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小說武功排行
1. 求隋唐演義有名有姓高手的排名
《隋唐演義》「十八傑」「四猛」「四絕」
十八傑人物介紹: 1、西府趙王李元霸,李元霸胯下一字板肋癩麒麟,手中一對擂鼓瓮金錘誰也惹不起,為頭一條好漢; 2、天寶大將宇文成都,胯下賽龍五斑駒,掌中鳳翅鎦金鏜,勇貫三軍,是大隋朝的頂樑柱; 3、銀錘太保裴元慶裴三公子,胯下千里一盞燈,掌中一對八棱梅花亮銀錘,是以後瓦崗山頭號猛將; 4、紫面天王雄闊海,一根熟銅棍,壓蓋武林; 5、南陽太守伍雲召,是春秋五霸時名將伍子胥的後人,使得是一條亮銀槍。曾經大戰過宇文成都; 6、雙鏜無敵伍天錫,胯下青龍馬,掌中一對短把鳳翅鎦金鏜,英勇無比; 7、少保羅成,又叫羅神槍、冷麵寒槍,胯下一匹西方小白龍,掌中五鉤神飛亮銀槍!從沒打過敗仗,人稱「常勝將軍」; 隋唐時期有羅士信,羅士信是歷史上確有其人的,和小說中羅成有許多相似之處,所以被認為是羅成的歷史原型。 8、靠山王楊林,胯下金睛獸,掌中一對虯龍棒,老當益壯; 9、花刀大將魏文通,跨下花斑馬,一把花刀是隋營數一數二的大將; 10、銀面韋托秦用,秦瓊的干兒子,胯下赤炭火龍駒,掌中八棱紫金降魔杵,隋唐八大錘之一,年輕人中的佼佼者; 11、呼羅國王,胯下青鬃馬,掌中單錘,乃突厥第一戰將; 12、四寶大將尚師徒,胯下寶馬呼雷豹,掌中烏龍提瀘槍,山馬關大帥; 13、馬踏黃河兩岸,鐧打三州六府,威震山東半邊天,神拳太保秦瓊秦叔寶,跨下一匹黃驃馬,上瓦崗寨後更騎火獵豹,掌中一對虎頭錇棱金裝鐧,擅使一把虎頭造金槍,大唐護國公,是本套書的書膽! 14、皂袍大將尉遲恭,武藝和秦瓊不分上下,胯下一匹烏騅馬,掌中單鞭,擅使丈八蛇矛槍; 15、赤發靈官單雄信,單二員外,江湖總瓢把子,胯下棗紅馬,掌中一把金釘棗陽槊,是未來瓦崗五虎上將的頭一員; 16、銀槍將蘇定芳,胯下銀龍馬,掌中亮銀槍。羅成遭其陷害致死; 17、勇三郎王伯當,胯下黃斑馬,掌中花槍,一上戰場就玩命; 18、大刀王君可,胯下一匹赤兔馬,手拿青龍偃月刀,真好比關羽在世。 四猛人物介紹: 1、 今世孟賁羅士信,恨天無把、恨地無環,長中一把鐵旗桿,能力拔牛牯、飛石打鳥、夜辨蚊牤連李元霸也畏懼三分。 2、 鐵槍將來護兒。 3、 活弔客王伯超; 4、 火龍神君夏逢春。 四絕人物介紹: 1、 羅松羅萬年, 2、 雙槍定彥平, 3、小白猿侯君集。 4、混世魔王程咬金
隋唐演義主要介紹的18傑。4猛和4絕在書中很少出現,他們的武功不輸18傑,他們屬於客串的,這部書的主角無疑是秦瓊,雖然他武功不是最高的,,但他威望最高,武功比他高的後來也都掛了,歷史上也確有秦瓊這個人,武功排在他前面的人基本都是虛構的人物,秦瓊無疑是隋唐第1猛將。
2. 隋唐主角武力高強的小說
《大唐雙龍傳》作者是香港新武俠宗師黃易。小說講述了寇仲及徐子陵兩個小人物在亂世,憑著天分、機遇和自身的努力,最終成為一代宗師的故事。
