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歌苓的芳華小說名字
⑴ 嚴歌苓《芳華》txt微盤
芳華,第三就是《永不磨滅的番號》里的一個雷人鏡頭
這條河很長很難看見,十年的塵土在我
的夢里,為了解決丁香結,釋放樹枝之間的自由彈簧,結論,古人不避諱使用或引用
⑵ 求助:嚴歌苓的一部小說名字
嚴歌苓 檔案簡介
嚴歌苓,1957年11月16日生,上海人,中國電影編劇。
14歲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78年發表處女作童話詩《量角器與撲克牌的對話》。1980年發表了電影文學劇本《心弦》,次年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攝成影片,《心弦》以生動流暢的語言,刻畫了兩個栩栩如生的的人物形象黎小楓和阿媽妮,感情描寫細膩、准確,耐人尋味,獲得各界好評。僅僅只有二十餘歲的嚴歌苓開始在影壇崛起。
繼《心弦》之後,嚴歌苓的創作激情一發而不可收,相繼創作了《殘缺的月亮》、《七個戰士和一個零》、《大沙漠如雪》、《父與女》、《無冕女王》等大量的電影文學劇本,這些劇本雖然由於種種原因許多未能攝成影片,但從中不難看出嚴歌苓超人的藝術才華。生長在和平環境中的嚴歌苓,常常把目光投入硝煙彌漫的戰爭年代,在描寫氣勢弘大的戰爭場面的同時,又能加入自己獨特的女性感情色彩,剛柔相濟,使每一部作品總是充滿了浪漫、溫馨的氣息,形成了自己獨有的藝術風格。
除電影文學創作外,嚴歌苓還創作了大量小說。自1981年至1986年,她陸續發表了短篇小說《蔥》、《臘姐》、《血緣》、《歌神和她的十二個月》、《芝麻官與芝麻事》,中篇小說《你跟我來,我給你水》,長篇小說《綠血》、《女兵的悄悄話》、《雌性的草地》等,多次在國內獲獎。
1988年由嚴歌苓創作的電影文學劇本《避難》再次被搬上銀幕,嚴歌苓又一次把獨特的藝術視角投入戰爭,通過幾個女性的遭遇來表現戰爭的殘酷,其中又細致入微地闡釋了幾位主人公強烈的感情起落過程,情節生動感人,具有悍人心魄的藝術感召力,博得影壇內外的一致好評。
自1983年起,嚴歌苓從成都軍區文工團調到鐵道兵政治部創作組任創作員,後轉編為鐵道部鐵路工程指揮部創作組任創作員。1988年應美國新聞總署之邀防美,後入哥倫比亞藝術學院文學寫作系就讀,獲藝術碩士學位。所作短篇小說《海那邊》獲美國第十六屆聯合報文學獎短篇小說第一名。短篇小說《少女小魚》在台灣被改編為同名影片,上映後引起轟動。此外,嚴歌苓還參加電視劇的編劇工作,由她編劇的電視連續劇《新大陸》是近年來反映留學生生活的成功之作。
嚴歌苓,著名旅美作家,生於上海。1986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20歲開始發表作品。1990年入美國芝加哥哥倫比亞藝術學院,攻讀寫作碩士學位。此後的十年間,她寫出了《天浴》、《扶桑》、《人寰》、等多部引起海內外讀者關注的長中短篇小說。《少女小魚》、《女房東》、《人寰》等獲得了一系列台灣文學大獎,其中《天浴》由陳沖拍成電影後獲金馬獎7項大獎和1999年美國《時代》周刊十大最佳影片獎。另著有《雌性的草地》、《海那邊》、《無出路咖啡館》等。
http://book.vbqq.com/show_book_4972.html
http://www.white-collar.net/01-author/y/01-yan_gl/index-ygl.htm
⑶ 嚴歌苓小說作品
《小姨多鶴》、《第九個寡婦》、《赴宴者》、《扶桑》、《穗子物語》、《天浴》、《寄居者》、《金陵十三釵》《鐵梨花》等等。 這個自己網路一下就行,沒有必要提問的。。。
