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地壇聽書女生
Ⅰ 女生,很想逃離父母身邊,去過獨立的生活,並不是不愛他們。也不是叛逆,這樣的心態對不對
如果你已成年,不需要逃離,可以大大方方告訴他們你的想法,不是徵求意見,只是代表你對父母的尊重和及時溝通。
其實我是很支持年輕人自力更生,勇敢探索屬於自己的幸福生活的,注意同時盡可能耐心的聽取老人的意見和建議,畢竟他們的人生經歷有時會對你有點幫助或參考的。
Ⅱ 急:《我與地壇》中得到的10個啟發
曾經三次執教《我與地壇》,不同的方式里有著本質的主旋律:朗讀。而不同的朗讀形式里也透著相同的結果:淚流滿面……
一、「無備而來」成就「完滿」
第一次接觸到《我與地壇》,竟不知如何下手:「自讀」一族的篇目,長得可以的篇幅,截然不同的兩種情感(課文節選的是一、二部分)……當我踩著鈴聲進入課堂,當一系列課前「程序」已然完成,心中沒底的我由萬般無奈中生成「自告奮勇」:「本篇為自讀課文,我帶個頭,自己先讀……」
嘩然一片,這中間包含著的也僅僅只是「這么長的文章也讀?」一層意思。
等學生基本安靜下來,我已「舌游」到了「它等待我的出生,然後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讓我殘廢了雙腿」。靜靜地,我感受到了「無聲」傳遞給我的信心和感動。「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人堆里有了默默的點頭。等我自覺頗有節奏並滿含抒情味道地念完六個「譬如」,我的學生,他們,完完全全地跟著我——「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園子里去」……
在我尚未把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朗讀完,我已有一種控制不住的內在東西需要溢出,底下有了一陣小小的騷動,幾乎是個個低著頭,幾位女生掩著面。
「這樣一個母親,註定是活得最苦的母親。」
我終於找到了釋放的出口,眼淚不自覺地流淌著。但我明白,我不能停止,包括眼淚,包括朗讀。此時,「完成教學任務」這樣的念頭再也尋它不著,我只是感動於母愛,感動於學生跨越年齡、時代和經歷的共鳴。
前排學生遞給我一張紙巾,和著她的低泣。我沒有擦,我得在「痛快」里尋覓「感覺」,在淚流滿面里找到感動,珍藏並滋養,我願意沉湎在這份痛悔的懷念里……
「我真想告誡所有長大了的男孩子……」點狀的低泣連成片,聚成流。「多年來我頭一次意識到,這園中不單是處處都有過我的車轍,有過我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我幾乎是用盡了自己最後的一點「朗讀本能」支撐完最後的一句。我不敢也不願抬起頭;而當我不得不抬起頭,面對的同樣是不敢也不願抬起頭的學生們……
好在下課的鈴聲及時響起,我連「下課」都沒喊,低著頭匆匆而出。
這樣的文章,還須「分析」么?這樣的課堂,還要「補充」么?多年來,我同樣頭一次意識到,讀書何須百遍,上課不必「准備」!
二、「有備而來」絕非「演戲」
2002年11月,全國語文教學藝術研討會第26屆年會在紹興舉行,我應命再次執教《我與地壇》。
有了前一次「痛快淋漓」的經歷,良好的自我感覺使我再一次地想「重蹈覆轍」,但組織者卻以為這般上課有「戲弄」聽課者(多是各地「權威」級別的教師)之嫌。最後,雙方各自退讓:第一部分「講」,第二部分「讀」---自讀課文儼然成為「講」「讀」篇章。
盡管對第一部分的教學自以為也有新的發現,對聽課者也必有新的啟發,但我還是等候著「感動」的到來,期待著「感動的文章總會令人感動」的效果的光臨……
整整有20分鍾時間留給我。我忽然有了一絲不安:面對這齊刷刷的400多號人(僅有50位借班上課的學生),會不會只產生「眾人皆醒我獨醉」的尷尬結果?
給我自信吧:天底下都有母愛!
我朗讀,我哭了;學生聽著,也哭了;正襟危坐著的老師中間也不乏落淚者……場內除了我的「宣洩」,除了節律不一的抽泣,再也沒有別的聲響!
