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說推薦 » 例如六朝小說推薦

例如六朝小說推薦

發布時間: 2022-02-12 14:28:05

❶ 哪位大神給個建議最近書荒。看書很挑,品種不論,但要有劇情,類似大唐雙龍傳,六朝雲龍吟之類的都行

格鬥:大主宰 斗破蒼穹 艷漢 絕世唐門
懸疑:(強力推薦作家東野圭吾!真心好看
(。・ω・。)ノ♡)嫌疑人x的獻身 宿命 白夜行 分身 惡意 我殺了他 放學後 幻夜 流星之絆 x的悲劇 y的悲劇
言情:十年一品溫如言 豈有此理 微微一笑很傾城 杉杉來吃 摘星 半妖傾城 紙玫瑰 歲月忽已暮 南風過境 南風知我意 尋找前世之旅 騎士幻想夜
目前想起來了這些。。。能不能幫到你?我看書也很挑而且雜。
都是一點一點打出來的,求採納😊

❷ 如何評價 小說《六朝清羽記》

怎麼說呢,智障橋段太多了,看起來很難受,之前看阿里的時候並沒有這種很難受的感覺。

阿里除了結尾主角團隊升級過快之外沒有明顯的槽點,人物塑造都比較成功,各主角配角的身世經歷結合他/她的性格和行為方式,並沒有大的違和。或令人痛恨,或令人同情,或令人憐愛,或令人心疼,唯獨不會令人惡心。

六朝則不同,人物塑造可以說是相當失敗——就像電視劇《花千骨》中的霓漫天一樣,有些角色創造出來純粹就是為了惡心人的——你都想不到還有別的哪本小說會像六朝一樣將女主塑造得這么倒胃口。

好比月霜,有正義感不假,但一太腦殘,二太自私,三太自以為是。口口聲聲為了正義,卻毫不愧疚地要取一個近乎自己救命恩人的心頭血,風輕雲淡,理所當然——別人欠你的?就算救你自己真的單純是為了正義,但別人也不欠你的啊?

就這德性還岳帥的女兒?王哲這十幾年到底是怎麼教育的?結果呢?害人不成反被拿了一血,這下該後悔了吧?沒有。

口口聲聲師傅養護之情恩重如山,結果師傅一死就自覺可以如脫韁的野馬奔放四野了,師傅臨終的交代可以說是充耳不聞。師傅戰死前將自己託付給男主,結果穴道解開後第一要做的事就是殺掉師傅託付的那個人——是有多智障才會做出這么腦殘的行為?

覺得自己比號稱天下第一人的王哲更聰明? 還有後面的二次相遇,月霜凍死之前心裡還在念到,不就是取取你一點心頭血嗎,竟然毀了我的貞潔。種種行為充分展現了月霜的無知、自私、虛偽和自以為是,自己所遭受的所有苦難,從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自己落到不好的境地全是別人的錯。

❸ 世說新語是六朝什麼小說的代表作

筆記小說
《世說新語》是南朝宋出版的圖書,由劉義慶組織一批文人編寫,又名《世說》。其內容主要是記載東漢後期到晉宋間一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
《世說新語》是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筆記小說」的代表作,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說集。它原本有八卷,被遺失後只有3卷。

❹ 漢到六朝有什麼著名的作品嗎最好是小說。

秀麗江山。。寫現代的一個跆拳道女孩,穿越成為陰麗華,和光武帝劉秀一起打天下的故事. ..

