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現代小說 » 張恨水的現代通俗小說有哪些

張恨水的現代通俗小說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1-08-15 07:31:07

1. 張恨水寫文章的特點和代表作是

張恨水的諸多成就中,最為突出的是他的通俗小說,這些小說有最明顯的兩個特點:一是在藝術形式上,繼承並改造傳統章回小說,努力創造為大眾所喜聞樂見的形式,俗中見雅,雅俗共賞;二是在思想內容上,以社會為經,言情為緯,形成了社會言情小說的模式,跳出了鴛鴦蝴蝶派一味言情的才子佳人式的窠臼。代表作:啼笑姻緣 紙醉金迷 金粉世家

2. 張恨水最經典的小說是哪一本

張恨水最經典的小說是《金粉世家》。
《金粉世家》是現代小說家張恨水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
小說以北洋軍閥內閣總理金銓封建大家族為背景,以金銓之子金燕西與平民女子冷清秋由戀愛、結婚到反目、離異的婚姻為主線.揭露了封建官僚及其妻妾子女空虛、墮落的精神世界和沒落腐朽的生活,為豪門貴族描寫了一部活生生的興衰史。
小說全書112回,穿插金家20多個人物的生活故事,色彩瑰麗,散而不亂。小說故事輕松熱鬧,情調傷感,消閑意味濃厚,發表後深受市民讀者的喜愛。
張恨水(1895年5月18日-1967年2月15日) ,男,安徽安慶潛山縣人,原名心遠,恨水是筆名,取自南唐李煜詞《相見歡》「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之意。張恨水是著名章回小說家,也是鴛鴦蝴蝶派代表作家。被尊稱為現代文學史上的「章回小說大家」和「通俗文學大師」第一人。
張恨水作品情節曲折復雜,結構布局嚴謹完整,將中國傳統的章回體小說與西洋小說的新技法融為一體。更以作品多產出名,他五十幾年的寫作生涯中,創作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說,其中絕大多數是中、長篇章回小說,總字數三千萬言,堪稱著作等身。
2012年10月12日張恨水的骨灰安葬於故鄉安徽潛山張恨水紀念館並立銅像。

3. 張恨水有哪些長篇小說

張恨水(1897年5月18日-1967年2月15日),原名心遠,恨水是筆名,取南唐李煜詞《烏夜啼》「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之意。張恨水是著名章回小說家,也是鴛鴦蝴蝶派代表作家。作品情節曲折復雜,結構布局嚴謹完整,將中國傳統的章回體小說與西洋小說的新技法融為一體。更以作品多產出名,他五十幾年的寫作生涯中,創作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說,其中絕大多數是中、長篇章回小說,總字數近兩千萬言,堪稱著作等身。

小說《梁山伯與祝英台》、《八十一夢》、《白蛇傳》、《啼笑因緣》(已改編為同名電視劇)、《秋江》、《孔雀東南飛》(已改編為電視劇本並錄制發行)、《西北行》、《荷花三娘子》、《陳三五娘》、《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已改編為同名電視劇)、《太平花》、《燕歸來》、《夜深沉》(已改編為同名電視劇)、《北雁南飛》、《歡喜冤家》、《滿江紅》(已改編為電視劇紅粉世家)、《水滸新傳》、《斯人記》、《落霞孤鶩》、《丹鳳街》、《傲霜花》、《偶像》、《紙醉金迷》(已改編為同名電視劇)、《美人恩》、《楊柳青青》、《大江東去》、《現代青年》、《秦淮世家》等。

張恨水的代表作《啼笑因緣》,再版二十多次,先後六次拍成電影,創下了一個記錄。還有不法書商盜用張恨水的名字,攢出了一百多部偽書,在市面上銷售,倒也賣得不錯。 1928年是張恨水寫作最忙的時期。這一年,他竟同時有《春明外史》、《春明新史》、《金粉世家》、《青春之花》、《天上人間》、《劍膽琴心》6部長篇小說在不同的報刊上連載,6部小說的人物、情節、進程各不相同,如此超群出眾的寫作才能,確非常人所能想像。其時,文友中風傳:每天晚上九點,報館來索稿的編輯便排隊等在張家門口,張恨水低頭在稿紙上奮筆疾書,數千字一氣呵成,各交來人。甚至有一日,他坐在麻將桌上上了癮,報館來人催稿子,他左手打麻將,右手寫,照樣按時交稿。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http://ke..com/view/36865?wtp=tt

