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十五年聽書哪個講得好
⑴ 《萬曆十五年》為什麼這么出名,這本書講了些什麼
《萬曆十五年》是由美籍華人學者黃仁宇寫的一本好書,自1979年首次在美國出版後廣受好評。全書共講述了六個人物——一個皇帝(萬曆)、兩任元輔大學士(張居正、申時行)、一個模範官僚(海瑞)、一個傑出孤獨的將領(戚繼光)、一個自相沖突的哲學家李贄。通過他們的人生軌跡窺探了當時的時代興衰。作者獨到的觀點以及結合世界歷史的角度確實令人驚嘆。
我最喜歡書中的這一段:“一個奇才卓識的人,在為公眾的福利做出貢獻的過程中,決不能過於愛惜聲名,因而瞻前顧後,拘束了自己的行動。他可以忍辱負重,也可以不擇手段以取得事業上的成功。這種舍小節而顧大局的做法被視為正當,其前提是以公眾的利益為歸依,而在倫理上的解釋則是公眾道德不同於私人道德,目的純正則不妨手段不純。”
⑵ 《萬曆十五年》都講了什麼,到底是本什麼書
作者是黃仁宇(美國)。
《萬曆十五年》主要內容是,萬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歐歷史上為西班牙艦隊全部出動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國,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發生了若干為歷史學家所易於忽視的事件。這些事件,表面看來雖似末端小節,但實質上卻是以前發生大事的症結,也是將在以後掀起波瀾的機緣。
在歷史學家黃仁宇的眼中,其間的關系因果,恰為歷史的重點,而我們的大歷史之旅,也自此開始……
⑶ 《萬曆十五年》哪個版本更好
你先看《萬曆十五年》\黃仁宇作品系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附錄基本上都是文言,非專家不需要考慮
共有部分為經典,重點。
⑷ 《萬曆十五年》哪個版本最好
中華書局版本更好。這是黃仁宇名作《萬曆十五年》的最新中文版本:經典版。經典版統一校訂全書文字,增收黃仁宇《1619年的遼東戰役》等數篇文章,精選黑白和彩色歷史圖片以及黃仁宇相片、手跡等40多幅,圖文相得益彰,採用布面精裝形式,為《萬曆十五年》截至目前內容最完善、最豐富的版本。隨經典版特別附贈《經典的歷程》,揭秘本書中文版傳奇故事。
萬曆十五年都有什麼版次
中華書局版
·作者:(美)黃仁宇
·出版社:中華書局
·頁碼:286 頁碼
·出版日:2006年
·ISBN:710105449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三聯書店版
·作者:(美)黃仁宇
·出版社:三聯書店
·頁碼:320 頁碼
·出版日:1997年
·ISBN:978710800982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台灣版
作者:(美)黃仁宇
出版社:食貨
出版時間:1990-01-01
頁數:289
開本:32開
版本註解
《萬曆十五年》常見有三個版本:
1.三聯本,內容跟中華的老版本是一樣的,但刪掉了廖沫沙的題簽頁。
2.中華有兩個新版本,有全新文字增訂:
中華書局的增訂版,重新核校全部文字,改正了以前版本的許多錯誤和表述不當的地方;增收黃仁宇《1619年的遼東戰役》等數篇文字,合計大概有幾萬字;還插入了11幅彩色歷史圖片和黃老先生的照片、畫像,很漂亮,畫像是黃仁宇夫人所繪。因此比較推薦這個版本 。
⑸ 萬曆十五年,誰能給我個權威的書評啊
萬曆十五年是黃仁宇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是我讀過的最好的一部歷史書之一,本書可讀性極強,看似像一部通俗讀物,實則是一部學術著作,只因黃先生久居國外,敘述方式與國內學界很多敘述方式很不同!本書一一個極不起眼的年代為橫斷面,聯系往事遺留的弊端,運用微觀和宏觀經濟學來分析歷史事件,這是極不容易,極其精彩的!本書的前半部分敘述了帝國體制的弊端,強調了「人事」的重要之處,後半部分以典型人物為例,深刻剖析了帝國的奇特之處!
