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免費在線 » 老舍小說語言特色風格分析免費

老舍小說語言特色風格分析免費

發布時間: 2022-02-13 03:35:18

㈠ 巴金,茅盾,老舍小說的語言特點比較

巴金的:感情熱烈、真實坦率、樸素明朗。
http://news.sina.com.cn/c/2005-10-18/16298044322.shtml
茅盾的:健康、純潔、生動、朴實
http://emuch.net/journal/article.php?id=CJFDTotal-HZHX198102011
老舍的:通俗易懂、北京方言,京味十足,朴實、自然、不造作。

差比多就這樣了,夠有概括性吧!

㈡ 老舍語言的特點

為一位傑出的語言藝術大師,老舍使用語言的態度是十分認真、精益求精的。對待口語,他也是既充分的信賴,放百膽的使用,又積極的加工,精心的提煉。在他的筆下,通俗質朴的口語大白話不僅神度通廣大,恰當反映要表達的內容;而且精彩生動,被加工提煉成藝術化的語言。這一點,更值得我們認真總結和學習。

身為老北京人的老舍先問生有著北京人特有的大氣、語言幽默、簡潔答生動;同時又是因為是滿足正黃旗又有著特有的驕傲和自尊,先生說過最好的文章是盡量不用排比比喻等修辭形容詞的,盡量用朴實無華的語言

老舍成功地把語言的通俗性與文內學性統一起來,做到了干凈利落,鮮活純熟,平易而不粗俗,精製而不雕琢。其所使用的語詞、句式、語氣以至說話的神態氣韻,都有他獨特的體味和創造容,又隱約滲透著北京文化。

㈢ 老舍小說的藝術特色

老舍的創作,帶有英國狄更斯、康拉德等人的影響,與中國傳統的、主要是流行於民間的文藝更有深切的聯系。這使他的作品具有大眾化、 通俗性、 民族色彩濃厚等特點,從形式到內容都能夠雅俗共賞。因此較早地突破了新文學只在學生和知識青年中間流傳的狹小圈子,為廣泛的讀者所喜愛。後來又以真實生動地描繪了現代中國的社會風貌和民情心理,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再加上規范的現代漢語,而受到國外的重視。這些,都擴大了中國現代文學的影響。他取材於北京胡同里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和嫻熟地運用「京味」十足的文學語言等特點,受到一些後起者的仿效。
老捨生前沒有隨時將作品結集出版。散佚的篇章為數較多。30、40年代,出現過不少未經作家本人同意的盜版書,內中錯誤頗多,間或夾雜別人的作品。50年代前半期,作家對有些作品(如《駱駝祥子》、《離婚》),作了修改,形成不同的版本。從70年代末期起,搜集整理老舍作品的工作,引起普遍注意,陸續出版了《老舍詩選》(1980)、 《老舍小說集外集》(1982)、 《老舍論創作》 (1980)、 《老舍論劇》 (1981)、 《老舍曲藝文選》 (1982)以及《老舍文藝評論集》 (1982)等等,所收的大多是散見於報刊的篇什。人民文學出版社於1980年開始編輯出版的《老舍文集》,收錄了作家1925至1966年的文學著述,按文學體裁分類和寫作年代編次,並且根據初版本或者其他版本作了校勘,加上簡單的注釋,是迄關於老舍及其作品的評論研究文字,20年代末期開始出現,30年代中期起逐漸增多,到了50至60年代,老舍每有新作問世,都立即引起評論界的廣泛討論。李長之、朱自清、王淑明、趙少侯、葉聖陶、巴人、常風、許傑、以群、田仲濟、吳組緗、周揚、焦菊隱、光未然、李健吾、梅阡、張庚、鳳子等人,都先後寫過評論。從70年代末期開始,報刊發表許多回憶老舍的文章,系統全面的研究也日益開展,除了繼續分析評價老舍的代表作品,對於他的創作道路、藝術風格、在文學史上的地位等,都分別作了綜合的探討。 國外關於老舍作品的翻譯出版和研究,都較活躍。

㈣ 老舍語言特點

老舍的作品在語言方面獨具一格,以(北京話)為基礎,是(京味小說)的源頭。

㈤ 老舍作品的語言特色

老舍先生被稱為語言大師,他的語言特色,決定了他的文學風格.本文力求從六方面較全面地論述老舍的語言特色,即:幽默風趣、俗白精緻、飽含溫情、富含潛台詞,濃郁的北京風味、
"談話風"式的語言特色.主要是幽默風趣、飽含溫情!

