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說排行 » 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小說排行

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小說排行

發布時間: 2023-06-11 05:09:42

A. 知名作家評出最偉大的十部小說

知名作家評出最偉大的十部小說你知道有哪幾本嗎?以下是我介紹給大家的關於知名作家評出最偉大的十部小說,快來看看這十部偉大的小說你有沒有看過,還沒看的快收起來吧!

知名作家評出最偉大的十部小說:
1《了不起的蓋茨比》

作者:斯考特·菲茨傑拉德

20世紀末,美國學術界權威在百年英語文學長河中選出一百部最優秀的小說,《了不起的蓋茨比》高居第二位,傲然躋身當代經典行列。

在20世紀20年代的美國,空氣里彌漫著歡歌與縱飲的氣息。一個偶然的機會,窮職員尼克闖人了揮金如土的大富翁蓋茨比隱秘的世界,驚訝地發現,他內心惟一的牽絆竟是河對岸那盞小小的綠燈——-燈影婆娑中,住著他心愛的黛西。然而,冰冷的現實容不下飄渺的夢,到頭來,蓋茨比心中的女神只不過是凡塵俗世的物質女郎。當一切真相大白,蓋茨比的悲劇人生亦如煙花般,璀璨只是一瞬,幻滅才是永恆。一闋華麗的“爵士時代”的輓歌,在菲茨傑拉德筆下,如詩如夢,在美國當代文學史上留下了墨色濃重的印痕。

2《洛麗塔》

作者: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

《洛麗塔》是納博科夫最著名最有爭議的小說傑作。絕大部分篇幅是死囚亨伯特的自白,敘述了一個中年男子與一個未成年少女的畸戀故事。小說最初未獲准在美國發行,於1955年首次被歐洲巴黎奧林匹亞出版社出版。1958年終於出版了美國版,作品一路躥升至《紐約時報》暢銷書單的第一位。

3《米爾德馬契》

作者:喬治·愛略特

《米德爾馬契》一書有兩條主線。其一是理想主義少女多蘿西婭的災難性婚姻與理想的破滅,其二是青年醫生利德蓋特可悲的婚姻與事業的失敗。作者運用對比、對稱、平行和重復等手法,把這兩條主線巧妙地交織在一起,把眾多人物寫了進去,成功地表現了“社會挫敗人”這樣一個幻滅主題。

《米德爾馬契》一書出版後,愛略特的心理分析手法引起評論界重視。隨著後人對愛略特的深入研究,她的心理分析手法得到評論界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贊揚。她憑借她的創新精神,在英國文學乃至世界文學中占據了顯著的地位。

4《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

作者:馬克·吐溫

哈克貝利是一個聰明、善良、勇敢的白人少年。他為了追求自由的生活,逃亡到密西西比河上。在逃亡途中,他遇到了黑奴吉姆。吉姆是一個勤勞朴實、熱情誠實、忠心耿耿的黑奴,他為了逃脫被主人再次賣掉的命運,從主人家中出逃。他們一起漂流在密西西比河上,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兩人成了好朋友。哈克貝利為了吉姆的自由,歷盡千辛萬苦,最後得知,吉姆的主人已在遺囑里解放了他。

小說全篇現實主義描繪和浪漫主義抒情交相輝映,尖銳深刻的揭露、幽默辛辣的諷刺和浪漫傳奇的描寫渾然一體,形成了馬克·吐溫獨特的藝術風格。這部作品是最優秀的世界兒童驚險小說之一,曾被美國電影界七次搬上銀幕。

5《哈姆雷特》

作者:威廉·莎士比亞

《哈姆雷特》代表莎士比亞的最高戲劇成就,成為世界各國人民最喜歡的文學作品之一。

描述丹麥王駕崩後,守夜衛兵看見老王幽魂出現。告知哈姆雷特王子。而王子的叔父服喪未滿,即娶其嫂繼承王位。王子與幽魂對話,獲知叔父謀害父王之真相。王子為證實真相裝瘋賣傻,導演了一出老王被毒殺的短劇,請新王與新後觀賞。新王當即臉色大變,被哈姆雷特看穿,確信了父親的靈魂所言屬實。新王把哈姆雷特送到了英國,暗中拜託英皇殺了他。哈姆雷特的情人飽受失戀之苦加上父親被王子誤殺,精神崩潰墜入湖中溺死。而她的哥哥想為父妹報仇,與哈姆雷特比劍,用一把毒劍傷了哈姆雷特;後者劍術超他一等,最終擊敗了他,在臨死前,他道出了新王的陰謀。事實揭穿後,皇後慌亂中飲鴆而亡。哈姆雷特殺了新王,自己也因劍毒發作而死。

6《契訶夫小說集》

作者:安東·契訶夫

契訶夫是與莫泊桑、歐·亨利齊名的舉世聞名的短篇小說大師,列夫·托爾斯泰稱他是一個“無與倫比的藝術家”。

他的短篇小說題材廣泛,風格獨特,意義深刻,形象鮮明。其中輕快幽默者妙趣橫生,讓你會心而笑,又若有所思,久久回味;而凝重深沉者則盪氣回腸,令人心靈震顫,難以釋懷。作者對種種社會弊端痛加針砭,對庸俗生活無情嘲諷,對底層民眾深切同情,對光明未來無限嚮往,使我們深受啟迪,產生共鳴,心懷感動。

7《白鯨》

作者:赫爾曼·麥爾維爾

赫爾曼·麥爾維爾是美國文學史上最傑出的浪漫主義小說家之一,《白鯨》是他的代表作。

捕鯨船“裴廊德”號船長亞哈,在一次捕鯨過程中,被兇殘聰明的白鯨莫比-迪克咬掉了一條腿,因此他滿懷復仇之念,一心想追捕這條白鯨,竟至失去理性,變成一個獨斷獨行的偏熱症狂。他的船幾乎兜遍了全世界經歷輾轉,終於與莫比-迪克遭遇。經過三天追蹤,他用魚叉擊中白鯨,但船被白鯨撞破,亞哈被魚叉上的繩子纏住,帶人海中。全船人落海,只有水手以實瑪利(《聖經》中人名,意為被遺棄的人)一人得救,來向人們講述這個故事。作者賦予莫比·迪克的白色象徵天真無邪和恐怖,以白鯨象徵善和惡的混合,這也是人世的基本狀況。這部小說以充實的思想內容、史詩船的規模和成熟、深思性質的文筆,成為傳世佳作。

8《安娜·卡列尼娜》

作者:列夫·托爾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羅斯文豪列夫・托爾斯泰的主要作品之一。貴族婦女安娜追求愛情幸福,卻在卡列寧的虛偽、冷漠和弗龍斯基的自私面前碰得頭破血流,最終落得卧軌自殺、陳屍車站的下場。庄園主反對土地私有制,抵制資本主義制度,同情貧苦農民,卻又無法擺脫貴族習氣而陷入無法解脫的矛盾之中。矛盾的時期、矛盾的制度、矛盾的人物、矛盾的心理,使全書在矛盾的漩渦中顛簸。這部小說是新舊交替時期緊張惶恐的俄國社會的寫照。

9《包法利夫人》

作者:居斯塔夫·福樓拜

《包法利夫人》是福樓拜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描寫了法國內地一個富裕農民的女兒悲劇的一生。美麗的主人公艾瑪是富裕農民的獨生女,因不甘與忠厚老實的丈夫過平庸的生活,兩次發生婚外情,後均遭情人拋棄;又因過度消費,債台高築,終於被迫自殺。著名作家左拉稱《包法利夫人》為“同類小說准確無誤的典範”。對形形色色的資產階級人物做了淋漓盡致的揭露,成為19世紀法國社會的一幅現實主義畫卷,其完美嚴謹的語言風格更是為後人傳為美談。

10《戰爭與和平》

作者:列夫·托爾斯泰

《戰爭與和平》以1805年開始的爭奪歐洲戰爭和1812年的俄國衛國戰爭為主線,歌頌了俄羅斯民族的英雄品質和堅強性格,從多方面反映了俄國一個重要歷史時期中各階層人民的生活面貌。年輕的公爵安德烈為了輝煌與榮耀,在法俄開戰的時候,滿腔熱情地從軍出征。但是,事情並不如同他所想像的那麼美好。他於一次戰役中受了重傷,傷愈後僥幸回到家裡時,妻子又不幸難產去世,這給他以巨大的打擊,從此他消極處世。在他的好友比埃爾勸導下,他才重拾生活的信心。當俄國衛國戰爭爆發時,為了民族的尊嚴,他毅然重返前線。最終為國捐軀,展現了俄國人不屈的民族意志。
民國時期,“文化黃金時代”誕生的7本經典小說:
- 1 -《京華煙雲》

