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免費在線 » 八萬四千問在線聽書

八萬四千問在線聽書

發布時間: 2021-12-17 21:33:27

A. 《從皈依至圓滿》538:八萬四千法門哪些最適合自己

南無阿彌陀佛


凈空法師---一切經論法門以專度某一類人為對象,唯獨凈土法門對所有不同根性的人皆能接受,上至等覺菩薩,下至地獄眾生,平等度之

『唯持名一法,收機最廣,下手最易。故釋迦慈尊,無問自說,特向大智舍利弗拈出,可謂方便中第一方便,了義中無上了義,圓頓中最極圓頓。』蕅益大師這段話,意為凈宗許多經論所說的都是綱領原則,細細體察,涵蓋了無量法門,其中以念佛法門最為殊勝。大師說出這幾句話相當不容易,如果不是真正過來人將所有一切法門研究透徹,這些話說不出來,而且也沒有這個膽子說。因此我們想到,為什麼諸佛菩薩祖師大德都勸我們持名念佛。收機最廣之機,指『根機』而言。機有上中下三根不同。例如禪宗六祖大師說的明白,他接引上上根人。神秀接引大乘根性之人。教下如華嚴賢首宗,其對象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一切經論法門以專度某一類人為對象,唯獨凈土法門對所有不同根性的人皆能接受,上至等覺菩薩,下至地獄眾生,平等度之,實在不可思議。只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能得度,下手非常容易,誰不會念?問題在肯不肯念,願不願念,而其成就又是無比的圓滿,不但一般人不相信,宗門教下的菩薩羅漢都不相信,所以諸佛如來稱之為『難信之法』。

摘自:凈空法師<蕅益大師彌陀要解玄義講記>

B. 八萬四千法門

南無阿彌陀佛!樓主您好!
老實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佛門里最簡單的法門,人人都可成就。動嘴念佛誰不會?只有不想念,沒有不能念的。為什麼萬修萬人去的法門往生人這么是少呢?原因就是一個——不老實。本來老實念佛就好了,但是太多人不相信這么簡單的方法就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定要加上其他修行才有把握,什麼一定要行多少善念佛才能往生,一定要持戒念佛才能往生,一定要心清凈念佛才能往生等等多加了無數條往生條件,偏偏忽略了念佛的重要性,這句佛號的尊貴。阿彌陀佛就告訴我們念佛就好了,人們非得自己把門檻抬得高高的,抬到高不可攀的程度。所以把最簡單的法門弄的很復雜,很玄妙。結果反而是畫蛇添足,主次不分,不能往生。您可以查下真正念佛走的好的都是那些不識大字的老太太,或者是最不起眼的那些人,最平凡的那些念佛人。因為這些人老實,沒有那麼多疑問和想法,就知道念佛,結果百分之百往生。阿彌陀佛本來是大慈大悲告訴了我們一個最簡單的方法,是我們凡夫自己不信佛智而失往生。所以法然上人說:「凈土門者,還愚痴,生極樂。」

問題補充:南無阿彌陀佛!樓主您好!您可以看這些往生實例,網址如下:http://www.hongyuansi.org/Article/List/List_6.html 還可以看《凈土聖賢錄》《往生傳》裡面都記載了往生實例,沒有記載的就更多了。
那麼用什麼證明他們往生了呢?最明顯的就是預知時至,就是提前幾天知道自己哪天幾點要往生了,而且更殊勝的是站著或者坐著念佛往生。您認為臨終的人還有能力演戲嗎?這個時候的表現還有值得懷疑的地方嗎?只能相信是真的往生了。另外在場的人有的能親眼看到阿彌陀佛來迎接,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等等無數菩薩來迎接念佛人。這種類似的肉眼可見的實證就是給那些對念佛往生信心不足的人增強信心。真正對阿彌陀佛有信心的人是按經典和祖師開示安心的,六方無數恆河沙佛都在《阿彌陀經》上誠證念佛往生,那就相信老實念佛決定往生,阿彌陀佛之化身善導和尚說了專復專念佛決定往生,那就相信專復專,毫不夾雜地念佛決定往生。對於有這樣深厚堅固信心的人來說,就不需要有往生實例來證明了。

