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閱讀網小說京華煙雲
1. 《京華煙雲》的讀書筆記
這是第四次讀這本書了,前兩次是在初中暑假時讀的,第三次是在工作頭一年讀的,但書都是同一本,借蓉姐姐的書來讀。這第四次讀時,終於讀的是我自己的書,我的《京華煙雲》,終於握在手中。
林語堂是一位睿智的老人,書中文字並無繁麗的字句,句句朴實,但又不忘穿插當時作者所親身經歷的歷史背景。當初想讀這書的念頭就因封面的一句話:享現代版《紅樓夢》之美譽。書中也確實有這種氛圍,光是人物的名字「紅玉」,就相當點題。書里也是美女如雲,美文不斷,但跟《紅樓夢》相比,還是有相當大的差距,光是「餘音繞梁」這點就談不上,或許是因為它有明確的結局?我想不是。《京華煙雲》主要人物有各自的特色,也有很濃的民國氣息,主要是以女主角木蘭的人生經歷為主線,人物隨時代的變遷沉浮,讓人想起三字「海上花」,但因人物已經有相當的主見性,所以也有了那麼一點「人定勝天」的脈搏在跳躍。
我看書淺薄,但為了與我的兄弟豬頭三共同進步,也就壯著膽子,邊讀書邊聊點自己的嘮叨,開始:
「全書寫罷淚涔涔,
獻予殲倭抗日人。
不是英雄流熱血,
神州誰是自由民,
——林語堂」
第一章 後花園富翁埋珠寶,北京城百姓避兵災
1.筆摘:
「在人的一生,有些細微之事,本身毫無意義可言,卻具有極大的重要性。事過境遷之後,回顧其因果關系,卻發現其影響之大,殊可驚人。」
感:一種說法就是:細節決定成敗;另一種說法則是:人生某個看似很小的決定,恰恰是它改變了人的一生。
只是,某些事並無真正意義上的結束,它會時不時跳躍出來,在不經意之間,或讓人驚喜,或讓人惆悵,或讓人痛苦。
2.筆摘:木蘭聽見父親說:「心浮氣躁對心神有害。」他的另一項理由是:「正直自持,則外邪不能侵。」在木蘭以後的生活里,有好多時候兒她想起父親這句話來,這個道理竟成了她人生的指南,她從中獲得了人生的樂觀與勇氣。一個萬惡不能侵入的世界,自然是一個使人樂觀奮斗的美好世界,自然活在如此的一個世界的人會有勇氣,能奮斗,也能忍受。
感:自身的修養極為重要。心變寬了,前面的路自然也因之改變。
3.筆摘:福氣不是自外而來的,而是自內而生的。一個人若享真正的福氣,或是人世間各式各樣兒的福氣,必須有享福的德行,才能持盈保泰。在有福的人面前,一缸清水會變成雪白的銀子;在不該享福的人面前,一缸銀子也會變成一缸清水。
感:真正的福氣應是與物質無關,一家人健康平安,就是福氣。平淡的一生恰是最完美的一生。第二章 遇亂兵骨肉失散 貼告白沿路尋人
1.筆摘:暫時,一切總算平靜。爐檯子上一盞小油燈,燈火熒熒,美麗而安穩。他拿出煙袋,心中沉思。這是好久以來他難得享受的寧靜的夜晚了。後來他回想到這天晚上,覺得真是幸福的天堂一樣,自己的親人在另一間屋子裡安睡,而自己抽著一袋煙,一盞油燈在爐檯子上燃燒著晃動。
感:幸福最直接的詮釋。
2.筆摘:丈夫說:「我覺得聽見你在夢里喊叫了一聲。「
「是嗎?嚇了我一大跳。我夢見木蘭在老遠的一個山谷里叫我。我一大哆嗦,就驚醒了。還好,幸而只是個夢。「於是看了看木蘭,姚太太又向身邊兒看了看別的孩子。
感:從寫法上,用夢做伏筆是常事,但不可否認的是,身為母親,身為女性,她們自身也帶有一定敏感性,及不能用科學眼光來看待的第六感。或許正是因為母愛的博大,讓她們成為了預知者。夢與生活息息相關。人的一生又何嘗不是一場夢?
