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現代小說 » 新小說中國現代文學的影響

新小說中國現代文學的影響

發布時間: 2021-12-11 17:16:57

❶ 中國現代文學對中國當代文學的發展有何影響

你要多少字的?簡要總結概括如下:

(1)中國現代文學對中國古典文學和中國當代文學起到了過渡的作用,這是大前提,放之四海而皆準。

(2)現代文學肯定了白話文的主導地位,從此我們都主要使用白話文進行文學創作,直到今天的當代文學也一直沿用。

(3)現代文學肯定了「人的文學」,從此文學作品不再是貴族或掌權者的專利,底層老百姓也可以閱讀作品,當代文學也不例外。

(4)現代文學比較系統地對文學題材、體裁進行了細化、量化的劃分,並且重視情節、描寫及思想的深化,出現了大量的資料素材性辭典、綱要等,這種文學性的工具書一直受到歡迎,今天我們在選材、歸類等方面都沿用這種分類細化的做法,在此以前古典文學並不重視這一問題。

(5)現代文學使各類文學體裁都得到了重視與全面發展,不再有古典文學時期小說被視為「末技」的情況出現,當代文學同樣遵循了現代文學的這條路子。

❷ 魯迅對中國現代文學的影響

郭沫若曾寫過這樣一幅輓聯:
孔子之前,無數孔子;孔子之後,一無孔子
魯迅之前,一無魯迅;魯迅之後,無數魯迅

可以說,魯迅先生開創了中國文壇現今的繁榮之門!

魯迅是現代中國最有創造性和獨立性的思想家和文學家,魯迅「思想」和「文學」都體現了變革時期文學的思想、意識觀念和社會形式。西方社會的文藝復興、思想啟蒙和現代主義思想給了魯迅以啟示,只不過它們是以反叛神權和宗教,建立世俗社會和人的思想為目標。中國傳統社會有一套束縛人的封建禮教,而現代思想啟蒙就是以掙脫傳統思想的束縛,爭得做人的地位和價值為目標。魯迅是現代思想革命的先覺者和建設者,他以「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他的反叛思維和戰斗精神建築了現代思想文化大廈,把「先行者」的悲劇性和荒誕性體驗提升到生命存在的價值高度,為中國現代思想和文學貢獻了最寶貴的思想智慧和精神品格。
魯迅的文學是精神的「反叛」與生命「掙扎」的文學,是獨特的精神和語言存在。他是傳統文化和人性的勘探者,是現代思想的鑄造者。他的思想與文學都是一體的,他創造了現代社會精神文化,並成為其重要的一環或結構,奠定了他在中國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和意義。在由傳統向現代思想和文學的轉變過程中,魯迅是一座界碑,他的啟蒙思想和立意、格式,特別是文學具有現代思想和文學革命的原型意義。他關注人的思想的覺醒和社會、民族的解放,並大膽實踐和推動中國文學的意義和文體形式變革,吸收世界先進文化,反思、批判中國歷史的「非人道」現象和傳統文化的惰性力量,提倡「立人」的思想主張,認為思想啟蒙和社會的變革「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人是社會的主體,是文化的根本,「尊個性而張精神」,才是社會變革的當務之急。「立人」即要實現人的意識覺醒和精神的獨立,釋放人的生命能量,懷疑和反叛一切制約人的生命和思想的意識觀念和社會制度

❸ 西方現代文學對中國現代文學的影響

影響如下:

沒有外國文學,文化的影響,中國現代文學的產生是無法想像的。中國現代文學是在中國社會內部發生歷史性變化的條件下,廣泛接受外國文學影響而形成的新的文學。

中國現代文學的發展,是吸收外來文學營養使之民族化﹑繼承民族傳統使之現代化的過程。近代中國又受到西方文化的巨大沖擊,中國現代文學產生於這一文化背景下,正確的對待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外來文化,直接關系著現代文學的發展。

(3)新小說中國現代文學的影響擴展閱讀:

中國現代文學的文化背景

(一)文學成為重大社會事件的構成部分,文學呈現出明顯的階級、政黨、政治意識。社會革命和政治運動往往以文學作為發端和具體表現。

(二)社會意識對文學審美意識具有重要影響,文學主體性弱化,文學有社會革命附屬物傾向。

(三)社會政治事件往往成為文學創作的題材源,引發文學創作和理論論爭。

❹ 趙樹理的小說寫作對中國現代文學發展的新貢獻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

趙樹理小說敘述中的民俗色彩
由於作家深深紮根於農村,飽嘗大地的乳汁,流淌著農民的血液,一言一行,一思一念,無不表現出鄉村民俗對他的影響,所以在他文學創作中也時時閃現出民俗的光彩。
小說中人物形象上的民俗性體現
作為一個具有整體統一性的特徵的民俗性,同樣充分地表現出趙樹理小說中的人物形象上。他的小說中舊派人物往往比新派人物塑造的更為生動、形象,這一方面是因為他對舊派人物的熟悉和了解;另一方面是因為他在這些舊派人物的刻畫上滲入了濃濃的鄉情風俗。他們世代生活在封閉、落後的山區農村,太行山限制了他們的視野,自然而然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地域紋變化,而他們的性格也由之生成。
小說中豐富的民間語言特色
馬良春在《試論趙樹理創作的民族風格》中以為,趙樹理從內容到形式繼承並發揚了我國文學創作的優良傳統,創立了自己獨特的民俗風格,依據內容對形式起著決定性作用,他從「時代精神」,「民族性格」和「民族的風俗習慣」等分析趙樹理小說中的「民俗內容」。而在探討趙樹理作品的「新的民族」形式時,他主要談了幾個方面。一,語言:1.朴實;2.幽默活潑,剛健峭拔。
總之,趙樹理運用民俗使他創作的小說鮮明而又有獨特的地方色彩。而他的創作,在根本風格上,並不反對當時延安文藝政策的緊跟,而是他原來的審美情趣,藝術理想、個人的生活環境和個人經歷,與當時的主流政治提倡的不謀而合。多方面的民俗性導致了趙樹理作品的「土裡土氣」,而「民俗性」是其集中地體現。

希望有用啊

❺ 如何看待中國現代文學急求

中國現代文學是以現實主義為主體並包含有多種創作方法、流派的文學。它充分吸收外來文學營養使之民族化、不斷繼承民族傳統使之現代化,並在積極的思想交鋒中多次調整方向,從而積極向前發展。

它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五四」文學革命。

「五四」文學革命在一開始就旗幟鮮明地把「推倒陳腐的鋪張的古典文學,建設新鮮的立誠\的寫實文學」作為文學革命的三大主義之一(陳獨秀《文學革命論》);以後魯迅又進一步提出了「取下假面,真誠地、深入地、大膽地看取人生」(《論睜了眼看》),「敢於如實描寫,並無諱飾」(《中國小說的歷史變遷》)的嚴格的現實主義要求。這一時期現實主義創作方法的提倡,充滿著反封建傳統的批判精神,強調了文學清醒地揭露、批判黑暗現實的功能,顯示了啟蒙主義的特色。魯迅和他所支持的文學研究會等社團的作家,在開創中國現代文學現實主義傳統的同時,又汲取了浪漫主義、象徵主義等藝術流派的某些藝術手法,為現實主義文學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道路。魯迅的短篇小說《吶喊》、《彷徨》達到了時代、民族思想藝術的高峰,《阿Q正傳》等經典作品,不但堪稱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之作,對中國現代作家有著深遠的影響,而且引起國際文壇的注目,成為中國現代文學進入世界文學之林的代表作。與魯迅同時出現的葉聖陶、冰心、朱自清等一批各具特色的作家,也對現實主義文學的發展作出了自己的貢獻。以郭沫若、郁達夫為代表的創造社,以聞一多、徐志摩為代表的新月社,以田漢為代表的南國社等社團的作家,主要從浪漫主義文學汲取藝術營養,同時也受到西方現代主義不同程度的影響,《女神》、《沉淪》、《死水》等作品開創了現代文學浪漫主義的傳統。

20年代末與30年代的無產階級革命文學。

這個時期向文學的現實主義提出了加強與工農大眾實際生活的聯系、自覺地揭示歷史發展趨向、表現無產階級理想等要求,並有了「新現實主義」、「社會主義現實主義」、「革命現實主義」理論的介紹與提倡。革命文藝界為從理論與藝術實踐上解決這一歷史課題作了巨大努力,同時產生過理論的失誤與背離現實主義的公式化概念化的創作傾向。革命現實主義文學正是在不斷克服自身錯誤的過程中日趨成熟,在創作實踐上獲得了新的突破,產生了茅盾《子夜》這一里程碑式的作品,出現了巴金、老舍、曹禺、丁玲、張天翼、沙汀、艾蕪、吳組緗、李劼人、葉紫、蕭紅、蕭軍、殷夫、蒲風、艾青、臧克家、夏衍等一大批有著鮮明藝術個性的革命現實主義作家。他們都以具有反映現實的深度和藝術上比較成熟的力作,為現實主義藝術的發展作出重要貢獻。沈從文、戴望舒、施蟄存、何其芳等作家各自為吸取浪漫主義、象徵主義、現代主義等藝術養料,發展多種藝術流派,進行了多方面的藝術探討,其理論與藝術實踐的得與失,都對現代文學豐富多樣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教訓。

