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個現代主義小說流派是鴛鴦蝴蝶派
1. 鴛鴦蝴蝶派代表人物,是誰
包天笑、徐枕亞、張恨水、吳雙熱、吳若梅、程小青、孫玉聲、李涵秋、許嘯天、秦瘦鷗、馮玉奇、周瘦鵑等。
這一流派的作者群先後多達兩百餘人,分散在江蘇、浙江、安徽、江西一帶,後來集中到上海、天津、北京幾個大城市。開始沒有固定的組織,後來成立了青社與星社。
包天笑為這一派的主持者,重要的代表人物有徐枕亞、張恨水、吳雙熱、吳若梅、程小青、孫玉聲、李涵秋、許嘯天、秦瘦鷗、馮玉奇等。
「鴛鴦蝴蝶」是以形象化的名稱來指謂民初的才子佳人的言情小說派別,但是由於這一流派的作家不僅僅是寫才子佳人的戀情小說,因此用鴛鴦蝴蝶派命名已無法概括眾多題材的特色,於是,有人取該派最有代表性的刊物《禮拜六》名之,取其休娛、消閑功能而稱為《禮拜六》派。
(1)中國第一個現代主義小說流派是鴛鴦蝴蝶派擴展閱讀:
在中國現代文學發展過程中,涌現過許多文學流派,鴛鴦蝴蝶派是其中重要而且特殊的一個派別。說其重要,是因為在「五四」前後的文學革命的時代大潮流中,他們是屬於重繼承和多保守的一個文學流派,屢遭新文學界的批判。
在新文學營壘與該派的論爭和交鋒中,使新文學在文壇中擴大了自己的影響,日益茁壯成長。談及新文學運動就不可避免地牽涉到該派別。說其特殊,是因為由於受到新文學各派的的指責,使其中的有些作者長期以來不願承認自己是隸屬於該流派的成員,突出的例子是其代表作家之一的包天笑否認自己是鴛鴦蝴蝶派。
他曾說:「近今有許多評論中國文學史實的書上,都視我為鴛鴦蝴蝶派……我所不了解者,不知哪幾部我所寫的小說是屬鴛鴦蝴蝶派。」
該派有的作者只承認自己是《禮拜六》派,而否認自己是鴛鴦蝴蝶派,他們通常所持的一個理由是,鴛鴦蝴蝶派是僅限於徐枕亞,李定夷等少數幾位作者,只有民初那些寫四六駢儷體言情小說的才是名實相符合的鴛鴦蝴蝶派。
2. 中國現代小說史上第一個獨立的現代主義文學流派是哪個流派
中國現代小說史上第一個獨立的現代主義文學流派是哪個流派
新感覺派小說
3. 為什麼新感覺派 是中國小說史上第一個獨立的現代主義文學流派
新感覺派起源於日本,流行於中國,是都市小說的一部分
4. 現代主義文學由哪些流派組合而成
文學流派是在文學發展過程中自然形成的﹐從基本形態上看﹐大體有這樣兩種類型﹕一種是有明確的文學主張和組織形式的自覺集合體。這種流派﹐從作家主觀方面來看﹐是由於政治傾向﹑美學觀點和藝術趣味相同或相近而自覺結合起來的﹐具有明確的派別性。他們一般有一定的組織和結社名稱﹐有共同的文學綱領﹐公開發表自己的文學主張﹐與觀點不同的其他流派進行論戰。但這些還只有文學集團的意義﹐只有進而在創作實踐上形成了共同的鮮明特色﹐這才是嚴格意義上的文學流派﹐這種有組織﹑有綱領﹑有創作實踐的作家集合體﹐是自覺的文學流派。例如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曾經出現過的「文學研究會」和「創造社」等。另一種類型是不完全具有甚至根本不具有明確的文學主張和組織形式﹐但在客觀上由於創作風格相近而形成的派別。這種半自覺或不自覺的集合體﹐或者是因某一個作家的獨特風格﹐吸引了一批模仿者和追隨者﹐逐漸形成了一個有特定核心和共同風格的派別﹔或者僅僅是由於一定時期內的一些作家創作內容和表現方法相近﹑作品風格類似而被後人從實踐和理論上加以總結﹐冠以一定的流派名稱。這樣的流派﹐在中國文學史上大量存在﹐如唐代詩壇上以王維﹑孟浩然為代表的田園詩派和以高適﹑岑參為代表的邊塞詩派﹐宋代詞壇上的婉約派和豪放派﹐近現代文學史上專寫才子佳人的鴛鴦蝴蝶派等。
