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小說盧氏和劉
㈠ 小說新唐遺玉中,女主他爹房玄齡最後跟她娘盧氏和好了嗎
沒有,其實小說從一開始一直到女主身世慢慢揭曉的過程中,女主和她的兩個哥哥對他爹的態度都很堅決,就是從此相逢是路人了。盧氏對房玄齡也早就沒有感情和期待了,只想和自己的孩子們好好的生活。
不知道你有沒有看到韓歷這個人物的出現,他對盧氏的感情很讓人感動,後來一直默默守在盧氏身邊。
㈡ 關於劉氏的故事,少一點
帝堯曾封其第九子監明於劉地(今河北定州唐縣)按當時依封地為姓的慣例,這應該是劉姓最早的祖先之封地。監明(又名源明<此說法尚存質疑>)雄才大略,開拓進取。他把後裔分兩支南遷:一支到山東平源,佔領黃河下游一大片沃地;一支遷到山西一帶,建立南唐(都臨汾)和北唐(邊界線上)。夏朝強盛後,南夏屬國。夏孔甲時,監明十八世孫劉累善養龍,被夏封為御龍氏,專事養龍。傳說當時一共飼養了四條,不幸有條雌龍病死,劉累畏罪,領帶全家老少一同逃到河南魯山縣一帶隱居起來。到了商代,商王封其後人於豕韋(今河南滑縣)立國。稱為豕韋氏。後來又在唐(今山西省翼城縣西邊)立國,稱為唐氏。周成王滅唐後,把他的子民遷往杜原(今陝西西安市南杜林)建立杜國,因范圍小稱杜柏,便以杜為姓,稱杜伯氏,又中唐杜氏(與杜同姓)。200年後周宣王滅杜,殺害了杜伯,其子卩顯 叔逃往晉國,叔的兒子杜為,任晉獄訟官,稱為士師。故為又名士為。其子成伯缺生子士會,在晉為大夫。士會才智過人,操守嚴謹,深得晉主賞識,封其食邑於范,亦稱范氏。晉襄公去世,士會奉命赴秦迎襄公之第公子雍(在秦作人質)回國繼位。晉太子夷皋的生母鬧求大臣趙盾立幼子夷皋為晉君,故當士會和雍一行到達晉國邊境時,遇到晉兵阻撓,打敗了護送的秦軍,士會便滯留在秦國。趙盾考慮士會留秦對晉不利,便以獻魏地為名,私召回士會。士會歸晉,其子康和一些親族仍留秦國。恢復劉姓。士會生長子明,明生遠,遠生陽。秦滅魏後,其第10世孫獲被遷徙梁國(今河南開封)生子清,清遷至沛縣生仁號(又名榮),號生煓字執嘉,嘉生子四:伯、仲、邦、交。邦是為漢高祖(堯帝第76代孫)[1]。來源二:源於姬姓,出自周定王賜給弟弟姬季子的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周定王姬瑜八年(公元前599年)前後,周定王將劉邑(今河南偃師),封給他的弟弟姬季子做領地。至此,姬姓劉子國就正式地在東周王畿之內建立起來了,劉康公也就成了姬姓劉氏的肇姓始祖。姬姓劉氏世代任周朝卿士,主理內政外交長達一百多年。《左傳》成公十一年:晉郤至與周爭鄇田,王命劉康公、單襄公訟諸晉。來源三:源於投降漢朝的秦末齊國將領劉到:據史書記載,「平都孝侯劉到,平都。索隱縣名,屬東海。以齊將,高祖三年降,定齊,侯,千戶。五年孝惠四年庚戌(公元前191年)六月乙亥,孝侯劉到元年。索隱故齊將。巳上孝惠時三人也」。來源四:賜姓或改姓1.出自項氏:漢初賜項羽的叔父項伯等人為劉氏,封射陽侯: 劉邦當了皇帝之後,為感謝項伯的救命之恩,賜項伯姓劉,封為射陽侯。同時還封了三位項氏族人:桃侯項襄封邑在山東汶上,平皋侯項它封邑在河南溫縣、玄武侯(姓名無查,封邑待考),對這三位項氏侯爵及其家人均賜姓為劉氏。2.出自姒姓婁氏:賜婁敬為劉氏,封關內侯: 婁敬,齊國人,婁敬去拜見劉邦。