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說閱讀 » 小說春風望你全文閱讀答案

小說春風望你全文閱讀答案

發布時間: 2022-05-12 17:27:22

1. 辰一墨和夏末的小說

《春風十里,不如娶你》
作者:涼西月
作品人物包括:辰一墨夏末等。文案:為救親弟,輪為一夜替身,給她留下了一顆『鐵錚錚』的證據! 五年後 帥氣的小肉團子立志要找個好爸爸。 某人卻遠遠不夠格......。 而她傾盡一顆真心,卻原來只是一顆被利用的棋子罷了。 兩者均衡,還是給孩子找個靠譜的爹吧........ 「女人,你告訴我,我是什麼時候死的?」辰一墨凌厲著黑眸,緊緊的盯著夏末。 讓夏末不自覺的往後挪了挪,哈哈乾笑兩聲:「你別誤會,我只是哄小孩子玩而已!」

2. 《春風》 閱讀題答案

《春風》的思考問題:
1.第1段中,「春脖子短」用了什麼修辭方法?「脖子」的含義是什麼?
比喻。 含義是「持續的時間」。
2.第3段「意見里說的景象」中的「景象」是指什麼?
「只見起風、起風,成天刮土、刮土,眼睛也睜不開,桌子一天擦一百遍……」
3.第4段哪句話暗示作者現在不太喜歡江南的春天?
「起初我也懷念江南的春天」。
4.第5段在結構上的作用是什麼?
承上啟下。
5.「都堅持著冰塊、冰硯、冰溜、冰渣……」,句中的省略號有什麼作用?
句中「潭、溪、井、台」,列舉出北方水的幾種形態;省略號,則交代了冰的形狀各種各樣,遠遠不止這些,暗寫冰在北國冬天很普遍。
6.北方春天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只見起風、起風,成天刮土、刮土,眼睛也睜不開,桌子一天擦一百遍……」
7.南方春天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撫摸大地,像柳絲的飄拂;體貼萬物,像細雨的滋潤;這才草長,花開,鶯飛……」
8.舉例說明,本文直接描寫北國春風有什麼作用?
「一夜之間,春風來了。忽然,從塞外的蒼蒼草原、莽莽沙漠滾滾而來。從關外撲過山頭,漫過山樑,插山溝,灌山口,鳴鳴吹號,哄哄呼嘯,飛沙走石,撲在窗戶上,撒拉撒拉,撲在人臉上,如無數的針扎。」
這樣直接描寫春風,給人直觀的感受,真切而直接;北國春風像百萬騎兵鏖戰,寫出春風來得迅猛,出乎意料,氣勢浩大。
9.舉例說明,本文間接描寫北國春風有什麼作用?
間接描寫往往能從側面豐富事物的特點,增強文章的表現力。如:
「轟的一聲,是哪裡的河水開裂吧。嘎的一聲,是碗口的病枝刮折了。有天夜間,我住的石頭房子的木頭架子,格拉拉、格拉拉響起來,晃起來。彷彿冬眠驚醒,伸懶腰,動彈胳臂腿,渾身關節挨著個兒格拉拉格拉拉地松動。」用「河水開裂」、「碗口的病枝刮折」、「石頭房子的木頭架子,格拉拉、格拉拉響起來,晃起來」,從低到高,從小到大,氣勢越來越彰顯出來,襯托出春風給北國帶來的壯美。
10.作者為什麼懷念北國的春風?
北國的春風及時送走堅冰霜雪,伴隨作者經歷艱苦的歲月。

1.文章描寫了北國春風的粗獷之美。作者不僅從生活角度,環境角度,而且從生命意志的角度審視春風,把她描繪成季節的使者和自然命運的敲門人。
2.春天的時間。
3.一夜之間,春風來了。忽然從塞外的蒼蒼草原,莽莽沙漠,滾滾而來。從關外撲過山頭,漫過山樑,插山溝,灌山口,嗚嗚吹號,哄哄呼嘯,飛沙走石,撲在窗戶上,撒拉撒拉,撲在人臉上,如無數的針扎。