走向成熟的現實主義文學

抗日民族解放戰爭與解放戰爭進一步加強了作家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出現了各種流派、創作方法的作家向革命現實主義歸依的趨向,這反過來又促進了革命現實主義向反映現實的深度、廣度與多樣化方向的發展。艾青、田間及「七月詩派」的詩歌創作,茅盾、巴金、沙汀、老舍、路翎的小說以及曹禺、夏衍、陳白塵、宋之的、吳祖光的戲劇創作,代表著這一時期革命現實主義藝術所達到的新的水平。以郭沫若的《屈原》為代表的歷史劇創作則是繼《女神》以後革命浪漫主義藝術的另一高峰。同時,革命根據地的作家長期地深入工農兵群眾生活,參加實際斗爭,初步解決了革命現實主義文學所面臨的表現工農兵的歷史要求與作家不熟悉工農兵生活的矛盾,獲得了創作上的新成就。趙樹理《小二黑結婚》、《李有才板話》,丁玲《太陽照在桑乾河上》,周立波《暴風驟雨》,李季《王貴與李香香》等作品,在表現工農兵,並努力達到鮮明的思想傾向性與藝術真實性的統一上,為社會主義時期革命現實主義文學的發展提供了有益經驗。賀敬之、丁毅的《白毛女》等作品則顯示了革命現實主義與革命浪漫主義結合的趨向。

新生的社會主義文學

新中國成立帶來的巨大歷史變革,人民當家作主、創造歷史的自覺努力,為社會主義文學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生活基礎。新中國的作家堅持真實地、歷史地、在現實的變革和發展中反映生活,自覺地把革命現實主義即社會主義現實主義作為最根本的創作原則與方法。經過長期的藝術實踐,在50、60年代逐漸形成了代表社會主義新中國文學的主導性風格與特徵,即注重題材與主題的重大性與時代性,自覺追求具有「巨大的思想深度」與「廣闊的歷史內容」的史詩性,對民族性格進行具有歷史的縱深度的開掘,創造雄渾壯闊的藝術境界,以及從歷史進程中所汲取的昂奮的戰斗精神。思想上藝術上的這些特點,在《紅旗譜》、《創業史》、《紅岩》、《茶館》等優秀作品中,都表現得相當鮮明和突出。盡管這一時期的文學在多樣性發展上有所不足,並存在著粉飾現實的偏差,但具有中國民族特色及時代特色的主導性風格的初步形成,無疑表現了中國社會主義文學日見成熟的趨向。

但是,「文化大革命」中政治生活的逆轉,人為地遏止了正在發展著的上述文學趨勢, 粉飾與歪曲現實的文學逆流卻獲得惡性發展,造成了災難性的後果。

百花齊放的新時期文學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以後,經過撥亂反正的艱苦努力,文學的革命現實主義傳統獲得了恢復與發展,以題材的廣闊性、揭露生活矛盾的深刻性與塑造人物性格的豐富性構成了這一時期文學的主要特徵。社會主義文學的批判功能與歌頌功能得到了辯證的統一;作家懷著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與歷史使命感,站在黨和人民的立場,揭露與鞭撻阻礙民族振興的腐敗和消極的事物和現象,歌頌和贊美振興中華、建設四化的偉大事業中新的思想感情和新的人物。作家傾心於人物內心世界的開掘,努力按照生活的本來面目寫出人物思想性格的復雜性、豐富性與獨特性,在歷史的縱深運動中揭示人物思想性格形成的根源及發展趨向;喬光朴(蔣子龍《喬廠長上任》)、陳奐生(高曉聲《陳奐生上城》、《陳奐生轉業》)、陸文婷(諶容《人到中年》)等藝術形像的成功塑造,就顯示出了作家們的這種追求,表現了革命現實主義文學的深化。王蒙等一批作家還以「拿來主義」的態度,從浪漫主義、象徵主義、現代主義等多種流派中吸取藝術養料,以豐富、發展革命現實主義的藝術表現力,作品的表現手法、藝術形式有了新的開拓,進行了多方面富有創造性的探索,充分顯示了革命現實主義文學的生命活力。