林語堂

豆瓣評分:8.5分

(20605人評價)

內容簡介| 全書講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從1901年義和團運動到抗日戰爭30多年間的悲歡離合和恩怨情仇。堪稱現代版《紅樓夢》,全景展現中國風雲變幻的人文、社會和文化的史詩巨著。

三句話等於讀過這本書

1.在人的一生,有些細微之事,本身毫無意義可言,卻具有極大的重要性。事過境遷之後,回顧其因果關系,卻發現其影響之大,殊可驚人。

2.人本過客來無處,休說故里在何方,隨遇而安無不可,人間到處有花香。

3.人不怕跌倒,也不怕認輸,但你得明白,是哪塊石頭絆倒了你,又是怎麼輸的,等明白過來才能贏。

- 2 -《四世同堂》

老舍

豆瓣評分:9.0

(3694人評價)

內容簡介| 小說在盧溝橋事變爆發、北平淪陷的時代背景下,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為主線,形象、真切地描繪了以小羊圈胡同住戶為代表的各個階層、各色人等的榮辱浮沉、生死存亡,富於史詩風格。

三句話等於讀過這本書

1.國已破,家何在?

2.頭年的蘿卜空了心,還能在頂上抽出新鮮的綠葉兒;窖藏的白菜幹了,還能拱出嫩黃的菜芽兒;連相貌不揚的蒜頭,還會躥出碧綠的苗兒呢;樣樣東西都會爛,樣樣東西也都會轉化。 亂世之中,無人能夠獨善其身。

3.一朵花,長在樹上,才有它的魅力;拿到人的手裡就算完了。

- 3 -《家》

巴金

豆瓣評分:8.2分

(12554人評價)

內容簡介| 激流三部曲之一,描寫舊式封建家庭的解體和青年人的反叛。故事集中在1920年冬到1921年秋的八九個月時間里,揭露了封建專制制度的罪惡,撕開了在溫情關系掩蓋下的大家庭的勾心鬥角。

三句話等於讀過這本書

1.我們是青年,不是畸人,不是愚人,應當給自己把幸福爭過來。

2.家並不排斥愛情,它只是給愛情提供一個紮根的地方。

3.無論是在白天或黑夜,世界都有兩個不同的面目,為著兩種不同的人而存在。

- 4 -《呼蘭河傳》

蕭紅

豆瓣評分:8.8

(10811人評價)

內容簡介| 小說共分7章,描繪了東北邊陲小鎮呼蘭河的風土人情。作者以簡潔無華的筆法,深沉記錄悲涼絕望的人生,揭示了那個時代中國人的生存哲學。

三句話等於讀過這本書

1.滿天星光,滿屋月亮,人生何如,為什麼這么悲涼。

2.幾乎每個人都是不幸的,可日子還得安安靜靜的過。

3.一切都活了,都有無限的本領。要做什麼,就做什麼。要怎麼樣,就怎麼樣。都是自由的。

- 5 -《圍城》

錢鍾書

豆瓣評分:8.9

(169843人評價)

內容簡介| 小說塑造了抗戰開初一類知識分子的群像,生動反映了在國家特定時期,特殊人群的行為操守、以及困惑。它是一幅栩栩如生的世井百態圖,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部風格獨特的諷刺小說,被譽為“新儒林外史”。

三句話等於讀過這本書

1.不斷地追求和對所追求到的成功的隨之而來的不滿足和厭煩,兩者之間的矛盾轉換,其間交織著的希望與失望,歡樂與痛苦,執著與動搖——這一切構成了人生萬事。

2.天下只有兩種人。比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種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種人把最好的留到最後吃。

3.天下就沒有偶然,那不過是化了妝的、戴了面具的必然。

- 6 -《啼笑因緣》

張恨水

豆瓣評分:8.0

(816人評價)

內容簡介| 小說《啼笑因緣》是現代文學史上號稱“章回小說大家”和“通俗文學大師”第一人之張恨水的代表作。主要描寫旅居北平的江南大學生樊家樹和天橋唱大鼓的姑娘沈鳳喜之間的戀愛悲劇。

三句話等於讀過這本書

1.這世間的因緣從來是奇妙的。欲除煩惱須無我,各有因緣莫羨人。

2.一個人的性情,都是這樣,常和老實的人在一處,見了活潑些的,便覺聰明可惜。但是常和活潑的人在一處,見了忠實些的,又覺得溫存可親了。

3.畢竟人間色相空,伯勞燕子各西東;可憐無限難言隱,只在拈花一笑間。

- 7 -《紅玫瑰與白玫瑰》

張愛玲

豆瓣評分:8.3

(34534人評價)

內容簡介| 作者用細膩的筆觸描寫了普通人隱秘的心理與情結, 展現了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中西方文化交匯時人們的情感、婚姻生活, 揭示了傳統與現代融合下男權社會中女性難以擺脫的悲劇人生。

三句話等於讀過這本書

1.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2.一個人對你借口太多 ,那是因為不想在乎。

3.在傳統的中國社會里, 女人的命運很悲慘,她們都是服務於男權社會的。

看過"知名作家評出最偉大的十部小說"的人還關注了:

1. 勵志小說排行榜前十名

2. 高中生暑假必看的十部電影和十部書

3. 經典勵志小說排行榜前十

4. 最新勵志小說排行榜前十

5. 必看的十部勵志電影

B. (轉載)《時代周刊》評選出史上最偉大的100部長篇小說

《時代周刊》評選出史上最偉大的100部長篇小說

1 Don Quixote堂吉訶德1605, 1630 Miguel de Cervantes Catholic

2 War and Peace戰爭與和平 1869 Leo Tolstoy Russian Orthodox

3 Ulysses尤利西斯 1922 James Joyce Catholic (lapsed)

4 In Search of Lost Time追尋逝去的時光 1913-27 Marcel Proust Jewish Catholic

5 The Brothers Karamazov卡拉馬佐夫兄弟 1880 Feodor Dostoevsky Russian Orthodox

6 Moby-Dick白鯨 1851 Herman Melville Transcendentalist

7 Madame Bovary包法利夫人 1857 Gustave Flaubert Catholic

8 Middlemarch米德爾馬契 1871-72 George Eliot Anglican; agnostic

9 The Magic Mountain魔山 1924 Thomas Mann Lutheran

10 The Tale of Genji源氏物語 11th Century Murasaki Shikibu Buddhist/Shinto culture

11 Emma愛瑪 1816 Jane Austen Anglican

12 Bleak House荒涼山莊 1852-53 Charles Dickens Anglican

13 Anna Karenina安娜•卡列尼娜1877 Leo Tolstoy Russian Orthodox

14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1884 Mark Twain Presbyterian