3. 《春風》 閱讀答案

1.滋潤:浸潤,使濕潤,細雨的澆灌使萬物都濕潤,不再乾燥。
乍暖還寒 :zhà nuǎn huán hán 【解釋】:形容冬末春初氣候忽冷忽熱,冷熱不定。
2本文是如何描寫江南春風的特點的?
通過引用一句詩句「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這四句里沒有提到風,風原是看不見的,又無所不在的。江南的春風撫摸大地,像柳絲的飄拂。體貼萬物,像細雨的滋潤。這才草長,花開,鶯飛,用了兩個比喻句,從側面描寫春風吹拂過的春天來寫春風,屬於側面描寫。
3用虛線畫出描述我在京西的大山裡、京東的山邊上看到的景象句子,並概括出北國春風的特點
看到的景象:背陰的岩下,積雪不管立春、春分,只管冷森森的沒有開化的意思。是潭、是溪、是井台還是泉邊,凡帶水的地方,都堅持著冰塊、冰硯、冰溜、冰碴……一夜之間,春風來了。忽然從塞外的蒼蒼草原,莽莽沙漠,滾滾而來。從關外撲過山頭,漫過山樑,插山溝,灌山口,嗚嗚吹號,哄哄呼嘯,飛沙走石,撲在窗戶上,撒拉撒拉,撲在人臉上,如無數的針扎。
寫出了北國春風,疾:一夜之間 ,滾滾而來等詞語
猛,聲勢浩大:關外撲過山頭,漫過山樑,插山溝,灌山口,嗚嗚吹號,哄哄呼嘯,飛沙走石
總而言之,北國的春風是具有粗獷陽剛之美的雄風
4第⑧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
第八段,是文筆的轉折處,由北國的風寫到北國的人,進一步升華主題,贊美北方人的粗獷豪邁與勤勞。表達了作者對北方的風、對風滋養下的勞動人民的無限贊美語熱愛之情。
希望能幫到你,祝好。望採納。

4. 春風的閱讀答案

1、文章劃線句「那種本真的善良,喚醒了我心中一度被遺忘的東西」中「遺忘的東西」指的是什麼?

對他人的關愛之心。

2、文章中有好幾處地方描寫了老人的外貌,這些描寫有什麼作用?

①外表的寒酸與心靈的美好形成對比(或用外表的寒酸襯托心靈的美好)②欲揚先抑(意思相近即可)。

3、寫出文中「我」感情變化的過程。

隱隱不安(震驚) 別樣溫暖 (意思相近即可)

4、文章的標題「種春風」有什麼深刻食義?

希望人人都能關愛別人,並能把這種愛心傳遞給每個人。(意思相近即可)