㈥ 老舍語言特色

一、通俗易懂
老舍小說風格的特點一是:語言通俗易懂且耐人尋味。他作品的絕大多題材,均取決於市民生活,在漫長的創作生涯中,他崇尚白話文,努力從人民群眾的口語交談中提煉正宗純正的文學語言。講究濃縮精華,避免隨意捏造湊合;脫離粗糙的自然形態、防止照搬方言俗語。1951年,他宣言般指出了:「必須相信白話的萬能性,否則,我們便不會全心全意去學習並在實踐中運用,只有我們下功夫去運用白話,不讓它打折扣,它才會對我們負上全部的責任。」《離婚》中有一個片段,描繪張大哥:「他須用心讀書,才能更好的證明自己意見的妥當性」。他有一對陰陽眼,左眼上皮特別長,把眼珠永遠囚禁掉一半;而右眼無特色可言,每日照常辦公,右眼所略聞的一切,都要經過左眼的篩選,因為被囚禁的半個眼珠是指向自己的內心的,是內心真正的想法。他的意見是最妥善完備的,因為不合分想法早已讓囚禁的左眼篩選下去了。簡短有力的代表性片段是多麼耐人深思,回味無窮。
二、簡潔准確
老舍小說風格特點二是:精準簡練的語言。言簡意賅的話語讓你朗朗上口,倍感親切與自然。小說的誘惑力極大,感染性極強,讓你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不知不覺著迷,深陷其中,《駱駝祥子》這部經典的文學名著中,據統計數據報道,僅使用了大約十一萬字,而全文只用2400個漢字,僅需要小學的閱讀水平便可通曉全文,可見其筆風的犀利與簡潔。同時,老舍擅長使用地方語言,加劇了文章的可讀性和通讀性。例如,寫劉四的說一不二,用的是「放屁崩坑兒」,寫祥子的身體健康,用「挺脫」、「硬棒」,再如描繪祥子窮途末路 ,病體奄奄地為人家做喪事時,美其名曰為「在馬路邊上緩緩的蹭」,這些極具地方色彩的口語,讓讀者猶如親眼所見、親耳所聞,形象生動彷彿置身於其中。簡潔明了的對白,將小說中人物的特點顯現無遺,「懦弱、潑辣、粗俗、工於心計」的性格浸透下的封建宗法觀念的中下階層小市民,寂寞,不知所措的可笑行為躍然於紙上,讓讀者的心境伴隨故事情節動盪起伏。
三、幽默風趣
老舍小說的風格特點三是:幽默風趣的話語交相融匯,讓拜讀的學者們也深受啟迪。不知不覺中就伴隨作者的觸筆進入小說中。老舍先生說:「我恨壞人 ,可是壞人也有好處 ,我愛好人,而好人也有缺點。」

㈦ 老舍的語言特點

老舍的語言特點:

1、老舍的語言俗白精緻,雅俗共賞。老舍說:「沒有一位語言藝術大師是脫離群眾的,也沒有一位這樣的大師是記錄人民語言,而不給它加工的。」因此,作品中人物語言是加提煉過的北京白話。其作品語言的「俗」是建立在精細的思考與研究的基礎上。他的「白」,讓讀者易於理解卻又頗有深度。

用通俗、平白的文字來反應時代和生活,這才是老舍作為語言大師的境界,可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然而另一方面,老舍又使用語脫去自然形態的粗糙與隨意,煉成金子,使現代的北京口語顯出樸素精緻如同一具精雕細刻的瓷器。

2、同樣老舍的作品也追求幽默,一方面來自狄更斯等英國文學家的影響,另一方面也深深地打上了「北京市民文化」的烙印,形成了更內蘊的「京味」。幽默風趣,是老舍作品語言的總體風格特色。他認為:「文字要生動有趣,必須利用幽默……假荇乾燥、晦澀、無趣,是文藝的致命傷;幽默便有了很大的重要。」

因此,老舍的小說、戲劇,散文等也都充滿了幽默風趣色彩。他的作品字里行間無不閃現著他的幽默才華:把「想得深」的思想內容,用「說得俏」的語言表達出來,含蓄雋永,充滿濃郁的幽默色彩。從《老張的哲學》問世起,老舍就開始被人稱為「幽默小說家」。

