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說推薦 » 悟空傳小說真的好看嗎

悟空傳小說真的好看嗎

發布時間: 2022-03-20 07:37:51

Ⅰ 悟空傳好看

不錯的小說,從另一個角度來描寫西遊記,值得一看,可惜就是太短了、、其中還有很多經典語錄
1.當五百年的光陰只是一個騙局,虛無時間中的人物又為什麼而苦,為什麼而喜呢?
2.也許每個人出生的時候都以為這田地都是為他一個人而存在的,當他發現自己錯的時候,他便開始長大.
3.不要死,也不要孤獨的活。
4.我終於明白,我手中的金箍棒,上不能通天,下不能探海,沒有齊天大聖,只有一隻小猴子.
5.生我何用?不能歡笑.滅我何用?不減狂驕.
6.我終不能改變那個開始,何不忘了那個結局呢?
7.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這眾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諸佛,都煙消雲散!
8.我像一個優伶,時哭時笑著,久而久之,也不知這悲喜是自己的,還是一種表演,很多人在看著我,他們在叫好,但我很孤獨,我生活在自己的幻想中,我幻想著我在一個簡單而又復雜的世界,那裡只有神與妖,沒有人,沒有人間的一切瑣碎,卻有一切你所想像不到的東西。但真正生活在那裡,我又孤獨,因為我是一個人。
9.是不是選擇任何一個方向,都會游向同一個宿命呢?
10.神不會去救任何人,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如果你死了,改變不了任何事情 但只要你活著,就可以改變一切
還有很多,你可以自己去搜

Ⅱ 悟空傳這本小說寫得怎麼樣

這書每次看都不一樣的,非常好
下面復制
「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這眾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諸佛,都煙消雲散!」
___這段話引自被譽為「最佳網路文學」作品而在網上廣為流傳的《悟空傳》,這是一部同時受到《西遊記》和《大話西遊》影響的優秀作品。新浪網評價說:解讀《悟空傳》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過程,所以究竟怎樣,你一定要看了才知道。

作為後現代藝術的網路文學,《悟空傳》在結構、語言、題材上,都充分體現了隨意性、鬆散性和聊天口語化的特徵。它充分利用了《西遊記》的經典人物和經典的場景、空間,繼承了《大話西遊》解構、媚俗、自由、無厘頭搞笑等的後現代主義文化特徵,成功地完成了對西遊解構的又一次突破。

整部小說充分利用對話敘事,其情節的開始和發展幾乎完全靠對話進行。它的對話充滿了調侃、嘲諷,油滑的腔調中透出「一點正經沒有」的另類和叛逆味;但同時它的語言又非常簡潔凝練,極富詩意和想像力,充滿了哲理的韻味。其滑稽的外表蘊藏著深沉的苦悶和無助,從而帶給人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甚至莫名其妙的痛苦和壓抑。那似乎是廢話卻又充滿哲理的語言會讓人在一瞬間被震撼、被感動。

「不要死,也不要孤獨的生活。幾十萬年就是為了這一天么?」

「世界是這個樣子么?極目之處,無邊無界,我卻不能再前進一步。」

「這世上有些事,不是想通了就能做到的,有些人寧願一輩子在路上走。」

「我終不能改變那個開始,何不忘了那個結局呢?」

——這類語言總是帶給人一種想哭的虛無感,讓人覺得心裡被噎著什麼,很難受。這種感覺有時會讓人覺得不可理喻,甚至是無病呻吟,痛苦地毫無理由。但作者偏偏能用飽含人生、命運的哲理性語詞把這種痛苦、困惑的感情表達得那麼真實深沉,那麼錐心刺骨,使讀者始終無法擺脫那令人窒息的悲傷氛圍。它充溢著《西遊記》所沒有的那種存在主義焦慮感,這種被機器和體制擠壓出來的焦慮是現代人特有的現代病。《悟空傳》的作者就是站在現代人類的立場,用神話的形式,對人類本身和現實世界進行了全新的闡釋和追問,揭示出了人類面臨的終極的痛苦和困惑。

