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說中哪部最好看
飛狐外傳 和 雪山飛狐,裡面的感情比較純,屬於一見鍾情的連城訣在金庸作品中應該是下等的天龍八部 刻畫了幾個重情重義的男人 和幾個痴心的女人射鵰英雄傳 無須多說了,看看83版電視劇就知道怎麼樣了,黃蓉那個形象是多麼深入人心白馬嘯西風 裡面的景物描寫太美了,應該算是抒情散文了,武俠在其中已經是次要的了,會讓你有美的享受鹿鼎記,很多人評價說(倪匡也這么說)是金庸小說的頂峰,我個人不喜歡 笑傲江湖,一個放盪不羈卻痴情的男人和兩個女人的感情糾葛。個人推薦這個,看起來盪氣回腸書劍恩仇錄,是我看的第一部金庸小說,看這個作品,可以提高你的寫作功底,對人物的刻畫入木三分神鵰俠侶,也是很經典的作品,我覺得有些類似於笑傲江湖。值得一看俠客行,也算是金庸作品中的下作吧。 不過人物刻畫很真實,很平民化倚天屠龍記,在眾小說中處於中間位置,很多人喜歡,如果有笑傲江湖、神鵰俠侶、射鵰,那就先看其他的吧碧血劍忘了具體內容了,記得有 金蛇郎君那段動人心魄的愛情鴛鴦刀篇幅不長,時間不足的話,可以先看看
② 金庸小說中哪一部寫得最好
論故事是<笑傲江湖>,因為這文有懸念,容易讀下去.
論人的話,我比較支持郭靖,其實我一直不怎麼喜歡令狐沖.
③ 金庸小說最好看的是哪一本
你好!個人比較喜歡笑傲江湖,喜歡任盈盈的性格和人品,喜歡令狐沖的瀟灑不羈,其次喜歡書劍恩仇錄,其實金庸老先生的這幾部除了越女劍和連城訣沒看過以外其他都看了 都不錯。
④ 金庸的哪部作品最好看
.早期作品漢民族精神較強,如《書劍恩仇錄》《碧血劍》,晚期作品不僅尋求民族大同,而且對男女情愛也不再執著為兩兩相守,其封筆之作《鹿鼎記》最具代表。
若論俠之大者,莫過《天龍八部》中之喬峰,次則《雪山飛狐》中的胡一刀。《雪山飛狐》短,而《飛狐外傳》長,但《雪山飛狐》中無論胡一刀夫婦還是苗人鳳,俱形象鮮明。《飛狐外傳》則讓人印象模糊的多,好在有個程靈素,也不知胡斐是那根筋不對,不愛程靈素,偏偏愛上那個莫名其妙的袁紫衣。這部書唯一能讓人記住的倒是鍾四嬸剖兒腹的慘烈場景。
我看得次數最多的是《書劍恩仇錄》,倒不是這本書多好看,實在是小時候沒書可看,逮著這本書看個沒完。可見俠之大者竟是金老爺子,區區一部二流作品,就能讓我等如醉如痴。此書中最無趣的人物是陳家洛和香香公主,印象最深的是翠羽黃衫霍青銅和駱冰的白馬。
⑤ 金庸小說中哪一部最好看
——若論雅俗共賞,當屬《鹿鼎記》。
——若論博大精深,應是《天龍八部》。
——要說文藝氣息,首推《神鵰俠侶》。
(楊過斷臂,小龍女失貞,天殘地缺之戀)
⑥ 金庸的武俠小說中哪部最好看
《鹿鼎記》
《鹿鼎記》誠然是金庸最奇特的一部作品。主人公韋小寶的形象不但在金庸著作及所有武俠小說中戛戛獨造,即求諸整個的中國文人小說,也無有其匹。《鹿鼎記》剛在報上刊載的時候,不斷有讀者寫信來問作者《鹿鼎記》是不是別人代寫的。金庸自己也承認這部小說與其以前的武俠小說「完全不同,那是故意的」。但是這個「故意的」行為,是否如作者在後記中接下來解釋的那樣,是因為「一個作者不應當總是重復自己的風格與形式,要盡可能的嘗試一些新的創造」呢?我以為,理解金庸何以要作《鹿鼎記》是理解這部作品題旨的關鍵。
《鹿鼎記》的故事脈絡是延續金庸早期著作《碧血劍》而來。在武俠小說創作界,例有為自己作品作續篇的傳統。金庸自己就有《射鵰》三步曲的宏制。但是《射鵰》三步曲中《倚天屠龍記》已自矯矯不群,更多的屬於政治小說的范疇。從《天龍八部》一著開始,金庸更是進入了「自為」地創作的階段。在寫作《鹿鼎記》的時候,金庸已經成功地塑造了「無為無不為」的俠客令狐沖,從而達到20世紀人類認識自己(人類的個體)的最高境界。金庸自己也表示,在他筆下所有人物形象當中,他最願意做令狐沖。金庸小說主要承繼西方19世紀主流文學的傳統。古典西方文學的根本目的是認識人自己。既然《笑傲江湖》已經完美地完成了這個任務,金庸有什麼必要去嘗試「新的創造」?不錯,《碧血劍》是金庸最不滿意的一部作品。我們可以從「修訂的心力,在這部書上付出最多」一語間接地得出結論。