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現代小說 » 魯迅對中國現代小說創作的獨特貢獻

魯迅對中國現代小說創作的獨特貢獻

發布時間: 2021-09-07 12:50:31

『壹』 簡述魯迅對中國現代文學深刻而豐富的重大貢獻

通常認為,魯迅對中國文學史的貢獻有三:

1、作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軍人物之一,開辟了中國白話文學的先河。

2、參與發起了中國文學史上第一個文學社團——文學研究會,翻譯並介紹了多種外國文學,其譯著《毀滅》、《死魂靈》等至今仍是不朽的翻譯巨作。也影響了一代作家。

3、開創了「雜文」這一文體的先河,成為中國知識分子用文筆直接介入社會,同黑暗的現實和麻木愚昧的國民戰斗的典範。

『貳』 請簡述魯迅對中國現代文學深刻而豐富的偉大貢獻

通常認為,魯迅對中國文學史的貢獻有三:

第一,作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軍人物之一,和胡適,陳獨秀,劉半農,錢玄同,傅斯年等人共同開辟了中國白話文學的先河,其作品《狂人日記》通常被認為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成型的現代白話小說(區別於《紅樓夢》、《三國演義》等古白話小說),其散文詩《野草》也成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散文詩集。這都是開風氣之先的。

第二,參與發起了中國文學史上第一個文學社團——文學研究會,翻譯並介紹了多種外國文學,其譯著《毀滅》、《死魂靈》等至今仍是不朽的翻譯巨作。也影響了一代作家。

第三,開創了「雜文」這一文體的先河,成為中國知識分子用文筆直接介入社會,同黑暗的現實和麻木愚昧的國民戰斗的典範。其文字如警句,針砭時弊毫不留情,可以說開一代風氣之先,成為中國知識分子最偉大的精神導師。

其他的還有,比如《故事新編》開創了「經典重讀」的解讀範式,《野草》引入了許多西方現代主義文學因素,《中國小說史略》是第一部完整意義的中國小說史,具有極其重要的文學史意義等等,這些都是魯迅給中國文學史留下的寶貴遺產。魯迅的文章和行動,對後代人影響至深。

至於魯迅的文章對當代青少年的影響,總體來說還是分兩面看待:

第一,從正面角度而言,魯迅的文章具有戰斗性,具有不屈服的,不盲從的風格,魯迅對問題分析獨特,筆調嚴肅冷峻,讀魯迅的文章,只要用心讀進去,必然可以發現於眾不同之處,這不僅是與偉人心與心的碰撞,更是與偉大思想的直接交流。當代的許多大作家,大思想家,都是在和魯迅的交流中獲得其精神遺產的,他們在青少年時代也受到魯迅的感召。此外,魯迅是麻木中國的喚醒者,中國雖建立了新社會,卻沒有新國民,舊的封建習慣愚昧習俗(如看熱鬧,麻木,冷漠,自私,腐敗)等痼疾仍舊存在中華民族的肌體中,魯迅的文章猶如良葯,醫治創傷,激勵著我們改變。最後,魯迅的批判精神也激勵著當代的青少年「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去面對社會中的陰暗面,為中華民族的復興作出自己的貢獻。

第二,從反面來說,不可否認,魯迅的文章對當代青少年有一些負面影響。比如其語法為早期的半文半白,和現代漢語語法有區別。魯迅的一些用字,如繁體字異體字等等也和現代語法不相同。這是一種閱讀障礙。至於別的,其實不是魯迅文章的錯,而是我們的政治形態進入了魯迅,改寫了魯迅。這個錯誤主要在課本的編寫者和注釋者,他們用階級斗爭的意識形態強行加給魯迅,把魯迅塑造成一個「匕首」、「投槍」,「每天就是戰斗戰斗戰斗」的冷酷無情的形象,在註解文章的時候也只談魯迅「痛打落水狗」,卻不說魯迅也有的人情味。老師講課的時候一提到魯迅,也都按照教參板著面孔來講,一幅教訓人的姿態。這樣使得許多青少年「望魯生畏」,害怕魯迅,討厭魯迅,但是這其實不是魯迅的錯。而魯迅本身對這些是預料到的,他說過,「我死以後趕快收斂埋掉拉倒,不要做任何紀念的事情」,目的就是害怕自己的身體成了別人「做論」的材料,自己的身後成了「輓聯和講演的鬥法場」。但是誤讀魯迅的人卻要拿魯迅作為打人的工具,這實在是和魯迅的本意相違背太多了。(有關的資料可以參見魯迅1936年寫的幾篇文章,如《死》、《答徐懋庸並關於抗日統一戰線問題》等等)——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種二元對立的,階級斗爭的極左的解讀方式深入人心,將魯迅的只言片語摘錄出來斷章取義(如「我一個都不寬恕」、「痛打落水狗」等等)作為打人的棒子,使得青少年在階級斗爭思維下二元對立情緒濃厚,變得思維偏激狹隘,也不是沒有的。這需要我們擴清本質,消除誤讀,而不是埋怨魯迅——因為魯迅無罪。
答題不易 望採納

