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僧俗小說
① 反清復明題材的小說《萬年青》,哪裡有看的是不是被滿清復辟的馬劣當局禁了
《乾隆游江南》
http://bbs.txtnovel.com/thread-1172521-1-1.html
這里可以下載 但是要注冊
《乾隆游江南》內容提要本書是清代著名俠義小說,原名《聖朝鼎盛萬年青》,又名《萬年青奇才新傳》、《乾隆巡幸江南記》
《聖朝鼎盛萬年青》又名《萬年青》丶《綉像萬年清奇才新傳》丶《乾隆巡幸江南記》
第一回 北京城賢臣監國 瑞龍鎮周郎遇主
第二回 杏花樓奸黨遭誅 海邊關良臣保駕
第三回 退妖魔周郎配偶 換假銀張婦完貞
第四回 區家村智退莊客 金平城怒斬奸官
第五回 雷老虎擂台喪命 李巴山比武欺人
第六回 梅花樁僧俗比武 西禪寺師徒相逢
第七回 林勝捉姦遭反捏 黃坤抱屈遇高僧
第八回 下潮州師徒報仇 游金山白蛇討封
第九回 英武院探賭遇名姝 諸仙鎮贖衫收勇士
第十回 楊遇春賣武逢主 僧燕月行凶遭戮
第十一回 遇詩翁蔡芳奪舟 訪主子伯達尋江
。。。。。。。
。。。。
② 有沒有類似《嫁給僧侶先生》的現代問小說,(男主是和尚的現代文小說)。
要繼承祖宗傳下來的寺院,得先進深山持戒修行,要進深山修行還得先結婚……那就結唄!
苦修三年就可以棄戒下山的,五年了還不回來,不就因為家裡有個他不愛的老婆么,那就離唄!
然而,五年不見——
妙賢法師:這跟說好的不一樣啊,你沒告訴我有兒子。
郝三夢:噢,這個啊,不用在意,我會帶走噠!
妙賢法師:……
可話說回來,這個每天夜裡纏著她不放的妖僧是誰啊,說好的禁慾系美男呢?
我心有魔障,成不了佛,也渡不了人。幸好遇見你,紅塵苦海,陪我渡劫渡厄。
蓮花高台上的佛與法,俗世凡塵間的情與愛。1650年前的絲綢之路上,龜茲國外的古道正駝鈴悠悠。初次遇到穿越而來的現代女子艾晴時,鳩摩羅什十三歲。再次見到她時,他二十四歲,已是名揚西域的僧人。對他來說,她是愛而不得的女子;對她來說,他是註定許身佛門的千古高僧。即使早已情根深種,終究羈絆於那一顆堅定的向佛之心。
他們之間橫亘著的不僅僅是漫長的千年歲月,更有十六國時代滿目蒼痍的亂世紛爭。
他與她相識四十年,用三十六年的寂寞等待,換來與她四年相依。
她與他相識十年,以穿越的強大輻射為代價,在他遭逢劫難時不棄不離。
歷經劫難之後,他不再是萬人膜拜的皇家上賓,而是沖破戒律與妻子緊緊相依的普通男子,是走過人間地獄仍心懷大愛的慈悲和尚。
駝鈴悠悠,唱響西域,那段遺落在絲綢之路上的純真愛情,如何做到不負如來不負卿……
法海禪師就想渡個劫,坐在金山寺里等了好幾年也不見白素貞來水漫金山。
結果她不光金山不漫,居然懶得連許仙都不想找。
法海:我抓了許仙。
白素貞:哦。
法海:你怎麼還不來漫金山?!
白素貞:我又不喜歡他。
法海:那你喜歡誰?
白素貞笑睨著他,她每天都想睡了這個小和尚。
她是生於侯府的嫡長女,卻成了長於煙柳巷的小毛/賊;
他是晉國最受寵妃子所出的六皇子,卻被指定做仙靈侍奉佛祖。
她性子活潑爛漫喜歡逗他,
他專心侍佛總被她弄得手足無措。
白怡:明林,你瞧我這裝扮美不美?
