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免費在線 » 鬼穀子註解聽書

鬼穀子註解聽書

發布時間: 2021-12-18 19:12:24

㈠ 陰符經 鬼穀子註解

《鬼穀子本經陰符七術》五龍盛神法

盛神中有五氣,神為之長,心為之舍,得為之大;養神之所,歸諸道。道者,天地之始,一其紀也。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宏無形,化氣先天地而成,莫見其形,莫知其名,謂之神靈。故道者,神明之源,一其化端,是以德養五氣,心能得一,乃有其術。術者,心氣之道所由舍者,神乃為之使。九窮十二舍者,氣之門戶,心之總攝也。
生受於天,謂之真人;真人者,與天為一。內修練而知之,謂之聖人;聖人者,以類知之。故人與生一出於物化。知類在窮,有所疑惑,通於心術,心無其術,必有不通。其通也,五氣得養,務在舍神,此謂之化。化有五氣者,志也、思也、神也、德也;神其一長也。靜和者,養氣。氣得其和,四者不衰。四邊威勢無不為,存而舍之,是謂神化。歸於身,謂之真人。真人者,同逃邙合道,執一而養萬類,懷天心,施德養,無為以包志慮思意而行威勢者也。士者通達之神盛,乃能養志。

《鬼穀子本經陰符七術》靈龜養志法

養志者,心氣之思不達也。有所欲,志存而思之。志者,欲之使也。欲多則心散,心散則志衰,志衰則思不達。故心氣一則故不徨,欲不徨則志意不衰,志意不衰則思理達矣。理達則和通,和通則亂氣不煩於胸中,故內以養志,外以知人。養志則心通矣,知人則識分明矣。將欲用之於人,必先知其養氣志。知人氣盛衰,而養其志氣,察其所安,以知其所能。
志不養,則心氣不固;心氣不固,則思慮不達;思慮不達,則志意不實。志意不實,則應對不猛;應對不猛,則志失而心氣虛;志失而心氣虛,則喪其神矣;神喪,則彷彿;彷彿,則參會不一。養志之始,務在安己;己安,則志意實堅;志意實堅,則威勢不分,神明常固守,乃能分之。

《鬼穀子本經陰符七術》騰蛇實意法

實意者,氣之慮也。心欲安靜,慮欲深遠;心安靜則神策生,慮深遠則計謀成;神策生則志不可亂,計謀成則功不可間。意慮定則心遂安,心遂安則所行不錯,神自得矣。得則凝。識氣寄,姦邪得而倚之,詐謀得而惑之;言無由心矣。固信心術守真一而不化,待人意率之交會,聽之候也。寄謀者,存亡之樞機。慮不會,則聽不審矣。候之不得,寄謀失矣。
則意無所信,虛而無實。故寄謀之慮,務在實意;實意必從心術始。
無為而求,安靜五臟,和通六腑;精神魂魄固守不動,乃能內視反聽,定志慮之太虛,待神往來。以觀天地開辟,知萬物所造化,見陰陽之終始,原人事之政理。不出戶而知天下,不窺牖而見天道;不見而命,不行而至;是謂道知。以通神明,應於無方,而神宿矣。

《鬼穀子本經陰符七術》伏熊分威法

分威者,神之覆也。故靜意固志,神歸其舍,則威覆盛矣。威覆盛,則內實堅;內實堅,則莫當;莫當,則能以分人之威而動其勢,如其天。以實取虛,以有取無,若以鎰稱銖。故動者必隨,唱者必和。撓其一指,觀其餘次,動變見形,無能間者。審於唱和,以間見間,動變明而威可分也。將欲動變,必先養志以視間。知其固實者,自養也。讓己者,養人也。故神存兵亡,乃為知形勢。

《鬼穀子本經陰符七術》鷙鳥散勢法

散勢者,神之使也。用之,必循間而動。威肅內盛,推間而行之,則勢散。夫散勢者,心虛志溢;意衰威失,精神不專,其言外而多變。故觀其志意,為度數,乃以揣說圖事,盡圓方,齊短長。無間則不散勢者,待間而動,動而勢分矣。故善思間者,必內精五氣,外視虛實,動而不失分散之實。動則隨其志意,知其計謀。勢者,利害之決,權變之威。勢敗者,不可神肅察也。

《鬼穀子本經陰符七術》猛獸轉圖法

轉圓者,無窮之計也。無窮者,必有聖人之心,以原不測之智;以不測之智而通心術,而神道混沌為一。以變論萬類,說意無窮。智略計謀,各有形容,或圓或方,或陰或陽,或吉或凶,事類不同。故聖人懷此,用轉圓而求其合。故與造化者為始,動作無不包大道,以觀神明之域。
天地無極,人事無窮,各以成其類;見其計謀,必知其吉凶成敗之所終。轉圓者,或轉而吉,或轉而凶,聖人以道,先知存亡,乃知轉圓而從方。圓者,所以合語;方者,所以錯事。轉化者,所以觀計謀;接物者,所以觀進退之意。皆見其會,乃為要結以接其說也。