主張定都長安。劉邦認真聽取了他對建都的意見後,並又徵求眾大臣的意見。眾臣中惟獨張良十分贊同婁敬的見解,並力勸劉邦移都長安。於是,劉邦決定將漢朝都城遷往長安。劉邦採納了婁敬遷都長安的建議,並把他留在身邊為官,還封他為關內侯,同時賜姓為劉氏。3.源於漢代禮儀(官職),出自漢代皇室秋祭——貙膢(貙劉),屬於以官稱為氏。特別需注意的是:貙劉一支劉氏,本字為貙膢,因此正確姓氏讀音作lòu(ㄌㄡˋ),不可讀作líu(ㄌㄧㄡˊ)。4.出自王氏:東漢舞陽人王常,平王莽立大功,被更始帝劉玄賜姓劉;王朗冒名漢成帝之子劉子輿,自立為帝,被誅。5.出自龔氏:宋真宗繼位後,賜皇後劉娥表兄(一說前夫)龔美姓劉,認其為弟;明朝嘉靖年間著名大將軍都督劉顯原姓龔,為報人知遇之恩,改姓劉。6.出自盧氏:安定三水人盧芳,詐稱武帝曾孫劉文伯,曾自立為帝,據平涼等地,後失敗逃奔匈奴:7.出自寇氏:三國蜀將劉封,原姓寇。為劉備義子,改姓劉。8.出自丘氏:西晉義陽(今河南新野)人丘沈冒稱漢宗室後裔,改姓劉名尼。被擁立為帝,建年號為神鳳。9.出自留氏:留氏改劉氏:後坡劉氏為永春留氏族裔,於宋末元初的動盪中易姓為劉;另《清源留氏族譜》載:第三十九世留天祿,泉州路錄事,因軍情嚴重,不仕,復入永春,居留安故地,改留為劉,為本支始祖。10.出自柳氏,為唐朝文學家柳宗元之後,因柳宗元和當時朝政大臣不和,招惹很多皇室親信,其後人恐遭陷害,逃荒到山西的洪桐縣,改姓為劉。很多年後因當地遭水災,他們紛紛遷移到河南的周口、安徽的亳州、山東的曹縣、泰安一帶。11.出自薛氏:北漢皇帝劉繼恩,本姓薛,因是劉承鈞的外甥和養子,改姓劉。12.出自何氏:北漢皇帝劉繼元,本姓何,因是劉承鈞的外甥和養子,亦改姓劉。13、一說元末陳友諒敗亡後其後代有改姓劉的。14. 唐宦官劉貞亮,原名俱文珍,無嗣。15. 明代宦官劉瑾本姓談(音dan),改姓劉,無嗣。16.出自侯氏:劉亨賻(1872-1926年),又名侯夏飽,字圖瓊,號純青,菲律賓名何塞·伊格拉西澳·寶華,福建南安碼頭人,是菲律賓獨立戰爭中的一位華僑將軍。其他近代、現代改姓劉氏者略。少數民族或外國劉姓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長期以來的民族融合,也反映在姓氏的演變上,劉姓是頗為典型的一例。1.匈奴劉氏:西漢初年,匈奴部族強盛,漢高祖劉邦採取和親政策,以皇室宗女嫁給匈奴單於冒頓(音mo 墨讀)為妻,冒頓姓攣 (音luan di鑾低)。按匈奴習俗,貴者皆從母姓,所以漢女後代有以劉為姓者。五胡十六國時期記載有漢國-前趙國建立者匈奴屠各部劉淵、劉曜,夏國建立者匈奴鐵弗部劉屈孑(即赫連勃勃)、襄國劉顯等。2.獨孤部:是五胡十六國末期出現的北方游牧部落之一,匈奴後裔。後歸附拓跋鮮卑。北魏時孝文帝拓跋宏採取了一系列的漢化政策,部分獨孤氏改為劉姓,(另一部分仍保持獨孤姓,如李淵和楊廣的外祖父獨孤信)成為當時北魏鮮卑貴族最顯赫的八姓之一。3.稽胡,又稱山胡、步落稽,源於南匈奴。北魏時期稽胡首領劉蠡升、其孫北周時期稽胡首領劉沒鐸等曾先後稱帝,建立割據政權。離石胡是山胡的一支,隋末唐初,離石胡人劉龍兒、劉季真,劉苗王曾建立割據政權。4.沙陀劉氏:唐德宗時,沙陀人內附,定居於今山西大同一帶,長期與漢族雜居,不少人改漢姓。其中沙陀部的劉至今,殘詩作有 反昭新書等。