⑷ 找一部小說 芳華 主角是韓思妤 沐恆 不是嚴歌苓的芳華
《芳華》作者:絕世小妖
⑸ 芳華是哪本小說改編的
《芳華》改編自嚴歌苓的《你觸摸了我》這部小說,《芳華》不僅是由北京文化出品,其中嚴歌苓也是北京文化的文學顧問,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
⑹ 芳華原著中的「我」是誰
原著中的「我」是第一人稱視角,是一種代稱,沒有具體指誰。
《芳華》中70年代文工團的故事,與嚴歌苓的人生經歷重合,且小說又採用第一人稱「我」來敘事,加之「我」的作家身份,因此讀者常會不由自主地將小說中的「我」等同於嚴歌苓本人,甚至將《芳華》看作嚴歌苓的自傳性作品。然而,嚴歌苓卻又在小說中不斷地提醒著「我」的作家身份,讓「我」以「作家的想像」為由理所當然地突破第一人稱視角的限制而進入全知視角,迫使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思考故事的真實性與虛構性問題,從而創造出了復雜的互文性審美效果。總的來看,嚴歌苓正是通過第一人稱敘述視角向其他視角的多重轉換,令《芳華》呈現出復雜的敘述結構,創造了豐富的審美效果,並一再地建構又消解著小說的真實性幻象,令小說的虛構與現實的映射表現的模糊與含混。
⑺ 嚴歌苓的書有哪些值得推薦
嚴歌苓的芳華一書特別值得推薦,這本書雖然說他的開端非常的小,但是他從這一件事情開展了跨期40年的一個長時間的戀愛過程也通過這些事情看到了中國這40年的發展是一個非常具有很多層次的一本小說,講述劉峰的謙卑、平凡及背後值得永遠探究的意義。
⑻ 嚴歌苓最好的幾部小說,請親自讀過的給介紹一下~~
1、《陸犯焉識(新版)》:
陸焉識本是上海大戶人家才子+公子型的少爺,聰慧而倜儻,會多國語言,也會討女人喜歡。父親去世後,年輕無嗣的繼母馮儀芳為了鞏固其在家族中的地位,軟硬兼施地使他娶了自己的娘家侄女馮婉喻。沒有愛情的陸焉識很快出國留學,在美國華盛頓毫無愧意地過了幾年花花公子的自由生活。畢業回國後的陸焉識博士開始了風流得意的大學教授生活,也開始了在風情而精明的繼母和溫婉而堅韌的妻子夾縫間尷尬的家庭生活。
五十年代,陸焉識因其出身、更因其不諳世事的張揚激越而成為「反革命」,在歷次運動中,其迂腐可笑的書生氣使他的刑期一次次延長,直至被判為無期。這位智商超群的留美博士由此揣著極高的學識在西北大荒草漠上改造了二十年。精神的匱乏、政治的嚴苛、犯人間的相互圍獵與傾軋,終使他身上滿布的舊時代文人華貴的自尊凋謝成一地碎片。枯寂中對繁華半生的反芻,使他確認了內心對婉喻的深愛。婉喻曾是他寡味的開端,卻在回憶里成為他完美的歸宿。
「文革」結束後,飽經思念的陸焉識和馮婉喻終於可以團聚,然而回到上海家中的陸焉識卻發現歲月和政治徹底改變了他的生活,他再也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位置:一生沉淪、終成俗庸小市民的兒子一直排斥和利用他,才貌俱佳、終成大齡剩女的小女兒對他愛怨糾結,態度幾經轉變,唯一苦苦等待他歸來的婉喻卻在他到家前突然失憶。
作家出版社於2011年10月1日出版,後由張藝謀導演改變成電影《歸來》。被中西方文壇譽為「華文世界最值得期待的作家」 嚴歌苓顛覆性轉型之作,嚴歌苓繼《第九個寡婦》《小姨多鶴》之後最新長篇力作。當政治與人生相撞,孰是孰非……最大膽的筆觸,直逼人類精神的灰色地帶。最溫情的回眸,撫摸歲月帶給愛情的傷痕。
2、《愛在冬季》(後改為《小姨多鶴》):