「有過我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之後便是「下課」。
這堂課讓我有了一些意外的收獲,但公正地說,我確確實實是真誠地付出,真情地奉獻,因為真正令我感動的,仍然只是——《我與地壇》。
三、「三進地壇」依然「故我」
《我與地壇》搬到了第一冊(以前是第二冊)!目錄中找到它時我仍是陣陣的激動,仍有抑制不住的想哭的慾望。我要讓我的學生深刻地體驗母愛,理解母愛,升華母愛!
第一部分仍由我「帶領」學生「祭拜」地壇,並且非常理性地讓學生朗讀其中或充滿哲理或飽含欣喜的語段。完成「生命的蛻變」,感知「自然的復甦」,我用了一堂課。
學生似乎與我有了約定,他們期盼著「第二堂課」的到來!所以當我再次進入「地壇」,當我詢問學生對第二部分如何看待時,他們幾乎是統一的回答:「很——感——人!」
九月的天還是悶熱,電扇關了,門窗閉了,簾子拉了,燈光滅了……我靜坐著。
莫名其妙!學生有了騷動。
「好文章須細品默念,最好沒有外界的干擾。史鐵生以殘疾之軀感念母愛,我們,盡可能地走近作者。」
「多少次,我讀著這篇文章,每一回,我都會落淚,我不想刻意地營建這樣的氛圍,我只是希望我們能安靜地感激生活,感謝母愛……」
「不許出聲,但我們須一氣到底……」我的語調顯然已經哽咽。 或遭遇美文
——讀《我與地壇》有感
高一(15)班 孫雄立
繼《荷塘月色》與《我的空中樓閣》這兩篇集比擬與描寫於大成的文化盛宴後,我們在散文單元又邂逅了史鐵生的《我與地壇》。
向來對史鐵生了解不多,長期淹沒在賈平凹與周國平的華麗辭藻中,使我對這位風華正茂卻高位截癱的大思想家知之甚少。讀過《我與地壇》後,深感這次心靈的洗禮來得太晚,憾事也!不合常理地、讀他的《我與地壇》時便被他的名字在我心中深留下烙印。說不清為什麼,我喜歡上了他略帶黑色幽默的口吻,喜歡了他經過十五年心如止水的思考後所換來的大徹大悟的心!「去默坐,去獃想,去推開耳邊的嘈雜,理一理紛亂的思緒,去窺看自己的靈魂」。這就是他十五年寂寞地默默干著的唯一事情!
作者對小生命、大環境的描寫如詩如畫,專情、凄美、傷感而又深含禪意,物我不分中又反差強烈地穿插著對比以突顯其矛盾不安的心。尤其讓我欽佩和欣喜的是,作者是如何用懇切、誠摯的語言將他用全部生命感悟到生活的真諦傳達給讀者,又是怎樣用他的苦難提高讀者對生命的認識和珍愛的啊!作者是如何用飽蘸濃情的筆,寫到了自己的母親、又是怎樣讀懂母親在無比的身心重壓下憔悴不堪地給予兒子生存的啟發啊!他似乎總能將徘徊於我心底的那種類似的思想感受真實而生動地寄寓在那圓潤流暢的字句里,讓我在讀後擁有傾訴般淋漓酣暢的快感。這或許就是所謂的「共鳴」?!
我於是便常懷著一種羨慕甚至是一種剖析自己的情味來反復品讀這篇《我與地壇》,有時竟認真得像幼稚園里的孩子般用手撫摸著書頁,如同珍視一個晶瑩剔透的生命,魔石般地深深吸引著我!可很快我就釋然地笑了。是的,這就是我一直在冥冥中尋覓的文字,這就是我一直嚮往的聖殿,這就是我一直渴望的意境,這就是我懷念已久的情韻!
