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香小說許倩小程免費閱讀
㈠ 周傑倫的最好聽歌,是七里香,MINE MINE,說好的幸福呢,給我一首歌的時間,稻香嗎
不同人有不同的喜好,所以對於好聽的定義也不同。周傑倫最好聽的歌曲無法評選出,以下為周傑倫認可度高,傳唱范圍廣的一些歌曲。
1、七里香
七里香是周傑倫2004年發售的專輯《七里香》的主打歌曲,樂曲創作由周傑倫完成,其中融合了多種音樂元素,展現了周傑倫獨樹一幟的才華。
2、晴天
晴天是周傑倫作曲並在2003年發布在專輯《葉惠美》中的作品,並一舉獲得年度最受歡迎華語金曲獎
3、青花瓷
青花瓷是由周傑倫作曲方文山作詞發表在2007年的專輯《我很忙》中的歌曲。並獲得台灣年度最佳作曲獎,年度最佳作詞獎和年度最佳歌曲獎。
4、聽媽媽的話
聽媽媽的話是周傑倫填詞作曲並演唱收錄在2006年專輯《依然范特西》中的一首歌曲,同年入選台北教育大學附屬實驗國民小學一年級教材。
5、說好的幸福呢
說好的幸福呢是由周傑倫方文山聯手創作收錄在2008年專輯《魔傑座》中的一首歌曲,並獲得至尊金曲大獎。
(1)七里香小說許倩小程免費閱讀擴展閱讀:
周傑倫2020新歌《Mojito》
該歌的MV也是在那個充滿各種色彩、富有浪漫情懷,不缺美酒和美女的古巴完成的拍攝,古巴除了朗姆酒和雪茄,也聚集了各種各樣各種顏色的古董車,而周傑倫從很久以前就酷愛古董車,自己也買過不少。
周傑倫領著好友群,穿著異國情調清爽的夏衫,一行人坐著鮮艷復古的老爺車馳騁在馬拉貢濱海大道上,捕捉古巴迷人景緻,路人也不自覺跟著舞動搖擺!
值得一提的是這首歌的作詞是由黃俊郎完成的,這更是大大的提高了粉絲對這首歌的期待值,畢竟周傑倫背後的男人除了方文山外另一個就是黃俊郎了,而且他們也好久沒有合作了。
黃俊郎寫的歌詞「麻煩給我的愛人來一杯Mojito,我喜歡閱讀她微醺時的眼眸」,周傑倫笑說:「我覺得阿郎一定是酒喝多了,才會寫出這樣的歌詞。」
㈡ 席慕蓉《七里香》點評
濃厚的畫面感向我們襲來。作為科班出身的油畫家,席慕蓉在詩中追求一種別致的畫面感是理所當然的。詩人通過一組意象群,如溪水、海洋、浪潮、綠樹、白花、籬、魂魄、園,為我們描摹出一幅多姿的畫面,給我們以豐富的想像空間與深遠的意蘊享受.
㈢ 七里香的閱讀
序
我想我是愛過你
從墜落塵土那刻開始
你的眼神曾照耀
我荒蕪的容顏
我每一寸肌膚都
欣欣向榮
這是很久前就安排好的一局
在這綠樹白花的籬
相遇 卻又別離
當我背對你的背影
我的憂傷足足七里
一
倪木第一次見到他,還是小時候,她媽媽帶她去醫院,一個高高瘦瘦戴著金邊眼鏡的傢伙問:「哪裡不舒服?」
那時的她穿著剛發下的海藍鑲白條紋的校裙,梳著兩個小辮,坐在醫院的轉椅上盪著胖乎乎的小腿。她想著小新正在院子里的「紅扇樹」下等著她交換明星貼畫。(倪木不知道那樹的名字,只知道開的花象把粉紅的扇子。)賣糖葫蘆的傢伙要從院門前經過,而她養的胖嘟嘟的小狗正趴在院門口呼呼吐著舌頭,等她回去了繞著她的腳撒歡。
倪木的媽媽摸了摸她的頭:「她七歲了,可是還尿床。」她說這話時臉有些紅,好象尿床的是她。窗外的樹木鬱郁蔥蔥,象七歲的倪木一樣生氣勃勃。倪木的視線從窗外轉到面前的白大褂身上時,她臉上微微的笑容消失了,因為――――那個穿白大褂的傢伙在笑,他的嘴角稍向上翹,露出有點白森森的牙。
小孩也有小孩的直覺,倪木剛剛數學不及格,當倪木拿著試卷從講台返回座位時,同桌那得了一百分的小胖子臉上也是露著淡淡的笑。不知為什麼,她將面前白大褂的笑容和那小子的笑容劃了一個等號。等式一成立,倪木的臉上便露出怒容。她甚至還捏了捏拳頭。
「做夢的時候上了衛生間?是不是?」那白森森的牙齒間吐出一句問話。那話其實很溫柔,不象醫生職業性的問話,但倪木反而不喜歡。
倪木看了看她媽媽,不說話。她媽媽拂了拂頭發,對醫生說:「我去過別的醫院,也找過偏方,但仍然這樣,總是改不了。」倪木皺了皺眉,她不愛喝中葯,苦苦的。而且外用的葯是敷在肚臍眼,再用紗布纏在身上,讓她總覺得難受。
她媽媽跟醫生談了許久,也談了談自己最近的身體情況。她的胳膊上有塊淤青,那醫生問及時候她頓了頓說是不小心撞傷的,眼圈有些紅,但接著又笑了。倪木有些奇怪地看著媽媽的表情。後來她媽媽去劃價取葯,倪木便坐在椅子上等她,不時朝門口張望。
又進來了一個病號,倪木的視線跟著他轉過去,她看到白大褂的臉很嚴肅,居然有點象她的老師,一瞬間,她有些茫然,不知道剛才那縷笑容是不是真的。這時她媽媽回來了,把葯給醫生查看,醫生叮囑了幾句,她道了謝,就帶著倪木回家了。
公汽在路上吞吐行人,慢而閑散,象一個人在懶洋洋地吐煙圈。她媽媽似乎在想著什麼,一直獃獃的,到某站又如夢初醒般帶倪木下了車。她們進了商場,她媽媽買了幾本畫冊讓她坐在長椅上先看著,不要亂跑,然後自個去某個專櫃購物。倪木將幾本畫冊都看完了,她還沒回來,倪木只得再看一遍,等第四遍時,她媽媽終於回來了。
那個周末小新用指甲花將十個指甲染得紅紅的,相當漂亮。當然她也沒有忘記倪木。兩個朋友在金緞般的陽光下伸著手,眯著眼睛打量著指甲,一副很陶醉的樣子。這時倪木想起她媽媽買的東西,就跑進裡屋。那些東西一向給鎖在抽屜里,不讓她動的,但那天她媽媽臨時加班忘了鎖。當倪木拉開抽屜,小新看著哇地一聲叫了起來,她說:「這是打扮用的,我媽媽也有,但沒這么多。」小新的媽媽愛跳舞,扮靚是全院出了名的,離她老遠都可以聞到香味。
小新塗抹起來,倪木依葫蘆畫瓢,她不愛畫嘴,就用口紅在小新腕上畫了許多手錶,註明一點兩點。在小新咯咯笑著說六點半了的時候,一個尖利的聲音象警鈴響起:「天啦,你們在做什麼?」是她媽媽,若干年後倪木還記得她臉上那股絕望的表情。
倪木的屁股在那個周末很受傷,她媽媽剛買的化妝品一次沒用就給她糟蹋得差不多了。她一邊數落倪木一邊清理物品。過了不久她再一次帶倪木出門時,就用那些殘余品在臉上打理了下,似乎怕浪廢。
倪木於是又見到了那個戴金邊眼鏡的白大褂,只是這次不是在醫院,而是在一家診所。她媽媽推推她說:「叫唐叔叔!」
