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近現代史的小說
A. 推薦幾本中國近現代經典長篇小說
1.中國近現代小說...
樓主居然沒提張愛玲的小說...她才是中國女作家的精髓啊,長篇不多,中短篇都是精華,你竟把她列到第八種散文里(才看到),我無語
還有白先勇,台灣作家,你查詢下就知道
還有餘華的作品還可以
武俠長篇寫得好的近來實在很少,我推薦的無非九州的一波老人,像曾雨(今何在)之類,<悟空傳><若星漢>都寫得很有才氣
另很高興你喜歡王小波
2.漫畫我可不熟,略過
3.歷史類的,<德川家康>剛看過是吧,我剛看完織田和豐臣.二十四史全了么?
無論你看沒看過,<資治通鑒>一定要看,買的話我建議買柏楊版的,有各種點評,這套書本人是借圖書館的,不知現在有沒有的賣,只要小說的話,...
4.文學評論...這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話說"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雜文 當代惟有李敖 柏楊,尖銳真誠
5.中國古典名著大都不夠深刻,看過則罷,不過建議看看<太平廣記>一類,加深文化感
中國古代名著我最喜歡的是<聊齋志異>,傳奇.像<紅樓夢>,中國古典文學中難得的深刻,卻非我所喜愛.
6.外國現代近代當代名著 北美南美的 霍桑 博爾赫斯 歐洲的巴爾扎克(你竟然沒提,他可不止歐也妮·葛朗台) 加繆 薩特 塞利納 奧維爾的<1984><動物農庄>俄國 陀思妥耶夫斯基,通俗小說有 希區柯克 弗福賽斯 森村誠一 史蒂芬金 另<小王子>你都看了,何不看看<夏洛的網>?這兩篇是完美童話.說到童話,安徒生的東西我建議原著,感覺很不同
引 推理類 日本推理太多了 森村誠一 松本清張 仁木悅子 等等
科幻類 艾薩克阿西莫夫我很喜歡
另我正看一本<蝴蝶夢>(呂蓓卡) 據說是浪漫主義名著
7.外國中國詩歌類
顧城 北島 戴望舒 泰戈爾 普希金 雪萊,推薦 還有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8.中國近現代散文 重點推薦梁實秋 文風和藹朴實 林語堂 魯迅(?)
9.哲學類著作,我看的就更有限了.至少想得比看得多 要我說,世上沒有唯一真理 就看真理如何化為己用,哲學永遠是越來越走向極端的
10.聖經還是看一下吧 我當歷史小說看的,挺有意思 百喻經 菜根譚
11.有人就有傳記.不談
還有古希臘的戲劇,你應該都知道 有了解,想自招到哪裡啊?
另我想說一句:書並非看得越多越好,世界本是不需要看破的
我覺得網路上幻想類的書太多了,擾亂了我大部分視線,樓主你提到的所有的書都推薦么?慚愧我還是不少都沒看過
重新整理一下,符合你的條件的
1.白先勇<孽子><玉卿嫂>,扭曲戀情
余華<許三觀賣血記><活著><兄弟>,中國艱苦人生
路遙<平凡的世界>
2....
3.<資治通鑒>大氣,不過很厚,還有好多冊
二十四史里推薦<史記> <後漢書>
<新五代史> 戰爭 和平均引人入勝,文筆不錯
dachao100說得對,<菊與刀>確實不錯,日本文化中最深刻的
<全球通史>太厚了,也有好多冊
4.李敖的書都可以看,他生活得很瀟灑 柏楊,他是個不平的學者
5....沒什麼好的,<三言二拍〉都太傳統,也不是長篇,清代的除<紅樓夢>都比較單薄
6.霍桑<紅字><七個尖角閣的老宅>,美國風情,幻想現實都有
博爾赫斯寫的是傳奇故事
塞利納<茫茫黑夜漫遊> 紀德<偽幣製造者> 懷爾德<聖路易斯橋> 奧維爾的<1984><動物農庄> 話說反烏托邦三部曲都不如<動物農庄>的故事精彩
陀思妥耶夫斯基<白痴><罪與罰> 阿斯塔菲耶夫<魚王> 這本我是受王小波影響
森村誠一<證明三部曲> 雖說是推理,批判社會比較多
史蒂芬金<不同的四季(肖申克的救贖)> 恐怖的人性,尤其是第二篇
〈偷書賊〉〈燦爛千陽〉 這兩本都是最近才出的書,我也這兩年讀的,宣揚人性,和〈追風箏的人〉一樣
希區柯克的短篇很精彩,雖然你要的是長篇,但建議讀
仁木悅子<貓知道>
阿西莫夫<基地>系列,這是科幻小說中的史詩作品 <機器人>系列就差一點了
7....