5. 言情小說,男主叫辰一墨,女主叫夏末,有個小孩叫夏天,跪求小說名

《春風望你》&《春風十里,不如娶你》辰一墨&夏末 雲盤

6. 春風閱讀答案

(一)《春風》-林斤瀾
①北京人說:「春脖子短。」南方來的人覺得這個「脖子」有名無實,冬天剛剛過去,夏天就來到眼前了。
②最激烈的意見是:「哪裡有什麼春天,只見起風、起風,成天刮土、刮土,眼睛也睜不開,桌子一天擦一百遍……」
③其實,意見里說的景象不冬不夏,還得承認是春天。不過不像南方的春天,那也的確。褒貶起來著重在於春風,也有道理。
④起初,我也懷念江南的春天,「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這樣的名句是老窖名酒,色香味俱全。這四句沒有提到風,風原是看不見的,又無所不在的。江南的春風撫摸著大地,像柳絲飄拂,體貼萬物,像細雨滋潤。這才草長、花開、鶯飛……
⑤北京的春風真就是刮土嗎?後來我有了別樣的體會。那是我下鄉的好處。
⑥我在京西的大山裡、京東的山邊上,曾數度「春脖子」。背陰的岩下,積雪冷森森。是潭,是溪,是井台,就是泉邊,凡帶水的地方,都堅持著冰塊、冰硯、冰溜、冰渣……一夜之間,春風來了。忽然從塞外的蒼蒼原野、莽莽沙漠,滾滾而來。從關外撲過山頭,漫過山樑,插山溝、灌山口,嗚嗚吹號,哄哄呼嘯。
⑦轟的一聲,是哪裡的河水開裂了吧;是碗口粗的病枝斷折了吧。有天夜裡,我住的石頭房子的木頭架子,格拉拉格拉拉響起來,晃起來,彷彿冬眠驚醒,伸懶腰,動彈胳膊腿,渾身關節挨個嘎吧嘎吧松動。
⑧麥苗在霜凍里返青了,山桃在積雪裡拱苞了。清早,人們穿著老羊皮背心,用荊條背簍背帶冰碴的羊糞,繞山嘴,上山樑,爬梯田。春風呼哧呼哧地,幫助呼哧呼哧的人們,把糞肥撒勻凈,好不痛快人也。
⑨北國的山民,喜歡力大無窮的好漢。到喜歡得不行時,連稍來的粗暴,也只覺得解氣。要不,請想想,柳絲飄拂般的撫摸,細雨滋潤般的體貼,又怎麼過草原,走沙漠,撲山樑?又怎麼踢打開千里冰封和遍地賴著不走的積雪?
⑩如果我回到江南,老是「乍暖還寒,最難將息」,老是「牛角淡淡的陽光」、「牛屋蒙蒙的陰雨」,整天好比穿著濕布衫,牆角落裡發霉,長蘑菇,有死耗子味兒……怎能不懷念北國的春風!
13.下列對作品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兩項是(5分)
A.文章前三段,寫北京春天時間段、風沙大,點明了北國春風的特點。
B.作者歷經飛沙走石的北國春風,「有了別樣的體會」,感到北國春風不如南國春風。
C.作者「好不痛快人也」的感慨,源於對北國春風和人們在春風中勞作場景的感受。
D.對比是本文的主要寫法,如南國春風與北國春風的對比,麥苗返青與山桃鼓苞的對比。
E.作者對北國春風欲抑先揚,把自己對北國春風的體會抒寫的淋漓盡致。
答案:AC
解析: A項、C項在文章的第一二段和第八段都有體現,並且分析准確。B項所說作者「感到北國春風不如南國春風」是錯誤的,和作者的觀點正好相反;B項麥苗返青與山桃鼓苞不形成對比;E項對表現手法的說法是錯誤的,對北國春風不是欲抑先揚,而是使用了欲揚先抑。
14. 為什麼作者起初在北方懷念江南的春風,後來卻說「能不忘記北國的春風」?請簡析。(4分)
答案:北國的春天時間短,風沙大,使作者懷念的江南的春風。後來作者看到北國的春風吹開冰凍,催生萬物,產生了痛快淋漓的深切感受,因此懷念北國的春風。(意思對即可)
解析:本題考查了考生對文章內容的把握。答題時要從全文著手,把握住江南春風和北國春風的特點,抓住作者的觀點態度,特別是結合原文第一二段和倒數第三段作答。
15.文章倒數第二段,作者對江南春天中「看不見」的春風另有一番描述。請結合文章內容,談談這樣寫好在哪裡?(6分)
答案:用另一種角度寫南國看不見的春風,與開篇對南國春風的描述形成對比,表明感情的變化。用輕柔的南國春風,與強勁的北國春風對比,凸顯北國春風的作用。從懷念南國的春風,突出文章主旨。(意思對即可)
解析:本題考查了考生對作品表現手法的鑒賞能力。解答時要審准題目,把握題目中的有效信息「另有一番描述」,這樣就可以得到啟發,和開始第三段結合起來分析前後對比表現手法的使用效果。

7. 夏末辰一墨的小說

小說都可以啊,訂閱公忠號:曉悟讀書 讓你看到傻眼

8. 語文閱讀題

目標

1.知識目標:掌握文中的生字詞,整理常見實詞和虛詞的特殊用法,積累文學常識。

2.能力目標:學會細致地觀察景物,並能用白描的手法,藉助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表現出來。

3.情感目標:體會文章所表現出來的不同環境下作者的兩種不同心情;做一名有心人、有情人、細心人,深入大自然,采擷大自然的繽紛色彩,感受它細微的、無窮的變化。

教學建議

一、結構思路

第一部分先寫北國早春:「余寒猶厲」「局促一室之內」,沒有春的氣息,彩的是欲揚先抑的手法,把渴望出遊的心情暗示給讀者,也為描寫下文的滿井春色起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第二部分先總寫滿井春景(廿二十……若脫籠之鵠)。「天稍和」與上文「余寒猶厲」呼應,天氣變化,心緒也隨之解凍。高柳、膏土與上文「飛沙走礫」呼應;「空調」、「脫籠之鵠」與上文「局促一室」、「不得出」呼應,融融春意已可感悟,心情愉悅可想而知。接著作者又詳細描寫了春景,逐層寫出郊外早春景色的迷人(於時冰皮解……麥田()寸許)。首寫春水:如鏡出匣;次寫春山:如倩女梳妝罷;再寫春柳:柔梢披風;最後寫春苗:淺()寸許。山好、水好、萬物美好。一連串的比喻,形神俱似,春景中融入了感情色彩。繼而作者由景及人,繪出一幅早春郊遊圖(遊人雖未盛……汗出使背)。泉而茗者,清雅悠閑;罍而歌者,豪爽痛快;紅裝而蹇者,從容舒適。男男女女,形態各異,有動有靜,聲色兼備。再次作者寫陸上和水中的動物,表達在春日的心曠神怡(凡曝沙之鳥……皆有喜氣)。曝沙之鳥,安適恬靜;呷浪之鱗,悠然自得。最後作者歸結自己的感受,寄託追求(始知郊田……宋之知也)。作者由游滿井春色,歸結出「郊田之外未站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的感受,也表現了作者厭棄喧囂塵俗的城市生活,寄意山川草木的游灑情懷。

