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俗小說言情
『壹』 擺渡人這本小說怎麼樣
《擺渡人》是英國作家克萊爾麥克福爾的作品,知乎和豆瓣上對其吐槽聲不斷。我用三天的時間看完了該小說,不得不說:還是非常震撼的。
有人可能認為這是少男少女的一段瑪麗蘇式的愛情,網路小說上比比皆是,只是將愛情故事發生的時間背景設置到了生死隧道。的確如此,但是在命運的荒原上,迪倫和崔斯坦的相互扶持,在生死臨界點的一次次選擇,理性的情感的一次次碰撞,為了愛人的一次次勇敢地付出... ...正是這些,才讓它升華到一般言情小說難以企及的高度。
荒原如同人生,我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自己的荒原上,期間有艱難險阻,有妖魔鬼怪,但是我們的心情美麗與否,決定荒原上的凶險程度,正印證了那句話:你是什麼樣子,世界就是什麼樣子。安全屋固然安全,但是並沒有人要一直守在那裡,為什麼?因為我們有終點,有方向,需要一次次在路上,縱然前路凶險萬分,但是正是這種驚心動魄,才是生命的意義所在。
當靈魂回家之後,為什麼能夠折返的傳言一直都有,卻大多數人卻依然選擇留在那裡,因為大多數人都不願冒險去嘗試,去改變,害怕那失敗之後的魂飛魄散,但是只要心中有夢想,嘗試了,成功了,便是值得。
在理性和情感一次次碰撞之後,迪倫和崔斯坦都選擇了情感,他們成功了。因為相愛,他們互相成為對方靈魂的擺渡人,救贖了自己的愛人,瑪麗蘇式的愛情,瑪麗蘇式的結尾。但是我總是隱隱覺得,來到人間的崔斯坦,是否真的能夠適應呢?
當然也有我不理解的地方,比如折返回來的時候,真的有必要設定救贖老人和小孩的橋段嗎?崔斯坦以什麼身份回到人間呢?崔斯坦為什麼是夢中的人?註定的真的好嗎?我自認為這些是小說中的敗筆所在,但是不妨礙它是一本值得讀的書。
『貳』 《低俗小說》的影評。緊急
一部精緻的低俗小說
文:十一月的雨
這是我最喜歡的十部外語片里我最後寫的一部,不是因為別的,只是我一直無從下筆。我知道無論如何我都不會企圖對昆汀的天才結構做一個所謂的解析,那是影評家看過十幾遍後一處處找出其中的向以前的電影致敬的部分再大肆宣揚時做的事情,我心有餘而力不足。我想做的,只是像本片之於其他常規影片一樣,把自己的風格顛覆一次。只要自己舒服,夫復何求?
《低俗小說》在我的心裡佔有非常特殊的地位。每個人都會偏愛一種類型的電影,有人喜歡科幻,有人鍾愛言情,有人會看恐怖,有人會挑動作。我則對這種cult片(邪典)情有獨鍾。那種帶點戲謔風格,帶點黑色幽默,有著獨特結構的影片我可以舉出好多部。昆汀的《落水狗》是我看的第一部,其次令我印象深刻的還有《兩桿大煙槍》《羅拉快跑》《木蘭花》《冰血暴》,當然,在我看來,《低俗小說》是最好的同類型片。它顛覆了一切人們本來認為自然而然的東西,把不按常規出牌玩到了極致。
在戛納折冠金棕櫚後,許多人開始全方位研讀這部奇特的影片,想從中挖掘出思想上更深層次的東西,於是,好像黑道烏托邦之類的言論此起彼伏,不絕於耳。
第一次看本片我完全處於興奮狀態,每一個細節,每一段戲謔,當最後一個故事出來時,我發現和第一個故事結合的如此巧妙的時候,那種激動就好像考古學家在發現了一個新的墓穴後竟然發現裡面還有活人。
當第二次看的時候我注意到了薩繆爾 傑克遜飾演的那個混混每次殺人前的一番引自《聖經》的言論,煞有介事,替天行道的架勢讓我思考了好長一段時間:他到底想表達什麼?百思不得其解,到後來還是丈二和尚摸不找頭腦。
其實到後來想想也就釋然了,恐怕昆汀的初衷也沒那麼復雜吧,要想隱諱的表達某些高深的思想從來都不像他的風格,他所做的,是讓自己的影片看起來更酷,當然這個不是說影片整體,因為縱觀全片他還是有野心表達某個主題的,在這我不想深究。但至少某些細節一定是這樣的,那種顛覆帶來的刺激和快感是前所未有的。
像文森特和烏瑪飾演的瑪撒拉的情婦的那段獨特的妞妞舞,像瑪撒拉被車撞兩人誤打誤撞進一家店後他被同性戀警察雞奸,像文森特他們誤殺黑人同伴後的一系列奇遇。這樣的經典片斷回憶起來絡繹不絕的經過你的眼前,像重新在腦中上演了一般。
寫到這時我想到了一個問題,有人特別喜歡韓劇那麼他必然是感性的,有人只喜歡暴力影片的話他肯定會有十分粗獷的一面。如果說從一個人的觀影習慣可以看出他的性格是真的話,那麼我的性格裡面肯定有昆汀的電影里的那種戲謔和沖動,不願順從和不願符合常理的因子可能也會體現在我的潛意識里。但這樣看來好像和平時的自己大相徑庭。不過也有可能,它們作用於我的一舉一動之中,只不過自己沒有發現過多少罷了。不過也正是這種品質,把昆汀這個默默無聞的小子送上了皇帝的寶座。值得我去思索。
整個影片是經過精心策劃的一場戲,它的精緻不僅在它的完美結構,更在於它的創新,它的獨一無二,它的反其道而名之的並不低俗的「低俗小說」。
談了這么多,感覺更像是亂彈一氣。
其實,能有這么一部影片,讓你拿在手裡就覺得喜歡,就算不去重溫也能感覺特殊,還能再要求什麼呢?
