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說推薦 » 華楹的小說那本好看

華楹的小說那本好看

發布時間: 2021-10-01 13:31:55

1. 男主姓拓跋後來改姓元,女主姓謝。男主父親是皇帝但是被太皇太後毒死了,然後扶植當時五歲的男主當傀儡皇

譚氏在南北朝時期為鮮卑拓拔氏,拓拔氏帶領鮮卑族建立北魏後,北魏太武帝拓拔硅改拓拔氏為元氏,直到北魏滅亡,拓拔氏(元氏)為北魏第一姓氏,北魏孝文帝拓拔燾實行親漢政策,鮮卑族與漢族通婚,使用漢語,穿漢服,在此期間,鮮卑族跟漢語融合,所以拓拔氏在鮮卑族中稱拓拔氏,在漢族中稱元氏,周世宗柴榮建立後周,派趙錕(宋太祖趙匡胤的父親)攻打北魏,北魏滅亡後,柴榮封北魏末代皇帝北魏哀帝拓拔承(元承)為永昌侯,封地為譚,自此一部分拓拔氏(元氏)以封地為姓,改為譚姓,譚姓在歷史上的有名人物有譚嗣同,譚克禮等,在漫漫歷史長河中,鮮卑族與漢族完全融合,歷史學家張敬軒稱之為鮮卑漢族,拓拔氏也變成了今天的中國的元氏與譚氏,元氏和譚氏具有鮮卑族的血統,繼承了很多鮮卑族的特點,如兇狠好鬥、領地歸屬感強,今天的鮮卑拓拔氏主要生活在山東山西河南(元氏)湖南湖北江西江蘇(譚氏)等地。

