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現代小說 » 校園小說的故事結構

校園小說的故事結構

發布時間: 2021-09-11 00:08:11

『壹』 求青春校園小說類故事構思

女的很開朗,不過男主超妖媚,憂郁哦!《香薰戀人》和《我的初戀王妃》。頂力推薦,看了越不會後悔!

『貳』 校園小說的故事

有一天,張小英來到教室里,做了一件事······(下面的自己思考,請不要認為我很壞哦,其實我是個小孩)

『叄』 校園小說故事情節

可以設計成一個雨天,男孩在街上碰見女孩,沉默……
女孩說:「你回來了,××年了,我一直在等你啊……」
男孩說:「等是兩個人的事,我也在等,我們都在等……」
是啊,為了那個承諾……
××年後我會回來的,等我……

『肆』 我想寫一篇校園小說,故事發生在大學,故事框架有了,但是沒有具體事例。

劇 情 新 穎 點 吧 、 你 可 以 由 周 邊 情 侶 寫 出 故 事 一般 現實 來說 兩主角 應該 沒什麼 困難 吧 但是 自己 可以想像 哦 、 不要什麼 女扮男裝 的 【 很多 哦 】 、、、、
女主 名: 韓稚燦 女二號 :韓烯葵
男主 名 : 慕涼薰

『伍』 寫校園小說的故事

女主的閨蜜和男主見了,喜歡上男主卻不知道人是自己閨蜜的。。。。。。

『陸』 寫一個校園青春小說求大神講講結構!

一、刻畫人物

偶們在看小說的時候,不自覺就會去找一個人來支持他,然後,就從這個角度,讓我們產生鳥共鳴,讓我們產生了跟著他高興悲傷的情緒起伏。所以,大家看,就算不懂乃的情節安排好不好,就算不明白乃的語言優美不優美,反正你的人物讓人產生代入感鳥,讓人跟著又哭又笑鳥,作品就有了成功的基楚鳥!

那麼,要怎麼樣刻畫一個人物咧?是不是把他弄得很帥很美很神秘很冷很酷的樣子?我發現很多人在這個地方走進誤區了,在自己的小說裡面不厭其煩一遍又一遍地強調那個人的外貌,好像在文中一個小小的動作都要先「隨風擺擺飄揚的銀發,從魅惑地暗夜般地眼眸中閃出冷冷地光,然後,拍死了一隻蚊子」諸如此類。

想要刻畫好人物,請乃回想下自己看文時,感動是從哪裡開始滴?是人物一出場一個漂亮的亮相就開始的嗎?反正我是不是。一開始的亮相,只是在心中產生一個對此人物的初步印象,以後在想像的時候有個相貌的參考,至於喜不喜歡這個人物,一開始基本沒產生,因為都還不知道他是正或邪,值不值得喜歡嘎!

所以,好的人物,漂亮的外貌可以有,但是千萬不要滿篇都是這樣子,因為那會限制乃的情節,限制對人物的深入刻畫。

那麼,什麼是對人物的深入刻畫咧?

這個,我的看法是,人物的靈魂。很抽象是不是。在刻畫人物的一開始,心中首先要設定出一個人物的基本性格特徵,然後在心裡想一下自己為蝦米喜歡或討厭一個人的具體原因(搞不清楚就去翻書,找個乃最討厭最喜歡的人來看,他到底是哪裡讓你如此憤慨/花痴滴?)。在設定自己的人物動作、表情、行事方式的時候,千萬不用自己的想法來判斷,對自己洗腦,用另一種思維方式,想想,這樣一個人物,他會干出什麼樣討厭OR可愛的事情來。

然後人物的基本動作、表情、行事方式出來,請乃在紙上寫下來,這篇文里每一個人物出場鳥幾次,說鳥哪些話?做這個干什麼咧?1、看下人物的特點出來了沒有?2、看下這個人物是不是純屬多餘?有必要寫他嗎?真的有必要寫他嗎?3、人物前後說話、做事風格是統一的嗎?如果是有意的不統一,那麼順便看下文中對這種轉變交代清楚了謬。