對於我們末法凡夫而言,念佛往生不需要有多麼宏大的願望,我們是凡夫,菩提心是發不起來的,就是知道了極樂世界太好了,非常想移民到那裡就可以了,願生極樂世界的心就是凈土宗的菩提心,這個就心簡單了,很容易發起來的。不是聖道法門的菩提心,那個太難了。念佛往生總的來說有兩種緣,一種是平生遇緣,就是活蹦亂跳時候就遇到念佛法門了,就相信念佛往生了,那就是要老實念佛直到臨終,有一口氣念就要念一句佛,多數人都是這種緣分。另外一種就是臨終遇緣,就是臨終前遇善知識開示知道念佛往生,就念了一句佛就斷氣了,一樣往生極樂,這是臨終遇緣,這種人少之又少。平生遇緣比臨終遇緣殊勝得多。我們都是平生遇緣,如果就想等臨終念一聲佛往生的話,那說明根本不想往生,沒把往生當回事,真想往生人定會念念不舍念佛。而且無常到來不通知的,平時都不念佛臨終想念佛更難了。念佛是佛法裡面最簡單的修學法門了,如果覺得念佛都麻煩那真沒有更簡單的修學法門了。人的一生有多少麻煩事呀?還都樂此不疲不想解脫呢?而念佛能成佛,是盡虛空遍法界第一大便宜事,明了的人高興還來不呢?哪裡會說麻煩呢?

問題補充:南無阿彌陀佛!樓主您好!
樓主不用道謝,能讓更多人來知道和了解阿彌陀佛的大慈大悲是念佛人應該做的事情。末學只是舉例說明最能證明往生的就是預知時至,但是並不是說每個往生人都可以預知時至。還有很多其他往生瑞相也不盡相同,如奇香,天樂,看到佛,菩薩,往生後同時托夢給幾位活著的親屬等等瑞相都是舉例說明,而不是每個人往生都有的。也有很多靜默往生人沒有瑞相的,那麼往生依據就是經典和祖師開示了。如果那些往生實例您覺得牽強的話,您可以看《凈土聖賢錄》和《往生傳》或者其他往生實例,這兩本書是末學聽法師講經講到過的,末學沒看過。凈土法門本是難信之法,樓主有疑問也是再正常不過了,希望樓主能從教理上更深入了解而能相信凈土法門,如果舍此而學其他法門那更是難有成就。佛法里沒有比凈土法門更簡便易行的法門了!

