示詞,就可以採用一般閱讀速度,獲得所需要的信息。
以上就是四種練習快速的方法介紹,其實這些方法我們在平常的生活和學習中都曾用到過,只是我們沒有意識到而已,而一旦把它們作為方法單獨挑選出來,然後按照其要求堅持練習,就會取得很好的效果。這也說明了在我們身邊就有很多途徑可以提高閱讀速度,關鍵還要看你怎樣去挖掘這些方法了。

2. 如何看待聽書聽書的竅門有哪些

首先標明我的態度:支持聽書。

開始聽書是在一年以前,最開始對於聽書的理解也停留在可以節省時間上面,但是後來我對這件事情的態度發生了改變。

聽書,首先要明確聽什麼書,我聽的大部分是工具性的書籍,尤其是一些方法的,它會很明確的把一件事情怎麼做,一二三給列出來,相比於看書,聽,可以快速的獲得重點。

其次,我也會聽一部分文學性的書籍,通過10分鍾20分鍾的講述,我能感覺到哪本書的內容是自己感興趣的,碰到了感興趣的,我會購買紙質書,再次進行閱讀,享受這本書的內容。

最後,是我最近感受到的聽書,或者說"聽"的好處,那就是幫助自己梳理知識,培養邏輯思維。

現在的我聽書,不僅僅是聽,就完了,我會先把10幾分鍾的音頻聽一遍,然後根據自己的理解,梳理出這一段音頻的邏輯,重點,在紙上列出1.2.3,然後再對照著自己寫出來的內容,再聽一遍,一天大概花費30分鍾左右的時間,但是長期堅持下來,可以讓自己迅速獲得別人說話的重點,尤其是領導講話的重點,知道領導的中心意思。

當然了,每天聽的內容不一定是一本完整的書,完全可以是和自己專業,工作有關的內容,一舉多得。

聽書的竅門

一、聽書和讀書一樣要用心要專注

聽書邊干其他的是可以的,只是任何事情想要學到腦子里學到心裡,都要用心。聽書時就算手頭在其他的事情,注意力也要高度集中在書中的內容。

二、好書要反復聽

任何學習都少不了重復復習的過程,不用貪多,每天聽一章,反復循環聽。

整本書聽完,找一個該書的解讀或者評論,看完後,再加速地聽一遍。

三、聽書要勤筆耕

讀書還少不了動筆。聽的當下可以用手機記下關鍵點。晚上坐下來,仔仔細細回想自己聽過的內容,寫一個心得,貼在自己的聽書博客上。

關於如何看待聽書以及聽書的竅門的相關內容,今天小編就說到這里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更多每日聽書相關內容,小編會持續更新。

3. 採用聽書的方式比看書的方式更讓人接受,這是真的嗎

這不是絕對的。聽書或者看視頻,往往都是別人加工過的東西。你收到的知識會得到簡化和深化,有助於你快速掌握知識的重點。

閱讀雖然可以完全理解知識點,但缺點是要花很多時間,優點是可以默讀成知識,按照自己的節奏學習。

人壓力大,時間精力有限,但是選擇多。讀書和聽書不一定要選擇其中一種,讓他們利用各自的優缺點,將兩種方式結合起來,形成自己的結構和習慣。

碎片時間要聽。住在城市的人經常在路上。如果想在路上看書,實體書不是很方便。這個時候聽書最方便。而且我做家務的時候經常一邊做家務/陪孩子玩一邊聽書,不耽誤也不覺得無聊。以上是我的親身經歷,適合我的才是最好的。希望對題目有幫助。

4. 聽書是否和讀書的效果一樣

不一樣。

一、方式不一樣

1、看書:看書是用眼睛看的方式來讀書。

2、聽書:聽書是用耳朵聽的方式來讀書。

二、媒介不一樣

1、看書:看書的媒介是文本文件,多採用txt文件。

2、聽書:聽書的媒介是音頻文件,多採用mp3文件。

相關信息

聽書,顧名思義,是用聽的方式來「看書」,相對於用眼看書,聽書是用耳朵聽專業演員按書上的內容講故事。聽書這種方式來之已久,我們所熟悉的評書、評話、評彈,都屬於聽書的范疇。

文學作品的朗讀,或直接將文學作品分角色演繹成的廣播劇,成為聽書的新內容分類。

5. 對全民閱讀的看法 總分結構 80字

科技的進步為國民提供了靈活多樣的閱讀方式。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日益加快,聽書這種閱讀方式因為更加便捷,為越來越多的讀者所喜愛,卻會帶來閱讀淺表化問題

6. 對於課外閱讀的評價方式包括哪些

一、重視學生閱讀的形成過程,實施形成性評價

二、呵護學生閱讀的獨立感受,實施寬容性評價

三、開放學生閱讀的時空,實施延遲性評價

四、尊重學生閱讀的個體差異,實施分層評價

五、加強校內外相結合,實施主體參與多元化評價

7. 聽書跟閱讀的區別

讀書和聽書的效果取決於書的種類,並且聽書相對於讀書更加耗時間,根據個人情況來選擇這兩種。
這兩種讀書方式適用書籍不同。任何類型的書都適合看,但是聽書只在某些類型有超過看書的優勢。相對而言,有韻味的書籍,帶著某種情懷,例如唐詩宋詞和散文,好比《追風箏的人》。閉上眼睛聽書,讓大腦沉浸在書的情境里更能體會。另外比如《比如明朝那些事兒》,有趣是保證不會睡著,動點腦子。時不時冒出一句看書可能忽略掉的妙語,還有種種小懸念勾引你往下聽。聽書如《六指琴魔》,一邊聽一邊腦中演相聲。
相對而言聽書比較耗時是看書的幾十倍或者更多。謹慎選擇書籍。
聽書可以選擇相對適用的場合,韻味書籍最好安靜的時候聽,其他類的書籍比如坐地鐵等公交等零碎時間。