自覺﹑半自覺或不自覺地形成的文學流派﹐都是文學發展過程中適應一定社會和階級需要的歷史產物﹐有其一定的社會基礎和階級根源。作為一定社會意識和審美需要的反映﹐它們還常常是意識形態斗爭的一種形式。如西方17世紀古典主義文學流派推崇理性﹑崇尚自然﹐以庄嚴崇高的風格為規范﹐就體現了君主專制政體的需要﹐反映了封建貴族階級和妥協的中上層資產階級的政治理想和審美意識。又如中國「五四」時期的「文學研究會」和「創造社」﹐是當時新文學運動中反帝反封建文學思潮的代表﹐其中的主要作家和其他一些進步作家在無產階級領導下﹐與「新月派」﹑「民族主義文學」派進行了激烈的斗爭。文學流派之間的這種斗爭﹐在階級斗爭尖銳時期﹐往往是當時政治斗爭的一翼。但是﹐文學流派和政治斗爭之間的關系﹐有時比較直接﹑密切﹐有時比較間接﹑疏遠。不同流派之間的差異和對立﹐並不都是階級思想的差異和對立﹐在更多的時候﹐它們主要反映了作家審美理想和創作風格的差異。有的流派在反映一定階級的意識上並不明顯﹐但卻較清晰地反映出特定的審美理想和創作風格。由於文學的審美理想既有一定的階級意識的烙印﹐又包含有民族共同性﹑時代共同性﹑人類共同性的因素﹐因而文學流派還往往表現出一定的相對獨立性。有時﹐不同階級階層的作家﹐有可能統一在共同的流派之內﹔而同一階級傾向的作家﹐也可能會形成不同的流派。如「文學研究會」和「創造社」﹐其成員的階級傾向都不是單一的﹐但兩派的中堅卻同屬接受無產階級思想影響的革命作家。作為當時的兩大流派﹐它們的區別不表現在階級基礎上﹐而主要表現在採用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兩種不同的創作方法上。
文學流派和創作方法﹐有著較直接的聯系。同一流派的作家往往採用同一種創作方法來反映現實﹐不同流派的作家則往往採用不同的創作方法來反映現實。當一個流派比較突出地反映了某一時代的社會思潮和審美理想﹐並在創作方法上有所創新時﹐就可能成為在那一時期占統治地位的流派﹐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影響整個文學藝術﹐成為一種文學思潮。例如西方17世紀以來的古典主義﹑浪漫主義﹑批判現實主義﹑自然主義等。但創作方法又並不總是各種流派區別的標志。採用同一創作方法的作家﹐由於社會觀點和審美趣味的差別﹐或者在社會觀點上基本一致﹐僅在審美趣味上有差別﹐也會在題材選擇﹑主題提煉﹑語言風格和藝術表現手法上有所不同﹐從而形成不同的流派。如現實主義文學思潮和浪漫主義文學思潮中都曾出現過眾多的文學流派﹔中國文學中也有採用同一創作方法的作家由於藝術風格的不同而形成的文學流派﹐象當代文學中一部分山西作家群所形成的「火花派」和一些河北作家群所形成的「荷花澱派」﹐就是各以其創作中的地方色彩為標志的。
各種文學流派的涌現和競賽﹐是文學繁榮的重要標志之一。在文學處於初期發展階段時﹐由於文學的創作方法還不成熟﹐藝術風格還比較單一﹐便談不上形成文學流派。只有在文學發展到成熟階段﹑大量作家作品產生之後﹐同時在思想活躍﹑藝術自由比較充分的社會條件下﹐不同思想傾向和不同審美趣味的作家﹐通過在藝術上多方面的摸索探求﹐形成不同的風格﹐才會出現不同風格的相互區別或相互接近﹑相互影響或相互競賽﹐從而促成不同文學流派的誕生。而不同文學流派和藝術風格的自由發展和相互競賽﹐又必然會加速文學藝術本身的推陳出新﹐促進文學藝術的繁榮
5. 請簡單介紹鴛鴦蝴蝶派的主要代表作和代表人物
所謂鴛鴦蝴蝶派,是清末民初出現的一個的文學流派。這一流派曾廣受大眾讀者歡迎,也曾廣受新文學界的批判,其影響非常廣遠,甚至於到了今天,還有人在批評所謂「媚俗、低級文化」時仍將他拿出來作為代名詞。