⑹ 萬曆十五年哪個版本好
《萬曆十五年》 三聯書局 1997.05
《萬曆十五年》 中華書局 2002.03
《萬曆十五年(增訂紀念本)》 中華書局 2006.08
《萬曆十五年(增訂本)》 中華書局 2007.01
其中,《萬曆十五年(增訂紀念本)》 中華書局 2006.08最好
理由:這書的大陸版本來就是中華先出的。這本有紀念意義。插圖做得還不錯的。16開也不算大,現在很多書是這個開本的。 價格和質量也成正比
《萬曆十五年(增訂本)》 中華書局 2007.01 ,這本沒圖,32開本,文字和上一本一致。
⑺ 萬曆十五年大概講個個什麼
本書反映的乃是明朝乃至整個中國古代社會大失敗的全記錄,作者又進一步一針見血地指出:「中國兩千年來,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極,這就是一切問題的症結。」由於作者熟悉西方憲政及歷史,因此他認為中國古代社會缺乏數目化管理,並將中國社會的結構比喻為「潛水艇麵包式」(submarinesandwich)的社會結構:「上面一塊麵包,大而無當,此乃文官集團;下面也是一塊長麵包,也沒有有效的組織,此乃成千,上萬的農民。其中則是儒家的道德原則,此即尊卑男女老幼,沒有一個涉及經濟和人權,也沒有一個可以改造利用。因而,我們這個龐大的古老國家,在本質上無非是數不清的農村合並面成的一個集合體,禮儀和道德代替了法律,對違法的行為做掩飾則被認為忠厚識大體。各個機構之間的聯系從來沒有可資遵循的成文條例(即使有成文的規則,也多半道德宣誓的作用遠大於實際功效)。而這種社會在體制上實施中央集權,在精神上的支柱為道德,管理的方法則依靠文牘。」[4]
萬曆皇帝雖然貴為一國之君,但在立儲這個問題上卻一直不能如願,在與群臣爭鬥了數十年之後最終屈服,這種屈服表面上是向群臣屈服,實際是在向體制屈服;又如戚繼光為了建立新軍和保衛國家,不得不在理想與現實之間游離,這種游離迫使他投機取巧,巴結權貴,最終仍逃脫不了政治中的現實,在貧病交加中死去。在書中,所有的人物,無論地位,無論善惡,統統都不能在事業上取得有意義的發展,他們或身敗,或名裂,還有的身敗兼名裂,沒有一個功德圓滿者。他們的個人理想、價值在--個黑暗大時代里被社會現實擊得粉碎,而他們的人生軌跡也隨之湮滅了。這不僅是個人的悲劇,也是整個民族的悲劇。
作者在全文中,以深厚的史學素養和遠見卓識,用大膽、平實的筆觸評說明史,進而評述中國的歷史。他在這本史著中賦予了歷史真實鮮活的面容,不僅可以使人們清晰地體驗到光明與黑暗、進步與倒退的較量,更重要的是給人們以遐想的空間和回味的餘地。細心的讀者不僅可以從中品味個人的人生酸楚,而且還會發現隱藏於表面背後的歷史積淀。用這種方式撰寫歷史,不僅能喚起人們對往昔客觀歷史的記憶,更重要的是讓人們從深厚的歷史迷霧中走出,進而思索。因此,讀過此書的人都說:「讀《萬曆十五年》給人現實意義上的啟迪遠在其史料價值之上。
⑻ 推薦幾本好看的歷史書籍,萬曆十五年,中國大歷史已經看了
我認為比較好看、比較權威的歷史書籍有:
《史記》—西漢,司馬遷著
《漢書》—東漢,班固著
《三國志》—西晉,陳壽著
《後漢書》—南朝 宋,范曄
《晉書》—唐,房玄齡等
《宋書》—南朝 梁,沈約
《南齊書》—南朝 梁,蕭子顯
《梁書》—唐,姚思廉
《陳書》—唐,姚思廉
《魏書》—北齊,魏收
《北齊書》—唐,李百葯
《周書》—唐,令狐德棻等
《隋書》—唐,魏徵等
《南史》—唐,李延壽
《北史》—唐,李延壽
《舊唐書》—後晉,劉昫等
《新唐書》—宋,歐陽修、宋祁
《舊五代史》—宋,薛居正等
《新五代史》—宋,歐陽修
《宋史》—元,脫脫等
《遼史》—元,脫脫等
《金史》—元,脫脫等
《元史》—明,宋濂等
《明史》—清,張廷玉等
以上都是二十四史,是最權威的正史,但可觀賞性不強,下面這幾部書是我最喜愛的,就推薦給你吧:
《歷史上的多爾袞》—紀連海著
《歷史上的和珅》—紀連海著
《歷史上的紀曉嵐》—紀連海著
《歷史上的劉墉》—紀連海著
《正說清朝十二帝》—閻崇年著
《明亡清興六十年》上下—閻崇年著
還有很多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這是我們的祖先給我們留下來的寶貴財富,我們一定要把他們發揚光大。
⑼ <<萬曆十五年>>哪個版本好
萬曆十五年/中國文庫黃仁宇著
三聯書店
這樣的書三聯書店出版的會更好些.
⑽ 萬曆十五年講的是什麼書有誰知道
《萬曆十五年》(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是三聯書店出版的一部明史研究專著,作者是黃仁宇。
1587年的歷史事件也是以後掀起波瀾的機緣。換一個視角來解讀歷史,世界變得更立體。1587年,在西歐歷史上為西班牙艦隊全部出動征英的前一年。當年,在明朝發生了若干為歷史學家所易於忽視的事件。這些事件,表面看來雖似末端小節,但實質上卻是以前發生大事的症結,也是將在以後掀起波瀾的機緣。其間關系因果,恰為歷史的重點。其著作主旨在書中末段看出:「當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各人行動全憑儒家簡單粗淺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創造性,則其社會發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補助技術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