3. 求三國水滸隋唐英雄傳這三部小說的武力 排名
隋唐英雄排名
一、《興唐傳》(中國曲藝出版社,1985年版,陳蔭榮口述,戴宏森整理)排名:
開隋九老:
1、忠孝王伍建章
2、大元帥高穎
3、靠山王楊林
4、上柱國賀若弼
5、大都督魚俱羅
6、昌平王邱瑞
7、上柱國韓擒虎
8、雙槍將定彥平
9、越王楊素
十六傑:
1、李元霸
2、裴元慶
3、宇文成都
4、雄闊海
5、伍天錫
6、程咬金
7、翟讓
8、羅成
9、秦瓊
10、單雄信
11、王君可
12、魏文通
13、伍雲召
14、王伯當
15、尚師徒
16、左天成
四猛:
1、羅士信
2、新文理
3、秦用
4、來護兒
[如果撇開九老和四猛,按照流行的說法,《隋唐演義》的好漢十三絕應該是這樣排名的:
1、李元霸
2、宇文成都
3、裴元慶
4、雄闊海
5、伍天錫
6、伍雲召
7、羅成
8、楊林
9、魏文通
10、尚師徒
11、新文理
12、韓擒虎
13、秦瓊/尉遲恭
二、《說唐》排名:
1、李元霸
2、宇文成都
3、裴元慶
4、雄闊海
5、伍雲召
6、伍天錫
7、羅成
8、楊林
9、魏文通
10、尚師徒
11、新文禮
12、韓擒虎
13、王伯當
14、秦瓊
15、尉遲恭
16、單雄信
三、單田芳《隋唐演義》排名:
十三傑:
1、李元霸
2、宇文成都
3、裴元慶
4、雄闊海
5、伍天錫
6、伍雲召
7、羅成
8、楊林
9、魏文通
10、秦用
11、尚師徒
12、梁師泰?
13、秦瓊/尉遲恭
四猛:
1.羅士信
2.來護兒
3.新文禮
4.王伯超
四絕:
1.羅成
2.尚師徒
3.侯君集
4.程咬金
四、蘇州評彈排名:
[共有「老輩」、「小輩」、「野輩」三個排名。共有39人。我只有「老輩」、「小輩」兩個排名,哪位有「小輩」排名,不吝賜教]
老輩排名:
1.成都王張顯圖
2.淮西王焦本忠
3.銅山王姚子林
4.雙槍將定彥平
5.皇城總兵史萬寶
6.燕山王羅藝
7.靠山王楊林
8.屈突通
9.東昌王楊義臣
10.昌平王邱瑞
11.大元帥韓擒虎
12.定國公長孫晟
13.沙陀國王始羅失畢可汗
野輩十三條好漢:
1.銀地國太子朗司馬
2.琉球國太子鰲魚
3.北漢王鐵木耳
4.鐵木金
5.紅袍大力士藍天畢
6.孽世雄
7.王九龍
8.蓋世雄
9.洪天英
10.華公義
11.知世王王薄
12.定陽王劉武周
13.大梁王蕭銑
五、其他排法1:
1、李元霸
2、宇文成都
3、裴元慶
4、雄闊海
5、伍天錫
6、伍雲召
7、羅成
8、楊林
9、魏文通
10、尚師途
11、新文禮
12、韓擒虎
13、謝映登
14、王伯當
15、史太奈
16、秦瓊
17、尉遲恭
18、單雄信
六、其他排法2:
第一傑:西府趙王李元霸,李元霸胯下千里一盞燈,手中一對擂鼓瓮金錘誰也惹不起,為頭一條好漢;
第二傑:天寶大將宇文成都,胯下賽龍五斑駒,掌中鳳翅鎦金鏜,勇貫三軍,是大隋朝的頂樑柱;
第三傑:銀錘太保裴元慶裴三公子,胯下一字沒角癩麒麟,掌中一對八棱梅花亮銀錘,是以後瓦崗山頭號猛將;