15 Tom Jones棄兒湯姆•瓊斯的歷史1749 Henry Fielding

16 Great Expectations遠大前程 1860-61 Charles Dickens Anglican

17 Absalom, Absalom! 押沙龍,押沙龍! 1936 William Faulkner Presbyterian

18 The Ambassadors專使1903 Henry James Anglican

19 On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百年孤獨 1967 Gabriel Garcia Marquez Catholic

20 The Great Gatsby了不起的蓋茨比1925 F. Scott Fitzgerald Catholic

21 To The Lighthouse到燈塔去 1927 Virginia Woolf Neo-pagan

22 Crime and Punishment罪與罰 1866 Feodor Dostoevsky Russian Orthodox

23 The Sound and the Fury喧嘩與騷動 1929 William Faulkner Presbyterian

24 Vanity Fair名利場 1847-48 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

25 Invisible Man看不見的人1952 Ralph Ellison

26 Finnegans Wake芬尼根守靈1939 James Joyce Catholic (lapsed)

27 The Man Without Qualities沒有個性的人 1930-43 Robert Musil Catholic

28 Gravity's Rainbow萬有引力之虹1973 Thomas Pynchon Catholic; agnostic

29 The Portrait of a Lady一位女士的畫像1881 Henry James Anglican

30 Women in Love戀愛中的女人1920 D. H. Lawrence

31 The Red and the Black紅與黑 1830 Stendhal Catholic

32 Tristram Shandy項狄傳1760-67 Laurence Sterne Anglican (Church of Ireland clergyman)

33 Dead Souls死魂靈 1842 Nikolai Gogol Russian Orthodox

34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德伯家的苔絲1891 Thomas Hardy

35 Buddenbrooks布登勃洛克家族1901 Thomas Mann Lutheran

36 Le Pere Goriot高老頭 1835 Honore de Balzac Catholic

37 A 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 Young Man一個青年藝術家的自畫像1916 James Joyce Catholic (lapsed)

38 Wuthering Heights呼嘯山莊 1847 Emily Bronte Anglican

39 The Tin Drum鐵皮鼓 1959 Gunter Grass Catholic

40 Molloy; Malone Dies; The Unnamable馬洛伊;馬洛納之死;無名的人1951-53 Samuel Beckett Church of Ireland (Anglican)

41 Pride and Prejudice傲慢與偏見 1813 Jane Austen Anglican

42 The Scarlet Letter紅字 1850 Nathaniel Hawthorne Transcendentalist

43 Fathers and Sons父與子 1862 Ivan Turgenev Russian Orthodox; agnostic

44 Nostromo諾斯托羅莫1904 Joseph Conrad Catholic; atheist

45 Beloved寵兒 1987 Toni Morrison

46 An American Tragedy美國的悲劇 1925 Theodore Dreiser Catholic; Congregationalist; Chrisitan Science

47 Lolita洛麗塔 1955 Vladimir Nabokov Russian Orthodox

48 The Golden Notebook金色筆記 1962 Doris Lessing

49 Clarissa克拉麗莎1747-48 Samuel Richardson

50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紅樓夢 1791 Cao Xueqin

51 審判 1925 Franz Kafka Jewish

52 簡•愛1847 Charlotte Bronte Anglican

53 紅色英勇勛章1895 Stephen Crane Methodist

54 憤怒的葡萄 1939 John Steinbeck Episcopalian

55 彼得堡 1916/1922 Andrey Bely Russian Orthodox; Theosophy; Spiritualism

56 瓦解 1958 Chinue Achebe

57 克萊弗公主1678 Madame de Lafayette

58 局外人 1942 Albert Camus Catholic; Existentialism

59 我的安東尼婭1918 Willa Cather Episcopalian

60 wei chao 製造者1926 Andre Gide

61 The Age of Innocence純真年代 1920 Edith Wharton

62 The Good Soldier好兵 1915 Ford Madox Ford Catholic; agnostic

63 The Awakening覺醒 1899 Kate Chopin Catholic

64 A Passage to India印度之行 1924 E. M. Forster

65 Herzog赫索格1964 Saul Bellow Orthodox Jew (lapsed); Anthroposophist

66 Germinal萌芽1855 Emile Zola Catholic

67 Call It Sleep安睡吧 1934 Henry Roth Jewish

68 U.S.A. Trilogy美國三部曲 1930-38 John Dos Passos Catholic

69 Hunger飢餓 1890 Knut Hamsun

70 Berlin Alexanderplatz柏林亞歷山大廣場1929 Alfred Doblin Catholic

71 Cities of Salt 1984-89 'Abd al-Rahman Munif

72 The Death of Artemio Cruz克魯茲之死1962 Carlos Fuentes Catholic

73 A Farewell to Arms永別了,武器 1929 Ernest Hemingway Catholic

74 Brideshead Revisited故園風雨後1945 Evelyn Waugh Catholic

75 The Last Chronicle of Barset巴塞特的最後紀事1866-67 Anthony Trollope Anglican

76 The Pickwick Papers匹克威克外傳1836-67 Charles Dickens Anglican

77 Robinson Crusoe魯賓遜漂流記1719 Daniel Defoe Protestant Dissenter (Presbyterian)

78 The Sorrows of Young Werther少年維特之煩惱 1774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Deist

79 Candide老實人 1759 Voltaire raised in Jansenism; later Deist

80 Native Son土生子 1940 Richard Wright Seventh-day Adventist; Communist

81 Under the Volcano在火山下 1947 Malcolm Lowry Methodist; Anglican; agnostic

82 Oblomov歐布羅莫夫1859 Ivan Goncharov

83 Their Eyes Were Watching God凝望上帝1937 Zora Neale Hurston

84 Waverley威弗利1814 Sir Walter Scott Anglican

85 Snow Country雪國 1937, 1948 Kawabata Yasunari

86 Nineteen Eighty-Four1984 1949 George Orwell Anglican

87 The Betrothed約婚夫婦1827, 1840 Alessandro Manzoni Catholic

88 The Last of the Mohicans最後一個莫希幹人1826 James Fenimore Cooper Episcopalian

89 Uncle Tom's Cabin湯姆叔叔的小屋1852 Harriet Beecher Stowe Episcopalian; Congregationalist

90 Les Miserables悲慘世界 1862 Victor Hugo Catholic

91 On the Road在路上 1957 Jack Kerouac Catholic; Buddhism

92 Frankenstein弗蘭肯斯坦1818 Mary Shelley

93 The Leopard豹 1958 Giuseppe Tomasi di Lampesa Catholic

94 The Catcher in the Rye麥田裡的守望者1951 J.D. Salinger Jewish Catholic; Scientologist

95 The Woman in White白衣女人1860 Wilkie Collins

96 The Good Soldier Svejk好兵帥克1921-23 Jaroslav Hasek Catholic

97 Dracula德古拉1897 Bram Stoker Church of Ireland (Anglican)

98 The Three Musketeers三個火槍手1844 Alexandre Dumas agnostic; Catholic

99 The Hound of Baskervilles巴斯克維爾的獵犬1902 Arthur Conan Doyle Catholic; Spiritualist

100 Gone with the Wind飄 1936 Margaret Mitchell Catholic

C. 世界公認排名前十的名著小說,被拍成影視作品的有哪些

世界公認的名著小說,我覺得拍成影視作品最輝煌的大概就是《西遊記》了吧,《西遊記》不僅在我國老幼皆知,在國外也是逐漸成為了中國的標志。

D. [最偉大的100部小說_經典網路小說]最經典的網路小說

經典小說是 比真的面貌還要有神氣、有活力、有生氣 的 別具藝術生命的一種文體 ,在中西經典文學中異軍突起而獨領風騷,經典網路小說100部都哪些小說?以下是我推薦給大家的關於最偉大的100部小說,一起來看看有沒有你喜歡的小說吧!

最偉大的100部小說
1、堂吉訶德

[西班牙] 塞萬提斯 著,1605年出版

楊絳譯,人民文學出版社

《堂吉訶德》是歐洲長篇小說的里程碑,在多個排行榜里都是第一,具有無可撼動的地位。我覺得《堂吉訶德》和《水滸傳》能有一比。金聖嘆曾這樣評價《水滸傳》:“譽陸《水滸》之文精嚴,讀之即得讀一切書之法也。”“天下之文章無有出《水滸》右者”。內容和地位都和《堂吉訶德》有可比較之處。

2、戰爭與和平

[俄] 托爾斯泰 著,1869年出版

劉遼逸譯,人民文學出版社

《戰爭與和平》以當時四大貴族家庭的人物活動為線索,描寫1812年俄法戰爭的全過程,是一部史詩般的鴻篇巨行頃制,規模和思想性無出其右,是俄羅斯文學史上矗立頂峰的聖碑。

3、尤利西斯

[愛爾蘭] 喬伊斯 著,1922年出版

金堤譯,人民文學出版社

一個作家應該有三部作品:成名作,代表作,傳世作(或叫炫技作)。喬伊斯這三樣都有,《尤利西斯》是他的代表作。一句話就能概括這書多牛B:現代主義分水嶺。

4、追憶似水年華

[法] 普魯斯特 著,1913-27年出版

李恆基等譯,譯林出版社

這書沒什麼可說的,法國二十世紀文壇一哥的不朽作。對自己的閱讀能力有信心的可以挑戰一下。

其實我更覺得塞利納應該是一哥,誰讓他政治不正確呢。

5、卡拉馬佐夫兄弟

[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著,1880年出版

耿濟之譯,人民文學出版社

陀爺的代表作。全世界的讀者已經為陀爺瘋狂了一輪又一輪了。在20世紀60年代的日本,如果看見一個青年在電車里眉頭緊鎖地思考,手上還拿著本書,那他八成是在看《卡拉馬佐夫兄弟》。這本書也已經反復出現在後世的許多名著中了。

6、白鯨

[美] 梅爾維爾 著,1851年出版

成時譯,人民文學出版社

又是一個里程碑式的著作,直接把美國文學拉入現代。基本上哪個美國文學課本里都繞不過去《白鯨》(我研究生考試的時候都有這篇)。《白鯨》剛出版時還遭到評論家的譏諷,但決定文學價值的永遠是時間。