刻畫人物的方法:1、當然有外貌的描寫啦,但是切勿累贅;2、語言。生動的語言方式:有刻薄的;有酷酷的,有溫柔的,有幽默的,有樂天派的,有語言精練的,有唐僧的,有話中有話的,有小白的(千萬不要是一堆小白,汗)……在乃腦中盡量列舉、盡量列舉,寫到紙上,在寫上對話之前,把最適合某個人物的說法方式勾出來,大家不要雷同。關於這個,曾經有同學建議,給某個人物弄個口頭禪之類的,讓他的形象隨著口頭禪深入人心。這個很好嘎!但是,每個人排排隊散果果一人一句口頭禪,那就不必鳥!3、行為。行為的問題,其實已經涉及到情節了。注意:一般而言,對言情小說來說,情節永遠是為人物服務的。所以安排情節的時候,除了推動整個故事發展,還要不斷地展現人物的魅力,在情節推展的過程中,人物就不斷豐滿起來。

二、情節是王道

天使最愛說的一句話就是,情節是王道。王道哇同志們,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

情節的四大任務:1、把那些雜亂無章的一大堆想法,觀察到的東西以及獲得的知識都串到一起。2、凸顯人物。3、負載小說的主題。不管乃是憤世嫉俗的、熱愛生活的、歌頌友情的……用情節說話,不要整一大堆自言自語!4、營造氛圍,引起讀者共鳴性情感和評價性情感。有的情節,是取材自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一瞬間讓人產生親切感,或者把人推入回憶,這個就是引發共鳴的關鍵。有的情節一方面展示人物之間的糾葛,一方面切合時代特徵,引起讀者的深入思考,這個也是共鳴。

『柒』 校園小說一般都有哪些故事發生

現在的校園小說就是套路,軟妹子vs校霸或者校草之類的,男主日天日地誰也看不上,但是唯獨對女主一個人溫柔,然後會有人看到向來不把女生看在眼裡的男主把女主懟在牆角教室樓梯間之類的地方親,然後全校都知道他兩談戀愛了。一般男女主有一個學霸一個學渣,具體看設定,就是不愛學習的那一個為了和對方考一所大學努力學習。還要有個校花級花或者班花一樣的女配喜歡男主,但是被男主打臉,為難女主被男主看到,又被打臉。女主通常有一個愛八卦的閨蜜,男主的好基友大多數都是富二代,不愛學習玩世不恭花心等等。設定要麼男主家世好但爹不疼娘不愛的,要麼女主身世凄慘,然後其中一個人溫暖了另一個,類似你是我生命中唯一的光。還有一些校園文男女主會被家長棒打鴛鴦,分手後五年十年等再相見,破鏡重圓。只想得起這些了,有的話再補充!

『捌』 校園小說主要寫什麼,怎麼寫大綱和結構是怎樣的

一般就是主角開始是很平常的一個人,然後在不經意間擁有了超能力,或者說重生,以特種兵為主寫校園生活也行,然後男主通過什麼什麼事情,認識了眾多校花等等,又因為校花惹了富二代,進行了一系列的斗爭,這樣寫就行。