明林:小花姐,佛曰端正者,一者不嗔,二者施衣,三者愛敬父母,四者尊重賢聖,五者塗飾佛塔,六者掃灑堂宇……
白怡:閉嘴,就問你好看不好
③ 金庸小說 哪個最好看
第一名:《天龍八部》
評 語:竟然有一部作品能凌駕於自己最喜歡的《神鵰俠侶》之上,肯定有非給它第一的理由:當然是因為它實在太出色了,出色到我認為不得不放棄自己的偏愛,因為我畢竟不是一個瞎子……
《天龍八部》屬於金庸的晚期作品,就寫於《鹿鼎記》之前——我覺得正因為在這部作品中查先生已經把武俠推到一個無法再推上去的高峰,因此之後在寫了《鹿鼎記》這樣一部「更像歷史小說」的作品後,他終於無憾地封筆了。其作品的成熟與精彩由此就已可見一斑,此其一。
很少有武俠小說有三個主人公,絕對不分主次的三個主人公,因為處理起來實在太難,但《天龍八部》做到了,三個有著不同身世背景的主人公分領著三條不同的故事主線,各自經歷著自己的奇遇同時揭開各自的身世之迷;三條主線時有交融卻又分毫不亂,最後終於又歸於一起……試問這樣的功力有誰辦得到?此其二。
武俠小說一般都和歷史背景多少相關,好的武俠小說尤其如此(古龍例外),金庸的故事更是如此,但是綜觀武俠小說之林,哪怕金先生自己之前的作品,絕沒有一部能像《天龍八部》那樣把歷史與故事結合得如此完美的——把故事放在北宋初年本來就要有勇氣,因為這是真正的「亂世」:宋、遼、西夏、吐蕃、大理多極鼎立,加上正興起的女真,如果處理不好真的容易亂成一鍋粥……小說中對這些國家都投入了濃重的筆墨,讓我們沉浸在不同環境的故事情節的同時,更陶醉於各地的山川風光和人文風貌,這一點沒有深厚的歷史和地理功底是絕難完成的……此其三。
在書中的人物可以說數不勝數,包括了當時各國的代表人物,同時又涵蓋了江湖上的各路豪傑、僧俗、落魄王孫……個中的關系紛繁復雜,但作者仍然拿捏得分毫不差。更為重要的是該書可看作是一部人性的《網路全書》,在裡面爭名的、奪利的、貪權的、要勢的、好色的、被仇恨蒙蔽雙眼的……各色人等一一露面,組成了一副再現實不過的終生相,而同時作者又根據他們不同的特點給他們一一安排了最合適的歸宿:如慕容復的發瘋,鳩摩智的武功全廢,段王爺和他數個相愛的女人相擁而死……對於這樣深刻的刻畫,我們又能說什麼呢?此其四。
其實還有很多很多值得稱道的地方——但其實金庸的哪部小說不值得稱道呢?只好說,《天龍八部》是其中當之無愧的佼佼者!
第二名:《神鵰俠侶》
評 語:一段浪漫感人的愛情史詩,一個纏綿悱惻的動人故事,這也許是個童話,但這樣的童話無論說多少遍恐怕都不會有人覺得厭煩;毫不諱言,《神鵰俠侶》是我在所有武俠小說中最喜歡的一部,不為別的,就為楊過、為小龍女,為一個貫穿全書又永恆不變的「情」字……
第三名:《倚天屠龍記》
評 語:作為《射鵰》三部曲的收尾篇,《倚天屠龍記》其實是事隔《神鵰俠侶》多年後才寫的,整部小說無論在境界、構思上都達到了可以和《射鵰》相媲美的地步,同時更突出的是在人物的處理上也比《射鵰》更細膩並且豐滿,毫不誇張地說,該部小說通篇充滿了一種人性的光輝,不僅僅對武俠小說中常見的感情刻畫得細致入微,同時更感動我的是其中的「人倫之情」,包括張三豐之於張翠山,張翠山、殷素素夫婦之於張無忌,以及謝遜之於張無忌……小說直到最後,在「金毛獅王」的皈依佛門中把這種人性的光輝達到了一個升華。坦白說張無忌的性格並不吸引人,但他毫無疑問又是最接近於我們常人的,正直但又有些軟弱,有原則但又有些拖泥帶水。這部作品通篇讀完的話,確實給人有一種回腸盪氣的感覺……
