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後的小說推薦
⑴ 有誰介紹一本有關於改革開放的書籍
有關於改革開放的書籍很多,具體如下:
《交鋒三十年——改革開放四次大爭論親歷記》(馬立誠著,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版)、《激盪人生——一起走過三十年》(吳曉波著,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民間記憶30年》(徐迅雷等著,浙江文藝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版)。
改革開放背景:
1966年,正當國民經濟的調整基本完成,國家開始執行第三個五年計劃的時候,意識形態領域的批判運動逐漸發展成矛頭指向黨的領導層的政治運動。一場長達十年、給黨和人民造成嚴重災難的「文化大革命」爆發了。
毛澤東發動這場「大革命」的出發點是防止資本主義復辟、維護黨的純潔性和尋求中國自己的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但他對黨和國家政治狀況的錯誤估計這時已經發展到非常嚴重的程度,認為黨中央出了修正主義,黨和國家面臨資本主義復辟的現實危險。
過去幾年的農村「四清」、城市「五反」和意識形態領域的批判,都不能解決問題,只有採取斷然措施,公開地、全面地、由下而上地發動廣大群眾,才能揭露黨和國家生活中的陰暗面,把所謂被「走資派篡奪了的權力」奪回來。這是在六十年代中期發動「文化大革命」在思想上起主導作用的原因。
⑵ 推薦幾本建國後的優秀小說
推薦幾本當代最優秀的小說
平凡的世界,白鹿原,
⑶ 求以新中國成立至改革開放時期為背景的小說,類似於《平凡的世界》這種。
1、路遙《平凡的世界》
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沖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茅盾文學獎
2、陳忠實《白鹿原》
以陝西關中地區白鹿原上白鹿村為縮影,通過講述白姓和鹿姓兩大家族祖孫三代的恩怨紛爭,表現了從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歷史變化。
茅盾文學獎
3、王安憶《長恨歌》
一個女人四十年的情與愛,對細小瑣碎的生活細節的津津樂道中,展現四十年時代變遷中的人和城市,被譽為「現代上海史詩」。
第一屆世界華文文學、茅盾文學獎。
4、莫言《生死疲勞》
小說敘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國農村50年的歷史,圍繞土地這個沉重的話題,闡釋農民與土地的種種關系。
小說《生死疲勞》獲得第二屆紅樓夢獎和第一屆美國紐曼華語文學獎。
5、阿耐《大江大河》
全景展現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社會、生活變遷,深度揭示歷史轉型新時期平凡人物的命運
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
6、金宇澄《繁花》
重點描寫了兩個時間段的上海,一是20世紀六七十年代,一是八九十年代,尤其是這兩個特殊歷史時期上海人的生存狀況。
《繁花》獲2012年中國小說排行榜長篇小說第一名,首屆魯迅文化獎年度小說獎等。
7、賈平凹《浮躁》
《浮躁》以農村青年金鎖與小水之間的感情經歷為主線,描寫了改革開放初始階段暴露出來的問題以及整個社會的浮躁狀態和浮躁表面之下的空虛。
美國美孚飛馬文學獎
8、古華《芙蓉鎮》
寓政治風雲於風俗民情圖畫,借人物命運演鄉鎮生活變遷,力求寫出南國鄉村的生活色彩和生活情調。
茅盾文學獎
9、阿來《塵埃落定》
小說故事精彩曲折動人,以飽含激情的筆墨,超然物外的審神目光,展現了濃郁的民族風情和土司制度的浪漫神秘。
茅盾文學獎
⑷ 主角穿越到改革開放
工業霸主
故事講述了機械繫研究生林振華穿越到1979年,成為一名工廠青工。在那個時代,中國製造代表著粗笨,代表著落後,代表著中國薄弱的工業底蘊。想起上輩子奇跡崛起,但又倍受受歧視的中國製造,林振華決定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未來。憑借扎實的技術功底和對歷史的些許預見,林振華帶領工人師傅們揮灑汗水,打造出一個橫跨歐亞的重型工業集團,成就了一段工業霸主的傳奇故事。焊弧飛濺,鍛錘重擊,書寫了一曲中國工人的雄渾贊歌,打造出了更加傳奇的中國製造!
不知道你要找的是不是這本,希望採納!