C. 什麼叫八萬四千法門

復次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安住般若波羅蜜多。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應圓滿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是三十七菩提分法不可得故。諸菩薩摩訶薩安住般若波羅蜜多。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應圓滿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三解脫門不可得故。諸菩薩摩訶薩安住般若波羅蜜多。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應圓滿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靜慮無量及無色定不可得故。諸菩薩摩訶薩安住般若波羅蜜多。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應圓滿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解脫勝處等至遍處不可得故。諸菩薩摩訶薩安住般若波羅蜜多。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應圓滿九想。謂膀脹想。膿爛想。異赤想。青瘀想。啄啖想。離散想。骸骨想。焚燒想。一切世間不可保想。如是諸想不可得故。諸菩薩摩訶薩安住般若波羅蜜多。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應圓滿十隨念。謂佛隨念。法隨念。僧隨念。戒隨念。舍隨念。天隨念。入出息隨念。厭隨念。死隨念。身隨念。是諸隨念不可得故。諸菩薩摩訶薩安住般若波羅蜜多。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應圓滿十想。謂無常想。苦想。無我想。不凈想。死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厭食想。斷想。離想。滅想。如是諸想不可得故。諸菩薩摩訶薩安住般若波羅蜜多。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應圓滿十一智。謂苦智。集智。滅智。道智。盡智。無生智。法智。類智。世俗智。他心智。如說智。如是諸智不可得故。諸菩薩摩訶薩安住般若波羅蜜多。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應圓滿有尋有伺三摩地。無尋唯伺三摩地。無尋無伺三摩地。是三等持不可得故。
諸菩薩摩訶薩安住般若波羅蜜多。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應圓滿未知當知根已知根具知根。如是諸根不可得故。諸菩薩摩訶薩安住般若波羅蜜多。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應圓滿不凈處觀。遍滿處觀。一切智智。及奢摩他。毗缽舍那。如是五種不可得故。諸菩薩摩訶薩安住般若波羅蜜多。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應圓滿四攝事。四勝住。三明。五眼。六神通。六波羅蜜多。如是六種。不可得故。諸菩薩摩訶薩安住般若波羅蜜多。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應圓滿七聖財。八大士覺。九有情居智。陀羅尼門。三摩地門。如是五種不可得故。諸菩薩摩訶薩安住般若波羅蜜多。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應圓滿十地。十行。十忍。二十增上意樂。如是四種不可得故。諸菩薩摩訶薩安住般若波羅蜜多。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應圓滿如來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十八佛不共法。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隨好。如是六種不可得故。諸菩薩摩訶薩安住般若波羅蜜多。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應圓滿無忘失法。恆住舍性。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一切相微妙智。如是六法不可得故。諸菩薩摩訶薩安住般若波羅蜜多。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應圓滿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及余無量無邊佛法。如是諸法不可得故。
復次舍利子若菩薩摩訶薩欲疾證得一切智智。應學般若波羅蜜多。若菩薩摩訶薩。欲疾圓滿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應學般若波羅蜜多。若菩薩摩訶薩。欲疾圓滿一切有情心行相智。一切相微妙智。應學般若波羅蜜多。若菩薩摩訶薩。欲拔一切煩惱習氣。應學般若波羅蜜多。若菩薩摩訶薩。欲入菩薩正性離生。應學般若波羅蜜多。若菩薩摩訶薩。欲超聲聞及獨覺地。應學般若波羅蜜多。若菩薩摩訶薩。欲住菩薩不退轉地。應學般若波羅蜜多。若菩薩摩訶薩欲得六種捷速神通。應學般若波羅蜜多。若菩薩摩訶薩。欲知一切有情心行所趣差別。應學般若波羅蜜多。若菩薩摩訶薩。欲勝一切聲聞獨覺智慧作用。應學般若波羅蜜多。若菩薩摩訶薩。欲得一切陀羅尼門三摩地門。應學般若波羅蜜多。若菩薩摩訶薩。欲以一念隨喜俱心。超過一切聲聞獨覺所有布施。應學般若波羅蜜多。若菩薩摩訶薩。欲以一念隨喜俱心。超過一切聲聞獨覺所有凈戒。應學般若波羅蜜多。若菩薩摩訶薩。欲以一念隨喜俱心。超過一切聲聞獨覺定慧解脫解脫智見。應學般若波羅蜜多。若菩薩摩訶薩。欲以一念隨喜俱心。超過一切聲聞獨覺靜慮解脫等持等至及余善法。應學般若波羅蜜多。若菩薩摩訶薩。欲以一念所修善法。超過一切異生聲聞獨覺善法。應學般若波羅蜜多。若菩薩摩訶薩。欲行少分布施凈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為諸有情方便善巧。迴向無上正等菩提。便得無量無邊功德。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D. 八萬四千法門都有什麼

實際上菩薩喜歡泛指,就像十方三界一樣的,傳下來就是十方三界指一切;八萬四千法門,佛說人有八萬四千種毛病,所以才產生八萬四千個法門來治療八萬四千種毛病。
1)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代表著種種修行方法,要尊重任何一個法門。

2)法門宗派就像各類運動,比如高爾夫、芭蕾、游泳、瑜伽,太極等,各有千秋,它們之間其實不可以比較的。各種法門也一樣,選擇哪個法門取決於你的緣分、興趣。

3)各個法門之所以產生不同的分歧,是分別心在作怪,你說你的法門好,我說我的法門好,其實創造宇宙天地人的菩薩是最高、無形無相的。八萬四千法門,每個門派都有自己的長處,八萬四千法門如同不一樣的醫生,哪個醫生能夠針對你的健康就症狀做出改善的方案,那麼哪個法門就是最適合你的。不要去說別人的法門不好,八萬四千法門都有各自的長處。

很多法門還沒有出來,是應時而出的,根據時機才會出來。現在為什麼有電腦過去沒有?過去為什麼只有馬車沒有飛機?到了這個時間才會出現這些科技昌明的東西。

E. 雖說法門八萬四千,但佛已滅度,末法濁世,當如何擇法依託何法能得解脫

末世眾生以念佛法門最易成就且方便利鈍全收,通途法門斷一分惑證一分法身對於沒有明師指導的情況下太難了,而且想一世成就更是難上加難,看現在哪位大德不是臨命終時求生凈土,所以勸請仁者以念佛為要,一門深入,長時熏修