建議看英文原版,不算難,能更好地體會原作語言的力量。

7、包法利夫人

[法] 福樓拜 著,1857年出版

李健吾譯,人民文學出版社

福樓拜在中國的名氣似乎不是天王級別的。但在西方文學譜系裡,福樓拜絕對是大宗師級的人物。他出神入化的小說技巧,啟蒙檔虛陸了後世一代又一代的作家。

8、米德爾馬契

[英] 喬治·艾略特 著,1771-72年出版

項星耀譯,人民文學出版社

終於有一位女作家了。排行榜的作者是研究維多利亞小說的,把這個位置給喬治·艾略特也非常自然。《米德爾馬契》里有一百五十個人物,各具特色,可以說達到了傳統小說的高峰。

9、魔山

[德] 托馬斯·曼 著,1924年出版

楊武能譯,上海文藝出版社

托馬斯·曼的代表作。現代文學經典作品。同樣一輪又一輪地出現在後世的文學作品中。《挪威的森林》里直子居住的療養院,整個就是《魔山》的翻版。

10、源氏物語

[日] 紫式部 著,11世紀成書

豐子愷譯,人民文學出版社

世界第一部長篇小說(《金驢記》沒寫完不算數)。在日本的地位和《紅樓夢》在中國是一樣一樣滴,一大批學者指著它吃飯呢。文學價值當然是極高的,可以說日本古典的審美都在裡面了,看了一定不會後悔。

11、愛瑪

[英] 簡·奧斯丁 著,1816年出版

李文俊、蔡慧譯,人民文學出版社

我本人對奧斯丁、張愛玲一類的作家基本無愛,相比之下吳爾夫、蕭紅才是我的真愛。你說人家文筆好不好,當然好;藝術性強不強?當然強;文學史上重要不重要?當然重要,而且稱得上最重要,放在女性作家裡更是重要得不能再重要。但是總腳得吧,即使作為女性作家,永遠糾纏在痴男怨女、閨房樂事、吊金龜婿的小心思上,真是沒什麼意思。(也許我的直男思維太嚴重,沒准女孩子就愛看這個。現在好多網路文學還前赴後繼地走在這條路上,吃人家文豪嚼剩下的,說明還是有市場。)

想起以前看《傾城之戀》的小說,眼睛都看直了,直拍大腿:作者真是高手啊高手。而看《呼蘭河傳》呢,完全被那種開闊、蒼涼的格局給震傻了,沒有心思去想作者是誰了。

《愛瑪》可以說是奧斯丁文學藝術上最成熟的一部作品,英語文學的必讀作品。最後說件糗事:剛上中學的時候,啥都不懂,在書店裡看到《愛瑪》,還以為奧斯丁是個東北人。。

12、荒涼山莊

[英] 狄更斯 著,1852-53年出版

放這個圖片是給大家看一下人文社的“網格本”是什麼樣的。它的正式名稱是“外國文學名著叢書”,現在湊齊一套可難嘍。

狄老是我很喜歡的一位作家。國內介紹老人家的時候,動不動就是“暴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啦,這個那個的,搞得沒看過狄老的都以為又是一個苦大仇深的主。其實狄老的書那是相當地幽默,各種諷刺挖苦,各種恰當又詼諧的比喻,即使是沉重的內容也能讓人噴飯。

我覺得,可能因為狄老是苦出身,從底層摸爬滾打上來的,才能這么舉重若輕。《荒涼山莊》是講司法腐敗、批判體制的小說。在處於今天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大力倡導依法治國的今天,看看這部小說還是挺有意思的。(對!我們就是要批判資本主義的司法腐敗!)

另外我覺得把這部書放在這個位置(狄老排名最高的一本),可能有點過高了。也許是排行榜編者偏愛吧。

13、安娜·卡列寧娜

[俄] 托爾斯泰 著,1877年出版

周揚、謝素台譯,人民文學出版社

沒啥說的,《安娜》都沒看過,還好意思說自己是文學愛好者?

14、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

[美] 馬克·吐溫 著,1884年出版

張友松譯,譯林出版社

都知道馬克·吐溫是幽默大師,但他的幽默和狄老還不一樣。馬克·吐溫總是創造一種窘境(有些作品都能改編成《美囧》了),無限的誇張讓窘境本身就帶有諷刺意味,這在他的短篇作品裡是很突出的。

引用一個已經被說爛了的評價。海明威這么說過:“整個現代美國文學都來源於馬克·吐溫的著作《哈克貝里·費恩歷險記》,這是我們最優秀的一部書,此後還沒有哪本書能和它匹敵。”

建議先看《湯姆·索亞歷險記》,再看這本書。

15、棄兒湯姆·瓊斯史

[英] 菲爾丁 著,1749年出版

張谷若譯,上海譯文出版社

不知道為啥,像菲爾丁、康拉德、吉卜林這些文豪,特別不受社會主義國家待見,吉卜林、康拉德經常被扣一個“殖民主義”的帽子,菲爾丁則好多人都壓根都不知道是誰。

是誰呢?大宗師,大宗師,大宗師。菲爾丁是給英國小說定規矩的人。(悲劇的是規矩立下沒多久就被斯泰恩的《商第傳》給破了。。)

《棄兒湯姆·瓊斯的歷史》是一部史詩級的作品。背景之廣闊令人咋舌,教科書般的現實主義經典小說案例。

16、遠大前程

[英] 狄更斯 著,1860-61年出版

主萬、葉尊譯,人民文學出版社

狄老非常經典的一部作品。人物自傳的敘述方式,也是狄老慣用的一種經典模式了。這本書是狄老晚期的一部作品,比起《大衛·科波菲爾》要成熟很多了。

原題名是Great Expectations,意思是指一筆遺產,翻譯譯成“遠大前程”是有諷刺意義在裡面。這書還有個譯名是《孤星血淚》,注意啊,不是《孤星淚》,那是《悲慘世界》的另外一個譯名。翻譯們也是醉了。。

17、押沙龍!押沙龍!

[美] 福克納 著,1936年出版

李文俊譯,上海譯文出版社

這本應該算是福克納的炫技作了。“押沙龍”是個人名,Absalom,是古以色列大衛王的兒子。典故出自《聖經·舊約》。

中學時在圖書館,覺得名字好玩,取下來看過。結果,沒看懂。。後來福克納在我心裡就留下陰影了。。

18、使節

[美] 亨利·詹姆斯 著,1903年出版

項星耀譯,人民文學出版社

亨利·詹姆斯(今天一查資料發現長得和詹姆斯·斯派德有點神似)是美國文學大師級的人物,也是在中國知名度不高的那種。這人屬於那種“全能文豪”,啥都能寫,小說格外出色。格雷厄姆·格林說:“他在小說史上的地位,就和莎士比亞在詩歌史上的地位一樣穩固。”

我看過一點他的原文作品。按文筆劃分的話,我把他分到”文學貴族“。《使節》這本書不作評價,因為我沒看過。

19、百年孤獨

[哥倫比亞] 馬爾克斯 著,1967年出版

范曄譯,南海出版公司

大家都太熟悉了吧,“許多年以後,面對行刑隊……”八十年代的時候,中國文壇上現在這些大腕們沒有一個不受這本書啟發的。傳說馬爾克斯當年來中國,發現書店賣的都是自己的書,氣得夠嗆,因為自己從來沒授權過中國出版社。這事導致中國加入版權公約後,好長一段時間也拿不到授權,人家記仇呢。

我更想說的是文學上的“孤獨”。據八卦社消息,馬爾克斯為寫《百年孤獨》,把工作給辭了,跟老婆說給我一年時間,我要不整個驚天動地的,就再也不搞文學了。一年之後《百年孤獨》一炮把全世界給震了。

其實國內也有這樣的作家,不方便說,你懂的。

這說明什麼呢?想搞文學就不能有老婆。沒有老婆就不用保證這個那個了。我是多麼聰明啊!

20、了不起的蓋茨比

[美] 菲茨傑拉德 著,1925年出版

姚乃強譯,人民文學出版社

好多人是通過村上春樹知道菲茨傑拉德的,不好意思,我也是。

問大家個問題:文學有啥用?哲學有啥用?

