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世紀風雲小說排行榜
A. 新世紀風雲錄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新世紀風雲錄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涔﹀悕:鏂頒笘綰??浜戝綍
姝f枃
絎?竴絝 涓嶉……
別忘了採納喲
B. NBA進入21世紀之後,最強的1-10號秀球員,分別是誰
每一年都會有一大批天賦異稟的年輕人通過選秀大會進入NBA的舞台,其中,越優秀的人也會早早的被球隊選中,成為樂透秀的一員,這也意味著球隊認為該名球員天賦出眾、值得培養。那麼,今天小編便排一下新世紀以來最強的1-10號秀都是誰,看看你們認同這份榜單嗎?
最強10號秀:保羅喬治
候選人:拜納姆 洛佩茲 CJ麥科勒姆
是誰能夠力壓新世紀19位狀元當選最強的狀元呢?毫無疑問這將屬於老詹。作為聯盟當之無愧的第一人,老詹還沒有退役的情況下幾乎鎖定了NBA前3的總統山,這點毫無疑問。並且,詹姆斯的榮譽還可能繼續累計,本賽季湖人狀態這么好的情況下,老詹可能收獲下一座總冠軍獎杯。
C. 現在NBA前十強的球星分別是
已解決問題 收藏 轉載到QQ空間 NBA十大傳奇明星 [ 標簽:nba 明星,nba,傳奇 ] NBA十大傳奇明星有哪些 ╱/葬丶愛ㄨ 回答:9 人氣:18 解決時間:2009-11-10 18:00 檢舉 滿意答案 TOP1:比爾·拉塞爾 比爾·拉塞爾1934年出生,身高2米07,1956年獲奧運會籃球金牌,11次獲NBA冠軍,其中包括一次8連冠軍,5次當選NBA最有價值球員,1967年成為NBA歷史上第一位黑人主教練。拉塞爾是籃球歷史上最偉大的防守型中鋒,1974年進入美國籃球名人堂。 拉塞爾雖然作為一名中鋒,身高不出眾,但他的身體素質非常出色:100米成績10.06秒,400米成績49秒。跳高成績2.09米。他的爆發力驚人,輕輕鬆鬆就可摸到籃板的上沿,這些都為他成為NBA超級巨星打下了良好基礎。然而更重要的是當在籃球名校舊金山大學就讀時,拉塞爾掌握了日後改變了籃球面貌的防守觀念和技術。這所大學的教練任爾波特把拉塞爾的身體素質和一套非常權威的防守理論結合在一起,使得拉塞爾率舊金山大學隊創下了連勝55場的神奇紀錄,他本人也多次榮獲全美最佳球員稱號。 1956年,為了參加墨爾本奧運會,拉塞爾推遲了一年加入了NBA,帶領美國男籃在奧運會上八戰全勝,平均每場凈勝對手53分。加入NBA的波士頓凱爾特人隊後,拉塞爾11次奪得NBA的總冠軍。其中8次連續奪冠,這2個紀錄是後人無法超越的兩座高峰。拉塞爾在防守時總是等對手投籃出手後再起跳,然後和籃球一起上升,像扣排球似的將球打飛,或者拍向自己的前場,讓隊友發動快功。他進功時大多是搶得前場籃板球二次補籃。他的勾手投籃可以左右開,令人防不勝防。1959年他和「籃球皇帝」張伯倫在兩人平生的第一次交鋒中搶得35個籃板球。在和錫拉丘斯民族隊的一場比賽中勇奪51個籃板球。 13 年內為凱爾特人隊奪得11次總冠軍的拉塞爾說:「對我而言,最美好的一件事就是看著一群人相互合作、相互打氣,共同朝向冠軍的目標一齊邁進;我努力過,隊友也都努力過,我想我們的確是成功了。」 拉塞爾5次獲MVP獎,在1970年被選入NBA25周年最佳陣容,在1980年入選NBA35周年最佳陣容,同年,他被美國職籃作家協會票選為本世紀最偉大的球員。1998年當選NBA歷史五十大球星。 拉塞爾用他那神話般的防守才能和蓋帽技巧改變了籃球運動一個基本觀念--只重視進攻,不重視防守。他的成就實踐告訴人們,用出色的防守照樣可以贏得冠軍。1967年,拉塞爾被凱爾特人隊任命為隊員兼教練。成為NBA歷史上第一位黑人主教練。 TOP2:威爾特·張伯倫 熟悉NBA的朋友,可能沒有看過張伯倫(Wilt Chamberlain)的精彩比賽,但肯定聽過這名曾在一場比賽中取得100分的球員的大名。 張伯倫在1959年加入NBA的費城勇士隊(已解散),身高(2米18)的她和現NBA第一中鋒奧尼爾(Shaquille O\'Neal)差不多,但是,彈跳力、身體的靈活性卻可媲美「飛人」喬丹(Michael Jordan)……想像一個舉起手就能摸到籃圈,而跳起來又近達1米高的人打籃球,怪不得在他的全盛時期,幾乎沒有球員能守得住他。 實際上,許多人熟悉的張伯倫,都停留在他得分能力非常強這個點上,更多人不知道的是,張伯倫對於籃球,還有他「革命性」的大貢獻:因為他的出現,美國籃球聯賽改變了一些規則,而這些規則,也沿用到現在。 當張伯倫在59年加入NBA時,罰球區的寬度是3.6米(metre),然而,張伯倫卻常在「小」罰球區外守候,接到隊友的傳球後一個跨步就來到籃底「放」球進籃圈得分,這樣的得分伎倆張伯倫實在用得太純熟、也太輕易了(平均每場比賽得37.6分),NBA當局覺得不能再任他「為所欲為」,就在60年的聯賽中改變規則,將罰球區寬度改為4.8米。 然而,天才洋溢的張伯倫,不到半年就想到應變方法(簡單,再跨多一步嘛),結果,NBA當局只好向球場的寬度下手,然而,寬多12米的球場仍然難不倒張伯倫,他利用身高和彈跳力,一個轉身、跳起、投籃、入網,利落的動作絲毫不比「單刀直入」上籃來的遜色。 實際上,如果要論聯盟對他「異於常人」的得分能力所做出的刁難,早在他代表堪薩斯大學(Kansas University)參加大學聯賽的「帳」也要算上一筆,他的隊友通常只要把球往籃圈的方向拋高,再讓張伯倫跳起灌籃就能得分。結果,在對手都無法阻止他的情況下,大學聯賽當局只好規定,張伯倫不得手碰籃圈! 談起張伯倫,我們也不能只看到打籃球的張伯倫。這名全身充滿體育細胞的巨人,打排球也是世界級選手,打拳連拳王阿里也不敢小看。他還有另外一個「經典」之作:有生以來第一次跳高,就跳出接近世界記錄的成績! 曾經擔任過張伯倫教練的阿歷斯(Alex Hannum)就說了:「他簡直是一個體育奇才,不管他往哪一種體育項目發展,他都將有超凡的成就。還好,他選擇了籃球,讓籃球有了一個傳奇人物。」 然而張伯倫的「籃球傳奇」也不是被一致贊好的,一些NBA權威人士就對他的「個人主義」頗有意見。一名NBA前教練說:「張伯倫缺乏那麼一些團隊意識,打球常要隊友以他為中心。這多少就能解釋,這名『超人』球員,為什麼在他長達13年的職業球員生涯(張伯倫在73年宣布退休)中,只能協助球隊贏得兩次NBA冠軍。」 他的成就,就遠遠不如當時的另外一名「風雲人物」——波士頓凱爾特人隊(Boston Celtics)的比爾·拉塞爾(Bill Russell)(拉塞爾曾協助球隊在13年內贏得11次NBA冠軍)。 因為張伯倫的高得分,很多人也喜歡拿他和90年代的「籃球之神」邁克爾·喬丹作比較,球藝誰比較精湛見仁見智,可喬丹有一點卻是張伯倫比不上的,從不拈花惹草、不鬧花邊新聞和顧家的喬丹,一直在世人面前形成一個完美形象。張伯倫私生活的不檢點(他在91年出版的自傳中聲稱,從15歲開始,他曾和2萬名女子發生過性關系),讓他永遠只能成為「球場英雄」,走到場邊,對他風流成性的批評則不絕於耳。 這可能也是他雖然退休了整26年,卻無法像喬丹一樣,被人擺上「神台」的原因吧! 張伯倫小資料 【身高】2.18米 【體重】125公斤 【曾效力的球隊】 ·58至59年 哈林籃球隊 ·59年加入NBA,效勞費城勇士隊 ·65年轉會至費城76人隊 ·68年轉會至洛杉磯湖人隊,直到73年宣布退休 ·1999年10月12日,這名美國籃球歷史上、50名偉大球員之一的名宿,在家中因心臟病去世,享年62歲 【成就】 兩度協助球隊贏得NBA冠軍,67年代表76人隊,72年代表湖人隊 【個人成就】 ·62年3月2日對壘紐約尼克斯隊(New York Knicks)的比賽中,個人獨取100分,這是一項NBA記錄,至今無人能破。 ·60年11月24日對壘塞爾迪斯隊的比賽中,個人獨取55個籃板球(rebound),這是一項NBA記錄。 ·在61至62年球季中,參加72場比賽,平均每場比賽取得50.4分,這也是一項至今無人能破的NBA記錄。 ·在13年的職業球員生涯中,曾在118場比賽個人得分超過50分。 ·曾四次(60年、66至68年)贏得NBA最有價值球員獎 TOP3:奧斯卡-羅伯遜 人們親切地稱奧斯卡-羅伯遜(Oscar Robertson)為「大O」,他是NBA歷史上最偉大的球員之一。剛入NBA大門的羅伯遜便獲得了「NBA最佳新人」的稱號,隨後在十二個賽季入選NBA全明星陣容,9次入選NBA最佳陣容,獲得過一次NBA總冠軍(1971年雄鹿),一次NBA年度MVP和三次全明星賽MVP。1979年,羅伯遜入選美國籃球名人堂。 1961年的全明星賽上在紐約州的錫拉丘茲美舉行,身為新秀的奧斯卡-羅伯遜在一群老將中脫穎而出,率領西部聯隊以153-131戰勝東部聯隊。「一年級」菜鳥羅伯遜以23分14助攻的優秀戰績當選為本屆全明星賽上的MVP,14次助攻的戰績刷新了之前鮑勃-庫斯創下的全明星賽上的助攻記錄。 1964年,全明星賽自從1951年在波士頓誕生以後再次回到波士頓,東部聯隊111-107戰勝了西部聯隊,羅伯遜一馬當先,以26分的戰績再次當選為MVP,這是羅伯遜在四年中第二個全明星賽MVP。 1969年,巴爾的摩全明星賽上,已經九次出現在全明星賽場的羅伯遜第一次遭遇敗績,西部聯隊以112-123不敵東部聯隊,但是羅伯遜依然以24分的戰績當選為全明星賽MVP。 羅伯遜出生於1934年11月24日,身高196厘米。1960年,羅伯遜被辛辛那提皇家隊選中,從此開始了14年NBA輝煌征程。新秀年中,當年的「狀元秀」羅伯遜就因為出色的表現當選為當年的NBA最佳新人。第二個賽季里,羅伯遜的平均記錄達到了「三雙」——場均得到30.8分、12.5籃板和11.4次助攻,此戰績一時震驚整個NBA聯盟,羅伯遜達到連「魔術師」約翰遜或者「大鳥」拉里-伯德都難以達到的高度。 羅伯遜在辛辛那提皇家隊和密爾沃基雄鹿隊度過了14年的NBA職業生涯,他以26710分的得分記錄成為了NBA歷史上得分最高的後衛。而在所有球員中,僅有賈巴爾、卡爾-馬龍、威爾特-張伯倫、邁克爾-喬丹、莫塞斯-馬龍、艾爾文-海耶斯和奧拉朱萬七人的得分超過羅伯遜。 在所有退役的球員當中,羅伯遜以場均25.7分的戰績排名NBA第六位。在六個賽季中,羅伯遜的場均得分超過30分。雖然約翰遜-斯托克頓和「魔術師」超過了羅伯遜職業生涯中的助攻記錄——9887次助攻,但是也有不少人對這項排名置疑,他們認為羅伯遜所屬時代的助攻記錄比今天的記錄方式更為嚴格。另外,羅伯遜在整個職業生涯中的籃板記錄為7.5個籃板,並且曾一度雄踞球隊首位,這個記錄對於一名後衛來說非常罕見。 身高196厘米的羅伯遜是NBA賽場上第一位大個子後衛,當羅伯遜在NBA賽場砍下他的第一次助攻、第一個籃板、起跳命中他的第一分時,「魔術師」約翰遜才剛剛一歲。 羅伯遜到底有多優秀?凱爾特人主教練雷德-奧爾巴什曾這樣回答:「他優秀到讓我吃驚的程度。」羅伯遜的前隊友傑里-魯卡斯也曾說:「羅伯遜的優秀讓人難以致信,他遠遠走在時代的前面,沒有任何球員能與奧斯卡媲美。」 TOP4:傑里·韋斯特 歷史上最偉大的後衛之一,致命的跳投以及牛皮糖一般的防守使得這個只有6尺2吋的後衛在60-70年代早期的NBA所向披靡。作為球員韋斯特在湖人度過了輝煌的14個賽季,他成為NBA歷史上繼張伯倫和奧斯卡·羅伯森之後第三位得分達到25000大關的選手。韋斯特在他職業生涯的每個賽季都入選全明星陣容,並且帶領湖人9次殺入總決賽,可惜他們的總決賽有8次以失敗告終,其中六次都是被當時最炙手可熱的凱爾特人打敗。目前韋斯特仍然保持著季後賽得分和平均得分的記錄。 韋斯特的表現贏得了Mr.Clutch(關鍵先生)的美稱。韋斯特最為著名的一次壓哨投籃的是1970年的總決賽,湖人和尼克的進行第三場比賽,韋斯特後場以及長達60尺的投籃將雙方比分扳平,雖然湖人最終在加時賽中輸給了尼克,但是這一記投籃卻讓後人至今仍然津津樂道。 韋斯特曾經在一場比賽中打出四雙——17投16中,12次罰球全部命中;12個籃板12次助攻;並且以6尺2吋的身高讓對手吃了10次蓋帽!如此出色的表現仍然沒有讓韋斯特就此滿足,他對於自己的表現永遠都不感到滿足,這種追求完美的精神一直貫穿了他的整個職業生涯,包括後來成為湖人的教練和總裁。 雖然沒有足夠強壯的身體,但是韋斯特在場上的對抗從來不顧一切的拼勁讓對手都對他肅然起敬,韋斯特至少有九次因為這樣打斷了自己的鼻樑骨。韋斯特贏得了所有隨手的尊敬,1969年總決賽湖人被凱爾特人擊敗,但是賽後約翰·哈夫利切克走到韋斯特跟前說了一句「傑里,我愛你(Jerry, I love you)」,如此場面對於韋斯特來說並不罕見。 1971-72賽季渾身傷病以及連連失手的總冠軍讓33歲的韋斯特心灰意冷,他甚至准備就此退役。但是最終韋斯特還是決定繼續他的籃球生涯,這一次決定對於湖人來說也是一次偉大的決定。就在這一年,韋斯特幫助湖人迎來了球隊歷史上的第一坐總冠軍獎杯! 張伯倫和古德里奇在進攻中犀利無比,加上前凱爾特人名宿比爾·阿爾曼(Bill Sharman)成為球隊的新教練,湖人在這個賽季取得驚人的33場連勝!他們在賽季半程的時候取得了39勝3負的驚人戰績。這個賽季他們締造了NBA常規賽勝率的記錄——69勝13負,這個記錄一直到25年後的1996-97賽季才被飛人喬丹和菲爾·傑克遜率領的公牛提升到72勝10負。這個賽季韋斯特以25.8分成為得分王,並且每場比賽還有9.7次助攻。他們在總決賽第一場被老對手尼克擊敗,但是隨後卻暴風驟雨般的以一個四連勝結束戰斗,加上季後賽他們這個賽季總的戰績為81勝16負! 1974年總共參加了932場比賽,總得分25192的韋斯特結束自己的球員生涯,他的職業生涯總得分在張伯倫和奧斯卡·羅伯森之後排名第三。職業生涯的平均得分排名歷史第四,前三名分別是喬丹、張伯倫和埃爾金·貝勒。 結束球員生涯之後兩年,1976-77賽季韋斯特成為湖人的主教練。韋斯特離開球隊之後的兩個賽季湖人都和季後賽無緣,在韋斯特執教的三個賽季期間,湖人取得145勝101負的戰績,之後韋斯特又作為球探在湖人效力了三年,1982年成為湖人總裁。1980年代湖人王朝開始在韋斯特的手中建立起來。韋斯特在位期間湖人一共贏得四座總冠軍獎杯。 韋斯特1979 年入選籃球名人堂,他的44號球衣已被湖人隊高掛退休,當然,入選 14 次明星賽、 10 次聯盟第一隊以及 4 次防守第一隊的韋斯特也毫無疑問的是NBA五十位最偉大的球員之一。2002-03賽季傑里·韋斯特入主灰熊,成為新任總裁。和他一同到灰熊的還有在NCAA執教超過500勝的加里·科爾森。 TOP5:卡里姆·阿卜杜·賈巴爾 卡里姆·阿卜杜-賈巴爾1947年4月16日出生,身高2米18,6次獲NBA總冠軍,6次獲年獎,又獲決賽MVP獎。他在NBA20年的征戰中給後人留下了一大摞舉高無上的紀錄,「天鉤」的雅號世界聞名,1995年,入選美國籃球名人堂。 卡里姆·阿卜杜·賈巴爾出生於紐約市,原名劉易斯·奧辛道爾。小時候,他因為鶴立雞群而被孩子們視為怪物。上初中時,他為了掌握勾手投籃的技術常常在體育館內摸黑練習,至今NBA沒有人在這項技術上超過他,高中時,他帶領校隊奪得全國冠軍。後一帆風順地進入全美籃球名校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NCLA)投在了著名教練任登門下。結果在1967、1968和1969年連續3年NCLA都輕松奪得美國大學籃球比賽冠軍。而賈巴爾本身獲得3次全美大學最佳選手稱號。 1969夏,賈巴爾被剛剛加入NBA第二年的密爾沃基雄鹿隊在第一輪首位選中。當年賈巴爾就使雄鹿隊的戰績由第一年的27勝55負提升為56勝26負。賈巴爾剛出道就成為NBA中最有實力的新一代中鋒。他的平均每場28.8分的得分和平均每場14.5個籃板球分別排在全聞盟的第二和第三位。1971年,他和31歲的老將羅伯特森一起帶領雄鹿隊以4:0橫掃洛杉磯湖人隊,奪得他本人和雄鹿隊的第一個NBA冠軍。在雄鹿隊的6年,他4次當選最有價值球員,形成他籃球生涯中的第一個高峰。 1976年6月16日,賈巴爾轉會到湖人隊,在此效力14個賽季。1980年,這名天才中鋒和天才後衛「魔術師」約翰遜結合,此後為湖人隊建立了近十年的霸主地位,並在1980、1982、1985、1987和1988年5奪NBA總冠軍,賈巴爾又2次當選NBA最有價值球員,開創了他籃球生涯的第二個高峰。 賈巴爾除了繼承傳統中鋒的強健之外,還顯示了以前中鋒少有的靈敏、優雅和多才多藝。在籃球歷史上還沒有一個人可以象他一樣如此長時間和如此廣泛的統治著籃球賽場。他在20年NBA的生涯中所獲的榮譽令任何其他職業籃球選手難以企及;最佳新人獎,6次NBA總冠軍,6次NBA MVP獎,2次NBA總決賽MVP獎,19次參加NBA全明星賽,2次得分王。擁有8項NBA季後賽紀錄和7項全明星紀錄,在他1989年退役時,有9項主要的統計數據名列NBA第一,總得分38387分,比排在第二的張伯倫高了7000多分;共打了20個賽季;5762分的季後賽得分;6次最有價值球員稱號;57446分鍾的上場時間;參賽1560場;28307次出手投籃;15837次命中;3189次蓋帽。這些都印證了他在1971年,因為由天主教改信奉伊斯蘭教而改了自己的名字為卡里姆·阿卜杜·賈巴爾的含義--「強大的英雄」。