但《鹿鼎記》既非《碧血劍》的續集,只是基於時間的設定,《碧血劍》中的一些人物:九難、何惕守、歸辛樹等又在《鹿鼎記》里出場罷了。作者決不至於因為早期的一部很不滿意的作品而特為寫一部新作。如果作者存此心願,自當寫一部《碧血劍外傳》(如《飛狐外傳》之於《雪山飛狐》),卻不是另起爐灶創作可謂驚世駭俗的《鹿鼎記》。金庸明知《鹿鼎記》將會因其與從前的小說截然不同而可能剝奪許多讀者的閱讀興趣卻依然要執行其寫作計劃,實在是因為這部小說基於完全不同的創作理念。即金庸自己所說的:「《鹿鼎記》已經不太像武俠小說,毋寧說是歷史小說。」它被創作出來,其目的不是為了人類的個體,而是為了認識人類的群體,亦即社會。
《鹿鼎記》第36回末尾有一段極為精彩的論述,可以由之而窺見金庸創作該書的動機,卻往往被「金學家」們所輕忽:
中國立國數千年,爭奪帝皇權位、造反斫殺,經驗之豐,舉世無與倫比。韋小寶所知者只是民間流傳的一些皮毛,卻已足以揚威異域,居然助人謀朝篡位,安邦定國。其實此事說來亦不希奇,滿清開國將帥粗鄙無學,行軍打仗的種種謀略,主要從一部《三國演義》小說中得來。當年清太宗使反間計,騙得崇禎皇帝自毀長城,殺了大將袁崇煥,就是抄襲《三國演義》中周瑜使計、令曹操斬了自己水軍都督的故事。實則周瑜騙得曹操殺水軍都督,歷史上並無其事,乃是出於小說家杜撰,不料小說家言,後來竟爾成為事實,關涉到中國數百年氣運,世事之奇,那更勝於小說了。滿人入關後開疆拓土,使中國版圖幾為明朝之三倍,遠勝於漢唐全盛之時,余蔭直至今日,小說、戲劇、說書之功,亦殊不可沒。
⑦ 金庸的武俠小說哪一部最好看為什麼你最喜歡裡面的什麼人物
《神鵰俠侶》我個人是覺的這本最好,就楊過吧,多痴情的一孩子,他這個人物既有邪惡的部分又不乏正義之感,嚴格來說他絕對不是一個好人,但就他這種性格卻恰好,還有那些瘋癲的大俠也給故事增加了很多看點,女主就不說了,看看就知道,看看原著,你會發現寫的更好
⑧ 大家認為金庸小說哪部最好看
飛雪連天射白鹿, 笑書神俠倚碧鴛。
金庸作品的第一字連起來組成的
飛—《飛狐外傳》(1960年)
雪—《雪山飛狐》(1959年)
連—《連城訣》(1963年)
天—《天龍八部》(1963年)
射—《射鵰英雄傳》(1957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被金庸小說的讀者稱為「俠文化的歌頌」
白—《白馬嘯西風》(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短篇小說
鹿—《鹿鼎記》(1969年)(封筆之作)韋小寶七個老婆:沐劍屏、方怡、建寧公主、曾柔、蘇荃、雙兒、阿珂。
笑—《笑傲江湖》(1967年)
書—《書劍恩仇錄》(1955年)--第一部小說
神—《神鵰俠侶》(1959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二部曲,被金庸小說讀者稱為「情的贊美」
俠—《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龍記》(1961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劍》(1956年)
鴛—《鴛鴦刀》(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短篇小說
個人認為是金庸最後一本書《鹿鼎記》最好看,一反原來嚴肅正經的人物描述,寫了一個市井小人發達史!
⑨ 金庸小說裡面 公認的最好看的是哪幾部
金庸一個短篇《越女劍》四個中短篇《鴛鴦刀》《白馬嘯西風》《俠客行》《連城訣》四個中篇《雪山飛狐》《飛狐外傳》《書劍恩仇錄》《碧血劍》三部曲《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三傑作《笑傲江湖》《天龍八部》《鹿鼎記》
公認的當然是三傑作,民間流行三部曲,我認為個個都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