第三章 曾大人途中救命 姚小姐絕處逢生
1.筆摘:
他罵道:「我知道你要賣這個孩子,你這個拐孩子賊!我知道你乾的勾當!」
他對木蘭說:「我不能帶你去,沒辦法。你要小心這個臭婆娘!」說著就走了。
感:章目里的 「曾大人」,與「甄寶玉」相呼應,看來林老先生確實中紅毒很深。
木蘭與家人走散後,遇見了看似醜陋的老八和他的上司女人,他們帶她一路。人的外貌不一定全是與內心相對稱的。想起小時候,最愛說:「這個人一看不是好人,離他遠點。」後來才明白,不是個個好人頭上都大書兩字「好人」,相貌只是表象,內心還是要用慧眼來看,靜心的看,時間流逝中看。老八想救木蘭,而上司女人則想靠木蘭發財,木蘭在此上了一課:不可以貌取人。
2.筆摘:馮舅爺的是順著運糧河一直步行走到德州的,所以隨時停下來找木蘭的線索,在渡頭和村子的茶館兒里,他都貼上如下的告白:
懸賞尋找迷失女童啟事 敬啟者:女童姚木蘭,年十歲,身穿白衫紅褲,眉清目秀,發烏黑,輸辮子,天足,臉盤小,皮膚細白,身高三尺,北京口音。……
感:描寫人的外貌,若是直接描寫其美或丑,都多少給讀者一點主觀認識的感覺,而假借他人之口來描述,則在不經意間就入了心。如紅樓里,黛玉外貌的直接描寫是沒有的,兩次描寫都是假借他人之口,一次是借用寶玉的眼,一次是借用僕人的嘴。若隱若現,不失真實的基礎上,又留給人想像的空間,這樣的美更為飽滿及完美。木蘭在第一章里出場,只是淡淡交代了幾句穿著及態度,而在這里用「尋人啟事」來交代其外表的美,自然,簡潔,讀者心中對木蘭的勾畫逐漸清晰,妙。
3.筆摘:
就因為大多數女人的腳,無論在大小上,在角度上,都不中看。所以裹得一雙秀氣嬌小的腳是惹人喜愛的。小腳的美,除去線條和諧均稱之外,主要在於一個「正」字,這樣,兩只小腳兒才構成了女人身體的完美基底……她父親看了梁啟超的「天足論」,並對於當時在北京及其他各地流行的新學說非常嚮往,堅決反對給木蘭纏足。這是當年跟夕陽文化接觸之後,影響中國人實際生活的一件事。木蘭聽從了父親的話,但在心裡仍然悔恨沒有裹小腳兒。
感:又說到以貌取人這個話題。裹腳是有一定歷史背景的。當年看似美的裹腳,在我們現代人看來就是畸形,它限制了女人的「行」、剝奪了作為人,應該具備的「跑」、「跳」能力,也從骨子裡再次約束女人的行為。在這里,我第二次佩服姚先生,姚木蘭的父親,正是這位睿智的父親為女兒將來的人生之路,指明了方向。擁有這樣的父親,就是擁有了人生那盞最明亮的燈。
2. 求《京華煙雲》中文版電子書TXT
您好,文件已經發送,請注意查收!