8.梁實秋<雅舍小品> 輕松有趣
9.你覺得看得再多會改變自己么?...
10.<菜根譚> 處世之作
11....
完美收工
······································
說行天下:小說網站上千個,總有一個適合您。 說行天下
B. 近現代歷史小說有哪些中國的,還有什麼是中國近現代歷史小說
就是近代和現代創作的小說。
在中國史學界,對中國近代史、現代史的劃分主要存在兩種觀點:一是以1919年五四運動為界,一是以1949年新中國成立為界。
前一種觀點的依據是,五四運動前中國是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五四運動後中國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後一種觀點的依據是,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後中國的社會性質完全不同。之前,中國處於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未擺脫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新中國成立後,中國擺脫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走上了獨立發展的道路。
巴金的《家》《春》《秋》, 老舍的《駱駝祥子》《茶館》等,魯迅的孔乙己等等。
C. 有關中國近現代史的書
根據你的要求,基本屬於中國現代史的范圍
章開沅《辛亥革命史》
張憲文《中華民國史》
楊聖清《抗日戰爭史》
王檜林《中國近代史》
賈宗榮《中國現代史(修訂本)》
何沁《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費正清《劍橋中華民國史》《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D. 關於中國近現代史的好書
樓主,你的問題問得太好了,就有這么一本書,《中國近代史》,它的內容主要如下:你可到當在書店隨便都買得到。
中國近現代史有以下一些大事:
1839年 林則徐虎門銷煙
1840—1842年 鴉片戰爭
1842年 中英《南京條約》簽訂
1844年 中美《望廈條約》、中法《黃埔條約》簽訂
19世紀40—50年代 中國無產階級產生
1851年 金田起義、太平天國建立
1856—1860年 第二次鴉片戰爭
1858年 中俄《天津條約》、中美《天津條約》、中英《天津條約》、中法《天津條約》簽訂
1860年 中英《北京條約》、中法《北京條約》、中俄《北京條約》簽訂
1861年 總理衙門建立
1864年 太平天國運動失敗
19世紀60—70年代 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產生
60—90年代 洋務運動
1883—1885年 中法戰爭
1894.7—1895.4年 中日甲午戰爭
1895年 中日《馬關條約》簽訂
19世紀90年代 帝國主義國家掀起瓜分中國狂潮
1898年(6.11—9.21) 戊戌變法
1900年 義和團運動高潮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1901年 《辛丑條約》簽訂
1905年8月 中國同盟會成立
1911年4月 黃花崗起義
保路運動
10月10日 武昌起義
1912年(民國元年) 中華民國成立
2月12日 清帝退位
1913年 二次革命
1915年 護國運動開始
新文化運動開始
1916年 袁世凱恢復帝制失敗
1917年 張勛復辟失敗
護法運動開始
1919年5月4日 五四愛國運動爆發
1921年7月 中國共產黨成立
1922年7月 中共二大召開
1924年1月 中國國民黨一大召開、國共第一次合作實現
1924年 孫中山逝世黃埔軍校成立(5月)
五卅慘案、五卅反帝愛國運動爆發
1925年 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
197年3月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勝利
毛澤東《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
1927年 4月12日 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
28日 李大釗就義
7月15日 汪精衛發動「七一五」反革命政變
國民革命失敗
8月1日 南昌起義
8月7日 八七會議
9月 三灣改編
9日 湘贛邊秋收起義
10月 秋收起義部隊到達井岡山
12月 廣州起義
1928年4月 朱毛井岡山會師
12月 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
改訂新約運動
1930年 工農武裝割據形成