D. 新世紀風雲錄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新世紀風雲錄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涔﹀悕:鏂頒笘綰??浜戝綍
姝f枃
絎?竴絝 涓嶉……
別忘了採納喲
E. NBA歷史有哪些風雲人物
NBA歷史上的風雲人物主要有下面這些:
一、喬治·邁肯( George Mikan )
40年代後期和50年代初期,喬治·邁肯享譽籃壇,幾乎成為籃球的代名詞。那時觀眾人數最多的紐約尼克斯隊主場麥迪遜花園體育館,常常打出這樣的廣告--今晚籃球激戰:喬治?邁肯對尼克斯。正是因為他的威力,所以對手們只能通過讓他受傷的辦法阻止他進攻得分,為此邁肯的左、右腿都骨折過,1954年傷痕累累的邁肯在事業的巔峰期宣布退休。結束了他的球員生涯。 總冠軍5次(BAA1次,NBA4次),場均23.1分,2.8次助攻。
二、比爾·沃頓 (Bill Walton)
比爾·沃頓1952年11月5日出生,身高2米10,1978年獲MVP(最有價值球員)獎,入選NBA最佳陣容和最佳防守陣容,是NBA最有才華的巨人之一。1993年,沃爾頓入選籃球名人堂。 總冠軍2次,場均13.3分,3.4次助攻。
三 比爾·拉塞爾(Bill Russell)
比爾·拉塞爾1934年出生,身高2米06,1956年獲奧運會籃球金牌,11次獲NBA冠軍,其中包括一次8連冠軍,5次當選NBA最有價值球員,1967年成為NBA歷史上第一位黑人主教練。拉塞爾是籃球歷史上最偉大的防守型中鋒,1974年進入美國籃球名人堂。 總冠軍11次(9次球員,2次球員兼教練),場均15.1分,4.3次助攻。
四、威爾特·張伯倫(Wilt Chamberlain)
威爾特·張伯倫1936年8月21日出生,身高7尺1吋,1959年畢業與堪薩斯大學,加入費城武士隊。1967年,1969年兩次奪得NBA總冠軍,7次成為NBA得分王,11次成為籃板王,1963年3月2日更是創下了一場獨得100分的NBA紀錄,是籃球歷史上第一位全才明星。1978年,入選美國籃球名人堂。 總冠軍2次,場均30.1分,4.4次助攻。
五、戴夫·考恩斯 (Dave Cowens)
戴夫·考恩斯1948年10月25日出生,身高2米08,1973年獲NBA年度MVP獎,1976年入選NBA最佳防守陣容。他是NBA近代史上一個非常出色並且有著扎實基本功的中鋒。1990年,入選美國籃球名人堂。 總冠軍2次,場均17.6分,3.8次助攻。
六、威利斯·里德 (Willis Reed)
威利斯·里德,1942年6月25日出生,身高2米07,7次入選NBA全明星隊,1964年獲NBA最佳新人稱號,是NBA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得分手之一。1981年,入選美國籃球名人堂。 總冠軍2次,場均18.7分,1.8次助攻。
七、韋斯·昂塞爾德 (Wes Unseld)
韋斯·昂塞爾德,1946年3月14日出生,身高2米01,5次入選NBA全明星隊,1978年奪得NBA總冠軍,1969年獲MVP獎和年度最佳新人獎,人稱「碎骨機」中鋒,1987年,入選美國籃球名人堂。 總冠軍1次,場均10.8分,3.9次助攻。
八、摩西·馬龍 (Moses Malone )
摩西·馬龍出生於1955年3月23日,身高2米08,1983年獲NBA總冠軍,3次獲年度MVP,4次入選NBA最佳陣容,一次獲NBA總決賽MVP獎。他是NBA歷史上又一名全才英雄。也是NBA第一位高中選手。 總冠軍1次,場均20.6分,1.4次助攻。 九、卡里姆·阿卜杜勒·賈巴爾(Kareem Abl-Jabbar) 卡里姆·阿卜杜-賈巴爾(Kareem Abl-Jabbar)1947年4月16日出生,身高2米18,6次獲NBA總冠軍,6次獲年度MVP獎,又獲決賽MVP獎。他在NBA20年的征戰中給後人留下了一大摞舉高無上的紀錄,「天鉤」的雅號世界聞名,1995年,入選美國籃球名人堂。 總冠軍6次,場均24.6分,3.6次助攻。
十、奈特·瑟蒙德 (Nate Thurmond )
奈特·瑟蒙德1941年7月25日出生,身高2米11,7次入選 NBA全明星陣容,保持NBA一節比賽搶18個籃板球的紀錄。他是NBA歷史上球風最為兇悍硬朗的中鋒之一。他的名字在60、70年代的籃壇家喻戶曉。在 14年的征戰中,他平均每場得15分和搶15個籃板球,是整個NBA歷史上得分和籃板球之間平均比例最高的球星。1984年,入選美國籃球名人堂。 總冠軍0次,場均15.0分,2.7次助攻。
十一、保羅·阿里金 (Paul Arizin)
保羅·阿里金,1928年4月9日出生,身高1米94,3次入選NBA最佳陣容,兩次奪得NBA得分王稱號,10次入選全明星隊。保羅。阿里金是籃球的先軀,是籃球技術中「跳投」的鼻祖,可以說開創了籃球的新時代。 總冠軍1次,場均22.8分,2.3次助攻。
十二、 里克·巴里 (Rick Barry )
里克·巴里1944年3月28日出生,全名Richard Francis Dennis Barry III。身高1米98,一次獲NBA總冠軍,一次獲全明星賽MVP,一次獲總決賽MVP,5次入選NBA最佳陣容,4次入選ABA最佳陣容。他是唯一一名在大學聯賽(NCAA)、NBA和ABA都當過得分王的籃球明星。1986年,巴里入選美國籃球名人堂。 總冠軍1次,場均23.2分,5.1次助攻。
十三、埃爾金·貝勒 (Elgin Baylor)
埃爾金·貝勒1934年9月16日出生,身高1米95,10次入選NBA最佳陣容,1959年獲全明星賽MVP稱號。他是籃球史上最讓人賞心悅目的神投手之一,是一個既會跑又會投的典範。他將籃球「從地板上帶到了空中」,是籃球史上最早的飛人。他的籃板能力更是超乎尋常!1976年,貝勒入選美國籃球名人堂。 總冠軍0次,場均27.4分,4.3次助攻。
十四、朱利葉斯·歐文 (Julius Erving)
朱利葉斯·歐文1950年2月20日出生,身高2米01,1983年獲總冠軍,5次入選NBA最佳陣容,一次獲MVP獎。這位臂長手大的籃球天才是NBA歷史上第一位將扣籃演繹為藝術的「飛人」,他將滯空和飛滯動作帶入了NBA,開創了藝術籃球的先河。其1980年總決賽對陣湖人時的籃板後上籃,更是被譽為NBA史上最精彩的上籃。1993年,入選美國籃球名人堂。 總冠軍1次,場均22.0分,3.9次助攻。 十五、戴夫·德布斯切爾(Dave Debusschere)戴夫·德布斯切爾1940年10月16日出生,身高2米,1970、1973年兩獲NBA冠軍,1975年作ABA聯盟總裁,在任期間,完成了ABA和NBA的合並,為NBA的繁榮景象奠定了基礎。他個性堅強,是籃球運動有史以來最好的防守隊員之一。 總冠軍2次,場均16.1分,2.9次助攻。
十六、約翰·哈夫利切克 (John Havlicek)
約翰·哈夫利切克1940年4月8日出生,身高1米95,連續4次入選NBA最佳陣容,13次當選NBA全明星。賽場上約翰是一個永遠使不完力氣的「人類電機」,同時又是一個出色的得分手,控制球專家和防守專家。他的腦子、手和腳總比對手要快一拍。 總冠軍8次,場均20.8分,4.8次助攻。
十七、埃爾文·海耶斯 (Elvin Hayes)