倪木沒有叫,因為面前的傢伙看樣子和院里的雷哥哥相差不了多少。雷哥哥大學剛畢業,是院里所有孩子的學習對象。至少大人們教育孩子的時候,都以他為榜樣。小新還經常向他提問。
她媽媽和他言談,倪木知道了這是白大褂和朋友合開的診所。她四下打量這小診所時,她媽媽把她拉過去:「張開嘴巴,讓叔叔看看牙!」
然後她媽媽說:「她總愛吃糖,牙膏都吃。又總粘著糖葫蘆。你看這牙啊!」
倪木咧著嘴巴,仰頭望天,這時,真真切切地,她在那張臉上看到了笑容,同桌小胖子的笑容,同時白大褂問她媽媽:「那葯還有效吧?她現在還尿不尿床?」
倪木突然抓住那隻伸過來的手,朝他手腕上狠狠咬下去。她媽媽尖叫起來把她拉到一邊,順便又拍了拍她的屁股。白大褂也吃驚地望著她,倪木咧了咧嘴,說:「我牙齒很好,我牙齒沒病!」
後來她媽媽帶她去牙醫處拔牙(她原本就是要去那裡),拔下的牙倪木帶走了。她和小新站在院子里,小新叫著加油,倪木使勁把牙扔上屋頂――據說這樣牙齒會很快再長出來。
若干年後,許多事就像被倪木扔掉的那顆牙齒,遺忘在記憶的某個角落-或者說有新的事物「長」在了她的腦海。但當她再次遇到白大褂,不,那時他已經不再穿白大褂,而是西裝革履。她在記憶里搜索著關於他的一切,而他叫著倪木,微笑著伸出手腕,指指上面的牙印。
她嘗試著叫他,但卻不知道該稱呼什麼。想和他說話,也不知道要說什麼。她兩手揉著葯,那葯袋發出濃烈的中草葯的味兒,那是給她外婆買的。最後她把葯袋口封好,准備離開他的醫葯店,他說開車送她,倪木說不用了。在出店門時,倪木突然對他說:「我早就不尿床了!」那年她十七歲。
他微一錯愕,然後臉上再次露出一種淡笑。他遞給倪木一張名片。
倪木十年前就在父母的爭執里知道了他叫唐安,在接過名片時她有了一絲絲失望。名片上的他,是某醫葯連鎖店的老闆,他改了一個陽剛又俗氣的名字:唐顯龍。
㈣ 七里香花開閱讀答案
既表明文章主要寫的是「七里香」,又表明這是大自然美麗精緻的一個縮影。這美麗的景緻容易引起人們的喜愛,從而對七里香的消失、大自然的破壞抱有惋惜,對現代文明的負面後果進行反思,含蓄地表達了主題。
6.以鄉野那色彩絢爛、充滿生機的美好春色與城市的冰冷、孤寂形成強烈的對比;突出對鄉野五彩斑斕的春天的贊美,也包含了對空虛城市的無奈和厭棄;引出迷人的七里香,為下文張本。
7.(1)家鄉的山村被七里香環繞,構成童年生活的樂園;(2)漫山遍野開遍的七里香,讓人沉醉;(3)鄉親們剪七里香賣錢十分歡快。
㈤ 七里香閱讀答案
你好很高興可惜幫助你七里香席慕容 「七里香」原是一種花名,這本身就充溢著詩情,流淌出畫意。 溪水急著要流向海洋 浪潮卻渴望重回土地 在綠樹百花的籬前 曾那樣輕易地揮手告別 濃厚的畫面感向我們襲來。作為科班出身的油畫家,席慕蓉在詩中追求一種別致的畫面感是理所當然的。詩人通過一組意象群,如溪水、海洋、浪潮、綠樹、白花、籬、魂魄、園,為我們描摹出一幅多姿的畫面,給我們以豐富的想像空間與深遠的意蘊享受。 溪水為何急著要流向海洋?只因它渴望投入大海的懷抱,就如同有人唱「曾經年少愛追夢,一心只想往前飛」,少年有著天真的遐想,嚮往未知的天地,以為生活永遠在別處,在遠方。「浪潮卻渴望重回土地」,須知大地母親最可憑依。及漸長,閱世遂深,觀人亦久,乃知此心繫故園,情懷追昨天,而終不可回少年爛漫時。綠樹、白花交相輝映,少年「籬」前豈知離愁苦?詩人在此巧用「籬」與「離」之諧音,暗寓離別之意,與「柳」寓「留」正同。少年輕離別,只是揮揮手便頭也不回地走了。走的匆匆,走的也灑脫。直至滄桑歷盡,魂魄歸來,轉眼已是廿年。 白樂天《長恨歌》有「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之句,詩人此處化用「魂魄」這一深具古典韻味之意象,有幽深的韻致,纏綿的情懷。一陣微風拂過,郁香滿園,言有盡而意無窮。
㈥ 席慕容<七里香>
一棵開花的樹(席慕容)
如何讓你遇見我
在我最美麗的時刻 為這
我已在佛前 求了五百年
求他讓我們結一段塵緣
佛於是把我化作一棵樹
長在你必經的路旁
陽光下慎重地開滿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當你走近 請你細聽
那顫抖的葉是我等待的熱情
而當你終於無視地走過
在你身後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1980.10.4.
賞析: 這是一首精緻感人的美麗小詩,飽含真摯熱切的愛戀之情。當我們走過繽紛的花叢,怡人的小徑,亦或經過一株獨開的花,一片殘留的綠時,我們是否會想到在我們的身邊的莽莽生靈中有那麼一些正守望著我們,祝福著我們,深深地愛著我們,因我們的存在而美麗,幸福?
愛是一種痛苦,也是一種幸福;悲哀是一種幸福,也是一種痛苦。是否真有輪回的造化成就著情感的延續與傳遞?亦或身邊的美好本身就透漏著愛的信息?
當我們還是孩提時,願做一棵開花的樹,苦望成熟。然而時間無視渴望。成長與蛻變是花開花落的必然歷程,歲月極美就在於它必然流逝。
陽光下朵朵盛開的是濃抹的重彩,一地花落的凄涼是突兀的可悲。難道,真的是一萬年才修得人形,再有一萬年才修得七情六慾,才可以站在所愛的人面前,流下第一滴眼淚。
也許一開始就註定是錯,只是我不願不願相信我們的緣分只有一次相遇的巧合。五百年的等待換回了相遇的那一刻,如果我再等五百年或者更長的歲月,你會不會看我看我那滿樹的期望是怎樣為你紛紛而落。
一棵樹,只開一次花,一個人,也只有一次美麗。只為你能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而你卻無視地走過,踩著一層疊一層地花落。我這才悟出:相遇不是美麗,相遇是錯。
在平凡的日子裡,可以認認真真相愛的人,是有福的!
這首詩讓我們看到了一顆孤單的心,充滿了對愛情的期盼卻又似乎不為人知。她(他)情感真摯熱切,哀婉之情中不乏執著於恆久。 成為一種昭示 -- 愛情,需要執著。
作者及作品:點擊這里!只需10秒注冊,立即擁有自己的博客網站! 開始博客之旅!