❺ 六朝時期的小說主要有哪幾類

《六朝小說》是1997年1月1日由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文新。本書主要對兩晉南朝時期志怪小說和軼事小說的文體職能、藝術特色進行了研究和說明。「文各有體,得體為佳。」各種文體,其職能是並不一樣的六朝又稱六代。吳、東晉、劉宋、齊、梁、陳六個朝代先後建都於建康(吳稱建業,今南京),因唐朝人許嵩在《建康實錄》一書記載了這六個朝代而得名;北宋的司馬光撰寫《資治通鑒》以此六朝作為正統編年紀事,後人將此六個朝代並稱六朝,史稱六朝。六朝同時又指北朝六朝。三國魏、西晉、北魏、北齊、北周及隋皆建都於北方,亦合稱六朝。是後世對三國至隋統一前南北兩方的泛稱。。不但與傳奇小說相比,筆記小說有其獨特的文體規范,而且,在筆記小說的領域之內,志怪與軼事的審美追求也是涇渭分明的;更進一步地說,志怪中的「博物」體、「拾遺」體、「搜神」體,軼事中的「瑣言」體、「排調」體、「逸事」體,也各有不同的旨趣。為了幫助讀者領略和把握六朝筆記小說的審美特性及其演變線索,《前言》將分別對志怪小說和軼事小說的文體職能加以探討、說明。《世說新語》是我國魏晉南北朝時期「志人小說」的代表作,是我國南朝宋時期(420-581年)產生的一部主要記述魏晉人物言談軼事的筆記小說。是由南朝劉宋宗室臨川王劉義慶(403-444年)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

❻ 求推薦類似妖刀!小散仙啊!六朝這種類型的小說!

