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現代主義短篇小說
A. 英國文學的現代主義
現代主義文學時期(1918-1945)
20世紀初,本涅特、威爾斯、高爾斯華綏堅持維多利亞時代的現實主義傳統進行創作,用寫實的方法記載社會轉型時期資產階級社會和家庭發生的變化。但他們很快就受到來自現代主義文學的挑戰。按照弗吉妮亞?伍爾芙(Virginia Woolf, 1882-1941)的說法,1910年是英國小說從傳統現實主義到現代主義變化的重要年份。第一次世界大戰無疑加速了這一變化。戰爭中,大批無辜青年充當炮灰,白白喪生。一戰之後,不少英國人對文藝復興以來人文主義有關人性、人類前途的基本觀念乃至基督教文化傳統的信念發生了動搖。社會思想觀念的深刻變革,促使現代主義文學蓬勃發展,英國小說也面目一新。D.H.勞倫斯(D. H. Lawrence)是煤礦工人的兒子,他將視線投向兩性關系,對西方文明的缺陷進行反思。《查特萊夫人的情人》(Lady Chatterley』s Lover)曾因為大膽的性愛描寫而在英美兩國被查禁。他的《兒子與情人》(Sons and Lovers)、《虹》(The Rainbow)、《戀愛中的女人》(Women in Love)等小說將社會批評與性心理探索巧妙結合起來,猛烈抨擊資本主義工業文明。作為對現實主義文學的反撥,現代主義文學追求心理真實,注重直接觀察人物的心理活動,直接體驗人物的內心感受,在內心世界這面鏡子上折射出豐富多彩的外部現實。出生於書香世家的伍爾芙的突出成就是意識流小說。她的《達羅衛夫人》(Mrs. Dalloway)和《到燈塔去》(To the Lighthouse)等作品突破傳統的時空觀,將意識流手法運用得出神入化,還體現出女作家對於女性存在的歷史及現狀的獨特反思。來自愛爾蘭的詹姆斯?喬伊斯(James Joyce, 1882-1941)被認為是繼莎士比亞後英語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作家,他的曠世之作《尤利西斯》(Ulysses)給英國傳統小說帶來一場革命。《尤利西斯》情節簡單,主要記載迪達勒斯、布盧姆和布盧姆的妻子莫莉三個人物的日常瑣事。小說實際上只寫了愛爾蘭首府都柏林一天里的事情。這一天是1904年6月16日,喬伊斯與他未來的妻子娜拉曾在這一天首次幽會,除此以外,它是都柏林歷史上最普通不過的一個日子。喬伊斯在小說中力圖展現的是生活的本質和對人的精神世界的探索,《尤利西斯》因此被有的評論家譽為表現了西方「現代社會的全部生活和全部歷史」。《尤利西斯》的成功在於意識流描寫表面上紛紛揚揚,漫無邊際,實際上結構齊整,周密嚴謹。
20世紀20年代是英國文學史上又一個輝煌的黃金時代,文壇群星璀璨,佳作迭出。在詩歌領域,T. S. 艾略特(T. S. Eliot, 1888-1965)1922年發表《荒原》(The Waste Land),運用大量的神話描繪戰後西方世界精神失落的景象,表達人的再生的希望。他的詩作代表了現代主義詩歌創作的突出成就。愛爾蘭詩人威廉?勃特勒?葉芝(William Butler Yeats, 1865-1939)努力建立自己的神秘主義象徵體系,深入探討人生哲學問題。葉芝的創作道路由傳統走向現代,折射出英語詩壇的過渡與變遷,代表了現代詩人擺脫舊時代的影響,創立現代詩風的歷程。
英國現代主義文學在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上都力圖擺脫傳統的束縛,具有前衛色彩。從本質上講,現代主義文學是精英文學,《尤利西斯》出版後,一般市井百姓很少有人問津。在以危機和戰爭為時代特徵的三四十年代,嚴峻的社會現實,尖銳的社會矛盾,緊迫的社會問題,為現實主義文學傳統的回歸創造了條件,採用寫實手法的小說再度受到人們的歡迎。30年代的英國小說在主題上從內傾變為外向,表現社會對個人命運的主導影響,在形式上則從前衛轉向保守,採用傳統敘述手法。這一時期英國文壇出現了幾種走向:一是關注當代政治和社會問題,創作具有左翼傾向的文學。二是抨擊資產階級中上層社會的腐敗墮落,創作社會諷刺小說。伊夫林?沃(Evelyn Waugh, 1903-1966)在《罪惡的軀體》(Vile Bodies)、《一捧塵土》(A Handful of Dust)等作品中描繪英國社會婚姻、家庭、學校、宗教、政治生活中的荒唐、邪惡與墮落。三是消遣性文學的流行。J. B. 普里斯特利(J. B. Priestley, 1894-1984)以具有喜劇意味的形式講述社會各階層的人生故事,展現英國廣大地區的生活百態。「偵探小說女皇」阿加莎?克里斯蒂(Agatha Christie, 1891-1976)在《東方快車上的謀殺案》(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尼羅河上的慘案》(Death on the Nile)等偵探小說里精心編織跌宕起伏、撲朔迷離的故事情節,為讀者逃避嚴峻的社會現實提供一個想像世界。