在對《西遊記》傳統價值觀念和人物形像進行無情的解構和徹底的顛覆中,這部網路小說最有價值的地方就是塑造了一個悲劇英雄孫悟空的形象。它把《西遊記》中戰天斗地的英雄形象更拔高了一層,使之成為一個有血有肉的具有常人情感的真實人物,就像網友評價的那樣,這是「一隻狂傲清醒的猴子」,有「一個敢作敢為的人的靈魂」。一方面他是敢於對天庭抗爭的齊天大聖,另一方面,他又是一個孤獨寂寞的猴子。蟠桃園里他對紫霞這樣描述:「你在樹上,一刻也不敢睡死,隨時注意著不尋常的聲響......你的身體隨時都准備彈跳起來逃命或搏鬥......你會想你受夠了!但是你卻不能不活著,你恐懼著生,卻又恐懼著死,你不知道你每天為什麼這樣活著......」這種強烈的生存危機感徹底破壞了人們心中被《西遊記》建構起來的天不怕地不怕的硬漢形象,英雄孫悟空成了一個孱弱無助的小猴子,而他進天庭只是為了躲避人世間的生存競爭和危險。這個抱著金箍棒、時時刻刻都處於驚恐之中的猴王讓每個熟悉《西遊記》的讀者都不由得大跌眼鏡。這是對經典英雄的大膽顛覆和無情嘲弄。

在這個競爭已經把人們壓得喘不過氣來的時代,人們不要信奉任何權威和經典,所有的崇高、宏偉、神聖都被淡化和解構。後現代是一種顛覆,他賦予了我們一種權力——一種平民可以顛覆經典的權力。於是師徒四人變成了徹底的功利主義者,斬妖除魔只是為了給自己修夠「功德分」,好結束這種流放般的囚徒生活。六耳獼猴不再是邪惡的化身,而是人的本性,它與孫悟空是一體的,是靈性之所在,孫悟空打死六耳獼猴就等於打死了他自己。這種全新的闡釋又解構掉了《西遊記》里真假孫悟空所象徵的善惡主題。善與惡的界限被抹殺,生存和慾望才是最大的真理。豬八戒的教訓可謂深刻:「俺老媽把俺生下來時,也沒告訴俺豬一生的意義是什麼?俺正在苦想,一看其他兄弟都先搶著把奶頭佔光了,才知道什麼叫真他媽蠢!」

在這個看似「民主、自由、開放」的現代社會,我們依然套著無數「金箍」,受著種種「游戲規則」的制約,包括政治、經濟、法律規則等,這種既存的社會價值規范,事先就規定了我們生存的意義。我們整天疲於奔命,為權威規則所設定的目標、價值而生活、奮斗,忘了自己最原初、最美好的願望,在「西行」的旅程中失去了自我。這正是我們這個社會的悲劇,我們總是不敢按照我們的本性來生存,必須要外界的一個說法,必須要得到既存秩序的承認,才能實現自我肯定;反抗權威就會成為另類人,就會被淘汰到社會的邊緣,最終像孫悟空打死六耳獼猴那樣毀掉自己。作品在對現存秩序的反抗和顛覆中,完成了對「我是誰」的本我與存在的追問,提出了回歸自我的渴望,就像紫霞對死去的孫悟空說的那樣:「我要你記住你是一隻猴子,因為你根本不用去學做神仙,本性比所有的神明都高貴。」

