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現代小說 » 如何看待張愛玲小說的現代意義

如何看待張愛玲小說的現代意義

發布時間: 2021-08-15 21:26:44

A. 張愛玲的小說給現代文學帶來了什麼

張愛玲的小說注重對女性的刻畫描寫,她筆下的女性常常是因襲了歷史的陳跡,在心理和生理的交困之中掙扎、墮落,最終成為一個個悲劇的載體。讀她的小說,你能體會到那無處不在的虛無感和悲劇意識,而這一切都源於她異於常人的生活經歷。張愛玲的生命里,本就有一種悲劇意識的存在。

B. 張愛玲的作品在當今社會的意義

她的作品多以上海、香港為背景,描寫寄居租界的舊官僚、大地主、賣辦商人、留學生沒落頹廢的生活,尤以刻畫女性心理見長。

C. 傾城之戀 張愛玲 如何看待這篇小說

小說中的景物描寫並非單純的意象,它們烘托社會歷史環境,揭示人物性格命運,涵蓋著豐富的寓意。「轟天震地一聲響,整個世界黑了下來,像一隻碩大無朋的箱子,啪得關上了蓋,數不清的羅怨綺恨,全關在裡面了。」這是張愛玲對香港淪陷的描寫,給人強烈的視聽覺震撼。她將世界比作關了蓋的箱子,人置於黑暗中孤獨絕望,一切的怨,一切的恨,一切的執。一切的妄,都成了記憶中的一場場鬧劇。曾經繁華又如何?由此伸發了亂世之中蒼茫的身世之感。
張愛玲在《傾城之戀》中所用的筆調是舒緩安閑的,漫不經心地隨筆一抹即是豐富的意象和精緻的色彩,淡中出奇。她寫白流蘇眼中的薩黑荑妮公主「臉色黃而油潤,像飛了金的觀音菩薩,然而她的影沉沉的大眼睛裡卻閃著妖魔」。寥寥數語即將其特有的印度女性美躍然紙上。然而既是「觀音菩薩」,「眼裡卻閃著妖魔」,這樣的矛盾將薩黑荑妮貌似雍容華貴不食人間煙火實際卻庸俗虛榮生性放盪的人物性格暴露無遺。同時這種視覺感受來源於白流蘇也別有一番用意。這是站在自我立場上對情敵的驚恐和厭惡,薩黑荑妮實際上是白流蘇眼中搶奪范柳原、威脅其愛情的「妖魔」,對於她的美亦是三分欣賞七分嫉妒的,「眼裡閃著妖魔的觀音菩薩」同時也折射了白流蘇的內心世界。

D. 對張愛玲小說的認識

希望不大還是說說 因為她是我比較認同的女人之一 認識一個人先了解背景生活環境 文如其人。張愛玲是李鴻章的重外甥女 丈夫胡蘭成漢奸。【臟與亂與憂傷之中 到處會發現珍貴的東西 使人高興一上午 一天 一生一世】這個我一直記得這是她作品的原動力的源泉具體書不評總體說說 男女情慾是所有作品的主導 華彩有餘 骨幹有欠 對女性的心理刻畫特別到位【原罪意識】把女性的生理 心理表達得淋漓盡致也表現了作者希望從歷史 文化 生理 心理想擺脫的至酷。