我覺得,人類的心裡都有一些說不清、道不明、剪不斷、理更亂的情緒。文學是把這種情緒具象化,哲學是直接告訴你這情緒是啥。

《蓋茨比》就是這樣。對夢想的追逐和最終歸於失敗,So we beat on,boats against the current,borne back ceaselessly into the past.(於是,我們奮力搏擊,好比逆水行舟,不停地被水浪沖退,回到了過去。)小小的一篇作品,卻像原子彈一樣,將內心深處某種情緒沖擊開來。

21、到燈塔去

[英] 吳爾夫 著,1927年出版

吳爾夫文集,人民文學出版社

啊,到了我的真愛。“才女”這個詞兒基本上就是為弗吉尼亞·吳爾夫量身打造的。她爸就是文壇領袖,本人呢沒正經上過學,但是從小家裡來來往往的都是各路文豪,加上天資聰穎,很快就獨領一代風騷。她的許多作品都是極具開創意義的,這里不展開了。

所謂情深不壽,慧極必傷。樋口一葉去世時二十四歲,創作巔峰僅十四個月;石評梅終年不滿二十七,創作生涯僅僅六年。吳爾夫算是長的了。相比之下,紅顏美人得善終者不在少數。並非紅顏薄命,只是天妒英才。

順便說一下譯名。流行的譯名是“伍爾芙”,確實好聽。問題是,人家原名叫弗吉尼亞·斯蒂芬,她丈夫叫倫納德·吳爾夫,是結婚後冠的夫姓。她丈夫翻譯成倫納德·伍爾芙,不奇怪嗎?

當然了,一個譯名而已。還有把Virginia Woolf翻譯成“處女狼”的呢。。

22、罪與罰

[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著,1866年出版

朱海觀譯,人民文學出版社

陀爺的代表作,沒啥好說的。看不懂的同學可以嘗試看下巴赫金的復調小說理論。看不懂巴赫金的呢,可以找陀爺的書參考一下。通常情況下,二者都看不懂的人居多。

23、喧嘩與騷動

[美] 福克納 著,1929年出版

李文俊譯,上海譯文出版社

福克納的代表作。我認為是比較難讀的一部書,難在文化差異上。好比讓一美國人理解《生死疲勞》里的“土改”“輪回”,也不是很容易吧。

這書對中國的影響是相當大的。“多視角敘述”呀,“世家體系”啊,“白痴敘述者”什麼的,在阿來、閻連科、莫言身上都能找見。這么說吧,你要想研究研究小說,看這書吧,老牛逼了。

24、名利場

[英] 薩克雷 著,1847-48年出版

楊必譯,人民文學出版社

批判現實主義的傑作。今天看來,怎麼說呢,中規中規吧。要是我來排,不會排這么高。(掃了一眼總榜,居然把《維特》和《悲慘世界》排那麼往後,編者肯定是個老宅男。)

“名利場”出自約翰·班揚的《天國歷程》。這可是當年銷量和聖經齊肩的書。

25、看不見的人

[美] 拉爾夫·艾里森 著,1952年出版

任紹曾譯,上海文藝出版社

上榜的第一個黑人作家。看黑人文學(沒有任何歧視的意思),這是繞不過去的一本,劃時代的經典。

26、芬尼根的守靈夜

[愛爾蘭] 喬伊斯 著,1939年出版

戴從容譯,上海人民出版社

喬伊斯的炫技作。這種書我有一個統稱,“鎮宅之寶”。只要你往書架上一擺,來人看見了,肯定給你個意味深長的眼神。要問你寫了啥?瞎編唄,反正全中國也沒幾個人看懂。

不管你懂不懂,反正我是不懂。

27、沒有個性的人

[奧地利] 羅伯特·穆齊爾 著,1936年出版

張榮昌譯,上海譯文出版社

穆齊爾是被中國的主流文學史嚴重忽略的一位重量級作家。要說文壇的大腕兒都齊齊豎大拇指的,穆齊爾得算上一位。他引導了二十世紀小說的走向,從情節扭向內向的精神性內容。

很慚愧,我沒看過《沒有個性的人》。聞其大名,沒敢挑戰。。

28、萬有引力之虹

[美] 托馬斯·品欽 著,1973年出版

張文宇、黃向榮譯,譯林出版社

很新的小說了,品欽還健在呢,年年都是諾獎熱門候選人。文學到他這兒的時候,已經不太好評價了。《萬有引力之虹》說起來根本就沒情節,我還是傾向於這是一種“網路全書”式的作品,很難歸到狹義的文學分類里。

喜歡的人會很喜歡,不喜歡的人怎麼也不會喜歡。相比之下,我更喜歡馮內古特的調調。

29、一位女士的畫像

[美] 亨利·詹姆斯 著,1881年出版

項星耀譯,人民文學出版社

參見第十八名。這本書是亨利·詹姆斯的代表作,裡面的敘事真是瀟灑啊。

30、戀愛中的女人

[英] D.H.勞倫斯 著,1920年出版

勞倫斯文集,人民文學出版社

D.H.勞倫斯的代表作。我現在有點摸清楚編者的意圖了,丫八成是一個信教的老宅男。這本書能上榜,大概因為它是勞倫斯作品中不那麼“黃”的一本。

我可是超愛勞倫斯。個人的思路是從階級意識和生態主義來解讀勞倫斯。勞倫斯是個非常可愛的人,所謂的“黃”,是重視人本來的價值,是對生存的尊重。對於人與人的對抗、人與社會的對抗,人與自然的對抗,勞倫斯天生持一種反對的態度,不要對抗,只要解放。從某種意義上說,勞倫斯也是一個生存主義者。

31、紅與黑

[法] 司湯達 著,1880年出版

張冠堯譯,人民文學出版社

這本書我要強烈推薦。有些人覺得這書過時了,我覺得這書才是真正適合當下的中國人閱讀的書。(許多現代主義的文學作品,咱們還沒有那個文化積累,理解不了。)

一句話,沒有深夜裡為於連嘆息和感傷過的人,不足以談人生。

32、項狄傳

[英] 勞倫斯·斯特恩 著,1760-67年出版

蒲隆譯,上海譯文出版社

也譯作《商第傳》。首先,這是一本奇書,以我的本事,沒有資格來評價它。其次,這書成書的前不久,菲爾丁剛給英國小說立下規矩,斯特恩這本書就是“去你媽的規矩”。第三,這書壓根就沒有什麼時間線和敘述順序,想怎麼來就怎麼來,可以看做是現代主義的源泉和先驅。

斯特恩還有本《傷感旅行》,也特別好看,我強力推薦。

33、死魂靈

[俄] 果戈里 著,1842年出版

滿濤譯,人民文學出版社

果戈里的代表作。吝嗇鬼潑留希金就出自這本書。果戈里的描寫和批判堪稱一絕。

中國人民是非常熟悉果戈里的。《狂人日記》《外套》,喜劇《欽差大臣》,都是很早就引進中國,啟發了一代又一代的進步青年。現在的中學課本里也少不了他,不多介紹了。

34、德伯家的苔絲

[英] 托馬斯·哈代 著,1891年出版

張谷若譯,人民文學出版社

托馬斯·哈代的代表作。這書其實挺苦情的,我幾次都看不下去。小說中人物性格復雜、情感充沛,現在的弱智爛俗言情小說跟這一比就是渣。

哈代同時還是一位優秀的詩人,詩歌史上繞不過去的一位大家。

35、布登勃洛克一家

[德] 托馬斯·曼 著,1901年出版

傅惟慈譯,譯林出版社

托馬斯·曼的成名作。我對這種家族史題材的作品不是很感冒,但不能否認這部繁復浩大的作品是一部牛掰的作品。最關鍵的是,托馬斯·曼寫出來的時候才26歲啊!

