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現代小說 » 明清與現代的小說特點

明清與現代的小說特點

發布時間: 2021-11-28 10:17:11

① 明清時期小說的 特點

從思想內涵和題材表現上來說,明清小說最大限度地包容了傳統文化的精華,而且經過世俗化的圖解後,傳統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動人的故事而走進了千家萬戶。傳統文化給明清小說提供了豐富的養料,而明清小說又將傳統文化空前地發揚和豐富,在藝術形象和藝術細節的衍繹中予以創造性的闡說。
1、史傳色彩--世俗文學的歷史依傍
中國的史官文化異常發達,源出於「紀實」的傳統小說,與史官文化有著血肉相連、密不可分的密切關系,不可避免地被打上了史傳的烙印,史傳性是中國傳統小說最重要的民族特徵。盡管明清小說帶有濃厚的市民文化色彩,但無論從衍說故事之形式還是從諷寓教化之動機出發,都深深地受到了史傳文化的決定性影響。
題材的史傳性 觀念的史傳性 小說藝術的史傳性
2、懲勸教化--儒家文化的影響
中國古典小說受儒家思想的影響長久深遠,而將這種影響合理化、具體化者,則是小說理論中的「懲勸教化」說。幾乎可以說,「懲勸教化」模式籠罩了整個封建時代的小說創作。
重視小說的教化作用 懲勸模式牢籠創作
3、神妖仙道--佛道思想的濡染
佛教自東漢末傳入中國後,一直在文化形態上深刻地影響著文學創作。而道教是唯一在中國本土上產生發展成長的宗教,它與古代小說有著密不可分的血肉關系,尤其在想像力和創造力方面,對古代小說影響深刻。佛道所創造的神仙境界,仙、道、妖、鬼等意象,奇譎變幻的仙道法術,因果業報的結構,以及由此孕育的小說母題,無疑為小說世界帶來了奇觀異彩。

② 概括指出明清時期小說的特徵是什麼

明清是中國小說史上的繁榮時期。這個時代的小說從思想內涵和題材表現上來說,最大限度地包容了傳統文化的精華,而且經過世俗化的圖解後,傳統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動人的故事而走進了千家萬戶。

③ 明清時期的小說體現出哪些思想特點

明清時期的小說在思想上很多是反映人民反對封建統治,反對封建禮教的精神。
明清時期封建專制發展到極點,這一時期的文化發展的特點表現為出現了許多總結性的著作、以及一些諷刺意味強烈的文學作品!原因在於其所處明清時期已經是封建專制制度發展的晚期、衰敗期!

文化上的這種特點說明了封建制度日趨衰落,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產生。

④ 概括明清小說的特徵

代表作:
四大名著:《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
四大諷刺小說:《官場現形記》、《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孽海花》、《老殘游記》
其它:《金瓶梅》、《儒林外史》、《鏡花緣》、《封神榜》、《說岳全傳》等。
短篇:蒲松齡的《聊齋志異》、馮夢龍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凌濛初的「二拍」(《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
特點:
中國古代的敘事文學,到了明清時期步入了成熟期。就文學理念、文學體式和文學表現手段而言,明清小說以其完備和豐富將敘事文學推向了極致。從明清小說所表現的廣闊的社會生活場景、豐碩的藝術創作成果和豐富的社會政治理想而言,明清小說無疑鑄就了中國古典文學的最後的輝煌。 本講以明清小說的題材開拓和藝術探索為視點,試圖在傳統文化的背景下,描畫出明清小說的梗概面貌。 一、明清小說與傳統文化 從思想內涵和題材表現上來說,明清小說最大限度地包容了傳統文化的精華,而且經過世俗化的圖解後,傳統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動人的故事而走進了千家萬戶。傳統文化給明清小說提供了豐富的養料,而明清小說又將傳統文化空前地發揚和豐富,在藝術形象和藝術細節的衍繹中予以創造性的闡說。 1、史傳色彩--世俗文學的歷史依傍 中國的史官文化異常發達,源出於「紀實」的傳統小說,與史官文化有著血肉相連、密不可分的密切關系,不可避免地被打上了史傳的烙印,史傳性是中國傳統小說最重要的民族特徵。盡管明清小說帶有濃厚的市民文化色彩,但無論從衍說故事之形式還是從諷寓教化之動機出發,都深深地受到了史傳文化的決定性影響。 題材的史傳性 觀念的史傳性 小說藝術的史傳性 2、懲勸教化--儒家文化的影響 中國古典小說受儒家思想的影響長久深遠,而將這種影響合理化、具體化者,則是小說理論中的「懲勸教化」說。幾乎可以說,「懲勸教化」模式籠罩了整個封建時代的小說創作。 重視小說的教化作用 懲勸模式牢籠創作 3、神妖仙道--佛道思想的濡染 佛教自東漢末傳入中國後,一直在文化形態上深刻地影響著文學創作。而道教是唯一在中國本土上產生發展成長的宗教,它與古代小說有著密不可分的血肉關系,尤其在想像力和創造力方面,對古代小說影響深刻。佛道所創造的神仙境界,仙、道、妖、鬼等意象,奇譎變幻的仙道法術,因果業報的結構,以及由此孕育的小說母題,無疑為小說世界帶來了奇觀異彩。