遭遇美文,心底浮起一陣陣祥和而平靜的幸福感
Ⅲ 求文藝一點的,現代作家寫的小說,最好有一點介紹
亦舒的 寫的都很好 尤其適合女生看
Ⅳ 老是後悔以前的事怎麼辦
我也一直會這樣,我都是想到以前做的很尷尬的事情,每次想到都覺得自己怎麼這么2,超想找個洞鑽進去的那種。但是時間長了想想也沒什麼,過去的事情反正也已經過去了,雖然很蠢但是也算是段回憶,那時候年輕犯犯傻也是自然的。你不要老是想著怎麼後悔怎麼難過,因為事情已經發生了,你改變不了的,你一直後悔後悔的事情只會讓你更加後悔,應該向前看,總結一下經驗,讓自己在今後的路上少犯這種後悔的事就行了
Ⅳ 一個女生送給我一本史鐵生的《我與地壇》,這代表什麼寓意啊!!!求解答!!!
沒准他是看你在頹廢期,拿著本書激勵你!史鐵生在青年時斷了雙腿,他曾一度頹廢,後來在地壇他早到活下去的信念,並對未來充滿信心。也沒準是告誡你要侍奉母親,珍惜親人,畢竟史鐵生母親早逝,他為沒有過多時間侍奉母親而懊悔。更或許是單純叫你長點見識,多點知識
1、《論語》
其中有句話:「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無論是用在人際關系交往交友,還是用在企業經營管理中非常優秀,甚至國家在奧運會開幕式致辭也是用的這句話,博大精深啊,值得看看。
《西點軍校》也值得看,它可以鍛煉我們自己的執行力和遇到挫折困境後精神意志里,因為在人生的旅途中每個人都會遇到或多或少的挫折和困境等,這時自身的精神意志力能否經得住挫折的打擊或考驗就顯得非常關鍵。能夠重新振作的人肯定是強者。而且這個人擁有了超強的精神意志力。
Ⅶ 求適合高中女孩子朗誦的詩歌或散文
1
懷想
我不知道
是否 還在愛你
如果愛著
為什麼 會有那樣一次分離
我不知道
是否 早已不再愛你
如果不愛
為什麼 記憶沒有隨著時光
流去
回想你的笑靨
我的心 起伏難平
可恨一切
都已成為過去
只有婆娑的夜晚
一如從前 那樣美麗
2
剪不斷的情愫
原想這一次遠游
就能忘記你秀美的雙眸
就能剪斷
絲絲縷縷的情愫
和秋風也吹不落的憂愁
誰曾想 到頭來
山河依舊
愛也依舊
你的身影
剛在身後 又到前頭
3
是否
是否 你已把我遺忘
不然為何 杳無音信
天各一方
是否 你已把我珍藏
不然為何 微笑總在裝飾我的夢
留下綺麗的幻想
是否 我們有緣
只是源頭水尾
難以相見
是否 我們無緣
歲月留給我的將是
愁緒縈懷 寸斷肝腸
4
假如你不夠快樂
假如你不夠快樂
也不要把眉頭深鎖
人生本來短暫
為什麼 還要栽培苦澀
打開塵封的門窗
讓陽光雨露灑遍每個角落
走向生命的原野
讓風兒熨平前額
博大可以稀釋憂愁
深色能夠覆蓋淺色
5
自愛
你沒有理由沮喪
為了你是秋日
彷惶
你也沒有理由驕矜
為了你是春天
把頭仰
秋色不如春光美
春光也不比秋色強
6
思——題油畫
只一個沉默的姿態
便足以讓世界著迷
不僅因為是一尊聖潔
不僅因為是一片安謐
還因為是一面昭示
還因為是一個啟迪
還因為她以現代人的形象
告訴我們
——沉思是一種美麗
7
豪放是一種美德
我從眼睛裡
讀懂了你
你從話語里
弄清了我
含蓄是一種性格
豪放是一種美德
別對我說
只有眼睛才是
心靈的真正折射
如果沒有語言
我們在孤寂中
收獲的只能是沉默……
8
淡淡的雲彩悠悠地游
愛,不要成為囚
不要為了你的愜意
便取締了別人的自由
得不到 總是最好的
太多了 又怎能消受
少是愁多也是憂
秋天的江水汨汨地流
淡淡的霧
淡淡的雨
淡淡的雲彩悠悠的游
9
只要彼此愛過一次
如果不曾相逢
也許 心緒永遠不會沉重
如果真的失之交臂
恐怕一生也不得輕松
一個眼神
便足以讓心海 掠過颶風
在貧瘠的土地上
更深地懂得風景
一次遠行
便足以憔悴了一顆 羸弱的心
每望一眼秋水微瀾
便恨不得 淚水盈盈
死怎能不 從容不迫
愛又怎能 無動於衷
只要彼此愛過一次
就是無憾的人生
10
也許