席慕容,蒙古族女詩人。原籍內蒙古查哈爾盟明安旗。蒙古名字全稱穆倫席連勃, 意為浩盪大江河。是蒙古族王族之後,外婆是王族公主。在父親的軍旅生活 中,席慕容出生於四川。十三歲起在日記中寫詩,十四歲入台北師范藝術科, 後又入台灣師范大學藝術系。1964年入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專攻油 畫。畢業後任台灣新竹師專美術科副教授。舉辦過數十次個人畫展,出過畫 集,多次獲多種繪畫獎。1981年,台灣大地出版社出版席慕容的第一本詩集 《七里香》,一年之內再版七次。其他詩集也是一版再版。 席慕容多寫愛情、人生、鄉愁,寫得極美,清新、易懂、好讀也是她擁 有大量讀者的重要原因之一。
《七里香》是席慕容的抒情詩合集,她的詩像她的名字那樣是一條江,泛著清麗的旋律,閃著悅目的波光,帶著對愛的追求、年華的惆悵和沉重的鄉愁等最可貴的人生情味,自然地流動,流到讀者的心中,盪漾著眾多的心弦而產生共振、共鳴。
㈦ 七里香 席慕容 閱讀題 急~~~
席慕容——七里香
卷一 七里香
在.那樣.古老的歲月里
也曾有過.同樣的故事
那.彈箜篌的女子?也是十六歲嗎
還是說今夜的我
就是那是女子
七里香
溪水急著要流向海洋
浪潮卻渴望重回土地
在綠樹白花的籬前
曾那樣輕易地揮手道別
而滄桑的二十年後
我們的魂魄卻夜夜歸來
微風拂過時
便化作滿園的郁香
成 熟
童年的夢幻褪色了
不再是只願做一隻
長了翅膀的小精靈
有月亮的晚上
倚在窗前的
是漸呈修長的雙手
將火熱的頰貼在石欄上
在古長春藤的蔭里
有螢火在游
不再寫流水帳似的日記了
換成了密密的
模糊的字跡
在一頁頁深藍淺藍的淚痕里
有著誰都不知道的語句
一棵開花的樹
如何讓你遇見我
在我最美麗的時刻為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他讓我們結一段塵緣
佛於是把我化作一棵樹
長在你必經的路旁
陽光下慎重地開滿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當你走近請你細聽
那顫抖的葉是我等待的熱情
而當你終於無視地走過
在你身後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古相思曲
只緣感君一回顧,使我思君暮與朝
——古樂府
在那樣古老的歲月里
也曾有過同樣的故事
那彈箜篌的女子也是十六歲嗎
還是說今夜的我
就是那個女子
就是幾千年來彈著箜篌等待著的
那一個溫柔謙卑的靈魂
就是在鶯花爛漫時蹉跎著哭泣的
那同一個人
那麼就算我流淚了也別笑我軟弱
多少個朝代的女子唱著同樣的歌
在開滿了玉蘭的樹下曾有過
多少次的別離
而在這溫暖的春夜裡啊
有多少美麗的聲音曾唱過古相思曲
渡 口
讓我與你握別
再輕輕抽出我的手
知道思念從此生根
浮雲白日山川庄嚴溫柔
讓我與你握別
再輕輕抽出我的手
年華從此停頓
熱淚在心中匯成河流
是那樣萬般無奈的凝視
渡口旁找不到一朵可以相送的花
就把祝福別在襟上吧
而明日
明日又隔天涯
祈禱詞
我知道這世界不是絕對的好
我也知道它有離別有衰老
然而我只有一次的機會
上主啊請俯聽我的祈禱
請給我一個長長的夏季
給我一段無瑕的回憶
給我一顆溫柔的心
給我一份潔白的戀情
我只能來這世上一次所以
請再給我一個美麗的名字
好讓他能在夜裡低喚我
在賓士的歲月里
永遠記得我們曾經相愛的事
異 域
於是夜來了
敲打著我十一月的窗
從南國的馨香中醒來
從回家的夢里醒來
布魯塞爾的燈火輝煌
我孤獨地投身在人群中
人群投我以孤獨
細雨霏霏不是我的淚
窗外蕭蕭落木
卷二 千年的願望
總希望
二十歲的那個月夜
能再回來
再重新活那麼一次
千年的願望
總希望
二十歲的那個月夜
能再回來
再重新活那麼一次
然而
商時風
唐時雨
多少枝花
多少個閑情的少女
想她們在玉階上轉回以後
也只能枉然地剪下玫瑰
插入瓶中
山 月
我曾踏月而來
只因你在山中
山風拂發拂頸拂***露的肩膀
而月光衣我以華裳
月光衣我以華裳
林間有新綠似我青春模樣
青春透明如醇酒可飲可盡可別離
但終我倆多少物換星移的韶華
卻總不能將它忘記
更不能忘記的是那一輪月
照了長城照了洞庭而又在那夜照進山林
從此悲哀粉碎
化做無數的音容笑貌
在四月的夜裡襲我以郁香
襲我以次次春回的悵惘
回 首
一直在盼望著一段美麗的愛
所以我毫不猶疑地將你舍棄
流浪的途中我不斷尋覓
卻沒料到回首之時
年輕的你從未稍離
從未稍離的你在我心中
春天來時便反復地吟唱
那濱江路上的灰沙炎日
那麗水街前的一地月光
那清晨園中為誰摘下的茉莉
那渡船頭上風里翻飛的裙裳
在風里翻飛然後紛紛墜落
歲月深埋在土中便成琥珀
在灰色的黎明前我悵然回顧
親愛的朋友啊
難道鳥必要自焚才能成為鳳凰
難道青春必要愚昧
愛必得憂傷
給你的歌
我愛你只因歲月如梭
永不停留永不回頭
才能編織出華麗的面容啊
不露一絲褪色的悲愁
我愛你只因你已遠去
不再出現不復記憶
才能掀起層層結痂的心啊
在無星無月的夜裡
一層是一種掙扎
一層是一次蛻變
而在驀然回首的痛楚里
亭亭出現的是你我的華年
邂 逅
你把憂傷畫在眼角
我將流浪抹在額頭
你用思念添幾縷白發
我讓歲月雕刻我憔悴的手
然後在街角我們擦身而過
漠然地不再相識
啊
親愛的朋友
請別錯怪那韶光改人容顏
我們自己才是那個化裝師
暮 色
在一個年輕的夜裡
聽過一首歌
清洌纏綿
如山風拂過百合
再渴望時卻聲息寂滅
不見蹤跡亦無來處
空留那月光沁人肌膚
而在二十年後的一個黃昏里
有什麼是與那夜相似
竟爾使那旋律翩然來臨
山鳴谷應直逼我心
回顧所來徑啊
蒼蒼橫著的翠微
這半生的坎坷啊
在暮色中竟化為甜蜜的熱淚
月桂樹的願望
我為什麼還要愛你呢
海已經漫上來了
漫過我生命的沙灘
而又退得那樣急
把青春一卷而去
把青春一卷而去
灑下滿天的星斗
山依舊樹依舊
我腳下已不是昨日的水流
風清雲淡
野百合散開在黃昏的山巔
有誰在月光下變成桂樹
可以逃過夜夜的思念
卷三 流浪者之歌
想你和那一個
夏日的午後
想你從林深處緩緩走來
是我含笑的出水的蓮
流浪者之歌
在異鄉的曠野
我是一滴悔恨的溶雪
投入山澗再投入溪河
流過平原再流過大湖
換得的是寂寞的歲月
在這幾千里冰封的國度
總想起那些開在南方的扶桑
那一個下午又一個下午的
金色陽光
想起那被我虛擲了的少年時
為什麼不對那圓臉愛笑的女孩
說出我心裡的那一個字
而今日的我是一滴悔恨的溶雪
在流浪的盡頭化作千尋瀑布
從痛苦撕裂的胸中發出吼聲
從南方呼喚
呼喚啊
我那失去的愛人
孤 星
在天空里
有一顆孤獨的星
黑夜裡的旅人
總會頻頻回首
想像著那是他初次的
初次的愛戀
茉 莉
茉莉好像
沒有什麼季節
在日里在夜裡
時時開著小朵的
清香的蓓蕾
想你
好像也沒有什麼分別
在日里在夜裡
在每一個
恍惚的剎那間
青 春
之一
所有的結局都已寫好
所有的淚水也都已啟程
卻忽然忘了是怎麼樣的一個開始
在那個古老的不再回來的夏日
無論我如何地去追索
年輕的你只如雲影掠過
而你微笑的面容極淺極淺
逐漸隱沒在日落後的群嵐
遂翻開那發黃的扉頁
命運將它裝訂得極為拙劣
含著淚我一讀再讀