『叄』 魯迅對現代小說藝術的貢獻

魯迅是中國現代小說及現代小說理論的開創者。魯迅文學創作的主要成就在小說。他以《吶喊》、《彷徨》顯示了「五四」文學革命的「實績」,開創了現代小說的先河。現代小說在他手裡開創,也在他手裡成熟。他的小說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作家。他不僅是現代小說的開創者,而且也是現代小說的理論開創者。他的小說理論,來源於他豐厚的文學理論觀念,更得源於他的創作經驗,比那些純粹的小說理論,更具有說服力和指導性。首先,魯迅先生創作了「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化小說」,為中國小說走向世界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以平等的態度對待普通民眾,寫出了"人的覺醒";他用白話創作,用截取生活片斷的方法來顯示生活的全貌;他用種種方法揭示人物性格的復雜性;他吸收和借鑒了現代西方小說的經驗,使敘述方式和敘述角度多樣化;他是中國小說走向現代化的優秀旗手。從中國小說發展史來看,魯迅確是現代小說的開山鼻祖。1918年《狂人日記》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 發表於《新青年》,以「深切和格式的特別」而成為中國現代小說的偉大開端。其次,魯迅的小說作品既使人感受到一種沁人心脾、回味無窮的感性美,又揭示著催人奮進、閃爍著時代光輝的理性美。魯迅是第一個中國新文學史上最深刻的反映農民問題的偉大作家。當述及1922年至1925年北京文壇成了「寂寞荒涼的古戰場」之後,魯迅又發現其間從四處鄉間跑來北京「僑寓」的一代年輕作者,所寫小說往往「隱現著鄉愁」,魯迅稱之為「鄉土文學」。這一命名也成為經典之論,被後起的研究者所廣為採納。魯迅「命名」不同於生硬地照搬某些洋概念,更不同於簡單的拿文壇的事例去「證實」某種概念的存在,而是把構成文學史現象的最有特徵的表現,上升為一種理論的概述與定位。類似的「命名」在魯迅的其它論述中都有表現,如論述莽原社為「聊以快意」的一群,狂飆社對惡濁社會的譏刺搏擊以及「虛無的反抗」,「未名社」在將「泥土的氣息」移在紙上,等等。魯迅尋找這種種不同創作傾向之間的轉換或對立的關系,實際上這幾個社團又都環環緊扣,此起彼伏地裝點了20年代中期的文壇。 他站在人民本位的立場上,把中國人的主題—— 連同他們的破衣衫、悲哀的命運和痛苦靈魂帶領了長期為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盤踞的文學殿堂。在以往的作品中看到了太多的虛幻的民生,人民還是在水深火熱之中煎熬,魯迅以作品將人民從精神上解脫,這是一種從理論上的改觀。在魯迅的筆下,我們既看到了被兵匪官僚折磨得成為木偶人一般的中年閏土,也看到了像雙喜、阿發一樣機智能幹、純朴無私的農村少年。魯迅這些洋溢著濃郁鄉土氣息的作品,為中國現代鄉土文學奠定了雄厚的基石。在魯迅反映下層人物的作品中,他的著意描寫並非是那些惺惺相惜般的無病呻吟,總是把活生生的現實同殘酷的封建制度以及國人所具有的劣根性緊密相連,以現實中的小事刻畫出重大的社會問題。比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既是被科舉制度愚弄乃至毀滅的一個下層知識分子,又是一個不能清醒遭人恥笑的的可憐人物,給人留下一個可悲、可嘆的鮮活人物形象,令讀者無不深深思索。同樣《一件小事》中,啟示知識分子正視自己的陰暗面,向滿身塵垢卻正值無私的「卑賤者」學習,從他們身上尋求希望和力量。第三,魯迅在新文學所採取的不同思路讓我們看清了新知識者在資源建構上的不足。魯迅在師承上,他支持錢玄同,肯定文學革命的白話文文言,「白話在生長,總當篤信進化論,相信「文學救國」的思想倫理意義,而且在白話文問題上以《新青年》主張以後為大關鍵」。在他的文學思想上,他承章太炎而來追慕魏晉文學的事實也早為論家所注意了。魯迅通過發掘提煉特定的文學現象來把握文學進程,並在解釋這些現象時,充分注意其與社會思潮的聯系,注意形成典型文學現象的創作心態與情感表達方式。這樣,所謂「歷史的聯系」就是很具體可感。魯迅通過文學現象的提煉去展示文學發展過程的方法,能做到抓住要點總攬全局,抓環節體現過程,這是文學史研究的一種卓有成效的方法,至今仍不失其方法論上的啟示意義。他的作品是現實與理想緊密相連的完美整體,他秉承了諸家的眾才之長,既深刻鞭撻黑暗封建社會的殘酷,又把人類美好理想深情寄託出來,但絕不是虛幻的烏托邦式的超現實理想。譬如,他在《燈下漫筆》中寫道「……這人肉的宴席現在還排著,有很多人還想一直排下去。掃盪這些使人者,掀掉這宴席,毀壞這廚房,這是現在的青年的使命!」人如其人,文為心聲。魯迅是現代文學的奠基人,魯迅通過自己的作品把現實與理想完美結合起來。魯迅宛如滾滾長江之上的一顆熠熠閃光的指路航標,魯迅的作品永遠是中國乃至世界文學寶庫中一顆珍貴瑰寶。