埃爾文·海耶斯1945年11月17日出生,身高2米06,1978年奪得NBA冠軍,是NBA歷史上最有天賦的大前鋒之一,以籃下的各種轉身跳投聞名,同時他的攻擊性防守也讓對手大傷腦筋,1989年,海耶斯入選美國籃球名人堂。 總冠軍1次,場均21.0分,1.8次助攻。
十八、傑里·盧卡斯 (Jerry Lucas)
傑里·盧卡斯1940年3月30日出生,身高2米05,1960年獲奧運會冠軍,1973年獲NBA總冠軍,3次入選NBA最佳陣容,7次入選NBA全明星隊。他是美國籃球史上僅有的3位在高中、大學、奧運會和職業聯賽上均獲得冠軍稱號的選手之一,於1979年入選美國籃球名人堂。 總冠軍1次,場均17.0分,3.3次助攻。
十九、鮑勃·佩蒂特 (Bob Pettit)
鮑勃·佩蒂特1932年11月12日出生,身高2米06,11年都被評選NBA全明星隊,1956、1959年2次獲MVP獎,1958年奪得NBA總冠軍。他被譽為NBA50年代最偉大的大前鋒,是NBA歷史上第一個得分達到20000分大關的得分手,尤為擅長二次進攻,被比爾拉塞爾稱為「創造了二次進攻概念」的偉大球員。1970年佩蒂特入選美國籃球名人堂。 總冠軍1次,場均26.4分,3.0次助攻。
二十、多爾夫·謝伊斯 (Dolph Schayes)
多爾夫·謝伊斯1928年4月19日出生,身高2米03,6次入選 NBA最佳陣容,一次奪得NBA總冠軍,13次出戰NBA全明星賽,他作為一名投手和一名兇狠的籃板球手,在NBA初創的歲月到籃球成為一項人們喜聞樂見的體育賽事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1972年入選美國籃球名人堂。 總冠軍1次,場均18.5分,3.1次助攻。
二十一、詹姆斯·沃西 (James Worthy)
詹姆斯·沃西1961年2月27日出生,身高2米06,1988年獲NBA總決賽MVP。80年代的湖人隊,沃西有如一股強勁的旋風竄天而起,然後像閃電一樣的直劈籃筐,最讓人瘋狂,是「季後賽歷史上最出色的5-10名優秀選手之一」。(「魔術師」約翰遜語)。 總冠軍3次,場均17.6分,3.0次助攻。
二十二、凱文·麥克海爾 (Kevin Mchale)
凱文·麥克海爾1957年12月19日出生,身高2米08,兩次獲NBA最佳第6人,7次當選NBA全明星隊員,1995年出任森林狼隊俱樂部副主席。他是古往今來,身材最適合打籃球的選手。由於四肢出奇的長,使他成為籃下最具有威脅的大前鋒之一。 總冠軍3次,場均17.9分,1.7次助攻。
二十三、拉里·伯德(Larry Bird)
11度入選All-Star 1980:最佳新人 1982:明星賽MVP 1984,1985,1986:季節賽MVP 1984,1986:冠軍賽MVP 三度NBA總冠軍拉里·伯德1956年12月7日出生,身高2米06,3次獲NBA年度MVP獎,2次獲NBA總決賽MVP獎。拉里·伯德在黑人球員主宰的NBA聯盟中,是「白人的希望。」 總冠軍3次,場均24.3分,6.3次助攻。 二十四、奈特·阿奇博爾德(Nate Archibald) 奈特·阿奇博爾德生於1948年9月2日,身高1米85,6次入選全明星陣容,一次獲全明星賽MVP。他的歷程是一個出身貧苦的孩子和命運抗爭的故事。他是NBA歷史上唯一能在一個賽季中得分和助攻均排在聯盟第一位的選手。1991年,阿奇博爾德入選美國籃球名人堂。 總冠軍1次,場均18.8分,7.4次助攻。
二十五、戴夫·賓 (Dave Bing)
戴夫·賓1943年11月24日出生,身高1米92,1967年獲NBA「最佳新人獎」,一次獲NBA得分王。戴夫退役後自力更生,經營起私人企業,成為美國工業巨子。1991年,戴夫入選美國籃球名人堂。 總冠軍0次,場均20.3分,6.0次助攻。
二十六、鮑勃·庫錫 (Bob Cousy)
鮑勃·庫錫1928年8月9日出生,身高1米85,1次獲NBA年度MVP, 2次全明星賽MVP,10次入選NBA最佳陣容,他為後世的籃球選手樹立了學習的典範和榜樣。1970年,入選美國籃球名人堂。1989年,擔任這個以籃球之父史密斯博物館命名的籃球最高榮譽機構的主席。 總冠軍6次,場均18.4分,7.5次助攻。
二十七、比利·坎寧安(Billy Cunningham)
比利·坎寧安1943年6月3日出生,身高1米98,1967年獲NBA冠軍,1973年獲NBA年度MVP,三次入選NBA最佳陣容。比利·坎寧安在NBA中當過球星、主教練、評論員和老闆,他的NBA故事最為離奇和精彩。1990年,入選紐約市的籃球名人堂。 總冠軍1次,場均20.8分,4.0次助攻。
二十八、沃爾特·弗雷澤 (Walt Frazier)
沃爾特·弗雷澤1945年3月29日出生,身高1米93,1970、1973年兩獲NBA總冠軍,4次入選NBA最佳陣容,7次入選全明星隊,是NBA歷史上第一架「滑翔機」。1986年,弗雷澤入選美國籃球名人堂。 總冠軍2次,場均18.9分,6.1次助攻。
二十九、喬治·格文 (George Gervin)
喬治·格溫1952年4月27日出生,身高2米03,4次獲「得分王」稱號,一節比賽得33分,創NBA紀錄,9次入選NBA全明星隊,一次獲全明星賽MVP獎。格溫是NBA歷史上第一個3次成為NBA得分王的後衛隊員,於1996年入選美國籃球名人堂。 總冠軍0次,場均26.2分,2.8次助攻。
三十、哈爾·格瑞爾 (Hal Greer)
哈爾·格瑞爾1936年6月26日生,身高1米88,1967年獲NBA總冠軍,連續10年入選NBA全明星隊。哈爾·格瑞爾屬於那種籃球技術特別嫻熟和全面的後衛。1981年,格瑞爾被選入美國籃球名人堂。 總冠軍1次,場均19.2分,4.0次助攻。
三十一、薩姆·瓊斯 (Sam Jones)
薩姆·瓊斯1933年6月24日出生,身高1米93,5次入選NBA全明星陣容。薩姆·瓊斯是NBA早期的傑出黑人球星中的一位。1983年,他入選美國籃球名人堂。 總冠軍10次,場均17.7分,2.5次助攻。
三十二、 皮特·馬拉維奇(Pete Maravich)
皮特·馬拉維奇1947年6月22出生,身高1米96,1970年獲全美大學最佳球員稱號,2次入選NBA最佳陣容,4次當選NBA全明星隊員。「手槍」皮特?馬拉維奇的名字是NBA歷史上最為響亮的招牌之一。1986年,馬拉維奇入選美國籃球名人堂。 總冠軍0次,場均24.2分,5.4次助攻。
三十三、埃爾·門羅 (Earl Monroe)
埃爾·門羅1944年11月21日出生,身高1米90,4次入選全明星隊,1967年當選NBA最佳新人,1973年獲NBA總冠軍。門羅是一位出神入化的控制球大師和一對一的專家。他的生涯改變了人們對後衛只會傳球,不善進攻的傳統觀念和認識。 總冠軍1次,場均18.8分,3.9次助攻。
三十四、奧斯卡·羅伯遜 (Oscar Robertson)
奧斯卡·羅伯遜1934年11月24日出生,身高1米96,1961年獲NBA最佳新人,12個賽季入選NBA全明星陣容,9次入選NBA最佳陣容,奪得一次NBA年度MVP和一次全明星賽MVP。他是NBA當之無愧的全能冠軍。 1979年,入選美國籃球名人堂。 總冠軍1次,場均25.7分,9.5次助攻。
三十五、比爾·夏爾曼 (Bill Sharman)
比爾·阿爾曼1926年5月25日出生,身高1米86,7次入選NBA最佳陣容或第二陣容,8次參加全明星賽。他是NBA首批革命性的後衛之一,也是NBA歷史上第一位將投籃命中率提高到40%以上的後衛隊員。1973年,阿爾曼入選美國籃球名人堂。 總冠軍4次,場均17.8分,3.0次助攻。
三十六、 傑里·韋斯特 (Jerry West)
歷史上最偉大的後衛之一,致命的跳投以及牛皮糖一般的防守使得這個只有6尺2吋的後衛在60-70 年代早期的NBA所向披靡。作為球員韋斯特在湖人度過了輝煌的14個賽季,他成為NBA歷史上繼張伯倫和奧斯卡·羅伯森之後第三位得分達到25000大關的選手。韋斯特在他職業生涯的每個賽季都入選全明星陣容,並且帶領湖人9次殺入總決賽,可惜他們的總決賽有8次以失敗告終,其中六次都是被當時最炙手可熱的凱爾特人打敗。目前韋斯特仍然保持著季後賽得分和平均得分的記錄。 總冠軍1次,場均27.0分,6.7次助攻。