⑤ 明清小說發展的主要特點和主要特點形成的原因

明清小說出現的根本原因是 ,城市經濟繁榮和商業的發展
明朝和清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的最後兩個王朝,是中國古代小說最為繁盛的時期。
從漢末以來延綿不絕的筆記小說(包括志怪小說與軼事小說),從唐代以來日新月異的傳奇小說,從宋代以來流傳廣泛的話本小說,從元末以來蔚為大觀的章回小說,在明清時期無不枝繁葉茂,碩果累累。
在中國文學史上,小說在明清時期終於大踏步地闖入文壇,展示了矯健挺拔的雄姿和叱吒風雲的氣魄。明清小說凝聚了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文化傳統和文化精神,要真切地認識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和文化精神,明清小說是不可多得的通俗讀本。
1、在藝術結構上,明清小說借鑒並發展了古代史傳編纂體制的傳統,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小說結構。如歷史演義小說基本借鑒了編年體史書的結構體制,按照時間發展順序,依次記述一段歷史時期的事件和人物。英雄傳奇小說、神魔小說、諷刺小說主要取資於記傳體史書的結構體制,以某一英雄人物或某一英雄群像的經歷事跡為線索,展開故事情節。
2、在語言風格上,明清小說把文言、白話等傳統書面語言和社會上流行的生活語言熔為一爐,形成了多姿多彩的語言風格。
3、在表現方法上,明清小說具有寫實與虛構相結合的特點。在強調寫實的同時,明清小說家也毫不諱言藝術虛構,甚至以虛構作為小說藝術創作的准則。
4、在形象塑造上,明清小說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包括一大批個性鮮明的典型人物,在形象塑造方法上表現出與西方古典小說不同的民族特色。
5、明清小說有著深刻的文化內涵,它不僅表現為對社會歷史的深刻思考,也表現在為我們提供了人生歷程的生動象徵。還表現在它是中國傳統藝術風格的鮮明展示。

⑥ 明清小說的風格與特點

http://..com/question/33112294.html?fr=qrl3
明清小說概述

中國古代的敘事文學,到了明清時期步入了成熟期。就文學理念、文學體式和文學表現手段而言,明清小說以其完備和豐富將敘事文學推向了極致。從明清小說所表現的廣闊的社會生活場景、豐碩的藝術創作成果和豐富的社會政治理想而言,明清小說無疑鑄就了中國古典文學的最後的輝煌。
本講以明清小說的題材開拓和藝術探索為視點,試圖在傳統文化的背景下,描畫出明清小說的梗概面貌。

⑦ 明清小說的小說特點

中國古代的敘事文學,到了明清時期步入了成熟期。就文學理念、文學體式和文學表現手段而言,明清小說以其完備和豐富將敘事文學推向了極致。從明清小說所表現的廣闊的社會生活場景、豐碩的藝術創作成果和豐富的社會政治理想而言,明清小說無疑鑄就了中國古典文學的最後的輝煌。
本講以明清小說的題材開拓和藝術探索為視點,試圖在傳統文化的背景下,描畫出明清小說的梗概面貌。

⑧ 明清的小說有什麼特色

白話夾雜文言,故事已經能夠看出小說的三要素,能看出清晰的小說結構
內容方面是百花齊放,各種類型都有狩獵,不過反映當時社會面貌的居多

⑨ 明清時期的古典小說有什麼特點

中國古代的敘事文學,到了明清時期步入了成熟期。就文學理念、文學體式和文學表現手段而言,明清小說以其完備和豐富將敘事文學推向了極致。從明清小說所表現的廣闊的社會生活場景、豐碩的藝術創作成果和豐富的社會政治理想而言,明清小說無疑鑄就了中國古典文學的最後的輝煌。 本講以明清小說的題材開拓和藝術探索為視點,試圖在傳統文化的背景下,描畫出明清小說的梗概面貌。 一、明清小說與傳統文化 從思想內涵和題材表現上來說,明清小說最大限度地包容了傳統文化的精華,而且經過世俗化的圖解後,傳統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動人的故事而走進了千家萬戶。傳統文化給明清小說提供了豐富的養料,而明清小說又將傳統文化空前地發揚和豐富,在藝術形象和藝術細節的衍繹中予以創造性的闡說。 1、史傳色彩--世俗文學的歷史依傍 中國的史官文化異常發達,源出於「紀實」的傳統小說,與史官文化有著血肉相連、密不可分的密切關系,不可避免地被打上了史傳的烙印,史傳性是中國傳統小說最重要的民族特徵。盡管明清小說帶有濃厚的市民文化色彩,但無論從衍說故事之形式還是從諷寓教化之動機出發,都深深地受到了史傳文化的決定性影響。 題材的史傳性 觀念的史傳性 小說藝術的史傳性 2、懲勸教化--儒家文化的影響 中國古典小說受儒家思想的影響長久深遠,而將這種影響合理化、具體化者,則是小說理論中的「懲勸教化」說。幾乎可以說,「懲勸教化」模式籠罩了整個封建時代的小說創作。 重視小說的教化作用 懲勸模式牢籠創作 3、神妖仙道--佛道思想的濡染 佛教自東漢末傳入中國後,一直在文化形態上深刻地影響著文學創作。而道教是唯一在中國本土上產生發展成長的宗教,它與古代小說有著密不可分的血肉關系,尤其在想像力和創造力方面,對古代小說影響深刻。佛道所創造的神仙境界,仙、道、妖、鬼等意象,奇譎變幻的仙道法術,因果業報的結構,以及由此孕育的小說母題,無疑為小說世界帶來了奇觀異彩。 小說描寫空間的拓展 小說人物畫廊的豐富 小說情節的奇譎變幻 註:網上復制的。