四名:《射鵰英雄傳》
評 語:金庸筆下的第一名著,不管你知不知道金庸,你都應該知道這部作品,無數無數的「金」迷都是通過這本書知道並開始接觸金庸作品的,包括我,在學術界,它被稱為「新派武俠小說的里程碑」!,絕不誇張。郭靖和黃蓉這兩個別具特色的主人公長期以來都被奉為武俠小說人物中的經典,更不用說這部小說奇絕的構思、波瀾壯闊的場景畫面以及絲絲入扣的情節……簡直就是一個詞:完美。相信不喜歡《射鵰》的人很少,它絕對是金庸小說、甚至新派武俠小說中最受認可的一部作品。但是美中不足的一點就是《射鵰》畢竟是金庸小說中的承上啟下之作,在創作風格上仍然有傳統的武俠小說的痕跡在,因而其在人性的考慮上略有欠缺,比如其中歐陽鋒的壞就顯得有些沒有道理,而且書中的善惡人物的壁壘也比較分明,稍有「臉譜化」之嫌——當然以上這些完全屬於白璧微瑕,絕不會影響這部作品的可讀性
第五名:《連城訣》
評 語:哇!大家是不是已經忘了金庸還寫過這么一部作品?沒有人會想到我會把《連城訣》提到比《鹿鼎記》和《笑傲江湖》還高的地位吧?對不起,純屬個人喜好。第一次看《連城訣》是小學四年級,那是一本殘破的舊版本,當時剛開始看武俠小說不久,覺得這部書特別沒意思,也沒看完就丟一邊了……再後來是兩年以後了,那時我已經看了不少武俠小說了,再次讀到這部作品時我基本上對上一次閱讀已經沒有多少印象了,基本上是把它當作一部新的作品來讀的——坦白說,這次給了我相當大的震撼,《連城訣》並不算很長的長篇,但是那一遍我讀得很久,因為沒讀一會兒我就有點喘不過氣來,要停下來歇一歇。應該說這本書的基調是灰色的,甚至大多數地方是陰森森的黑色,整部小說其實就是揭露人性丑惡的一根鞭笞,我欣賞它,不為別的,其實就因為他寫實的風格,因為那是我第一次接觸這樣的作品,我覺得它比《笑傲江湖》的那種揭露更深刻和血淋淋,也許很駭人,但足夠人們讀了以後會進行深刻的反思,而不單純地去究其什麼「社會意義」…… 六名:《鹿鼎記》
評 語:又是一個很矛盾的抉擇,不過相對上面的《笑傲江湖》,把《鹿鼎記》排在第六很多人還是可以接受的,我個人其實很喜歡《鹿鼎記》,為什麼?因為看它的時候人很輕松,更像在看一出幽默詼諧的輕喜劇,不過正如金庸本人在該書後記中所說的,作為他老人家的封筆之作,他自己也覺得這本書與其說是一部武俠小說,不如說是一部歷史小說。韋小寶的身上其實並沒有多少俠氣,他的所作所為也不見得光明正大,但是他倒是在不經意間幹了許多大事,由於我自己是個歷史迷,因此對這部作品特別有感覺,其實我個人認為武俠小說寫到《鹿鼎記》的份上其實已經到了一個極至,很難再有新的突破了(除非像黃易那樣硬把科幻元素融入武俠那又另當別論),然而它又實在不太「像」武俠小說了,因此實在不好說……
第七名:《笑傲江湖》
評 語:·!@#$%^&*()…………把《笑傲江湖》排在這么個位置相信不被人用爛番茄、爛香蕉砸死,也會被反對者用唾沫星子淹死!!我下了很大的決心才敢在「第七名」的旁邊寫上《笑傲江湖》這四個字,但是同時一想,聲明了這份排名完全是我個人的主觀產物,如果顧忌太多而廢棄了自己的想法,反而沒有意思了——於是,便釋然了……
不能否認有無數人喜歡《笑傲江湖》這部作品,同時在許多論壇與刊物上,這部書往往在眾多排名中高距榜首,有很多人喜歡令狐沖,認為他夠灑脫;有更多人喜歡任盈盈,認為這種敢於把握自己幸福的女子簡直完美;更有小說評論人士認為此作品是金庸筆下最具有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的一部,因為它所描述的種種是中國歷朝歷代都有的,直到現在還時時存在的社會現象,認為象岳不群、左冷禪這樣的人,絕對具有時代研究價值……扯遠了,不想多說為什麼別人如此推崇這部作品了,只想說說自己為什麼對《笑傲江湖》並不感冒。