嚴歌苓所作歷史情感小說,原名《愛在冬季》後改為《小姨多鶴》,曾榮膺「當代」長篇小說五年最佳獎、「中山杯」華僑文學獎。講述一個中國女人和一個日本女人(多鶴)在戰爭的硝煙中走進同一個屋檐,同一個男人,在特殊年代衍生出的畸形愛戀。後被改編成同名電視劇,由孫儷主演。
二戰進入尾聲,日本戰敗投降,大批當年被移民來中國東北地區企圖對中國實施長期殖民統治的普通日本國民被拋棄。十六歲的少女多鶴即為其一,在死難多艱的逃亡中,她依靠機智和對生的本能的渴望逃過了死亡,被裝進麻袋論斤賣給了東北某小火車站站長的二兒子張儉作為傳宗接代的「工具」。張儉的哥哥據傳因為抗日而被日本人殺害,張儉的老婆朱小環因日本鬼子的驚嚇導致流產,從此不能生育。國仇家恨的大背景下,日本少女多鶴的介入,使得整個家庭的關系變得曖昧和怪異。
新中國成立後,日本女人多鶴的身份不僅在張家成為重大的情感和倫理問題,在整個社會主義新中國的民間生活中也成了巨大的政治問題。因為多鶴是張儉欲拒還休、欲罷不能的另一個女人,是生活在朱小環身邊的情敵,也是張家三個孩子的生身之母,她的身份和地位成了糾纏張家幾十年的頭疼事。同時,如何掩蓋多鶴的日本人身份也成了張家揮之不去的夢魘。張儉的解決之道是,讓多鶴成為朱小環的「妹妹」,孩子們的「小姨」;然後再通過不斷的搬遷來遮掩多鶴的日本身份以及畸形的家庭關系。這個奇特的家庭組合在動盪的政治環境和困窘的經濟生活中飄搖度日。
幾十年下來,日本人多鶴默默而固執地以「整潔、較真」等品質影響著這個家庭,而朱小環等張家人則以 「隨遇而安」、「湊合活著」等生活理念改變著多鶴。殘酷無奈而又充滿吸引力的生活因著他們善良的本性使他們活成了不能分開的一家人。
《小姨多鶴》的成功不單是作品本身故事的精彩,更是嚴歌苓講故事的方法一在敘事形式的探索、實驗上的獨特性所致。或者說,嚴歌苓的《小姨多鶴》讓人著迷的,除了作品的故事本身,還有它的敘事態度和敘述方式。嚴歌苓對時間與人和文學的關系有比較深入的思考,並以時間為結構要素,搭建出了一個個形式與意味統一的敘事結構,她對敘事形式的興趣和探索使這部小說的敘事呈現出獨特的魅力。
嚴歌苓簡介:
嚴歌苓是一位美籍華人,著名旅美作家,美國21世紀著名中文、英文作家,好萊塢專業編劇。作品以中、英雙語創作小說,常被翻譯成法、荷、西、日等多國文字,其作品無論是對於東、西方文化魅力的獨特闡釋,還是對社會底層人物、邊緣人物的關懷以及對歷史的重新評價,都折射出復雜的人性,哲思和批判意識。多年的沉澱和積累,直接和間接的經歷與經驗都成為了她的創作「礦藏」,甚至她和勞倫斯被美國聯邦調查局「攪局」的愛情故事也寫成了長篇小說《無出路咖啡館》。張艾嘉執導影片《少女小漁》原作者,張藝謀新執導影片《金陵十三釵》原作者,《天浴》、《梅蘭芳》 原作者及編劇,《小姨多鶴》等多部小說改編為熱播電視劇。曾獲華裔美國圖書館協會「小說金獎」、亞太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獎,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編劇獎。
⑼ 請問芳華是什麼小說呀
《芳華》是由浙江東陽美拉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的劇情片,由馮小剛執導,嚴歌苓編劇,黃軒領銜主演,苗苗、鍾楚曦聯合主演,楊采鈺、李曉峰、 王天辰出演、王可如、隋源等參加演出。《芳華》根據嚴歌苓同名小說改編,以1970至1980年代為背景,講述了在充滿理想和激情的軍隊文工團,一群正值芳華的青春少年,經歷著成長中的愛情萌發與充斥著變數的人生命運故事。
⑽ 求嚴歌苓小說《芳華》txt電子版 多謝!
芳華小說電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