紅樓遺 秘,看過沒

❼ 漢魏六朝小說的代表作家

《搜神記》干寶(283~351年),字令升,祖籍河南新蔡。明天啟《海鹽縣圖經》雲:」父瑩,仕吳,任立節都尉,南遷定居海鹽,干寶遂為海鹽人「。又雲:」干瑩墓在澉浦青山房。「明董谷《碧里雜存》雲:」干寶……海鹽人也。按武原古志雲,其墓在縣西南四十里,今海寧靈泉鄉。真如寺乃其宅基,載在縣志,蓋古地屬海鹽也。「據史料記載,自西晉永嘉元年(307年),干寶初仕鹽官州別駕(刺史的從吏官),後因劉聰、石勒之亂,西晉亡,東晉立,南北對峙,干寶舉家遷至靈泉鄉(今海寧黃灣五豐村與海鹽澉浦六忠村的交界處)。永嘉四年(310年),父卒,葬澉浦青山之陽,干寶為父守孝。至三世時,遷至梅園(今海鹽通元),自此,海鹽成為干氏子孫繁衍的居住地。
干寶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史學家和文學家,更是小說家的一代宗師。他的《搜神記》短篇小說集在中國小說史上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被稱作中國小說的鼻祖。干寶學識淵博,著述宏豐,橫跨經、史、子、集四部,堪稱魏晉間之通人。至今有關專家已收集到的干寶書目達26種,近200卷。
干寶年輕時學識淵博,遍覽群籍,曾由華譚推薦任著作郎。建武元年(317年),經中書監王導推薦,領修國史。時因家貧,求補山陰(今紹興)令,遷始安(今桂林)太守。東晉大興元年(318年)二月封關內侯。太寧元年(323年),王導請為司徒右長史、遷散騎常侍。咸和元年(326年),母桓氏卒,葬靈泉里西南隅,干寶辭官為母守孝。咸和四年服闋回朝。永和元年(345年)致仕,永和七年(351年)秋卒,葬靈泉里後花園。朝廷特加尚書令,從祀學宮。
干寶一生著作頗豐,其《晉紀》20卷,直而能婉,時稱良史,為後世史學家所推崇。傳說干寶因有感於父婢死而再生及其兄氣絕復甦,乃編集神怪靈異故事為《搜神記》。他在序中自稱:」雖考志於載籍,收遺佚於當時,蓋非一耳一目所親聞睹也,又安敢謂無失實者哉!「此書為中國魏晉志怪小說中成就最高的代表作,保存了許多古代民間的傳說,如《干將莫邪》、 《相思樹》 、《董永賣身》、《李寄斬蛇》等,給後世文學藝術以深遠影響。在著名的《聊齋志異》 、 《三國演義》 、 《水滸傳》 、 《西遊記》 、 《紅樓夢》等作品中,有許許多多的情景和描述都是從《搜神記》中汲取營養和精華的。近代文學大師魯迅的《鑄劍》故事就取自《搜神記》中的《三王墓》,凡此舉不勝舉。干寶又著有《春秋左氏義外傳》 ,還注 《周易》 、 《周官》等數十篇,另有文集四卷。今存《搜神記》20卷,為後人所輯錄,又《晉紀》亦有清人輯本。
干氏家族自三國後期,仕吳者頗多,到晉朝已有名人不斷出現,其後在歷朝均有名人,政功顯著。千餘年間,干氏家族所繁衍的子孫已分居於北京、天津、南京、陝西、山東等地。尤以浙江海鹽的沈盪、通元、澉浦、六里,海寧的鹽官,寧波的餘姚,嘉善的干窯等地。聚居為盛。故自東晉以來,已有1700多年族史,顯為望族。海鹽作為干氏家族世代繁衍的集中居住地,至今後裔已有52代。近年來,海鹽縣對干寶的生平及史學價值的研究十分重視,尤其是在干寶後裔的大力支持下,由干氏四十八世裔孫干乃軍執筆續修《干氏宗譜》。自1991年起,歷經10餘載的調查考證,目前,一部新的《干氏宗譜》續修本已正式完稿。