三十七、倫尼·威爾肯斯 (Lenny Wilkens)
倫尼·威爾肯斯1937年10月28日出生,身高1米86,9次入選NBA全明星隊,贏球場數最多的NBA主教練,1996年「夢之三隊」主教練,率隊在自己的家鄉亞特蘭大獲奧運會金牌。1989年,入選美國籃球名人堂。 總冠軍1次(作為教練),場均16.5分,6.7次助攻。
三十八、埃文·約翰遜 Earvin Johnson
「魔術師」約翰遜生於1959年8月14日,身高2米06,3次獲年度MVP獎。是他將更多的理念、智慧和技巧帶到了籃球場,使得籃球運動的觀賞性和競爭性在80年代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約翰遜無疑是NBA歷史上最偉大的球星之一。 2002年約翰遜被選入美國籃球名人堂。 總冠軍5次,場均19.5分,11.2次助攻。
三十九、伊塞亞·托馬斯 Isiah Thoma
伊塞亞·托馬斯1961年4月30日出生,身高1米85,12次入選NBA明星隊,1984-1986年3次入選NBA最佳陣容,1990年獲總決賽MVP獎。他和鮑勃·庫錫一起被譽為兩個籃球場上最不可思議的「小個子」。 2000年托馬斯被選入美國籃球名人堂。 總冠軍2次,場均19.2分,9.3次助攻。
四十、羅伯特·帕里什 Robert Parish
羅伯特·帕里什1953年8月30日出生,身高2米17,9次入選NBA全明星隊。至今他已在NBA闖盪了22年,是NBA出戰場數最多的球員,超過了「天鉤」賈巴爾。在NBA球員中,帕里什可稱是上是「化石級」球星。 總冠軍3次,場均14.5分,1.4次助攻。
四十一、 帕特里克·尤因 Patrick Ewing
帕特里克·尤因1962年8月5日出生,身高2米14,11次入選NBA全明星隊,5次入選NBA最佳陣容,1992年入選夢之隊,是近十年中,NBA中鋒裡面投籃技術最好的球員之一。1984年和1992年兩屆奧運會金牌獲得者。2008年尤因被選入美國籃球名人堂。 總冠軍0次,場均21.0分,1.9次助攻。
四十二、哈基姆·奧拉朱旺 Hakeem Olajuwon
哈基姆·奧拉朱旺1963年1月21日出生,身高2米16,籃下腳步靈活,人稱「大夢」。1989、1990年兩度NBA籃板王,1994、1995年兩獲NBA總冠軍,1次榮獲年度MVP,兩次總決賽MVP,12次入選全明星隊。1996年,獲奧運會男籃金牌,是現代NBA最優秀中鋒之一。 2008年奧拉朱旺被選入美國籃球名人堂。 總冠軍2次,場均21.8分,2.5次助攻。
四十三、沙奎爾·奧尼爾 Shaquille O'Neal
在1992年NBA選秀第一輪作為還未畢業的大學生被奧蘭多魔術隊選中,1996年7月18日作為自由球員與洛杉磯湖人簽約。 擁有令人羨慕的身高和體重,是籃下的巨無霸,而且技術動作一點也不笨拙,相反往往以靈活的轉身繞過對方中鋒,或大力扣籃或小拋射,並且擁有出色的籃板及蓋帽優勢。 球場之外的奧尼爾,一位搖滾歌手和影視演員,他已經出了自己的數張歌曲專集和影片。 總冠軍4次,場均24.7分,2.6次助攻。 2011年6月2日,這位富有傳奇性的偉大中鋒宣布退役。
四十四、大衛·羅賓遜 David Robinson
大衛·羅賓遜1965年8月6日出生,身高2米16,1990年獲NBA最佳新人稱號,4次入選 NBA最佳陣容和最佳防守陣容,1995年獲NBAMVP獎,1992年和1996年入選美國夢之隊和夢三隊,獲2枚奧運會金牌。是速度最快,暴發力最強和最為靈活的籃球巨人之一。1998-1999賽季率領馬刺隊奪得總冠軍。 2009年羅賓遜被選入美國籃球名人堂。 總冠軍2次,場均21.1分,2.5次助攻。
四十五、查爾斯·巴克利 Charles Barkley
在1996-1997賽季,查爾斯·巴克利成為NBA歷史上繼張伯倫、卡里姆·阿卜杜-賈巴爾和埃爾金·貝勒之後,第四位得分突破了20000分、籃板球超過10000個和助功超過了3500次的選手。 2006年巴克利被選入美國籃球名人堂。 總冠軍0次,場均22.1分,3.9次助攻。
四十六、卡爾·馬龍 Karl Malone
卡爾·馬龍,路易斯安納州的薩穆菲爾德人,1963年7月24日出生,身高2米06,體重116公斤,是NBA的前鋒中身體最棒的球員。1997年獲「最有價值球員」稱號,1988-1997(1990因傷未上場)入選全明星陣容。他還是美國1992 年巴塞羅那奧運會「夢之一隊」和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夢之三隊」的成員。他連續8個賽季保持著爵士隊「得分王」和「籃板王」的稱號。 2010年被選入美國籃球名人堂. 總冠軍0次,場均25.0分,3.6次助攻。
四十七、斯科蒂·皮蓬 Scottie Pippen
斯科蒂·皮蓬1965年5月29日出生,身高2米01,6次入選NBA最佳防守陣容,7次入選東部明星聯隊,1994年全明星賽得MVP獎,1992年和1996年兩獲奧運會金牌,是現代NBA球星中最多才多藝的之一。 總冠軍6次,場均16.1分,5.2次助攻。2010年被選入美國籃球名人堂.
四十八、邁克爾·喬丹 Michael Jordan
一個具有集優雅、力量、藝術、即興能力於一身的卓越運動員,邁克爾.喬丹重新定義了nba超級明星的含義。他是世界上公認的最棒的。他不僅僅是在他的時代的最佳運動員,而且幾乎是nba中最棒的。在1993-1994賽季前的意想不到的宣布退役,而在棒球小聯盟打球一年後,他又令人驚奇的帶著他完好無缺的球技回到了公牛隊。95-96賽季他贏得了第八次得分首位紀錄,而且帶領公牛隊獲得了他們90年代的第四次總冠軍,而在1996-1997賽季他又把這兩項紀錄各遞進了一級。邁克爾.喬丹的籃球生涯的簡要概述可以做出很好的證明。喬丹這位6尺6寸美國紐約布魯克林區人在北卡羅蘭那州的威爾明頓念了高中,而在那裡,作為一個高二學生他卻被排除在籃球隊之外。而在北卡大學的大學生涯中,作為一個一年級的新生他效力於一支NCAA的冠軍球隊而且在冠軍賽中投中了一個制勝的球。因此他在1983年和1984年被體育新聞界評為年度大學球員,而且在1984年獲得了奈史密斯獎和伍登獎。2009年喬丹被選入美國籃球名人堂。 總冠軍6次,場均30.1分,5.3次助攻。 四十九、 克萊德·德雷克斯勒Clyde Drexler 德雷克斯勒與芝加哥公牛隊的美國籃球巨星喬丹一樣,屬於有天分的球員,他的速度和彈跳非常出色,在場上常給對手一種壓力,被人稱為籃球場上的「滑翔機」。2004年德雷克斯勒被選入美國籃球名人堂。 總冠軍1次,場均20.4分,5.6次助攻。
五十、約翰·斯托克頓 John Stockton
約翰·斯托克頓1962年3月26日出生,身高1米85,NBA歷史上助攻、搶斷次數最多的球員。連續9次當選NBA助攻王,9次入選NBA全明星隊,1993年獲全明星賽MVP獎,1992年和1996年兩獲奧運會金牌,是NBA有史以來最出色的傳球專家和最令人防不勝防的搶斷專家。2009年斯托克頓被選入美國籃球名人堂。 總冠軍0次,場均13.1分,10.5次助攻。
編輯本段五十一、文斯·卡特 Vince Carter
文斯·卡特(1977年1月26日—)史上最令人難忘的籃球巨星,出生於美國佛羅里達州代頓海灘市(Daytona Beach, Florida),美國職業籃球運動員,司職得分後衛,也能出任小前鋒的位置,效力於NBA菲尼克斯太陽隊。1998年NBA選秀大會上以首輪第5位被金州勇士隊挑中,後被交易至多倫多猛龍隊。2004年,卡特又被交易到新澤西網隊,在新澤西待了5個賽季後,於2009年被交易到奧蘭多魔術隊。2010年12月又被交易到菲尼克斯太陽隊。綽號:加拿大飛人(air Canada)、半人半神(Half Man,Half Amazing)、UFO(不明飛行物)、Vinsanity、Invincible
編輯本段2006年增補的10大巨星
51阿倫·艾弗森
總冠軍0次,場均27.1分,6.2次助攻。
52科比·布萊恩特
總冠軍5次,場均25.1分,4.6次助攻。
53蒂姆·鄧肯
總冠軍4次,場均21.4分,3.2次助攻。
54康尼-霍金斯