E. 怎樣評價張愛玲在近現代的文學地位以及文學水平

這個問題,我個人頗有感觸。如果「文學,這是一個偉大的夢想工程」——三毛的夢想是自由和悲傷的,遲子建的夢想是有意義的,新鮮的,而王安憶的夢又長又模糊。


那麼張愛玲的夢想是什麼呢?我覺得它既優雅又酷

總結

我對張愛玲的印象,是那樣的純粹,那樣的清晰,她的文字陪我度過了數不清的的夜晚,尤其是下雨的時候。

用心品味,你會發現不一樣的她。

F. 對「張愛玲小說」的評價

張愛玲出生於名門,其祖父張佩倫為清末「清流派」的代表人物。一生經歷坎坷,先後與漢奸文人胡蘭成和馬克思的信徒Fedinand Reyher結婚。對政治漠然,看人全憑才華與情趣。是現代中國文學史上一位獨特、帶有傳奇色彩的女作家,以小說集《傳奇》和散文集《流言》名震文壇。
在作品中,張愛玲的文字能力是出人意料的早熟,描寫微妙尷尬的局面是其拿手好戲。時代階級、教育程度、利害觀念完全不同的人們相處在一起時的那種含糊曖昧的情景,各種心理 互相揣摩、進攻、摩擦、互相閃避,顯得那麼自然而且風趣。她從不進行大段的心理描寫和冗長的心理獨白,而是巧妙地利用暗示,把動作、言語、心理打成一片。同時把自身對音樂、繪畫的良好感覺,全部移植到文字里,使她的字里行間潑采流聲。以安穩的和諧與詩意的自我作為價值的歸宿。
因此看張愛玲的作品要帶著塵世的眼光,以凡夫俗子的渴求和心聲來看。

G. 你怎樣看待張愛玲的作品

首先從張愛玲這個人來看,不得不說她本身就很有才華,因為小時候家庭緣故,人也細膩敏感,她寫這些作品有的時候其實是迫於生活的,家道中落後,就以作品為生了。

其實張愛玲的作品不少,書迷也很多,但是她也只是被稱作優秀的作家而已。我的一點小看法,她的作品太多都是關於兒女情長的,只顧小家。大家卻沒有多少,她的才氣很是令大家服氣,作品即使這么多年過去了,大家依舊很喜歡。現在很是受到娛樂圈的關注,大家都紛紛進行改編。