干氏家族對於0宗譜續修,歷來十分重視。干氏宗譜立干寶為始祖,五世孫干朴首撰,三十八世孫干大行續修並序。自四十世孫干欽昊於清康熙三十五年(1686年)最後一次續修宗譜算起,至今已有300餘年未曾續修了。並且,由於干氏後裔散居神州大地,主要分為東西大支和永寧鄉支兩支,至抗戰前,宗譜有的已散失,給續修帶來一定的難度。文革期間,海鹽縣博物館收繳保存了十分寶貴的干氏東西大支的舊譜三冊,是這次續譜的主要依據。剛從工作崗位上退休下來的干乃軍不負眾望,歷盡艱辛,奮筆耕耘,終於使海鹽縣第一部民間續修的家譜《干氏宗譜》得以問世。此舉已在全國各地廣大幹氏後裔中傳為佳話。 張華(232年-300年),字茂先,范陽方城(今河北固安縣)人。西晉文學家、詩人、政治家。
簡歷父張平,曹魏時漁陽郡太守。華幼年喪父,家貧然勤學,」學業優博,圖緯方伎之書,莫不詳覽「。有」人倫鑒識「美稱的劉訥見張華時感嘆道:」張茂先我所不解。「( 《晉書·劉隗傳》 )。曹魏末期,因憤世嫉俗而作《鷦鷯賦》,通過對鳥禽的褒貶,抒發自己的政治觀點。《鷦鷯賦》引起巨大反響,張華自此名聲鵲起。後在范陽郡太守鮮於嗣推薦下任職太常博士,又屢遷佐著作郎、長史兼中書郎等職。西晉取代曹魏後,又屢遷黃門侍郎,封廣武縣侯,官至司空。晉惠帝時,遭司馬倫殺害。
華詩今存32首。除少數描寫自己的壯志和對貴族豪門的不滿,有《情詩》5首,描寫夫婦離別思念的心情。還編纂有《博物志》 。《隋書·經籍志》錄《張華集》10卷,已佚。明代張溥在《漢魏六朝百三家集》收有《張茂先集》。《博物志》有今人范寧校本10卷。
生平大事
固勸伐吳
咸寧元年(275年),時,滅蜀已12年,晉代魏也已10年,而」大晉兵眾,多於前世;資儲器械,盛於往時「(《晉書?羊祜傳》)。相反,東吳則因暴君孫皓」昵近小人,刑罰妄加。大臣名將,無所親信「而」人人憂恐,各不自保「(《三國志?薛綜傳》)。征南大將軍羊祜曾上疏晉武帝,要求伐吳,但眾臣」苦諫不可「(《晉書?馮紞傳》)。咸寧四年(278年),羊祜病故,並在臨終前推薦杜預接替自己。次年,益州刺史王浚上疏主張伐吳,有遭到眾臣反對,認為」西有昆夷之患,北有幽並之戎。天下勞擾,五穀不登,興軍議討,懼非其時「(《晉書?賈充傳》)。於是張華固勸伐吳,說:」陛下聖明神武,朝野清晏,國富兵強,號令如一。吳主荒淫驕虐,誅殺賢能,當今討之,可不勞而定「(《晉書?杜預傳》)。他一席話消除了武帝顧慮,終於作出了最後決定。
太康元年(280年)春,伐吳開始,但一度」眾軍既進,而未有克獲「(《晉書?賈充傳》),時有中書監荀勖上疏腰斬張華以謝天下,但張華」獨堅執,以為必克「。
滅吳後,武帝下詔令獎賞張華:」尚書、關內侯張華,前與故太傅羊祜共創大計,遂典掌軍事,部分諸方,算定權略,運籌決勝,有謀謨之勛。其進封為廣武縣侯,增邑萬戶,封子一人為亭侯,千五百戶,賜絹萬匹。「(《晉書?張華傳》)。
朋黨之爭
滅吳後,張華名重一世,荀勖」自以大族,恃帝恩深,憎疾之,每伺間隙,欲出華外鎮「(《晉書·張華傳》)。又因張華舉武帝之弟齊王司馬攸,而武帝卻對其弟有猜忌,遂」微為忤旨,間言遂行,。乃出華為持節、都督幽州諸軍事、領護烏桓校尉、安北將軍「,名義上是為了安撫胡夷。
張華到職後,立刻派安北將軍嚴詢征討鮮卑慕容涉歸,並在昌黎大敗之,於是」撫納新舊,戎夏懷之,東夷馬韓、新彌諸國依山帶海,去州四千餘里,歷世未附者二十餘國,並遣使朝獻。於是遠夷賓服,四境無虞,頻歲豐稔,士馬強盛「。
