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湖居聽書詞語
⑴ 明湖居聽書中下列句子中括弧里的詞語解釋,幫忙翻譯。
偌大:這么大,那麼大
氣味:神態
新鶯出谷,乳燕歸巢:比喻人的歌聲,婉轉清脆,悅耳動聽
盼:看
囀:形容聲音
屏:抑止
少:稍微
⑵ 明湖居聽書請用幾個關鍵詞語概括文章的主要情節
年少時喜歡收集美女貼畫,翁美玲、林青霞、張曼玉、王祖賢……不需引征聖人言,哪個少男不多情。正當中國打開封閉的大門,睜眼看世界之際,那些從未見識過的甜美、優雅、感性甚至於妖嬈,都給少年的心帶來震撼和無盡的遐想。美有千面,麗有萬種,而不僅僅只是手握鋼槍,滿臉堅毅的半邊天。大多數人心中有一位女神:「突然身後有人輕輕一笑,郭靖轉過頭去,水聲響動,一葉扁舟從樹叢中飄了出來。只見船尾一個女子持槳盪舟,長發披肩,全身白衣,頭發上束了條金帶,白雪一映,更是燦然生光。郭靖見這少女一身裝束猶如仙女一般,不禁看得呆了。那船慢慢盪近,只見那女子方當韶齡,不過十五六歲年紀,肌膚勝雪,嬌美無比,容色絕麗,不可逼視。」說是「女神」,倒不是因為《射鵰》先入為主的緣故,而是因為小龍女或許稍勝清麗,但斷手的大俠不易做;阿珂更增嬌艷,鄭家公子黑手難防。而郭大俠傻傻笨笨,這不可逼視的絕麗容色更接近於凡間。
⑶ 老殘游記如果用一個詞語來表達全文的話用哪個詞語最好
嘆為觀止
《老殘游記》,清末四大譴責小說之一,署名鴻都百鍊生[1](坊間作洪都百鍊生)作,清代劉鶚著,共有正編20回,續集9回,外編殘稿1卷,敘述江湖醫生「老殘」在游歷所見所聞所為,文筆生動,大受好評。本作也是劉鶚唯一的小說作品。所謂「老殘」的寓意是,劉鶚稱「棋局已殘,吾人將老,欲不哭泣也得乎?」,有的版本作「棋局已老,吾人將殘」,魯實先稱「或為傳抄之誤」。國立編譯館國中國文第三冊《大明湖》闡述「老殘」為姓鐵名英,號老殘,實為劉鶚自己化身的寫照。
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稱,劉鶚的《老殘游記》、李寶嘉的《官場現形記》、吳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和曾樸的《孽海花》為「晚清四大譴責小說」。
〈明湖居聽書〉一文把音樂化為具體的部分堪稱一絕,節錄如下:
王小玉便啟朱脣,發皓齒,唱了幾句書兒。聲音初不甚大,只覺入耳有說不出來的妙境,五臟六腑裏,像熨斗熨過,無一處不伏貼,三萬六千個毛孔,像吃了人參果,無一個毛孔不暢快。唱了十數句之後,漸漸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個尖兒,像一線綱絲拋入天際,不禁暗暗叫絕。那知他於那極高的地方,尚能回環轉折;幾轉之後,又高一層,接連有三、四疊,節節高起,恍如由傲來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來峰削壁千仞,以為上與天通;及至翻到傲來峰頂,才見扇子崖更在傲來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見南天門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險,愈險愈奇。那王小玉唱到極高的三四疊後,陡然一落,又極力騁其千迴百折的精神,如一條飛蛇,在黃山三十六峰半中腰裏盤旋穿插,頃刻之間,周匝數遍……
胡適說:「這一段寫唱書的音韻,是很大膽的嘗試。音樂只能聽,不容易用文字寫出,所以不能不用許多具體的物事來作譬喻。白居易、歐陽修、蘇軾都用過這個法子。」、「劉鶚先生在這一段里連用了七八種不同的譬喻,用新鮮的文字,明瞭的印象,使讀者從這些逼人的印象里,感覺那無形象的音樂的妙處,這一次的嘗試總算是很成功的了。」
第十二回寫「雪月交輝景緻」,胡適認為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大貢獻的描寫:
「抬起頭來看那南面的山,一條雪白,映著月光分外好看。一層一層的山嶺,卻不大分辨得出;又有幾片白雲,夾在裡面,所以看不出是雲是山。及至定神看去,方才看出哪是雲,哪是山來。雖然雲也是白的,山也是白的,雲也有亮光,山也有亮光,只因為月在雲上,雲在月下,所以雲的亮光,是從背面透過來的;那山卻不然,山上的亮光,是由月光照到山上,被那山上的雪反射過來,所以光是兩樣子的。然只就稍近的地方如此,那山往東去,越望越遠,漸漸的天也是白的,山也是白的,雲也是白的,就分辨不出什麼來了。老殘對著雪月交輝的影子,想起謝靈運的詩,『明月照積雪,北風勁且哀』兩句,若非經歷北方苦寒景象,那裡知道『北風勁且哀』的個『哀』字下得好呢?」
胡適結論道:「《老殘游記》在中國文學史上最大的貢獻卻不在於作者的思想,而在於作者描寫風景人物的能力。」
這兩篇還被節錄之後,收錄在香港和台灣的中學課程讀本內,定名為〈明湖居聽書〉、〈雪月交輝〉。
⑷ ( )息凝神的成語
屏息凝神。
⑸ 明湖居聽書 詞語解釋和句子翻譯!!!
俱:全,都。
全:完全,都。
比:比較。
會:能。
戚:憂愁,憂傷。
4.在我心中產生了同感(共鳴)!
這個是點擊的正確答案昂我有買過點擊的答案所以這個是不會錯的,但是翻譯什麼的它上面只寫了略,我也很想知道,這個就幫不了你了。剛剛查到了一點覺得可以的話就用吧,其他幾句真的不知道了。
⑹ 凝神一詞意思相近的成語有什麼
凝神靜氣 凝神聚氣
⑺ 凝神靜氣的解釋
凝神靜氣釋義:使精神凝聚,使心氣平和。
拼音:ning shen jing qi。
凝神靜氣是道家養生的靈魂,即使精神凝聚,使心氣平和。 要求放鬆肢體,使氣息順暢,緩緩達到凝聚精神的地步。追求思想的空靈境界。道家講究性命雙修,凝神靜氣實質是強身養命的靈魂所在。
用法:白石努力凝神靜氣,黑夜中,忽然生出恐懼,心跳的更厲害,彷彿要喉嚨上蹦了出來,他右手死死的抓著胸口,不片刻便即面容扭曲,喉頭一甜,壓仰不住的咳了一聲。
反義詞:神不守舍、心不在焉。
1、神不守舍,拼音shén bù shǒu shè,釋義:是神魂離開了身體,比喻喪魂失魄,心神不安定。
出處:清 曹雪芹 《紅樓夢》第八十七回:「怎奈神不守舍,一時如萬馬賓士,覺得神床便恍盪起來,身子已不在菴中。」
2、心不在焉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xīn bù zài yān,意思是心思不在這里,指思想不集中。
出處:柔石《二月》 講話時裝腔做勢,而又帶著心不在焉的樣子,這似乎都是紈絝子弟的特徵,普遍而一律的。
(7)明湖居聽書詞語擴展閱讀:
近義詞:屏氣凝神、心平氣和、聚精會神
1、屏氣凝神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bǐng qì níng shén,意思是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二回《明湖居聽書》:愈唱愈低,愈低愈細,那聲音漸漸的就聽不見了。滿園子的人都屏氣凝神,不敢少動。
2、心平氣和,拼音xīn píng qì hé,謂思想或精神平靜沒有不安或壓抑的感情;也指抑制或重新克制住了自己的感情;平靜下來。心裡平和,不急躁,不生氣。
出處:宋程頤《明道先生行狀》:「荊公與先生雖道不同,而嘗謂先生忠信。先生每與論事,心平氣和。」
3、聚精會神是一個成語,讀音是jù jīng huì shén,意思是指集中注意力地看。形容專心致志,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樣子。
出處:漢·王褒《聖主得賢臣頌》 「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會神,相得益(章)彰。」
⑻ 初一愉快的暑假答案
暑假生活,因為可以讓同學們暫時的告別學業,告別學校,有屬於自己的空間和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查字典語文網小編給同學們編輯整理了2013年初一下冊語文暑假作業答案。
一、積累與運用(共18分)