4. 請問張恨水有什麼作品

小說《梁山伯與祝英台》(已改編為電影文學劇本並拍攝發行)、《八十一夢》、《白蛇傳》(已改編為電視劇本並錄制播出)、《啼笑因緣》(已改編為同名電視劇)、《秋江》、《孔雀東南飛》(已改編為電視劇本並錄制發行)、《西北行》、《荷花三娘子》、《陳三五娘》、《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已改編為同名電視劇)、《太平花》、《燕歸來》、《夜深沉》(已改編為同名電視劇)、《北雁南飛》、《歡喜冤家》、《滿江紅》(已改編為電視劇紅粉世家)、《水滸新傳》、《斯人記》、《落霞孤鶩》、《丹鳳街》、《傲霜花》、《偶像》、《紙醉金迷》(已改編為同名電視劇)、《美人恩》、《楊柳青青》、《大江東去》、《現代青年》(已改編成電視劇夢幻天堂)、《秦淮世家》等。
恨水一生創作了120多部小說和大量散文、詩詞、游記等,共近4000萬字,現代作家中無出其右者。其代表作有《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緣》、《八十一夢》等。他不僅是當時最多產的作家,而且是作品最暢銷的作家,有「中國大仲馬」、「民國第一寫手」之稱。
1924年,張恨水因九十萬言的章回小說《春明外史》一舉成名,長篇小說《金粉世家》、《啼笑因緣》更將其聲望推到最高峰。其作品上承章回小說,下啟通俗小說,雅俗共賞,成功對舊章回小說進行革新,促進了新文學與通俗文學的交融。茅盾贊曰:「運用章回體而善為揚棄,使章回體延續了新生命的,應當首推張恨水先生。」老舍則稱他「是國內唯一的婦孺皆知的老作家。」
上世紀30年代的北平,有五六家報紙同時連載張恨水的數篇長篇小說。其小說懸念叢生,人物命運跌宕起伏。每天下午兩三點,就有很多讀者在報館門前排隊,欲先睹為快。小說中一女主人公積勞成疾,命在旦夕,讀者來信竟如雪片般飛涌報館,異口同聲地為其請命。

5. 為什麼說張恨水是現代通俗小說的集大成者

因為張恨水寫得最好,超出了鴛鴦蝴蝶派為言情而言情的范圍,他繼承了世情小說的傳統,又有自己獨特的創新,稱之為繼往開來的宗師不為過

6. 張恨水作品有哪些

張恨水(1897年5月18日-1967年2月15日),原名心遠,恨水是筆名,取南唐李煜詞《烏夜啼》「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之意。張恨水是著名章回小說家,也是鴛鴦蝴蝶派代表作家。作品情節曲折復雜,結構布局嚴謹完整,將中國傳統的章回體小說與西洋小說的新技法融為一體。更以作品多產出名,他五十幾年的寫作生涯中,創作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說,其中絕大多數是中、長篇章回小說,總字數近兩千萬言,堪稱著作等身。