若收件箱沒有,請查看垃圾箱~~~
很高興能幫到親,祝親閱讀愉快~~~
滿意請速採納哦~~~(*^__^*) 嘻嘻……
3. 《京華煙雲京華煙雲》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京華煙雲》(林語堂)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TiIIOIo39DfTXejm3LbGig
書名:京華煙雲
作者:林語堂
豆瓣評分:9.2
出版社: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9-3
頁數:951
內容簡介:
《林語堂英文作品集:京華煙雲》講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從1901年義和團運動到抗日戰爭30多年間的悲歡離合和恩怨情仇,並在其中安插了袁世凱篡國、張勛復辟、直奉大戰、軍閥割據、五四運動、三一八慘案、「語絲派」與「現代評論派」筆戰、青年「左傾」、二戰爆發,全景式展現了現代中國社會風雲變幻的歷史風貌。《林語堂英文作品集:京華煙雲》自1939年底在美國出版後的短短半年內即行銷5萬多冊,美國《時代》周刊稱其「極有可能成為關於現代中國社會現實的經典作品」。
從詩到詩——中國古詩詞英譯
從詩到詩(中國古詩詞英譯)
古文觀止
古文觀止精選(漢英對照)
人文勝跡——初中以上英文水平讀者
莎翁故居
國王谷:人文勝跡
雅典衛城:人文勝跡
龐貝城與赫庫蘭尼姆城:人文勝跡
哈德良長城
林語堂英文作品集
印度的智慧(林語堂英文作品集)(月亮石)
武則天傳
京華煙雲(英文版)
京華煙雲
吾國與吾民
吾國與吾民(英文版)
老子的智慧
生活的藝術
生活的藝術(林語堂英文作品集)(月亮石)
風聲鶴唳(林語堂英文作品集)(月亮石)
京華煙雲
吾國與吾民
生活的藝術
作者簡介:
林語堂(1895年10月3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龍溪人。原名和樂,後改玉堂,又改語堂。1912年入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後在清華大學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學文學系。1922年獲文學碩士學位。同年轉赴德國入萊比錫大學,專攻語言學。1923年獲博士學位後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女子師范大學教務長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後為《語絲》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廈門大學任文學院長。1927年任外交部秘書。1932年主編《論語》半月刊。1934年創辦《人間世》,1935年創辦《宇宙風》,提倡「以自我為中心,以閑適為格調」的小品文。1935年後,在美國用英文寫《吾國與吾民》、《京華煙雲》、《風聲鶴唳》等文化著作和長篇小說。1944年曾一度回國到重慶講學。1945年赴新加坡籌建南洋大學,任校長。1952年在美國與人創辦《天風》雜志。1966年定居台灣。1967年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舉為國際筆會副會長。1976年在香港逝世。
4. 京華煙雲
《京華煙雲》是林語堂旅居巴黎時於1938年8月至1939年8月間用英文寫就的長篇小說,並題獻給「英勇的中國士兵」,英文書名為《Moment in Peking》,《京華煙雲》是他轉譯為中文後的書名。翻譯版本有很多,其中鳳凰出版社的是最流行的版本。
5. 《京華煙雲》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清末,曾家長子娶妻後即逝,二子襟亞娶了清污吏牛家女兒素雲,蓀亞娶了深對當時社會諸多不合理現象不滿的姚家二女兒木蘭。木蘭深明大義,雖愛上孔立夫,但仍在安排下嫁給蓀亞,而將自己與立夫間的深情埋藏心底,雖然無法抗拒命運的安排,木蘭卻在「不認命」的信念下,她改變、創造了自己的命運。所以,她和蓀亞始終是一對人人羨慕的恩愛夫妻,蓀亞對她的深情,更是日深一日。但在新思想的沖擊下蓀亞不由自主的[外遇]了,舊時代中的新女性木蘭不偏頗的處理為人所佩服。在曾家那一個日漸頹敗的大家庭里當家主事,既有上一輩的壓力,又有妯娌間的誤會,木蘭堅守原則的不凡氣度更為人順當。木蘭明理經事,忠國愛家,孔立夫具有的救國救民思想:這一群愛國知識分子,歷經國民革命、反袁帝制及北伐,而能在抗日時代,教育出愛國忠貞的第二代.....