E. 至今中國有哪些偉大的小說

中國十大古典小說——查看:盤點中國十大古典小說
1.《紅樓夢》
中國古典小說現實主義創作的巔峰之作,一部最偉大的文學奇書,由此創立的紅學研究為史上罕見。
2.《西遊記》
充滿奇情幻想的浪漫主義傑作,神話小說第一書,在繽紛的神話之境中展示生活的真實,是荒誕與完滿的結合。
3.《水滸傳》
文學史上第一部反映農民起義的長篇小說,眾多帶有鮮明反抗精神與樂觀主義精神的人物形象構成了一部璀璨的群英圖。
4.《三國演義》
章回小說的開山作品,一部充盈智慧與計謀的政治網路全書。
5.《聊齋志異》
《聊齋志異》,是一部文言文短篇小說集。有傳奇、志怪、軼事等,諸體兼備,為中國文言小說集大成之作。
6.《東周列國志》
《東周列國志》所講述的,是自西周宣王晚年聞謠輕殺起,到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郡縣制止,前後五百多年的歷史故事。
7.《鏡花緣》
明清是中國古典小說的繁榮時期,在這一時期,有一部被魯迅在《中國小說要略》中稱之為是能「與萬寶全書相鄰比」的奇書。
8.《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全書故事情節雖沒有一個主幹,可是有一個中心貫穿其間,那就是反對科舉制度和封建禮教的毒害,諷刺因熱衷功名富貴而造成的極端虛偽、惡劣的社會風習。
9.《封神演義》
《封神演義》的作者為明代小說家許仲琳。他用神魔化這種頗有趣味的手法,帶我們走近了武王伐紂、商滅周興的那段悠悠歲月。
10.《官場現形記》
《官場現形記》是我國第一部在報刊上連載、直面社會而取得轟動效應的長篇章回小說,也是譴責小說的代表作,首開近代小說批判社會現實的風氣。

F. 最偉大的125部長篇小說排行榜是真的嗎

1

白衣女人

The Woman in White

Wilkie Collins

(1859)

書名:白衣女人

作者: [英]威爾基·柯林斯

出版社: 上海譯文出版社

譯者: 葉冬心

出版時間: 2007.03

頁數: 513

定價: 17.00

裝幀: 平裝

叢書: 譯文名著文庫

ISBN:

作者威爾基·柯林斯是十九世紀英國著名的懸念小說家,本書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該書以主人公面貌相似這一特點為背景,發揮人類為崇高的愛而捨生忘死的精神。白衣女人由於愛慕勞娜,逃出瘋人院後,卻不顧危險,一再設法去搭救勞娜,以致最後遭來殺身之禍。該書為作者開創了寫偵探小說的先河,也為英國文學另闢了一條新的蹊徑。

2

列車上的陌生人

Strangers on a Train

by Patricia Highsmith

(1950)

書名:列車上的陌生人

作者: [美]帕特里夏·海史密斯

出版社: 上海譯文出版社

原作昌春名: Strangers on a Train

譯者: 張俊鋒

出版時間: 2010.11

頁數: 298

定價: 25.00元

裝幀: 平裝

叢書: 海史密斯作品

ISBN:

故事的開始發生在封閉車廂中,兩名旅客各懷鬼胎而來,密謀策劃一次「交換謀殺」,替對方完成殺人目的。然而,當計劃開始實施時,他們又陷入了無法逃脫的怪圈。該作家在美國《時代》周刊選出的50位最偉大的犯罪小說作家中位居榜首,而本書是她的成名作,被希區柯克改編成著名電影。

3

時間的女兒

The Daughter of Time

by Josephine Tey

(1951)

書名:時間的女兒

作者: [英] 約瑟芬•鐵伊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原作名: The Daughter of Time

譯者: 王星

出版時間: 2012.10

頁數: 205

定價: 30.00元

裝幀: 平裝

叢書: 午夜文庫·大師系列:約瑟芬·鐵伊作品

ISBN:

約瑟芬·鐵伊,是古典推理最高峰的第二黃金期三大女傑之一。The Daughter ofTime這個書名出自弗朗西斯·培根的一句名言:"Thetruth is the daughter oftime, not of authority."意思是真相是時間的女兒,不是權利的女兒。這句名言反應鐵伊在書念搜里的指控:國王亨利七世謀殺王子並篡改歷史。一部獨一無二耐高耐的歷史推理小說,甚至很「不像」一本推理小說。小說中所謂的案件是英國歷史上一宗家喻戶曉的故事:理查三世為了篡取王位,謀殺了囚禁在倫敦塔上的兩個小王子。 「罪行」令人發指,更令人深思。但是病床上的格蘭特探長卻根據他縝密的推理,一舉推翻了流傳四百年之久的歷史定論,並告訴我們:事情的真相未必就是你聽來或看來的那樣!

4

福爾摩斯探案全集

The Complete SherlockHolmes

Arthur Conan Doyle

(1892-1927)

書名:福爾摩斯探案集

作者: [英]柯南`道爾

出版社: 北京燕山出版社

譯者: 鄧小紅

出版時間: 1999

頁數: 412

定價: 15.0

裝幀: 平裝

叢書: 世界文學文庫(全譯本)

ISBN:

本書作者柯南·道爾(1859——1930)被譽為「英國偵探小說之父」,迄今為止仍是全國世界最暢銷偵探小說作家之一。年輕時就學於愛於堡醫科大學,畢業後行醫,工作之餘對偵探故事產生了興趣,開始嘗試寫作。首部偵探小說《血字研究》,幾經周折終於發表,就此開啟了他的寫作生涯。兩年後又發表《四個簽名》,一炮走紅。遂於一八九一年棄醫從文,成為專職偵探小說作家。此後他的創作一發不可收拾,寫出一系列精彩的偵探故事。如《波斯米亞丑聞》、《紅發會》、《五個桔核》等。短短幾年後道爾的名聲便如日中天,經濟狀況也大為改觀,於是他生在一八九四年決定金盆洗手,在小說《最後一案》中讓福爾摩斯在搏鬥中墜崖而死。不料他的讀者對這個結局大為不滿,甚至感到氣憤,他們已經習慣經常讀到福爾摩斯探案故事,他們不相信這位了不起的大偵探竟會這樣死去。讀者的抗議使道爾深受感動和鼓舞,作為對讀者熱切希望的回應,他又握起想像之筆,構思新的案件,在《空屋》一案中讓福爾摩斯死而復生,滿足了讀者的願望。隨後又相繼寫出《巴斯克維爾的獵犬》、《歸來記》、《恐怖山谷》、《冒險史》、《回憶錄》、《最後致意》等作品。到一九二九年,他的全部偵探故事集結為《福爾摩斯探案全集》(上下)卷在英國出版。 翌年七月七日,柯南·道爾與世長辭,享年七十一歲。

5

羅傑疑案

The Murder of Roger Ackroyd

Agatha Christie

(1926)

書名:羅傑疑案

作者: [英] 阿加莎·克里斯蒂

出版社: 人民文學出版社

原作名: The Murder of Roger Ackroyd

譯者: 張江雲

出版時間: 2006.05

頁數: 306

定價: 21.00元

裝幀: 平裝

叢書: 阿加莎·克里斯蒂偵探推理系列

ISBN:

1926年,阿加莎·克里斯蒂寫出了自己的成名作《羅傑疑案》。主人公艾克羅伊德是個知道得太多的人。他知道他愛著的女人毒死了她的第一個丈夫。他知道有人在敲詐她——現在他知道她因服用過量葯物而自殺身亡。晚班郵件很快就會讓他知道那個神秘的敲詐者是誰。但是羅傑沒能把信讀完就死了——他坐在書房裡被人用刀抹了脖子。

6

貝熱拉克的瘋子

The Madman of Bergerac

Georges Simenon

(1932)

書名:貝熱拉克的瘋子

作者: [比]西默農

出版社: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譯者: 汪家榮 / 史美珍

出版時間: 1980

頁數: 135

定價: 0.37

裝幀: 平裝

統一書號: 10215-6

喬治·西默農(GeorgesSimenon,1903-1989),世界聞名的法語偵探小說家,作品超過450部,全球銷售超過五億冊,是全世界最多產與最暢銷的作家。

7

喪鍾九鳴

The Nine Tailors

Dorothy L Sayers

(1934)

書名:喪鍾九鳴

作者: [英]多蘿西·塞耶斯

出版社: 上海譯文出版社

原作名: The Nine Tailors

譯者: 周曉陽

出版時間: 2015.01

頁數: 330

定價: 38.00元

裝幀: 平裝

叢書: 多蘿西·塞耶斯經典推理

ISBN:

多蘿西·L·塞耶斯是英國著名偵探小說家、戲劇家、神學理論家兼翻譯家。善良的肅爾普夫人因病去世,人們在喪鍾下埋葬了她。不久她的丈夫肅爾普先生也去世了,在人們挖開肅爾普夫人的墳墓想將他們二人合葬之際,卻在棺木上發現了一具被嚴重損毀的無名男屍,這驚駭了整個鎮上的人們,也吸引了路過此地的名偵探溫西勛爵。這究竟是誰的屍體?喪鍾究竟又是為誰而鳴?多蘿西· L·塞耶斯在層層推進中為我們破解了整個謎團。

8

蝴蝶夢

Rebecca

Daphne Maurier

(1938)