8. 讀書和聽書你覺得哪個效果好,為什麼


【讀書】


從小到大,我喜歡看有關文學類的圖書,特別是紙質書,拿在手裡有種踏實的感覺。我喜歡選擇性讀書,但這種習慣不太好,會錯過很多有趣的書籍。比如四大名著,與書籍相比,我更喜歡影視作品。(說來慚愧,到現在《紅樓夢》還沒讀完,有空一定要好好讀一讀),去年開始培養了自己寫書摘的習慣,收獲真的很大,可以隨時翻閱,在重翻的時候會有不一樣的收獲,借做的書摘,用自己的語言總結書的內容,真正的將讀過的書轉換成自己的東西。那種感覺真的很棒。


【聽書】


接觸聽書的時間不算很長,和讀書相比,聽書是現代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的時代產物,人們時間有限,沒有大量的時間去閱讀厚厚的一本書,因此快速而全面的理解一本書的聽書產品應運而生。我選擇聽書是在對這本書不太了解的基礎上進行的,看別人提取的書中精華和思維導圖能幫我更好的理解書本。


【總結】


其實讀書和聽書的效果,因人而異,看那種方式適合自己,自己能更好的理解,能夠更好的吸收書中的內容,就選擇那種方式。如果你時間有限,而又想讀書,可以先聽書,等有空就再去讀一遍,加深記憶,更好的理解書本。


聽說更加方便快捷。讀書呢,卻讓人更加印象深刻。二者各有優缺。希望能將二者做到相輔相成。這樣更有利於自己的知識提高。


關於讀書和聽書你覺得哪個效果好的相關內容,今天小編就說到這里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更多每日聽書相關內容,小編會持續更新。


什麼?

9. 聽書與看書有什麼不同的感受

聽書不能自己掌控節奏,但是省心,看書自己掌控節奏,獲得會更加多。

10. 聽書和讀書,那種方式獲取知識更有效率

根據不同的場景和圖書類型,讀書和聽書應該是各有所長的。如果沒有細分場景就討論這個問題,那我覺得這就是耍流氓。我基本每天都會花點時間聽書和看書,對於這個問題,我的看法是(趕時間的朋友可以瀏覽粗體字):


一、先明確這個問題的定義

這個問題討論的是讀書或聽書的「效率」,所以這個本質上討論的是投入產出比。

讀書或者聽書的投入主要是時間和精力。而產出我認為有2點:一個是能記住並使用書中的知識;另一個是閱讀過程中產生的良好情感體驗。

所以我們關注的就是哪一種方式(讀書/聽書)能讓我們在同樣的時間和精力投入下,獲取更多的知識和更好的閱讀體驗,而不是單純從「讀了幾本書」這種數量維度來討論效率。


二、按照閱讀場景來看讀書、聽書哪種更好

1、在比較安靜、平穩的環境,首選讀書

①綜合來講,讀書時優於聽書的,因為讀書時你可以快速瀏覽,以最快的速度獲取閱讀材料的整體框架,有了整體的了解,下面就是把知識點分類丟進不同的框框裡面。通過視覺實現知識的快速框架化,這是目前聽書這個方式暫時無法提供的。

②另外讀書時,其實你時有默讀的,也就是你其實會聽到腦子里有一個讀書的聲音。這一點就佔大便宜了!因為讀書的過程,本來就已經調動了你的視覺和聽覺。這是單純聽書,沒法比擬的優勢。

2、在車上/路上時/刷牙/洗澡等場景下,聽書更好

既然讀書本質上就優於聽書,那麼我們為什麼還要聽書?因為環境因素會影響視覺攝入知識的效率。

例如你在公交車上會搖搖晃晃,這是看書的話,經常會出現眩暈感,閱讀效果很差。而且嘈雜的環境,會影響你的專注力,這樣也會導致效率下降。

在例如,你在刷牙的時候,環境並不嘈雜,也不會搖搖晃晃,但是你刷牙的地方和動作,常常不允許你去放一本書並看下去。這時,用手機聽書就很好!

三、按照閱讀書籍來看讀書、聽書哪種更好

1、上面我們已經提到:條件允許的話,無論什麼圖書,讀書的效果會比聽書好。

2、某些場景下聽書還是會優於讀書的。例如在車上、路上或者運動的時候。

3、但是並不是什麼書都適合聽的方式來學習,例如知識點密集的大部頭,用讀書的方式會更好一點。而小說類則更適合用聽的方式,例如我就是在車上聽完《三體》的,還是有類似得到APP上的知識新聞,這種短小精悍的知識文章,用聽的方式也不錯,不過聽的過程最好隨時記下關鍵詞。聽完了根據關鍵詞回顧一下,方便記憶。

熱點內容
中國科幻小說英語論文 發布:2025-09-15 21:23:08 瀏覽:227
英美文學近現代小說代表作家 發布:2025-09-15 21:10:27 瀏覽:538
小說古代懼內綜合征在線閱讀 發布:2025-09-15 17:40:10 瀏覽:252
都市重生小說互聯網神子 發布:2025-09-15 15:06:00 瀏覽:659
總裁懷孕三月離婚言情小說 發布:2025-09-15 14:58:35 瀏覽:153
推薦好看的官二代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9-15 12:44:16 瀏覽:22
微黃都市言情小說 發布:2025-09-15 12:29:14 瀏覽:332
韓寒寫的唯一一部武俠小說是什麼 發布:2025-09-15 12:16:50 瀏覽:34
零點聽書軟體 發布:2025-09-15 11:24:05 瀏覽:393
烽火戲諸侯小說裡面的推薦 發布:2025-09-15 10:25:42 瀏覽: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