⑩ 明清小說的顯著特點是什麼

從思想內涵和題材表現上來說,明清小說最大限度地包容了傳統文化的精華,而且經過世俗化的圖解後,傳統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動人的故事而走進了千家萬戶。

從思想內涵和題材表現上來說,明清小說最大限度地包容了傳統文化的精華,而且經過世俗化的圖解後,傳統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動人的故事而走進了千家萬戶。

明(1368年-1644年)清(1644年-1911年)是兩千年宗法君主集權社會的晚期,周秦兩制交集的制度一如秦漢以來之慣常,不過秦制尤其昭彰,其弊端也因此被有識之士批評,謀求變革聲音此起彼伏,如清初顧炎武即稱自己所處的時代「已居於不得不變之勢」。

在晚清和民國初,突破模式,中國歷史上的工業文明——大變革為目的的民主黨開始,和明清時期的中間這個偉大的價值轉向國內前夕特徵是資本主義萌發和早期啟蒙文化,國際條件,現代西方文化進入中國。

然而,「萌芽」微弱,「覺悟」稀少。明清主流文化延續了秦漢以來的正常狀態,而揚基化的文化變革則潛伏著。所謂「常數」包含著「變」,「變」包含著「常數」。

傳統文化為明清小說提供了豐富的養料,明清小說對傳統文化進行了前所未有的繼承和豐富,在藝術形象和藝術細節的拓展上進行了創造性的闡發。

傳統文化為明清小說提供了豐富的養料,明清小說對傳統文化進行了前所未有的繼承和豐富,在藝術形象和藝術細節的拓展上進行了創造性的闡發。

(10)明清與現代的小說特點擴展閱讀

顯著的影響

同時在思想內容上往往摻雜著鬼神迷信和封建說教。明代短篇小說以白話短篇小說為主,白話短篇小說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明代白話文短篇小說是對宋元白話文的模仿和學習的產物,因此被稱為「擬文」。

現存最早的智記對話集是清代平山堂。明末,馮夢龍編輯了《三言》(啟迪天下,一般之言警示天下,恆言喚醒天下)。

《三書》由宋元文本和明代模擬文本兩部分組成。後來,凌夢初模仿三炎創作了這兩幅作品,合稱「二牌」。

兩者都是模擬文本。摘要「三言」和「二拍」是明代白話文短篇小說的代表。明代白話短篇小說比長篇小說更直接、更廣泛地反映了社會生活。

其中,關於愛情和婚姻的作品尤為重要。這些作品反映了公民進步的婚戀觀念,批判封建倫理的非理性,贊美青年男女為婚姻獨立和幸福生活而奮斗。

他的一些作品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邪惡黑暗的政治和科舉腐敗,描寫了人民的苦難。另一些則描述了小商人和手工藝人的生活和思想,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

它們繼承了宋元敘事的傳統,通常具有故事情節強烈、情節生動、情感色彩鮮明的特點。其藝術手法更加成熟,特別是心理描寫和細節描寫趨於豐富細膩。

熱點內容
推薦的貓妖小說 發布:2025-07-10 04:38:31 瀏覽:321
情節邏輯嚴密的網路小說 發布:2025-07-10 04:19:33 瀏覽:462
普通無異能男生言情都市小說 發布:2025-07-10 04:10:04 瀏覽:575
男主是校霸的好看小說 發布:2025-07-10 03:30:22 瀏覽:911
高考小說閱讀人物形象分析教案 發布:2025-07-10 03:16:20 瀏覽:869
台灣的言情小說 發布:2025-07-10 03:16:18 瀏覽:877
修真重生都市有聲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10 03:12:11 瀏覽:973
小雯的小說全文閱讀 發布:2025-07-10 03:06:29 瀏覽:175
推薦電視劇都市小說 發布:2025-07-10 02:05:54 瀏覽:532
現代小說中容貌描述 發布:2025-07-10 01:53:09 瀏覽: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