第四傑:紫面天王雄闊海,一根熟銅棍,壓蓋武林;
第五傑:雙鏜無敵伍天錫,胯下青龍馬,掌中一對短把鳳翅鎦金鏜,英勇無比;
第六傑:南陽太守伍雲召,跨下踏烏白雪馬,掌中鳳翅鎦金鏜,曾經大戰過宇文成都;
第七傑:少保羅成,又叫羅神槍,胯下一匹西方小白龍,掌中五鉤神飛亮銀槍!從沒打過敗仗,人稱「常勝將軍」;
第八傑:花刀大將魏文通,跨下花斑馬,一把花刀是隋營數一數二的大將;
第九傑:靠山王楊林,胯下金睛獸,掌中一對囚龍雙棒,老當益壯;
第十傑:銀面韋托秦用,秦瓊的干兒子,胯下赤炭火龍駒,掌中八棱紫金降魔杵,年輕人中的佼佼者!;
第十一傑:呼羅國王,胯下青鬃馬,掌中單錘,乃突厥第一戰將;
第十二傑:四寶大將尚師徒,胯下寶馬呼雷豹,掌中烏龍提瀘槍,山馬關大帥;
第十三傑:馬踏黃河兩岸,鐧打三州六府,威震山東半邊天,神拳太保秦瓊秦叔寶,跨下一匹黃驃馬,掌中一對虎頭錇棱金裝鐧,擅使一把虎頭造金槍;
第十四傑:皂袍大將尉遲恭,武藝和秦瓊不分上下,胯下一匹烏騅馬,掌中單鞭,擅使丈八蛇矛槍;
第十五傑:赤發靈官單雄信,單二員外,江湖總瓢把子,胯下棗紅馬,掌中一把金釘棗陽槊,是未來瓦崗五虎上將的頭一員;
第十六傑:銀槍將蘇定芳,胯下銀龍馬,掌中亮銀槍。連羅成都死在了他的手上;
第十七傑:勇三郎王伯當,胯下黃斑馬,掌中花槍,一上戰場就玩命;
第十八傑:大刀王君可,胯下一匹赤兔馬,掌中青龍郾月刀,真好比關公在世。這是十八條好漢!
七、其他排法3:
第一好漢:西府趙王,李元霸。一對擂鼓瓮金錘是當年漢朝時馬超的先祖,漢浮波將軍馬芫使的。共重320斤。歷史上就只有這兩個人使得動。
第二條:天寶大將宇文成都,鳳翅鎦金鏜。
第三條:三公子裴元慶,八十斤一隻的八卦梅花亮銀錘,最後死在慶墜山。被炸死。
第四條:紫面天王雄闊海。一條熟銅棍,死在揚州千斤閘下,被壓成肉泥。
第五條:南陽侯伍雲召,是春秋五霸時名將伍子胥的後人,使得是一條亮銀槍。
第六條:伍天錫,伍雲召的族弟。是一對短棒混金鏜。被李元霸一錘打死在揚州城外。
第七條:燕山公少保羅成,家傳五鉤神飛槍,平生只輸在同父異母家兄的五分槍下。絕命槍:回馬槍
第八條:老將靠山王楊林,水火囚龍棍。死在羅成槍下。
第九條:花刀大帥魏文通,可想以刀聞名。
第十條:四寶上將尚師徒,金纂提爐槍後被秦瓊得去。
第十一條:八馬將新文禮,弘霓關總兵。
第十二條:雙槍老將,羅成乾爹,定彥平。後因羅成狠辣,出家。
第十三條:金刀殿帥左天成,在程咬金搬請裴元慶二次學藝下山時,被裴元慶錘打護城河。
第十四條:鐵槍大將來護兒
第十五條:掛錘庄莊主,梁師泰。是隋唐八大錘之一。
第十六條:兵馬大元帥秦瓊,鑲金鐧,絕招:撒手鐧。就是今天人們常說的殺手鐧。
第十七條:皂袍大將尉遲恭,曾經日搶三關,夜奪八寨。飛馬躍城樓。為救義子薛仁貴撞死皇宮外。雌雄雙鞭,龜背托龍槍。
第十八條:聚顯庄二莊主,赤法靈官單雄信,金頂棗陽槊
-------------------------------------------------------------------------