當舊的信仰崩塌之際,愛情成了 《悟空傳》中唯一神聖的東西。它讓孫悟空與紫霞好好談了一場驚天動地的悲情戀愛,最後以悟空心死、紫霞托著他的屍體同赴火海告終。這場愛情是對《西遊記》中「無性石人」孫悟空的大膽顛覆和嘲弄,把取經事業的神聖全部瓦解掉,取而代之的是強迫與無奈。到西天取經變成了一天天的人生和世界的哲學討論,目的變成了過程,神聖的使命變得毫無意義。「這個世界上,有些人是沒有地方可去的,他們是流放者,你讓他們回去,他們找不到來時的路,找不到過去的家園,就會死在某一個角落。」人生只是一場無望的尋找和等待,最終只會一無所有。就像大衛.格里芬在《後現代科學—科學魅力的再現》中說的那樣:「宇宙的目的、價值、理想和可能性都不重要,也沒有什麼自由、創造性、時間性或神性。不存在規范甚至真理,一切最終都是毫無意義的。」

《悟空傳》徹頭徹尾地鞭撻了強權的壓迫,表達了對自由的美好嚮往和對現實的無奈。在強權的統治下,反抗的「戰斗」永遠不會結束,後現代給了人們一種另類的「話語權」,通過嬉笑怒罵的方式得到感情的抒發。於是孫悟空成為一個對權威宣戰的毫不妥協的象徵,「他不能停下,那意味著失敗和屈辱。他寧願一直戰斗到死,腦子里只有痛和最後一點支持他戰斗的意識」,孫悟空的「斗戰勝」形象在這里得到了完美的升華。最終,他在內心中的兩個「我」的不斷斗爭中,實現了自我認同,在把既存秩序捅破一個洞的過程中實現了自我價值。「那一刻被電光照亮的他的身姿,千萬年後仍凝固在傳說之中。」

振作起來,一切還在繼續,「怎能忘了西遊?」

Ⅲ 如何評價《悟空傳》這本書

這兩天肺炎瘟疫,足不出戶已經好久,好看的電視劇小說都沒有了,於是在游戲中和網友想討幾本小說消磨時間,不知不覺中聊到了我喜歡的小說。

每次提及我喜歡的小說不過就那幾本「大明武夫」「狼圖騰」「三體」還有一本「悟空傳」我本人是非常喜歡向別人推薦我覺得好用的東西的,而在小說中,「悟空傳」從來都是我向別人推薦的首選小說

為什麼推薦「悟空傳」,因為推薦這一行為在我這里,可能是一種想要博得別人認同的行為,而「悟空傳」則是在我所讀過的小說中讓我非常激動的,與我產生深刻共鳴的那一部。雖然,只是曾經。

十八歲看了第一遍「悟空傳」緊接著兩年內回顧了十多次,今年二十二歲,兩年沒有看了,聊到了悟空傳,便不自覺的陷入了回憶當中。但我沒有想緊接著再讀一次。

再次回顧是會的,但不是現在,或許是明天。此刻的我對於復讀「悟空傳」是有些糾結的,十八到二十二,四年時間絕對不長,但我的心態早已是翻天覆地的變化,我不知道再讀悟空傳還會不會讓我流淚,還會不會讓我激動,我怕我會讀不下去,所以我想我要准備一下再去復讀。

但悟空傳的影子卻又在我腦海里一直回盪。所以我想寫一篇書評,以平復一下我的感情。

說到書評,無非文筆,在我看來文筆很出色。敘事手法,「悟空傳」里的敘事或許有些太散碎,但我卻以為一一對應故事主幹。
故事,至於這個故事,很顛覆,會想起我剛翻開這本書的時候,我震驚於三個徒弟對唐僧的態度,震驚於白龍馬竟然是女的,震驚於唐僧竟然會油嘴滑舌。
整個故事也是讓人看不出「西遊記」的影子,卻又發現這就是「西遊記」的影子