也許,永遠沒有那一天
前程如朝霞般絢爛
也許,永遠沒有那一天
成功如燈火般輝煌
也許,只能是這樣
攀援卻達不到峰頂
也許,只能是這樣
奔流卻掀不起波浪
也許,我們能給予你的
只有一顆
飽經滄桑的心
和滿臉風霜
11
跨越自己
我們可以欺瞞別人
卻無法欺瞞自己
當我們走向枝繁葉茂的五月
青春就不再是一個謎
向上的路
總是坎坷又崎嶇
要永遠保持最初的浪漫
真是不容易
有人悲哀
有人欣喜
當我們跨越了一座高山
也就跨越了一個真實的自己
12
我不期望回報
給予你了
我便不期望回報
如果付出
就是為了 有一天索取
那麼,我將變得多麼渺小
如果,你是湖水
我樂意是堤岸環繞
如果,你是山嶺
我樂意是裝點你姿容的青草
人,不一定能使自己偉大
但一定可以
使自己崇高
13
永恆的心
歲月如水
流到什麼地方
就有什麼樣的時尚
我們怎能苛求
世事與滄桑
永不改變的
是從不羞於見人的
真摯與善良
人心
無論穿什麼樣的衣裳
都會 太不漂亮
14
默默的情懷
總有些這樣的時候
正是為了愛
才悄悄躲開
躲開的是身影
躲不開的 卻是那份
默默的情懷
月光下躑躅
睡夢里徘徊
感情上的事情
常常 說不明白
不是不想愛
不是不去愛
怕只怕
愛也是一種傷害
15
給我一個微笑就夠了
不要給我太多情意
讓我拿什麼還你
感情的債是最重的呵
我無法報答 又怎能忘記
給我一個微笑就夠了
如薄酒一杯,像柔風一縷
這就是一篇最動人的宣言呵
彷彿春天 溫馨又飄逸
16
思念
我叮嚀你的
你說 不會遺忘
你告訴我的�
我也 全都珍藏
對於我們來說
記憶是飄不落的日子
——永遠不會發黃
相聚的時候 總是很短
期待的時候 總是很長
歲月的溪水邊
撿拾起多少閃亮的詩行
如果你要想念我
就望一望天上那
閃爍的繁星
有我尋覓你的
目——光
17
背影
背影
總是很簡單
簡單
是一種風景
背影
總是很年輕
年輕
是一種清明
背影
總是很含蓄
含蓄
是一種魅力
背影
總是很孤零
孤零
更讓人記得清
16
但是,我更樂意
為什麼要別人承認我
只要路沒有錯
名利從來是鮮花
也是枷鎖
無論什麼成為結局
總難免興味索然
流動的過程中
有一種永恆的快樂
盡管,我有時也祈求
有一個讓生命輝煌的時刻
但是,我更樂意
讓心靈寧靜而淡泊
17
我知道
歡樂是人生的驛站
痛苦是生命的航程
我知道
當你心緒沉重的時候
最好的禮物
是送你一片寧靜的天空
你會迷惘
也會清醒
當夜幕低落的時候
你會感受到
有一雙溫暖的眼睛
我知道
當你拭乾麵頰上的淚水
你會燦然一笑
那時,我會輕輕對你說
走吧 你看
槐花正香 月色正明
18
旅行
凡是遙遠的地方
對我們都有一種誘惑
不是誘惑於美麗
就是誘惑於傳說
即使遠方的風景
並不盡如人意
我們也無需在乎
因為這實在是一個
迷人的錯
仰首是春 俯首是秋
願所有的幸福都追隨著你
月圓是畫 月缺是詩
19
祝願
——寫給友人生日
因為你的降臨
這一天
成了一個美麗的日子
從此世界
便多了一抹誘人的色彩
而我記憶的畫屏上
更添了許多
美好的懷念 似錦如織
我親愛的朋友
請接受我深深的祝願
願所有的歡樂都陪伴著你
到遠方去 到遠方去
熟悉的地方沒有景色
20
倘若才華得不到承認
倘若才華得不到承認
與其詛咒 不如堅忍
在堅忍中積蓄力量
默默耕耘
詛咒 無濟於事
只能讓原來的光芒黯淡
在變得黯淡的光芒中
淪喪的更有 大樹的精神
飄來的是雲
飄去的也是雲
既然今天
沒人識得星星一顆
那麼明日
何妨做 皓月一輪
21
如果生活不夠慷慨
如果生活不夠慷慨
我們也不必回報吝嗇
何必要細細的盤算
付出和得到的必須一般多
如果能夠大方
何必顯得猥瑣
如果能夠瀟灑
何必選擇寂寞
獲得是一種滿足
給予是一種快樂
22
感謝
讓我怎樣感謝你
當我走向你的時候
我原想收獲一縷春風
你卻給了我整個春天
讓我怎樣感謝你
當我走向你的時候
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