上卷 道家女兒
第一章 後花園富翁埋珠寶 北京城百姓避兵災
第二章 遇亂兵骨肉失散 貼告白沿路尋人
第三章 曾大人途中救命 姚小姐絕處逢生
第四章 沐恩光木蘭入私塾 探親戚曼娘交新朋
第五章 母溺愛長子成頑劣 父賢達淑女富才情
第六章 長舌婦恃恩行無狀 貧家女傾慕富家郎
第七章 平亞染疾良醫束手 曼娘探病曾府棲身
第八章 病榻前情深腸空斷 絕望中徒祈幻成真
第九章 拜天地孤獨不成偶 入洞房凄涼又辛酸
第十章 馬祖婆呼風喚雨 牛大人作勢裝腔
第十一章 訓絝絝姚思安教子 食粘粽曾平亞喪生
第十二章 北京城人間福地 富貴家神仙生活
第十三章 樂郊遊喜姚孔相遇 談教育倡男女求學
第十四章 為餞行曼娘設宴 苦離別銀屏傷懷
第十五章 沐書香寒門出才俊 別美婢絝絝痛出洋
第十六章 遇風雨富商庇寒士 開蟹宴姚府慶中秋
第十七章 聽命運木蘭訂婚 逃圈套銀屏出走
第十八章 離香港體仁回北京 隱陋巷銀屏迎故主
第十九章 公子哥兒話時尚 莫愁妹子展辯才
第二十章 終身有托莫愁訂婚 親子被奪銀屏自縊
第二十一章 木蘭出嫁妝奩堆珠寶 素雲吃醋唇舌逞毒鋒
中卷 庭園悲劇
第二十二章 施幹才姚木蘭管家主事 遭惡報牛財神治罪抄家
第二十三章 牛家失勢捉襟見肘 曾府燕居適性娛情
第二十四章 體仁向善華妓從商 木蘭生子暗香遇救
第二十五章 遭子喪富商購王府 慕兄勢劣婦交娼優
第二十六章 遷新邸姚家開盛宴 試對聯才女奪魁元
第二十七章 紅玉阿非純情摯愛 青梅竹馬兩小無猜
第二十八章 娼妓做夫人煞有介事 劣婦追時尚得意忘形
第二十九章 賞奇士莫愁嫁立夫 懷骨肉陳媽尋愛子
第三十章 貪利追歡素雲甘墮落 因情應勢木蘭議從商
第三十一章 老多病遺臣卻聘歸隱 少年游才俊臨水登山
第三十二章 北京城新學舊派人文薈萃 靜宜園淑媛碩彥頭角崢嶸
第三十三章 論中西辜老發奇論 悟簽文玉女溺荷池
第三十四章 利慾薰心王府探寶 職責已盡四海雲游
下卷 秋季歌聲
第三十五章 墮落無恥素雲遭休棄 鑽營有術懷瑜又高升
第三十六章 揮筆為文孔立夫結怨 愛國遊行青少年遭殃
第三十七章 姚木蘭痛悼愛女 孔立夫橫遭拘囚
第三十八章 審案件法官發迂論 入虎穴木蘭救立夫
第三十九章 素雲伴舞銀屏得祭 姚老歸來木蘭南遷
第四十章 老實人偏拈花惹草 賢父女知釜底抽薪
第四十一章 瘋狂掠奪日本走私 病榻纏綿木蘭探父
第四十二章 制毒牟利牛素雲被捕 傷時憂國姚思安遺言
第四十三章 報國洗前愆香消玉殞 除奸生差誤李代桃僵
第四十四章 日寇屠殺曼娘自縊 京華論陷經亞南逃
第四十五章 追隨政府攜稚小木蘭入蜀 全民抗戰匯洪流國力西遷
6. 京華煙雲結局是什麼
結局是:
迪非、黛芬、陳原、立夫都先後投入抗戰。姚思安也雲游歸來。准備舉家前往南方,加入抗戰的洪流。這時牛素雲打來電話,說莫愁已被牛懷玉劫持!要誘捕立夫,素雲還叮囑姚家,趕快轉移甲骨!可是,等到立夫前往要救莫愁時,莫愁已慘遭毒手! 在王府花園,姚思安正要准備轉移甲骨,牛懷玉和日本鬼子前來搶奪!姚思安寧為玉碎,一把壯麗的大火和敵人還有那百年的花園同歸於盡!