作於2005.5.4
影評出處為:http://movie.mtime.com/10468/comment.html
裡面還有很多相關影評,可供參考
『叄』 現在的網路小說為什麼如此低俗
我覺得是惡性循環。只有一台電腦,一條網線就可以發文,導致現在到處充斥一些低俗的小說,而且基數一大,優秀的作品就更難被人看見了。
尤為痛心的是很多沒有建立起良好閱讀品味的青少年,急匆匆的填鴨了那麼多品味低俗的小說,根本還不曾好好了解真正好的文學,比較那些速食幼稚辛辣的文字更容易上手,簡直不用經過大腦。而這一部分讀者更促進了低俗小說的發展,喜歡會相互影響與干涉的,這就是臭味相投吧。我現在常常看見一篇篇十分低下的文下面還有眾多擁躉,真是不知哀怒了。假如我是家長,我必然不放心一個12,13的孩子獨自choose without any direction。網路文學不比紙媒,甚至沒有起碼的門檻,雖然一些紙質文也不怎麼樣。
網路是現實的投影,現實已經越來越浮躁,貧瘠的土壤怎麼種出芬芳的水果?
我始終認為在讀小說之前要先學會享受文字本身的美,我本身的閱讀軌跡是童話詩詞--古典名著--外國名著--武俠經典--奇幻小說---後期言情科幻恐怖耽美等等不一而足,就好像要先建立足夠強大的免疫系統才能在紛雜的環境中好好生存,不成熟的讀者必然催生不成熟的作者。好文也淹沒在這大水裡了,我找文的時間數倍於看文,也不過勉強保證最低質量而已。老實說,別人推文我也不敢信,畢竟不了解的人怎麼知道推薦人的水平?
常常推薦小說給朋友,因為比較熟悉,了解閱讀喜好,對她們,我敢說我揣測的還是比較准確的。十之八九正中靶心~
很久沒有靜下來好好讀一本書了,想來閱讀量最大的還是課業繁重的初高中,好的文字真是令人心醉神弛。可惜我沒什麼天分,眼羨他人妙手天成,自己筆下還是空空。
『肆』 請問怎樣才能改掉看低俗小說的壞習慣
喜歡看低俗小說,說明你的思想在這一層次,完全的沉淪進去了。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提高自己的整體品味,既然已經被稱為了低俗小說,那麼肯定有著一大堆的缺點,沒有思想。在你看慣了那些大家的書了之後,就會覺得原來的書很幼稚了。
『伍』 當下中國有哪些畸形的審美觀
現在的醫務劇拍成了醫生們的愛情生活,農村劇拍成了鄉村愛情生活,職場劇拍成了辦公室里的愛情生活,諜戰劇拍成了地下特務們的愛情生活。比起英美劇、韓劇、日劇的多樣性,絕大多數國產劇都是掛羊頭賣狗肉,都是言情!當然不排除有一些例外的,就像最近的《長安十二時辰》。但總體來說,目前的國產影視劇,大體上還是這個趨勢。至於原因嘛,在這里就不再展開講了。
畢竟這樣的劇,只要沒有過火的親熱鏡頭,大多都會過審。只要演員有足夠的流量,再加上宣傳一下,基本都能保證不虧。很多導演和演員都是要恰飯的,為了工作而不是為了理想,拍一個簡單又大概率不會虧的劇,比起拍一部精品劇又不敢保證會不會火的,他們當然選擇前者。
還有一種特別風靡的,就是直播平台和朋友圈日常中的美顏濾鏡。其實,我在空餘的時間,偶爾也會打開斗魚,看看星際老男孩的直播,看看英雄聯盟比賽的直播。熟悉斗魚的人都知道,在英雄聯盟區,有兩個特別火的妹子主播:馮提莫和阿冷。我不贊同她們這種以唱歌為主、卻跑到英雄聯盟版塊蹭流量的做法,但不得不說的是,她們開的濾鏡美顏的程度,還是恰到好處的。
也許,隨著網路化進程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已經很難再像曾經一樣去靜下心來品味一樣東西了。所謂的「審美畸形」,可能也正是這個原因。快速的生活節奏下,無邊的信息海洋里,大家變得都這么匆忙、又變得那麼膚淺,只能隨便咀嚼一下文化快餐,有點味兒能咽下去就可以,還要啥審美?
現如今影視作品都會基於大數據的結果再來設計內容、計算流量,再加上廣電總局審批得越來越嚴格,能看到的主流文化就自然變得枯燥無味,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也越來越明顯,即使是本來有潛質的藝人也會被如今的創作氛圍所埋沒。因為你不需要出眾、不需要個性,一切就應該是差不多的。我們到商場里吃著差不多的連鎖餐廳,在家和公司吃著差不多的外賣。這么多的差不多每天存在於身邊,悄悄地改變著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