總冠軍0次,場均16.5分,4.1次助攻。
55凱文·加內特
總冠軍1次,場均20.2分,4.3次助攻。
56多米尼克·威爾金斯
總冠軍0次,場均24.8分,2.5次助攻。
57加里·佩頓
總冠軍1次,場均16.3分,6.7次助攻。
58賈森-基德
總冠軍1次,場均13.8分,9.2次助攻。
59鮑勃·麥卡杜
總冠軍2次,場均22.1分,2.3次助攻。
60雷吉·米勒
總冠軍0次,場均18.2分,3.0次助攻。 61德克·諾維斯基 總冠軍1次,場均22.9分,8.5個籃板。
希望回答對你有幫助。
F. NBA歷史上最厲害的籃球風雲人物是誰
邁克爾·喬丹(Michael Jordan,1963年2月17日-):美國NBA著名籃球運動員,被稱為「空中飛人」。他在籃球職業生涯中創造了刷屏般無可枚舉的紀錄,是公認的全世界最棒的籃球運動員,也是NBA歷史上第一位擁有「世紀運動員」稱號的巨星。他將NBA推廣至全球每個角落,成為好萊塢以外又一無可阻擋的美國文化,他為聯盟帶來的收入至少在100億以上,也把耐克公司從一家小公司變成聞名世界的超級巨頭。2010年3月19日,已經退役的邁克爾·喬丹成功收購NBA夏洛特山貓隊,成為山貓隊的老闆。
G. NBA從古至今都有哪些戰術以及特點
風雲第二刀之華山論劍
——2006-07賽季得分王歸屬揭密
值此新賽季揭幕之際,我們為讀者們搜集整理了上賽季得分榜前五位球員的進攻組成結構和得分區域,研究他們進攻特點和得分軟肋,從而揭示到底達到何種水準才算是NBA武林的絕世高手。科比能否重現81分神跡,而立之年的艾弗森尚能飯否,維德、詹姆斯年輕一代誰能挑戰科比……誰會是2006-07賽季新科得分王,所有答案就擺在你眼前。
引子:
「中神通」科比、「東邪」艾弗森、「南帝」詹姆斯、「北俠」維德、「西狂」阿倫納斯,這是江湖中好事者為當今幾位武功最高者排定的座次,後來竟然一傳十,十傳百,成為天下皆知的秘密。時光飛逝,中原板盪,雲涌風起,轉眼中秋便過,又一屆論劍大會在華山如期舉行。
十月最後一個清晨,華山腳下,三人圍坐……
阿倫納斯冷冷地對科比道:「你先來吧!」
科比微微一笑:「兄弟怎恁地心急,這里是華山腳下,要比,也是上山之後等到明日天明再比。」
詹姆斯獅子臉上怒目一圓:「早到早比,遲到遲比,不必羅嗦!」
「詹兄是急著找死嗎?」山坳後轉出兩個人。說話的正是維德,一雙眼睛直瞪瞪地盯著勒布朗。他旁邊是艾弗森,只見小艾手裡抓著一把石子,不停地拿手指望出彈:「天,下,第,一?」
……
在籃球場上,最能證明一位球員能力的就是得分。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在NBA這個籃球世界中,MVP誰屬、總冠軍之爭,誰能拿到得分王,這是永恆的三大熱門話題,當然作為一個沒有任何實物形式獎杯或者獎狀的口頭榮譽,也許有些球迷不禁要問,在NBA球員個人榮譽中,MVP、全明星或者最佳防守球員等這些都是體現一個NBA球員價值所在的榮譽,為何無數球迷會對得分王這樣一個「無冕之王」如此另眼相看。我們看來,這是由籃球運動本身的特點決定的,當年奈·史密斯博士發明籃球的時候就是為了笑話自己的弟子比誰能把破皮撣子扔進筐子最多次,投進投不進另當別論,比賽實際上就是在表演進攻,而這也正是NBA的根本吸引力所在,至於之後的諸多規則變換和鐵血防守,那隻是在進攻上衍生出的附屬物或者催化劑,如果有一天NBA的防守強到一場比賽球隊雙方只能投進1、2個球,相信不會再有多少球迷買票進場觀看比賽。所以,我們說,進攻和得分才是NBA的生命,而我們平常所津津樂道的和大多數球迷沒有兩樣,無非是球員的進攻手段和得分故事。
自然,說起得分王和進攻潮流就不能不從它的源頭說起,只要是有點NBA常識的人都知道,是費城76隊的「北極星」一手締造了NBA的得分神話,是維爾特·張伯倫第一次讓世間的凡人領略到了瘋狂得分和個人進攻的超凡魅力。1962年3月2日,當時效力於費城76人的張伯倫在對陣紐約尼克斯隊時不可思議地拿下100分。相信即使再過50年,也沒有人會打破張伯倫這一紀錄,那100分代表著一個神話時代。
不過真正說道NBA的得分王,某種意義上,只有一個名字能夠代表它的全部內涵,那就是「邁克爾·喬丹」。在張伯倫和賈巴爾的時代,盡管他們是籃球場上的霸主,但他們的魅力在那些黑白鏡頭時代前是蒼白的,但職業生涯平均每場貢獻31.5分的喬丹是不同的,作為NBA歷史上唯一一位職業生涯中獲得10次得分王榮耀的球員,「永遠的得分王」為後輩們豎起了一座似乎無可超越的豐碑。
但是,2006年1月23日,當看到科比在下半場拿下55分,全場拿下驚天地泣鬼神的81分時,似乎所有球迷都看到超越前輩們的曙光,2005-06賽季場均35.4分,喬丹之後的第一人,或許只有科比,才能挑戰張伯倫單場100分的紀錄,或許只有科比,才能真正接起下一屆「得分王」的重擔。當然,不要忘記那位NBA歷史上最偉大的小個子球員,已經獲得了4次得分王稱號並保持現役NBA球員單場40分場次紀錄的阿倫·艾弗森以及年輕一代球員中的佼佼者「小皇帝」勒布朗·詹姆斯和「閃電俠」德懷恩·維德,這幾位聯盟中的頂級現役球員在球場上所展現出來的天才得分能力比起他們的前輩們來,可以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當然,盡管我們這樣連篇累牘地贊美聯盟的進攻浪潮和得分王傳統,但沒有什麼球員會在場下公開承認自己在場上比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得分進攻表演欲,是為了競爭得分王,他們總是說球隊和整體的利益是放在第一位的,他們腦子里想的只有如何幫助球隊取得下一場勝利和季後賽門票雲雲,這些並不是虛偽的謊話,因為個人進攻的確關繫到球隊的整體進攻,關繫到球隊的勝負,而且對手也不可能會讓你總在他們頭上撒野。如果沒有菲爾·傑克遜的默許,科比也不會得到猛龍81分的第四節上場時間,所以,真的要拿下一個得分王,真本領是首位,但個人在球隊進攻中所佔的比重和倚重程度也是關鍵,最後還有個人健康度和狀態穩定等若干因素。 不過,對我們下文中要研究的幾位球星來說,這些都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
值此新賽季揭幕之際,我們為讀者們搜集整理了上賽季得分榜前五位球員的得分手段和得分區域,以平面和立體兩種圖表清晰做一個對比和參照,研究他們進攻特點和得分軟肋。我們不願意輕率地預測這其中哪位球員能成為2006-07賽季得分王,又或許你已經厭倦了天天去NBA官方網站和82GAMES查閱數據了,我們推出的這種新的圖表研究模式,比較起來更直觀和一目瞭然。至於誰會是新任得分王,大家看了下文之後自己判斷,WE WILL SEE。
球星個人進攻組成百分比圖表詳解
如果你想要能夠自己喜愛的球星的進攻方式組成看個明白,這里有些專業籃球術語的意思你就必須先行基本了解一下,下列一共有12項,每項都代表一種個人進攻組成手段,它們組合在一起就涵蓋了這位球員在球場進攻一端所做的全部努力。
ZONE
NBA聯盟和國際籃聯在打球理念上最大的不同可能就在於,NBA是幾十年如一日的一對一防守模式,而國際籃聯的比賽則更多推崇聯防,強調集體防守的力量。這兩年NBA為了和國際籃球接軌,部分球隊主教練也開始在比賽中實驗性地採用一些聯防,但通常只是戰術性的聯防,意圖是攪亂對方的進攻布置,時間不超過2分鍾,但對於不熟悉聯防模式的NBA球員來說,這幾回合內的得分機率通常都不高。
TRANSITION
英文全程為transition offense,轉換快攻,意思是在積極主動侵略性強的防守中的斷球、封蓋或者造成的進攻方受迫性失誤,防守方從中得到的快攻機會所完成的進攻,由於攻防轉換的突然性,防守球員在退防中很難組織起有效的防守陣型和對進攻球員做出有效的防守動作,進攻球員大多可以輕松上籃得到分數。
HAND OFF
Hand off 一詞源自美式橄欖球術語,意為手遞手傳球。在橄欖球比賽中你常常會看到衛線隊員把球直接傳遞到同伴手中,而不是用拋(toss)或扔(throw)的方式。籃球比賽中Hand off同樣被用來指代兩位球員之間的手遞手傳球,習慣中運用更多的是大個內線球員傳球給後衛球員的用法,在這里我們引申為大個內線球員為衛線球員創造出的無人防守得分機會。