2. 徐斡的作品

徐斡善寫五言詩,漢代以前的詩多四言。五言詩是在民間樂府的基礎上逐漸發展起來的,至東漢末趨於成熟,「建安七子」及周圍文士的五言詩都有很高的藝術成就。徐斡的《室思》等就是這類五言詩。
室思
沉陰結愁憂,愁憂為誰興?
念與君相別,各在天一方?
良會未有期,心中摧切傷。
不聊憂飧食,慊慊常飢空。
端坐而無為,彷彿君容光。
峨峨高山首,悠悠萬里道。
君去日已遠,郁結令人老。
人生一世間,忽若暮春草。
時不可再得,何為自愁惱?
每誦昔鴻恩,賤軀焉足保。
浮雲何洋洋,願因通我辭。
飄搖不可寄,徙倚徒相思。
人離皆復會,君獨無返期。
自君之出矣,明鏡暗不治。
思君如流水,何有窮已時。
慘慘時節盡,蘭華凋復零。
喟然長嘆息,君期慰我情。
展轉不能寐,長夜何綿綿。
躡履起出戶,仰觀三星連。
自恨志不遂,泣涕如湧泉。
思君見巾櫛,以益我勞勤。
安得鴻鸞羽, 此心中人。
誠心亮不遂,搔首立 。
何言一不見,復會無因緣。
故如比目魚,今隔如參辰。
人靡不有初,想君能終之。
別來歷年歲,舊恩何可期。
重新而忘故,君子所憂譏。
寄身雖在遠,豈忘君須臾。
既厚不為薄,想君時見思。
(《中國歷史文學作品選》)
情思
高殿郁崇崇,廣廈凄冷冷。
微風起閨闥,落日照階庭。
踟躕雪屋下,笑歌依華楹。
君行殊不返,我飾為誰榮。
爐薰闔不用,鏡匣上塵生。
綺羅失常色,金翠暗無精。
嘉餚既忘御,旨酒亦常停。
顧瞻空寂寂,惟聞燕雀聲。
憂思連相屬,中心如宿醒。
(《壽光縣志》)
這兩首詩的社會背景是東漢末年,一些中小地主階級的文人,他們為了尋求出路,不得不遠離家鄉,奔走權門,或游盪於京師,或進謁州郡,以求得一官半職。當時社會的這種交遊之風極盛。「且夫交遊者出也,或身歿於他邦,或長幼而不歸。父母懷煢獨之思,室人抱東山之哀,親戚隔絕,閨門分離,無罪無辜,而亡命是效」(《中論?譴交篇》)。他對這一社會病態給予深刻地揭露和批判。而在他的文學作品裡,這兩首詩,則從正面描寫家中婦女對遠方愛人的思念與依盼之情,語意纏綿,細致入微。遣詞造句,著意工巧。其中佳句「思君如流水,可有窮已時」,其意境常為後來的詩人化用。通過這兩首詩,表現了他對當時許多良家婦女由衷地同情與憐憫。
徐斡亦擅長辭賦,且獨具風格。曹丕在《典論?論文》中稱贊:「斡之《玄猿》、《漏卮》、《圓扇》、《橘賦》,雖蔡(蔡邕)、張(張衡)不過也。」可惜他的這些作品均已佚失。今《壽光縣志》載有他的一篇《齊都賦》。此賦語言清新情景交融,情景交融,章句節律,駢偶紛呈,讀來朗朗上口。 齊國實坤德之膏腴,而神州之奧府。其川瀆則洪河洋洋,發源昆侖。驚波沛厲,浮抹揚奔。南望無限,北顧無 。蒹葭蒼蒼,莞菇沃若。瑰禽異鳥,群萃乎其間。帶華蹈縹,披紫垂丹。應節往來,翕習翩翩。靈芝生乎丹石,發翠華之煌煌。其寶玩則玄蛤抱璣,駁蚌含 。構廈殿以宏覆,起層榭以高驤。龍楹螭桶,山岜雲牆。其後宮內庭,嬪妾之館,眾偉所施,極巧窮變。然後修龍榜,游洪池,折珊湖,披琉璃。日既返而西舍,乃返宮而棲遲。歡幸在側,便嬖侍偶。含清歌以詠志,流玄眸而微眄。竦長袖以合節,紛蹁躚其輕迅。王乃乘鑾玉之輅,駕玄駁之駿。武騎星散,征鼓雷動,旌旗虹亂,盈乎靈圃之中。於是羽旌咸興,毛群盡起。上蔽穹庭,下被皋藪。
此賦描寫王府建築,內庭生活,細致入微,當是他歸隱之居所作。表現了他對故鄉齊地山川河流,地域廖廓,自然風光之美麗,特產之豐腴的羨愛之情。以此為鋪陳,轉而深刻地譏諷和揭露了王府宮廷生活之糜爛奢侈。他的詩賦作品文學造詣很深,但他沒有致力於文學創作,所以作品較少。後人曾輯有《徐偉長文集》。現在已很難見到。
徐斡是一位頗有政治見解的哲學家,當世以學者著稱。曹丕稱贊他:「斡清玄體道,六行修備,聰識洽聞,操翰成章,輕官忽祿,不耽世榮,而先賢行狀。」(《三國志選?王粲傳》)他的代表作是其文集《中論》。此書較為全面地反映了他的哲學思想和文章風貌。當時的人們評價他寫《中論》是:「欲損世之有餘,益俗之不足。見辭人美麗之文並時而作,曾無闡宏大義,敷散道教,上求聖人之中,下救流俗之昏者;故廢詩、賦、頌、銘、贊之文,著《中論》二十篇。」(《中論原序》)這里清楚地道出了他廢它文而志在立論之目的。