《鬼穀子本經陰符七術》靈蓍損悅法

損悅者,機危之決也。事有適然,物有成敗,機危之動,不可不察。故聖人以無為待有德,言察辭,合於事。悅者,知之也。損者,行之也。損之說之,物有不可者,聖人不為之辭。故智者不以言失人之言,故辭不煩而心不虛,志不亂而意不邪。當其難易,而後為之謀;因自然之道以為實。圓者不行,方者不止,是謂大功。益之損之,皆為之辭。用分威散勢之權,以見其悅威,其機危乃為之決。故善損悅者,誓若決水於千仞之堤,轉圓石於萬仞之谷。而能行此者,形勢不得不然也。

【譯文】

要使人的精神旺盛,就要效法五龍。旺盛的精神中有五氣,精神是五氣的總帥,心靈是五氣的住所,品德是精神在人身上的表現。凡屬培養精神的地方都歸於「道」。所謂「道」,就是天地的本源,是天地的綱紀。創造萬物的地方,就是天產生的地方。化育萬物的氣,在天地之前就形成了,可是沒有人見過它的形狀,也沒有人知道它的名稱。於是稱之為「神靈」。所以說,「道」是神明的源泉,而「一」是變化的開端。品德可養五氣,心能總攬五氣,於是產生了「術」。「術」是心氣的通道,是魂魄的使者。人體上的九個孔和十二舍是氣進出人體的門戶,心是這些的總管。從上天得到生命的人是真人,真人與天溶為一體。明白這些道數的人,是通過內心的修煉才明白的,這就叫作「聖人」,聖人能以此類推而明白一切道理,人與萬物一起生成,都是事物變化的結果。人所以能知曉事物,主要是有九個可以接受事物的「竅」。如果對事物有所疑惑,就要採取一定的方法去排除,如果仍然不通,那就是方法不當。當九竅暢通之時,五氣就會得到滋養,滋養五氣就要使精氣住下,這就是所說的「化」。所謂化,必須有五氣,主要是指志、思、神、心、德而言,其中「神」是五氣的總帥。如果寧靜、祥和就能養氣,養氣就能得到祥和。這四個方面都不哀弱,周圍就構不成威脅,對這種情況可以用「無為」來處之。把五氣寓於自身,就是所謂神化,當這種神化歸於自身時,那就是真人了。

所謂真人,就是已經把自身與自然溶為一體,與大道完全符合,堅守無為法則來化育萬物,他們以大自然的胸懷,廣施善德來滋養五氣,本著無為法則,包容智慮、思意,施展神威。士人如能心術通達,心神盛大,就能修養自己的心志。

修養心志的辦法是效法靈龜。修養心志是由於思慮還沒有通達。如果一個人有什麼慾望,就會在心中想著去滿足慾望。所以說心志不過是慾望的使者。慾望多了,心神就會渙散,意志就會消沉。意志消沉,思慮就無法通達。因此,心神專一,慾望就不會過多;慾望不多,意志就不會消沉;意志不消沉,思想脈絡就會暢通;思想脈絡暢通,就能心氣和順;心氣和通就沒有亂氣郁積於心中。

因此,對內要以修養自己的五氣為主。對外,要明察各種人物。修養自己可以使心情舒暢;了解他人可以知人善任。如果想重用一個人,應先知道他的養氣功夫,因為只有了解了一個人的五氣和心志的盛衰之後,才能繼續修養他的五氣和心志,然後再觀察他的心志是否安穩,了解他的才能到底有多大。

如果一個人的心志都得不到修養,那麼五氣就不會穩固;五氣不穩固,思想就不會舒暢;思想不舒暢,意志就不會堅定;意志不堅定,應付外界的能力就不強;應付外界能力不強,就容易喪失意志,心裡空虛;喪失意志,心裡空虛,就喪失了神智;人一旦喪失了神智,他的精神就會陷入恍惚的狀態;精神一旦陷入恍惚狀態,那麼他的意志、心氣、精神三者就不會協調一致。

所以修養意志的首要前提是安定自己。自己安定了意志才能堅定;意志堅定了,威勢才不分散,精神才能固守。只有這樣,才能使對手的威勢分散。

要堅定意志,就要效法 蛇。堅定意志就是要在五氣和思想上下功夫。心情要安祥寧靜,思慮要周到深遠。只有心情安祥寧靜,精神就會愉快;只有思慮深遠,計謀才能成功。精神愉快,心志就不會紊亂;計謀成功,功業就不可抹殺。