而我今天想說的是「悟空傳」這本書跳出閱讀的界限而對一個人所產生的思想波動。

時隔兩年,讓我瞬間記起的語錄只剩下那兩句
「我要那天再遮不住我的眼,要那地再埋不住我的心,要這眾生都知我意,要那滿天雲佛都煙消雲散」
這句話確實很狂,推薦我看「悟空傳」的書友順帶推薦的一句語錄,當時看了好久沒有找到這句話,本以為是孫悟空說的,結果當看到這句話是從唐僧嘴裡說出來的時候,確實有點小驚訝。
還有一句「哈,西天在哪,俺老孫把天翻個個,這便是西天!」
當我第一次看到這句話的時候,雖然說閱讀過程中我一直在被刺激,但這次又一次被驚艷到了,並且牢牢地記住了這句台詞。不可一世的狂,我在東而欲向西,但為什麼我一定要過去,而天不能過來呢!
還有那個對佛法「知道不是還答!找打!」
玄奘「知道不是還問!欠揍!」
周圍的和尚問這對答里有何玄機
玄奘「他知道他打不過我所以認輸嘍」
當時只有一種莫名的感覺,感覺非常搞笑,又很真實,

那兩年我將「悟空傳」奉為神書,期間閱讀十多次。次次都好像金箍棒直擊心境,帶給我非常大的震撼,眼淚也是那麼的不值錢。根本就在於那不服天的孫猴子,手持金箍棒,天上地下唯我獨尊,死,但沒有輸!抗爭到底

或許是讀了太多遍了,已經算得上倒背如流了,我突然想觀看一下網游對於「悟空傳」的讀後感。目的只是想找到那群與「悟空傳」共鳴的人。但結果卻很大出乎我的意料。
很多人對於這本書的看法是:中二!天馬行空!寫作混亂!也有很多人說曾經這本書在他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一筆,但許多年後回顧,給出的評價也是中二。
我萬般不解,當時的我簡直無法理解。真的無法理解。

但時至今日,我發現我看透了這本書,真的很神奇的一本書,當你把這本書交給一個尋常的中年人觀看,他不會給你書評,因為他翻開書的第一頁就再看不進去,如果非要他給你書評:天馬行空,幼稚!
但我確是在那個最叛逆的時間看了那本書,以至於我對此書久久不能忘懷,那天的我看著孫悟空倒下時淚流滿面,彷彿那就是我,我為了抗爭到死而激動驕傲,因為那句我來過,我奮斗過,我不在乎結局。
而今天的我已經相對成熟,我理解了多年前看到的評論。是啊,這是一本中二的書,一個叛逆的年輕人所寫的書。一個孫悟空就想改變環境,換來的只能是悲慘的結局,只有順應環境,我才能活的更合適。
我長大了,不會再為那個孫悟空而激動了,這本「悟空傳」在我看來已經不是那本神書了,剩下了浮誇,煽情以及我對曾經年少輕狂的那個我的追憶

這本書可以是一個紐扣,如果你在合適的年齡讀了這本書,你不會收獲什麼大道理。但等你成熟了之後再回顧,這只紐扣會串聯起兩個你,從而獲得一種感情,同時你或許會發現很多道理。

Ⅳ 朋友推薦一本小說,《悟空傳》有人看過么感覺怎麼樣

看到最後哭了,世事滄桑,天地不仁,為利長久,神怪妖魔人畜,無以辨及,利之所趨,亦神亦怪亦妖亦魔亦人亦畜,正邪不過是一場利益的交戰,《悟空傳》結局挺凄涼悲慘的,雖然文筆不甚結實,但認真看完,細細品味各中利害,受益必是匪淺,不錯的書,值得看看

Ⅳ 小說悟空傳好看嗎,講得是什麼,詳細一點

這本書我前陣子看完了,內容講的是唐僧四徒四人以及白龍馬的往事今夕,主要人物還是孫悟空,孫悟空鬧天宮被降,綁在雷柱上刀劈斧鑿都沒死(原著也有提到過這個情節,主要是在煉丹爐之前)。因紫霞而滅,後被投入煉丹爐,破爐而出,引出全文。其內容略過,結局大意就是原來破丹爐的已不是當年的孫悟空而是他的心魔。大概就是這樣,說的很亂,還是建議你看今何在的原著,蠻不錯的,字數不多,認真看不多時就看完了。