書名:蝴蝶夢

作者: [英] 達夫妮·杜穆里埃

出版社: 上海譯文出版社

原作名: Rebecca

譯者: 林智玲 / 程德

出版時間: 2006.08

頁數: 414

定價: 17.00元

裝幀: 平裝

叢書: 譯文名著文庫

ISBN:

《蝴蝶夢》原名《呂蓓卡》(又譯《麗貝卡》),是達夫妮·杜穆里埃的成名作,發表於1938年。達夫妮·杜穆里埃在本書中成功地塑造了一個頗富神秘色彩的女性呂蓓卡的形象。主人公呂蓓卡於小說開始時即已死去,從未在書中出現,卻時時處處音容宛在,並能通過其忠僕、情夫等繼續控制曼陀麗庄園,直至最後將這個庄園燒毀。一方面是纏綿悱惻的懷鄉憶舊,另一方面是陰森壓抑的絕望恐怖

,加之全書懸念不斷,使該書成為多年暢銷不衰的浪漫主義名著。

9

情系冰雪

Miss Smilla』s Feeling for Snow

Peter Høeg

(1992)

書名:Miss Smilla』s Feeling for Snow

作者:Peter Høeg

情系冰雪是丹麥作家彼得.哈格的犯罪小說,獲得過英國犯罪推理小說協會銀匕首獎,1997年曾被拍成電影。小說通過對一個小孩是否是被從哥本哈根的樓頂推下去還是掉下去的調查,向讀者展現了北歐犯罪小說的偵探風格。

10

冷血

In Cold Blood

Truman Capote

(1966)

書名:冷血

作者:[美]杜魯門·卡波特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原作名: In Cold Blood

譯者: 夏杪

出版時間: 2013.10

頁數: 359

定價: 39.50

裝幀: 精裝

叢書: 新經典文庫·桂冠文叢

ISBN:

《冷血》是美國作家楚門·卡波特於1966出版的小說,詳述1959年一起位於堪薩斯州霍爾庫姆,優渥農人赫伯特·克拉特一家遭滅門的殘暴兇殺案。卡波特獲悉此事後,與好友作家哈波·李決定一同前往當地進行調查。他們訪問了當地居民與該案的調查人員,摘記了上千頁的紀錄。兇手狄克與貝利在犯案後不久被逮捕,卡波特隨後耗盡六年心血著成此書。《冷血》被公認是非虛構小說鼻祖及新新聞主義先驅,同時也成了卡波特的經典代表作之一。

11

玫瑰的名字

The Name of the Rose

Umberto Eco

(1980)

書名:玫瑰的名字

作者: [意] 翁貝托·埃科

出版社: 上海譯文出版社

原作名: Il nome della rosa

譯者: 沈萼梅 / 劉錫榮

出版時間: 2010.03

頁數: 570

定價: 33.00元

裝幀: 平裝

叢書: 翁貝托·埃科作品系列

ISBN:

翁貝托·埃科是當代歐洲最著名的學者和作家。《玫瑰的名字》是他的第一本小說,自1980年出版後,迅速贏得各界一致好評,榮獲義大利兩個最高文學獎和法國的文學獎,席捲歐美各地的暢銷排行榜,迄今銷售已超過一千六百萬冊,並被翻譯成三十五種文字,在美、加、英、法、德均被譽為「最佳小說」。小說揉合了14世紀背景下的基督教的派系斗爭、宗教理念爭論,講述一樁14世紀的修道院神秘謀殺案,揭露了中世紀的黑暗,對人類的慾望、信仰、愛情與犯罪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索。

12

紐約三部曲

The New York Trilogy

Paul Auster

(1985-1986)

書名:紐約三部曲

作者: [美]保羅·奧斯特

出版社: 浙江文藝出版社

譯者: 文敏

出版時間: 2007.03

頁數: 334

定價: 28.00元

裝幀: 平裝

叢書: 保羅·奧斯特作品

ISBN:

保羅·奧斯特(PaulAuster) 集小說家、詩人、劇作家、譯者、電影導演等多重身份於一身,被視為是美國當代最勇於創新的小說家之一。《紐約三部曲》是奧斯特倍受國際贊譽的代表作,奧斯特透過玻璃城、幽靈、鎖閉的房間三個獨特的故事結合成一本充滿驚奇趣味又令人深思的小說,更帶領讀者體驗了一場心靈拓展的冒險之旅。

13

頭號書迷

Misery

Stephen King

(1987)

書名:頭號書迷

作者: [美]斯蒂芬·金

出版社: 上海文藝出版社

原作名: Misery

譯者: 柯清心

出版時間: 2013.12

頁數: 264

定價: 28.00

裝幀: 平裝

叢書: 99暢銷文庫:斯蒂芬·金

ISBN:

斯蒂芬·金是一位作品多產,屢獲獎項的美國暢銷書作家,編寫過劇本、專欄評論,曾擔任電影導演、製片人以及演員。《頭號書迷》(譯名)採用了狄更斯式的「書中書」結構。在貫穿始終的恐怖氣氛中,如珠玉般點綴著斯蒂芬•金對於小說創作的真知灼見:寫作者和閱讀者的關系,講故事之人的艱辛、愉悅和責任,靈感的本質,「嚴肅」寫作和「流行」寫作之間的區別。謝爾登的形象充滿自傳色彩;安妮則不是被簡單地視為怪物,而是以細膩並通常感人的筆觸加以塑造,使得綁架者和人質之間扭曲的互動關系真實可信。這本書展現了斯蒂芬•金對於人類心理的深刻理解。

更多斯蒂芬·金背後的故事移步《大銀幕上的斯蒂芬·金》

書名:大銀幕上的斯蒂芬•金

作者: [英]馬克•布朗寧

出版社: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原作名: STEPHEN KING ON THE BIG SCREEN

譯者: 黃劍 / 姜丙鴿

出版年: 2016-1

頁數: 384

定價: 59.00元

裝幀: 平裝

ISBN:

從1976年至今,已經有超過45部電影改編自斯蒂芬·金扣人心弦的文學作品,在《大銀幕上的斯蒂芬·金》這本書里,馬克·布朗寧解決了為什麼改編自暢銷書作家的電影會比其他改編電影更加成功這一問題。《綠里奇跡》和《肖申克的救贖》作為監獄電影是如何大獲成功的?《狂犬驚魂》和《閃靈》為什麼最終定位成了家庭劇?《克里斯汀魅力》和《劫夢驚魂》只是二流電影嗎?《閃靈》是如何成為史上最經典的恐怖片之一的?不可錯過的電影大師指南《大銀幕上的斯蒂芬·金》一書帶你揭秘「金」牌作家的銀幕之路。

►【點此了解】 恐怖小說之王斯蒂芬·金作品清單

14

長眠不醒

The Big Sleep

by Raymond Chandler

(1939)

書名:長眠不醒

作者: [美]雷蒙德·錢德勒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副標題: 午夜文庫典藏本·第一輯

譯者: 傅惟慈

出版時間: 2010.01

頁數: 257

定價: 32.00元

裝幀: 精裝

叢書: 午夜文庫典藏本

ISBN:

《長眠不醒》是雷蒙·錢德勒1939年的小說,曾二度(1946年、1978年)被改編為電影。《長眠不醒》主要內容是關於一個古怪的父親和一對古怪的姐妹。老邁而富有的將軍請馬洛去尋找他的女婿,他的兩個女兒卻一直阻止馬洛採取進一步行動,花痴一樣的妹妹甚至偷偷爬到馬洛的床上。誘惑力十足的姐姐則送上雙唇。只認識錢的混混、最有情意的流氓、租售淫穢書籍的同性戀……馬洛本來只是找一個失蹤的人,結果卻見了這么多人。他要一個一個和他們打交道,用他利如刀鋒的語言、拳頭和手槍。

15

洛城機密

LA Confidential

James Ellroy

(1990)

書名:洛城機密

作者: [美]詹姆斯·艾爾羅伊

出版社: 上海譯文出版社

副標題: 洛城四部曲之三

原作名: L.A. Confidential

譯者: 姚向輝

出版時間: 2015.01

頁數: 504

定價: 46.00元

裝幀: 平裝

叢書: 洛城四部曲

ISBN:

艾爾羅伊是美國著名犯罪小說作家。其作品具有濃厚的黑色懸疑色彩,罪惡、性慾、極度病態和顛倒混亂的人物是其作品的標識符。艾爾羅伊小說以短促簡練的句子、快速轉換的場景,展現了一個光怪陸離、無邊泥沼般的洛杉磯。《洛城機密》中,1950年代的洛杉磯是一座流光溢彩的罪惡之都。從奢華氣派的市區豪宅到骯臟墮落的貧民窟夜總會,從道貌岸然的政客高官到掌控地下王國的黑幫頭目,腐化與享樂、危險與激情無處不在。然而,這場權利與黑金的盛宴即將被一場噩夢打斷:一場恐怖的屠殺案如同一道突如其來的霹靂,毫無徵兆地劃破了陰沉的洛城天空。被捲入這場風暴的是三位洛城警探——榮譽、罪惡與鮮血將他們的命運緊緊連結在了一起。

16

祖國

Fatherland

Robert Harris

(1992)

書名:祖國

作者: [英]羅伯特·哈里斯

出版社: 人民文學出版社

原作名: Fatherland

譯者: 許瓊瑩

出版時間: 2012.09

頁數: 381

定價: 28.00元

裝幀: 平裝

ISBN:

羅伯特•哈里斯是英國最重量級暢銷小說家。1957年出生於英國諾丁漢,就讀於劍橋大學塞爾文學院時已展露出過人才華,曾任劍橋辯論協會主席。《祖國》是一部虛構歷史的驚悚小說:納粹德國贏得第二次世界大戰二十年後,希特勒正等待他七十五歲誕辰的到來。一樁發生在柏林郊外湖邊的命案引起了刑警馬栩的注意,經過調查,他發現這是一個針對數名納粹高官的連環謀殺行動。隨著馬栩抽絲剝繭,追蹤至事件核心,卻發現在這些精心布置的謀殺案背後,隱藏了一個令人不寒而慄的真相。

17

凱利幫真史

True History of the Kelly Gang

Peter Carey

(2000)

書名:凱利幫真史

作者: [澳]彼得·凱里

出版社: 人民文學出版社

譯者: 李堯

出版時間: 2004.01

頁數: 433

定價: 22.00元

裝幀: 簡裝本

叢書: 廊橋書系

ISBN:

凱里是澳大利亞當代著名作家,迄今為止,他已經出版七部長篇小說、多部兒童文學作品和短篇小說集。《凱利幫真史》以19世紀為背景,講述了被迫流亡到澳大利亞的愛爾蘭人內德·凱利的一生,是一部表現英雄豪壯及其走向末路的歷史劇。全書由內德·凱利寫給女兒的13包手稿、信件組成,每包即為一章,行文非常具有真實感,令人彷彿身臨其境。

英雄、盜匪的行俠冒險傳奇,幾乎是歷各代、放四海,眾人最為樂道的故事內容。它們的魅力所及,不但留傳於古老的中世紀,也活躍於19世紀的近現代,吸引無數的作家知識分子去更新挖掘。澳大利亞著名作家彼得・凱里就以其天賦的筆觸將奇麗的色彩,悲壯的情感賦予了澳大利亞的一位家喻戶曉的綠林好漢內德・凱利。他以其寫給女兒的書信的獨特形式,將?我們進入這個充滿傳奇色彩的草莽天地。看那群化身民間正義與自由精神的「盜匪」,因何落草、因何為寇,如何行俠、如何復仇,怎樣與那些貌似君子的國家機器們周旋,又如何為那些受盡欺壓的人們謀取幸福。彼得・凱里以浪漫之筆,從人們記憶中析解出「凱利幫」的歷史,娓娓道出官逼民反的俠義故事之所以永遠動人的魅力所在。本書曾獲2001年英國圖書布克獎。

18

指匠情挑

Fingersmith

Sarah Waters

(2002)

書名:Fingersmith

作者: Sarah Waters

出版社: Virago Press

譯者: 指匠情挑

出版時間: 2003

頁數: 560

定價: GBP 8.99

裝幀: Paperback

ISBN:

沃特斯是英國女作家,1966年7月21日出生於英國威爾士的彭布羅克郡,多數作品因以維多利亞時代的倫敦為背景而出名《指匠情挑》對維多利亞時代的黃色小說的地下出版和傳播,陰暗的倫敦貧民窟,以及瘋人院的場景,墊了棉墊的牆壁、同性戀的獄監、各種刑罰,還有流行紳士們密謀把自己妻子關進瘋人院以獲取其財產,瘋人院里關滿了某某太太,某某夫人等等,都做了細致真實的描述。

19

威徹爾先生的猜疑

The Suspicions of Mr Whicher

Kate Summerscale

(2009)

書名:威徹爾先生的猜疑

作者: 凱特·沙莫史克爾

副標題: 羅德丘宅謀殺案

原作名: The Suspicions of Mr Whicher: The Murder at Road Hill House

譯者: 黃煜文

出版時間: 2011.08

頁數: 425

裝幀: 平裝

ISBN:

凱特·莎莫史克爾是一名英國作家及記者。《威徹爾先生的猜疑》描述了1860年發生在英國南部威爾特郡的一樁離奇兇殺案——三歲的男孩兒肯特夜間在卧室失蹤,後來發現小孩的屍體被埋藏在傭人廁所的地面下,隨著事件的披露,猜疑聚焦到了他的家人和家裡的僕人。該案件是當年轟動英倫三島的一樁謀殺案,雖然當年已經結案,但該書作者在140多年後,將所有關於這件兇殺案的歷史檔案翻出,想要解決一些自己關於這樁案件的疑問。

20

矮子當道

Get Shorty

Elmore Leonard

(1990)

書名:矮子當道

作者: [美] 埃爾默·倫納德

出版社: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原作名: Get Shorty

譯者: 姚向輝

出版時間: 2016.06

裝幀: 平裝

叢書: 埃爾默·倫納德作品

ISBN:

埃爾默·倫納德是位多產的犯罪小說作家,有「底特律的狄更斯」之稱,《矮子當道》、《火線警探》、《危險關系》、《戰略高手》都是他的得意之作。《矮子當道》講述奇利為追回借款來到了洛杉磯。他接受了一家賭場派給他的任務——向二流電影製作人哈里收取賭債。不料奇利是個超級影迷。他非但沒有打斷哈里的腿,反而以自己的經歷為原型向哈里提出了一個影片創意。由此奇利發現自己有製作電影的天賦,便毅然改行,作了好萊塢的制人。

更多埃爾默·倫納德作品

書名:危險關系

作者: [美] 埃爾默·倫納德

出版社: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原作名: Rum Punch

譯者: 姚向輝

出版時間: 2016.08

頁數: 334

裝幀: 平裝

叢書: 埃爾默·倫納德作品

ISBN:

傑姬•布朗,空姐,飛行了十九年,今年四十四歲。某天下飛機後,她被捕了,她的行李箱里藏匿了大量現金和一包毒品,她過的從來不是四平八穩的人生。傑姬一直在幫軍火販子運送現金,現在事情即將敗露,一邊是不斷施壓要求合作的警察,一邊是狡詐殘暴、企圖滅口的老闆。傑姬的生活即將被摧毀,但她是傑姬•布朗,不斷犯錯卻也不斷重新開始。於是,一場智慧與勇氣的較量,開始了。

該作品出版後不久便被搬上了大銀幕,由著名導演★昆汀•塔倫蒂諾★執導,由出演過《低俗小說》的著名影星塞繆爾•傑克遜主演,是昆汀電影中風格最獨特,最與眾不同的一部。

書名:戰略高手

作者: [美] 埃爾默·倫納德

出版社: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原作名: Out of Sight

譯者: 姚向輝

出版時間: 即將出版

裝幀: 平裝

叢書: 埃爾默·倫納德作品

熱點內容
兩大武俠小說家 發布:2025-05-03 22:05:27 瀏覽:250
有沒有好看小眾小說 發布:2025-05-03 21:31:41 瀏覽:349
男主出軌的現代小說 發布:2025-05-03 21:25:49 瀏覽:732
哪本玄幻小說的主角有傲骨金身 發布:2025-05-03 21:00:27 瀏覽:505
我想和你在一起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5-03 19:56:03 瀏覽:62
女抗日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5-03 19:37:26 瀏覽:412
免費閱讀小說大全帝少約私寵暖妻 發布:2025-05-03 19:27:20 瀏覽:570
劍來完結小說 發布:2025-05-03 18:50:30 瀏覽:292
超級虐心催淚小說古代 發布:2025-05-03 18:38:34 瀏覽:68
未來的英雄聯盟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5-03 18:35:30 瀏覽: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