更新一(2004.05.10):
陳青遠《響馬傳》第一卷《秦瓊賣馬》排名:
第一猛是河間府羅士信,出身放牛娃,他手使鑌鐵槍;
第二猛是秦瓊的干兒子秦用,手使人面赤銅錘,胯下騎撓頭獅子黑,
第三猛是瓦崗寨的名將,人稱扁錘將梁世太,手使—雙扁式鑌鐵大錘,
第四猛是鎮台唐壁手下的中軍官來護兒,手使鑌鐵槍,人稱鐵槍將,胯下騎卧槽大黑馬。
第一傑 是山西太原府李淵的兒子李元霸,手使一對擂鼓嗡金錘,胯下騎—匹賴麒麟,打遍天下無敵手;
第二傑 是宇文化及的長子宇文成都。手使風翅榴金鏜,胯下騎萬里煙雲獸,
第三傑 是刀馬關總兵裴仁基的三兒子裴元慶,手使—對西瓜亮銀錘,胯下騎撓頭獅子雪,
第四傑 是山東金頂太行山公道大王雄闊海,手使齊眉烏金棍,胯下烏騅馬;
第五傑 是威震南陽關的南陽侯伍雲召,手使五勾神飛槍,胯下騎千里銀河一點白,
第六傑 是河北大王伍天錫、手使熟甲棍,胯下騎諢紅獸;
第七傑 是北平王羅藝的兒子,燕山公羅成,手使亮銀槍,胯下騎金線白龍駒,
第八傑 是鐵臂靠山王楊林,掌中一對球龍棒,胯下騎花雲豹,
第九傑 是威震潼關的總兵魏文通,手使青龍偃月刀,胯下騎艾葉青龍獸,
第十傑 是總領官三江大帥楊成,手使折鐵點鋼槍,胯下騎青雲獸,
第十一傑 是虹霓關的總兵新文理,手使混鐵點鋼槊,胯下騎一丈青;
第十二傑 是威震虎牢關的總兵尚師徒,手使提龍槍,胯下騎虎類豹,
第十三傑 是兩個人湊了一傑,有山東半傑、山西半傑。
山東半傑:歷城縣縣衙里快班班頭馬快,姓秦名瓊字叔寶,手使一雙熟銅鐧,胯下騎黃驃透骨龍。
山西半傑:山西潞州天堂縣城南八里二賢庄赤發靈官,姓單名通字雄信,手使金頂棗陽槊,胯下騎閃電烏龍駒。
4. 隋唐演義的武將排名
第一傑:西府趙王李元霸,李元霸胯下千里一盞燈,手中一對擂鼓瓮金錘誰也惹不起,為頭一條好漢;
第二傑:天寶大將宇文成都,胯下賽龍五斑駒,掌中鳳翅鎦金鏜,勇貫三軍,是大隋朝的頂樑柱;
第三傑:銀錘太保裴元慶裴三公子,胯下一字沒角癩麒麟,掌中一對八棱梅花亮銀錘,是以後瓦崗山頭號猛將;
第四傑:紫面天王雄闊海,一根熟銅棍,壓蓋武林;
第五傑:雙鏜無敵伍天錫,胯下青龍馬,掌中一對短把鳳翅鎦金鏜,英勇無比;
第六傑:南陽太守伍雲召,跨下踏烏白雪馬,掌中鳳翅鎦金鏜,曾經大戰過宇文成都;
第七傑:少保羅成,又叫羅神槍,胯下一匹西方小白龍,掌中五鉤神飛亮銀槍!從沒打過敗仗,人稱「常勝將軍」;
第八傑:花刀大將魏文通,跨下花斑馬,一把花刀是隋營數一數二的大將;
第九傑:靠山王楊林,胯下金睛獸,掌中一對囚龍雙棒,老當益壯;
第十傑:銀面韋托秦用,秦瓊的干兒子,胯下赤炭火龍駒,掌中八棱紫金降魔杵,年輕人中的佼佼者!;
第十一傑:呼羅國王,胯下青鬃馬,掌中單錘,乃突厥第一戰將;
第十二傑:四寶大將尚師徒,胯下寶馬呼雷豹,掌中烏龍提瀘槍,山馬關大帥;
第十三傑:馬踏黃河兩岸,鐧打三州六府,威震山東半邊天,神拳太保秦瓊秦叔寶,跨下一匹黃驃馬,掌中一對虎頭錇棱金裝鐧,擅使一把虎頭造金槍,是本套書的書膽!