意志和思慮能安定,心情就能安祥,其行為沒有差錯,精神就能寧靜。如果膽識和心氣都是暫時寄住,那麼姦邪就會乘虛而入,詐謀也會乘機來施展,講出的話也不是經過用心考慮的。所以要堅信通達心靈的方法,信守純真始終不變,靜靜地等待意志和思慮的交匯,聽候期待這一時機的到來。計謀是國家存亡的關鍵,思慮不與意志交會,所聽到的事就不詳明。即使等候,時機也不會到來,計謀也就失去了作用,那麼意志也就無所依賴,計謀也就成了虛而不實的東西。所以,思慮計謀時務心要做到意志堅強,心氣寧靜。無為要求安靜五臟和通六腑,使精神、魂魄固守純真,不為外界所動。於是就可以對內自我省察,對外聽取消息。凝神定志,神遊太虛幻境,等待時機與神仙往來,觀察開天闢地的規律,了解自然界萬物演變的過程,揭示陰陽變化的規律,探索人世間治國安邦的道理。這樣自己不出門就可以知曉天下大事,不開窗就可以看見天道,沒看見民眾就發出命令,沒推行政令就天下大治,這就是所謂的「道」。它可以與神明交往,與無限的世界相應和,並能使神明長駐心中。

分布隱蔽威風,就要效法伏熊。所謂分威,就是把威風一部分掩蔽起來。要平心靜氣地堅持志向,使精神歸於心舍,那麼威風就因為阻礙而更加強勁。威風因隱伏而強勁,內心就更堅定有底。內心堅定,就所向無敵。所向無敵,就可用分布隱伏威風來壯大氣勢。使其像天一樣壯闊。用實來取虛,用有來取無,就像用鎰來稱珠一樣輕而易舉。因此,只要行動,就會有人跟隨;只要吶喊,就會有人附和。只要屈起一個指頭,就可以觀察其餘各指,只要能見到各指活動的情形,就說明外人無法離間他們。如果通曉唱和的道理,就可用離間的方法去加大敵人的裂痕。如果審察透徹,就可使敵人的弱點暴露出來。這樣行動就不會盲目,威勢也可以分散一些。將要有所行動必須先修養心志,並把意圖隱蔽起來,暗中觀察對手的漏洞。凡是懂得堅持自己意志的人,就是能自我養氣的人。凡是知道謙讓的人,就是能替人養氣的人。因此要設法讓精神的交往發展下去,讓武力爭斗得以化解。這就是所要實現的形勢。

散開舒展氣勢就要效法鷙鳥。散開氣勢是由精神支配,實行時必須沿著空隙運行,才能威風壯大、內力強盛。如果尋找縫隙運行,那麼氣勢就可以散開。散開氣勢的人,能包容一切和決定一切。意念一旦喪失威勢,精神就會陷於渙散,言語就會外露無常。為此,要考察對方意志的度數,以便用揣摩之術來圖謀大事,比較方圓,衡量長短。如果沒有間隙就不分散氣勢。所謂散勢,就是等待適當時機而行動。一旦採取行動,氣勢就會分散。因此,善於研究用間的人,一定要對內精通五氣,對外觀察虛實。即使行動,也不使自己失之於分散。行動起來以後就要跟蹤對方的思路,並掌握對方的計謀。有氣勢,就可以決定利弊得失,就可以威脅權變的結局;氣勢一旦衰敗,就沒有必要再費心去認真研究了。

要把智謀運用得像轉動圓球一樣,就要效法猛獸。所謂轉圓,是一種變化無窮的計謀。要有無窮的計謀,必須有聖人的胸懷,以施展深不可測的智慧,再使用深不可測的智慧來溝通心術。哪怕在神明與天道混為一體之時,也可以推測出事物變化的道理,可以解釋宇宙無窮無盡的奧秘。不論是智慧韜略還是奇計良謀,都各有各的形式和內容。或是圓略,或是方略,有陰謀、有陽謀、有吉智,有凶智,都因事物的不同而不同。聖人憑借這些智謀的運用,轉圓變化以求得與道相合。從創造化育萬事萬物的人開始,各種活動和行為沒有不與天道相合的,藉此也可以反映自己的內心世界。天地是廣大無邊的,人事是無窮無盡的。所有這些又各以其特點分成不同的類別。考察其中的計謀,就可以知道成敗的結果。所謂轉圓,或轉而吉,或轉而凶。聖人憑借道來預測存亡大事,於是也知道了轉圓是為了就方。所謂圓,就是為了便於語言合轉;所謂方;就是為使事物穩定;所謂轉化,是為了觀察計謀;所謂接物,是考察進退的想法。對這四種辦法要融匯貫通,然後歸納出要點和結論,以發展聖人的學說。

