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傳統小說推薦
Ⅰ 中國古代有哪些經典書籍
1、《三十六計》
《三十六計》或稱「三十六策」,是指中國古代三十六個兵法策略,語源於南北朝,成書於明清。它是根據我國古代卓越的軍事思想和豐富的斗爭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是中華民族悠久文化遺產之一。
2、《山海經》
《山海經》是中國志怪古籍,大體是戰國中後期到漢代初中期的楚國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誕不經的奇書。該書作者不詳,古人認為該書是「戰國好奇之士取《穆王傳》 , 雜錄《庄》、《列》、 《離騷》、《周書》、《晉乘》以成者」 。現代學者也均認為成書並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山海經》全書現存18篇,其餘篇章內容早佚。
3、《論語》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並稱「四書五經」。通行本《論語》共二十篇。
4、《周易》
《周易》是一部中國古哲學書籍,是建立在陰陽二元論基礎上對事物運行規律加以論證和描述的書籍,其對於天地萬物進行性狀歸類,天乾地支五行論,甚至精確到可以對事物的未來發展做出較為准確的預測。
5、《金剛經》
《金剛經》是佛教重要經典。根據不同譯本,全名略有不同,鳩摩羅什所譯全名為《金剛般若(bōrě)波羅蜜經》,唐玄奘譯本則為《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梵文 Vajracchedika-prajñāpāramitā-sūtra。
《金剛經》傳入中國後,自東晉到唐朝共有六個譯本,以鳩摩羅什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最為流行(5176字或5180字)。唐玄奘譯本《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共8208字,為鳩摩羅什譯本的一個重要補充。其他譯本則流傳不廣。
Ⅱ 介紹幾部有關中國歷史的小說
包括人物傳記嗎?
如果包括的話樓上的《說岳全傳》,《曹操大傳》
武俠跟歷史有關的 像金庸大大的小說歷史味就蠻濃的,還有石玉昆的《七俠五義》
要是有關於穿越了顛覆了之類的歷史小說的話 起點中文網可以查到N多,個人推薦《天生郭奉孝》。《一代軍師》也不錯。
Ⅲ 中國十大古典文學名著
1、《水滸傳》,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義為主要故事背景、類型上屬於英雄傳奇的章回體長篇小說。作者或編者一般被認為是施耐庵,現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羅貫中兩人中的一人,或兩人皆有。
全書通過描寫梁山好漢反抗欺壓、水泊梁山壯大和投降朝廷以及投降朝廷後鎮壓田虎,王慶,方臘等各路反抗宋朝政府的政治勢力,最終走向悲慘失敗的宏大故事。
全書藝術地反映了中國歷史上宋江起義從發生、發展直至失敗的全過程,深刻揭示了起義的社會根源,滿腔熱情地歌頌了起義英雄的反抗斗爭和他們的社會理想,也具體揭示了起義失敗的內在歷史原因。
2、《西遊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現存明刊百回本《西遊記》均無作者署名。清代學者吳玉搢等首先提出《西遊記》作者是明代吳承恩 。
這部小說以「唐僧取經」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通過作者的藝術加工,深刻地描繪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全書主要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及大鬧天宮後,遇見了唐僧、豬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經,一路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聖成真的故事。
3、《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三國志演義》),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說家羅貫中。《三國志通俗演義》成書後有嘉靖壬午本等多個版本傳於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崗對《三國演義》整頓回目、修正文辭、改換詩文。
4、《紅樓夢》,中國古代章回體長篇小說,又名《石頭記》等,被列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一般認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