他在《治學》篇中論及學習時設喻說:「學猶飾也,器不飾,無以為美觀;人不學,則無以有懿德。」「故君子之於學也,其不懈猶上天之動,猶日月之行,終身 ,沒而後已。故有其才,而無其志,亦不能興其功也,志者學之師也,才者學之徒也。學者不患才之不贍,而患志之不立。」他反復強調學習應當堅持不懈,持之以恆。在「志」和「才」的關繫上,他認為「志」為師,「才」為徒,強調主觀努力的重要性。他還主張凡學者應「大義為先,物名為後」。批評「鄙儒」矜於詁訓,摘其章句而不能統其大議,捨本逐末形而上的治學態度。在《虛道》篇里他說:「人之為德,猶虛器歟!器虛則物注,滿則止焉。故君子常虛其心志,恭其容貌。不以逸群之才,加乎眾人之上,視彼猶賢,自視猶不足也。故人願告之而不倦。」十分形象生動地說明了「滿招損,謙受益」的原理。他還主張借鑒別人得失的經驗,來彌補個人見識之不足。他說:「人之耳目盡為我用,則我之聰明無敵於天下矣!是謂人一之,我萬之;人塞之,我通之。」把取眾人之長補己之短的道理闡述得極為精闢。 徐斡在他的《中論》中倡導求實和以理服人的思想方法。他在《貴驗》篇中說:「事莫貴乎有驗,言莫棄乎無微。言之未有益也,不言未有損也。水之寒也,火之熱也,金石之堅剛也,此數物未嘗有言,而人莫不知其然者。」他認為事物必須經過實踐的驗證才是可貴的。他主張不講無益之言,象水、火、金石一樣雖無言而人無不盡知其寒、熱、堅剛之性。在《考偽》篇中他說:「名者所以名實也,實立而名從之,故長形立而名之曰長;短形立而名之曰短。非長短之名先立而長短之形從之也。」「夫名之系於實出,猶物之系於時也。物者春也吐華,夏也布葉,秋也凋零,冬也成實,斯無為而自成者也。若強為之,則傷其性矣,名亦如之,故偽名者皆欲傷之者也。人徒知名之為善,不知偽善者為不善也。」他主張以實為本,實立而名從之。他明確地指出「實名」與「偽名」的性質區別。以實為本之名屬善,偽名者則屬於惡。在如何對待名的問題上,他的這種求實的科學態度在今天仍有十分可貴的現實意義。他在論述與人辯論是非的方法時寫道:「夫辯者,求服人心也,非曲人口也。故辯之為言別也,為其善分別事類而明處之也,非謂言辭切給而以凌蓋人也。故傳稱《春秋》微而顯,婉而辯者,然則辯之言必約以至,不煩而諭,疾徐應節,不犯禮教,足以相稱。樂盡人之辭,善致人之志,使論者各盡得其願而與之得解。其稱也無其名,其理也不獨顯,若此則可謂辯。」(《中論?復辯》)其論述清楚地表明辯論是為了弄清是非,以找出正確的處斷意見。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在方法上就要善於聽取對方的意見,循循善誘,以理服人,只有這樣才能讓人心悅誠服。
在他的《中論》中還不乏對漢末社會時弊的尖銳批評。他說:「世之衰矣,上無明天子,下無賢諸侯,君不識是非,臣不辨黑白。」「自公卿大夫,州郡牧守,王事不恤,賓客為務。冠蓋填門,儒服塞道,飢不暇食,倦不獲已。送往迎來,亭傳常滿。吏卒傳問,炬火夜行,閽寺不守。把臂捩腕,扣天矢誓,推託恩好。」「竊選舉,盜榮寵者不可勝數,桓、靈之世其甚者也。」「至乎懷丈夫之容,而襲婢妾之態,或奉貨而行賂以自固,結求志屬托規圖士進然。擲目指掌,高談大語。若此之類,言之猶可羞,而行之者不知恥。嗟呼!王教之敗乃至於斯乎。」(《譴交篇》)這里極其詳盡地描繪了東漢末年,從天子至諸侯,公卿大夫,州郡牧守,世俗文人各階層人士以及遍及整個社會各個角落的不正之風和腐敗糜爛的實質。正是這些原因,激起了農民黃巾起義,引發了軍閥割據戰爭,從而導致了漢王朝的最終滅亡。他把這些社會現象歸咎於「王教之敗」,實是真知灼見,一語中的。
由於歷史的局限性,他也有一些不正確的哲學觀點。如儒家思想中「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惟上智與下愚不移。」(《夭壽篇》)。他也加以推崇。在《爵祿》篇中他說:「求之有道,得之有命。舜、禹、孔子可謂求之有道矣,舜、禹得之;孔子不得之,可謂有命矣。」「故良農不患疆場之不修,而患風雨之不節;君子不患道德之不建,而患時世之不遇。」詩曰:「駕彼四牡,四牡項領,我瞻四方,蹙蹙靡所聘。傷道之不遇也。豈一世哉!豈一世哉!」他與孔子的遭遇何其相似乃爾。這里他對身逢亂世,懷才不遇,其傷痛感,溢於言表。他認為這是命運決定的。陷入了「宿命論」者的傷痛和迷惘之中。
總之,縱觀《中論》一書,洋洋數萬言,哲理中和,文風舒緩,集徐斡哲深思想之大成,魏文帝曹丕在《與吳質書》中稱贊他:「著《中論》(二十篇)一書,成一家言,辭義典雅,足傳於後,此子為不朽矣。」《中論》對我們今天研究歷史,研究儒家思想發展史是十分珍貴的資料。書中的許多哲學思想今天仍是可資借鑒的。正如曹丕所稱道的,不失為不朽之作。