3、老舍先生更是潛台詞運用的大師,其代表就是《茶館》。《茶館》憑借深刻含蓄的潛台詞,有力地豐富了語言的內涵。最經典的例子就是第一幕龐太監與秦仲義的「舌戰」。

這兩個人一個是西太後的寵奴,一個是講維新的資產者,二人不期而遇表面上客客氣氣,骨子裡卻是兵刃森森。《茶館》中像這樣的台詞比比皆是。它引而不發,以弦外之音調動人們的興味與深思,耐人咀嚼。

4、老舍作品成功地運用了富有生命力的北京口語詞彙,使作品語言透露著獨特的京韻,作品生活氣息醇厚,地方風物、民情風俗真實感人。

同時用地道的北京話寫北京人,本土本色,活潑有趣、質朴自然,生活氣息迎面撲來,具有獨特的魅力,透出了北京話的神韻,顯示北京話活潑的生命力和老舍駕馭北京口語的能力。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慶春,另有筆名絜青、鴻來、非我等,字舍予。因為老捨生於陰歷立春,父母為他取名「慶春」,大概含有慶賀春來、前景美好之意。上學後,自己更名為舒舍予,含有「舍棄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滿族正紅旗人。中國現代小說家、作家,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代表作有《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劇本《茶館》。

老舍的一生,總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藝界當之無愧的「勞動模範」。1966年,由於受到文化大革命運動中惡毒的攻擊和迫害,老舍被逼無奈之下含冤自沉於北京太平湖。2017年9月,中國現代文學長篇小說經典《四世同堂》由東方出版中心出版上市。這是該作自發表以來第一次以完整版形式出版。

(7)老舍小說語言特色風格分析免費擴展閱讀:

人物趣事:

1、催稿趣事

抗戰期間,北新書局出版的《青年界》,曾向作家老舍催過稿。老舍在寄稿的同時,幽默地寄去了一封帶戲曲味的答催稿信:元帥發來緊急令:內無糧草外無兵!小將提槍上了馬,《青年界》上走一程,吠!馬來!參見元帥。帶來多少人馬?來個字!還都是老弱殘兵!後帳休息!得令!正是:旌旗明明,殺氣滿山頭!

2、改稿奴才

作家樓適夷有次去看望老舍。「最近寫些什麼?」樓適夷問道。滿族出身的老舍笑著說:「我正在當『奴才』,給我們的『皇帝』潤色稿子呢!」一陣大笑,方知老舍正接受一項新任務——為末代皇帝溥儀修改他的自傳《我的前半生》。

3、獻丑作詩

一次老舍家裡來了許多青年人,請教怎樣寫詩。老舍說:「我不會寫詩,只是瞎湊而已。」有人提議,請老舍當場「瞎湊」一首。「大雨洗星海,長虹萬籟天;冰瑩成舍我,碧野林風眠。」老舍隨口吟了這首別致的五言絕句。寥寥20字把8位人們熟悉並稱道的文藝家的名字,「瞎湊」在一起,形象鮮明,意境開闊,餘味無窮。青年們聽了,無不贊嘆叫絕。

詩中提到的大雨即孫大雨,現代詩人、文學翻譯家。洗星海即冼星海,人民音樂家。高長虹是現代名人。萬籟天是戲劇、電影工作者。冰瑩即謝冰瑩,現代女作家,湖南人。成舍我曾任重慶《新蜀報》總編輯。碧野是當代作家。林風眠是畫家。

㈧ 老舍的寫作風格

老舍的寫作風格是朴實、 幽默, 以小見大集通俗性與文學性於一身,平易而不粗俗,精製考究而不雕琢,俗而能雅,清淺中有韻味,從而表現出作家獨具的個性色彩。

老舍作品的語言風格表現在四個方面:

1、以俗白而清淺最為突出

2、用詞簡潔、准確,選詞富有個性化

3、情景交融,富有節奏感

4、語言有聲有色,色彩鮮艷,富有感染力。

(8)老舍小說語言特色風格分析免費擴展閱讀

老舍的文學思想:

老舍的文學思想成分復雜,現代文學史中無產階級文學和資產階級文學的斗爭里,他的派別色彩不明顯,雖然他對左派的革命領導文學的藝術指導方式及其他藝術和思想上的主張頗有微詞。