第三部分作者明確表露了自己寄情山水、厭棄官場俗務的感受,並表示今後的出外遊玩日程從今日開始,因此寫游記來紀念此事。明確了自己的志向和文章寫作的時間。

二、情景交融的寫作特色

本文寫了不同的環境中作者的兩種不同情感。作為「城居者」,整個冬天蝸居斗室之中,欲出不得,自然煩悶不已。因情生景,第一段分四層濃筆渲染「余寒猶厲」。「燕地寒」,一個「寒」字,首先就把人帶入天寒地凍的北國冬天。接著寫即使花朝節後,寒意仍不減卻多少,一個「猶」字,讓人不寒而慄。這一層是從節令、地域角度來寫。第二層具體寫「寒」。「凍風時作」,「飛沙走礫」,氣候之惡劣,不難想見。第三層用作者「欲出不得」襯托寒氣襲人。第四層用作者的行動(「每冒風馳行,未百步輒返」)來證明北方春寒料峭。觸景生情,自然情事滿懷。作者本自不願做官,這次任順天府教授,終免不了官場的應酬唱和,愁苦煩悶之心可見一斑。作為「郊遊者」,長期的壓抑,得以一時解脫,自然一切都是新的,即使只是自然界的一絲一縷的正常變化,也會納入眼底,融入心底,雖感陌生,更覺親切。所以,作者筆下的一草一木都具有了人情人態,掛滿了喜悅的色彩。

對比、反襯。有城裡城外氣候的對比,有人物心情的對比,有動靜相襯,有情景相襯。

三、本文細致地觀察生活和准確生動地描寫景物的方法

為文章寫初春的景色,處處圍繞「乍暖還寒」的特點。從整體上看寫了春山、春水、春柳、春趣,多用比喻,形象貼切,清新奇巧。從局部看,寫節令氣候的變化,用「余寒猶厲、凍風時作、飛沙走礫」寫寒意未盡,用「天稍和、土膏微潤」寫春意漸染,前後對比,特點鮮明。寫「冰皮」用「始解」,寫「波色」用「乍明」,寫「雪後初晴」,寫柳條「將舒未舒」,寫「柔梢披風」,寫麥芽寸許,寫遊人未盛,寫風力尚勁,無不恰如其分,無不形態畢肖。

四、組織課堂教學建議

本文是自讀課文,生字詞較多,課前要布置好預習。課上花一定的時間簡單介紹作者和寫作背景,然後讓學生藉助課下註解和工具書疏通文意,熟讀課文。剩下的時間分小組自由鑒賞。鑒賞可由教師給各小組分配不同的任務,也可由各組自行決定。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掌握文中的生字詞,整理常見實詞和虛詞的特殊用法,積累文學常識。

2.能力目標:學會細致地觀察景物,並能用白描的手法,藉助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表現出來。

3.情感目標:體會文章所表現出來的不同環境下作者的兩種不同心情;做一名有心人、有情人、細心人,深入大自然,采擷大自然的繽紛色彩,感受它細微的、無窮的變化。

教學建議

一、結構思路

第一部分先寫北國早春:「余寒猶厲」「局促一室之內」,沒有春的氣息,彩的是欲揚先抑的手法,把渴望出遊的心情暗示給讀者,也為描寫下文的滿井春色起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第二部分先總寫滿井春景(廿二十……若脫籠之鵠)。「天稍和」與上文「余寒猶厲」呼應,天氣變化,心緒也隨之解凍。高柳、膏土與上文「飛沙走礫」呼應;「空調」、「脫籠之鵠」與上文「局促一室」、「不得出」呼應,融融春意已可感悟,心情愉悅可想而知。接著作者又詳細描寫了春景,逐層寫出郊外早春景色的迷人(於時冰皮解……麥田()寸許)。首寫春水:如鏡出匣;次寫春山:如倩女梳妝罷;再寫春柳:柔梢披風;最後寫春苗:淺()寸許。山好、水好、萬物美好。一連串的比喻,形神俱似,春景中融入了感情色彩。繼而作者由景及人,繪出一幅早春郊遊圖(遊人雖未盛……汗出使背)。泉而茗者,清雅悠閑;罍而歌者,豪爽痛快;紅裝而蹇者,從容舒適。男男女女,形態各異,有動有靜,聲色兼備。再次作者寫陸上和水中的動物,表達在春日的心曠神怡(凡曝沙之鳥……皆有喜氣)。曝沙之鳥,安適恬靜;呷浪之鱗,悠然自得。最後作者歸結自己的感受,寄託追求(始知郊田……宋之知也)。作者由游滿井春色,歸結出「郊田之外未站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的感受,也表現了作者厭棄喧囂塵俗的城市生活,寄意山川草木的游灑情懷。