張華功績使得賈充黨羽侍中馮紞深感不安。馮紞曾反對伐吳,所以」紞內懷慚懼,疾張華如仇「(《晉書·馮紞傳》)。於是馮紞開始在武帝面前詆毀張華,說張華和反叛了的鍾會是同類人物。遂武帝遷征華為有職無權的太常卿。
晉惠帝,經過一系列朝廷內部火並,政權落到了楚王司馬瑋手中。張華獻計惠帝,」遣殿中將軍王宮說瑋矯詔,乃收瑋誅之「(《晉書·楚王瑋傳》)。事後,張華因首謀有功,拜右光祿大夫、侍中、中書監等職,並於元康六年(296年)官至司空。
死於非命
楚王瑋死後,名目上張華有重職,但實權掌握在賈南風手中。賈皇後一度企圖廢除不是自己所生太子,以長期擅政,但因張華等極力反對,才作罷。
元康九年(299年),賈皇後灌醉太子,使之書寫謀亂之書,後遍示群臣。閱後,群臣均附合賈皇後,要求賜太子死,唯張華反對。核對筆跡後,果為太子所作,遂張華無言以對,但仍然堅持己見。最後從賜死改為廢為庶人。廢太子後,東宮左衛督司馬雅和常從督許超等人,謀廢賈皇後而復太子,遂與趙王司馬倫密謀。對帝位虎視眈眈的趙王倫,一方面使賈皇後殺太子,另一方面策劃政變,以廢黜賈皇後。永康元年(300年)4月2日晚趙王倫遣司馬雅聯合張華政變,但後者予以拒絕。盡管如此,華沒有揭發趙王倫之謀,意欲借倫之手廢賈皇後。次日趙王倫兵變,並以黨附賈皇後罪名執華於殿前。被處死前,他嘆道:」臣先帝老臣,中心如丹。臣不愛死,懼王室之難,禍不可測也。「次年,齊王司馬冏、成都王司馬穎、長沙王司馬乂起兵,誅殺了趙王倫。齊王冏上奏請求給張華雪冤。太安二年(303年)朝廷正式下詔,恢復張華爵位以及被沒收的財產。 劉義慶(403—約443),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南朝宋文學家。宋宗室,襲封臨川王贈任荊州刺史等官職,在政8年,政績頗佳。後任江州刺史,到任一年,因同情貶官王義康而觸怒文帝,責調回京,改任南京州刺史、都督加開府儀同三司。不久,以病告退,元嘉21年死於建康(今南京)。劉義慶自幼才華出眾,愛好文學。除《世說新語》外,還有志怪小說《幽明錄》 。
生平
原籍彭城,世居京口。南朝宋武帝劉裕之侄,長沙景王劉道憐之次子,其叔臨川王劉道規無子,即以劉義慶為嗣。劉義慶是劉宋武帝的堂侄,在諸王中頗為出色,且十分被看重。
(一)京尹時期15-30劉義慶15歲一路來平步青雲,其中任秘書監一職,掌管國家的圖書著作,有機會接觸與博覽皇家的典籍,對《世說新語》的編撰奠定良好的基礎,17歲升任尚書左朴射﹝相當於副宰相﹞,位極人臣,但他的伯父劉裕首開篡殺之風,使得宗室間互相殘殺。因此劉義慶也懼有不測之禍,29歲便乞求外調,解除左朴射一職。
(二)荊州時期30-37劉義慶擔任荊州刺史,頗有政績。荊州地廣兵強,是長江上游的重鎮,在此過了8年安定的生活。
(三)江南時期37-42劉義慶擔任江州刺史與南袞州刺史,38歲開始編撰《世說新語》,與當時的文人、僧人往來頻繁。於42歲病逝於京師。劉義慶是個「為性簡素,寡嗜欲,愛好文義」的人,稱得上是文人政治家。一生雖歷任要職,但政績卻乏善可陳,除了本身個性不熱衷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不願意捲入劉宋皇室的權力斗爭。