首先,我不喜歡令狐沖,很多人稱他為金庸筆下的浪子,我覺得他根本不是!為什麼?因為他遠達不到古龍筆下浪子們對於一切、尤其是對於感情的灑脫,他決不是萬事無縈於懷,他所牽掛的東西和放不下的東西實在太多,而其中偏偏沒有一樣是他自己能把握的,他缺乏楊過那種對於感情執著和一往無前的精神,他總是在妥協,對師門,對社會,對任盈盈;其次,我承認任盈盈很了不起,但我始終認為她並不可愛,因為一個自始至終一手操控感情的女人絕不是我所追求和喜歡的;最後,我想,武俠小說是成人的童話,如果我不能在其中得到我們想要的滿足,而硬要去深究什麼現實意義,文化價值,實在是一件很無趣的事……
④ 僧侶的作者簡介
馬修·劉易斯,英國小說家,劇作家,生於倫敦,1796年出版小說《僧侶》,因而獲和得「僧人劉易斯」的綽號。他還著有劇本《舌堡魅影》《東印度人》、《韃靼帖木兒》等,並與瓦爾特,司各特、羅伯特,騷塞合作,出版詩集《神聖故事》。他寫的一些歌謠對司各特的早期詩歌創作產生了影響。
⑤ 請講講經典哥特小說《僧侶》(《THE MONK》)大概講的什麼故事發生在什麼地方
我看過,講一個男孩小時候被修道院收養,從小被培養成是上帝的虔誠信徒,後來在撒旦的引誘下哄騙並強暴了一個純潔的女孩,但他不知道的是這個女孩竟是他的妹妹,他在人前是眾人敬仰的神父,背後卻越來越墮落,雖然是被惡魔引誘,但不可否認他自己原來就有的黑暗,他為了掩蓋罪行殺了他妹妹(他後來知道那是他妹妹了,可還是侵犯她),最後罪行被揭露,他再也找不到引誘他的惡魔,死了。基本是如此。
網路上的介紹
馬修路易斯的小說《僧侶》中的主要情節,是敘述其主角Ambrosio,如何從一個以性道德與修養高超而出名的聖人,快速地墮落成一個令人發指的罪犯之過程。其中,在造成Ambrosio腐敗的眾多原因中,以宗教的禁慾生活跟人與生俱來的性慾所產生的沖突最為顯注。由於長期與修道院外面的真實世界隔離,再加上天主教偶像崇拜的理念,使得Ambrosion只能認得,且只接受唯一的一種女性的特質,那就是聖母瑪利亞那種無瑕完美的女性典型。因此,聖母瑪利亞也就自然而然的變成他慾望的原型及對像。也就是這種對神聖的情慾化以及對女性的理想化,才造成Ambrosio最後萬劫不復的結局。
書的話應該能找到吧,但我覺得這種書還是看實體的比較好,經典嘛,圖書館應該會有吧
⑥ 給幾本好看吸引人的小說
這本書講述了六個超帥又有才華的帥哥烈火青春的故事
很好看 很符合你想要看的書
推薦一下
書名《烈火青春》 作者左晴雯
⑦ 求推文, 僧俗戀古言 《唐之夭夭》《不負》《桃花和尚》《桃狀》這些比較經典的就不用推了,都看過了
誤佛,我的魔功是聖僧教的,鏡花水月,神仙肉,青蛇我心,嫁給僧侶先生,美人三千笑,鳳城飛帥,人間世,半劫小仙,御佛,二姑娘的日常,,,,不過,我最喜歡誤佛了,強力推薦
⑧ 金庸小說
第十五名:《越女劍》