30年代還涌現出兩位風格獨特的作家:格雷厄姆?格林(Graham Greene, 1904-1991)和羅伯特?格雷夫斯(Robert Graves, 1895-1985)。格林作為一名信仰天主教的作家,致力於探究現代社會中人類的精神危機,記錄個人靈魂在善惡之間的煎熬,並將探索人的內心世界與反映當代政治和社會問題結合起來。30年代末問世的《布賴頓硬糖》(Brighton Rock)與《權力與光榮》(The Power and the Glory)奠定了他作為20世紀英國重要小說家的地位。格雷夫斯是詩人兼小說家,他的古羅馬帝國三部曲《我,克勞迪斯》(I, Claudius)、《克勞迪斯神和他的妻子梅薩利納》(Claudius the God and His Wife Messalina)、《貝利薩里烏斯伯爵》(Count Belisarius)是現代歷史小說經典之作,現實主義的表現手法使生活在古代的人物具有親近感,同時又保持了歷史性。
B. 請問英國現代主義文學的主要特點是什麼它與現實主義文學的區別是什麼請詳細點,最好用英文。謝謝!
一 現代主義文學是modernism 代表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以後的文學流派,是Victorian Age 之後的主要流派,主要特徵有stream of conciousness,absurd theatre 等等, 與 代表作家有 T.S Eliot (荒原的作者) Thomas Beckett(等待戈多作者)以及 哈代等作家。
現代主義以非理性哲學和精神分析原理作為理論基礎。現代派文學的主題便是反映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人與自我之間被扭曲的、漸漸疏遠的、病態的關系。現代派作家更注重描寫個人而非公眾,強調主觀而非客觀。他們都十分關注個人的內心世界,因此心理時間比實際時間顯得更為重要。他們的作品中過去、現在、未來都混合在一起在某個人的意識中同時出現。現代主義從各方面看都是對現實主義的反叛。它摒棄理性,而理性是現實主義的根基;它排斥永恆的客觀的物質世界,而這些卻是現實主義文學的創作源泉;通過倡導對文學新形式、新手法的自由試驗,現代主義淡化了幾乎所有傳統的文學元素,如故事、情節、角色、按時間順序的陳述等等,而這些卻是現實主義文學的主體。這樣一來,現代主義作品常被稱為反小說,反詩歌與反戲劇。
20世紀的英文詩歌成就非凡。世紀初的托馬斯·哈代及年輕一代的戰時詩人都是現代主義詩歌的代表人物。哈代在自己的詩歌與小說中表達了對貧苦人民深切的同情和對社會罪惡的極度厭惡。一戰時期的詩人們真實地揭露戰爭的殘酷無理。龐德、埃略特與葉芝成熟的詩作標志著現實詩歌的崛起。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是一場反叛維多利亞傳統詩歌主題與形式的革命。現代主義詩人們反對無病呻吟的浪漫與激情,提倡創作的新思想。如使用日常百姓的語言,開創新的音韻格律,允許自由選題,並將粗確清晰、准確的形象引人詩歌。
二現實主義文學是realism, 在思想特徵上,第一,現實主義把文學作為分析與研究社會的手段,為人們提供了特定時代豐富多彩的社會歷史畫面,具有很高的認識價值。第二,現實主義以人道主義思想為武器,深刻的揭露與批判社會的黑暗,同情下層人民的苦難,提倡社會改良。第三,現實主義文學普遍關心社會文明發展進程中人的生存處境問題,表現出作家們對人的命運與前途的深切關懷。現實主義作家在對社會歷史現象做出廣闊再現與強烈批判的基礎上,還深刻的展示資本主義條件下人與物、人與社會的矛盾關系,表現人的異化現象,尋求人的心靈自由,表現出深度意義上的人道主義文明。
在藝術特徵上,第一,現實主義文學追求藝術的真實模式,強調客觀真實的反映生活。第二現實主義文學重視人與社會環境的關系的描寫,塑造典型環境中的典型性格。第三,現實主義文學具有內傾性和外傾性兩種傾向。第四,現實主義以敘事文學為主,小說創作特別是長篇小說走向了成熟與繁榮。
我是一個English Major正在研究英國文學這一塊的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C. 英國第一部現實主義長篇小說是
英國第一部現實主義長篇小說是《魯濱遜漂流記 》?作者是被譽為「英國和歐洲小說之父」的 (丹尼爾·笛福).