這一流派的作者群先後多達兩百餘人,分散在江蘇、浙江、安徽、江西一代,後來集中到上海、天津、北京幾個大城市。開始沒有固定的組織,後來成立了青社與星社。包天笑為這一派的主持者,重要的代表人物有徐枕亞、張恨水、吳雙熱、吳若梅、程小青、孫玉聲、李涵秋、許嘯天、秦瘦歐、馮玉奇等。這些作家、寫手所創作的作品題材廣泛,包括「相悅相戀,分拆不開,柳陰花下,像一對蝴蝶,一雙鴛鴦一樣」的才子佳人戀愛小說,鐵馬金戈的武俠小說,撲朔迷離的偵探小說,揭秘獵奇的社會小說……都是他們的拿手的題材。「鴛鴦蝴蝶」是以形象化的名稱來指謂民初的才子佳人的言情小說派別,但是由於這一流派的作家不僅僅是寫才子佳人的戀情小說,因此用鴛鴦蝴蝶派命名已無法概括眾多題材的特色,於是,有人取該派最有代表性的刊物《禮拜六》名之,取其休娛、消閑功能而稱為《禮拜六》派。
在中國現代文學發展過程中,涌現過許多文學流派,鴛鴦蝴蝶派是其中重要而且特殊的一個派別。說其重要,是因為在「五四」前後的文學革命的時代大潮流中,他們是屬於重繼承和多保守的一個文學流派,屢遭新文學界的批判。在新文學營壘與該派的論爭和交鋒中,使新文學在文壇中擴大了自己的影響,日益茁壯成長。談及新文學運動就不可避免地牽涉到該派別。說其特殊,是因為由於受到新文學各派的的指責,使其中的有些作者長期以來不原承認自己是隸屬於該流派的成員,突出的例子是其代表作家之一的包天笑否認自己是鴛鴦蝴蝶派。他曾說:「近今有許多評論中國文學史實的書上,都視我為鴛鴦蝴蝶派……我所不了解者,不知哪幾部我所寫的小說是屬鴛鴦蝴蝶派。」。該派有的作者只承認自己是《禮拜六》派,而否認自己是鴛鴦蝴蝶派,他們通常所持的一個理由是,鴛鴦蝴蝶派是僅限於徐枕亞,李定夷等少數幾位作者,只有民初那些寫四六駢儷體言情小說的才是名實相符合的鴛鴦蝴蝶派。
鴛鴦蝴蝶派小說曾是新文化運動前文學界最走俏的通俗讀物之一。代表作之一徐枕亞的《玉梨魂》,曾創下了再版三十二次,銷量數十萬的紀錄。著名作家張恨水的《嘀笑因緣》也曾先後十數次再版,其五大作家「張恨水、包天笑、周瘦鵑、李涵秋,嚴獨鶴」的作品在報紙連載時,曾出現市民排隊等候報紙發行的場面。
但五四新文化運動、魯迅先生領導下的左翼文聯等新文化陣營,「在批判復古論調的同時,新文學陣營不斷地同鴛鴦蝴蝶派展開斗爭」。他們認為鴛鴦蝴蝶派「文學」滋生於半殖民地的「十里洋場」,風行於辛亥革命失敗後的幾年間,是在人民開始覺醒的道路上的麻醉葯和迷惑湯。雖然有少數作品在某種程度上暴露了社會黑暗、家庭專制和軍閥橫暴等等,但其總的傾向卻不外乎「卅六鴛鴦同命鳥,一雙蝴蝶可憐蟲」,正如魯迅說的是「新的才子+佳人」,「相悅相戀,分拆不開,柳蔭花下,象一對蝴蝶,一雙鴛鴦一樣」。標榜趣味主義,大都內容庸俗,思想空虛,「言愛情不出才子佳人偷香竊玉的舊套,言政治言社會,不外慨嘆人心日非世道淪夷的老調」。
然而,在閱讀鴛鴦蝴蝶派作家的一些作品後,我們卻可以感覺到,這一類作家的所謂靡靡之作,並非全都只是單純的「以描寫『才子佳人』為主,主要表現舊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落後思想意識,表現了病態社會中小市民階層的藝術趣味。」他們中不少,比如張恨水的《啼笑因緣》,比如包天笑的《滄州道中》等,或多或少的抨擊了當時社會的黑暗面,諷刺了當時社會的種種弊端,借才子佳人或凄婉或悲涼的戀愛故事,歌頌或贊揚了抗日青年,反映了對當時社會男女不平等、貧富不均勻、等種種丑惡,在當時來說,與其同時代的一些極端宣揚封建復辟、迷信邪說的文學作品相比,是具有一定進步意義的。
那麼,為什麼長時間以來,對於這一「流派」,存在這樣那樣眾多的批判呢?