第十四傑:皂袍大將尉遲恭,武藝和秦瓊不分上下,胯下一匹烏騅馬,掌中單鞭,擅使丈八蛇矛槍;
第十五傑:赤發靈官單雄信,單二員外,江湖總瓢把子,胯下棗紅馬,掌中一把金釘棗陽槊,是未來瓦崗五虎上將的頭一員;
第十六傑:銀槍將蘇定芳,胯下銀龍馬,掌中亮銀槍。連羅成都死在了他的手上;第十七傑:勇三郎王伯當,胯下黃斑馬,掌中花槍,一上戰場就玩命;
第十八傑:大刀王君可,胯下一匹赤兔馬,掌中青龍郾月刀,真好比關公在世。
5. 隋唐人物排名
第一條好漢李元霸,第二條好漢宇文成都,第三條好漢裴元慶,第四條好漢雄闊海,第五條好漢伍雲召,第六條好漢伍天錫,第七條好漢羅成,第八條好漢楊林,第九條好漢魏文通,第十條好漢尚師徒,第十一條好漢新文禮,第十五條好漢秦瓊,第十八條好漢單雄信。
排名第一:西府趙王李元霸。
兵器一對擂鼓瓮金錘是當年漢朝時馬超的先祖浮波將軍馬芫使的。共重800斤。歷史上就只有這兩個人使得動。錘震四平山後被雷擊而死。
李元霸是清代小說《說唐》虛構的人物,其歷史原型為李玄霸(599年-614年),字大德,唐高祖李淵第三子(註:《隋唐演義全傳》等小說稱他為李淵第四子,歷史記載也沒有蓋世武功,這與史實不符),母竇皇後。隋朝大業十年(614年)英年早逝,得年十六,被唐高祖李淵追封為衛王。隋唐第一好漢,力大無窮。
排名第二:天寶大將宇文成都。
兵器一根鳳翅鎦金鏜,重320斤。被李元霸劈為兩半。
宇文成都,《說唐》、《興唐傳》等隋唐小說中所描繪人物,史實中並無此人。小說描繪,宇文成都為大隋丞相宇文化及之子,外號天寶大將,號稱大隋第二條好漢,武力僅次於李元霸,「身長一丈,腰大數圍,金面長須,虎目濃眉,使一柄鳳翅鎦金鎲,重三百二十斤」,傳說為九天應元雷神普化天尊轉世。在抑制反王勢力方面有突出貢獻。後十八路反王討宇文化及,被李元霸所殺。
排名第五:南陽侯伍雲召。
是春秋五霸時名將伍子胥的後人,兵器丈八蛇矛160斤,揚州比武時被高麗大將左雄沒尾駒的尾巴掃死。
伍雲召,隋朝第五條好漢。是右僕射伍建章之子,隋時官封侯爵,後受封忠孝王。因其父右僕射伍建章遭朝廷奸黨陷害,乃舉南陽關之兵反隋;然不敵隋將宇文成都,便投奔河北鳳鳴王李子通,任都督大元帥。因人長著面如紫玉的俊美外表,擁有一身冠絕天下的武藝。因其駐守南陽關。世人稱「南陽侯」伍雲召。
伍雲召活躍在《說唐》第15—19回上,他的活躍,也只是為了襯托「煬帝無道」、「皇逼官反」、「民不聊生」的社會現實,為後來的「你反我反大傢伙反」點燃導火線。至於19回之後,就少有這位好漢的消息了。此後,伍元帥「隱姓埋名」,於第40回再顯神威——亦是最後一次了。
排名第六:伍天錫,伍雲召的族弟。
兵器半輪月混天鎲200斤。被李元霸一錘打死在揚州城外。