㈢ 盧氏的名人有哪些
盧芳
東漢曾被封為代王,他在新莽末年,自稱為武帝曾孫劉文伯,聯合三水地區羌、胡貴族起兵,後被匈奴單於立為帝。公元40年投降東漢,被封為代王。盧芳是盧氏唯一稱帝的人。
盧照鄰
唐朝詩人。被譽為"初唐四傑"之一,所作詩多憂苦憤激之詞,以《長安古意》最為有名。
盧承慶
字子餘,是幽州琢人。父赤松,為隋河東令,與高祖雅故。聞兵興,迎見霍邑,拜行台兵部郎中。承慶美儀矩,博學而才,少襲爵。貞觀初為秦州參軍,入奏軍事,太宗偉其辯,擢考功員外郎,累遷民部侍郎。帝問歷代戶版,承慶敘夏商至周隋增損曲折,引據該詳,帝嗟賞。俄兼檢校兵部侍郎,知五品選,辭曰:「選事在尚書,臣掌之,為出位。」帝不許曰:「朕信卿,卿何不自信?」歷雍州別駕、尚書左丞,高宗永徽時,坐事貶簡州司馬,閱歲改洪州長史。帝將幸汝湯泉,故拜汝州刺史。顯慶四年,以度支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坐調非法,免。俄拜潤州刺史,以金紫光祿大夫致仕。卒,臨終誡其子曰:「死生至理,猶朝有暮。吾死斂以常服,晦朔無薦牲,葬勿卜日,器用陶漆,棺而木槨,墳高可識,碑誌著官號年月,無用虛文。」贈幽州都督,謚曰定。初,承慶典選校百官,有一官督漕運,遭風失米,承慶考之曰:「監運損糧,考中下。」 其人容色自若,無言而退。承慶重其雅量,改注曰:「非力所及,考中中。」既無喜容,亦無愧詞。承慶嘉之,又改曰:「寵辱不驚,考中上。」其能著人善,類此。� (——《新唐書·盧承慶傳》)
盧懷慎
(?—716),滑州靈昌(今河南滑縣西南)人,武則天時任監察御史,後歷任侍御史、御史大夫,玄宗開元元年(713)為宰相。盧懷慎自知才能不如另一宰相姚崇,因此凡事避讓,在任期間的政績只在於薦賢舉能,任宰相三年後病故。盧懷慎為官廉潔,家無儲蓄,門無遮簾,飲食無肉,妻兒飢寒,生活得很貧窮。他是唐代比較清廉的一位宰相。盧懷慎的兒子盧奐在廣州作太守時,不為當地的奇珍異寶所動,能保持清廉節操,也受到當時人的稱贊。
盧摯
元代文學家。詩文與劉因、姚遂齊名,世稱"劉盧"、"姚盧"。
盧鏜
明朝大將。在浙東參與水陸十餘戰,斬敵千餘,成為抗倭名將,名僅次於戚繼光、俞大猷。
盧蔭溥
(1760 ---1839),字南石,山東德州人。乾隆四十六年(1781)中進士,六十年(1795)被任為提督河南學政。嘉慶六年(1801),被任為軍機處章京。十八年(1813),為兵部左侍郎、右侍郎,戶部左侍郎,十九年(1814)任國史館副總裁。二十年(1815)轉任刑事部左侍郎。二十二年(1817)任禮部尚書兼國史館總裁。不久,調為兵部尚書兼署刑部尚書。此時盧蔭溥五十八歲,可謂年富力強。嘉慶皇帝認為他「實心任事」,特加太子少保之銜。後又調為戶部尚書兼吏部尚書。二十五年(1820)秋,嘉慶皇帝駕崩,盧蔭溥因撰寫遺詔不慎將皇帝的誕生地寫錯了,而降品五級,但仍留任原職。旋即調為工部尚書。
道光元年(1821)盧蔭溥任吏部尚書兼順天府府尹。接著,道光皇帝以「職任較繁」為由罷了他的軍機大臣之職,不久又借口他在工部尚書任內「失察」,將其降四級留任。十年(1730),盧蔭溥被授予體仁閣大學士之銜。十一年(1831)十一月,充文淵閣領閣事。十三年(1833)三月,盧蔭溥請求退休,道光皇帝以大學士加太子太保,食全俸,准其奏請。
道光十九年(1839),盧蔭溥被晉加太子太傅之銜。不久,盧蔭溥病卒。