要預測事物的損益就要效法靈蓍。所謂損益,取決於事物剛剛有徵兆的時候。事情的發展有是否適時的問題,也有成敗的問題,即使是很輕微的變化,也不可不細心觀察。所以聖人用無為來對待有德之人,當對方說話時就觀察他的言辭,並考核對方所做的事。「益」,是要了解的對象。「損」,是要實施的行動。無論是損還是益都有行不通的時候。聖人對此並不勉強辯說。所以,聖人不以自己的言論來改變人家的言論。言辭不煩瑣,內心也不浮燥。意志不亂,思慮不邪,當事情遇到麻煩時,就為之謀劃,把自然的規律作為內容。圓的計謀不善自運行,方的計謀不隨便停止,這就叫作「大功」。不論是益是損,都是藉助語言工具進行的。運用分威散勢的方法來處理政界斗爭,以體現「兌」的威力。事情剛剛出現徵兆時,就要及時為之決斷。所以說,善於損兌的人,就好像在千仞的大堤上決口放水,又好像在萬丈的高山上向下滾動圓石。

持樞

持樞 ①,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天之正也,不可干而逆之。逆之者,雖成必敗。故人君亦有天樞,生養成藏,亦不可干而逆之。逆之,雖盛必衰。

此天道,人君之大綱也。

【注釋】

1、持樞:持,掌管、執掌;樞,本指戶樞。洞察事物生成發展的根本原則,以便採取能適應的行動。

【譯文】

所謂持樞,是指春季的耕種、夏季的生長、秋季的收割、冬季的儲藏,乃是天時的正常運行。決不可企圖改變和違背這些規律,違背者即使暫時成功最後也要失敗。

所以為人君者,也應有天樞,負責生聚、教養、收成、儲藏等重任。在社會生活中,尤其不可改變和抗拒這些規律。如果違背基本規律,雖然暫時興盛起來,最後還要衰落。這是天道,也是人君治國的基本綱領。

中經

中經 ①,謂振窮趨急,施之能言厚德之人。救拘執窮者,不忘恩也。能言者,儔善博惠 ②;施德者,依道 ③;而救拘執者,養使小人。蓋士,當遭世異時,或當因免闐坑或當伐害能言,或當破德為雄,或當抑拘成罪,或當戚戚自善,或當敗敗自立。故道貴制人,不貴制於人也;制人者握權,制於人者失命。是以見形為容,象體為貌,聞聲和音,解仇斗郄 ④,綴去卻語,攝心守義。本經紀事者紀道數,其變要在《持樞》、《中經》。

見形為容,象體為貌者,謂爻為之生也,可以影響、形容、象貌而得之也。有守之人,目不視非,耳不聽邪,言必《詩》、《書》,行不僻淫 ⑤,以道為形,以德為容,貌庄色溫,不可象貌而得也。如是隱情塞郄而去之。

聞聲和音,謂聲氣不同,則恩受不接。故商、角不二合,徵、羽不相配 ⑥。能為四聲主者,其唯宮 ⑦乎?故音不和則不悲,是以聲散傷丑害者,言必逆於耳。雖有美行盛譽,不可比目 ⑧,合翼 ⑨相須也,此乃氣不合、音不調者也。

解仇斗郄,謂解羸 10 微之仇。斗郄者,斗強也。強郄既斗,稱勝者,高其功,盛其勢。弱者哀其負,傷其卑,污其名,恥其宗。故勝者,聞其功勢,苟進而不知退。弱者聞哀其負,見其傷則強大力倍,死而是也。郄無極大,御無強大,則皆可脅而並。

綴去者,謂綴己之系言,使有餘思也。故接貞信 11 者,稱其行、厲其志,言可為可復,會之期喜。以他人之庶,引驗以結往,明疑而去之。郄語者,察伺短也。故言多必有數短之處,識其短驗之,動以忌諱,示以時禁 12 ,其人因以懷懼,然後結信以安其心,收語蓋藏而隙之,無見己之所不能於多方之人。

攝心者,謂逢好學伎術 13 者,則為之稱遠方驗之,警以奇怪,人系其心於己。效 14 之於人,驗去亂其前,吾歸於誠己。遭淫色酒者,為之術,音樂動之 15,以為必死,生日少之憂。喜以自所不見之事,終可以觀漫瀾 16 之命,使有後會。

守義者,謂守以人義,探心在內以合者也。探心深得其主也。從外製內,事有系由而隨也。故小人比人則左道 17 ,而用之至能敗家奪國。非賢智,不能守家以義,不能守國以道。聖人所貴道微妙者,誠以其可以轉危為安,救亡使存也。

【注釋】

①中經:中,內心;經,經營、治理。中經,指以內心去經營外物。

②能言者,儔善博惠:巧於雄辯的人最能解決糾紛,所以就成為善人的好友而廣施恩惠。儔,同類、伴侶。

③依道:道,道德、道義。依道,遵循道法。

④郄:縫隙。

⑤僻淫:邪惡淫亂。

⑥商、角不二合,徵、羽不相配:商角徵羽都是五音的名稱,商屬金,角屬木,徵屬火羽屬水。由於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剋而不相合,所以才有樂聲不調和的現象。