❽ 六朝志人小說有哪些

志人小說的產生及特色 志人小說的出現,與魏晉以後士族中品評人物、崇尚清談的風氣很有關系。早在東漢初年,班固撰《漢書》即有古今人表,將古今人物分成九品。到了漢末,士族中品評人物的風氣大盛,名士對人的毀譽,往往決定此人終生成敗。而品評的依據主要是人物言談舉止和軼聞瑣事。魏晉以後士族標榜超脫,崇尚虛無,渡江以後玄風更甚。名士的玄虛清談和奇特舉動遂成為當時的美談,一般士族子弟競相效仿。世之所尚,因有撰集,這就是志人小說。這種志人小說在當時頗受社會重視,《世說新語》成為學習名士風度的"教科書"。裴啟的《語林》一寫成,遠近許多人都爭著傳抄。就連皇帝也關心這類小說的編纂,梁武帝帝敕命殷芸撰《小說》,就是一個例證。 魏晉南北朝志人小說今傳有以下幾種:三國魏邯鄲淳的《笑林》、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裴啟的《語林》、郭澄之的《郭子》、宋劉義慶的《世說新語》、梁沈約的《俗說》、殷芸的《小說》。以上各書除《西京雜記》和《世說新語》二種外,其他六種只有輯本。
志人小說按內容可分為三類:
一、笑話。邯鄲淳所撰《笑林》所收都是一些短小的笑話,"舉非違,顯紕繆"(魯迅《中國小說史略》),開後世俳諧文字之端。
二、野史。《西京雜記》是葛洪偽托劉歆作,記述西漢人物軼事,也涉及宮室制度、風俗習慣、衣飾器物,帶有怪異色彩。其中有些故事後來很流行,如王昭君、毛延壽故事,司馬、卓文君故事。
三、軼聞瑣事。這是志人小說的主要部分,有《語林》、《郭子》、《世說新語》、《俗說》、《小說》。
《世說新語》是志人小說的代表作。其撰者劉義慶是宋武帝劉裕的侄子,《宋書》說他"招聚文學之士,近遠必至。"《世說新語》大約成於眾人之手。今本共三卷,按內容分為《德行》、《言語》等三十六篇,記漢末到東晉名士們的遺聞軼事(只有幾條是西漢事),尤詳於王、謝、顧、郗、桓等幾個大的士族。其中有不少故事取自《語林》、《郭子》,文字也間或相同。梁劉孝標為之作注,引用古書四百餘種,補充了許多資料,所引書多已散佚,劉注頗為後人重視。《世說新語》保存了從漢至晉有關社會政治、思想、宗教、文化,以及上層社會生活方式、風俗習慣等各方面的資料,很有價值。其文學價值在志人小說中也是最高的。它善於刻畫人物,往往只記述人物的只言片語或一二舉動,便生動地表現了人物的性格特徵及其精神世界。如周ダ詣王導,從顧和車邊經過,「和覓虱,夷然不動。周既過,反還,指顧心曰:『此中何所有?』顧博虱如故,徐應曰:『此中最是難測地。』」(《雅量》)。《世說新語》還善於敘事,廖廖數語便能交代一個過程。如魏武帝曹操將見匈奴使,使人代之,自捉刀立床頭。只用六十九個字就交代了整個過程,語言簡約含蓄、雋永傳神。正如明胡應麟所說:「讀其語言,晉人面日氣韻,恍然生動,而簡約玄澹,真致不窮」(《少室山房筆叢》)。
漢魏六朝小說對後世小說的發展有深遠影響。在人物刻畫、細節描寫,以及敘事語言的運用等方面,都為唐代的傳奇小說的寫作積累了經驗。一些唐傳奇故事顯然取自這個時期的小說,如《倩女離魂》與《幽明錄》中的《龐阿》、《柳毅傳》與《搜神記》中的《胡母班》、《枕中記》與《幽明錄》中的《焦湖廟祝》,都有明顯的繼承關系。唐以後,小說中始終有志怪一類,如宋洪邁《夷堅志》清紀昀的《閱微草堂筆記》等,顯然是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的繼承和發展。清蒲松齡的《聊齋志異》中也有不少類似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的篇章。《世說新語》的影響所及,後世有少續作和仿作,如唐王方慶的《續世說新書》(已佚),宋王儻《唐語林》、孔平仲的《續世說》,明何良俊的《何氏語林》、李紹文的《明世說新語》,清吳肅公的《明語林》、李清的《女世說》等

❾ 類似妖刀,六朝,附體,照日,平妖的小說

泥人的
小散仙
紅樓
但都太監了,其他的感覺沒法媲美了。
實在不行就翻翻金庸的來看看咯

❿ 友友們 誰能給我推薦幾本修真的小說 比如:太乙天寰錄 破廟有神仙 六朝時空神仙

文抄公的主神崛起,聽起來是無限其實是修仙的,雖然尾巴很扯

熱點內容
謝憐穿越現代小說 發布:2025-09-16 09:26:02 瀏覽:756
宋仁宗時期的小說推薦 發布:2025-09-16 08:53:31 瀏覽:882
求校草類的校園小說 發布:2025-09-16 08:18:20 瀏覽:437
歷史類女主多小說推薦 發布:2025-09-16 08:06:34 瀏覽:494
主角古代睡太後長篇小說 發布:2025-09-16 08:06:29 瀏覽:804
網路小說跳轉淘寶 發布:2025-09-16 07:55:45 瀏覽:215
小說修正強少在校園 發布:2025-09-16 07:45:05 瀏覽:755
國產硬科幻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9-16 07:39:01 瀏覽:450
輕松幽默的都市玄幻小說 發布:2025-09-16 07:02:45 瀏覽:327
求文筆好的久別重逢的言情小說 發布:2025-09-16 07:01:57 瀏覽: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