要想重新評價「鴛鴦蝴蝶派」並肯定其正確地位,我們首先有必要了解一下與鴛鴦蝴蝶派相關的一些歷史背景。
1906年,當時中國最大的通商口岸上海出版的報刊達到66家之多,此時全國出版的報刊總數達到239種。
6. 中國現代文學流派的鴛鴦蝴蝶派簡介
中國文學史上綿延較久的一個文學流派。起源於1908年左右,於辛亥革命後到五四運動前打到了極盛時期。
由於許多作品描寫「像一對蝴蝶、一對鴛鴦一樣」的才子佳人式的愛情故事,因此被稱為鴛鴦蝴蝶派。
代表作品有徐枕亞的《玉梨魂》、《雪鴻淚史》,李定夷的《美人福》,張恨水的《金粉世家》、《啼笑姻緣》等。
7. 文學「鴛鴦蝴蝶派」形成背景
形成背景
1906年,當時中國最大的通商口岸上海出版的報刊達到66家之多,此時全國出版的報刊總數達到239種。這些報刊在發表政論新聞的同時,也發表詩歌和娛樂性質的文章,後來這些內容演變成了「副刊」,副刊的發展導致文學刊物的出現和單獨出版。
其中,梁啟超創辦的《新小說》(1902)、李寶嘉主編的《綉像小說》(1903)、吳沃堯、周桂笙編輯的《月月小說》(1906)、吳摩西編輯的《小說林》(1907)是此時四大文學刊物。
這些依賴通商口岸、現代都市和印刷出版工業及大眾傳媒體制而出現的都市文學刊物,一方面因適應了都市市民大眾的「消閑」、「娛樂」要求從而建立起市場和讀者群,一方面又為那些由於種種原因而脫離了傳統的「學優而仕」的人生事業格式的知識分子,從傳統文人向現代職業作家的轉變提供了物質條件,使依靠報刊雜志、讀者市場和稿酬謀生的「作家」這一職業得到確立,一批職業作家由此在清末逐漸出現。
《晚清小說史》中論及晚清小說的繁榮時指出:「第一,當然是由於印刷業的發達,沒有前此那樣刻書的困難:由於新聞事業的發達,在應用上需要多量產生。」辛亥革命以後報刊雜志大增,據統計,僅1911年,報刊雜志就達500種,從晚清到1917年文學革命之前,單是以小說命名的文學雜志就以近30種?這眾多的報刊雜志以及相應的印刷出版體制的產生與形成,本身就是社會現代化的產物,它們又共同構成了文化、文學的生產消費體制、公眾傳媒體制和「文化公共空間」。
在辛亥革命後出現的鴛鴦蝴蝶派小說,正是依賴這種體制化的報刊雜志(文化產業和文化公共空間)和滿足都市市民文化消費需要而大行其道的,鴛鴦蝴蝶派小說的炮製者也因此成為依賴報刊雜志、傳媒體制和稿費謀生的專業化、職業化作家。(不過,盡管清末民初的這些文人在中國社會的現代化歷史變遷中已轉變為職業作家,但是他們自己還沒有自覺意識到這種身份角色的現代性變化,也沒有將文學職業化、作家職業化作為明確的目標公然提出和申明)。
(7)中國第一個現代主義小說流派是鴛鴦蝴蝶派擴展閱讀:
鴛鴦蝴蝶派小說曾是新文化運動前文學界最走俏的通俗讀物之一。代表作之一徐枕亞的《玉梨魂》,曾創下了再版三十二次,銷量數十萬的紀錄。
著名作家張恨水的《啼笑因緣》也曾先後十數次再版。其中最傑出的的是「五虎將」與「四大說部」:前者為徐枕亞、包天笑、周瘦鵑、李涵秋、張恨水,後者為《玉梨魂》《廣陵潮》《江湖奇俠傳》《啼笑姻緣》。
在五四時期對鴛鴦蝴蝶派的另一嚴重批評是抨擊它的游戲消遣的金錢主義的文學觀念。這是有關文學功能方面的原則分歧。文學功能應該是多方面的,它應該有戰斗功能、教育功能、認識功能、審美功能、娛樂功能等等。