F. 《八萬四千問》第11課:如何擺脫孤獨,恐懼和失敗

有時候嘛,心態最重要,想開點,看開點,那都不是事呀,孤獨的時候出來走一走,看一看設備的時候看看花花草草的世界,

G. 八萬四千問經典句子

《八萬四千問》好詞好句,

心是可以被訓練的。修心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長時間的專注,可以讓心變得柔順。另一種方法是讓心看見真相。
《八萬四千問》

雖然我們都嚮往並朝著某種恆常、確定的幸福努力,但那終究不會發生。它還沒有在任何人身上發生過。在人類歷史上,沒有哪個人永遠幸福生活著的記錄。那隻存在於電影里。可是我們不斷認為永恆的幸福是存在的。還有比這嚴重的幻覺嗎?這是一個絕對的幻覺。事實上佛教徒所要做的事,就是從這個幻覺中逃,所以佛教是在面對現實,而不是逃避現實。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八萬四千問》

如果你太過屈從於物質的誘惑,意味著你的信心是建立在不確定的、隨時可能變化的事物之上。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八萬四千問》

但是為什麼今天的我記得昨天的我,而來世的我卻不會記得前世的生活?

如果發生了什麼猛烈的事,比如天花板掉到你的頭上,把你砸成了腦震盪,突然間你可能連自己是誰都記不得了,更不用說昨天或者十年以前發生的事情了。我們中大多數人記不得前世,是因為發生了某種比天花板砸到還要可怕的事——某種叫做死亡的事,它所導致的震盪大到足以讓意識和身體完全分開。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八萬四千問》

什麼的現實?我們在這個物質世界裡擁有的——觀念、財產、朋友、家庭、關系,這些都是現實嗎?這些是永恆的嗎?這些是確定的嗎?從佛法的角度,它們不是。它們永遠都在變化,而變化是不可避免的。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八萬四千問》

佛教認為,我們以這樣的形態存在,事物以這樣的形式呈現,是因為數以億計的因和緣,每個因緣又有其自己數以億計的因和緣。所以即便我們誕生在同樣的家庭和環境中,也會有數以億計不同的因和緣,使得一些人害怕蜘蛛,可把龍蝦腿塞進嘴裡時卻沒有任何不安;使得一些人看到鮮血就眩暈,卻把生魚片視為無上美味。
但是有一個因我必須單獨強調,那就是我們的心識。這是最大的一個因。如果沒有心識,就不會有生命,也就無法體驗其他因帶來的負擔與快樂。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八萬四千問》

精通佛法最好的表現就是變得謙遜,修行好最好的表現是沒什麼煩惱——不會激動或憤怒。如果你沒有這兩種表現,那麼你就沒有學好也沒有修好。
《八萬四千問》

那些相信萬能力量的人相信一切都依賴其他人控制,而不在自己掌握;而那些只相信物質主義的人相信一切都在自己掌控之中。這兩種誤解都會導致痛苦。
然而因緣不是很容易搞懂,所以人們總是不情願去深層次地理解因緣。因為當你越來越深入接近因和緣的真相,就會越來越清楚地意識到一個明顯的事實——沒有一個真正存在的、究竟的因和緣。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八萬四千問》

學習佛法會不會影響到正常的家庭生活和工作?
莫妮卡是工作是在最為時尚的男性俱樂部里做脫衣舞娘。作為一個舞女,她必須保持自己漂亮的容貌和性感的身材。這很有挑戰性,因為這份工作要求她上夜班,就是人們社交以及男人們下班後到「那種地方」去的時候。她的工作量很大,每天晚上十點開始,平時里凌晨三四點才結束,周末會更晚。
為了找份別的工作,莫妮卡曾經試過很多辦法。實際上她是個藝術家,同時也是一個訓練有素的園藝師,但是,現在這個時代,要找到有體面收入的合適工作對她來講太難了。此外,因為她是佛法的追隨者,她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多花一點時間修行,這與賺錢有點沖突。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八萬四千問》