3. 急問哪部古代小說好庶本榮華,如妃當道,步生蓮六宮無妃,康雍盛世之德妃,哪部最吸引人

因為四爺,所以不喜歡德妃。庶本榮華講庶女,還是比較聰明的女主的,講宅斗,還可以吧
如妃當道,女主因為喜歡男主自願入宮,不喜歡這種女主。六宮無妃相對比較吸引人,挺虐的,從簡介里這句話就可以看出來:這一生,他總是在食言

4. 誰有步生蓮六宮無妃的txt小說,作者是華楹

去看看網盤和貼吧裡面有沒有。。

5. 求小說txt文檔,步生蓮:六宮無妃,作者:華楹

全本,望採納。

6. 步生蓮:六宮無妃的介紹

【作品名稱】步生蓮:六宮無妃【作品類型】言情小說、後宮小說【 作 者 】華楹【創作背景】磨鐵中文網簽約首發【創作時間】2013年【作品影響】總點擊17243(截至2013年5月2日)【作品狀態】已完結

7. 華楹的《六宮無妃》的txt

鏈接:

提取碼:23by復制這段內容後打開網路網盤手機App,操作更方便哦

作品簡介:

《步生蓮:六宮無妃》是連載於磨鐵中文網的一部後宮言情類小說,作者是華楹。

8. 閨蜜日記txt全集下載

閨蜜日記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華楹說:我今天准備上天橋,看見前面一個男孩,個兒高,小平頭,穿白色短T,手裡拿著一束百合花。他不是捧著,是左手拿著,花瓣沖下,你明白么。
我沒抬頭,繼續看手裡的書:了解。
書頁上露出幾枚粉色的指甲,書背按下。
我又看見了華楹似笑非笑的嬌嗔
華楹說:「我今天准備上天橋,看見前面一個男孩,個兒高,小平頭,穿白色短T,手裡拿著一束百合花。他不是捧著,是左手拿著,花瓣沖下,你明白么?」
我沒抬頭,繼續看手裡的書:「了解」。
華楹在我的書後面繼續說:「灰常像漫畫里的人物,
我在背後跟著忍不住拍了兩張照片
哈哈
球鞋,牛仔褲,香水的」。
我隨意的嗯了一聲:「那麼遠你還聞得到他身上的香水?」
我的書被她塗成粉藍色指甲的手指按下來
看著她臉上的嬌嗔,很明顯,她對我的心不在焉很不滿意
「什麼呀,是香水百合」
「你覺得他是給人送花的?」我問
華楹微微的抿著嘴唇:「我不知道是不是賣花的,但這漫不經心的勁兒我喜歡」
今天吃午……

9. 現在真的還有好看的小說么,真的還有像我這么有品位的人么 讓我來驗證一下:《華胥引》《十

你說的我大概都看過了,同樣我喜歡的還有《媚公卿》,《午門囧事》,《仙女豇豆紅》(這個是我看了午門囧事後追著作者的文看的。是一個很出彩的故事。不亞於三生三世。)《盤絲洞38號》也是這種風格的。暫時想起來這么多。。

熱點內容
校園小說帝千影 發布:2025-10-01 15:43:23 瀏覽:376
飛哥校園放貸小說 發布:2025-10-01 15:43:16 瀏覽:791
妖孽鬼王的俏妃小說txt免費下載 發布:2025-10-01 14:57:00 瀏覽:509
老彭小說都市女人 發布:2025-10-01 14:56:19 瀏覽:52
武俠小說天魔功 發布:2025-10-01 14:32:17 瀏覽:530
吾欲成凰免費閱讀時光小說網 發布:2025-10-01 14:25:11 瀏覽:944
男主角叫戰勛爵寧夕的小說全文免費閱讀 發布:2025-10-01 14:17:31 瀏覽:664
古代小說皇帝愛愛片段 發布:2025-10-01 14:01:56 瀏覽:143
現代網路小說之王 發布:2025-10-01 13:56:51 瀏覽:195
十二星座校園小說 發布:2025-10-01 13:52:39 瀏覽: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