評語:本來不想把《越女劍》這部作品也歸入此次排名討論范圍的,因為它實在太短了,短到不象武俠小說、而更象一篇散文。但是它又確確實實是金庸先生的武俠作品,因為有「武」有「俠」。很多人其實對《越女劍》並不熟悉,因為它不屬於「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它可以看作金庸先生對我們中國古代著名隱士情侶范蠡、西施的一部外傳,同時它更象一首優美的敘事長詩,向我們講述著遙遠年代的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
第十四名:《鴛鴦刀》
評語:把《鴛鴦刀》排在倒數第二的位置相信引起的爭議一定不會太大,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它和《越女劍》兩個短篇是金庸小說中相對最不矚目的;雖然這其實是一部充滿了幽默風格,很獨樹一幟的作品(個人覺得有點模仿十九世紀法國巨匠莫泊桑的黑色幽默風格),把這部作品排在這么一個位置,只好說它能留給讀者的東西實在太少(篇幅所限),也許僅僅就是「仁者無敵」這四個字吧……
第十三名:《白馬嘯西風》
評語:這同樣是一部容易被人遺忘的作品,一則由於它的短(只是一部中篇),二則由於很多人對它的評價:平淡。也許是,《白馬嘯西風》的確是一部淡淡的作品,很多武俠小說迷所渴望的激烈、快意恩仇在這本書中無疑是看不到的,很多人都說這是一部文娛小說或者愛情小說,是金庸筆下的另類——其實金庸小說真正好看、耐讀的一點就在於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有不同的風格,你很難在其作品上找出古龍、梁羽生那種風格化的東西,這恐怕也是為什麼市面上仿古龍的作品很多而仿金庸的作品幾乎沒有了。象《白馬嘯西風》這樣的一部作品作者其實是想表達他的一種情感和觀點,因此我覺得看這本書你不能單純地當它僅僅是一部武俠小說,而必須帶著自己的一種情感去閱讀,去感受不同的東西,在書中所描述的由一個個無望之愛、或者稱之為苦戀所編織成的一張大網中去體味一種久違的苦澀——雖然味道絕不會好,但有時這種苦卻也是值得回味的……
第十二名:《書劍恩仇錄》
評語:很多人不喜歡金庸先生的這部處女作,當然理由有很多,我也很贊同,而且從一般規律上來說早期的作品肯定沒有中後期成熟,藝術水準相應也不會太高,而且這部作品以及其主人公都太不討人喜歡,等等等等——這些我都承認。可以說,《書劍恩仇錄》這本書也是我最不喜歡的一、兩部金庸作品之一,那麼我為什麼還是把它排在了第十名這個不算甚低的位置呢?主要是因為這部作品,它創下了太多的「第一」!《書劍恩仇錄》是金庸第一部正式發表的作品,這只是小說篇幅之外的一個「第一」,而在小說篇幅之內,查先生更是創造了許多後來難以企及的「第一」:主人公陳家洛是金庸筆下學歷最高的人(舉人),背景最大的(乾隆的親弟弟);香香公主喀絲麗堪稱金庸筆下第一美女;喀絲麗的姐姐翠羽黃衫霍青桐是今庸筆下第一女諸葛(黃蓉相比其只是小打小鬧);而這個故事本身的結局又堪稱金庸筆下第一悲劇。那麼多的「第一」,恐怕再多的瑕疵我們也必須給以包容了吧,哈哈……
第十一名:《飛狐外傳》
評語:把這部小說列為金庸小說中的第十一位可能會招來不少不少讀者的不滿;但是對於我個人來說,我真的很不喜歡《飛狐外傳》這本書,也不喜歡胡斐這個人。這部作品雖然也算是個長篇,而且看得出金庸本人對胡斐這個角色其實是有點偏愛的(否則他不會破天荒地讓他成為兩部作品的主人公……),但是在洋洋灑灑讀了這幾十萬字之後,我心中對胡斐這個人物的感覺反而更加模糊了,整部作品中,感覺得出金先生刻意想去為主人公塑造點什麼,但是正是這種刻意導致了其在經歷一切情節時都顯得那麼生硬和不自然,由此也導致了其性格的缺失——更為致命的是,書中的其他人物非但沒有掩蓋主人公在性格塑造上的缺陷,也是同樣的蒼白無力,無論是心中只有報仇和佛祖的袁紫衣還是苦戀胡斐的程靈素,都顯得缺乏說服力。即使是同為再次出現的苗人鳳、田歸農也不如《雪山飛狐》的幾萬字刻畫得深刻……也許金先生在寫這部作品是注入了太多自己的希望,反而影響了創作時的一種平常心吧……