卻不得不承認
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
青 春
之二
在四十五歲的夜裡
忽然想起她年輕的眼睛
想起她十六歲時的那個夏日
從山坡上朝他緩緩走來
林外陽光眩目
而她衣裙如此潔白
還記得那滿是茶樹的丘陵
滿是浮雲的天空
還有那滿耳的蟬聲
在寂靜的寂靜的林中
春 蠶
只因總在揣想
想幻化而出時
將會有絢爛的翼
和你永遠的等待
今生我才甘心
做一隻寂寞的春蠶
在金色的繭里
期待著一份來世的
許諾
夏日午後
想你和那一個
夏日的午後
想你從林深處緩緩走來
是我含笑的出水的蓮
是我的最最溫柔
最易疼痛的那一部分
是我的聖潔遙遠
最不可碰觸的華年
極願如龐貝的命運
將一切最美的在瞬間燒熔
含淚成為永恆的模子
好能一次次地在千萬年間
重復地重復地重復地
嵌進你我的心中
卷四 蓮的心事
我如何捨得與你重逢
當只有在你心中仍深藏著的我的
青春
還正如水般澄澈
山般蔥蘢
蓮的心事
我
是一朵盛開的夏蓮
多希望
你能看見現在的我
風霜還不曾來侵蝕
秋雨還未滴落
青澀的季節又已離我遠去
我已亭亭不憂亦不懼
現在正是
最美麗的時刻
重門卻已深鎖
在芬芳的笑靨之後
誰人知我蓮的心事
無緣的你啊
不是來得太早就是
太遲
接友人書
那辜負了的
豈僅是遲遲的春日
那忘記了的
又豈僅是你我的面容
那奔騰著向眼前涌來的
是塵封的日塵封的夜
是塵封的華年和秋草
那低首斂眉徐徐退去的
是無聲的歌
無字的詩稿
曉 鏡
我以為
我已經把你藏好了
藏在
那樣深那樣冷的
昔日的心底
我以為
只要絕口不提
只要讓日子繼續地過去
你就終於
終於會變成一個
古老的秘密
可是不眠的夜
仍然太長而
早生的白發又泄露了
我的悲傷
短 詩
當所有的親人都感到
我逐日的蒼老
當所有的朋友都看到
我發上的風霜
我如何捨得與你重逢
當只有在你心中仍深藏著的我的青春
還正如水般澄澈
山般蔥蘢
銅版畫
若夏日能重回山間
若上蒼容許我們再一次的相見
那麼讓羊齒的葉子再綠
再綠讓溪水奔流
年華再如玉
那時什麼都還不曾發生
什麼都還沒有徵兆
遙遠的清晨是一張著墨不多的素描
你從灰濛擁擠的人群中出現
投我以羞怯的微笑
若我早知就此無法把你忘記
我將不再大意我要盡力鏤刻
那個初識的古老夏日
深沉而緩慢刻出一張
繁復精緻的銅版
每一劃刻痕我都將珍惜
若我早知就此終生都無法忘記
傳 言
若所有的流浪都是因為我
我如何能
不愛你風霜的面容
若世間的悲苦你都已
為我嘗盡我如何能
不愛你憔悴的心
他們說你已老去
堅硬如岩並且極為冷酷
卻沒人知道我仍是你
最深處最柔軟的那個角落
帶淚並且不可碰觸
抉 擇
假如我來世上一遭
只為與你相聚一次
只為了億萬光年裡的那一剎那
一剎那裡所有的甜蜜和悲凄
那麼就讓一切該發生的
都在瞬間出現
讓我俯首感謝所有星球的相助
讓我與你相遇
與你別離
完成了上帝所作的一首詩
然後再緩緩地老去
卷五 重 逢
我並不是立意要錯過
可是我一直都在這樣做
錯過那花滿枝椏的昨日又要
錯過今朝
重 逢
之一
燈火正輝煌而你我
卻都已憔悴在相視的剎那
有誰聽見心的破碎
那樣多的事情都已發生
那樣多的夜晚都已過去
而今宵只有月色
只有月色能如當初一樣美麗
我們已無法回去也無法
再向前走親愛的朋友
我們今世一無所有也再
一無所求
我只想如何才能將此刻綉起
綉出一張綿綿密密的畫頁
綉進我們兩人的心中
一針有一針的悲傷與
疼痛
重 逢
之二
在漫天風雪的路上
在昏迷的剎那間
在生與死的分界前
他心中卻只有一個遺憾
遺憾今生再也不能
再也不能與她相見
而在溫暖的春夜裡
在一杯咖啡的滿與空之間
他如此冷漠不動聲色地
向她透露了這個秘密
卻添了她的一份憂愁
憂愁在離別之後
將再也無法再也無法
把它忘記
樹的畫像
當迎風的笑靨已不再芬芳
溫柔的話語都已沉寂
當星星的瞳子漸冷漸暗
而千山萬徑都絕滅了蹤跡
我只是一棵孤獨的樹
在抗拒著秋的來臨
悲 歌
今生將不再見你
只為再見的
已不是你
心中的你已永不再現
再現的只是此滄桑的
日月和流年
戲 子
請不要相信我的美麗
也不要相信我的愛情
在塗滿了油彩的面容之下
我有的是顆戲子的心
所以請千萬不要
不要把我的悲哀當真
也別隨著我的表演心碎
親愛的朋友今生今世
我只是個戲子
永遠在別人的故事裡
流著自己的淚
生別離
請再看
再看我一眼
在風中在雨中
再回頭凝視一次
我今宵的容顏
請你將此刻
牢牢地記住只為
此刻之後一轉身
你我便成陌路
悲莫悲兮生別離
而在他年在
無法預知的重逢里
我將再也不能
再也不能再
如今夜這般美麗
送 別
不是所有的夢都來得及實現
不是所有的話都來得及告訴你
疚恨總要深植在離別後的心中
盡管他們說
世間種種最後終必成空
我並不是立意要錯過
可是我一直都在這樣做
錯過那花滿枝椏的昨日又要
錯過今朝
今朝仍要重復那相同的別離
餘生將成陌路一去千里
在暮靄里向你深深俯首請
為我珍重盡管他們說
世間種種最後終必終必成空
卷六 囚
明知道總有一日
所有的悲歡都將離我而去
我仍然竭力地搜集
搜集那些美麗的糾纏著的
值得為她活了一次的記憶
囚
流血的創口
總有復合的盼望
而在心中永不肯痊癒的
是那不流血的創傷
多情應笑我千年來
早生的豈只是華發
歲月已灑下天羅地網
無法逃脫的
是你的痛苦和
我的憂傷
無 題
愛原來就為的是相聚
為的是不再分離
若有一種愛是永不能
相見永不能啟口
永不能再想起
就好像永不能燃起的
火種孤獨地
凝望著黑暗的天空
藝術品
是一件不朽的記憶
一件不肯讓它消逝的努力
一件想挽回什麼的慾望
是一件流著淚記下的微笑
或者是一件
含笑記下的悲傷
非別離
不再相見並不一定等於分離
不再通音訊也
並不一定等於忘記
只為你的悲哀已揉進我的
如月色揉進山中而每逢
夜涼如水就會觸我舊日疼痛
如 果
四季可以安排得極為黯淡
如果太陽願意
人生可以安排得極為寂寞
如果愛情願意
我可以永不再出現
如果你願意
除了對你的思念
親愛的朋友我一無長物
然而如果你願意
我將立即使思念枯萎斷落
如果你願意我將
把每一粒種子都掘起
把每一條河流都切斷
讓荒蕪乾涸延伸到無窮遠
今生今世永不再將你想起
除了除了在有些個
因落淚而濕潤的夜裡如果
如果你願意
讓 步
只要在我眸中
曾有你芬芳的夏日
在我心中
永存一首真摯的詩
那麼就這樣憂傷以終老
也沒有什麼不好
塵 緣
不能像
佛陀般靜坐於蓮花之上
我是凡人
我的生命就是這滾滾凡塵
這人世的一切我都希求
快樂啊憂傷啊
是我的擔子我都想承受
明知道總有一日
所有的悲歡都將離我而去
我仍然竭力地搜集
搜集那些美麗的糾纏著的
值得為她活了一次的記憶
卷七 彩虹的情詩
那麼我今天的經歷
又有些什麼不同
曾讓我那樣流淚的愛情
在回首時也不過
恍如一夢
彩虹的情詩
我的愛人是那剛消逝的夏季
是暴雨滂沱
是剛器過的記憶
他來尋我時尋我不到
因而洶涌著哀傷
他走了以後我才醒來
把含著淚的三百篇詩寫在
那逐漸雲淡風輕的天上
焚
終於使得你
不再愛我
終於與你永別
重回我原始的寂寞
沒料到的是
相逢之前的清純
已無處可尋
而在我心中
你變成了一把永遠燃燒著的
野火
錯 誤
假如愛情可以解釋
誓言可以修改
假如你我的相遇
可以重新安排
那麼