H. 看張愛玲的小說有意義嗎對學習有幫助嗎

關於張愛玲的小說意義及創作
張愛玲的電影不如小說,長篇不如中短篇。《金鎖記》和《沉香屑:第一爐香》是張愛玲寫得最好的作品,而《金鎖記》和《傾城之戀》則是張愛玲小說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因此,我們讀張愛玲的小說最起碼要讀三篇:《沉香屑:第一爐香》、《傾城之戀》和《金鎖記》。
1."香港傳奇":《沉香屑:第一爐香》
她最初的幾篇小說都是以她在香港的生活為題材的。《第一爐香》是張愛玲開始作家生涯的第一篇小說。
這是一個關於寡婦的故事,寫了梁太太和葛薇龍兩代寡婦。從此,張愛玲在創作中形成了一個"寡婦情結",她最好的小說寫的大多都是寡婦,除作品中的梁太太和葛薇龍外,還有《金鎖記》中的曹七巧等。做寡婦,常常會被看作是女人的悲哀,但張愛玲筆下的女性卻對做寡婦情有獨鍾,而且都是目的明確地為了錢而甘願當寡婦。
同時,這也是一個關於"由良而娼"的故事,一個關於"沉淪"的故事。葛薇龍當初投奔姑媽梁太太是為了更好地讀書,可當她的愛情在這里失敗後,梁太太已經成為了她的人生榜樣,她已經無法回到上海的家中,無法離開梁太太了。在作品最後,饒有趣味的是,當一群水兵喝得爛醉,不約而同地把薇龍當做了妓女,嚇得她撒腿便跑後,喬琪笑道:"那些醉泥鰍,把你當做什麼人了?"薇龍卻說:"本來嗎,我跟她們有什麼分別?"喬琪不讓她亂說,她卻坦然地承認自己說錯了話,錯只錯在:"她們是不得已,我是自願的!" 寫盡了葛薇龍沉淪墮落的自覺和無奈。
小說繪制精細,意象迷朦,似古實雅,美艷如初放的蓓蕾,出手不凡,一登文壇便立即引起了轟動和驚嘆。
2."雙城故事":《傾城之戀》
《傾城之戀》是張愛玲最富傳奇色彩的小說。
這是一個關於"調情"的故事,重點描寫的是范柳原與白流蘇的調情表演。傅雷本來是張愛玲小說最早的肯定者,但他惟獨對這部作品評價不高。他認為:"一個'破落戶'家的一個離婚女兒,被窮酸兄嫂的冷嘲熱諷攆出母家,跟一個飽經世故,狡猾精刮的老留學生談戀愛。正要陷在泥沼里時,一件突然震動世界的變故把她救了出來,得到一個平凡的歸宿--整篇故事可以用這一兩行包括。因為是傳奇(正如作者所說),沒有悲劇的嚴肅、崇高,和宿命性;光暗的對照也不強烈。因為是傳奇,情慾沒有驚心動魄的表現。幾乎佔到二分之一篇幅的調情,盡是些玩世不恭的享樂主義者的精神遊戲;盡管那麼機巧,文雅,風趣,終究是精練到近乎病態的社會的產物。好似六朝的駢體,雖然珠光寶氣,內里卻空空洞洞,既沒有真正的歡暢,也沒有刻骨的悲哀。《傾城之戀》給人的印象,彷彿是一座雕刻精工的翡翠寶塔,而非莪特式大寺的一角。美麗的對話,真真假假的捉迷藏,都在心的浮面飄滑;吸引,挑逗,無傷大體的攻守戰,遮飾著虛偽。……勾勒的不夠深刻,是因為對人物思索得不夠深刻,生活得不夠深刻;並且作品的重心過於偏向頑皮而風雅的調情,倘再從小節上檢視一下的話,那末,流蘇'沒念過兩句書'而居然夠得上和柳原針鋒相對,未免是個大漏洞。離婚以前的生活經驗毫無追敘,使她離家以前和以後的思想引動顯得不可解。這些都減少了人物的現實性。總之,《傾城之戀》的華彩勝過了骨幹;兩個主角的缺陷,也就是作品本身的缺陷"。
但也有人認為,"柳原意在求歡,流蘇意在求生,這是女性根本的悲哀,也是張愛玲的洞見所在"。也許,傅雷的意見僅僅代表著男性讀者的意見,這個意見對於范柳原是合適的,對於白流蘇則有些冤屈。站在女性的立場看,白流蘇的調情的背後,是生存的焦灼和無奈。因此,張愛玲對此批評並不服氣,她為此寫了《自己的文章》反駁說:"我喜歡參差的對照的寫法,因為它是較近事實的。《傾城之戀》里,從腐舊的家庭里走出來的流蘇,香港之戰的洗禮並不曾將她感化成為革命女性;香港之戰影響范柳原,使他轉向平實的生活,終於結婚了,但結婚並不使他變為聖人,完全放棄往日的生活習慣與作風。因之柳原與流蘇的結局,雖然多少是健康的,仍舊是庸俗;就事論事,他們也只能如此"。
同時,這也是一個關於"棄婦"的故事,是一個棄婦在進行垂死掙扎和自我拯救之後終於修成正果的故事。因此,也可以說,這是一個張愛玲版的"娜拉走後怎樣"的故事,一個關於"逃離"的故事。白流蘇雖然幾經努力得到了眾人虎視眈眈的獵物范柳原,成功地逃出了家庭,但是,作者並沒有因此而削弱自己作品中常有的荒涼感。白流蘇逃出了狼窩,又落入了虎口,而且,她得到的婚姻只是一座沒有愛情的空城,而這座空城的獲得也僅僅是因為戰爭的成全,是"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雖然戰爭加快和簡化了許多人正式成婚的速度,但作者心裡最明白,這種婚姻肯定是靠不住的。