『玖』 小說的結構

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這是最基本的結構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例如:
一、線狀結構
線狀結構,就是各個情節組成部分按時間的自然順序、事件的因果關系順序連接起來,呈線狀延展,由始而終,由頭至尾,由開端到結局,一步步向前發展,有倒敘、插敘和補敘,
線狀結構有單線式和復線式之分。
復線式結構根據情節線之間的關系又可分為三種:一是主副線式,即兩條或兩條以上的情節線索分主次,交叉共進。二是交叉式,即兩條或兩條以上的情節線索難分主次,交叉共進。三是平行式,即有兩條難分主次的情節線索,但並不交叉,而是呈平行狀態,並通過某些人物或事件造成兩條線索之間的聯系。
例如《三國演義》中由東漢一分為三——魏、蜀、吳,又三合為一——西晉,在這一分為三,三合為一的敘事大圓中,又包含著魏、蜀、吳三家由創業到滅亡的相互對峙而又相互交叉的三個中等圓,以及董卓、袁紹、袁術、呂布、劉表等來去匆匆的小圓,在這種圓圓相續相套之間波瀾壯闊地展示了我國3世紀周流不殆的政治外交謀略和戰爭傳奇。
二、網狀結構
以人物的心靈為中心點,以人物的意識、心理活動為輻射線構成情節,其結構如蛛網般,就是網狀結構。
這是西方意識流小說所採用的基本情節結構形式,我國新時期文學創作中被稱為「心理小說」的作品也採用這種形式。
意識流小說和「心理小說」的網狀情節結構的基本特點是:1. 小說所敘述的對象是人物的心理活動的流動過程,包括人物的思想、意識、回憶、聯想、想像、感覺、直覺、印象、夢境等。2 .作家打破傳統小說的時間順序和因果邏輯,憑借人物的意識流動來組接素材。3. 作者採用了心理分析、獨白旁白、感官印象以至幻覺、夢境等表現手法展開敘述。
三、畫面結構
以景物、場面為主體的畫面式情節單元的組合,即為畫面結構。
這種情節結構,在傳統小說和現代小說中都大量存在,但其創作旨向、畫面特點和組合的具體方式卻有很大差異。
傳統畫面結構,就其創作旨向而言,作家著意於通過畫面創造而抒情寫意。就其畫面構成而言,是在如畫的自然環境和自然風景之中鑲嵌著人物故事,作家的寫作興趣不在故事,而在故事賴以發生的空間和環境;寫人物動作不求戲劇舞台表演那樣的戲劇化,而求富有靜感的神韻。
①傳統畫面結構,其畫面之間的連接,是畫簿式的,正如朱光潛對廢名的小說《橋》所作的分析那樣:「《橋》里充滿的是詩境、是畫境、是禪趣,每境自成一趣,可以離開前後所寫境界而獨立。它容易使人感到『章與章之間無顯然的聯絡貫穿』。全書是一種風景畫簿,翻開一頁又是一頁
②沈從文曾經對自己的小說《斷虹》所作的說明一樣:「我這個故事給人的印象,也將不免近於一種風景畫集成。」
③當然,在大多數傳統畫面式小說中,仍然會有一個簡單的前後貫通的故事作為「粘合劑」把各個畫頁予以粘合,以不致零亂倒錯。現代畫面結構小說,主要指的是20世紀50、60年代誕生於法國的「新小說」派作品。
就創作旨向而言,「新小說」派認為,人不應是小說的中心,小說的中心是「物」,即事物、形態,而「人物」只是「臨時道具」。事物是不受人的意識支配的,作家不應該從主觀感情出發來描繪事物,而應該用冷靜的語言如實記錄客觀世界和現代人的活動。