拓展資料:
《京華煙雲》
是改編自林語堂同名原著,是作為央視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活動之一的一部民國劇,由杜大寧、汪國輝、傅思、曉春、周莉、瞿長林擔任總監制,張子恩導演,趙薇、黃維德、潘粵明等領銜主演。
該劇的背景設定為民國時期,主要講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從1901年義和團運動到抗日戰爭30多年間的悲歡離合和恩怨情仇。
該劇於2005年10月18日在中央電視台一套黃金檔播出。
7. 《京華煙雲》epub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京華煙雲》(林語堂)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 https://pan..com/s/11sHeiRgAFsYhYpd0wUPTwQ
書名:京華煙雲
作者:林語堂
譯者:張振玉
豆瓣評分:8.5
出版社:陝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5-7
頁數:611
內容簡介:
《京華煙雲》是林語堂旅居巴黎時於1938年8月至1939年8月間用英文寫就的長篇小說,並題獻給「英勇的中國士兵」,英文書名為Moment in Peking,《京華煙雲》是它轉譯為中文後的書名,也有譯本將本書譯為《瞬息京華》。林語堂原本打算將《紅樓夢》譯作英文介紹給西方讀者,因故未能譯成,此後決定仿照《紅樓夢》的結構寫一部長篇小說,於是寫出了《京華煙雲》。
小說講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從1901年義和團運動到抗日戰爭30多年間的悲觀離合和恩怨情仇,並在其中安插了袁世凱篡國、張勛復辟、直奉大戰、軍閥割據、「五四」運動、「三·一八」慘案、「語絲派」與「現代評論派」筆戰、青年「左傾」、二戰爆發等歷史事件,全景式展現了現代中國社會風雲變幻的歷史風貌。《京華煙雲》自1939年底在美國出版後的短短半年內即行銷5萬多冊,美國《時代》周刊稱其「極有可能成為關於現代中國社會現實的經典作品」。
作者簡介:
林語堂(1895年10月3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龍溪人。原名和樂,後改玉堂,又改語堂。1912年入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後在清華大學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學文學系。1922年獲文學碩士學位。同年轉赴德國入萊比錫大學,專攻語言學。1923年獲博士學位後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女子師范大學教務長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後為《語絲》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廈門大學任文學院長。1927年任外交部秘書。1932年主編《論語》半月刊。1934年創辦《人間世》,1935年創辦《宇宙風》,提倡「以自我為中心,以閑適為格調」的小品文。1935年後,在美國用英文寫《吾國與吾民》、《京華煙雲》、《風聲鶴唳》等文化著作和長篇小說。1944年曾一度回國到重慶講學。1945年赴新加坡籌建南洋大學,任校長。1952年在美國與人創辦《天風》雜志。1966年定居台灣。1967年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舉為國際筆會副會長。1976年在香港逝世。