小說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富貴公子賈寶玉為視角,描繪了一批舉止見識出於須眉之上的閨閣佳人的人生百態,展現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劇美,可以說是一部從各個角度展現女性美的史詩。
5、《西廂記》敘寫了書生張生與相國小姐崔鶯鶯在仕女紅娘的幫助下,沖破孫飛虎、崔母、鄭恆等人的重重阻撓,終成眷屬的故事。
該書具有很濃的反封建禮教的色彩,作者寫青年人對愛情的渴望,寫情與欲的不可遏制與正當合理,寫青年人自身的願望與家長意志的沖突;表達了「願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的愛情觀。
全書體制宏偉,用了五本二十折連演一個完整的故事,這在古代雜劇中是罕見的。該劇情節引人入勝,形象鮮明生動,文采斐然,極具詩情畫意。
6、《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朝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
它們或者揭露封建統治的黑暗,或者抨擊科舉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禮教的束縛,具有豐富深刻的思想內容。描寫愛情主題的作品,在全書中數量最多,它們表現了強烈的反封建禮教的精神。其中一些作品,通過花妖狐魅和人的戀愛,表現了作者理想的愛情。
7、《儒林外史》是清代吳敬梓創作的長篇小說,成書於乾隆十四年(1749年)或稍前,先以抄本傳世,初刻於嘉慶八年(1803年)。
全書五十六回,以寫實主義描繪各類人士對於「功名富貴」的不同表現,一方面真實的揭示人性被腐蝕的過程和原因,從而對當時吏治的腐敗、科舉的弊端禮教的虛偽等進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諷;一方面熱情地歌頌了少數人物以堅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對於人性的守護,從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
小說白話的運用已趨純熟自如,人物性格的刻畫也頗為深入細膩,尤其是採用高超的諷刺手法,使該書成為中國古典諷刺文學的佳作。
8、《牡丹亭還魂記》(簡稱《牡丹亭》,也稱《還魂夢》或《牡丹亭夢》)是明代劇作家湯顯祖創作的傳奇(劇本),刊行於明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
該劇描寫了官家千金杜麗娘對夢中書生柳夢梅傾心相愛,竟傷情而死,化為魂魄尋找現實中的愛人,人鬼相戀,最後起死回生,終於與柳夢梅永結同心的故事。 該劇文辭典雅,語言秀麗。
9、《離騷》是中國戰國時期詩人屈原創作的詩篇,是中國古代最長的抒情詩。此詩以詩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為中心。
前半篇反復傾訴詩人對楚國命運和人民生活的關心,表達要求革新政治的願望,和堅持理想、雖逢災厄也絕不與邪惡勢力妥協的意志;後半篇通過神遊天界、追求理想的實現和失敗後欲以身殉的陳述,反映出詩人熱愛國家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全詩運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話傳說和豐富的想像,形成絢爛的文采和宏偉的結構,表現出積極的浪漫主義精神,並開創了中國文學史上的「騷體」詩歌形式,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
10、《金瓶梅》,中國古代長篇白話世情章回小說,一般認為是中國第一部文人獨立創作的長篇小說。其成書時間約在明朝隆慶至萬曆年間,作者署名蘭陵笑笑生。
《金瓶梅》書名是由小說三個女主人公潘金蓮、李瓶兒、龐春梅各取一字合成的。小說題材由《水滸傳》中武松殺嫂一段演化而來,通過對兼有官僚、惡霸、富商三種身份的市儈勢力的代表人物西門慶及其家庭罪惡生活的描述,體現當時民間生活的面貌。
描繪了一個上至朝廷內擅權專政的太師,下至地方官僚惡霸乃至市井間的地痞、流氓、宦官、幫閑所構成的鬼蜮世界,揭露了明代中葉社會的黑暗和腐敗,具有較深刻的認識價值。被列為明代「四大奇書」之首。
Ⅳ 中國古典小說都有哪些
萌芽期
上古到先秦兩漢的古代神話傳說、寓言故事促成了小說的孕育和形成。如《女媧補天》《誇父逐日》。
2成長期
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了志人、志怪小說,其情節結構比較簡單、粗略。如干寶的《搜神記》和劉義慶的《世說新語》。
3成熟期
唐傳奇的出現,標志著中國古代小說的成熟。如《柳毅傳書》和《鶯鶯傳》。
4發展期
宋代的話本,明代的擬話本的出現,推動了古代小說的發展,擬話本的題材更加廣泛,情節更加曲折,描寫更加細膩,如《灌園叟晚逢仙女》。