說明: 《魯濱遜漂流記》是一本由丹尼爾·笛福59歲時所著的第一部小說,首次出版於1719年4月25日。這本小說被認為是第一本用英文以日記形式寫成的小說,享有英國第一部現實主義長篇小說的頭銜。笛福是,英國啟蒙時期現實主義小說的奠基人,是英國文學史上第一個重要的小說家,被譽為「英國和歐洲小說之父」。
D. ( )是英國第一部現實主義長篇小說
《魯濱遜漂流記》是英國第一部現實主義長篇小說
E. 英美現代文學作品有哪些
1、《古泉酒館》
《古泉酒館》是2011年12月1日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英國當代作家理查德·弗朗西斯。
《古泉酒館》講述了一個陰雨綿綿的十一月早晨,古泉酒館照常開門,老闆唐和弗蘭克要面對狡猾的查賬人。
唐的腦海里縈繞不去的是若干年的一幕悲劇,弗蘭克的問題是拿不準自己的性取向,清潔工總懷疑地下室鬧鬼……酒館的常客們帶著各自的問題陸續光臨。
英國作家理查德·弗朗西斯在這家古老的英國酒館里。編織了現代人生活的種種況味,看似隨意,卻韻意豐富。
讀者通過文字步入酒館,融入那些小人物的談笑、希望和恐懼。感同身受地體驗生活的大問題和小快樂。
2、《轉吧,這偉大的世界》
《轉吧,這偉大的世界》是2010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由美國當代作家科倫·麥凱恩編寫。
本書主要講述了作家用細膩、抒情的筆觸,串連起十位社會底層普通百姓的生活畫面,他們中有修士、妓女、護士、青年畫家、酒吧侍者、早期計算機黑客、陣亡士兵的母親等。
3、《曲終人散》
《曲終人散》是2009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國當代作家弗里斯。
《曲終人散》以黑色幽默的調子、第一人稱復數「我們」的形式,講述世紀之交網路泡沫破滅時代芝加哥一家廣告公司里的故事。
描述了現代白領群體的辦公室生活:無處不在的流言蜚語,裁員的威脅,個人生活中的不幸與困惑,以及由此激發出來的深層思考和驚人之舉,令人忍俊不禁之後是淡淡的憂郁,縱是曲終,餘音猶在。
4、《亞瑟與喬治》
《亞瑟與喬治》是2007年1月1日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圖書,作者是(英國)朱利安·巴恩斯。
該書作者深入調查,發揮想像,再現了這個被長期遺忘的著名案件,揭示了兩個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成長環境。反映了罪過與無辜、民族與種族等人類固有的問題。
5、《基列家書》
《基列家書》是美國著名女作家瑪里琳·魯賓遜代表作,發表於2005年,獲得普利策小說獎。
這是一部宗教哲理小說,年事已高、來日無多的埃姆斯牧師給七歲的兒子寫下這部「家書」,歷數了小鎮基列一個牧師家族從南北戰爭到1995年一個世紀以來經歷的變遷與辛酸,使這封「家書」成為一部濃縮的美國近代史。
同時小說里有大量的宗教哲理討論,對於不了解基督教和《聖經》的讀者顯得深奧晦澀。
F. 英國的第一部現實主義文學作品是
從19世紀30年代開始,英國的浪漫主義文學作為一種文學運動已經衰落,代之而起並取得重要成就的是批判現實主義文學。
四五十年代,英國出現了一批優秀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他們被馬克思稱為「現代英國一批傑出的小說家」,包括狄更斯、薩克雷、蓋斯凱爾夫人和勃朗特姐妹等。他們從人道主義立場出發,揭露社會壓迫,同情小人物的命運,希望改良社會以解決資本主義的社會問題。
19世紀70年代以後,英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有梅瑞狄斯、哈代、肖伯納等。這時期的作家進一步揭露和批判了開始形成的英國壟斷資產階級。如梅瑞狄斯在《利己主義者》中刻畫了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利己主義者形象;哈代的 「威塞克斯小說」 系列反映了資本主義經濟入侵農村後小農破產的悲慘命運。
G. 推薦外國一些著名中短篇小說家及其作品
奠泊桑,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著有300 篇短篇和長篇小說,代表作有《羊脂球》、《俊友》等,課文收有《項鏈》,《我的叔叔於勒》等。
莎士比亞,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劇作家和詩人。流傳劇本37 部,長詩兩首,十四行詩154 首,代表作品有《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等。