8. 求<京華煙雲>小說的人物評析或賞析
《京華煙雲》流淌出來的文化底蘊
完全商業化的系列韓劇不知何時悄無聲息地闖進了我們的視線,當觀眾還在為《大長今》流淌出來的韓國文化或感嘆或不屑時,這邊卻走來了深情款款的《京華煙雲》。那邊是一個自強不息的名叫長今的宮女、醫女,這邊走來了一個知書達理、寬容忍讓的奇女子——姚木蘭。如果說《大長今》刻畫了一個女人自強不息的坎坷命運;那麼這部《京華煙雲》就抒寫出一段特定歷史時期下,幾大家族命運跌宕起伏的命運畫卷——「清明上河圖」。
對於一些觀眾對編劇的質疑,筆者持保留意見。因為對於名著改編的影視劇,向來就有吃力不討好的危險。但是這部《京華煙雲》,我認為是這許多年以來少有的經典之作。之所以經典,首先在於劇中的每個人物都有一段故事,在演員的精彩演藝下,都呈現出一個個血肉豐滿的載體。前些日子我寫過關於《大長今》的「友情篇」、「恩師篇」等人物系列,就在於對劇中豐滿人物的喜愛,而這部《京華煙雲》中,從中、青、老主角,甚至到丫鬟、大夫,每一個人物的性格,都在言語之間抒寫出一段段命運,絲毫不輸《大長今》。
重道逍遙的姚思安,溫存善良的姚母,知書達理的姚木蘭,正氣凜然的孔立夫,可愛嫵媚的姚莫愁,新派自由的姚迪菲,活潑可愛的黛芬,多愁善感的紅玉,心直口快的暗香丫頭;文氣軟弱的曾文伯,要強的曾母,圓滑的桂姐,正義多病的曾平亞,溫柔偏執的曼妮,窩囊老實的襟亞,浪盪不羈的蓀亞,浪漫痴情的曹莉華;還有充滿卡通意味的牛家:奸詐的牛似道,貪財的牛母,欺男霸女的牛同儀,單純浪漫、後來淪為漢奸的牛懷玉,以及爭強好勝、貪財潑辣到最後回心轉意的牛素雲。單單44集,就描繪出這么多性格鮮明的人物,卻又詳略得當,實在了得。
上面說了精彩飆戲的新老演員們,而對於這些人物的塑造,演員、編劇、導演都花了大功夫。《京華煙雲》中符合每一個人物身份的經典台詞是一句接一句,值得細細品位,當然這是林老先生的功勞,但也少不了編劇們所花費的心思;再看看劇中每個人物卧室里的一張張鑲有相框、泛著典雅色的個人照片,婚宴上每一個刻有喜字的古銅燭台,每一身劇服每一個滾邊、紐扣做工的細致入微,每一套與周遭環境搭配的茶具,劇中道具的周到細致就可見一斑;此外該劇的剪輯也是相當精緻,移花接木的技巧隨處可見,各個人物的起伏命運穿插地美妙得當。經典之所以為經典,就在於經典到每一個細節。
接著,下面就說說《京華煙雲》中滲透出來的文化氛圍。細數起來,卻絲毫不輸給任何一部被令觀眾嘆為觀止的韓劇。
古色古香的深宅大院、紅木花雕、亭台樓閣
這不僅包括姚、曾兩家的深宅大院、紫擅木傢具、屏風、八仙桌,更包括姚家後來搬進的王府花園。王府花園門口的石獅把門,裡面琳琅滿目的亭台樓閣、花園池塘不僅使迪菲的外國朋友再三感嘆,也讓觀眾應接不暇。
還有那條充斥著冰糖葫蘆、茶社、小吃、古書、兔爺、風箏、花草的商業街,陣陣吆喝聲,很有味道。
古董、陶瓷、古畫、書法、報章書籍
莫愁嫁妝里精緻的古董,在木蘭的指揮下,一一展示給了觀眾;曾家的古董店裡更是成了古玩的集中營;這還不夠,從琉璃場的古董買賣到曾、姚家每間屋內,都少不了這陶瓷、古董的擺設。
在西山賞景的那場戲中,傅老先生、姚思安、立夫、莫愁就乾隆的字體各有各的評價。在整部劇中,出現的對聯、書信也全部是筆墨紙硯紛紛登場。
再去看每家書房裡滿滿當當的書籍、古畫,點滴中透露出書香門第的氣息。還記得深刻的是那本在木蘭、立夫手中傳來傳去的《飲冰室文集》、《殷商甲骨文初探》嗎?