第三部分作者明確表露了自己寄情山水、厭棄官場俗務的感受,並表示今後的出外遊玩日程從今日開始,因此寫游記來紀念此事。明確了自己的志向和文章寫作的時間。

二、情景交融的寫作特色

本文寫了不同的環境中作者的兩種不同情感。作為「城居者」,整個冬天蝸居斗室之中,欲出不得,自然煩悶不已。因情生景,第一段分四層濃筆渲染「余寒猶厲」。「燕地寒」,一個「寒」字,首先就把人帶入天寒地凍的北國冬天。接著寫即使花朝節後,寒意仍不減卻多少,一個「猶」字,讓人不寒而慄。這一層是從節令、地域角度來寫。第二層具體寫「寒」。「凍風時作」,「飛沙走礫」,氣候之惡劣,不難想見。第三層用作者「欲出不得」襯托寒氣襲人。第四層用作者的行動(「每冒風馳行,未百步輒返」)來證明北方春寒料峭。觸景生情,自然情事滿懷。作者本自不願做官,這次任順天府教授,終免不了官場的應酬唱和,愁苦煩悶之心可見一斑。作為「郊遊者」,長期的壓抑,得以一時解脫,自然一切都是新的,即使只是自然界的一絲一縷的正常變化,也會納入眼底,融入心底,雖感陌生,更覺親切。所以,作者筆下的一草一木都具有了人情人態,掛滿了喜悅的色彩。

對比、反襯。有城裡城外氣候的對比,有人物心情的對比,有動靜相襯,有情景相襯。

三、本文細致地觀察生活和准確生動地描寫景物的方法

為文章寫初春的景色,處處圍繞「乍暖還寒」的特點。從整體上看寫了春山、春水、春柳、春趣,多用比喻,形象貼切,清新奇巧。從局部看,寫節令氣候的變化,用「余寒猶厲、凍風時作、飛沙走礫」寫寒意未盡,用「天稍和、土膏微潤」寫春意漸染,前後對比,特點鮮明。寫「冰皮」用「始解」,寫「波色」用「乍明」,寫「雪後初晴」,寫柳條「將舒未舒」,寫「柔梢披風」,寫麥芽寸許,寫遊人未盛,寫風力尚勁,無不恰如其分,無不形態畢肖。

四、組織課堂教學建議

本文是自讀課文,生字詞較多,課前要布置好預習。課上花一定的時間簡單介紹作者和寫作背景,然後讓學生藉助課下註解和工具書疏通文意,熟讀課文。剩下的時間分小組自由鑒賞。鑒賞可由教師給各小組分配不同的任務,也可由各組自行決定。

教學設計示例1

設計思想:文言文的教學不必每課都弄得特別細,尤其是自讀課文,要允許學生「囫圇吞棗」。在整體感知文章大意的基礎上,教師讓學生多讀讀,多議議,甚至可以找來同題材或同體裁或同時期同一作家的作品,開展比較閱讀,從不同方面啟發學生。

課時安排:本文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通過學生個讀課文,檢查預習。讀後,教師正音。

二、簡介作者及寫作背景。參見「教材分析」部分的「作者介紹」和「寫作背景」。

三、學生自助解決重點實詞和虛詞的用法,不懂的地方存疑。

四、教師釋疑,師生共同疏通文章大意。

五、有條件的可以找來記錄北方初春的錄像帶播放,讓學生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六、分組鑒賞。可以從文章內容、表達的情感、寫景方法、文章結構、語言表達、寫作意圖、讀後感等諸多角度入手。

七、教師總結。

中國歷代的文學作品,以「春」為題材的不少,但從時節看,大多是寫仲春、暮春之景;從地域來看,又多鍾情「南國之春」;從情愫來看,且多「傷春」之作。本文寫北國的初春景象,清新清俊,意趣盎然,堪為寫春佳構。作者先放著線兒,並不急著寫滿井,也不急著寫春風解春情,而是將筆鋒一轉,點染出春寒料峭,余寒猶厲,緊要處凍風時作,作則飛沙走礫。這一筆,可謂據實招來,北國的早春,本就如此。不像南國:風最輕柔雨最時,根芽長就六朝枝。「春」自是不急,可人卻憋得慌,「局促一室之內,欲出不得」。我們甚至可以想像,這只如籠中鳥的北國客人,為盼春到,是如何在斗室之中來回地踱著方步了。人是關不住的,他終於不想忍下去了,「冒風馳行」,但每次都是「未百步輒返」。盼春之情切,猶如那脹鼓鼓的弓箭,一觸即發,觸觸急發。