你卻給了我整個海洋
讓我怎樣感謝你
當我走向你的時候
我原想擷取一枚紅葉
你卻給了我整個楓林
讓我怎樣感謝你
當我走向你的時候
我原想親吻一朵雪花
你卻給了我銀色的世界
23
我把小船劃向月亮
請不要責怪
有時 會離群索居
要知道
孤獨也需要勇氣
別以為 有一面旗幟
在前方嘩啦啦地招展
後面就一定會有我的步履
我不崇拜
我不理解的東西
我把小船劃向月亮
就這樣劃呵
把追求和獨立連在一起
把生命和自由連在一起
24
只要明天還在
只要春天還在
我就不會悲哀
縱使黑夜吞噬了一切
太陽還可以重新回來
只要生命還在
我就不會悲哀
縱使陷身茫茫沙漠
還有希望的綠洲存在
只要明天還在
我就不會悲哀
冬雪終會悄悄融化
春雷定將滾滾而來
25
旅程
意志倒下的時候
生命也就不再屹立
歪歪斜斜的身影
又怎耐得
秋葉蕭瑟 晚來風急
垂下頭顱
只是為了讓思想揚起
你若有一個不屈的靈魂
腳下,就會有一片堅實的土地
無論走向何方
都會有無數雙眼睛跟隨著你
從別人那裡
我們認識了自己
26
祝你好運
還沒有走完春天
卻已感覺春色易老
時光湍湍流淌
豈甘命運 有如蒿草
繽紛的色彩 使大腦暈眩
淡泊的生活 或許是劑良葯
人,不該甘於清貧
可又怎能沒有一點清高
枯萎的品格
會把一切葬送掉
祝你好運
願你的心靈 和運氣一樣好
28
那凋零的是花
你的生命正值春光
為什麼 我卻看到了霜葉的容顏
只因為那面美麗的鏡子
打碎了
你的眷戀深深
在夢幻旁 久久盤桓
既然伸出雙手
也捧不起水中的月亮
那麼讓昨日成為回憶
也成為紀念
人生並非只有一處
繽紛爛漫
那凋零的是花
——不是春天
29
許諾
不要太相信許諾
許諾是時間結出的松果
松果盡管美妙
誰能保證不會被季節打落
機會,憑自己爭取
命運,靠自己把握
生命是自己的畫板
為什麼要依賴別人著色
30
選擇
你的路
已經走了很長很長
走了很長
可還是看不到風光
看不到風光
你的心很苦 很彷徨
沒有風帆的船
不比死了強
沒有羅盤的風帆
只能四處去流浪
如果你是魚 不要迷戀天空
如果你是鳥 不要痴情海洋
31
給友人
不站起來
才不會倒下
更何況
我們要去浪跡天涯
跌倒是一次紀念
紀念是一朵溫馨的花
尋找 管什麼日月星辰
跋涉 分什麼春秋冬夏
我們就這樣攜著手
走呵 走呵
你說,看到大海的時候
你會舒心的笑
是呵 是呵
我們的笑 能挽住雲霞
可是,我不知道
當我們想笑的時候
會不會
卻是 潸然淚下
32
疊紙船的女孩
他長大了
認識了一個
喜歡疊紙船的女孩
那個女孩喜歡海
喜歡海岸金黃的沙灘
喜歡在黃昏里的沙灘漫步
有一天
那個女孩漫步
走進了他家的門口
晚上,媽媽問他
是不是有個女孩子來過了
他回答說
沒有,沒有呵
媽媽一笑
問那個紙船是誰疊的
一棵開花的樹 席慕容
如何讓你遇見我
在我最美麗的時刻
為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佛讓我們結一段塵緣
佛於是把我化做一棵樹
長在你必經的路旁
陽光下
慎重地開滿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當你走近
請你細聽
那顫抖的葉
是我等待的熱情
而當你終於無視地走過
在你身後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那是我凋零的心
我願意------ 裴多菲
我願意是急流,只要我的愛人
是一條小魚
在我的浪花中快樂地游來游去。
我願意是荒林,只要我的愛人
是一隻小鳥
在我稠密的樹林間做巢鳴叫。
我願意是廢墟,只要我的愛人
是青春的常春藤
沿著我荒涼的額親密地攀援上升。
我願意是草屋,只要我的愛人
是可愛的火焰
在我的爐子里愉快地緩緩閃現。
我願意是灰色的破旗,只要我的愛人
是珊瑚似的夕陽