就畫面的構成而言,新小說只是用語言文字將景物轉化為繪畫一樣的視覺形象,以期收到觀畫一樣的視覺效果;寫到人,思想感情也被過濾了,僅剩下一些圖景。畫面之間的連接基本上採用的是電影「蒙太奇」的手法,這當然使得畫面之間實現了意義的銜接,但又使得畫面之間的關系有了多義性,敘述的整體意向有了不確定性。因此,在這類作品中,讀者所得到的往往是一些「不確定」、「測不準」的事物畫面。
四、象徵結構
象徵性情節結構,即全部情節單元緊緊圍繞著某個形而上的抽象理念——意識、觀點、思想、感覺而展開和進行,理念是情節的內核,是情節片斷之間的連接線索。
卡夫卡的《變形記》我國新時期張抗抗的《北極光》、王安石的《牆基》等都是典型的象徵結構作品
象徵性情節結構小說的藝術特點如下: 1.象徵涵義凝聚著所有的情節單元,貫穿著整個形象體系。當然,其中大部分小說外觀上還有情節的時間線索,但是就小說的審美價值而言,如果僅僅從線式情節的角度去理解,那麼這些小說的意蘊將暗然失神,甚至盪然無存。 2. 象徵形象具有完整性和生動性。從創作過程來看,是象徵涵義凝聚和貫穿了形象和情節,但從成品看,又是形象和情節暗示和表現著象徵涵義。所以,作家在賦以小說象徵涵義時,仍然致力於形象完整性和生動性的描寫。 3. 情節過程簡明、清晰。因為作者追求的是理念的感悟,而不是情節和形象本身的感染性,所以,盡管整體形象具有完整和生動性的特徵,故事情節也可以是完整的,但情節過程卻必然是簡明、清晰的。作者避免事件過程的傳奇性、戲劇性和緊湊性,省略了事件的來龍去脈,放棄了各種人際關系的錯綜復雜,甚至於有意模糊了人物的姓名來歷和事件的時間地點,以便讓象徵涵義不被情節枝蔓所遮蔽而突現出來。
4. 象徵形象具有大幅變形的特點。象徵情節結構中的形象一般是經過了大幅度變形處理的,因為只有高度誇張極度變形的形象,其象徵性質才更為強烈,形而上的理念才更利於傳達。
五、寫實結構
寫實結構是「新寫實」小說所採用的情節結構。
新寫實」小說注重於展示客體的原形,即事物、生活(包括精神或文化現象)的原初狀態和本來面目,通過人生中平凡、瑣碎的細節,揭示人性的原生特質和那酸甜苦辣五味具全的人生體悟,而相對淡化社會歷史的背景,淡化政治思想意義,甚至作者的主觀感情也得到抑制,即所謂「以零度感情介入」。
例如池莉的《煩惱人生》,按時間順序把從凌晨4點到晚上11點這一時間內的生活如實的展示出來,就像用藝術手法把生活還原到「一絲不掛」的狀態。通過這種原生態的生活展示了如此人生是多麼煩惱,普通人的生存狀態是何等可憐和可悲。
「新寫實」小說的情節結構體現為:故事情節不是精緻嚴密的、封閉自恰的因果邏輯情節,而是鬆散的、開放的生活故事,其中現實的事件和幻想的故事、理性的思考和非理性的感悟、清楚的事實和模糊的印象、真善美的事物和假惡丑的現象……都會在敘述過程中浮現出來,使人就像看到了生活本身一樣。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新寫實」小說是絕對的寫實化了。
六、「散文」結構
散文化情節結構的特點:一是故事情節呈現為散文的片斷,就如同散文的敘事是片段事件的連綴,而不是有頭有尾的連貫故事一樣。二是形散而神不散,即通過片斷事件的敘述和自然景物以及社會風情的描繪,創造出生動的意境,表達特定的主體情思
這似乎同於散文了,其實不然,散文所敘之事之人多是真實的,而「散文」結構所敘之事之人之境,卻是虛構的。「散文」結構實際上就是採用了散文的情節形式而創造了一個虛構的世界。
何立偉的《小城無故事》就是很典型的「散文」結構。「散文」結構,所追求的是自然天成的效果。