生活就會比較容易
假如有一天
我終於能將你忘記
然而這不是
隨便傳說的故事
也不是明天才要
上演的戲劇
我無法找出原稿
然後將你
將你一筆抹去
悟
那女子涉江採下芙蓉
也不過是昨日的事
而江上千載的白雲
也不過只留下了
幾首佚名的詩
那麼我今天的經歷
又有些什麼不同
曾讓我那樣流淚的愛情
在回首時也不過
恍如一夢
最後的水筆
跋涉千里來向你道別
我最初和最後的月夜
你早已識得我在我
最年輕最年輕的時候
你知道觀音山曾怎樣
愛憐地俯視過我而
青春曾怎樣細致溫柔
而你也即刻認出了我
當滿載著憂傷歲月啊
我再來過渡再讓那
暮色溶入我滄桑熱淚
而你也了解並且曾
凝神注視那兩只海鷗
如何低飛過我的船頭
逝者如斯啊水筆仔
昨日的悲歡將永不會
為我重來重來的我
只有月光下這片郁綠
這樣孤獨又這樣擁擠
藏著啊我所有的記憶
再見了啊我的水筆仔
你心中有我珍惜的愛
莫怨我恨我更請你
常常將年輕的我記起
請你在海風里常回首
莫理會世間日月悠悠
綉花女
我不能選擇我的命運
是命運選擇了我
於是日復以夜
用一根冰冷的針
綉出我曾經熾熱的
青春
暮 歌
我喜歡將暮未暮的原野
在這時候
所有的顏色都已沉靜
而黑暗尚未來臨
在山岡上那叢郁綠里
還有著最後一筆的***
我也喜歡將暮未暮的人生
在這時候
所有的故事都已成型
而結局尚未來臨
我微笑地再作一次回首
尋我那顆曾彷徨凄楚的心
畫 展
我知道
凡是美麗的
總不肯也
不會
為誰停留
所以我把
我的愛情和憂傷
掛在牆上
展覽並且
出售
卷八 隱 痛
一個從沒見過的地方竟是故鄉
所有的知識只有一個名字
在灰暗的城市裡我找不到方向
父親啊母親
那名字是我心中的刺
隱 痛
我不是只有隻有
對你的記憶
你要知道
還有好多好多的線索
在我心底
可是有些我不能碰
一碰就是一次
錐心的疼痛
於是
月亮出來的時候
只好揣想你
微笑的模樣
卻絕不敢絕不敢
揣想它如何照我
塞外家鄉
高速公路的下午
路是河流
速度是喧嘩
我的車是一支孤獨的箭
射向獵獵的風沙
(他們說這高氣壓是從內蒙古來的)
襯著驕陽順著青草的呼吸
吹過了幾許韶華
吹過了關山萬里
(用九十公里的速度能追得上嗎)
只為在這轉角處與我相遇使我屏息
呼喚著風沙的來處我的故鄉
遂在疾馳的車中淚滿衣裳
鄉 愁
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
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
故鄉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惘
彷彿霧里的揮手別離
離別後
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
永不老去
植物園
七月的下午
看完那商的銅殷的土
又來看這滿池的荷
在一個七月的下午
荷葉在風里翻飛
像母親今天的衣裳
荷花溫柔地送來
她衣褶里的暗香
而我的母親仍然不快樂
只有我知道是什麼緣故
唉
美麗的母親啊
你總不能因為它不叫作玄武你就不愛這湖
命 運
海月深深
我窒息於湛藍的鄉愁里
雛菊有一種夢中的白
而塞外
正芳草離離
我原該在山坡上牧羊
我愛的男兒騎著馬來時
會看見我的紅裙飄揚
飄揚今夜揚起的是
歐洲的霧
我迷失在灰黯的巷弄里
而塞外
芳草正離離
出塞曲
請為我唱一首出塞曲
用那遺忘了的古老言語
請用美麗的顫音輕輕呼喚
我心中的大好河山
那隻有長城外才有的清香
誰說出塞子歌的調子都太悲涼
如果你不愛聽
那是因為歌中沒有你的渴望
而我們總是要一唱再唱
想著草原千里閃著金光
想著風沙呼嘯過大漠
想著黃河岸啊陰山旁
英雄騎馬啊騎馬歸故鄉
長城謠
盡管城上城下爭戰了一部歷史
盡管奪了焉支又還了焉支
多少個隘口有多少次的悲歡啊
你永遠是個無情的建築
蹲踞在荒莽的山巔
冷眼看人間恩怨
為什麼唱你時總不能成聲
寫你不能成篇
而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
火中有你萬里的軀體
有你千年的面容
有你的雲你的樹你的風
敕勒川陰山下
今宵月色應如水
而黃河今夜仍然要從你身旁流過
流進我不眠的夢中
狂風沙
風沙的來處有一個名字
父親說兒啊那就是你的故鄉
長城外草原千里萬里
母親說兒啊名字只有一個記憶
風沙起時鄉心就起
風水落時鄉心卻無處停息
尋覓的雲啊流浪的鷹
我的揮手不只是為了呼喚
請讓我與你們為侶劃遍長空
飛向那歷歷的關山
一個從沒見過的地方竟是故鄉
所有的知識只有一個名字
在灰暗的城市裡我找不到方向
父親啊母親
那名字是我心中的刺
卷九 美麗的時刻
他給了我整片的星空
好讓我自由地去來
我知道我享有的
是一份深沉寬廣的愛
美麗的時刻
給H·P
當夜如黑色錦緞般
鋪展開來而
輕柔的話語從耳旁
甜蜜地纏繞開來
在白晝時
曾那樣冷酷的心
竟也慢慢地溫暖起來
就是在這樣一個
美麗的時刻里
渴望
你能
擁我
入懷
新 娘
愛我但是不要只因為
我今日是你的新娘
不要只因為這薰香的風
這五月歐洲的陽光
請愛我因為我將與你為侶
共度人世的滄桑
眷戀該如無邊的海洋
一次有一次起伏的浪
在白發時重溫那起帆的島
將沒有人能記得你的一切
像我能記得的那麼多那麼好
愛我趁青春年少
伴 侶
你是那疾馳的箭
我就是你翎旁的風聲
你是那負傷的鷹
我就是撫慰你的月光
你是那昂然的松
我就是纏綿的藤蘿
願天長地久
你永是我的伴侶
我是你生生世世
溫柔的妻
時光的河流
——誰說我們必須老去,必須分離
可是我至愛的
你沒有聽見嗎
是什麼從我們床前
悄悄地流過
將我驚起
黑發在雪白的枕上
你年輕強壯的身軀
安然地熟睡在我身旁
窗內你是我終生的伴侶
窗外月明星稀
啊我至愛的此刻
從我們床前流過的
是時光的河嗎
還是只是暗夜裡
我的惡夢我的心悸
他
他給了我整片的星空
好讓我自由地去來
我知道我享有的
是一份深沉寬廣的愛
在快樂的角落裡才能
從容地寫詩流淚
而日耀的園中
他將我栽成一株
恣意生成的薔薇
而我的幸福還不止如此
在他強壯溫柔的護翼下
我知道我很知道啊
我是一個
受縱容的女子
㈧ 七里香(席慕容著作)適合青少年閱讀嗎
非常適合,不管寫的是什麼,這種書會讓你的內心世界變得十分豐富,當然你要讀懂~
㈨ 在台灣出版小說,投稿後一般要多長時間。 我的小說投稿後一個多月了還沒消息,是否是不用稿件了。
江河。1943年生於四川重慶,祖籍察哈爾盟明安旗貴族。蒙古族王族之後,外婆是王族公主。在父親的軍旅生活中,席慕容出生於四川。十三歲起在日記中寫詩,十四歲入台北師范藝術科,後又入台灣師范大學藝術系。1964年入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專攻油畫。畢業後任台灣新竹師專美術科副教授。舉辦過數十次個人畫展,出過畫集,多次獲多種繪畫獎。1981年,台灣大地出版社出版席慕容的第一本詩集 《七里香》,一年之內再版七次。其他詩集也是一版再版。台灣師范大學藝術系及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畢業。她是台灣知名畫家,更是著名散文家與詩人,著有詩集《七里香》、《無怨的青春》、《時光九篇》,散文集《有一首歌》、《江山有詩》,美術論著《心靈的探索》、《雷色藝術異論》等。她的作品浸潤東方古老哲學,帶有宗教色彩,透露出一種人生無常的蒼涼韻味。席慕容多寫愛情、人生、鄉愁,寫得極美,淡雅剔透,抒情靈動,飽含著對生命的摯愛真情。影響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長歷程。