北國的春了無痕,可不,從春朝節到二十二日,這才幾天的工夫,春就駐到北國了。且看這滿井的春水、春山,山有人的體態,水有人的情意,水像乍出匣的明鏡,山像剛梳洗過的美女。這一切是那麼秀氣傳神,令人耳目一新。如果你還沒有找到初春,這一處景緻準是: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麥田淺鬣寸許。一個「將」字,一個「未」字,寫盡春意處處,令人遐想聯翩,比起東坡的《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揚花詞》(「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里去,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更有意境。「柔梢披風」,豈不正是那個剛梳妝的美女子嗎?「柔」大概是初春的身胚,在北國的風中,一定更具豐姿了。「綠淺黃深二月時,傍檐臨水一枝枝。迎風無力纖纖掛,待月多情細細垂。」我們不禁要問:是哪個詩人曾經這般鍾愛呢?這般的春色,這般的春意,惹來尋春客,他們或「泉而茗」,或「罍而歌」,或「紅裝而蹇」;這般的春色,這般的春意,惹來「曝沙之鳥,呷浪之鱗」。這便是北國的春天,難怪作者「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

八、小組匯報鑒賞成果。

九、作業。就鑒賞成果,寫成一篇400字以上的文學評論。

教學設計示例2

學法引導

本文是一篇優美的游記散文,能抓住特定時間、地點的景物特徵寫最,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使語言更加形象有韻味,適合反復吟誦,用心感受,應著力於誦讀、感悟。

重難點分析

1.通過景物描寫體會作者的感情。

2.學習的細致的觀察生活和准確生動的描寫景物的方法。

以上兩點,採用以學生誦讀感悟為主,老師適時啟發,點撥的方法學習。

教學過程

(-)明確目標

本文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游記散文,作者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學家。號石公,公安(現在屬湖北省)人。萬曆二十年進士。他與兄宗道、弟兄中道合稱「三袁」,世稱「公安派」。他們提出「性靈說」,認為文學應當「獨抒性靈,不拘格套」。他們對於復古主義的駁斥相當有力,認為文學是隨著時代發展的,每個時代的文學,不應當厚古薄今,更不應當用古泥今。他們在創作上堅決反對臨摹古人,強調寫自己所想、自己所感的東西,也就是「獨抒性靈」,主張用平易近人的語言進行寫作,不用典故。在創作方面的表現是小品文領域的開拓。他們的作品文字清新活潑,文筆秀逸,意趣盎然。今天我們學的這篇游記緊扣景物的季節特點,細膩描寫滿井的初春景色,不多幾句話,便勾畫出一片春意盎然、生機勃勃的景象。作者描寫簡練形象,再現當時游覽情事。文筆清新秀麗而有生氣,比喻新鮮、貼切,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游覽時的輕松喜悅的心情。今天我們就共同來品味這篇優美的散文,共體味洋溢在文中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濃濃情趣。

(二)整體感知

1.自讀全文,疏通字詞。

2.教師范讀。

3.學生有感情朗讀。

(三)教學過程

1.自讀課文,對疑難字詞質疑、討論。

2.老師范讀或聽朗讀錄音,從記敘的六要素的角度整體了解文意。

時間:花朝節後廿二日 地點:滿井

人物:我與數友 起因:局促一堂之內,欲出不得。 廿二日天稍和。

經過:心境「若脫寵之鵠」,盡覽初春水光山色,飽覽遊人怡然之情。

結果:感慨「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來之知也」。

3.概括段意

(1)第一自然段寫城中「余寒」景物,欲揚先抑;

(2)第二自然段寫滿井春色。融情人景,寄託追求。

4.提問 第一自然段可刪否?

烘托、反襯手法,是極必要的鋪墊,作者欲揚光抑,欲進先退,把迫切渴望出遊的心情暗示給讀者。

5.提問 文中細膩刻畫了哪些初春景色?

高柳突堤、土膏、冰皮、波色、鱗浪、山巒、晴雪、柳條、柔梢、麥田淺()、遊人、曝沙之鳥、呷浪之鱗(毛羽鱗())

6.提問 試分析文章的寫景順序。

自然景→人文景→自然景

(山水風光→遊人→動物)

遠景→近影

(山水風光→柳梢、麥田)

7.提問 直接抒寫作者心情的語句有哪些?體現了作者什麼心情?