(--31年)粉碎三次「圍剿」
1931年春 制定土地革命路線
9月18日 九一八事變
11月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
1932年 一二八事變,十九路軍抗戰
3月9日 長春偽滿州國成立
1933年春 粉碎第四次「圍剿」
察哈爾抗日同盟軍收復多倫
11月 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成立
1934年10月 中央紅軍開始長征
1935年 華北事變
1月 遵義會議
6月 何梅協定
8月1日 中共發表八一宣言「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10月 紅一方面軍到達陝北
11月 華北五省自治運動
12月 一二九運動
9日 瓦窯堡會議
1936年1月 東北抗聯成立
10月 紅二、四方面軍長徵到甘肅會寧等地,長征結束
12月12日 西安事變
1937年7月7日 盧溝橋事變
8日 中共發表抗日通電
8月13日 八一三事變
凇滬會戰(--11月)
洛川會議:全民族抗戰
9月 國共合作實現
25日 平型關大捷
12月13日 南京大屠殺
1938年 台兒庄戰役:李宗仁
5月 毛澤東《論持久戰》
10月 廣州武漢失守,抗戰進入防禦階段
1940年3月 汪偽政府在南京成立
下半年 百團大戰
1941年1月 皖南事變
1942年 中共開始整風、大生產運動
1943年 敵後根據地局部反攻
豫湘桂戰役(--45年)
1945年4—6月 中共七大召開
8月8日 蘇聯出兵東北
9日 毛澤東《對日寇的最後一戰》
8月15日 日本宣布投降
8-10月 中共和談代表毛澤東等飛抵重慶,談判開始
9月2日 日本在投降書上簽字
1946年1月 政協會議召開
6月26日 國民黨發動全面內戰,人民解放戰爭開始
1947年春 國民黨重點進攻解放區
2月 台灣二二八起義
5月 「三反」運動開始
6月 解放軍開始全國規模反攻
10月 中國土地法大綱頒布
1948年 遼沈戰役開始
淮海戰役開始
平津戰役開始
1949年 中國共產黨七屆二中全會召開
毛澤東、朱德發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
4月 人民解放軍解放南京,國民政府覆亡
9月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開幕
10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E. 介紹幾本關於世界近現代史的書籍
1、《世界近現代史研究》
《世界近現代史研究(第6輯)》內容簡介:世界現代化進程無論從國家、地區或全球的角度講都呈現出一種波浪式的發展,既有高潮又有低谷,既有繁榮也有危機。危機到來之際,往往會帶來極大的破壞力,造成歷史的倒退,但是,危機也意味著挑戰,意味著潛在的新機遇,往往是新轉機的到來。
因此,研究危機出現的原因和總結應對危機的經驗教訓、趨利避害,是世界現代化進程研究中的重要課題之一,特別是在美國次貸金融危機引發了全球危機的今天,這一課題已成為國際學界、各國政府乃至大眾關注的焦點。
2、《戰爭就是這么回事兒》
《戰爭就是這么回事兒》是2013年1月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圖書,作者是袁騰飛。是「袁騰飛講戰爭系列」叢書。
袁騰飛坦言,自己從小熱愛戰爭史,尤其愛讀戰爭史,70%的知識積累都是戰爭史方面的,在高中課堂上講課時,由於高中《教學大綱》的限制,以及學生不考這方面的內容,在戰爭史方面沒法展開了說,所以每次講起戰爭史,都覺得不過癮。這次能以出書的方式講述戰爭史,實在是了卻了自己的一樁心頭大事。
現代格局,是歷史的延續。現代紛爭,是歷史的重演。參透了戰爭史,便能看穿當今風雲變幻的國際格局真相!當今世界,雖然和平占據主流,但局部沖突仍在所難免。當今的國際格局,是二戰的延續,當今的國際紛爭,大多能在二戰中找到依據或線索。因此,要想看穿當今國際格局真相,研讀二戰史是一條比較靠譜的途徑。
3、《二戰全史》是2011年中國華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思不群
六十多年前,法西斯主義運動嚴重踐踏了人類的尊嚴、自由與和平,是人類歷史上遭遇的一場空前浩劫。戰爭最激烈時,全球有61個國家和地區參戰;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戰火遍及歐洲、亞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及大洋洲;戰線遍布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及北冰洋;約9000餘萬人死亡;錢財損失約4萬億美元;大量房屋受破壞,工廠、農庄、鐵路和橋梁的損壞則難以估計。