☆1、探險,既是人類對未知的探尋,也是人類對自身的挑戰。當代詩人汪國真說的好: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請把這句話的上半句或下半句抄寫在田字格內,要寫得正確、規范、美觀。(2分)
☆2、下列加點字讀音、字形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 驀(mò)然 窺飼(sì) 告罄(qing) 鍥(qì)而不舍
B. 踱(ó)步 粗獷(guǎng) 迸(bèng)裂 參(cēn)差不齊
C. 傾(qīng)刻 庇蔭(yìn) 闊綽 (chuò) 芸(yún)芸眾生
D. 剽(biāo)悍 彷(páng)徨 祈(qǐ)禱 叱吒(chà)風雲
☆3、下列每組詞語都有一個錯別字,請用橫線標出,並將正確字書寫在方格內。(2分)
A、一塵不染 悲歡離和 勇往直前 再接再厲
A B C D
B、盡態極妍 變換多姿 語無倫次 憂心忡忡
C、秩序井然 嘎然而止 石破天驚 相得益彰
D 嘆為觀止 死得其所 略勝一疇 眼花繚亂
4、下列有關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和《社戲》作者都是魯迅,但前者是散文,後者是小說。
B《口技》選自《虞初新志》,它是一本由清代林嗣和張潮共同編選的筆記小說。
C法布爾的《昆蟲記》,充滿了對生命的關愛之情,充滿了對自然萬物的贊美之情,被譽為「昆蟲的史詩」。
D我國的戲曲歷史悠久,種類繁多,據統計,全國現有的戲曲劇種約有360多種,傳統劇目數以萬計。
☆5、古詩文和名著閱讀。(4分)
(1)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相信吧,
(2)成語「撲朔迷離」出自《木蘭詩》,其原句是
(3)《約客》中寫詩人一個人伴著油燈,無聊地敲著棋子的詩句是
(4)《狼》一文中,作者通過敘述故事所生發的議論是
6.下面是一份分別對400名小學生、初中生和高中生課堂回答問題的情況調查表。請根據這個情況調查表,回答後面的問題。 (6分)
小學生、初中生和高中生課堂回答問題的情況調查表
類別 主動回答 被動回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小學生 354 88.5% 26 6.5%
初中生 306 76.5% 72 18%
高中生 228 57% 118 29.5%
(1)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什麼問題?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針對這一問題請你提出一條建議。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 評卷人
二、文言文閱讀(14分)
☆閱讀下面兩段文言文,完成7-10題。
[甲]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有,無所不有。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乙] 約有兩三分鍾之久,彷彿有一點聲音從地底下發出。這一出之後,忽又揚起,像放那東洋煙火,一個彈子上天,隨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縱橫散亂。這一聲飛起,即有無限聲音俱來並發。那彈弦子的亦全用輪指,忽大忽小,同他那聲音相和相合,有如花塢春曉,好鳥亂鳴。耳朵忙不過來,不曉得聽那一聲的為是。正在撩亂之際,忽聽霍然一聲,人弦俱寂。這時台下叫好之聲,轟然雷動。(選自《明湖居聽書》)
☆7、解釋選文中加點詞的含義。(2分)
(1)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2)不能名其一處也
(3)即有無限聲音倶來並發
(4)這時台下叫好之聲,轟然雷動