還有立夫以「不平氏」為筆名寫的那篇大快人心的《文妓說》。大意說的是當時的文人大多都幹些粉飾太平的活,其實報紙輿論監督的功能那時就體現出來了。找來那時印刷密密匝匝的報刊,《民國時報》、《平民報》、《實話報》,《新青年》,也苦了《京華煙雲》的導演了。那報童那聲聲「號外、號外」,真是這個時代影視劇的標志了。不過單憑報章的輿論就要搬到財大氣粗的牛家,這不僅是立夫作為文人的書生意氣,更是林老先生的理想所在。除了意氣風發的大學生,怎麼會有男女老少集體出去抗議牛似道的作惡霸道?中國的老百姓只會象王心麗《落紅迷歸路》中的小鎮百姓那樣,只會傳傳謠言、搬弄是非罷了。
詩句、俗語、傳說連篇
《京華煙雲》畢竟不像《紅樓夢》那樣雅興,時不時地對詩罰酒,但是卻每個人的口中都出現過適合自己身份的俗語。那句「開弓沒有回頭箭」出現過多次,但是每次都讓人感嘆世事的無常。接下來《京華煙雲》在外國陸續播出,這些內容翻譯可得花功夫了。
還有那個鑄鍾老頭的女兒捨身救父的傳說,在木蘭和莫愁口中共出現三次,每一次都體現了女兒身的偉大與無奈。那一口鍾的每一次被敲響,觀眾都對木蘭的命運擔憂著、嘆息著。
獨有的甲骨文
甲骨文是《京華煙雲》獨有的,是中國文化獨有的。
當木蘭被迫出嫁,姚思安將自己盡有的甲骨全部當嫁妝給了木蘭。姚思安聲淚俱下的那句「我的大女兒是留著我救命用的」,唉,在他心目中,自己的至愛——甲骨文——哪有女兒珍貴啊。
最後那一幕,姚思安為了不讓甲骨文落到日本鬼子手中,玉石俱焚,那一幕,何其悲壯!「甲骨就是化成灰燼也要留在華夏大地上」,又是怎樣的一種氣節!
京劇、二胡、笛、蕭、鼓
《京華煙雲》一開場,木蘭便來了一出京戲。接著在西山、姚家、王府花園、獄中,甚至到演員們說話的背景音樂,也都離不開字正腔圓的京劇。直到最後那場醉人的「貴妃醉酒」,就著它木蘭款款而來。
在木蘭代妹妹出嫁的當晚,姚思安幽怨的二胡「夜深沉」,在空曠寂靜的夜晚讓人扼腕嘆息。當與木蘭擦肩而過的遺憾之時、木蘭新婚的那夜,立夫獨自吹起了蕭,聲聲嘆息,多麼凄慘。
此外,婚禮中的敲鑼打鼓自然更是少不了。
佛教、道教
韓日、東南亞對中國的文化最懂的就是儒家文化,而影視作品中對於佛、道二教卻較少涉及。林語堂老先生的《京華煙雲》,本著向外國介紹中國文化的意圖,將佛家、道家的文化滲透到點滴。從尼姑庵中的抽簽、沖喜到拜神求佛,佛教的文化印在了那個時代。
道教主要通過姚思安這個入世的世外高人體現出來。每一場他和女兒木蘭的對話,每一次面臨劫難時的淡定自若,經過漫長的獨自雲游,到後來的驀然領悟,無不透露著自己的道行。
婚喪禮儀
韓劇《新娘18歲》中,第一次領教了韓國的婚喪禮。而從曾家風光整個北京城的三喜臨門,到曾平亞、曾文伯、曼妮等的喪禮,《京華煙雲》給出了一個典型的中國古代的婚喪禮儀。喜慶、悲哀體現到每個道具的細節,過大禮、嫁妝、上頭、正日出門、三朝回門,大紅花轎、山河社稷襖、乾坤地理裙應有盡有。
茶文化
西湖的龍井配上古樸的陶瓷茶具,透露出我們的茶文化。
《京華煙雲》里的茶文化體現在每一幕接待客人的場景中。尤其是木蘭給立夫沏茶的那一幕,那一倒來,二沏去,最後那一杯滿滿的龍井,透過立夫那飽含熱淚的雙眼,一切的感慨、遺憾都盡在不言中了。
此外江蘇的大炸蟹、致美齋的酸梅羔、天意齋的栗羊羹、天寶樓的燒羊腿、防膳的肉末燒餅、南京的板鴨、桂花鴨,這些聽起來就讓人垂涎三尺了。
中國古代大家庭的標本
曾家是一個典型的中國古代大家庭。曾文伯、妻子曾母以及小妾桂姨,另外三房兒子、兒媳婦,成群的丫鬟伙計,各自成院,卻又組合在一個大家庭里,共生共息。而每個兒媳婦又牽扯出另外兩家大的家族:牛家和姚家,這就是強強聯合的古代門當戶對的婚姻生活。
