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敵贅婿免費有聲小說
1. 「犯我大唐者,雖遠必誅」,這句話是誰說的
每每看到文章的留言中出現這句話的時候,我們都會熱血沸騰,擊節叫好。就如同岳飛的滿江紅和那句「還我河山」,亦或是文天祥的那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樣,都是那麼令人鼓舞,令人振奮,令自己為自己是個中國人感到驕傲。
但問題是,我們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有些朋友可能不一定知道這句話到底是誰說的,相信打開這篇文章的人都是比較好奇的。
這句話的原文不是這樣的,應該是「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這樣看來說這句話的人一定是漢朝人,也應該是名武將。我們熟悉的漢朝的猛將韓信,衛青,霍去病,李廣…是不是他們呢?不,不是他們,說這句話的這個人叫陳湯。
對比一下現在的地圖看能感受會清晰一點
陳湯平民出身,祖上毫無功蔭可襲,所以凡事親歷親為,靠著勤奮和勇氣在軍界努力打拚。直到公元前36年(建昭三年),他終於被任為西域都護府副校尉,與西域都護甘延壽一起出使西域。
這個二人組掌握著大漢王朝在西域的最高軍事指揮權,也可以說就是當時的大漢駐西域軍區司令員和政委。
面對郅支單於殺完漢使逃跑後遠離漢境的情況,甘司令和陳政委都倍感責任重大,郅支跑的遠遠的,雖然一時間邊境再無烽火之憂,但從漢宣帝以來就確立的西域秩序開始面臨挑戰。
眾多的西域諸國,都因為這事把眼睛瞄向漢朝,畢竟你當這么多年大哥,現在有人出手挑戰你底線,大哥你看著辦吧!
如果放任不管,大漢王朝多年來在西域用鐵血刀兵辛苦打造出來的威望,恐怕就要雞飛蛋打,因此,司令和政委同志暗暗定下決心:與其養虎為患,不如先下手為強。
公元前36年冬,在郅支單於殺害漢使、遠離邊境八年後,西域都護、騎都尉甘延壽、副校尉陳湯統率四萬大軍征討,一舉格殺郅支單於,並生俘一百四十五人,投降者一千多人,斬獲頗豐、全勝凱旋。
這里要多說一句,當時這四萬兵馬是陳湯的假託聖旨從各藩屬國借來的,甘延壽面對陳湯的強勢最終妥協。
事後,政委陳湯給漢元帝寫了一封流傳千古、揚眉吐氣的疏奏,而疏奏的最後一句話就是「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漢元帝看到大捷也就沒有繼續深究陳湯假傳聖旨的事。
當然,後來的陳湯也因為這件事一生起起伏伏,最終晚年比較凄慘,可能也是後來沒有像衛青,霍去病等人一樣那麼受史學家的推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