伍天錫,古典小說《說唐全傳》以及衍生評書人物,伍雲召的族弟(一些評書是堂哥),隋朝第六條好漢,兩臂萬斤之力,武藝高強;最後死於天下第一條好漢李元霸之手。
排名第七:少保羅成。
兵器丈八滾雲槍,重240斤。建成、元吉兵打明州時,馬陷淤泥河,被劉黑闥亂箭射死。
羅成,在《隋唐演義》和《說唐》中都是第七條好漢,在清初褚人獲的講史小說《隋唐演義》中,羅成是燕山北平王羅藝的兒子,秦瓊的表弟,精通槍法,因皮膚白皙面容俊俏但卻不苟言笑,人送綽號「冷麵寒槍俏羅成」,而後跟隨秦瓊、程咬金等人在瓦崗寨參加起義軍,並大破楊林的一字長蛇陣。
瓦崗軍解散後加入王世充,轉而投奔李世民,小說里被稱為是可以比於三國時的常勝將軍趙雲。在後來的唐軍與劉黑闥軍的戰斗中被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算計,被蘇定方設計騙至淤泥河亂箭射死。
參考資料:網路——隋唐十八好漢
6. 隋唐演義中具體排名
答:
排行:金獅猛奔 羅士信、鐵槍大將 來護兒、四寶大將 尚師徒、八馬將軍 新文禮。
1、羅士信(約600年―622年),齊州歷城(今山東濟南)人,隋末唐初時期猛將。
羅士信原為隋朝齊郡通守張須陀部將,隨其征討農民起義軍,後歸降瓦崗軍,被授以總管之職,在與王世充交戰時重傷被俘。後因不恥王世充,率部降唐,被拜為陝州道行軍總管,槍刺王玄應,智取千金堡,隨李世民平定洛陽,進封絳州總管、剡國公。
武德五年(622年),羅士信在洺水之戰中城破被俘,被劉黑闥殺害,謚號勇,葬於北邙山。
2、來護兒(?-618年),字崇善,江都(今江蘇揚州)人,隋朝名將。
來護兒出身於新野來氏,早年投奔隋軍,參與平定陳朝以及江南叛亂,累功至上開府、大將軍。大業年間,進拜右翊衛大將軍,並以行軍總管之職三次隨征高句麗,平定楊玄感叛亂。後隨隋煬帝巡幸江都,官至左翊衛大將軍,封榮國公。
大業十四年(618年),江都兵變,隋煬帝遇弒,來護兒一同遇害。
3、尚師徒是《說唐全傳》中虛擬人物,武藝高強。是臨潼關總兵,人稱「四寶大將「。文武兼修,為人忠肝義膽,有隋朝第一儒將之稱。《說唐》中,尚師徒曾受韓擒虎之命一起圍攻南陽。後與瓦崗交戰,師傅邱瑞勸其歸降瓦崗,因言語不和被激怒而將其殺死。後被瓦崗眾人圍住,寧死不降,卻又託孤秦瓊,並將四寶中的盔、甲贈與他(槍馬已被秦瓊所得),之後自刎而死。
4、新文禮,《隋唐》系列人物。在《說唐》中,他為天下第十一條好漢。武功高強,因有橫推八匹馬之力,故人稱八馬將。使一條鐵方槊,重二百斤。坐下一匹金睛駱駝。因為設計害死了天下第三條好漢裴元慶,激起瓦岡公憤,遂遭瓦岡諸將圍打及「神靈」助攻而慘死。
7. 隋唐演義人物排名