☆8、翻譯選文中畫「___________」的句子。(4分)
(1)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2)正在撩亂之際,忽聽霍然一聲,人弦俱寂
☆9、兩文都對聲音進行了生動細致的描寫,從修辭上看,甲文主要運用 的寫法,十分有氣勢,乙文則主要運用 的寫法;從內容上看,兩文都寫了主要表演者同時表演多種聲音的情形,其中乙文中與甲文「凡所應有,無所不有」相照應的句子是
。(4分)
☆10、從甲乙兩文各選一例,談談運用側面描寫的好處。(4分)
得分 評卷人
三、現代文閱讀(共42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1-15題(17分)
①試跳成功。緊接著,一對對斑羚凌空躍起,在山澗上空畫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繚亂的弧線。每一隻年輕斑羚的成功飛渡,都意味著有一隻老年斑羚摔得粉身碎骨。
②山澗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橋,那就是一座用死亡做橋墩駕駛起來的橋。沒有擁擠,沒有爭奪,秩序井然,快速飛渡。我十分注意盯著那群要送死的老斑羚,心想,或許個別滑頭的老斑羚會從註定死亡的那撥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撥去,但讓我震驚的是,從頭至尾沒有一隻老斑羚調換位置。
③它們心甘情願用生命為下一代搭起一條生存的道路。
④絕大部分老斑羚都用高超的跳躍技藝,幫助年輕斑羚平安地飛渡到對岸的山峰。只有一頭衰老的母斑羚,在和一隻小斑羚空中銜接時,大概力不從心,沒能讓小斑羚踩上自己的背,一老一小一起墜進深淵。
⑤我沒有想到,在面臨種群滅絕的關鍵時刻,斑羚群竟然想出犧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辦法來贏得種群的生存機會。我更沒想到,老斑羚們會那麼從容地走向死亡。
⑥我看得目瞪口呆,所有的獵人都看得目瞪口呆,連狗也驚訝地張大嘴,伸出了長長的舌頭叫。
⑦最後傷心崖上只剩下那隻成功指揮了這群斑羚集體飛渡的鐮刀頭羊。這群斑羚不是偶數,恰恰是奇數。鐮刀頭羊孤零零地站在山峰上,既沒有年輕的斑羚需要它做空中墊腳石飛到對岸去,也沒有誰來幫它飛渡。只見它邁著堅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絢麗的彩虹。彎彎的彩虹一頭連著傷心崖,一頭連著對岸的山峰,像一座美麗的橋。
⑧它走了上去,消失在一片燦爛中。
☆11、用簡明的語言概括選文的內容,並抒發了什麼感情。(4分)
12、「山澗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橋,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橋墩架設起來的橋。」這句話中,為什麼說那座橋是「用死亡作橋墩」?(3分)
13、第⑤段中連用兩個「我沒想到」「我更沒想到」好嗎?為什麼?(4分)
☆14、選文結尾對彩虹的描寫有什麼作用?(2分)
15、本部分文字除了歌頌老斑羚拯救種群的無私奉獻精神,贊揚鐮刀頭羊臨危不懼、舍己為人的可貴精神我,還表現了斑羚們的高超技藝,可是第4段卻寫一對斑羚飛渡失敗,這是否影響文章主題的表達?為什麼?(4分)
(二)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6-20題(17分)
還能拿什麼來愛你
①五歲的時候,父親因病去世了,你把我送給了大媽做兒子。
②大媽把我拉到身邊,撫摩我亂糟糟的頭發,似乎猶豫了片刻,點了點頭。
③你好像終於鬆了口氣,眼神輕鬆起來。是那樣的眼神,才讓我小小的心裡忽然充滿了怨恨,你把我拋棄了,你不要我了,你為此感到輕松。
④家裡真的很窮,哥哥和姐姐常常為爭一塊饅頭打得不可開交。寒冷的冬天,我們兄弟姐妹四個人擠在一床被子底下取暖。記憶中的夏天我們總是光著腳度過……