《二戰全史(超值白金版)》(思不群編著)匯集了大量的歷史資料,分為「上篇:全程紀實」和「下篇:專題解說」兩部分。不僅詳細描述了波蘭閃擊戰、列寧格勒保衛戰、諾曼底登陸、中途島海戰、偷襲珍珠港和搶占瓜島等著名戰役,還對情報戰、歷史謎團和二戰趣聞等作了具體介紹。
本書力爭完整重現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過程,詳細解讀前因後果,客觀點評政治經濟。撥開迷霧,還原歷史真相,破解重重謎團。不僅從宏觀上講述戰爭,而且從細微之處著眼,努力搜尋歷史的蛛絲馬跡,為讀者呈現出不一樣的全史。
4、《摩訶婆羅多的故事》是2015年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拉賈戈帕拉查理。
一個人旅行了全印度,看到了一切東西,可是除非他讀了《羅摩衍那》和《摩訶婆羅多》,他不能了解印度的生活方式。——拉賈戈帕拉查理《摩訶婆羅多》是兩三千年前古印度的一部包羅萬象、篇幅巨大的民族史詩,以詩體描述婆羅多王族般度的兒子和持國的兒子之間爭奪王國的一次大戰,反映了上古印度社會的各個方面。人物眾多,情節曲折復雜,並包蘊大量的神化、傳說及政治、宗教和文化的經典思想與高超智慧,對古代和現代印度人的生活與精神世界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5、《最寒冷的冬天》是2010年重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大衛·哈伯斯坦姆。
硝煙彌漫的20世紀,為什麼唯獨朝鮮戰爭讓美國人不忍言說卻又無法遺忘? 這次不再是欲言又止,而是一次全面的檢討。金日成「想用刺刀碰一碰南方的土地」,差點點燃「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戰火;李承晚軍的不堪一擊,迫使美國打著聯合國的旗號赤裸上陣;斯大林按兵不動背後的戰略意圖,讓毛澤東面臨是否派兵入朝的艱難抉擇大衛·哈伯斯塔姆醞釀40多年,耗時10餘春秋,完成其生命最後之作——《最寒冷的冬天》。
朝鮮戰爭對參戰各方來說都是很殘酷的。哈伯斯塔姆為我們描繪和剖析了二戰後這場「為平局而死」的戰爭,並從獨特的角度得出了關乎歷史和未來的一系列發人深思的新結論。
F. 推薦幾部歷史小說,關於世界近現代史的,有點類似戰爭與和平那樣的,但不要太長
或者你可以看看肖洛霍夫的《靜靜的頓河》,不過長了點兒共有四部,其實我也還沒看完,但感覺和你想的比較符合。
G. 中國近現代史小說都有哪些
彷徨
吶喊
駱駝祥子
H. 有哪些關於中國近現代史的小說啊〔急求〕
一江春水向東流,傾城之戀,四世同堂,駱駝祥子,金粉世家,一雙秀花鞋,圍城,家,春,秋,雷雨,茶館(話劇)…
I. 有哪些值得一看的近現代史書籍
關於近現代的歷史書籍,推薦兩部描寫我們近代屈辱歷史的兩部書。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潰-鴉片戰爭在研究》和《近代的尺度和兩次鴉片戰爭軍事與外交》。
《天朝的崩潰-鴉片戰爭再研究》,出發點非常的嚴謹。而且是從我們傳統的文明角度來看這段歷史,從整個當時的世界的宏觀角度來分析鴉片戰爭。當時的清朝政局還是非常的穩定,國內的百姓也是生活安居樂業。雖然當時的皇帝道光帝,不是英明神武的皇帝。但是他也是一個守城之君,在一個封建王朝里是一個比較出色的時代。當時的清王朝由於一直以來的禁海,所以故步自封。但是在嘉慶皇帝期間,大肆的趕走傳教士,摧毀教堂。並且書中提到,在嘉慶皇帝期間,就出現了大規模的禁煙。在那時就已經有了殖民輸送,但是當時的西方忙於去處理其他地方的事務。可惜清朝統治者畢竟由於時代的封閉,第一次禁煙的時候沒有對這件事有真正意義的看法,只是認為為民除害。等到道光皇帝的時候,他繼續做著父親所做的事。但是大英帝國已經完全騰出手去對付清朝。雖然失敗了,但是面對失敗,上層統治者只把自己當成北宋時一樣,作為供奉。想讓自己還按封建帝國的作風一樣,自己農業方面改善一下,來做到強大。
《近代的尺度和兩次鴉片戰爭軍事與外交》,是上一部的續集。講述的是兩次鴉片戰爭真正的重要較量,體現了近代上,封建落後於資本掠奪的對抗。第一次鴉片戰爭我們也是非常的英勇抗爭,還是用我們的儒學文化作為正統。戰敗之後,也是認為對方乃蠻夷。暫時妥協。開眼看世界的林則徐,已經真正意識到到底是什麼樣的差距。但是無奈他和他的弟子魏源的呼聲,根本得不到別人的認可。於是有了第二次鴉片戰爭,這次是真正的打醒了上層統治者。他們也意識到了真正的差距,軍事上部隊之間的差距依然明顯。外交上的態度,也根本的獲得了改變,變得卑微。明白了自己要受人擺布的地位。
J. 關於世界近現代史比較權威的書
《全球通史》。最近一直在啃,很厚的兩大本。不過還是有作者自己的主觀印象,建議多找些史料或別的書結合起來閱讀《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斯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