在我蒼白的臉上顯出鮮艷的光輝。
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 舒婷
我是你河邊上破舊的老水車,
數百年來紡著疲憊的歌;
我是你額上熏黑的礦燈,
照你在歷史的隧洞里蝸行摸索;
我是干癟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灘上的駁船
把纖繩深深
勒進你的肩膊;
——祖國啊!
我是貧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輩輩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飛天」袖間
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祖國啊!
我是你簇新的思想,
剛從神話的蛛網里掙脫;
我是你雪被下,古蓮的胚芽;
我是你掛著眼淚的笑渦;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線;
是緋紅的黎明,
正在噴薄;
——祖國啊!
我是你十億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萬平方的總和;
你以傷痕累累的乳房,
喂養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騰的我;
那就從我的血肉之軀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饒、你的榮光、你的自由;
——祖國啊,
我親愛的祖國!
Ⅷ 我是初二升初三的女生,有什麼課外書可以推薦的嗎
哇,現在像你這么有心的女孩現在還真少見了;
小說的話我喜歡幾本,你這個年齡也可以看的,慚愧的說給聽。。
《狼圖騰》應該知道,《塵埃落定》,《百年孤獨》,文學造詣都算比較高的,看起來也比較容易沉下心來,摘抄這種作業吧,我是過來人,坦白說,用處不大,至少當年我這么認為,老師的目的估計啊,就是為了假期不讓學生閑著,作業收上去,他們是不會看的。。
Ⅸ 推薦幾本好的文學作品
《我與地壇》、《茶館》、《挪威的森林》、《基督山伯爵》、《蘇菲的世界》等。
1、《我與地壇》
《我與地壇》所講述的是有關生命本身的問題:人該怎樣來看待生命中的苦難。這問題的提出首先是由於他自身經歷中的殘酷事件,即「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
2、《茶館》
《茶館》以北京裕龍大茶館為背景,描寫了清末、民初、抗戰勝利後三個歷史時期的北京社會風貌。
3、《挪威的森林》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於1987年所著的一部長篇愛情小說。故事講述主角糾纏在情緒不穩定且患有精神疾病的直子和開朗活潑的小林綠子之間,展開了自我成長的旅程。
4、《基督山伯爵》
《基督山伯爵》漫畫是大仲馬森山繪凪 著作的日本漫畫。故事內容基督山伯爵漫畫 ,故事講述19世紀法國皇帝拿破崙百日王朝時期,法老號大副愛德蒙·唐泰斯受船長委託,為拿破崙黨人送了一封信,遭到兩個卑鄙小人和法官的陷害,被打入黑牢。
5、《蘇菲的世界》
《蘇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喬斯坦·賈德創作的一本關於西方哲學史的長篇小說,它以小說的形式,通過一名哲學導師向一個叫蘇菲的女孩傳授哲學知識的經過,揭示了西方哲學史發展的歷程。
Ⅹ 真的堅持不下去了,毀容的女生該怎麼過下去
建議你看下史鐵生的《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