契訶夫,19 世紀末期俄國傑出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舉世聞名的短篇小說巨匠和著名的劇作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說《套中人》、《變色龍》、《哀傷》、《苦惱》、《萬卡》等,劇本《萬尼亞舅舅》、《伊凡諾夫》、《海鷗》、《櫻桃園》等。
高爾基,偉大的無產階級作家,前蘇聯社會主義文學奠基人。著有《高爾基全集》69 卷。其中著名的作品有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等,《母親》是他的代表作。
馬克·吐溫,美國傑出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代表作有《鍍金時代》、《湯姆·索亞歷險記》、《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晚年著有《敗壞了赫德萊保的人》。
歐·亨利,美國短篇小說家,著有《麥琪的禮物》、《警察與贊美詩》、《最後的藤葉》等。
伏契克,捷克斯洛伐克民族英雄、新聞記者、作家,著有《親愛的國家裡》、《絞刑架下的報告》。
安徒生,丹麥童話作家。著有《皇帝的新衣》、《夜鶯》、《丑小鴨》、《賣火柴的小女孩》、《影子》、《老房子》、《母親的故事》、《園丁和主人》等。
H. 英國的短篇小說,有哪些值得推薦
D.H. Lawrence的"The Rocking-Horse Winner".(《木馬贏家》)
講述了一個家庭被金錢蒙蔽了雙眼,親情不再,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被物質異化的故事。
一向都是勞倫斯最擅長描繪的物質主義下人的異變的故事。
勞倫斯的詞句不難,但是每個詞底下暗流涌動,生機勃勃,文風自成一派。
作為初入門的勞倫斯研究者,我覺得開口評價這位英國文學大師,已經誠惶誠恐。勞倫斯的長篇小說如《查泰萊夫人的情人》,《兒子與情人》都膾炙人口,但是短篇小說也許在國內受眾不多。這篇"The Rocking-Horse Winner"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值得一讀。
I. 哪位高手知道英國18世紀有哪些現實主義小說家,各自有何作品及特色
現實主義是十九世紀興起的文學流派。十八世紀還是古典主義盛行呢。浪漫主義都是十八世紀末興起的。
J. 英國傳統現實主義文學有哪些著名作家作品
英國20世紀前40年最有成就的還是傳統現實主義文學。除了蕭伯納和高爾斯華綏兩位大師,卓有成就的作家與文學名著非常之多。本涅特(1867—1931)用巴爾扎克手法描寫了小市民的生活,他的《老婦人的故事》(1908)、《克萊漢格》(1910—1915)三部曲等如實展示了英國社會現實。毛姆(1874—l965)的小說以東方為背景,寫海外英國人與當地人的生活。他的《月亮和六便士》(1919)及上百的短篇,既有異國情調,又表現了殖民主義者的卑劣。福斯特(1870—1970)的名著《印度之行》(1924)也以東方為背景,但側重揭示東方與西方兩種文化、意識的不同。著名女作家曼斯菲爾德(l888—l923)是「英國的契訶夫」,小說集《鴿巢》(1923)、《幼稚》(1924)等寫黑暗社會婦女不幸。克羅寧(1896—)被稱為「20世紀的狄更斯」,他的《群星俯視》(1935)、《城堡》(1937)表現了礦工的悲苦與斗爭。奧爾丁頓(1892—1962)的長篇《英雄之死》(1920)寫了知識分子對帝國主義戰爭和資本主義社會的絕望。此外著名的還有批評家普里斯特利(1894—1984)批判社會、同情群眾的小說《天使人行道》(1930)、衣修午德(1904—)反法西斯的《再見吧,柏林》(1939)等等。進步的現實主義作家在揭露批判現實方面繼續作出貢獻。女作家多麗斯·萊辛(1919—)的《青草在歌唱》(1950)和五部曲《暴力的孩子們》(1952—1969)抨擊了南非殖民主義者。奧爾德里奇(1918—)的《外交家》(1949)、《荒漠英雄》(1954)寫了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格萊姆·格林(1904—)的《沉靜的美國人》(1955)寫了越南戰爭中帝國主義的重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