P&R ball handler
P&R就是PICK&ROLL(擋拆)的簡寫,進攻方小組配合對防守體系的一種破壞作用,即單擋球員為持球球員阻擋防守球員的貼身追蹤,從而造成對方防守上形成的漏人、交換防守或者補位上的延遲等一系列對於防守不利的局面,而ball handler即是擋拆戰術中的那個運球球員,通常是技術全面的後衛或者小前鋒,他們的也是擋拆兩人組合中相對主動的一方,他們的技術水準決定了擋拆的最後是傳球還是自己得分。
SPOT UP
定點跳投,這是籃球比賽中相對簡單的一種進攻技術,它要求執行球員有著精準的射術和相對開闊的無人防守區域,這種空擋跳投通常由戰術配合在場上導出機會或者球星單打吸引包夾後向外分球所得,定點跳投占據球員攻擊手法很高比重說明這位球員的進攻手段單一,在進攻方面是位功能型球員,或者教練沒有給他足夠的發揮空間。
CUT
從字面上理解為切入,但這里並不是指的運球切入上籃,側重於空手無球切入,在內線人縫間穿梭跑動,利用隊友的多重掩護擺脫防守者尋求投籃機會,空手切入後得到隊友妙傳到籃下的皮球得分。
ISO
Iso是英文單詞isolation的縮寫,簡單了說就是個人單打,當然前提細究起來較為苛刻,NBA中指的個人單打一定是場上其它8位球員都聚集到球場一側給進攻球員空出以籃筐為原點不少於60度的扇形表演空間,(通常是指面向籃進攻)這在NBA是最普遍最常見的一種得分方式,它佔了球隊所有進攻相當大的比重,同時這也是NBA最好的售票武器和球星廣告。
P&R ROLL MAN
同上,P&R仍舊是PICK&ROLL(擋拆)的簡寫,這里著重的是Roll man,即在擋拆中做單擋的那位球員,因為籃球比賽中大個內線球員的運球能力較差,加之身高體重面積大,一般戰術設計中都安排他們為外線球員單擋,擋完之後大個球員會順勢溜進內線,就好比當年經典的「猶他二老」——馬龍斯托克頓組合,當兩個防守球員都搶前一步防守外線斯托克頓的防守,後者的妙傳就給了馬龍內線輕松得分的機會。
OFF. SCREEN
空手無球掩護,原為off ball screen,省去了中間的BALL「籃球」一詞,它是擋切戰術的核心內容之一,和擋拆戰術比較接近,假意突破利用隊友的掩護繞出來接球跳投的戰術,這需要有相當投射威脅的跑投手,聯盟中球員的典型例子即為活塞隊的攻擊後衛理查德·漢密爾頓,和已經退役了的步行者隊球星米勒一樣,身材高高瘦瘦的漢密爾頓利用自己的靈活性和純熟走位技巧甩開防守得分。
OFF. REBOUND
前場籃板球得分就不需要任何解釋了,所有玩過籃球打過比賽的同學都知道,陣地戰中最簡單的得分機會就是搶到進攻籃板直接二次進攻,很難有防守球員能夠在電光火石間做出及時的反應。
POST UP DOUBLED
在低位被雙人包夾下進攻,如果說內線低位背身單打本身已經是對進攻球員綜合技術運用的強大考驗,那麼在被雙人低位包夾的情況下球員還能做出合理的進攻選擇絕對是讓人嘆為觀止,這要求冷靜的判斷和超強的個人身體素質,能達到這個水準的都是聯盟的佼佼者。
POST UP
進攻方持球球員背對籃框,對方防守球員則隔在進攻球員和籃筐之間,進攻球員利用扎實的腳步動作和身體力量進攻得分的方式,大多適用於內線球員,也有身體素質較好的外線球星偏好於這種攻擊手段。————————————————————————
名字 出場次數 平均上場時間 POST UP POST UP DOUBLED OFF. REBOUND OFF. SCREEN P&R ROLL MAN ISO CUT SPOT UP P&R ball handler HAND OFF TRANSITION ZONE
科比·布萊恩特80 41.06 8.1% 2.2% 1.8% 0% 2.4% 38.5% 7.7% 4.6% 14.9% 3.4% 15% 1.4%
阿倫·艾弗森72 43.03 0.7% 0.1% 0.9% 0% 2.1% 32.1% 9.3% 3.7% 25.4% 5.8% 18.5% 1.3%
勒布朗·詹姆斯79 42.53 7.2% 2% 2.1% 0.1% 2.6% 29% 5.5% 6.5% 24.7% 0.9% 18.7% 0.7%
吉爾伯特·阿倫納斯79 42.25 6% 1.3% 1.7% 0.1% 2.8% 28.3% 9.8% 7.6% 17% 4.4% 19.5% 1.3%
德懷恩·維德74 38.73 5.7% 1% 3.6% 0% 5.4% 19% 7.3% 11.1% 22.8% 2.5% 18.7% 3.1%
攻擊組成
上賽季之前,NBA歷史上最著名的得分王之爭發生在1977-78賽季。那年「冰人」喬治·格文拿了得分王,他的場均得分27.22分只比排第二的大衛·湯普森多0.07分,那是NBA得分榜前兩位分數差距最小的一次,盡管得分差距極小,但他們與科比艾弗森詹姆斯們大開大闔的得分之爭並無區別,想要拿到得分王,需得細微之處才顯現差距。這五位球星每人都有著他們自己個人的進攻套路和相對擅長的攻擊區域,從圖中的顏色比例我們可以輕易看出,盡管存在個體差異,但五人絕大多數的進攻都集中在三種方式上——快攻,利用擋拆後的運球得分和個人單打。個人單打作為聯盟從古至今的第一戰術,也是最簡單有效的戰術,占據了五位頂尖高手進攻組成的最大份額,恰巧也是按五人的排名逐漸從最多的38.5%遞減到最少的19%。盡管單打數量的多少與球隊強弱和教練戰術安排都存在一定聯系,但是作為最考驗球星個人能力的進攻方式和在比賽僵局之下最穩妥的得分方式,它在整個進攻組成中占的比例越高越體現球星的超強個人攻擊實力。
五位得分手都是精於運球和防守反擊之道的球員,斷球快攻都是拿手好戲,這在快攻一項中也得到了淋漓盡至的表現,都佔到了大約個人進攻組成的15%到19%不等,這其中的細微差別大多是球隊整體進攻風格和防守強度造成的。而他們超凡脫俗的個人技術也幫助了他們能夠在隊友做擋拆配合時輕易利用防守缺口得分,它通常講究的是兩人小組配合和擋拆質量高低,同時在很大程度上要聽從教練的整體安排。
至於五人的弱項也表現地非常明顯,都不充分具備內線球員的卡位力量和技術動作的他們在幾項內線進攻數據上都表現地不太盡如人意,背筐攻擊大多都被壓縮在幾條細線中。而由於聯防對於球星個人技術發揮的限制性,五位球員也沒有在這項數據上拉開差距。
科比
20世紀80年代以來,NBA對防守越來越重視,不僅球隊場均得分下滑,頂級得分手的場均得分也不比當年。前幾年得分王的競爭大多在30分左右徘徊,然而在喬丹之後,上賽季的科比第一個沖擊場均35分成功,這也把新賽季的得分王競爭標准推到了一個新的起點。
科比在所有五人中的進攻組成結構中最為平衡和全面,38.5%的個人單打流笑傲群雄,這個比例在聯盟中也是最高的,高出排在第五的維德有一倍之多。而科比讓人印象最為深刻的則是他在內線的背筐能力,8.1%的進攻比例甚至超過了身體素質上大占優勢的勒布朗·詹姆斯(7.2%),而在雙人包夾情況下的進攻更是讓人瞠目結舌,2.2%的比例仍舊是最高。
從1996年加入NBA至今,科比的場均得分幾乎一直在提升,考慮到目前湖人隊對科比的倚重,科比在加入NBA十年之後的新賽季,得分仍有可能往上走,場均40分是否可能,也許只取決於科比一念之間。
艾弗森
艾弗森是喬丹之後第一個把場均得分提高到30以上的球員,4次得分王寶座和無數現役得分紀錄,以1.83米的身高在內線沖殺十個賽季後早已是傷痕累累,即使是這樣,上賽季的艾弗森還是以職業生涯最高的場均33分給了所有喜愛他的球迷一個大大的驚喜,他和科比的得分大戰也是上賽季常規賽最靚麗的一道風景。
剛剛過了自己31歲生日的小艾憑借嫻熟的個人技術和身體天賦,盡管不如年輕時生猛有沖擊力,但個人單打依舊天下無敵,32.1%的比例在五人中也僅次於科比,佔到了他個人所有進攻的三分之一,意思是小艾每三次出手,必定有一次是單打獨斗。而小艾獨步天下的運球技巧配合上小艾快如閃電的出手投籃速度又在擋拆進攻中得到盡情發揮,25.4%的進攻力度超過了隨後的詹姆斯科比。此外艾弗森對於定點跳投的依賴性超過了幾位後生仔,可以預見在新賽季小艾的體力隨年齡進一步下降,利用個人射術在空檔得分的比例會進一步增加。最後由於先天身高的劣勢,艾弗森的低位攻擊實在沒有什麼威力,聯盟中很難再找到力量身高都弱於艾弗森的控衛球員,所以這里略過不提。