⑦宮:五音之一,被視為土,能和其他四音。

⑧比目:即比目魚,只有一隻眼睛的魚,總是兩條並游。

⑨合翼:即比翼鳥。只有一眼一翅的鳥,總是兩只並羽齊飛。

10 羸:瘦弱。

11 貞信:誠信。

12 時禁:除規定時間以外禁止出入的禁令。

13 伎術:同技術。

14 效:供獻、效勞。

15 音樂動之:以音樂的快樂節奏來感動人。

16 漫瀾:無限遙遠的樣子。

17 左道:邪道。

【譯文】

所謂中經,就是幫助窮困,救濟危難,而且這種德行要施之於能言善辯、品德淳厚的人。如果解救了牢獄中的人,那麼這個窮途末路的人一定不會忘記對方的恩惠。巧於雄辯的人,多心地善良,又能廣施恩惠。那些對人施行德義的人,都依道行事。而能救人於牢獄的人,能收養平民並加以利用。士大夫常常生不逢時,或者僥倖免於深陷兵亂,或者因能言善辯而遭讒害,或者被迫放棄德行鋌而走險;或者遭到拘捕成為囚犯;或者想戚戚獨善其身;或者反敗為勝而獨立於世。所以處世之道貴在能夠制服人,而不能受制於人。能制服別人的人可以掌握權力,受制於人的人就會丟掉性命。所以,看見外形要能判斷面容,估量身材要能推知相貌,聽到聲音要能隨聲唱合,要善於解除仇恨和與敵斗爭,要善於挽留想要離去的人和對付前來游說的人,要善於攝取真情和恪守正義。本經記事是記錄道數,其變化都在於《持樞》和《中經》二篇之中。

所謂「見形為容,象體為貌」,就像爻卦占卜一樣,可以從影子和迴音方面,可以從形體和姿容方面,可以從形象和面貌方面來掌握對方。而那些有操守的人,眼睛不看非禮之物,耳朵不聽邪惡之言,言必稱《詩》、《書》,行為端正,道貌岸然,以德為容,庄嚴而又溫順。這樣的人就難地從外形把握他們。遇到這種對手,就應深隱真情,堵塞漏洞,然後離去。所謂「聞聲和音」,是指聲氣不同,感情上難於接受,所以在五音中,商音與角音合不到一起,徵音與羽音不協調,能調和四聲的只有宮音。所以五音不協調就不悲壯,那些散、傷、丑、害等不和之音,更不成聲調,用這些音來游說必然難於入耳。雖然有高雅的行為和美好的名聲,也不可能與別人像比目魚和比翼鳥那樣親密無間和諧相處。這都是因為聲氣不相同,音調不和諧的緣故。

所謂「解仇斗郄」,是說要調解兩個弱者之間的敵對關系,所謂「斗郄」就是使兩個強者相鬥。兩個強者既然鬥起來,就必然有一勝一負。勝利的一方會誇耀戰功,玄耀氣勢;敗北的一方,就要衰嘆失敗,自卑傷感,覺得丟了面子,對不起祖宗。所以勝利的一方只知道誇耀成功和氣勢,只要能前進就決不後退;弱的一方知道自己為什麼失敗,不忘戰爭創傷,努力使自己強大,加強力量,為此而拚命。哪怕沒有多少可乘之機,只要敵方防禦不夠強大,就可以威脅它,以至吞並它。

所謂「綴去」,就是指說出自己挽留的話,讓對方再慎重考慮。在與對方接觸時,要稱贊他的品行,鼓勵他的志氣。講出哪些事可以重新做,哪些事可以繼續做,與他一同期待成功的喜悅。利用別人的教訓來驗證自己以往的行動,以便排疑解惑。

所謂「郄語」,就是要偵察對手的弱點。因為對手的話說多了,必然會有失言的地方,抓住對手的某些失實的言辭,並把它與事實相驗證。用對手最忌諱的問題去動搖它,讓對手產生一種拘束感。然後再爭取和安撫對手的慌恐之心。最後再把以前的話拉回來,委婉地反駁對方,又不要把他的無能暴露給更多的人。

所謂「攝心」,就是說遇到好學技術的人,就要為他們擴大宣傳,並設法從多方面來證實他們的技術。使之受寵若驚,感到無可非議。那麼這個人的心就被我們所籠絡。讓他的智慧為民眾效力,利用以前的經驗來治理混亂局面,使老百姓也能心悅誠服地歸順我們。一旦遇到沉湎酒色的人,就要採取一定的方法,用音樂來打動他們,再用酒色會影響壽命的道理來提醒他們,使他們萌生生命會日益縮短的憂患意識,再用那些他們所不曾見過的美好景象來刺激他們的情緒,使他們看到人生的道路是豐富多彩的,對未來充滿信心。