『拾』 小說的情節結構什麼

小說的情節是由特定的情節單元或敘事單元構成的。不同的小說篇章,其情節單元的構成方式是不同的,從而形成了不同的情節結構類型,不同的情節結構類型有不同的敘述特點和審美功能。從對中外小說創作的研究中,我們發現小說情節結構的基本類型有6種,即線狀結構、網狀結構、畫面結構、象徵結構、寫實結構、散文結構。下面,讓我們對這6種情節結構的敘述特點和審美特點進行分析。
線狀結構
線狀結構,就是各個情節組成部分按時間的自然順序、事件的因果關系順序連接起來,呈線狀延展,由始而終,由頭至尾,由開端到結局,一步步向前發展,雖然有時倒敘、插敘和補敘,但並不改變整個情節的線式格局。線狀結構有單線式和復線式之分。復線式結構根據情節線之間的關系又可分為三種:一是主副線式,即兩條或兩條以上的情節線索分主次,交叉共進。二是交叉式,即兩條或兩條以上的情節線索難分主次,交叉共進。三是平行式,即有兩條難分主次的情節線索,但並不交叉,而是呈平行狀態,並通過某些人物或事件造成兩條線索之間的聯系。情節的線狀結構,在西方小說中一般呈現為直線運動,其情節結局往往是毀滅性的。
但在中國古典小說中,大多呈現為一種潛隱的圓形,結局是大團圓式的,或是回歸性的。例如破鏡重圓、夫妻團圓,歷經艱險、親人團聚,受盡磨難、終成正果,金榜題名、美夢成真,或者是散而聚、聚而散,合而分、分而合,盛而衰、衰而盛。不僅如此,一些長篇小說還構成了潛隱的多層性圓形,例如《三國演義》中由東漢一分為三——魏、蜀、吳,又三合為一——西晉,在這一分為三,三合為一的敘事大圓中,又包含著魏、蜀、吳三家由創業到滅亡的相互對峙而又相互交叉的三個中等圓,以及董卓、袁紹、袁術、呂布、劉表等來去匆匆的小圓,在這種圓圓相續相套之間波瀾壯闊地展示了我國3世紀周流不殆的政治外交謀略和戰爭傳奇。可以說,中國古典小說的深層,大多運行著這個周行不殆的「圓」。這是因為,中國人自古以來在對宇宙和生命的感悟和體驗中,形成了所謂圓形思維,即傾向於認為宇宙、社會、歷史、人生呈現著一種圓形的運行機制,傾向於追求天地交泰、天人合德和人與自然宇宙和諧相融,而與之相契合的敘事作品的審美理想是那種超拔而圓融的藝術境界。
3網狀結構
以人物的心靈為中心點,以人物的意識、心理活動為輻射線構成情節,其結構如蛛網般,就是網狀結構。這是西方意識流小說所採用的基本情節結構形式,我國新時期文學創作中被稱為「心理小說」的作品也採用這種形式。意識流小說和「心理小說」的網狀情節結構的基本特點是:1. 小說所敘述的對象是人物的心理活動的流動過程,包括人物的思想、意識、回憶、聯想、想像、感覺、直覺、印象、夢境等。2 .作家打破傳統小說的時間順序和因果邏輯,憑借人物的意識流動來組接素材。3. 作者採用了心理分析、獨白旁白、感官印象以至幻覺、夢境等表現手法展開敘述。
4畫面結構
以景物、場面為主體的畫面式情節單元的組合,即為畫面結構。這種情節結構,在傳統小說和現代小說中都大量存在,但其創作旨向、畫面特點和組合的具體方式卻有很大差異。傳統畫面結構,就其創作旨向而言,作家著意於通過畫面創造而抒情寫意。就其畫面構成而言,是在如畫的自然環境和自然風景之中鑲嵌著人物故事,作家的寫作興趣不在故事,而在故事賴以發生的空間和環境;寫人物動作不求戲劇舞台表演那樣的戲劇化,而求富有靜感的神韻。例如我國現代小說史上著名的作家凌叔華的創作,正如朱光潛所評論的那樣:「以一隻善於調理丹青的手,調理她所需要的文字份量。」「作者寫小說像她寫畫一樣,著墨不多,而傳出來的意味很雋永。」①傳統畫面結構,其畫面之間的連接,是畫簿式的,正如朱光潛對廢名的小說《橋》所作的分析那樣:「《橋》里充滿的是詩境、是畫境、是禪趣,每境自成一趣,可以離開前後所寫境界而獨立。它容易使人感到『章與章之間無顯然的聯絡貫穿』。全書是一種風景畫簿,翻開一頁又是一頁②。也正如沈從文曾經對自己的小說《斷虹》所作的說明一樣:「我這個故事給人的印象,也將不免近於一種風景畫集成。」③當然,在大多數傳統畫面式小說中,仍然會有一個簡單的前後貫通的故事作為「粘合劑」把各個畫頁予以粘合,以不致零亂倒錯。現代畫面結構小說,主要指的是20世紀50、60年代誕生於法國的「新小說」派作品。
就創作旨向而言,「新小說」派認為,人不應是小說的中心,小說的中心是「物」,即事物、形態,而「人物」只是「臨時道具」。事物是不受人的意識支配的,作家不應該從主觀感情出發來描繪事物,而應該用冷靜的語言如實記錄客觀世界和現代人的活動。就畫面的構成而言,新小說只是用語言文字將景物轉化為繪畫一樣的視覺形象,以期收到觀畫一樣的視覺效果;寫到人,思想感情也被過濾了,僅剩下一些圖景。畫面之間的連接基本上採用的是電影「蒙太奇」的手法,這當然使得畫面之間實現了意義的銜接,但又使得畫面之間的關系有了多義性,敘述的整體意向有了不確定性。因此,在這類作品中,讀者所得到的往往是一些「不確定」、「測不準」的事物畫面。
5象徵結構
象徵性情節結構,即全部情節單元緊緊圍繞著某個形而上的抽象理念——意識、觀點、思想、感覺而展開和進行,理念是情節的內核,是情節片斷之間的連接線索。加繆的《局外人》、卡夫卡的《變形記》《城堡》、美國海勒的《出了毛病》、我國新時期張抗抗的《北極光》、鄧剛的《迷人的海》、王安憶的《牆基》、高曉聲的《魚釣》等都是典型的象徵結構作品。象徵性情節結構小說的藝術特點如下:
1.象徵涵義凝聚著所有的情節單元,貫穿著整個形象體系。當然,其中大部分小說外觀上還有情節的時間線索,但是就小說的審美價值而言,如果僅僅從線式情節的角度去理解,那麼這些小說的意蘊將黯然失神,甚至盪然無存。
2. 象徵形象具有完整性和生動性。從創作過程來看,是象徵涵義凝聚和貫穿了形象和情節,但從成品看,又是形象和情節暗示和表現著象徵涵義。所以,作家在賦以小說象徵涵義時,仍然致力於形象完整性和生動性的描寫。
3. 情節過程簡明、清晰。因為作者追求的是理念的感悟,而不是情節和形象本身的感染性,所以,盡管整體形象具有完整和生動性的特徵,故事情節也可以是完整的,但情節過程卻必然是簡明、清晰的。作者避免事件過程的傳奇性、戲劇性和緊湊性,省略了事件的來龍去脈,放棄了各種人際關系的錯綜復雜,甚至於有意模糊了人物的姓名來歷和事件的時間地點,以便讓象徵涵義不被情節枝蔓所遮蔽而突現出來。
4. 象徵形象具有大幅變形的特點。象徵情節結構中的形象一般是經過了大幅度變形處理的,因為只有高度誇張極度變形的形象,其象徵性質才更為強烈,形而上的理念才更利於傳達。
6寫實結構
寫實結構是「新寫實」小說所採用的情節結構。「新寫實」小說不像傳統現實主義小說那樣去營構因果相扣的嚴密精緻的情節和創造典型環境中的典型性格,也不像現代主義小說那樣徹底打碎時間情節而完全依據人的意識的流動和閃回組織敘述。它注重於展示客體的原形,即事物、生活(包括精神或文化現象)的原初狀態和本來面目,通過人生中平凡、瑣碎的細節,揭示人性的原生特質和那酸甜苦辣五味具全的人生體悟,而相對淡化社會歷史的背景,淡化政治思想意義,甚至作者的主觀感情也得到抑制,即所謂「以零度感情介入」。例如池莉的《煩惱人生》,按時間順序把從凌晨4點到晚上11點這一時間內的生活如實的展示出來,就像用藝術手法把生活還原到「一絲不掛」的狀態。通過這種原生態的生活展示了如此人生是多麼煩惱,普通人的生存狀態是何等可憐和可悲。小說從人們生活中那些自發性和隨機性的平常事件中,展示了人們生存中的需求和行為方式。由於注重展示生活的原生態,故「新寫實」小說的情節結構體現為:故事情節不是精緻嚴密的、封閉自恰的因果邏輯情節,而是鬆散的、開放的生活故事,其中現實的事件和幻想的故事、理性的思考和非理性的感悟、清楚的事實和模糊的印象、真善美的事物和假惡丑的現象……都會在敘述過程中浮現出來,使人就像看到了生活本身一樣。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新寫實」小說是絕對的寫實化了。盡管梁曉聲說他的寫實小說《父親》「沒有一點虛構的成份在內」④,寫實小說《信從彼岸來》的作者王毅捷亦鄭重宣布此作是「絕無虛構之處,研究歷史的大量事實,這是我的信條」⑤。但事實上任何寫實之作都有虛構成份在內,不會是絕對的寫實,絕對的寫實是不可能的。
7散文結構
散文化情節結構的特點:一是故事情節呈現為散文的片斷,就如同散文的敘事是片段事件的連綴,而不是有頭有尾的連貫故事一樣。二是形散而神不散,即通過片斷事件的敘述和自然景物以及社會風情的描繪,創造出生動的意境,表達特定的主體情思。這似乎同於散文了,其實不然,散文所敘之事之人多是真實的,而「散文」結構所敘之事之人之境,卻是虛構的。「散文」結構實際上就是採用了散文的情節形式而創造了一個虛構的世界。何立偉的《小城無故事》就是很典型的「散文」結構。「散文」結構,所追求的是自然天成的效果。如汪曾祺的許多小說,大多用倒敘回憶的方式,往事片斷汨汨而來,或長或短,或濃或淡,隨思緒而定,無刻意修飾的痕跡。汪曾祺曾經說過,一篇小說未產生前,即已有此小說的天生的形式在,好像宋儒所說的未有此事物,先有此事物的『天理』。一篇小說是不能隨意伸長或縮短的。汪先生所強調的正是那種行雲流水、自然天成、不事斧鑿和雕飾的情節結構。
8簡易結構
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熱點內容
主角用承影劍玄幻小說 發布:2025-08-30 08:31:55 瀏覽:148
好看的都市小說不帶玄幻小說 發布:2025-08-30 08:29:18 瀏覽:716
九幽天帝玄幻小說 發布:2025-08-30 08:27:05 瀏覽:766
好看的古代言情穿越種田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8-30 08:14:56 瀏覽:444
玄幻小說主角叫葉凡 發布:2025-08-30 06:45:47 瀏覽:877
玄幻小說功法生成 發布:2025-08-30 06:22:42 瀏覽:356
女主重生的言情小說有關娛樂圈 發布:2025-08-30 05:34:45 瀏覽:104
2014中國年度科幻小說 發布:2025-08-30 04:03:45 瀏覽:985
都市狼王書旗小說 發布:2025-08-30 03:57:08 瀏覽:497
唐家三少小說全部作品排行 發布:2025-08-30 03:53:31 瀏覽: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