5高峰期
明清章回體小說將古代小說逐漸推向了頂峰。如《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聊齋志異》《儒林外史》《紅樓夢》等,《紅樓夢》則代表古代小說的頂峰。[1]
6四大名著
《紅樓夢》
作者曹雪芹,是中國小說中反映時代最深刻的作品,它表現出任何其他作品所不具備的空前絕後的思想深度和哲學追求。小說通過描寫賈府在政治上的衰落、道德上的腐敗、經濟上的崩潰、子弟的一代不如一代,預示著舊的制度必將走向沒落的趨勢。
《西遊記》
作者:吳承恩。是一部以神怪為主角的幻想喜劇,記述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保護唐三藏去西天取經,歷經八十一難,取回真經,皆成正果。在這個大間架中,無數的天仙地靈、妖魔鬼怪都圍繞著唐僧師徒進進出出,打打殺殺,哭哭笑笑,生生死死。
《水滸傳》
作者施耐庵。是一部經過宋元兩代數百年的醞釀、積累而最終完成的長篇歷史小說。它集合了水泊梁山英雄好漢生生死死的悲壯故事,凝聚了無數中國人的理想、感情和才思。貫穿小說始終的,是一種在特殊歷史環境下的「只反貪官,不反皇帝」的「忠君報國」思想,和具有濃重平民色彩的英雄主義精神。
《三國演義》
作者:羅貫中。是中國古代第一部長篇章回小說,是歷史演義小說的經典之作。小說描寫了公元3世紀以曹操、劉備、孫權為首的魏、蜀、吳三個政治、軍事集團之間的矛盾和斗爭。在廣闊的社會歷史背景上,展示出那個時代尖銳復雜又極具特色的政治軍事沖突,在政治、軍事謀略方面,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醒世恆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 、《官場現形記》、《老殘游記》、《孽海花》、《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儒林外史》 、《聊齋志異》、《子不語》、《閱微草堂筆記》、《松隱漫錄》、《瑩窗異草》 、《歡喜冤家》《八段錦》《風流和尚》《醋葫蘆》《隔簾花影》《綺樓重夢》《貪欣誤》《綉屏緣》《空空幻》《驚夢啼》《金石緣》《情夢柝》《鴛鴦配》《雙合歡》《石點頭》《天豹圖》《八洞天》《風月鑒》《錦綉衣》 、《東周列國志》《反唐演義全傳》《前七國志》《後七國志》《北史演義》《四大美人艷史》《 杌閑評》 、《後西遊記》《封神演義》《女仙外史》《綠野仙蹤》《平妖傳》《婆羅岸全傳》、《包公案》《新民公案》《海公案》《林公案》《施公案》、《醒世姻緣傳》《岐路燈》《續金瓶梅》《型世言》《今古奇觀》《禪真逸史》《禪真後史》《覺世十二樓》《無聲戲》《西湖二集》 狹邪小說名妓優伶風月無邊,堪稱品花寶鑒浪子騷客奇技淫巧,無愧嫖客指南《九尾龜》《青樓夢》《品花寶鑒》《花月痕》《海上花列傳》《海上繁華夢》《十尾龜》 、《五美緣》《梅蘭佳話》《平山冷燕》《飛花艷想》《好述傳》《雙鳳奇緣》《五鳳吟》《五色石》《綠牡丹》《國色天香》 、《隋煬帝艷史》《武則天外史》《洪憲宮闈艷史》《昭陽艷史》《濃情艷史》、《野叟曝言》、《鏡花緣》 、《兒女英雄傳》《三俠五義》《小五義》《大八義》《七劍十三俠》 《情史》《騙經》《笑林廣記》《豈有些理》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1049839.htm?fr=aladdin等
Ⅳ 好喜歡中國歷史,有沒有好看的歷史小說推薦3-4本給我!!
酒徒
——《烽煙盡處》
歷史傳奇
殺勇似猛虎膽似鐵。戰不破敵陣誓不還。招兵買馬、激戰升級、勾心鬥角,情節都很吸引人,唐城踏上了漫漫征程,從一個戰場新兵逐漸成為一個被老兵們稱呼為長命鬼的百戰老兵。酒徒首次涉足民國故事和抗日戰爭,堪稱17K小說網2012年度又一神作!
千重草
——《抗戰偵察兵》
歷史軍事
這本書,非常好,題材好,內容新。只是我個人覺得,幾年的鋪墊太少,主角高全的部隊,經常無端端出現很多很牛逼的部隊,比如說最新這章的扔手榴彈的神投手之類的,類似的還有很多,記不清了,不過整體來說是寫的很不錯的。
水冷酒家
——《三國小術士》
歷史穿越
筆風,輕松詼諧,揮灑自如,至今年把過去了,書中的人物情節矛盾沖突依然深深地記在心裡,回憶起來仍有栩栩如生歷歷在目的感覺。也許看的時候並不覺得什麼,但是對於一個平時喜歡塗鴉的我來說,深諳做到這樣的效果並非易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既要忠於文學創作,又要迎合網路上的格局與受眾口味,多面兼顧,創作倉促,自然是一番心血染作的紅色杜鵑。這不是網上那些泛濫的種馬文,而是有血有肉有筋有骨的文字,一條「回家」的主線總領全文,起承轉合,聲色俱佳,有大刀闊斧的戰斗場面,也有月下撫琴的溫情呢喃,多時叫人牽腸掛肚,叫人動容淚落,有些看似不經意的只言片語,卻是有意為之不可或缺的交代和伏筆,每當讀及,不免叫絕。捧茶就飯,好文相伴,一份不可多得的愜意!
驍騎校
——《武林帝國》
架空歷史
1.不是武俠題材,別被開頭的裝逼嚇到 2.是爽書 3.應該比《鐵器時代》好看點,畢竟那是第一本書
Ⅵ 有沒有什麼好看的中國歷史小說!