隋唐十八好漢,是《說唐演義全傳》中人物排名。(四猛四絕十三傑那些是後世評書演繹的)
《說唐》沒把十八條好漢說全,只說了十三條,除秦瓊、單雄信 、尉遲恭外均為虛構人物。
第一條好漢:西府趙王、天下無敵大將軍 李元霸(兵器:擂鼓瓮金錘 座駕:千里一盞燈)
第二條好漢:天寶將軍 宇文成都(兵器:鳳翅鎦金鏜 座駕:賽龍五斑駒)
第三條好漢:霹靂火 裴元慶(兵器:八卦梅花亮銀錘 座駕:一字沒角癩麒麟)
第四條好漢:紫面天王 雄闊海(兵器:日月雙斧 座駕:萬里雲煙獸)
第五條好漢:南陽侯 伍雲昭(兵器:亮銀槍 座駕:千里銀河一點白)
第六條好漢:山大王 伍天錫(兵器:混金鏜 座駕:青龍馬)
第七條好漢:冷麵銀槍 羅成(兵器:五鉤神飛槍 座駕:西方小白龍)
第八條好漢:靠山王 楊林(兵器:水火囚龍棒 座駕:金睛獸)
第九條好漢:花刀大帥 魏文通(兵器:丹鳳朝陽綉鸞刀 座駕:艾葉青龍獸)
第十條好漢:八馬將 新文禮(兵器:混鐵點鋼槊 座駕:座駕:一丈青)
第十一條好漢:四寶將 尚師徒(兵器:金轉提爐槍 座駕:呼雷豹)
第十二條好漢:雙槍將 定彥平(兵器:綠沉雙搶 座駕:青鬃馬)
第十三條好漢:金刀殿帥 左天成(兵器:金背砍山刀 座駕:花斑馬)
第十四條好漢:鐵槍將 來護兒(兵器:渾鐵槍 座駕:卧槽大黑馬)
第十五條好漢:掛錘庄莊主、扁錘將 梁師泰(兵器:鑌鐵壓油錘 座駕:鐵騎馬)
第十六條好漢:神拳太保、小孟嘗、兵馬大元帥 秦瓊(兵器:四棱金裝鐧、虎頭鏨金槍 座駕:黃驃透骨龍)
第十七條好漢:皂袍大將 尉遲恭(兵器:雌雄雙鞭,龜背駝龍槍 座駕:踏雪烏騅馬)
第十八條好漢:義薄雲天小關羽 單雄信(兵器:金頂棗陽槊 座駕:棗紅馬)
8. 隋唐演義里厲害的排名前20位人
十三傑
武器 外號
01李元霸 雷鼓嗡金錘(350斤) 西府趙王
02宇文成都 鳳翅鎦金鏜(270斤) 天保大將
03裴元慶 梅花亮銀錘(300斤) 銀錘太保
04雄闊海 混鐵大棍 (140斤) 紫面天王
05伍雲召 銀槍 南陽侯
06伍天錫 短把鳳翅鎦金鏜
07羅成 銀槍 銀槍太保
08楊林 囚龍棒 靠山王
09魏文通 大刀(忘記什麼名字了) 潼關大帥
10秦用 銅錘 大錘公子
11梁師泰 鑌鐵亞油錘
12丁雁平 雙搶 雙搶大將
13(上)秦瓊 金裝鐧 小孟嘗
(下)尉遲恭 雙鞭 皂袍大將
9. 隋唐演義武功排名及人物死因
隋唐演義武功排名及人物死因:
1、李元霸:舉錘罵天,拋錘欲開天,錘落中面而死。
2、宇文成都:為李元霸所殺。
3、裴元慶:被新文禮用計燒死山谷中。
4、雄闊海:揚州搶狀元時,舉起千斤閘放走反王,卻因疲累被閘壓死。
5、伍天錫:搶狀元時守狀元門,因打死梁師泰觸怒李元霸,被李元霸所傷.