總體來說,艾弗森雖然進攻手段單一,但這並不妨礙他成為聯盟最優秀的得分手之一,只要速度和投籃手感沒有太大的退化,老而彌堅的艾弗森將繼續在下賽季沖擊得分王寶座。
勒布朗·詹姆斯&維德&阿倫納斯
除了擋拆運球進攻方面佔到的比重比科比要高出一塊之外,五人中,詹姆斯的進攻組成和科比最為相似,也是相當全面,是內外線全能的球員,盡管進攻技巧個別方面尚現稚嫩,但擋拆運球進攻的突出則證明了詹姆斯的團隊意識和戰術合作精神,實在不是一個普通年輕球員所能比擬的,其成熟心智已經不亞於那些在聯盟打拚十年以上的老球員。
維德的技術在五人中可以說是相對較差,三分球和中距離跳投都不是他的長項,但維德勝在能夠把自己有限的技術藉助自己的身體優勢充分發揮出來,這也是維德以不變應萬變的根本法門所在。維德的個人單打只有19%,是五人中最少的比例,但維德的進攻籃板球進攻和淺切繞出接球跳投都充分展現了維德的籃球智商和個人天賦的運用。相信大多數不熟悉阿倫納斯進攻手段的球迷都對於阿倫納斯在新賽季退出得分王的競爭抱了很大希望,但是注意阿倫納斯的進攻組成,並沒有明顯的漏洞和死穴,各種表現也都在平均水準之上,只要教練繼續給阿倫納斯任意開火權,他同樣有希望沖擊場均30分大關。
攻擊區域
對一位NBA球員來說,特別是對於我們這里所討論的5位聯盟頂級球員,得分的高低,不僅僅和他們在場上的得分手段有關,他們在場上的得分區域也是我們需要重點關注的部分,得分范圍越廣,各個得分區域的命中率越高越平均說明這位球員的攻擊能力越強。得分區域的概念相對較為簡單易懂,從內到外將球場一共分為13個區域,我們用麥迪上賽季的進攻區域圖來舉個例子,所有的紅色區域都是麥迪的高命中率區域,高命中率並不一定指超過五成命中率,禁區附近接近五成命中率和外線三分超過四成命中率都可算為高命中率,麥迪在籃下投籃247次命中126個,命中率達到51%,而相對的右側底角附近的三分球區域則因為出手次數不超過10次沒有太大的說服力;藍色區域表示該球員的低命中率區域,圖上我們能夠注意到罰球線內弧區域和左側45度角的三分區域,麥迪在這兩處地方投籃都不夠平均水準,命中率分別只有29.6%和28.7%;剩下的灰色區域則表示在這些地方麥迪的投籃都發揮了正常水平,總體看來,麥迪的攻擊范圍還是相當寬廣的,從內線到外線都能得分,沒有太過明顯的死穴。
過去10年,真正不依靠外線三分球和中距離跳投得分的得分王只有當年在湖人隊還處於個人巔峰狀態的「大鯊魚」奧尼爾,沙克是那種真正能單憑扣籃都能拿到得分王的內線巨無霸,但這樣的偉大的中鋒也只是十年一見而已,得分榜上位居前列的基本上還是那些「類飛人球員」——身高在兩米左右的後衛或者鋒衛搖擺人。上個賽季的得分榜前五位的球員,科比、艾弗森、詹姆斯這些傢伙,個個都是聯盟中攻擊能力頂兒尖了的人物,即使是其中最名不見經傳的阿倫納斯也敢叫板聯盟歷史上任何一位得分見長的控球後衛。
死穴請走開
拋開他們的上賽季得分排名不看,光對比五人的出手區域,就能清晰地得出一個結論:想要在比賽中得高分,而且是最高的那種,最好就要能在場上任何地方發炮都能進筐,當然它並不是必要條件。上賽季得分前兩位球員科比和艾弗森的技術全面從中可見一斑,兩人看起來波瀾不驚的出手圖上皆為三處高命中率區域,只有一處低命中率得分區域,不約而同都是右側底角的三分區域。科比在三分線內的得分區域只有一處命中率低於40%,是所有球員中表現最為平穩的。反觀而立之年的小艾高得分區域大多集中籃下和禁區線左右,以其1.83米的身高居然上籃次數接近700次,列聯盟第二,這些讓人不能不驚嘆他的得分天賦。
未來一代
如果說科比和艾弗森已經自己十年的職業生涯中形成了各自在場上相對固定的比賽風格,那麼年輕一代的代表人物維德和詹姆斯就只能用未琢磨的璞玉來形容,再說得具體一點,他們的表現讓人有一種從內心深處傳來的不安,盡管維德和詹姆斯的出手區域有大片大片的藍色區域(命中率底下區域),而這正是讓人恐懼的地方,以他們目前這種帶有大量缺陷的進攻尚且能夠得到這么多的分數,未來技術進一步完善會變成怎樣……神話時代重新降臨人世?實在是讓人期待中不禁帶敬畏。地球人都知道,維德的進攻問題集中在他的三分球上,喬丹剛進聯盟時三分球的水準也讓人貽笑大方,但是一心想循著前輩足跡前進的維德的問題可能更多地來自自己的身體素質上,如果一位球員有某項潛質,NBA就能給他開發出來,但現在還看不到維德的射程有向三分線延伸的希望。詹姆斯是NBA歷史上所有22歲球員中的最強者,這已是無人懷疑,但詹姆斯對於身體素質的過度運用而技術欠佳的弱點同樣體現在整個球場右半側的得分乏力上,未來他還有多少上升空間是所有球迷關注的焦點問題。
注意,請注意
當我們看這些頂尖球員的得分區域時,除了命中率高低需要我們注意外,平均每個區域的出手次數也是隱性考驗球員們的全面能力的一道標准——在某個區域出手次數多並且命中率不錯固然值得欣喜,但是當遇到類似勃文這樣的防守高手時,他們會有意識地盡量把這些球員逼到不熟悉的區域出手,這毫無疑問會大大降低那些得分手的得分效率。科比之所以被稱為聯盟中技術最全面的球員,出手范圍寬廣還只是一方面,左右手都能出手投籃的科比真正做到了可以在球場上任何角落任何時間出手的最高境界,這一點恐怕當年的喬老爺也只能甘拜下風,盡管和科比相對略高的出手次數存在一定聯系,但比較所有五位球員三分線內得分區域的出手次數,只有科比一人是所有區域的出手次數都超過了60次大關,且沒達到100次投籃次數的區域只有兩處(同樣是5位球員中最少的),而且科比的三分球也沒有因為命中率不高從而刻意迴避某個投籃區域的現象,這些都佐證了科比做為上賽季最佳得分手的全面和穩定度。
如果從全面和身體素質這2個標准上來衡量,阿倫納斯其實算不上和其它四人一個檔次上的得分手,但阿倫納斯勝在自己的三分球出手次數和命中率實在驚人,除了左側底角附近的三分球略為不盡如人意之外,其它四個三分出手區域的數據表明阿倫納斯稱得上是現役最優秀的三分射手之一。
編者按:
可能從來都沒有這樣的編者按,文章動筆之前編者按已經寫完了,就好比成語中說的成竹在胸,這篇文字的脈絡、那些線條分割和圖片選取,彷彿不需要鋪襯在紙上,不用寫已經在我心上勾勒刻畫了出來。時光飛逝,一個人的生命有限,如果說兩年前在另一本籃球雜志上的《風雲·雄霸天下》上的一言兩萬字還是帶許多年輕時的狂態和隨心所欲,那麼今天的《風雲第二刀》更多是自己對從前讀者朋友們的一個承諾,舊時的天馬行空和意氣風發不再是主旋律,但太稀飯永遠是太稀飯,一輩子都不會變。
H. 騎砍12th世紀風雲為什麼我只能帶五個兵
提升自己的魅力,一點魅力加一人,然後每三點魅力可以加一點帶兵的技能,名字我忘了反正是技能表倒數幾個
I. 20世紀風雲人物排行榜
羅斯福.
墨索里尼.
東條英機.
斯大林.
希特勒.
肯尼迪.
赫魯曉夫.
戴高樂
J. 介紹一些籃球類小說。有NBA的。要經典好看的。
籃壇餓狼傳說
「狗仔隊」記者一覺睡醒後發現自己回到了2007年,變成了因為雷擊昏迷的橄欖球員葉鋒。葉鋒是UCLA王牌中線衛,身高201CM,體重108KG,防守兇殘無比,人稱「餓狼」!
重生的葉鋒決定改打籃球!他相信憑借出色的身體素質可以在籃球場上闖出一片天地。
籃球英雄聯盟
帶著英雄聯盟系統闖NBA,無極劍聖:我是詹姆斯哈登我驕傲;放逐之刃:我是阿倫艾弗森我自豪。
科比布萊恩特被喬尼打爆之後不甘心的喊道:「他肯定開掛了,我不信,我不信!」
NBA知名專家沃神在接受采訪時表示:「96一代是堪比84一代的黃金一代,其中的代表人物不乏科比、艾弗森,不過要說他們中間的領軍人物,那肯定就是喬尼.李了。」
重生之海耶斯旋風
2006年8月6日,麥迪組織的明星壘球慈善賽上,海耶斯觸電昏迷,與一個名叫玄楓的中國人靈魂產生了奇跡般的融合。海耶斯身強力壯,因防守聞名;玄楓也具備很高的籃球天賦,司職後衛,擅長得分,突破,助攻。重生的猛男,在NBA新賽季颳起了「海耶斯旋風!」
王朝教父
「和庄飛相比,我做的還遠遠不夠」-馬刺主教練波波維奇 「我是nba最成功的主教練?不,還有庄飛」---湖人主教練菲爾傑克遜 「如果能在庄的麾下打球,我願意接受減薪」--火箭球星麥迪 「我希望老闆現在馬上行動,庄飛先生現在又單身,我們必須快一點,現在全聯盟都在追逐他」---騎士球星詹姆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