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自傳題材小說寫法
1. 自傳體小說怎麼寫有範文的給範文
是傳記體小說的一種,是從主人公自述生平經歷和事跡角度寫成的一種傳記體小說。這種小說是在作者親身經歷的真人真事的基礎上,運用小說的藝術方法和表達技巧經過虛構、想像、加工而成,它一方面不同於一般的自傳和回憶錄,另一方面又必須以作者或自述主人公為原型。如,盧梭的《懺悔錄》、高爾基的《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等。 自傳是傳記的一種。傳記以記敘人物生平事跡為主。自傳則是以記述自己的生平事跡為主。自傳體作文是傳記的簡要形式-小傳的一種。從寫作的對象上來講,自傳體作文是以寫人為主的文章。只不過這個人物是自己,寫人的手法在此都可以應用。但是,怎樣把自傳體作文寫好,卻不象寫人那樣簡單。 首先,自傳體作文要寫出一個真實的、活生生的「我」來。這個我,應該就是生活中自己的真實樣子,而不是與生活中真實的自己隔著一層,讓人看了之後,覺得那不是你,或者不是完全真實的你。這就要求寫作自傳體作文的第一個要求是認識自我。也許你要問了,我自己還能不認識自己嗎?其實不然。我們每個人從出生到成長,走過的每一天每一步都在塑造著自己。在緊張的生活中,在不知不覺的成長中,慢慢地,可能對自己的成長不那麼敏感了,或是感受不那麼深刻了,或者,由於環境的左右,自己成了自己不希望的樣子,自己對自我的認識也漸漸有了偏差。寫作自傳的過程有時是一個尋找、發現自我的過程,你要順著一根線,把自己給追回來,加以審視,加以分析,最終真正地認識自己。那麼,怎樣才能在文章中真實地、生動地表達自己呢?讓我們一起來想一想。請問一下自己:我是誰?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的性格如何?我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我的理想是什麼?我希望自己的未來是什麼?我為什麼會有以上的愛好與想法?在我成長的過程中,誰對我的影響比較大?哪些事給我留下的印象比較深?……這么問下來,做個記錄,加以整理,一份較為真空的自傳體作文就出來了。寫作自傳體作文比其他寫人的作文要容易很多。這是因為寫的是自己,素材不缺,認識不缺。但是,素材多了,又面臨一個選材和剪裁的問題。什麼樣的素材最適合用於這篇自傳體文章?什麼樣的素材更重要、更有表現力?這都是需要認真考慮的。寫作自傳體作文,最忌寫成流水賬,從自己的出生寫起、一年一年的,在哪兒生活,在哪兒上學,在哪兒玩耍,這樣的文章不是自傳。自傳中的自己要個性鮮明。要緊扣自己的性格特點來寫作,我愛靜還是愛動?內向還是外向?喜歡看書還是喜歡運動?都要在寫作中運用准確的事例生動地表達出來。 自傳還有向別人明確傳遞出自己的外貌特徵,使人讀後留有印象,甚至一見到你本人就能根據你自傳中的描寫認出你。這也需要運用外貌描寫的技巧,把自己寫好,寫活。 自傳中要有事實。自傳不是簡單的記人,它要反映出人物的成長變化經歷,要有一定的時間感。雖然我們現在年齡還小,但成長的經歷已經有了,這在自傳中都要較好地反映出來。比如,一位作者寫到自己現在是環保主義者,非常喜歡參加各種各樣的環保活動。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小時候游長城時一位叔叔撿垃圾的行為深深影響了我,後來通過科教片和老師的引導又強化了這一觀念,現在,我們生活環境的日益惡化更加深了這種認識,所以,為了保護環境,使我們的生活更美好,我積極地參加植樹、節水宣傳、垃圾分類等環保活動,所以,我是一個環保主義者,將來我還要發展更多的人加入我們保護環境的行列。這篇自傳中,作者通過大量事實描述了自己成長為一個環保主義者的過程,一些切身的體會、真實的活動讓文章十分生動、充實。 自傳中有時也要有感情的流露和對事情的看法,也要寫生活中的經驗教訓,但這些非同於其他文藝作品中的直接抒情、議論,而是寓情、理於敘事之中,讓讀者感覺出來,即間接表露出來。像《魯迅自傳》就是一篇敘述性非常強的優秀典範作品。
範文:《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自己買來看吧,書中自有黃金屋)
2. 自傳體小說的自傳體寫作方法
自傳體作文是。
從寫作的對象上來講,自傳體作文是以寫人為主的文章。只不過這個人物是自己,寫人的手法在此都可以應用。但是,怎樣把自傳體作文寫好,卻不象寫人那樣簡單。
3. 如何寫好一篇寫自傳的小說
自傳是自述生平和思想變化過程的文章,是黨組織了解入黨申請人的重要材料,也是黨組織審查吸收新黨員的必備材料之一。
個人自傳的基本格式及內容通常為:
(1)標題 居中寫「我的自傳」(或自傳);
(2)正文 主要包括個人成長經歷(從上小學或7周歲寫起,就讀學校、擔任職務、所受獎勵與處分、參加何種進步組織、有無相關政治歷史問題等),個人思想演變(這是主體部分,結合成長經歷談對一些重大政治問題的認識等等)和家庭主要成員、主要社會關系的情況(家庭成員不用我說大家也知道該怎麼寫,主要社會關系一般是對本人有較大影響的親屬,談談他們的職業及政治面貌等),大致就是這三部分。
(3)結尾 署名和日期,這一項與一般書信格式差不多。
4. 自傳體小說怎麼寫
1、所謂自傳,簡單地講,是一份自己的情況介紹。一般而言,有以下種類:
詳述生平的自傳(回憶錄),如:胡適《四十自述》,蔣夢麟《西潮》,錢穆《八十憶雙親》;
略述生平的自傳(自我介紹),如作文「我的自述」之類;
求職用自傳(自我介紹),如:以表現自己的才學,特長為主。
2、它有以下功能:
就個人而言--回顧與反省
就單位而言--人事檔案
就求職而言--自我推薦
3、自傳的寫作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A、個人身世與家庭背景:如姓名/性別/年齡/出生地及籍貫/家世淵源/學歷等
B、生活/學習/工作經歷
C、個性/興趣/才能/專長/人生觀/信仰/抱負等分析
D、生活得失及心得
E、有的還要寫明立傳原因以及對未來的期許
4、注意事項
構思要詳密/情真意切
5. 自傳體小說寫法
簡·愛》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童年 在人間 我的大學》 樓上那位說的是錯的,自傳是指從幼年到成年後的全過程寫出來,而有些文章只是用第一人稱來敘述另一個故事,例如:<茶花女>等.