所謂「守義」,是說要遵守人的義理。就是要探尋人們內心的想法,以求得判斷與事實相符合。如能探到真心,就可以掌握人的真正想法。從外到內來控制他們的內心。事情總是有聯系的,都會由一定原因引起,按一定邏輯發展。小人與君子相比,他們會採用左道旁門,會導致敗家亡國。不是聖人和智者就不能用義理來治理國家、不能用道德來保衛國家。聖人所以珍視道的微妙,那是因為道可以轉危為安、救亡圖存。

㈡ 名著鬼穀子講的是什麼

《鬼穀子》內容側重於權謀策略及言談辯論技巧。

《鬼穀子》是人類文明「軸心時代」產生的一部奇書,其思想內容十分豐富,涵蓋了哲學、政治學、軍事學、心理學、社會學、文學、情報學等多種學科,是一部可以被廣泛解讀的著作。

《鬼穀子》提出了「捭闔」、「反應」、「內揵」、「飛箝」、「忤合」、「揣摩」等游說和謀略的原則和技巧,對縱橫家學說的理論構建做出了重要貢獻。它提供的智慧與謀略至今仍對現實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著指導意義。

《鬼穀子》,戰國著名道家,縱橫家鼻祖「鬼穀子」王詡的著作。《鬼穀子》,又名《捭闔策》。據傳是由鬼谷先生後學者根據先生言論整理而成。《鬼穀子》共有十四篇,其中第十三、十四篇(轉丸、胠亂)失傳。(一說二十一篇,一說十七篇)。

(2)鬼穀子註解聽書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鬼穀子》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這個時期周朝衰微,無實際控制能力,中原各國因社會經濟條件不同,各國間戰爭日益加劇。根據許倬雲編寫的統計材料,公元前722—前464年的259年中,只有38年沒有戰爭。

各國之間的競爭,也間接帶動了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發展,於是一個新的社會階層應運出現了,這就是士。他們來自社會的各個方面,地位雖然較低,但很多是有學問有才能的人,有的是通曉天文、歷算、地理等方面知識的學者,有的是政治、軍事的傑出人才。

其代表人物如孟子、墨子、莊子、荀子、韓非子、以及商鞅、申不害、許行、陳相、蘇秦、張儀等,都是著名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或科學家。

由於士的出身不同,立場不同,因而在解決或回答現實問題時,提出的政治主張和要求也不同。他們著書立說,爭辯不休,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陰陽家、名家、縱橫家、雜家、農家、小說家等許多學派。

鬼穀子是當時的縱橫家,也是活躍於外交舞台上的名士張儀、蘇秦的老師,俗稱「鬼谷先生」。《史記》的《蘇秦列傳》和《張儀列傳》都說他們「習之於鬼谷先生」,「俱事鬼谷先生學術」。鬼穀子因隱居於鬼谷,以地得名。

在戰國時代頻繁的外交活動和熱烈的「百家爭鳴」的激勵下,他曾經東行游學於齊、魏等國,在那裡授徒講學。並在齊國留下其寶貴的講稿。

據1973年在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戰國縱橫家書》記載,蘇秦約與燕昭王處於同時代,而張儀則與秦惠文王處於同時代,蘇秦的活動年代要比張儀晚二三十年。

他們先後在鬼谷先生處學習游說技術,後來都成為著名的外交活動家,在合縱連橫的兼並戰爭中建過功業,這些都先後為《鬼穀子》的成書創造了條件。

㈢ 鬼穀子的註解

《鬼穀子》古本註解的內容最完整的書,當數清人秦恩復的嘉慶十年本。《鬼穀子》的現代翻譯本,多用它作為作者翻譯的底本。

收集《鬼穀子》的註解內容最全的書,當數現代學者許富宏撰編的《鬼穀子集校集注》。該書仍以清人秦恩復的嘉慶十年本為底本,書中收集了元朝、明朝、清朝和民國初期一些著名學者對《鬼穀子》一書的註解,以及許富宏自己對《鬼穀子》一書的註解。

上述《鬼穀子》的註解,除民國尹桐陽的《鬼穀子新釋》網上沒有外,《鬼穀子》的其餘註解都能從網上找到。

㈣ 鬼穀子讀這版本怎麼樣

1、對於《鬼穀子(大全集)(超值白金版)》,古往今來,人們從不同的角度解讀,著作車載斗量、浩如煙海。其中觀點駁雜、引經據典、卷軼浩繁,今人閱讀,十分不便。《鬼穀子(大全集)(超值白金版)》分為《捭闔》《反應》《內捷》《抵巇》《飛箝》《忤合》《揣》《摩》《權》《謀》《決》《符言》《本經陰符七術》《持樞》《中經》十五篇。