❻ 魯迅的文學成就對中國現代文學的影響有哪些

魯迅小說之所以既是現代小說的開端,又是現代小說的成熟的標志,不僅在於它體現了「五四」啟蒙運動和思想革命的時代要求,而且還在於它將西方小說的手法技巧與中國傳統小說的藝術精神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❼ 《圍城》對中國現代文學史的影響

重新定義了幽默文學,在同時代的同類型作品裡獨樹一幟。

❽ 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出現的影響較大的文學社團有哪些

「中國現代文學史」四大社團(來自度娘)
文學研究會
文學研究會是中國新文學運動中第一個純文學團體,成立於1921年1月,發起人有茅盾等人,以《小說月報》為陣地,積極倡導文學革命。其主要理論家茅盾提出文學要老老實實表現人生,尤其應描繪被壓迫的人民,在創作方法上,他主要提倡現實主義,反對唯美主義和浪漫主義。文學研究會作家的成就,主要表現在小說創作上,如茅盾的《蝕》三部曲、葉聖陶的《倪煥之》,許地山的《綴網勞蛛》、冰心的《超人》等均以對現實的細密描繪、深入剖析,顯示出現實主義特色,而成為文學研究會這個顯示主義文學流派的力作。
創造社
成立於1921年7月,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文學社團之一,主要成員郭沫若、郁達夫等,主要出版物有《創造季刊》、《創造周報》等。創造社的文學主張有明顯的為藝術而藝術的色彩,非常強調文學是作家的自我表現,極力反對文藝的社會功用,認為於是應除祛一切功利,力求本身之完美,同時,他們又極力反對社會黑暗,創造社的主要創作方法是浪漫主義的,重在抒發個人感情,表現自己個性。如郭沫若的詩集《前茅》、郁達夫的《蔦蘿行》、《春風沉醉的晚上》等都以濃重的主觀抒情色彩、鮮明的浪漫主義傾向而成為創作社的代表作品。
新月社
新月社於1923年成立於北京,該社活動在1927年春遷往上海,1933年結束,主要成員有胡適、徐志摩、聞一多、梁實秋等。他們把《晨報副刊》作為陣地,後又創辦《詩刊》周刊,《新月》月刊。新月社是一個涉及政治、思想、學術、文藝各領域的派別,在思想上和組織上都表現了資產階級自由主義特點。它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主要貢獻在於新詩,聞一多、徐志摩等人針對自由體詩體現的散文化傾向,提出新格律詩的主張。他們對於對於詩歌藝術的追求帶有唯美傾向,但在當時對於新詩在藝術技巧上的發展有重要意義。徐志摩的《再別康橋》、聞一多的《死水》等是新月派的佳作。
語絲社
語絲社得名於1924年11月在北京創刊的《語絲》周刊,由《語絲》主要饌稿人組成,主要代表人物有周作人、魯迅、林語堂、錢玄同、孫伏園、俞平伯、劉半農等。它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早以散文創作為主的刊物,主要發表雜感、短評、小品等。語絲社作家的散文創作形成了獨具風格的「語絲」文體,這種文體在思想內容上有任意言談,斥舊促新,在藝術上以文藝性短論和隨筆為主要形式,撥辣幽默,諷刺強烈。以魯迅為代表的尖銳潑辣的雜文和以周作人、林語堂為代表的幽雅的小品形成了該社散文創作兩大類,對散文發展有重要影響。

❾ 中國現代文學發展的發展趨勢是怎樣的

很明顯,網路小說和叛逆性十足的青春文學以及「下半身文學」大行其道;傳統文學的讀者群體日見萎縮,小孩子連看童話的都沒有了;大體說來,就是低俗化。

熱點內容
總裁文小說言情排行榜 發布:2025-07-05 16:17:33 瀏覽:449
穿書修真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05 15:30:56 瀏覽:721
短篇言情小說作家排行榜 發布:2025-07-05 14:34:05 瀏覽:369
古代言情女主開頭是婢女小說 發布:2025-07-05 13:34:47 瀏覽:336
暗黑獸古代人魚獸的面子小說 發布:2025-07-05 13:06:58 瀏覽:509
有關山海經完結小說 發布:2025-07-05 12:32:22 瀏覽:211
奧特曼黃版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05 12:25:46 瀏覽:285
重生言情小說大全 發布:2025-07-05 11:44:17 瀏覽:659
求穿越古代做美食的小說推薦 發布:2025-07-05 09:17:31 瀏覽:496
有關娛樂圈後宮小說推薦 發布:2025-07-05 08:45:17 瀏覽: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