創有詩集 《貝殼》《無怨的青春》 《七里香》 《時光九篇》 《在那遙遠的地方》 《河流之歌》 《有一首歌》 《三弦》 《寫給幸福》 《我的家在高原上》 《山月》 《禪意》 《如歌的行板》 《如果》 《一個春日的下午》 《歷史博物館》
筆觸特色
席慕容的散文詩中表現出來,如幻似夢,似有若無,又遠又近的境界.
人存不存在前生?我們就不用去做科學的探討與論斷了,僅就<前緣>一文而言,詩人是借前生的存在來表達她對相悅者熾烈的愛戀.
這愛戀曾被忽視:"你若曾是江南采蓮的女子,我比是你皓腕下錯過的那一朵.
這愛戀含著埋怨:"你若曾是那逃學的頑童,我必是從你袋中掉落的那顆嶄新的彈珠,在路旁的草叢里,目送你毫不知情地遠去.
這愛戀甘願犧牲:"你若是面壁的高僧,我必是殿前的那一炷香.焚燒著,陪伴你過一段靜穆的時光.
三個並列的意象,均用詞精美,格調清新,特別是把相悅者與自己放在不平等的地位,突出了己方的主動與猛烈5
,極大的增強了情感的穿透力.
正因為如此,"今生相逢,總覺得有些前緣未了,卻又很恍惚,無法仔細地去辨認,無法一一地向你說出."這無法分辨,無法述說之情,就起了如幻似夢,似有若無的作用.
也因為將此生與前生交錯描寫,給我的感覺是又遠又近,遠近界限難以劃分,現實與理想難以劃分,心相與理析難以劃分.
對其作品評價
流暢的語言表達,細膩的散文的書卷氣息在你的腦海中縈繞開來。給人的是一種雋永的語言,啟發人以理性思考人生問題。 席慕容的文章總的給人的印象一種莫名的爽快;主觀感受得到了滿足,觸發心靈深處不自覺的認同感以及對生命的深深思考。語言的極美、易懂,結構思路清晰,確實是發人深省的。字里行間透露出一份真的印象;真實的感受總能打動人的!
一、先從結構觀賞
一個比一個跟接近主旨,從具體到抽象的一個演變漸進過程。具有良好的過渡程式,這樣既讓讀者讀來簡單明了,又不失作者對自己寫作態度的表達;這正是體現了席慕容一貫的結構思路清晰的寫作風格。
仔細看看這五個部分除了其緊密的聯系性,還是有其獨立性的一面的。每一部分都體現了作者的一個方面的觀點。如第一部分作者就提出了:「生命里也應該有這樣一種澄澈的時刻」。
二、從表達方式賞析
完全是一種稱述式的,心思敘說,體現了真、智的哲理散文特點;其中也不乏有女性的情緒的細膩美。
作者主要運用了記敘和議論的方式,按照個人的思緒延伸進程,敘述;到必要提出了觀點,才發表議論。
表現手法有細節描寫,在第一部分中,表現的非常明顯的。如:第一部分的第3、4段。還有散文應有的抒情,如很明顯的就是要數有感嘆號的句子了!
三、從內容主題賞析
這篇文章總的內容趨勢走向也很明顯,從自己的平常生活入題,描述了自己平凡的世俗生活,和充實的豐富的精神世界,對生命的態度有獨特的理解。
從自己在月亮底下鉛筆速寫開始,思緒也在這環境的渲染下,(「多好的月色啊!」,「這樣美麗的世界就在我的眼前,既不虛幻也非夢境,只是讓人無法置信。」),慢慢展開來;就這樣很自然的就開篇布局了,簡單明了,朴實真切。EMk'
隨著思緒的延伸,發出了這樣的疑問「生命里也應該有這樣一種澄澈的時刻吧?」,因此勾起作者的內心裡的回憶,「對著一班十九、二十歲,剛開始上油畫課的學生,我喜歡告訴他們一個故事。」。闡述了自己對於藝術以及優秀藝術家的個人看法,實質是進一步提及人生的生存理念了:「在感動的同時,也要學會選擇我們所要的和我們不得不舍棄的。」47
第三部分內容是第二部分主題的例外敘述議論。同時也觸發了下一個思想:「不然,要怎樣才能平息我們心中那如火一般燃燒著的羨慕與嫉妒呢?」
在第四部分作者稱述了:「我相信藝術家都是些善妒的人。」從藝術家角度對妒嫉提出了另一種理解、態度!6wyW
其實善妒,更會促使你努力用功,體現自己要強的一面。「用一生的時光來向自己證明——我也可以做得和他們一樣好,甚至更好。」生命因此會有更精彩的人生!US)C>F
第五部分提到對「安靜地埋首努力著的藝術家」的偏好。敘述了在畫室里的埋頭努力的藝術家的精彩之處。「藝術家都早已進入中年,卻仍然安靜地在走著這條從非常年輕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走了的路。」最後作者發出了真諦性的感嘆:「人的自由,在認識了生命的本質之後,原該是無可限量的啊!」,這是「寫給生命」中的最讓人值得回味的一句!V
生命應該是自由的,敢於超越束縛的;也是明凈,極單純的,時時充滿人文關懷;在享受世俗生活的,同時享受豐富的精神世界。
四、總體賞析
席慕容多寫愛情、人生、鄉愁,寫得極美,清新、易懂,因此而擁有很多讀者的。這篇文章就是她的一個比較成功的作品了!寫及了人生命的自由性,勇於超越性,明凈單純性的特點,充分享受世俗生活,努力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由於她是教油畫的,本文大多的角度都是藝術的基礎上的,引用一些事實聯繫上升為談論人生問題。在文學方面席慕容的獨特創造及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
寫作技法
一、前言
席慕容,一位來察哈爾盟明安旗的蒙古姑娘。她於一九八一年出版第一本新詩集《七里香》,在台灣颳起一陣旋風,其銷售成績也十分驚人。一九八二年,她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成長的痕跡》,表現她另一種創作的形式,延續新詩溫柔淡泊的風格。
席慕蓉的詩作一直頗受矚目,然而近年來,她的詩作產量減少,散文作品不斷的增加,其中亦有異於詩作的特色,評論其詩作的文章頗多,其實席慕蓉的散文也有另外的風味。本文將以席慕容的散文作品為范圍,探討其特色與寫作技巧。其散文作品較特殊之處,如『花』在席作之中所佔地位十分重要,本文對此現象做一分析。另外,兼論席慕蓉的寫作技巧,如顏色的搭配、問句的運用、重覆句型的使用。
二、特色---花的描述及色彩的使用
席慕蓉散文作品中最大的特色有兩大方面,一為對花卉的描述,二為顏色的詞彙使用。在於「花」的描述上,各式各樣的花都能入文,其中又以荷花與她的關系最為密切。因為席慕蓉本身具有是畫家的身份,在顏色的運用上,自然比較於其他作家貼切,形成她的一種特色。
(一)花的描述
在席慕蓉的散文之中,除了人之外,便多以花作為對象,或將花朵穿插在字句之中隱含某種象徵意義。
整棵大樹上滿了白花,又厚又綠的深色葉子把白花襯得特別耀,老遠就看到了。…
好大的一棵樹,深植在海邊的山崖上,在幾十年之前,當那些渡海而來的人剛剛開始在這個小島上棲身之時,這處山崖之上,一定曾經長滿這一類的海岸植物吧?