以下是文庫里的經典語句:
如果不愛,又怎麼懂得珍惜?——悟空打落銀河星沙,老豬感慨。難道這不是最經典的嗎?
當五百年的光陰只是一個騙局,虛無時間中的人物又為什麼而苦,為什麼而喜呢?
也許每個人出生的時候都以為這天地都是為他一個人而存在的,當他發現自己錯的時候,他便開始長大。
不要死,也不要孤獨的活。
我終於明白,我手中的金箍棒,上不能通天,下不能探海,沒有齊天大聖,只有一隻小猴子。
天地何用?不能席被,風月何用?不能飲食。
纖塵何用?萬物其中,變化何用?道法自成。
面壁何用?不見滔滔,棒喝何用?一頭大包。
生我何用?不能歡笑,滅我何用?不減狂驕。
從何而來?同生世上,齊樂而歌,行遍大道。
萬里千里,總找不到,不如與我,相逢一笑。
芒鞋斗笠千年走,萬古長空一朝游,
踏歌而行者,物我兩忘間。
嗨!嗨!嗨!自在逍遙……神仙老子管不著!
我終不能改變那個開始,何不忘了那個結局呢?
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這眾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諸佛,都煙消雲散!
是不是選擇任何一個方向,都會游向同一個宿命呢?
神不會去救任何人,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如果你死了,改變不了任何事情 但只要你活著,就可以改變一切
佛在心中,你說它做甚?不如放屁!
因為我想活著,我不能掩藏我心中的本欲,正如我心中愛你美麗,又怎能嘴上裝四大皆空。
原來像這樣神仙沒法管的東西都有個名字,叫做--妖.
花映水中,色本是空。
那天上,有一輪那麼藍的月亮。滿天的銀河,把光輝靜靜照在一隻哭泣的豬身上。
我走得再遠也走不出那片天么?
如果上天知我心誠,就讓石頭也發芽吧。
死就是什麼也看不見,什麼也聽不見,什麼也感覺不到,什麼也不會想,就像你未出生時一樣.
你以為你有很多路可以選擇,但是在你四周有很多看不見的牆,其實你只有一條路可以走.
若天壓我,劈開那天,若地拘我,踏碎那地,我等生來自由身,誰敢高高在上.
負盡千重罪,煉就不死心.
你錯了。我不是忘記一切,我是一無所有。
待至英雄們在鐵鑄的搖籃中成長,勇敢的心像從前一樣,去造訪萬能的神祗,而在這之前,我卻常感到,與其孤身跋涉,不如安然沉睡。
對我來說,任何一個地方都是家。可有的人卻把家放在世界某一個地方,所以他們才會找不到,才會死在路上。
也許曾有過那樣一個我,那樣的生活過。他的身影印在這個時代里。我看見他的傳說。
一切都會消逝,能留下的只有記憶。而記憶是實在還是虛幻?它摸不著看不到,但它卻又是那樣沉重的銘刻在心。
你要記住你是一個猴子,因此你不用學做神仙,你的本性比所有神明都高貴。
他所要的,我全都拋棄,只剩下我潔凈的靈魂,給我所愛的人。
人生沒有什麼會永遠不失去的,可是有的人不相信,所以他們會不停的尋找,找一輩子。

Ⅵ 《悟空傳》到底好看在哪

很不幸,我小時候沒看過悟空傳,第一次聽說這本書已經大學了,我也是硬著頭皮看的,真心的……非常難看。而且情節都不用說,首先《悟空傳》的文字風格就讓人接受不了,現在90後基本占據半壁江山的互聯網,那麼《悟空傳》出來的時候,大概就是一拖鼻涕的80後寫給尿褲襠的90後看。


Ⅶ 悟空傳好看嗎

悟空傳是一本神作
一部擁有了自己思想的小說
裡面有許多的經典哲理 那些語句很唯美 也很傷感
不過不推薦小孩子看
除非你足夠成熟

Ⅷ 悟空傳這部小說怎麼樣

悟空傳總基調講的是強權和真理。這點今何在表達的非常完美,至於其他什麼是生命的本質,生命的意義何在,其實作者本人並沒有明說,因為作者也不知道那對不對。而作者告訴我們的是一種態度,既當真理被強權所壓迫,一個人應該做出什麼樣的選擇!