第十名:《俠客行》
評語:《俠客行》是一個寓言,或者說他很象一個寓言。寫這部作品時,金庸本人正沉迷於佛家經典之中,因而有意或無意地,他把這本書當作了一個寓言來寫。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小說主人公的經歷象極了佛家經典中很多著名人物成佛的過程:石破天(姑且允許我這樣稱呼他)出身孤苦、從小被養母當成狗一樣來養,歷經苦難,之後又屢次被人誤解、被人欺騙、小小年紀可以說嘗盡了人世冷暖,但他雖然無知無識,卻天賦驚人、領悟力極強;雖然受盡欺負,但胸懷慈悲,在仇人大難臨頭的時候心甘情願代人受過。而故事最後,世人眼中的所謂地獄原來竟是意料之外的天堂,而主人公更是在「天堂」中頓悟了彷彿為他度身定做的絕世武功,同時故事又在主人公身世之迷即將揭開的一剎那嘎然而止,一切的一切都為這個故事蓋上里一層神秘的面紗,給人一種宿命的感覺……
第九名:《雪山飛狐》
評語:短篇中的經典,一個精彩絕倫的懸疑故事,其實根本不用狗尾續貂地再寫一部《飛狐外傳》,因為《雪山飛狐》本身已經足夠精彩,你無法想像在這么短的篇幅中作者竟然能如此細致地勾勒出四大護衛後人之間的種種恩恩怨怨,並在此背景下刻畫出當時整個時代的人性特徵!也許唯一的理由就是作者太想為胡斐這個人物度身立傳了,因為嚴格來說《雪山飛狐》中,胡斐實在算不得真正意義上的主人公,這部小說真正的主人公其實是胡斐的父親胡一刀,甚至是苗人鳳、田歸農、以及胡、苗、范、田這四大家族!我個人其實還想把這部作品的座次再望前排的,但是鑒於該書的篇幅實在太短,而中短篇寫起來的難度當然遠比長篇來得小,因此如果真的占據了剩下幾部膾炙人口的長篇的位置的話,莫說旁人,我自己也覺得說不過去了……
第八名:《碧血劍》
評語:《碧血劍》這部作品應該說是除了金庸筆下「幾大」之外比較受關注的一部,無論電影還是電視劇都多次改編播出,但是其實我想說的是:這是金庸筆下最被人高估的一部作品!作者的構思很好,主人公袁承志生於明末的亂世,而且又恰恰是抗清名將袁崇煥的兒子,這無形中其實就賦予其雙重的歷史使命——他既要反對害死他父親的昏君崇禎,又要對抗滿清,一下子把主人公的地位拔到極高。也許這部小說被一再搬上銀幕的原因也在於此:就是它足夠熱鬧。但是在這熱鬧背後,我們看到了什麼呢?試問書中有哪位人物被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主人公在作者的安排下營營役役,東奔西走,好象做了不少轟轟烈烈的大事,但他與其說是一個主人公,不如說更象一個導游,一個帶讀者游歷山川、又經歷當時各個歷史事件的導游!他沒有個性,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麼,無論感情上還是事業上。綜觀全書後,我想唯一會給大家留下點印象的可能就是美麗而可憐的阿九公主了——當然這更多得歸功於《鹿鼎記》中的獨臂神尼……
第七名:《連城訣》