⑸ 尋找穿越改革開放小說
看到你說的這個,我第一時間腦袋裡面就想到了《橙紅年代》,你可以去微×的人間書庫,上面有。
⑹ 改革開放初期有哪些相關文學作品
蔣子龍的改革小說:《喬廠長上任記》、《一個工廠秘書的日記》、《拜年》
反映工業和城市體制改革的小說:《沉重的翅膀》(張潔)這是第一部反映改革初期生活的長篇小說
《花園街五號》(李國文)是影響較大的「改革文學」作品之一。寫「花園街五號」這座特殊建築物里發生的故事,關注改革對整個社會尤其是人的思想、道德、倫理觀念帶來的變化
同類型的書還有《男人的風格》(張賢亮)《新星》(柯雲路)
等等,這些書的主角都是叱吒風的雲改革者,在書中充滿了對改革的樂觀情緒。
農村改革小說:陳煥生系列高曉聲創作的以陳奐生為主人公的系列小說。這些作品是分兩個時期完成的。一是80年代初的《「漏斗戶」主》、《陳奐生上城》、《陳奐生轉業》、《陳奐生包產》,一是90年代初的《戰術》、《種田大戶》、《陳奐生出國》。高曉聲以他的陳奐生系列小說,為人們勾勒出了一幅中國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發展變化的歷史畫卷,對中國農民命運的揭示,也達到了相當深刻的層次。
⑺ 改革開放後的八九十年代的十大作家是哪十位
80年代出名的作家有:
蘇童,原名童忠貴 ,中國當代著名作家。1980年考入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現為中國作家協會江蘇分會駐會專業作家、江蘇省作協副主席 。代表作包括《園藝》、《紅粉》、《妻妾成群》、《河岸》和《碧奴》等。中篇小說《妻妾成群》入選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並且被張藝謀改編成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獲提名第64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蜚聲海內外。
余華,1960年4月3日生於浙江杭州,當代作家。中國作家協會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委員。1977年中學畢業後,進入北京魯迅文學院進修深造。1983年開始創作,同年進入浙江省海鹽縣文化館。 [3] 1984年開始發表小說,《活著》和《許三觀賣血記》同時入選百位批評家和文學編輯評選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響的十部作品。 1998年獲義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2005年獲得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
劉勇,男,筆名「格非」,生於1964年,江蘇鎮江丹徒人。1981年考入上海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畢業後留校任教,先鋒文學代表作家之一 。2000年獲文學博士學位,並於同年調入清華大學中文系。現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著有《格非文集》《慾望的旗幟》、《塞壬的歌聲》、《小說敘事面面觀》、《小說講稿》等。他的中篇小說《褐色鳥群》曾被視為當代中國最玄奧的一篇小說,是人們談論「先鋒文學」時必提的作品。
馬原,著名的是先鋒作家馬原,作為中國當代「先鋒派」小說的代表作家之一,在當代文學史中佔有重要地位。其著名的「敘述圈套」開創了中國小說界「以形式為內容」的風氣,對中國當代文學的發展起到了重要影響。2012年11月,馬原在雲南西雙版納遭到毆打事件在網上引起關注。
⑻ 推薦幾本重生在改革開放時代的小說
重生之無悔人生 絕對的經典~
⑼ 求小說,類似我的1979之類的重生在改革開放之前的小說
推薦兩本主角重生改革開放之前的小說
《我真的只是村長》作者:葫蘆村人
簡介:劉春來。一個21世紀的億萬富翁,剛創業成功還沒來得及享受,被老天丟到了改革開放初期一個貧困得十年沒有新媳婦兒嫁進來的西南山村。
為了妹妹不被愚昧扼殺上大學的夢想,只想當個隊長,結果,在不知道內情的情況下,當著一幫人賭咒發誓吹牛逼,要幫隊里光棍脫光……
然後,被一幫子成了精的達康書記們算計,不知不覺,村子成了全縣第一,全市第一,全省第一,全國第一的村子。
而這個全國最富裕的村子,村民們居然開著路虎耕田,開著賓士送雞蛋,開著寶馬收糧食。最過分的是,一個穿著洗得發白舊軍裝的老頭,開著一輛坦克在村口收門票,一角錢一張,少一分不行,多一分不要,得自備零錢,不接受轉賬,領導來了同樣也得給錢……
《工業霸主》 作者:齊橙
書評:工業文中的標桿,作者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博士,現為北京師范大學副教授,在這樣專業人士筆下寫出的,不僅僅是穿越網文,更是滿含對我國工業科技經濟騰飛的希冀,作為現代中國人更是希望我國能憑借工業技術水平這個現代社會最強有力的人武器去打造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巍巍大國煌煌中華!主角重生七十年代,然後一路工業興國。對於工業製造,如何點科技樹,那個年代的百態描寫,都干貨滿滿誠意十足。一本經典的工業文,主角個性謙和有種儒商的感覺,沒有那天大,地二,我老三的霸道,當然這都只針對國內的企業,對於外國企業下手就狠了,卻也不失堂堂正正。起點收藏14萬。強烈推薦!
⑽ 推薦幾本重生在改革開放初期的小說
重生1997
重生之商界為皇
重生之完美一生
都是我看過的自我感覺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