盧蔭溥一生,歷經乾隆、嘉慶、道光三朝,從政五十多年,歷任軍機大臣、吏、戶、禮、兵、刑、工各部尚書,並多次奉詔出使,按事決獄,「勤勞懋著」,「專心職守」、「殫心竭力」、「老成練達」,實為清朝中期的「股肱」、「耳目」之臣。
盧文紹
清朝古籍校勘家。他校正《呂氏春秋》、《白虎通》等古籍三十八種,糾正錯誤多處。著有《群書拾補》。
盧賢拔
曾被太平天國封為丞相、鎮國侯。太平天國早期文獻、奏章制度多由他撰定草創;歷任北洋軍師長。
盧明月
隋末有農民起義首領盧明月,部下40萬人,自稱無上王。
盧承慶、盧懷慎、盧翰、盧邁、盧杞、盧商、盧攜、盧光啟
唐代8位任宰相。
盧照鄰
唐初詩人為四傑之一。
盧綸、盧仝(茶仙)
詩人。
盧鴻、盧耕伽
畫家
盧俊義
宋代梁山好漢。
盧世榮
元代任右承相。
盧摯,盧木冉
文學家
盧象升
抗清英雄。
盧文弓召
清代校勘學家。
盧永祥
北洋軍閥。
盧作孚
民族資本家。
盧漢
國民黨起義將領等。
盧氏在歷史上有很多名人,史籍中明確記載有468人,其中宰相8人,尚書13人,刺史89人,太守15人,侍郎12人,將軍7人,御史17人,常侍17人。44人封爵,其中封公20人,封侯8人,封伯9人。秦代有盧生,被秦始皇派往東海求神仙葯,不獲被坑殺。博士盧敖,曾避難隱於廬山。盧植,東漢時任尚書,其子盧毓,三國時任魏司空。盧毓子盧欽任晉尚書僕射。盧毓子盧廷任晉侍中尚書。盧廷子盧志任晉中書監。盧志子盧湛為東晉文學家。盧湛孫盧邈任范陽太守。盧邈子盧玄任北魏中書侍郎,封固安宣侯。盧玄子盧度世任青州刺史。
盧氏在魏晉、南北朝時成為四大姓,和崔、王、謝姓並稱。郡望為范陽,聚眾較多,社會聲望極高。後周時雷姓因和盧聲相近,改為盧姓。還有西漢盧綰封為燕王。東漢盧芳被匈奴單於立為帝。東晉時盧盾任廣州刺史。北周時盧辯任大將軍。隋代詩人盧思道。
《豪門游戲Ⅱ:邪少的貼心冷秘》文 / 紅了容顏
簡介:
大學里的一次沖動,讓她自食惡果——
~
為好友打抱不平沖進酒店,卻與陌生男人陰差陽錯發生了一夜關系!
·
三年後,她從國外歸來,身邊卻多了個小可愛!
老媽忽然和她相認,並讓她進入莫氏集團工作,於是她成功擠掉千人,成為莫氏集團莫副總的貼身秘書。
新公司上班第一天,她卻驚恐的發現:她的邪魅新總裁上司,竟然就是三年前的那個男人!
http://novel.hongxiu.com/a/106306/
《我的美女老總》文 / 李興禹1
簡介:
主角李天從小就是一個孤兒,被人收養之後進行鍛煉,變成了安全局的王牌特工。
李天逐漸厭惡了這樣的生活,提出申請退出安全局後開始了自己平凡的生活。一次醉酒使他奪去了一位美女的貞操,為此懊悔不已!
應聘工作,公司的經理居然是那名被自己奪去貞操的美女。兩人從敵對到欣賞到相愛,之間又發生了許許多多……
http://novel.hongxiu.com/a/38950/
《愛是寂寞撒的謊 》文 / 美麗的水妖
簡介:
王安憶說:「如果你是一個嚴肅、有深度的作者,性這個問題是無法迴避的。」
一個清秀脫俗的知性女子,記者,28歲,善良而溫婉,現代而傳統,可是她卻有一個無性的婚姻。
一個干練利落的獨身女人,婦聯主任,40歲,善良而熱情,真誠而無私,可是她卻是市委書記的情人.
一個古靈精怪的青春女孩,實習生,20歲,前衛而個性,勇敢而率真,可是她卻有著讓人大吃一驚的內在和身世.......