我推薦你看 朔風飛揚 蠻不錯的一部小說
天寶年間,大唐、吐蕃、大食三強逐鹿西域。
在這英雄輩出、風起雲涌的黃金時代,大國稱霸之術,小國存亡之道,交織於雪山荒漠、綠洲戈壁。高仙芝、李天郎這些天可汗制度的忠誠維護者,為建不朽功業,率領安西軍不斷征伐。大唐鐵騎,狂風一般掃過西域,兵鋒所指,倒下無數豪傑梟雄。大唐軍威,震懾西陲,遠及萬里,確保了中原百年太平。無敵的大唐雄師,挾著冰雪風霜,帶著盛世帝國的驕傲,遠征小勃律,踏平朅師國,大破突騎施,一路血雨腥風,直到與大食對決於怛羅斯平原……萬千胡漢軍旅健兒,以自己的生命和鮮血,共同譜寫了一曲波瀾壯闊、氣吞山河的英雄史詩!
《萬曆十五年》《中國大歷史》,黃仁宇的,他的書都值得一看,研究方法跟國內學者不一樣,角度更新穎。另外原文資料也有好看的啊,像《世說新語》就很幽默精煉,而且不難懂,試著看看吧。
最近看的,寫的很好,相信看過明朝那點事兒的人都會喜歡這本書的。能把歷史寫的這么好看的書不多呀。
Ⅶ 「中國古典十大小說」都有哪些
1.紅樓夢(又名《石頭記》) (清) 曹雪芹; 2.水滸傳 (明) 施耐庵; 3.三國演義 (明) 羅貫中; 4.西遊記 (明) 吳承恩; 5.鏡花緣 (清) 李汝珍; 6.儒林外史 (清) 吳敬梓; 7.封神演義 (明) 許仲琳; 8.聊齋志異 (清) 蒲松齡; 9.官場現形記 (清) 李寶嘉; 10.東周列國志 (明) 馮夢龍
Ⅷ 比較有名的中國歷史書籍
1、《春秋左氏傳》,原名《左氏春秋》,漢代時又名《春秋左氏》、《春秋內傳》,漢代以後才多稱《左傳》。
《左傳》相傳是春秋末年魯國的左丘明為《春秋》做註解的一部史書,與《公羊傳》、《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是中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體史書,同時也是傑出的歷史散文巨著。
2、《呂氏春秋》是在秦國丞相呂不韋主持下, 集合門客們編撰的一部黃老道家名著。成書於秦始皇統一中國前夕。此書以儒家學說為主幹,以道家理論為基礎,以名、法、墨、農、兵、陰陽家思想學說為素材,熔諸子百家學說於一爐,閃爍著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
呂不韋想以此作為大秦統後的意識形態。但後來執政的秦始皇卻選擇了法家思想,使包括道家在內的諸子百家全部受挫。《呂氏春秋》集先秦道家之大成,是戰國末期道家的代表作,全書共分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餘萬字 。
3、《戰國策》是一部國別體斷代史史學著作,又稱《國策》。書中記載了西周、東周及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中山各國之事。
記事年代起於戰國初年,止於秦滅六國,約有240年的歷史。《戰國策》分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記述了戰國時期的游說之士的政治主張和言行策略,也可說是游說之士的實戰演習手冊。
該書亦展示了東周戰國時代的歷史特點和社會風貌,是研究戰國歷史的重要典籍。《戰國策》一書的思想傾向,因其與儒家正統思想相悖,受到歷代學者的貶斥。
4、《三國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期的魏、蜀、吳紀傳體國別史,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當時魏、吳兩國已有史書,如官修的王沈《魏書》、私撰的魚豢《魏略》、官修的韋昭《吳書》,此三書當是陳壽依據的基本材料。蜀國無史官一職,故自行採集,僅得十五卷。
陳壽開始在蜀國任職,受宦官排擠不得志。蜀降晉後,歷任著作郎,晚年多次被貶,屢次受人非議,歷經十年艱辛,完成了紀傳體史學巨著《三國志》。
5、《尚書》,最早書名為《書》,約成書於前五世紀,傳統《尚書》(又稱《今文尚書》)由伏生傳下來。傳說為上古文化《三墳五典》遺留著作。
西漢學者伏生口述的二十八篇《尚書》為今文《尚書》,魯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牆壁時,發現的另一部《尚書》,為古文《尚書》。
西晉永嘉年間戰亂,今、古文《尚書》全都散失了。東晉初,豫章內史梅賾給朝廷獻上了一部《尚書》,包括《今文尚書》33篇,以及偽《古文尚書》25篇 。
Ⅸ 推薦一些好看的中國歷史小說,要關於中國古代史的
您可以試讀《五代末年風雲錄》,情節流暢,無廢話,內容鐵血而不乏兒女情長,堪稱爽文,望您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