『肆』 誰能說下魯迅對中國現代文學的貢獻

對魯迅不怎麼感興趣,總覺得他的語言太犀利,太難懂。所以以下的回答都是我查來的啦……先聲明,別說我抄襲哦!
本文地址是:http://www.shu1000.com/thesis-85/F1FA45DD/
閱讀魯迅的作品,總會先涉及到他的小說,因為魯迅步入文壇,就是以小說顯示其光輝業績的,一般讀者接觸魯迅作品並對它產生感情,也往往是首先被他小說的思想魅力和藝術魅力所吸引。魯迅作品的意義在現實讀者的不斷閱讀和解釋中被創造出來。魯迅思想及其傳述思想情感的語言符號是現代中國思想文化獨特性與豐富性的證明。閱讀魯迅小說不僅需要對其進行語言的和歷史的意義還原,更需要有對其精神靈魂的探索,並在探索中實現思想的熏陶和生命的自覺,要在真實理解魯迅的前提下,能大膽而真誠地直面自我的現實和人生,在理解魯迅的實質中實現閱讀的意義,讀魯迅的小說即讀自我和現實,在閱讀人生和現實中閱讀魯迅的小說,又在閱讀中理解自我和現實。接近魯迅思想和文學的最便捷而恰當的方式就是讀他的作品,在他的作品裡體驗吃人的痛苦,理解他那真實而豐富的靈魂。
時代的魯迅
魯迅是現代中國最有創造性和獨立性的思想家和文學家,魯迅「思想」和「文學」都體現了變革時期文學的思想、意識觀念和社會形式。西方社會的文藝復興、思想啟蒙和現代主義思想給了魯迅以啟示,只不過它們是以反叛神權和宗教,建立世俗社會和人的思想為目標。中國傳統社會有一套束縛人的封建禮教,而現代思想啟蒙就是以掙脫傳統思想的束縛,爭得做人的地位和價值為目標。魯迅是現代思想革命的先覺者和建設者,他以「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他的反叛思維和戰斗精神建築了現代思想文化大廈,把「先行者」的悲劇性和荒誕性體驗提升到生命存在的價值高度,為中國現代思想和文學貢獻了最寶貴的思想智慧和精神品格。
魯迅的文學是精神的「反叛」與生命「掙扎」的文學,是獨特的精神和語言存在。他是傳統文化和人性的勘探者,是現代思想的鑄造者。他的思想與文學都是一體的,他創造了現代社會精神文化,並成為其重要的一環或結構,奠定了他在中國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和意義。在由傳統向現代思想和文學的轉變過程中,魯迅是一座界碑,他的啟蒙思想和立意、格式,特別是文學具有現代思想和文學革命的原型意義。他關注人的思想的覺醒和社會、民族的解放,並大膽實踐和推動中國文學的意義和文體形式變革,吸收世界先進文化,反思、批判中國歷史的「非人道」現象和傳統文化的惰性力量,提倡「立人」的思想主張,認為思想啟蒙和社會的變革「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人是社會的主體,是文化的根本,「尊個性而張精神」,才是社會變革的當務之急。「立人」即要實現人的意識覺醒和精神的獨立,釋放人的生命能量,懷疑和反叛一切制約人的生命和思想的意識觀念和社會制度。
參考文獻:http://www.shu1000.com/thesis-85/F1FA45DD/

『伍』 魯迅對現代文學的主要貢獻在哪些方面

兩個方面:

1、文藝貢獻

魯迅在小說、散文、雜文、木刻、現代詩、舊體詩、名著翻譯、古籍校勘和現代學術等多個領域都有巨大貢獻。

作為中國現代文學的偉大奠基者,魯迅創作的為數不多的小說建立了中國小說的新形式;他所創作散文更是「顯示了文學革命的實績」。

他的所開創的雜文文體富有現代性、自由性、批判性和戰斗性,是後世作家最常使用的「批判武器」。

他所創作的雜文更是中國社會、政治、歷史、法律、宗教、道德、哲學、文學、藝術乃至文化心理、民性、民情、民俗……的網路全書。

2、學術貢獻

魯迅運用西方的文學觀念研究中國古典小說撰寫了《中國小說史略》,其不僅結束了「中國之小說自來無史」的時代。

也創造了文學史著作的典型範例,「為後學開示無數法門」,郭沫若將其與王國維的《宋元戲曲史》並稱為為中國近代學術史上的雙璧。

(5)魯迅對中國現代小說創作的獨特貢獻擴展閱讀:

魯迅代表作品介紹:

1、《吶喊》

《吶喊》是現代文學家魯迅的短篇小說集,收錄魯迅於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14篇短篇小說,1923年由北京新潮社初版,現編入《魯迅全集》第1卷。

小說集真實地描繪了從辛亥革命到五四運動時期的社會生活,從革命民主主義出發,抱著啟蒙主義目的和人道主義精神。

揭示了種種深層次的社會矛盾,對舊時中國的制度及部分陳腐的傳統觀念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較徹底的否定,表現出對民族生存濃重的憂患意識和對社會變革的強烈希望。

2、《彷徨》

《彷徨》是近代文學家魯迅創作的小說集,於1926年8月由北京北新書局初版,列為作者所編的《烏合叢書》之一,後編入《魯迅全集》。

《彷徨》中共收了《祝福》、《在酒樓上》、《傷逝》等11篇小說。作品表達了作者徹底的不妥協地反對封建主義的精神,是中國革命思想的鏡子。

作品主要包括農民和知識分子兩類題材。前者以《祝福》和《示眾》為代表;後者以《在酒樓上》和《孤獨者》為代表。

整部小說集貫穿著對生活在封建勢力重壓下的農民及知識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關懷。該小說集在深廣的歷史圖景中,對人物命運的敘述滲透感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魯迅

『陸』 以作品為例,試論魯迅對中國現代小說的貢獻(10)

《狂人日記》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它以全新的現代創作手法,新穎的小說形式、現實主義與象徵主義相結合的手法,以及獨特的意識流手法,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家族制度和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表現了現代人的初步覺醒,作品從一問世,就引起巨大反響,達到了現代小說的成熟。
其次包括《狂人日記》在內的20年代的《吶喊》《彷徨》小說集同樣以「表現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別」,不但成為中國現代小說的開端,同樣成為現代小說成熟的標志。
1、在創作方法上,魯迅開辟了多種創作方法的源頭:《孔乙己》《明天》《祝福》《離婚》等顯示了清醒的現實主義特點;《狂人日記》則是現實主義與象徵主義的完美結合;《肥皂》《白光》有心理剖析的色彩。在魯迅小說「復調」小說的特點。
2、在藝術表現上也有許多創造,A\藝術風格多樣化,整體上注重白描,也有《傷逝》《孤獨者》等抒情小說;有《高老夫子》《肥皂》等諷刺小說;有《故鄉》《社戲》等鄉土小說;《孔已己》外在的喜劇性中所蘊涵的悲劇意味,B\在格式上,魯迅更是「創造新形式的先鋒」,他的小說幾乎一篇有一篇的新形式,《狂人日記》採用第一人稱的日記體、意識流手法;《《孔乙己》截取人物生平片段來概括人的一生;《葯》從時間中途起筆。C\以「雜取種種人合成一個「的典型化方法、利用典型細節、白描以及「畫眼睛」的手法來塑造典型環境中典型人物。D從敘述角度有第一人稱、第三人稱、同時應用第一第三人稱,E從時序順序上看,有倒敘,有順序F從情節看,有單線,有復線。

熱點內容
青梅竹馬古代小說虐戀情深 發布:2025-09-06 15:04:21 瀏覽:888
女主叫十七是侍衛古代小說 發布:2025-09-06 13:59:00 瀏覽:753
異火玄幻小說 發布:2025-09-06 12:36:12 瀏覽:226
小說排行榜完結版都市生活 發布:2025-09-06 12:29:16 瀏覽:446
穿越抗戰的系統小說排行榜前十名 發布:2025-09-06 12:29:06 瀏覽:209
凌依然易瑾離免費小說 發布:2025-09-06 11:38:28 瀏覽:579
顧子苓小說txt免費下載 發布:2025-09-06 11:19:09 瀏覽:442
嚴瑟瑟傅靳琛免費小說 發布:2025-09-06 10:58:20 瀏覽:489
霸道女總裁百合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9-06 10:19:28 瀏覽:756
色文小說免費閱讀答案 發布:2025-09-06 10:01:11 瀏覽: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