曾家的這個大家庭也是老謀子的《大紅燈籠高高掛》、《菊豆》等給外國人展示的畫面。老謀子這些作品獲獎是其次,重要的是長期以來,這些最早出國的影視作品使得,很多外國人心目中的中國人仍然是妻妾成群、男人大辮子的形象。但是《京華煙雲》不僅僅展示了這么一幕,因為劇中還有著五四帶來的男女平等、一夫一妻的自由氣息。
動盪不安的時局大背景、三大家族的興衰、三代人的悲歡離合
不像鴛鴦蝴蝶劇做作地將戰事當成自己談情說愛的背景,《京華煙雲》里,從五四思想解放、軍閥混戰到民國時期,再到抗日戰爭,《京華煙雲》就是在這樣動盪不安的時局中,展示了三大家族的興衰和三代人的悲歡離合,抒寫了從義和團運動到抗日戰爭這一段社會歷史的變遷。
最能體現這一背景的就是牛家。從牛家的洋洋得意到後來的遺臭萬年,再到牛懷玉淪為漢奸、牛素雲為日本販賣毒品,這些都展示了這樣一段沉重的中國歷史。
唯美的景物、精緻典雅的旗袍、大氣的音樂
整部《京華煙雲》中,不斷出現滿地金黃的銀杏葉子、絢爛的日出日落、掛在枝頭的一輪圓月、黃昏時的古樓、清晨雲霧繚繞的白塔,唯美但不失大氣。尤其是西山賞景那一場戲,一座橋,一個石碑,一個飛檐走壁,老北京的京味就這樣一點一滴透漏出來了。如此看來,舊版《京華煙雲》精緻狹窄的景物,在這方面就敗下陣來了。
還有那一套一套做工精緻的旗袍,穿在幾個少奶奶身上,韻味無窮。比如,木蘭安排蓀亞、曹莉華見面的一場戲,木蘭那身黃色的旗袍簡直就是絕美,還有什麼比這個更能體現中國女人的風采!
此外,無論是全劇的背景音樂還是主題曲《發現》,都出自內地音樂大師王黎光,處處洋溢著一股子大氣。單獨聽那首《發現》,或許只覺得歌詞優美,歌聲一感三嘆。但是當看了此劇後,再去聽它,真是感嘆木蘭的一生,感嘆劇中每個人的一生。
象《天地英雄》《七劍》都有自己的電影原聲帶,而內地的電視劇不像韓劇一樣,鮮有自己的音樂帶。而這部《京華煙雲》的音樂原聲帶、VCD、DVD一起湧向了市場。在王黎光的親手操刀下,《京華煙雲》出落地更加大氣磅礴,音樂襯托著劇中人物命運的喜與悲。
很多人對在亞洲甚至美國所向披靡的《大長今》不屑一顧,但是這些人可能都沒有看過此劇,就大加指責,這樣的評論是沒有任何說服力的。看過《大長今》後,劇中的美食文化讓人流連忘返,這也是韓國人引以為豪的地方。但是《京華煙雲》和《大長今》比較起來,卻絲毫不遜色。如果說《大長今》的哄起為韓國的國家形象加了分的話,那麼上文提到的這些足以使得《京華煙雲》「出口」後,所展示出來的中國文化都是值得我們炫耀和自豪的。當老謀子展示的中國男人大辮子的形象還遲遲不去時,在這些國家和地區中,《京華煙雲》無疑會為中國的形象增光、甚至錦上添花。
因為這些文化氛圍,因為劇本的優秀、演員的精湛演藝,因為央視一套的覆蓋面,這部《京華煙雲》是註定牆內開花,牆外也紅的。
9. 《京華煙雲》txt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京華煙雲》網路網盤txt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DtC_3xIkwnlpoWIfwEqe_w
簡介:京華煙雲》是著名作家林語堂先生的一本頗有名的書。它描寫了清朝滅亡後,民國時期是北平幾個典型的大戶人家的生活
10. 京華煙雲的內容簡介只要幾句話
《京華煙雲》是著名作家林語堂先生的一本頗有名的書。它描寫了清朝滅亡後,民國時期時北平幾個典型的大戶人家的生活,非常逼真的再現了那個時代的生活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