下面一段原文其實就是悟空傳整本書要表達的中心思想,至於愛情,勇氣,執著,都是這一段強權與真理辯論後的衍生。
原文:「我突然不想論什麼了。」金蟬子說,「我永遠無法用語言來表述一顆樹的生長,一朵花的全貌。我只想問一個問題,生命的真義是什麼,請不要用語言來告訴我。」
如來不再看金蟬,他從座邊拈起一朵花。
金蟬子定在那裡,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迦葉卻在一旁微笑了。
如來嘆道:「金蟬,我本以為悟的會是你,迦葉,你可得我正法了。」
迦葉上前跪倒。
眾弟子皆唱法頌。西天霞光大盛,天空花雨紛紛散下。
金蟬仍立在那,如木雕一般,花瓣紛揚,落在他身上的,卻全都枯謝了。
「金蟬,你還有何心路未通?」
金蟬雙眼虛視道:「通便通了,悟卻未悟,花落死木,不得生機。」
如來道:「即如此,你再去修行個五百年再回來。」
金蟬子卻還是沉默,沉默。
「你走吧。」如來道。
觀音上前:「師兄先下去吧。」
她去推金蟬子,卻挪不得他分毫。
金蟬子忽抬頭直視如來,二目如電:「我要與你賭勝!」
「什麼?」如來笑道。
「是!與你賭勝!我用我千年修行,與你賭個勝負!」
「你可當真?」
「師兄不可!」觀音拉金蟬子。
「師兄何必,不悟回去多思索也就是了。」普賢等眾弟子均道。
「師弟你這是何必,要用千年道行與師父斗……」迦葉也從地上起來說道。
「我為真義!」金蟬子跳起腳來道,「你即明白了他的意思,你即為你悟而笑,卻忘了那天下萬千笑不出之人!」
解析:其實這一段是諷刺如來和迦葉以及眾弟子的。金蟬子問的是生命的真義到底是什麼?而如來的回答是拈起一朵花。這是在告訴金蟬子,生命的真意就在我手中。而迦葉領悟了所以微笑,然後迦葉得到了如來(強權)的贊美,於是眾弟子紛紛應和。唯獨金蟬子沉默不語,而那些虛假的花瓣(代表贊美與榮耀)落在堅持尋求真理的金蟬子身上全都枯萎了!
這一段寫的極好,將強權的虛假和附和者的獻媚通過佛禮表現出來。
在悟空傳這本書的時間軸上,這是一切的開始,也是整本書的基調。
PS:悟空傳,其實從思想上講的是三藏,只不過用另外一種形式(悟空)表現了出來。

熱點內容
免費閱讀小說王洋蘇蕊 發布:2025-09-12 09:33:56 瀏覽:489
科幻都市校園小說排行榜完本 發布:2025-09-12 09:18:09 瀏覽:297
偽裝學渣免費閱讀小說無錯版 發布:2025-09-12 09:16:46 瀏覽:568
懶人聽書三體 發布:2025-09-12 08:18:09 瀏覽:124
關於現代修真的小說 發布:2025-09-12 08:14:50 瀏覽:518
推薦幾部主角用長槍的小說 發布:2025-09-12 07:57:32 瀏覽:721
男主對女主好的現代小說 發布:2025-09-12 07:56:50 瀏覽:52
愛趣小說永久免費小說閱讀器小說 發布:2025-09-12 07:32:05 瀏覽:422
及品鄉村小說免費閱讀答案 發布:2025-09-12 07:22:39 瀏覽:960
古代給力小說網 發布:2025-09-12 07:20:41 瀏覽: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