6. 自傳體小說怎麼寫
自傳體小說是傳記體小說的一種,是從主人公自述生平經歷和事跡角度寫成的一種傳記體小說。這種小說是在作者親身經歷的真人真事的基礎上,運用小說的藝術寫法和表達技巧經過虛構、想像、加工而成。
自傳體寫作方法
自傳體作文是。
從寫作的對象上來講,自傳體作文是以寫人為主的文章。只不過這個人物是自己,寫人的手法在此都可以應用。但是,怎樣把自傳體作文寫好,卻不象寫人那樣簡單。
自傳體寫作重點
首先,自傳體作文要寫出一個真實的、活生生的「我」來。這個我,應該就是生活中自己的真實樣子,而不是與生活中真實的自己隔著一層,讓人看了之後,覺得那不是你,或者不是完全真實的你。這就要求寫作自傳體作文的第一個要求是認識自我。也許你要問了,我自己還能不認識自己嗎?其實不然。我們每個人從出生到成長,走過的每一天每一步都在塑造著自己。在緊張的生活中,在不知不覺的成長中,慢慢地,可能對自己的成長不那麼敏感了,或是感受不那麼深刻了,或者,由於環境的左右,自己成了自己不希望的樣子,自己對自我的認識也漸漸有了偏差。寫作自傳的過程有時是一個尋找、發現自我的過程,你要順著一根線,把自己給追回來,加以審視,加以分析,最終真正地認識自己。那麼,怎樣才能在文章中真實地、生動地表達自己呢?讓我們一起來想一想。請問一下自己:我是誰?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的性格如何?我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我的理想是什麼?我希望自己的未來是什麼?我為什麼會有以上的愛好與想法?在我成長的過程中,誰對我的影響比較大?哪些事給我留下的印象比較深?……這么問下來,做個記錄,加以整理,一份較為真空的自傳體作文就出來了。寫作自傳體作文比其他寫人的作文要容易很多。這是因為寫的是自己,素材不缺,認識不缺。但是,素材多了,又面臨一個選材和剪裁的問題。什麼樣的素材最適合用於這篇自傳體文章?什麼樣的素材更重要、更有表現力?這都是需要認真考慮的。寫作自傳體作文,最忌寫成流水賬,從自己的出生寫起、一年一年的,在哪兒生活,在哪兒上學,在哪兒玩耍,這樣的文章不是自傳。自傳中的自己要個性鮮明。要緊扣自己的性格特點來寫作,我愛靜還是愛動?內向還是外向?喜歡看書還是喜歡運動?都要在寫作中運用准確的事例生動地表達出來。
自傳還有向別人明確傳遞出自己的外貌特徵,使人讀後留有印象,甚至一見到你本人就能根據你自傳中的描寫認出你。這也需要運用外貌描寫的技巧,把自己寫好,寫活。
自傳中要有事實。自傳不是簡單的記人,它要反映出人物的成長變化經歷,要有一定的時間感。雖然我們現在年齡還小,但成長的經歷已經有了,這在自傳中都要較好地反映出來。比如,一位作者寫到自己現在是環保主義者,非常喜歡參加各種各樣的環保活動。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小時候游長城時一位叔叔撿垃圾的行為深深影響了我,後來通過科教片和老師的引導又強化了這一觀念,現在,我們生活環境的日益惡化更加深了這種認識,所以,為了保護環境,使我們的生活更美好,我積極地參加植樹、節水宣傳、垃圾分類等環保活動,所以,我是一個環保主義者,將來我還要發展更多的人加入我們保護環境的行列。這篇自傳中,作者通過大量事實描述了自己成長為一個環保主義者的過程,一些切身的體會、真實的活動讓文章十分生動、充實。
自傳中有時也要有感情的流露和對事情的看法,也要寫生活中的經驗教訓,但這些非同於其他文藝作品中的直接抒情、議論,而是寓情、理於敘事之中,讓讀者感覺出來,即間接表露出來。像《魯迅自傳》就是一篇敘述性非常強的優秀典範作品。
自傳體小說經典作品
國內的自傳體小說有:郁達夫的《沉淪》、魯迅的《魯迅自傳》等等。國外的自傳體小說有:外國的有盧梭的《懺悔錄》、高爾基的《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