6、伍雲召:搶狀元時陣亡。
7、羅成:身陷淤泥河,被蘇定方亂箭射死。
8、楊林:被羅成回馬槍挑斬。
9、魏文通:被王伯當射死。
10、尚師徒:因城池淪陷,以死報隋。
11、新文禮:燒死裴元慶觸怒秦叔寶,裴元慶附身秦瓊打下新文禮。
12、王伯當:救李密逃唐,被亂箭射殺致死。
13、左天成:被裴元慶打死。
14、秦瓊:搬獅子,倒在床上病亡。
15、尉遲恭:為救薛仁貴鞭打止禁門,鞭斷自弒謝罪。
16、單雄信:拒不投唐,被唐斬首。
(9)隋唐演義小說武功排行擴展閱讀
《隋唐演義》是明末清初文學家褚人獲創作的一部具有英雄傳奇和歷史演義雙重性質的長篇章回體小說,共二十卷,一百回。關於《隋唐演義》的成書時間,魯迅認為它成於康熙十四年,現存最早刻印刊行版為康熙三十四年四雪草堂刊本。
全書整體結構以史為經,以人物事件為緯,以隋煬帝、朱貴兒、唐明皇、楊玉環的「兩世姻緣」為大框架,講述自隋文帝起兵伐陳開始,到唐明皇還都去世為止一百七十多年的傳奇歷史。
小說文字描寫靈活多變,或鋪陳華麗,富有時代氣息,或用筆粗豪,人物形象鮮明,鋪敘了隋煬帝奢靡的宮闈生活,隋末群雄起兵,李世民統一天下,武則天荒淫亂唐,以及唐明皇、楊貴妃的風流艷事。
書中對隋亡後十六院夫人流落江湖的同情,對秦瓊英雄失意的感嘆,與作者在明亡以後「鸌落」、「困頓」的遺民心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隋唐演義》幾乎沒有一個貫穿全書的人物,卻組織巧妙,不見斷痕,從這個意義上講,褚人獲稱得上是一位有才能的作家。有些論著認為此書結構鬆散、藝術平庸,這顯然是一種苛責。其實書中有些東西足以引為今天的借鑒,在藝術上也有可取之處,具有其本身的寫作特色。
在中國小說史上,《隋唐演義》是一部特點比較鮮明的作品。從隋唐題材小說自身發展的角度看,它是隋唐題材小說的集大成之作。
褚人獲借鑒、甚至抄襲了前人的已有成果,但又「奪胎換骨」,成功地超越了前人。從小說刊行後讀者的接受效果來看,不僅被它借用的幾部作品從此銷聲匿跡,後來者也大多望而卻步,盡管隋唐題材的小說仍在不斷出現,但像《說唐全傳》之類的作品大多都回歸了「說書」體老路。
從整個小說史的角度看,《隋唐演義》盡管還不能與《三國演義》《水滸傳》這樣的名著相抗衡,但它在《三國》《水滸》之外開創了歷史題材小說創作的另一種模式,因此別具一格,這對後世的小說創作又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10. 隋唐演義前二十位武力排名
「隋朝十八條好漢」的說法,在《說唐》以前的《大唐秦王詞話》、《隋唐演義》等小說里從未提過。《說唐》書中沒把十八條好漢說全,只說了十三條:第一李元霸,第二宇文成都,第三裴元慶,第四雄闊海,第五伍雲召,第六伍天錫,第七羅成,第八楊林,第九魏文通,第十尚師徒,第十一新文禮,第十六秦叔寶,第十八單雄信,而第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七都缺名。此書的粗疏可見一斑。
另有四猛四絕十三傑
四猛
1.羅士信2.來護兒3.新文禮 4.王伯當
四絕
1.姜松(羅松) 2.尚師徒 3.侯君集 4.程咬金
十三傑
1.李元霸2.宇文成都3.裴元慶4.雄闊海5.伍雲召6.伍天錫7.羅成8.楊林9.魏文通10.秦用 11尚師徒12.梁師泰13.秦瓊/尉遲恭
這是評書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