8. 簡析鴛鴦蝴蝶派文學
所謂鴛鴦蝴蝶派,是由清末民初言情小說發展而來,20世紀初葉在上海「十里洋場」形成的一個文學流派。這一流派曾廣受大眾讀者歡迎,也曾廣受新文學界的批判,其影響非常廣遠,甚至於到了今天,還有人在批評所謂「媚俗、低級文化」時仍將他拿出來作為代名詞。
這一流派的作者群先後多達兩百餘人,分散在江蘇、浙江、安徽、江西一帶,後來集中到上海、天津、北京幾個大城市。開始沒有固定的組織,後來成立了青社與星社。包天笑為這一派的主持者,重要的代表人物有徐枕亞、張恨水、吳雙熱、吳若梅、程小青、孫玉聲、李涵秋、許嘯天、秦瘦歐、馮玉奇等。這些作家、寫手所創作的作品題材廣泛,包括「相悅相戀,分拆不開,柳陰花下,像一對蝴蝶,一雙鴛鴦一樣」的才子佳人戀愛小說,鐵馬金戈的武俠小說,撲朔迷離的偵探小說,揭秘獵奇的社會小說……都是他們的拿手的題材。「鴛鴦蝴蝶」是以形象化的名稱來指謂民初的才子佳人的言情小說派別,但是由於這一流派的作家不僅僅是寫才子佳人的戀情小說,因此用鴛鴦蝴蝶派命名已無法概括眾多題材的特色,於是,有人取該派最有代表性的刊物《禮拜六》名之,取其休娛、消閑功能而稱為《禮拜六》派。
在中國現代文學發展過程中,涌現過許多文學流派,鴛鴦蝴蝶派是其中重要而且特殊的一個派別。說其重要,是因為在「五四」前後的文學革命的時代大潮流中,他們是屬於重繼承和多保守的一個文學流派,屢遭新文學界的批判。在新文學營壘與該派的論爭和交鋒中,使新文學在文壇中擴大了自己的影響,日益茁壯成長。談及新文學運動就不可避免地牽涉到該派別。說其特殊,是因為由於受到新文學各派的的指責,使其中的有些作者長期以來不原承認自己是隸屬於該流派的成員,突出的例子是其代表作家之一的包天笑否認自己是鴛鴦蝴蝶派。他曾說:「近今有許多評論中國文學史實的書上,都視我為鴛鴦蝴蝶派……我所不了解者,不知哪幾部我所寫的小說是屬鴛鴦蝴蝶派。」。該派有的作者只承認自己是《禮拜六》派,而否認自己是鴛鴦蝴蝶派,他們通常所持的一個理由是,鴛鴦蝴蝶派是僅限於徐枕亞,李定夷等少數幾位作者,只有民初那些寫四六駢儷體言情小說的才是名實相符合的鴛鴦蝴蝶派。
9. 什麼叫"鴛鴦蝴蝶派」小說
這么多干什麼用啊,讓我告訴你把,就是寫一些愛情故事,悲喜劇的作家的合稱,在當時的社會上是受批評的。
10. 中國現代知名作家流派(小說、詩歌)有哪些
中國現代文學的流派主要有:海派、新海派、京派、現代派、七月詩派、七月派小說、荷花澱派、山葯蛋派。
海派
海派有多種含義,第一種指發生於十九世紀中葉至廿世紀初期時,活躍於上海地區的一群畫家,所從事繪畫創作的結果與風尚。第二種指以上海為代表的京劇表演風格,第三種指主要體現都市文化和商業色彩的文學流派,第四種指那些由海外跨國公司或海外機構派遣回國,擔任駐華機構代表或中高層管理人員。
新海派
新海派就是中國的一個藝術流派,它不局限於某個領域,可以是繪畫也可以是建築。是兩者的統一。
京派
京派是30年代前後新文學中心南移上海後繼續留在北京活動的一個自由主義作家群的一個獨特的文學流派,主要成員有周作人、廢名、沈從文、李健吾、朱光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