我想當那一群人剛剛開始在這樹木底下搭建他們時小木屋時,一定以為這只是暫時的停留,以為不久就可以離開,所以才會蓋得這窘迫和雜亂無章的吧?
席慕蓉喜歡將某種花的特性和某種類型的故事相結合。雖然,花在故事之中,可能只是扮演物的靜的角色,卻佔有全文重要的地位。如在《有一首歌·花的極短篇》,席慕蓉寫下一對男女的故事,因曇花的綻放而開始,隨著曇花的凋落而結束。
好多年以後,每次聞到相同花香,女孩都會想起那個在月亮底下把曇花摘下的少年,他們從那夜以後就沒有再見面。
他不應該送她一朵曇花。聽人說,那是一種不幸的徵兆。
以故事形態表達出席慕蓉對花的感覺。花同時也扮演著觸媒的角色,對於讀者而言,即使不曾經歷類似或相同的情境,也可藉著席慕蓉筆下所營造的氣氛,有了更深的感覺,有著身歷其境的感覺,或許這也是席慕蓉作品始終被喜愛的因素之一。
每一位作家都有其最鍾愛的事物,席慕蓉特別鍾情於荷花。她畫荷花,也寫荷花。不過,她很少單獨的贊美荷花,她總是把荷跟人相連,或者藉由某件事情帶出荷花。在文學的批評上有所謂的『文如其人』的說法,特別強調作家的生活環境與作品的文風表現之間的關系。探討此現象與席慕蓉的關系,可以從席慕蓉的生活環境及成長過程之中尋得解答。
那天也是我第一次看到植物園的荷池,站在滿池亭亭的蓮葉旁,空氣中充塞著一種模糊而又熟悉的清香,幼年時和父親同游玄武湖的記憶,在霎時都重現在眼前,陽光在霎時也變得柔和起來。我好像進入了一個不大一樣的世界,在那裡,時光滯留不前,我心中充滿了一種恍惚的鄉愁。
對我來說,讀詩和寫詩也和荷花荷葉一樣,每次都能把我領進那一個不大一樣的也界裡面去,在那裡,心中沒有任何的負擔,我只是喜歡反覆溫習那一種恍惚的甜蜜和憂傷。
涉江采芙蓉的時代,荷葉與荷花應該就是這個模樣了吧。荷,真是我的鄉愁,對一個古遠的時代與古遠的愛情的鄉愁。
不知道是看多了畫中的荷,還是在古遠的日子裡曾多次涉江采芙蓉,總有一個很奇怪的感覺,總覺得荷花是一個似曾相識的友人,並且,在初識的一次就是一見傾心,不忍離去,就這過了幾千年。
東坡獨愛清風與明月,周敦頤有〈愛蓮說〉,對作家而言,自己青睞的事物,,鍾愛的一件事,喜歡的一個東西,不單只是字面上的解釋,重要的是深層意義及它與作家能夠相遇相通的一股默契,『荷花』對席慕蓉而言正是如此。
席慕蓉出版了一本完全以寫荷,詠荷為內容的書,名之為《信物》。這本書的內容是用以席慕蓉的文章和針筆畫來交叉營造全書的氣氛,顯出對荷花的贊頌與熱愛。她不僅客觀仔細的寫景,也主觀的寫情,使整個作品呈現情景交融的感覺,物我合一的情境。
我每天早上都去端詳它,看著它的顏色從敷著一層青綠的暗紫,慢慢轉成水紅轉成柔粉再轉成灰白,看它的花瓣從緊密的蓓蕾到微綻到盛放再凋落,彷彿是看著一個生命從青澀的少年逐日逐日走到最後。
原來,原來時間就是這樣過去了的。所有的日子越走越遠越黯淡,只有在蓮花盛開的時候,那些記憶,那些飄浮在它們周遭的記憶才會再匆匆趕回來帶著在當時就知道已經記住了的,或者多年以來一直以為已經忘了的種種細節。
在席慕蓉所寫荷的作品內容中,人、事、時、地常常是相同的,她卻用不同的字句去描述,從各個角度切入,寫出完全不同的味道和感覺。如〈花之音〉和〈蓮池〉都在寫林玉山先生八十年回顧展中一張巨幅的荷花寫生。在〈花之音〉中,她被這幅畫吸引,因而請問林玉山先生,是在什麼樣的心情下畫成的?
老師說那個時他剛剛日本回到台灣,和年輕友人一起,兩個人到嘉義附近的山裡,在一處荷花池旁住了好幾天
老師又說:『那個時候,年紀輕,對任何事物都想一探究竟,我們聽人說荷花剛開的時候最美,並且花開的時候有聲音,所以兩個人就在池旁和衣睡了一個晚上,天還沒亮時就起來守著花開,等著聽花開的聲音。』
我從來不知道荷花開的時候有聲音,老師那天真的聲到了嗎?
『聽到了。是很輕,很細微的聲音,但是可以聽得到。………』
在〈蓮池〉一文中,她采倒鈙的鋪陳方式,將時間拉到林玉山先生聽荷花的昭和五年七月,逐字逐句慢慢述說一個發生在日據時代的故事,然後將場景拉回一九九一年的五月,也就是八十回顧展的會場。她寫到收藏這幅畫作的張家,將這幅『蓮池』呵護得無微不至。席慕蓉用她柔性的筆觸記錄下來巨幅荷花寫生的來源及歸處,同時也做了見證。
是一場難得遇合!
六十一年之後,一個初夏的正午,美術館里的展覽廳因為外面的炎炎烈日而顯得格外清涼,藝術家和他的畫作重新相遇。
當年那個站在池邊的年青畫者如今鬢發已如霜雪,目光卻依舊清亮,依舊深藏著那對生命與美的渴望,從他筆下一筆一筆畫出來的藝術品掛滿在美術館許多間展覽廳的牆上,他必須要帶領他的學生和觀眾一張一張地看過。
但是,在轉身之前,在離開『蓮池』那張畫幅之前,白發的藝術家忽然停了一下,回首對那池蓮荷再看了一眼,才微笑著轉過身來帶領著我們繼續往前走過去了。
老師,您是不是聽見了什麼聲音?
〈花之音〉出版於一九八九年,〈蓮池〉是作者一九九六年的新作,相同的一段往事,在隔了將近七年,席慕蓉以不同的表現手法,再次呈現她心中的感動,若不是對荷花的深深愛戀,如何能夠經歷長時間而不遺忘!