3."上海傳奇":《金鎖記》
《金鎖記》是張愛玲小說的代表作。
這是一個關於"原欲"的故事,一個令人驚心動魄的人性變態和人性異化的故事。張愛玲的小說都與女性和"女性與金錢"的關系有關,為了生存或為了不至於受窮,她們把婚姻看作是自己惟一的目標,以青春作婚姻的代價,又是以金錢為最終目的。這部作品不僅寫了人的物慾(財欲),寫了姜家二奶奶曹七巧為了能進入雖然已經破落但仍然是貴族大戶的姜公館,嫁給了患骨癆的廢人姜二爺。而且,還突出地描寫了人的情慾(性慾),在做上了二奶奶後,畸形的婚姻造成了畸形的性格,使她對男女情事十分敏感,也自然地將情感集中在當時她能接觸到的惟一男性三少爺季澤身上。然而,當情慾得不到滿足後,物慾便成為了她生命的惟一中心。
同時,這也是一個關於"報復"的故事,一個關於"禁錮"的故事,一個用物慾報復情慾,一個因情慾被長期禁錮而變異後演化為更為瘋狂的物慾的故事。按照弗德依德的學說,原欲就像一條河流,如果它受到阻礙,就會溢向別的河道,直接導致性錯亂心理和性變態行為。七巧家原是開麻油店的,她年輕時也有中意她的肉店小伙,還有她哥哥的結拜兄弟喜歡她,稱得上是"麻油西施",雖然粗魯潑辣,卻充滿活力。但做了姜家二奶奶後,愛情當然是沒有的,連情慾也得不到滿足,更令人窒息的是,誰都輕視她,連丫環都敢對她冷嘲熱諷,加上封建禮教的壓抑,她不得不強壓情慾之火,"迸得全身的筋骨和牙根都酸楚了"。於是,她渴望著三少爺的愛,但風流成性的季澤誰都敢沾,就是不願越叔嫂之防。當她最後一點情慾之火熄滅後,開始變得刻薄冷酷,開始進行瘋狂的報復。她先是"戀子",要兒子整夜地陪她抽大煙,以探聽和渲染兒子與媳婦的房事為樂趣,逼得兒媳守空房。後又"妒女",自己沒有得到的幸福生活,連自己的女兒也別想得到。最後,終於淪落為一個眼中只有金錢沒有親情的惡毒殘忍的魔鬼。
當然,這也是一個"害人害已"的故事。曹七巧與葛薇龍、白流蘇等女性不同的是,她的婚姻一開始並不是她自願的,完全出於"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此,她當時只是受害者和受虐者,但是,當她無論怎樣努力也得不到幸福後,當她開始對她的親人進行報復後,她便成為了害人者和施虐者。此外,這也是一個關於"宿命"的故事。在作者眼裡,曹七巧的婚姻只是一個買賣(張愛玲小說中的婚姻實際上全都是買賣),她賣掉了自己的一生,得到的只是一點金錢。因此,她生命中最可寶貴的當然是金錢而不會是家庭與親情。當她與季澤的愛情化為泡影後,特別是當她看清楚了季澤重新找上門來只是為了算計她的財產時,她對所有的男性都絕望了,因而對整個世界都絕望了。她得出的結論就是:"人是靠不住的,靠得住的只有錢。""這是個瘋狂的世界!"所有的人都被一種無形的魔力所控制,人的命是天定的,不是自己可以左右的。這就是張愛玲所要表現的"傳奇"故事,所要表現的世界的無情和人生的蒼涼。正因為如此,曹七巧一直被人們看作是張愛玲筆下最完整的女性形象,最厚實的小市民形象,甚至可以說是張愛玲為20世紀中國文學貢獻的一個獨一無二的具有經典意義的藝術形象。

I. 張愛玲小說在文壇的意義是什麼

她是一個蒼涼的手勢,文學的創作活躍於上海文壇上,她以自己獨特的方式讓人們從不同角度拼接出她的身影,其文學創作在文壇上使人們隔著空間和時間的玻璃牆望去,越輝煌也就越凄涼。。。。

熱點內容
空間丹葯類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9-16 03:48:33 瀏覽:755
各種科幻小說中的武器 發布:2025-09-16 03:18:34 瀏覽:826
寵妃有喜了小說免費閱讀全文 發布:2025-09-16 03:08:39 瀏覽:580
易烊千璽小說古代 發布:2025-09-16 02:48:42 瀏覽:150
寫得最好的網路小說 發布:2025-09-16 02:46:59 瀏覽:425
有哪些寫武俠小說的 發布:2025-09-16 02:45:33 瀏覽:392
長篇言情倫理小說magnet 發布:2025-09-16 02:45:32 瀏覽:796
男主叫沈默的古代小說 發布:2025-09-16 01:26:26 瀏覽:934
校園熱吻小說 發布:2025-09-16 00:35:50 瀏覽:436
格弗列游記聽書 發布:2025-09-16 00:35:34 瀏覽: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