評語:哇!大家是不是已經忘了金庸還寫過這么一部作品?沒有人會想到我會把《連城訣》提到僅次於「射鵰三部曲」的地位吧?對不起,純屬個人喜好。第一次看《連城訣》是小學四年級,那是一本殘破的舊版本,當時剛開始看武俠小說不久,覺得這部書特別沒意思,也沒看完就丟一邊了……再後來是兩年以後了,那時我已經看了不少武俠小說了,再次讀到這部作品時我基本上對上一次閱讀已經沒有多少印象了,基本上是把它當作一部新的作品來讀的——坦白說,這次給了我相當大的震撼,《連城訣》並不算很長的長篇,但是那一遍我讀得很久,因為沒讀一會兒我就有點喘不過氣來,要停下來歇一歇。應該說這本書的基調是灰色的,甚至大多數地方是陰森森的黑色,整部小說其實就是揭露人性丑惡的一根鞭笞,我欣賞它,不為別的,其實就因為他寫實的風格,因為那是我第一次接觸這樣的作品,我覺得它比《笑傲江湖》的那種揭露更深刻和血淋淋,也許很駭人,但足夠人們讀了以後會進行深刻的反思,而不單純地去究其什麼「社會意義」……
第六名:《神鵰俠侶》
評語:一段浪漫感人的愛情史詩,一個纏綿悱惻的動人故事,這也許是個童話,但這樣的童話無論說多少遍恐怕都不會有人覺得厭煩;毫不諱言,《神鵰俠侶》是我在所有愛情武俠小說中最喜歡的一部,不為別的,就為楊過、為小龍女,為一個貫穿全書又永恆不變的「情」字……
第五名:《射鵰英雄傳》
評語:金庸筆下的第一名著,不管你知不知道金庸,你都應該知道這部作品,無數無數的「金」迷都是通過這本書知道並開始接觸金庸作品的,包括我,在學術界,它被稱為「新派武俠小說的里程碑」!,絕不誇張。郭靖和黃蓉這兩個別具特色的主人公長期以來都被奉為武俠小說人物中的經典,更不用說這部小說奇絕的構思、波瀾壯闊的場景畫面以及絲絲入扣的情節……簡直就是一個詞:完美。相信不喜歡《射鵰》的人很少,它絕對是金庸小說、甚至新派武俠小說中最受認可的一部作品。但是美中不足的一點就是《射鵰》畢竟是金庸小說中的承上啟下之作,在創作風格上仍然有傳統的武俠小說的痕跡在,因而其在人性的考慮上略有欠缺,比如其中歐陽鋒的壞就顯得有些沒有道理,而且書中的善惡人物的壁壘也比較分明,稍有「臉譜化」之嫌——當然以上這些完全屬於白璧微瑕,絕不會影響這部作品的可讀性與精彩……
第四名:《倚天屠龍記》
評語:作為《射鵰》三部曲的收尾篇,《倚天屠龍記》其實是事隔《神鵰俠侶》多年後才寫的,整部小說無論在境界、構思上都達到了可以和《射鵰》相媲美的地步,同時更突出的是在人物的處理上也比《射鵰》更細膩並且豐滿,毫不誇張地說,該部小說通篇充滿了一種人性的光輝,不僅僅對武俠小說中常見的感情刻畫得細致入微,同時更感動我的是其中的「人倫之情」,包括張三豐之於張翠山,張翠山、殷素素夫婦之於張無忌,以及謝遜之於張無忌……小說直到最後,在「金毛獅王」的皈依佛門中把這種人性的光輝達到了一個升華。坦白說張無忌的性格並不吸引人,但他毫無疑問又是最接近於我們常人的,正直但又有些軟弱,有原則但又有些拖泥帶水。這部作品通篇讀完的話,確實給人有一種回腸盪氣的感覺……
第三名:《天龍八部》
竟然有一部作品能凌駕於自己最喜歡的「射鵰三部曲」之上,肯定有非給它第一的理由:當然是因為它實在太出色了,出色到我認為不得不放棄自己的偏愛,因為我畢竟不是一個瞎子……
《天龍八部》屬於金庸的晚期作品,就寫於《鹿鼎記》之前——我覺得正因為在這部作品中查先生已經把武俠推到一個無法再推上去的高峰,因此之後在寫了《鹿鼎記》這樣一部「更像歷史小說」的作品後,他終於無憾地封筆了。其作品的成熟與精彩由此就已可見一斑,此其一。