李芳代表60年代女性,飄兒代表70年代女性,寶欣代表80年代女性。這是一群好人們的悲歡離合,這是幾個惺惺相惜的女子於愛情或者婚姻中沾滿淚光和嘆
息的故事,這是一個於世俗中掙扎著要說服自己安於無奈的女子的心路歷程,這是一部女人在道德和人性之間如何安頓靈魂和身體的小說。文字平實干凈,和紀實無
關,和言情無關,和低俗無關。
http://novel.hongxiu.com/a/14010/
《死要面子活受罪》文 / 寒江冷月
作品簡介:
這是一部都市版本的《平凡的世界》,雖沒有驚心動魄的故事情節,卻道出了小知識分子的苦辣酸甜。
http://novel.hongxiu.com/a/46142/
㈤ 納蘭容若和盧氏小說的名字
名稱:妃你不可txt下載
小說分類:言情小說
小說作者:周倜作品集
小說進度:完本
版權來源:
小說大小:247KB
小說格式:TXT小說
㈥ 河南面積最大的三座縣盧氏、西峽和靈寶,誰的發展潛力更大
靈寶市。它位於豫秦晉三省交界處,地理位置優越。靈寶市交通網路四通八達,交通便利。
㈦ 納蘭容若和盧氏的愛情故事
1674年,納蘭性德二十歲時,娶兩廣總督盧興祖之女為妻,賜淑人。是年盧氏年方十八,「生而婉孌,性本端莊」。成婚後,二人夫妻恩愛,感情篤深,新婚美滿生活激發他的詩 詞創作。但是僅三年,盧氏因產後受寒而亡,這給納蘭性德造成極大痛苦,從此「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沉重的精神打擊使他在以後的悼亡詩詞中一再流露出哀惋凄楚的不盡相思之情和悵然若失的懷念心緒。納蘭性德後又續娶關氏,並有側室顏氏。 值得一提的是,納蘭性德三十歲時,在好友顧貞觀的幫助下,納江南才女沈宛。沈宛,字御蟬,浙江烏程人,著有《選夢詞》。集中悼亡之作「豐神不減夫婿」。可惜她在與納蘭性德相處一年之後,納蘭性德就去世了,這段短暫的愛情又以悲劇告終。納蘭性德作為一代風流才子,他的愛情生活因而被後人津津樂道,也有捕風捉影的各種市井流言,最為盛傳的是表妹入宮一事,但終不可考.
㈧ 有沒有關於納蘭性德和他愛妻盧氏的小說 《西風獨自涼》看過了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 沉思往事立殘陽。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 當時只道是尋常。納蘭的《浣溪沙》詞是該書名來源。利用搜索引擎,很快能找到朴月的《西風獨自涼》。有著「小紅樓」之稱,是故多其影子然,也許更適合女孩子來閱讀,因女性感性、執著。早之前安憶如寫了一本《人生若只如初見》,書名亦出自納蘭的《木蘭辭》。
㈨ 盧氏的名人有哪些
水滸:盧俊義 三國:盧植
㈩ 誰知道納蘭性德與盧氏的故事
納蘭家族祖墓大規模修建於康熙十六年,也就是納蘭性德夫人盧氏去世的那一年。盧氏墓誌銘載,盧氏病逝後,在雙林寺停靈一年零兩個月,遲遲不曾下葬。
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墓地沒有著落,二是名分沒有落實。作為納蘭家族的正室夫人,盧氏死的太年輕,太突然,以致納蘭家族沒有任何思想准備,納蘭性德只是一個貴公子,而盧氏是一個貴婦人,安葬的規格又是一個大問題。
清代的喪葬制度等級森嚴,作為吏部尚書的明珠不得不慎重。盧氏死後不久,明珠升任武英殿大學士,納蘭性德被授予三等侍衛官居五品,盧氏也獲得了誥命的頭銜。故而批地、撥款、造墓一切都順理成章。
(10)好看的小說盧氏和劉擴展閱讀:
納蘭性德與盧氏的淵源
康熙十三年(1674年),納蘭與兩廣總督盧興祖之女盧氏成婚。康熙十六年(1677年)盧氏難產去世,納蘭的悼亡之音由此破空而起,成為《飲水詞》中拔地而起的高峰,後人不能超越,連他自己也再難超越。
納蘭家族墓地,自盧氏安寢後,按例開始駐有守墓人。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納蘭家族墓地最後一位安寢的揆敘夫人耿氏,向康熙帝奏陳:「更臣妾有使女十人,太監楊植伏侍日久,聽伊等從父母自去或與臣妾守墳墓。
又前年曾挑家人三十二房,二十房已往皂甲屯守臣夫墳墓,其胡然、王聯奎、安畲、彭壽、三小子、長岱十二房亦與臣妾守墓。」從這篇文字可知,僅揆敘及其夫人去世後,看墳守墓之人就有將近40餘戶。其前,性德、揆方、明珠死後的守墓人亦不當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