在亞洲,以及心理治療成為新興現象的其他地方,是人們新的生活方式使之成為必需。但最終來說,心理學就像按摩,是一種休養式的治療方法。它的最終目標是讓你健康、「正常」,不管這意味著什麼。佛教要遠遠超越那些。佛教以獲得解脫為目標,究竟意義上並不關心健康或者「正常「。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八萬四千問》

H. 誰位大俠有 八萬四千問 電子書 給我發一下啊,感激不盡,謝謝謝謝 油箱 6 6 4 2 3 0 3 9 9 QQ 。c o m

親,您可以在掌閱上面找到《八萬四千問》這本小說,祝您閱讀愉快,希望您能採納~

I. 八萬四千法門是什麼意思

八萬四千法門,佛學術語,出《賢劫經》,八萬四千法門者。昔佛告喜王菩薩。修習行法。自第一光耀。乃至分舍利。凡三百五十度無極法門。一一法門。各有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之六度。

史料記載

共成二千一網路無極。於諸貪淫嗔恚愚痴等分四種眾生。各以此二千一網路無極。教化而開覺之。合成八千四網路無極。一變為十。總成八萬四千度無極法門。此之法門。為三界無上良葯。為百千種人除八萬四千塵勞也。

度無極者。謂事理行滿。度生死流。登涅盤岸。無有窮極也。三百五十度無極者。光耀度無極。世度無極。為眾生故行度無極。住度無極。生死度無極。所著度無極。益他人度無極。處所度無極。

(9)八萬四千問在線聽書擴展閱讀:

《賢劫經》,又名《颰陀劫三昧經》,意譯為《賢劫定意經》。本經講述佛陀在祇園精舍時,答復喜王菩薩之問,先說諸種三昧及其功德,次說八萬四千大乘德目及佛陀之殊勝功德,隨後列舉賢劫千佛名稱及其所居城邑、族姓、父母、弟子、壽量、三會眾數諸事,最後講明持誦本經各種功德。

本經曾有不同漢文譯本,據《開元釋教錄》記載,姚秦弘始四年三月五日,鳩摩羅什譯出此經,是第二種譯本,不過未能流傳下來;西晉竺法護所譯《賢劫經》為第一種譯本,至今猶存於世。

鳩摩羅什,中國佛教史上四大翻譯家之一,具名鳩摩羅什婆,意譯童壽。羅什父原為天竺人,出家至龜茲國,婚於國王之妹,生什。什年七歲,隨母出家,遍游西域,總貫群籍,善於大乘。時在龜茲,秦主苻堅建元十九年使呂光伐龜茲,獲什而還。至涼州,聞苻堅敗,呂光自立。

其後,後秦姚興伐涼,羅什始入長安。姚興待以國師之禮,使入西明閣及逍遙園,譯出眾經,前後譯出三百八十餘卷,弘始十一年示寂於長安,時為東晉熙寧五年。羅什大師臨終有言:「吾所傳無謬,則梵身之後,舌不焦爛。」在逍遙園依外國之法火化之,薪滅形碎,唯舌不灰。

J. 佛說八萬四千法,法法相連法法通,無我無你亦無他,何來菩提惹塵埃。譯文

佛說過八萬四千法門,每個法門都是相通的,都可以修習,都決定成佛,沒有眾生之分,誰都可以修習,可以成佛。既然是誰都可以學,誰都可以成佛,那還爭什麼呢,放下一切,就什麼煩惱都沒有了。

熱點內容
老外網路小說上癮 發布:2025-09-23 02:26:01 瀏覽:110
流氓高手有聲小說免費 發布:2025-09-23 02:11:36 瀏覽:8
好看短篇小說甜寵 發布:2025-09-23 01:47:25 瀏覽:49
穿越和重生到民國的小說推薦 發布:2025-09-23 01:42:46 瀏覽:622
女主姓袁古代小說 發布:2025-09-23 01:36:19 瀏覽:396
武俠小說的命門是哪裡 發布:2025-09-23 01:24:44 瀏覽:157
言情動漫完結小說推薦 發布:2025-09-23 01:00:20 瀏覽:152
科幻小說中的物質與裝置 發布:2025-09-23 00:57:17 瀏覽:634
科幻小說在哪網站發表 發布:2025-09-23 00:46:08 瀏覽:726
都市無敵強化系統小說 發布:2025-09-23 00:29:10 瀏覽: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