同時老舍也未曾加入蘇汶和梁實秋等人的第三派——不認為文學至死都是自由的。他的文學思想的基調是強調文學的自由表達,同時認為文學對社會的作用是不期然而然的和遠期的。

老舍致力於文學的普及和曲藝的改造,是民間曲藝改革的一位先驅者。

㈨ 從駱駝祥子具體分析老舍的語言風格

淺談老舍《駱駝祥子》中的語言特色 老舍是我國「五四」以來文學史上著名的作家,他以勤奮的創作和特有的藝術才華為中國現代文學事業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他是傑出的語言藝術大師,在他的作品中,有濃重的地方色彩和濃厚的北京味。 《駱駝祥子》的一大特色,就是鮮明突出的京味兒。駱駝祥子及其周圍各種人物的描寫被置於一個老舍所熟悉的北平下層社會中。從開篇對於北平洋車夫門派的引言,到虎妞籌辦婚禮的民俗的交代,從對於北平景物的情景交融的描寫到駱駝祥子拉車路線的詳細敘述,都使小說透出北平特有的地方色彩。小說寫祥子在混亂的軍營中順手牽走幾匹駱駝,賣得了一些錢而後走到北平城郊的時候,對故都那種平和、靜謐的景物描寫,很好地襯託了祥子此時的心情。在烈日與暴雨下拉車的檐子,對瞬間變化莫測的大自然的感受,既切合北平的自然地理情況,又與祥子這個特定人物的身份相一致,表現出作者對故鄉了如指掌的熟諳和駕輕就熟的描寫技巧。 京味兒還強烈地體現在小說的語言上。老舍的語言藝術得力於他對北京市民語言及民間文藝的熱愛和熟悉。他大量加工運用北京市民俗白淺易的口語,用老舍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把頂平凡的話調動得生動有力」,燒出白話的「原味兒」來;同時又在俗白中追求講究精製的美,寫出「簡單的、有力的、可讀的而且美好的文章」。老舍成功地把語言的通俗性與文學性統一起來,做到了干凈利落,鮮活純熟,平易而不粗俗,精製而不雕琢。其所使用的語詞、句式、語氣以至說話的神態氣韻,都有他獨特的體味和創造,又隱約滲透著北京文化。老舍融化了狄更斯、契呵夫、莫泊桑、歐亨利等小說語言的幽默、洗練、優雅,形成了他從生活中提煉出來的獨具文化熱色的語言,他那通體光潤圓澤中透露出民族文化的智慧和外觀。老舍採用經他加工提煉了的北京口語,生動鮮明地描繪北京的自然景觀和社會風情,正確生動傳神地刻畫北平下層社會民眾的言談心理,簡潔朴實,自然明快。文字「極平易,澄清如無波的湖水」又「添上些親切,新鮮,恰當,活潑的味兒」,這是老舍在《我怎樣寫〈駱駝祥子〉》中的話。老舍來自平民,他對學習中國民間通俗藝術保持濃厚的興趣,並寫了鼓詞、戲曲、掌握了許多民間藝術精華。據黃傑俊等《利用微型電子計算機對〈駱駝祥子〉進行語言自動處理》一文,利用計算機統計,《駱駝祥子》全作近11萬字,只用了2400多個漢字,出現頻率較高的都是常用字.他還善於有選擇地使用北京口語,增加語言的地方風味。在這里,不僅冷僻字眼一個也沒有,就連常用的「時」,老舍不是寫成「時候」,就是寫成「那陣子」,如果單說一個「時」,顯得文縐縐的,不合普通話的口語習慣。比如寫祥子身體的「挺脫」、「硬捧」,寫劉四是個「放屁崩坑兒的人」,祥子窮途末路,病體炎炎地為人家作喪事時,「在馬路邊緩緩的蹭」,曹先生家的女傭稱贊祥子是「老實巴交」,都是取自北平人的唇舌,又符合人物的身份、個性和教養。虎妞引誘祥子時的一番話,更是聞其聲如見其人,使虎妞這個老處女,這個車廠女兒的潑辣、粗俗而又工於心計的性格躍然紙上。可以說《駱駝祥子》中的人物語言,都是個性化了的。作品的敘述語言也多用精確流暢的北京口語,既不夾雜文言詞彙,也不採用歐化句法,長短句的精心配置與靈活調度,增加了語言的音樂感,在老舍手裡,俗白、清淺的北京口語顯示出獨特的藝術魅力和光彩。作品在情節交代和人物介紹時,筆墨儉省,表現力強。在寫到劉四這個流氓無賴的經歷時和性格時,小說里敘述道:「年輕的時候他當過庫兵,設過賭場,買賣過人口,放過閻王債,」「在前清的時候,打過群架,搶過良家婦女,跪過鐵索」,以結構相似而長短不一的句式,每句話里都包含著豐富的內容,又都極為平易俗白,不假雕飾,為人物勾畫出一副精彩的畫像。客觀敘述與主觀剖白的水乳交融,使《駱駝祥子》在平靜的外界景物襯托下寫活了人物的內心活動、心理波瀾。與虎妞結婚以後的祥子,漸漸地連拉車也厭惡了:「原先,他以為拉車是他最理想的事,由拉車他可以成家立業。現在他暗暗搖頭了。不怪虎妞欺侮他,他原來不過是連個小水桶也不如的人。」像是作者的敘述,又像是祥子心中的思量,二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小說中那段關於烈日和暴雨的描寫,也同樣可以說就是祥子心中的感受。 他善於運用純熟的北京話來描述富有地方特色的風俗人情,刻畫人物的性格,敘述故事,褒貶事物,他的語言是經過提煉了的北京口語,其特點是平易然而不單調不俗氣。特別是兒化的運用,作家從容地調動口語,給平易的文字添上了親切、適當、活潑的味,在活的北京口語的基礎上錘煉純凈的文學語言。全書一共用了641處兒化,有的篇章多達40多處。還有很多詞彙都是地道的北京話。如「拉晚兒」,「嚼骨」,「膠皮團」,「殺進腰」,「譜兒」,「耍個飄兒」等等,全是很純熟的北京口語。他非常熟悉北方勞動人民的口頭語言,他的作品中的語言以北京話為基礎加工錘煉而成的,沒有矯揉造作的知識分子腔,俗白、凝練、生動、純凈,的確是「宛轉如珠,流暢似水」,活潑有趣,雅俗共賞。無論是刻畫人物或是敘述故事,都那麼生動形象,妙趣橫生,然而又看不到絲毫雕琢的痕跡。這對於中國文學語言藝術的豐富和發展是個突出的貢獻。 老舍的作品遠離二三十年代的「新文藝腔」,其中的北京味兒、幽默風,以及以北京話為基礎的俗白、凝練、純凈的語言,在現代作家中獨具一格。老舍是「京味小說」的源頭,老舍作品的語言特色可概括為「白、俗、俏、深」。他在現代白話文學語言的創造與發展上,有著突出的貢獻。老舍創作的成功,標志著我國現代小說在民族化與個性化的追求中所取得的巨大突破。