很少有武俠小說有三個主人公,絕對不分主次的三個主人公,因為處理起來實在太難,但《天龍八部》做到了,三個有著不同身世背景的主人公分領著三條不同的故事主線,各自經歷著自己的奇遇同時揭開各自的身世之迷;三條主線時有交融卻又分毫不亂,最後終於又歸於一起……試問這樣的功力有誰辦得到?此其二。
武俠小說一般都和歷史背景多少相關,好的武俠小說尤其如此(古龍例外),金庸的故事更是如此,但是綜觀武俠小說之林,哪怕金先生自己之前的作品,絕沒有一部能像《天龍八部》那樣把歷史與故事結合得如此完美的——把故事放在北宋初年本來就要有勇氣,因為這是真正的「亂世」:宋、遼、西夏、吐蕃、大理多極鼎立,加上正興起的女真,如果處理不好真的容易亂成一鍋粥……小說中對這些國家都投入了濃重的筆墨,讓我們沉浸在不同環境的故事情節的同時,更陶醉於各地的山川風光和人文風貌,這一點沒有深厚的歷史和地理功底是絕難完成的……此其三。
在書中的人物可以說數不勝數,包括了當時各國的代表人物,同時又涵蓋了江湖上的各路豪傑、僧俗、落魄王孫……個中的關系紛繁復雜,但作者仍然拿捏得分毫不差。更為重要的是該書可看作是一部人性的《網路全書》,在裡面爭名的、奪利的、貪權的、要勢的、好色的、被仇恨蒙蔽雙眼的……各色人等一一露面,組成了一副再現實不過的終生相,而同時作者又根據他們不同的特點給他們一一安排了最合適的歸宿:如慕容復的發瘋,鳩摩智的武功全廢,段王爺和他數個相愛的女人相擁而死……對於這樣深刻的刻畫,我們又能說什麼呢?此其四。
其實還有很多很多值得稱道的地方——但其實金庸的哪部小說不值得稱道呢?只好說,《天龍八部》是其中當之無愧的佼佼者!
第二名:《鹿鼎記》
評語:我個人其實很喜歡《鹿鼎記》,為什麼?因為看它的時候人很輕松,更像在看一出幽默詼諧的輕喜劇,不過正如金庸本人在該書後記中所說的,作為他老人家的封筆之作,他自己也覺得這本書與其說是一部武俠小說,不如說是一部歷史小說。韋小寶的身上其實並沒有多少俠氣,他的所作所為也不見得光明正大,但是他倒是在不經意間幹了許多大事,由於我自己是個歷史迷,因此對這部作品特別有感覺,其實我個人認為武俠小說寫到《鹿鼎記》的份上其實已經到了一個極至,很難再有新的突破了(除非像黃易那樣硬把科幻元素融入武俠那又另當別論),然而它又實在不太「像」武俠小說了,因此實在不好說…… 但倪匡先生給出的評語是《鹿鼎記》已經完全超越《紅樓夢》,能夠超越《紅樓夢》的,在中國文學史上能有幾部?
第一名:《笑傲江湖》
評 語:完美的不用評論了,因為我不知道怎麼評論! 尤其是這部書的社會意義更加深遠。
⑨ 求誘僧唐之夭夭之類的【男主是和尚】的小說!!!
《佛予蝶》(穿越)
《鳳城飛帥》
《湖綠書院》
《我心》(男主是法海)
《人生若只如初見》作者:雪域蓮(注意作者不要搞錯了) 這個故事是現代的,我記得好像還是真實的哦。挺好看的!
順便說一句,《不負如來不負卿》真的超級好看!我很喜歡!!不過您說看過了我就沒有介紹。其實若說僧俗戀的話《不負》是最好的了,我覺得其它的都比不上了……
⑩ 求類似《唐之夭夭》《不負如來不負卿》的穿越文... 就是僧俗戀。辯機、鳩摩羅什、法海、玄奘什麼的都可以
我沒看過唐之夭夭,但是有看過不負如來不負卿。個人覺得那隻是小說的一種形式。鳩摩羅什與辯機在信仰的本質上有卻區別的。撇開歷史的真實度不說,其實每一個打破自己信仰的人都會有負罪感。這類書應該很難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