席慕蓉曾在《成長的痕跡·自序》中提及:『我是一個喜歡「回顧」的人』。這也印證了她的作品中不時出現充滿回顧的意味,除前所舉〈蓮池〉的例子外。對於小時候父親帶她去玄武湖看荷花一事,也常常出在文中。用不同的筆法,切入時間的前後,雖然是同一件事,因不同角度的寫作方法,讓人不容易覺得膩。
玄武湖的黃昏,坐在父親腿間,父親雙手劃槳,
小船從柳蔭下出發,在長滿了荷花荷葉的湖上靜靜地流動。暮色使得一切都變得模糊和安靜。小手拿著一個飽滿的蓮蓬,在小小的胸懷中,人世間的幸福也正如蓮蓬一樣飽滿、蓮子一樣清香。
記憶里最早的荷,應該就是五歲時,父親帶我在玄武湖上泛舟時給時過我的那一個蓮蓬了。
父親的懷抱是那樣安全溫暖,能夠獨占父親的懷抱對於小小五歲的我一種忐忑的驚喜與驕傲,伴隨著記憶而來的,還有湖上一片昏黃微微帶著灰紫的暮色。
席慕蓉對於『花』的鍾愛,顯然成為她作品中一個鮮明的特點。對她而言,花是她記憶中最重要的行囊,在每株花的背後有著不舍的情感。而花也代表某件讓席慕蓉動心的事情,或者一個深深記憶的人物。這樣的作品很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自然是受人歡迎的。
而海棠花就是屬於年輕時母親的花。……而從沒有過那樣殘酷的戰爭,從來沒有過那樣連年的顛沛流離,從來沒有一個民族曾忍受過那樣多的苦難,於是那一代的少女沒有一個能實現她們的夢。……要買下來的,不僅是那盆花,還有那盆花里的良辰美景,那盆花里古老而芬芳的故國,而我終於明白了我母親的心。
所有的記憶都會隨著它的香氣出現在我眼前。我想,我愛的也許並不是花,而是所有逝去的時光。在每一朵花的後面,都有我珍惜的記憶。
又是好多年過去了,……玫瑰仍在,而所有屬於那個夏天的事物都會回來,我幾乎還可以聞得到林中松針在太陽下發出的清香。……
在花前,我是個知足的人。
(二)搭配顏色的運用
走進席慕蓉的花花世界,可以發覺她一貫的溫暖筆調,同時為畫家的她,在文中形容花的色彩,也較一般作家更為敏銳細膩,使得作品有更鮮活的感覺。其意象的建構有大半是建築在顏色的使用上,呈現給讀者的文章,不再只是死板平面的文字,而是一幅幅立體畫面。
是那個似曾相識的山林,滿山開著一種野花,長而直的花梗上綴著從紫紅到淺紅到純白的串串風鈴,襯著青綠的野草,和後面郁綠黑藍的森森,是一幅又一幅人讓人心醉的畫面。
整片草原一望無際,天地間除了蒼空的藍、雲朵的白、青草的綠和遠處丘陵上一些土石的褐黃以及幾株雜樹的灰綠之外。
茶褐的底色上畫著橫枝的菊花。枝幹墨綠,花瓣原來應該是潔白的,卻在畫家筆下帶著一層彷彿被時間慢慢染黃了的秋香色。
秋日下年和父親牽手走在波昂市郊,天氣不錯,路旁人家院子里的大樹金燦的,白色的細鞦韆安靜地垂掛在綠草地上。
他說這話的時候,正是風和日麗的夏日正午,太陽光從翠綠層層的高枝上灑下來,森林中有著一層綠玉般的光影〔21〕
天好乾凈,是那種澄藍,草好柔軟,是那個種細密的綠。穿著白色襯衫和灰色運動褲的男女同學散坐在樹下,風吹過來,羊蹄甲粉紫色的小花瓣就輕輕柔柔地落了下來
席慕蓉利用顏色搭配花卉的描寫,將所要傳達的抽象意念,明確且清晰的意象化。使得讀者在閱讀席慕蓉的作品時,非常容易進入她所想表達的情緒之中,顏色的功勞實不可沒。
三 寫作技巧
席慕蓉的寫作筆法擅長運用重覆的句型,使她的文章呈現舒緩的音樂風格而充滿了田園式的牧歌情調,在句法的經營上,除了著重整體的效果外,也追求詞藻的華美。她的文章都以人物作中心,在淺白的訴說里,很容易看出她的真誠,具有沖澹型散文的特點。
可能是同時身為詩人的關系,席慕蓉的散文會有意或無意的出現詩中才有的『跳躍感』,將散文中所需的連接詞省略,或使用字句的排列,將詩感融入散文之中,更是別有一番風味。
在席慕蓉的作品中『問句的使用』是一大特色,無論是在文中或文末出現,事實上,她想要表達出的可能是一種模糊、不確定的心態,她不僅在自問同時也在向讀者發問。尤其,當席慕蓉在使用問句時,通常不會只使用一次,常常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重覆運用,連接而下,營造出一股沉重的氣氛將全文籠罩。
當年他們曾經向怎樣的一個女子揮手作別?在雪白的蘋果花下,或者在浮動著清香的山坡上,他們揮手的時候有沒有想過這樣一揮手就是三十多年的空白?
我也正一層一層地將我自己剝開,想知道,到底那一層才是真正的我呢?是那個快快樂樂的作著妻子,做著母親的婦人嗎?還是那個謹謹慎慎地做著學生,做著老師的女子呢?
是那個在畫室一筆一筆畫著油畫的婦人嗎?還是那個在燈下一個字一個字地記著日記的女子呢?
是那個在暮色里,手抱著一束百合,會無端落淚如雨的婦人嗎?還是那一個獨自騎著車,在迂迴的山路上,微笑地追著月亮走的女子呢?
我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到底那一個我才是真正的我呢?而我對這個世界的熱愛與珍惜,又有誰能真正的明白?誰肯真正的相信呢?
六十年的時間在往前進行的時候真是一筆一筆,一幅一幅,一日又一日慢慢累積而成的,為什麼在回顧之時卻如急流賓士而過?
老師站在畫前心裡想的是什麼呢?
難道,這就是年少時的我所不能了解的人生嗎?
那個無憂無慮、理直氣壯的小野馬到那裡去了呢?
我能不能有足夠的智慧來越過眼前的困境?能不能重新回到那片寬廣寧靜的天空?能不能重新擁有那跑沙跑雪的獨嘶心情?還有,我那極為珍惜的,在創作上獨來獨往的生命?
在靜夜的燈下,我輕聲的問我自己,能還不能?
不斷地自問,也讓讀者有自問的機會,席慕蓉並沒有也不願意將答案訴諸於文字,因為同樣的問題,在不同的人、相異的時空環境都有可能出現不一樣的答案,她總是留了一些餘地,使讀者有想像、反思的空間。所以,席慕蓉的文章是言有盡時,意無窮際的。
四、結語
席慕蓉是抒情的,而作品中所運用的技巧更是表達出此一訊息,重覆的句型、問句的使用,文中充滿跳躍感,在不經意中仍有奇句,文體雖是散文,但詩的意味濃厚,這也是席慕蓉散文之作異於其它散文作家的。
『花』對於席慕蓉而言,不單單只花而已,而是已經被擬人化再出現作品之中,當它只是個靜物時,殊不知其實他是個旁觀者,當席慕蓉畫它時、寫它時,它像是她的知心好友,也從它身上得到回應『看花不是花』應該是席慕蓉的另類特色。
······································
說行天下:小說網站上千個,總有一個適合您。 說行天下 最給力.
㈩ 閱讀文章體會作者的情感簡要說說文章為什麼取幽幽七里香
文章曲悠悠七里香這個悠悠兩個字就表明他的香氣非常文雅,非常內斂,好像是不為人知的這樣一種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