局促一室之內,欲出不得→若脫籠之鴿→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仰郁、煩躁→輕松喜悅→感嘆贊美

(抑 → 揚)

(四)總結、擴展

本文以議論作結,言明自然未嘗沒有春色,只是「局促」之人不知道春在哪裡罷了。這體現了作者的人生感悟,真正的自然是在「郊出之外」,不是在人事紛擾的「城」中。作者在官場感到孤獨,大自然卻給他以慰藉,在心靈與自然的貼近中,山水魚鳥都成了他的知己

(五)布置作業

書面一:分散朗讀,並注音(出示小黑板,全班在練習本上注音,然後指名板演,共同訂正。)(每個2分。)(括弧內是答案,下同。)

1.燕(yàn) 2.花朝(zhāo) 3.輒(zhé) 4.妍(yán) 5.倩(qiàn)

6.靧(huì) 7.蹇(jiǎn) 8.呷(xiā) 9.廿(niàn) 10.浹(jiá)

口述:l.比喻句,明確在本體與喻體之間常用似、像、若、如之類的喻詞。本文並有哪幾個比喻句?(共有3個:①若脫籠之鵠。②如鏡之新開……③如倩女之()面……。「娟然如拭」不是比喻句,它的意思是「美得像剛剛揩拭過的那樣」,只是描繪而已,雖有「如」字,前後並沒有具體的本體和喻體。)

書面二:本文寫景細致入微,你讀了有哪些體會?請選例並簡要說明。(自讀課文,用這類題目來檢測,不作死板限制,可以讓學生有自由發表意見的餘地,不會扼殺有才能學生的天機及積極性。如果在水平屬中下的教學班,可以改用課文後的一、二題。)

探究活動

探究活動:從哪些描寫中可看出本文寫的是「初春」的景色?

提示:

從時令看,寫的是「花朝節後」的事。從氣候狀況看,「余寒猶厲」,「凍風時作」,「作時飛沙走礫」,這說明冬寒猶在。「天稍和」,「高柳夾岸,土膏微潤」,這說明春天剛降臨人間。從所寫景物特徵來看,處處著眼寫初春之景。寫「冰皮」已解凍,照應了「天稍和」,又用一「始」字,呼應上文的「余寒猶厲」,這不是「初春」之景又是何時呢?寫「波色」已明,但又不是通透賊亮,用一「乍」字,把初春之「波色」敘寫得恰如其分。寫「雪融」「洗山」,「洗山」之雪水乃「初晴」雪融之水。寫「柳條」不是「萬條垂下綠絲絛」的仲春之景,而是「將舒未舒」,一個「將」字,一個「未」字,初春之景不寫而境界全出。柔嫩的柳梢,剛從土裡鑽出頭來的麥芽,這都是初春所獨有的。因為是初春,因為「風力尚勁」,所以遊人尚稀。就連設喻時,也牢牢扣住初春的特點。用「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於匣也」比喻「春水」,一個「新」字,一個「乍」字,不正好對應「初春」之「初」嗎?用「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比喻「春山」,用美女新妝比喻春山之新綠,正合了初春之景。可以說,本文無一處不是在寫「初春」之景