2、前面四篇以權謀策略為主,中間八篇以言辯游說為重點,後面三篇則以修身養性、內心修煉為核心。《鬼穀子(大全集)(超值白金版)》對讀者為人處世、邀游職場、搏擊商海、闖盪人生都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仔細研讀它,您一定能從中獲得處世的靈感,生活的謀略。

3、【經典再現】

4、【為人處世】

三思而行——別讓憤怒之火毀了自己

閉在及時——識時務者為俊傑

權衡形勢——曾國藩如此變通

開合自如——劉秀的「苦口婆心」

心思玲瓏——叔孫通是個好員工

5、【管理謀略】

虛虛實實——鄭國不確定的迷局

抓住要害——朱博打蛇打七寸

剛柔並濟——曾國藩剛柔相濟成大事

審時度勢——楚霸王把握良機

6、【商戰博弈】

周密貴微——許榮茂的成功哲學

見好就收——經商的靈丹妙葯

保持低調——不要表現得比上級優秀

7、【職場之道】

陰陽調和——辦公室中遇強示弱,遇弱示強

張弛有度——不被長處蒙蔽雙眼

靈活變通——吳士宏適者生存

行事周密——不打無准備之仗

察言觀色——見機行事

㈤ 鬼穀子講的什麼

《鬼穀子》內容十分豐富,涉及政治、軍事、外交等領域,主要講的是攻守謀略的理論。縱橫家所崇尚的是權謀策略及言談辯論之技巧,其指導思想與儒家所推崇之仁義道德大相徑庭。

鬼穀子著的《鬼穀子》一書並非等閑之書,它一直為中國古代軍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所研究,現又成為當代商家的必備之書。


(5)鬼穀子註解聽書擴展閱讀

《鬼穀子》分三卷,叫內練智慧、縱橫智慧和成事智慧。

內練智慧講的是要讓建功立業者必須具有的基本的素養和內功修煉。

縱橫智慧講的是合縱連橫、如何地去進行資源整合、如果進行溝通,說服,談判和演講,如何進行整治活動,外交活動。

成事智慧講的是如何權衡利弊、如何量、如何權、如何謀、如何做決斷、如何去領導統御、如何去教育和駕馭人才。

㈥ 《鬼穀子》講的是什麼

鏈接:


提取碼:w5hl
該小說講述了鬼穀子,姓王名詡,春秋時人。常入雲夢山采葯修道。因隱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稱鬼谷先生。鬼穀子為縱橫家之鼻祖,蘇秦與張儀為其最傑出的兩個弟子〔見《戰國策》〕。另有孫臏與龐涓亦為其弟子之說〔見《孫龐演義》〕。

㈦ 鬼穀子如何入門

學習鬼穀子已經有十九個年頭,從剛畢業的黃頭小子到現在經營幾家酒店的管理者,期間遇上各類問題,鬼穀子的運用可謂大有學問。接觸過不少鬼穀子培訓機構以及一些鬼穀子講師大咖,有太多的真與偽,再回想當初學習鬼穀子的歲月,艱澀與欣喜相隨,而遇上瓶頸總是苦惱,被偽學者誤導總霎那間悲憤。

因此,寫下以下文字,希望剛學習鬼穀子的師弟師妹們少走點彎路,找到一個正確的方向,才能事半功倍,至此造福蒼生!

1.鬼穀子的思想體系

有很多人通過電視電影或者小說,只知道鬼穀子的大名,不過就是不知道他的著作。他的著作主要有三:
(1)《鬼穀子》
(2)《本經陰符七術》
(3)《關令尹喜內傳》

其中《關令尹喜內傳》內容很短,大概兩千多字,記述了一些希奇鮮聞的故事(關於齋戒、中食等)。關令是古時候的一個官職,尹喜是一個人物,和老子可以一拼的。

所以重點是《鬼穀子》和《本經陰符七術》!
《鬼穀子》相傳本應有十四篇,但最後兩篇失傳,現在只有十二篇,分別是:
捭闔,反應,內楗,抵罅,飛箝,忤合,揣,摩,權,謀,決,符。
裡面主要是以「說服」為主題展開的邏輯思路,如果你細細揣摩裡面的思路並且加以拓展的話,那其他方面也會如魚得水,但是理解淺的人就只能獲得僅僅局限文字的關於「說服」的內容。故而鬼穀子有兵家始祖,道家鼻祖等一類的贊美,是因為他的思想體系可以舉一反三運用在各方面。
讀書的時候千萬要留意這一點,要發散性思維去閱讀,千萬不要跟著別人的註解去走,不然收獲會十分少。