㈩ 老舍作品的語言特色是什麼

幽默風趣、俗白精緻、飽含溫情、富含潛台詞,濃郁的北京風味、 "談話風"式的語言特色主要是幽默風趣、飽含溫情!

拓展資料

作者簡介:

老舍(1899—1966),本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滿族正紅旗人,原姓舒舒覺羅氏(一說姓舒穆祿氏,存疑),中國現代著名小說家、文學家、戲劇家。


他1948年唱過黃梅戲,還受到嚴鳳英的表揚。由於文革期間受到迫害,1966年8月24日深夜,老舍含冤自沉於北京西北的太平湖畔,終年67歲。夫人胡絜青(1905-2001)。代表作品有《茶館》、《駱駝祥子》、《四世同堂》、《龍須溝》等。

小說作品:

《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二馬》《文學概論講義》《小坡的生日》《貓城記》 《離婚》《老舍幽默詩文集》《趕集》《櫻海集》《蛤藻集》《老牛破車》《三團一》《火車集》《殘霧》《文博士》《張自忠》《大地龍蛇》《劍北篇》《歸去來兮》《國家至上》《誰先到了重慶》《桃李春風》《貧血集》《火葬》《東海巴山集》《微神集》《月牙兒》《方珍珠》《老舍選集》《春華秋實》《老舍短篇小說》《福星集》《上任》《正紅旗下》(中途被迫停筆)《我這一輩子》。

熱點內容
後娘養兒記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9-16 23:43:54 瀏覽:154
系統文經典小說推薦 發布:2025-09-16 22:56:19 瀏覽:375
英國科幻小說之父是 發布:2025-09-16 21:47:59 瀏覽:854
拍賣行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9-16 21:28:53 瀏覽:954
曖昧不清的小說閱讀網 發布:2025-09-16 21:07:45 瀏覽:538
2019晉江校園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9-16 21:00:54 瀏覽:805
言情女主角姓宋小說全集 發布:2025-09-16 20:38:55 瀏覽:721
女主叫蘇小小的青春校園小說 發布:2025-09-16 20:36:23 瀏覽:570
高幹小說排行榜完結版 發布:2025-09-16 20:31:38 瀏覽:339
什麼小說軟體有都市極品醫神 發布:2025-09-16 20:24:08 瀏覽: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