9. 春風老舍閱讀答案

老舍《春風》閱讀題

①濟南與青島是多麼不相同的地方呢!一個設若比作穿肥袖馬褂的老先生,那一個便應當是摩登的少女。可是這兩處不無相似之點。拿氣候說吧,濟南的夏天可以熱死人,而青島是有名的避暑所在;冬天,濟南也比青島冷。但是,兩地的春秋頗有點相同。濟南到春天多風,青島也是這樣;濟南的秋天是長而晴美,青島亦然。
②對於秋天,我不知應愛哪裡的:濟南的秋是在山上,青島的是在海邊。濟南是抱在小山裡的,到了秋天,小山上那黃綠的草叢,蒼翠的松樹,褐色的石層,彷彿給小山穿上了一件色彩斑斕的衣衫,再配上那光暖的藍空,我覺到一種舒適和安全,只想在山坡上似睡非睡地躺著,躺到永遠。青島的山——雖然怪秀美——不能與海相抗,秋海的波還是春樣的綠,綠得晶瑩剔透,遠處的點點白帆在綠波上輕輕盪漾,平時看不見的小島也清楚地點現在天邊。這遠到天邊的綠水使我不願思想而不得不思想。濟南的秋給我安全之感,青島的秋給我帶來絲絲的甜美。我不知應當愛哪個。
③所謂春風,似乎應當似乎應當溫柔,輕吻著柳枝,微微吹皺了水面,偷偷的傳送花香,同情的輕輕掀起禽鳥的羽毛。可是,濟南與青島的春風都太粗猛,把兩地的春都給吹毀了。濟南的風每每在丁香海棠開花的時候把天刮黃,什麼也看不見,連花都埋在黃暗中;青島的風少一些沙土,可是狡猾,在已很暖的時節忽然來一陣或一天的冷風,把一切都送回冬天去,棉衣不敢脫,花兒不敢開,海邊翻著愁浪。
④兩地的風都有時候整天整夜地刮。春夜的微風送來雁叫,使人似乎多些希望。整夜的大風,門響窗戶動,使人不英雄地把頭埋在被子里;即使無害,也似乎不應該如此。對於我,特別覺得難堪。我生在北方,聽慣了風,可也最怕風。聽是聽慣了,因為聽慣才知道那個難受勁兒。它老使我坐卧不安,心中游游摸摸的,干什麼不好,不幹什麼也不好。它常常打斷我的希望:聽見風響,我記得出門,覺得寒冷,心中渺茫。春天彷彿應當有生氣,應當有花草,這樣的野風幾乎是不可原諒的!我倒不是個弱不禁風的人,雖然身體不很足壯。我能受苦,只是受不住風。別種的苦處,多少是在一個地方,多少有個原因,多少可以設法減除;對風是千沒辦法。總不在一個地方,到處隨時使我的腦子晃動,像怒海上的船。它使我說不出為什麼苦痛,而且沒法子避免。它自由地刮,我死受著苦。我不能和風去講理或吵架。單單在春天刮這樣的風!可是跟誰講理去呢?蘇杭的春天應當沒有這不得人心的風吧?我不準知道,而希望如此。好有個地方去「避風」呀!
1.請寫出濟南與青島兩地在氣候上的相同點與不同點。
2.本文是寫春風的,可是為什麼前文卻用了大量的文字來寫濟南、青島秋天的美麗呢?試談談自己的認識。
3.請仔細閱讀第④節,看看濟南與青島兩地的春風給作者怎樣的感受?
4.作者在文中用了多種修辭手法,請舉一個例子來說明其表達效果。

參考答案
1.相同點:兩地的春天都多風,兩地的秋天都長而晴美 不同點:夏天,濟南很熱,青島是避暑勝地;冬天,濟南冷,青島溫暖。
2.寫濟南、青島兩地秋天的美麗,是為了反襯春風的粗猛和寒冷,突出兩地春風的令人不快。
3.兩地的春風給作者以痛苦而又無可奈何的感受
4.示例:「到了秋天,小山上那黃綠的草叢,蒼翠的松樹,褐色的石層,彷彿給小山穿上了一件色彩斑斕的衣衫」用了擬人的修辭,形象生動地寫出秋天小山的色彩美。

不知道這是不是你所要的。
以上回答你滿意么?

10. 春風 林斤瀾 閱讀答案

1、說說「春脖子短」是什麼意思。
指從立春後由於天氣轉暖氣候適宜,人們感覺舒服,沒察覺時光過的很快,馬上就到初夏了,似乎春天很短,所以叫「春脖子短。」
2、文中加點的「這樣的名句」代指什麼?
「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
3、
文中用「走」、「撲」、「踢打」等詞描寫北國的春風,你覺得合適嗎?為什麼?
我覺得合適。因為沙漠無邊,需要走便表明春風來的慢;風過山樑,在山樑之間俯沖,就像撲一樣,寫得很形象
而千里冰封和遍地賴著不走的霜雪,很頑固表明冬天延續了很長時間,才是春天,「冬天剛過去,夏天就來到眼前了。」寫出了人們對春天的喜愛及對冬天的厭惡。
4、從全文看
北國的春風有什麼值得作者懷念的?
作者認為,北方的春天,尤其是北方的春風雖然「粗暴」卻別有一番詩意的美,有毫不遜色於江南春景的另一種美好。抒發了對北國春風無比的深情,歌頌了北國之春的別具一格的「好不痛快人也」
,宛如北方的漢子粗獷、豪放、雄健之美。

熱點內容
小說推薦男主美強慘 發布:2025-05-15 23:32:34 瀏覽:782
有哪些權謀的小說推薦 發布:2025-05-15 23:21:20 瀏覽:183
校園惡作劇的學生小說 發布:2025-05-15 22:32:30 瀏覽:760
小說推薦爽 發布:2025-05-15 22:29:24 瀏覽:781
穿書古言團寵小說推薦 發布:2025-05-15 21:39:29 瀏覽:99
幽默風趣的武俠小說 發布:2025-05-15 21:25:19 瀏覽:79
楊康穆念慈現代小說此間少年 發布:2025-05-15 21:08:45 瀏覽:561
言情小說沒有新郎的婚禮 發布:2025-05-15 21:05:24 瀏覽:530
校長幹了男學生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5-15 21:05:21 瀏覽:159
小說有個性的名字大全 發布:2025-05-15 20:41:18 瀏覽: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