現在書店賣的什麼鬼穀子二十一篇,鬼穀子三十六計等都是後人胡亂添加進去的!謹記要讀原文。

而《本經陰符七術》,要分三部分去理解:
(1)本經
內在的,本原的,即人的精神修養。
(2)陰符
隱蔽的,變化莫測的權謀(古代通常將符當作是權的一種象徵。)
(3)七術
就是七種具體方法,如下:
盛神法五龍,養志法靈龜,實意法螣蛇,分威法伏熊,散勢法鷙鳥,轉圓法猛獸,損兌法靈蓍。

通常很多人會覺得《本經陰符七術》要比《鬼穀子》難,主要是因為《鬼穀子》裡面講的內容會相對比較具體,而《本經陰符七術》講的內容比較抽象,甚至需要某些基礎。字面的內容是充實意志,涵養精神,然後把內在的精神運用於外。但在這里千萬要記住的是,要真正讀懂裡面的內容,是需要很廣闊的國學知識,比如談到的盛神法五龍,其實就是周易裡面的五行,捭闔其實談得就是陰陽,轉圓就是轉太極(太極博弈原理談到的),所以周易必須要懂!!有許多號稱鬼穀子的大師,只是照本宣科,沒有周易的基礎,完全不懂鬼穀子的精髓!!

2.學習鬼穀子的指引
1.首先側重原文內容
最好還是先看原文,一個字都不要翻譯,少了一個字少了好多味道。但是對於文言文理解不是很好的朋友,也可以先讀讀白話文,推薦陳浦清的和大橋武夫的都不錯。但是讀完白話文之後,應該要重讀原文。

關於鬼穀子相關的雜書,盡量少看,諸如《鬼穀子的局》等小說類或者勵志類(一段原文配一段故事等書籍)不適宜學習鬼穀子的思想。

2.拓展,入門與進階
正如前面說的,需要補充一下國學的知識,比如《道德經》、《易經》,易經方面推薦南懷瑾的《易經雜談》,還有《五行大義》。特別推薦的是紫欽天的《太極博弈原理》,前年一位較好的道友推薦的,雖名不經傳,但裡面所闡述的無極,太極,陰陽與萬象,與鬼穀子的思想體系有異曲同工之處,閱後,本人對鬼穀子多年的疑團瞬間解開!

3.鬼穀子學習的兩個禁忌
(1)書獃子——之乎者也
縱觀現在很多研究鬼穀子的大師們,說五句話就有四句話是引用鬼穀子原文的,這類學者只能說是得到的只是表面,實際操作實踐能力非常有限。要說到管理,經營,實際的談判,這類人經不起考驗。甚至有一些人僅僅拿來朗誦,這類人可謂是對鬼穀子智慧的侮辱!
所以初學者切記要謹防這類人所傳授的知識,要靈活運用,必須是落到生活的細節處的。

(2)好為人師,人品低劣
古代學習鬼穀子的人,都是文化人,受儒家的影響,品德會比較高尚。但是現代人就不一樣,我曾經加入了不少鬼穀子學習班,或者鬼穀子學習群,一些老師講課的水平實在不敢恭維,而更為不恥的就是自己不知道自己的水平而去責訓其他人。有一些群主心胸十分狹窄,別人對他有懷疑,他就擺架子,踢人出群,整天標榜學習鬼穀子能開智慧,但是對於一個群的管理卻是非常失敗,沒有自知之明。這類人也要遠離,免得被同化,而原地踏步!

㈧ <鬼穀子> 註解版本

丈夫出期不意的回到家,看到床邊的煙灰缸仍有冒著煙的雪茄,滿
腹狐疑的瞪著那根雪茄,對著縮在床頭抖縮的妻子咆哮,這從那裡來的?
一陣沉寂之後,從衣櫥傳出發抖男人的聲音,古巴……

㈨ 求《鬼穀子》比較好的注釋本

中華書局出版的繁體字的
新編諸子集成續編:鬼穀子集校集注(繁體豎排版) [平裝]

~ 許富宏 (作者)
市場價:
¥ 46.00

熱點內容
微型小說言情800字 發布:2025-09-22 21:31:40 瀏覽:438
女主叫蘇沐的校園小說 發布:2025-09-22 21:25:00 瀏覽:589
小說輪回免費閱讀 發布:2025-09-22 21:01:16 瀏覽:322
武俠小說作家作品集武俠小說網 發布:2025-09-22 20:59:46 瀏覽:267
武俠小說里主角是個捕頭 發布:2025-09-22 20:47:23 瀏覽:481
櫻花小說免費閱讀全文嬌妻很迷人 發布:2025-09-22 20:45:29 瀏覽:66
經典末世女強異能小說推薦 發布:2025-09-22 19:50:05 瀏覽:404
武俠小說服飾名稱 發布:2025-09-22 19:09:26 瀏覽:401
小說言情雙胞胎姐妹關系好 發布:2025-09-22 18:36:14 瀏覽:160
公認十大最硬科幻小說 發布:2025-09-22 18:27:32 瀏覽: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