⑤這是你把我送出去的理由嗎?可是你知道嗎?縱然再貧窮,那也是我的家,而你,把我從家裡趕走了,不再讓我叫你媽。
⑥大媽溫和而且耐心地愛著我,愛著一個心裡充斥著屈辱和怨恨的孩子,慢慢地用她飽滿的愛將我一點點改變。我畢竟還小,容易被溫暖。我終於叫她媽的那天,她哭了。
⑦七歲,我讀小學的時候,我和媽跟著父親一一也就是曾經的大伯去了城裡。
⑧興許是我的緣故,媽對你和那個家越來越照顧,走的時候,體面的房子都給了你,還有那些看起來不錯的傢具。那天你一直在看我,後來你伸手想摸摸我的頭,我躲開了。
⑨第二天,我跟著媽離開了生活了七年的鄉村,離開了你。
⑩我沒有想到你會來。秋天的季節,街上剛剛有落葉的日子。那天放學回到家,進門就看見你。
⑪我不知道那時候你多大的年紀,看起來像個老婦人,顏色黯淡的衣服,很久沒有清洗的頭發,還有粗糙的手指。看到我,你充滿著慌張和驚喜,怯怯地喚我:石頭。
⑫別叫我石頭。我粗暴地打斷你,我叫張謙。
⑬你一下不知所措起來,張了張口,沒有說出話。媽端著菜從廚房裡出來,說:張謙,不許這么跟嬸說話,嬸是來看你的。
⑭飯桌上竟然有新鮮的玉米。我不假思索地伸手拿了一個貪婪地啃。這是我小時候最愛吃的,但那時候你總捨不得在它們正新鮮的時候摘下來煮給我們吃,總要等到熟得咬也咬不動。
⑮媽說:就知道自己吃,嬸大老遠給你背來的,你這孩子,怎麼越來越不懂事。
咯噔一下,我猛地被噎住了,手裡的玉米吃也不是放也不是。你慌忙站起來捶我的背。我咳了一聲,咳出一粒玉米。你說慢點吃慢點,嬸給你拿了好多呢……
我卻失去了吃的興趣,因為是你拿來的。我不想再接受你給我的任何東西——愛,或者其他。你將我送了人,我和你已經沒有關系。
我讀了初中,讀了高中。那些年裡姐出嫁了,哥也娶了媳婦,小妹去了廣州打工,你身體不太好……這些事是媽告訴我的。聽的時候,我一直沉默著。媽說:你考上大學回去看看嬸吧,這些年,她一直惦記你。
我沉默片刻,搖了搖頭。太久了,我不知道該怎樣和你相處,猶如陌生人,是曾經愛過也怨過然後忘記了的陌生人。
打字不易,如滿意,望採納。
⑼ 毛澤東《卜運算元詠梅》練習題 1.這是一首( ),( )是詞牌名,( )是詞的題目。 2.這首詩贊頌了梅花(
這是一首(詞),(卜運算元)是詞牌名,(詠梅)是詞的題目。2.這首詩贊頌了梅花(美麗堅貞,不畏嚴寒,大公無私,積極樂觀,充滿信心。)
《卜運算元·詠梅》是現代思想家、文學家毛澤東於1961年創作的一首詞
原文如下:
讀陸游詠梅詞,反其義而用之。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4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白話譯文:
品讀了陸游的《卜運算元·詠梅》詞,反用陸游詞的原本的寓意而寫了這首詩。風雨把冬天送走了, 漫天飛雪又把春天迎來。懸崖已結百丈尖冰,但梅花依然傲雪俏麗競放。梅花她雖然美麗但不與桃李爭艷比美, 只是把春天消息來報。 等到滿山遍野開滿鮮花之時,她卻在花叢中笑。
(9)明湖居聽書詞語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1961年,最早發表於1963年12月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詩詞》。1961年12月,毛澤東在廣州籌劃即將召開的中共中央擴大的工作會議,當時中國面臨的國際環境是歐美封鎖,蘇聯翻臉;面臨的國內環境是經濟困難,災害重重。
面對困難和壓力,毛澤東想要表明共產黨人的態度和鬥志,便醞釀寫一首詞。他讀陸游的《卜運算元·詠梅》,感到文辭好;但意志消沉,只可借其形,不可用其義,所以他要再讀與陸游的詞風格不同的詠梅詞。
此詞的目的主要是鼓勵大家蔑視困難,敢於戰勝困難。毛澤東的這首詞,借用陸游的原調原題,但整首詞所反映出來的意境卻截然不同,故作者說:「讀陸游《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