著作
小說《梁山伯與祝英台》(已改編為電影文學劇本並拍攝發行)、《八十一夢》、《白蛇傳》(已改編為電 張恨水
視劇本並錄制播出)、《啼笑姻緣》(已改編為同名電視劇)、《秋江》、《孔雀東南飛》(已改編為電視劇本並錄制發行)、《西北行》、《荷花三娘子》、《陳三五娘》、《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已改編為同名電視劇)、《太平花》、《燕歸來》、《夜深沉》(已改編為同名電視劇)、《北雁南飛》、《歡喜冤家》、《滿江紅》(已改編為電視劇紅粉世家)、《水滸新傳》、《斯人記》、《落霞孤鶩》、《丹鳳街》、《傲霜花》、《偶像》、《紙醉金迷》(已改編為同名電視劇)、《美人恩》、《楊柳青青》、《大江東去》、《現代青年》(已改編成電視劇夢幻天堂)、《秦淮世家》等。 20~30年代初所寫的言情小說《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姻緣》,通過戀愛悲劇反映軍閥統治下的黑暗現實。後者更是風靡一時,它將言情內容與傳奇成分讀為一體,在傳統章回體式中融入西洋小說技法,吸引了各個層次的廣大讀者。 「九·一八」事變後所寫的以抗戰為題材的「國難小說」,如收在《彎弓集》內的短篇小說,意在「鼓勵民氣」(《彎弓集·序》)。中篇小說《巷戰之夜》,則直接描寫天津愛國軍民反抗侵略、浴血奮戰,藝術視野趨於開闊,格調趨於豪放。 寫於抗戰時期和抗戰勝利後的長篇小說《八十一夢》和《五子登科》是揭露國民黨腐
敗統治的社會諷刺小說,巧於構思,富於想像,諷喻辛辣,現實主義成分明顯增強。此外,長篇小說《落霞孤鶩》、《銀漢雙星》、《滿江紅》、《夜深沉》、《蜀道難》、《水滸新傳》、《大江東去》、《石頭城外》、《熱血之花》、《紙醉金迷》、《魍魎世界》等都是有影響的作品。 《熱血之花》是迄今發現的最早抗日小說。 《大江東去》是第一部描寫南京大屠殺日軍暴行的中國作品。 《虎賁萬歲》是第一部直接描寫國民黨正面戰場著名戰役——常德保衛戰的長篇小說,中國軍隊「以一敵八」,浴血巷戰,乃至全軍犧牲,驚天地、泣鬼神!此外還有《仇敵夫妻》等。 《八十一夢》、《巴山夜雨》則是張恨水先生抗戰勝利後「痛定思痛」之作,享譽海內外……

7. 張恨水的通俗小說有什麼文學價值和社會價值

張恨水受五四新思想的啟蒙,他筆下的佳人是具有現代意識的新女性,她們融傳統美、現代美、悲劇美、世俗化於一身;,。

8. 張恨水的作品集有哪些

張恨水的作品集:《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緣》《八十一夢》《水滸新傳》。
基本介紹:
張恨水(1895年5月18日-1967年2月15日),原名心遠,恨水是筆名,取南唐李煜詞《相見歡》「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之意。張恨水是著名章回小說家,也是鴛鴦蝴蝶派代表作家。被尊稱為現代文學史上的「章回小說大家」和「通俗文學大師」第一人。作品情節曲折復雜,結構布局嚴謹完整,將中國傳統的章回體小說與西洋小說的新技法融為一體。更以作品多產出名,他五十幾年的寫作生涯中,創作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說,其中絕大多數是中、長篇章回小說,總字數三千萬言,堪稱著作等身。

9. 張恨水的通俗文學魅力

筆者以為「背景回歸」階段張恨水研究有三個特點。(一)用文化戰略的眼光來看待通俗文學的存在及其存在的價值。(二)認識到文化發展是多線進化、多元並存、多向交流與整合的。(三)重視通俗文學的審美價值體系與社會文化心態的關系的研究。陳金泉、萬興華從美學的角度對於張氏的小說作了全面深入的審美考察。在《張恨水小說:中國通俗小說方向》一文中,陳、萬把通俗文學作品,張恨水的小說放置在中國傳統文學的源流中,以審美功能和審美接受作為文學分類標准三分載道文學、純美文學、通俗文學,完成了張恨水小說研究的二重定位。具體分析上陳、萬認為,通俗文學在審美形態和審美方式上繼承和發展了上古神話並與上古神話傳說的審美基因有一脈傳承的血緣關系。只有同質異形的變化而非異質異形的徹底顛覆。其小說審美基因源遠流長,具有積淀深厚的審美本性,從理論上說明了張恨水小說之所以擁有廣泛審美市場的原因所在。析出張恨水小說與上古神話傳說在審美基因上的連脈關系,意義在於鉤沉通俗文學審美機體之內綿延深蘊的傳統審美基因,印證傳統審美基因在現代讀者審美結構中的濃厚積淀這樣一個客觀存在。在審美功能上,陳、萬論證了言情、娛樂更為貼近文學本性的原質並認為張恨水的小說在「言情」上用意,在娛樂上用心。正面寫情如《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緣》等,負面寫情如《五子登科》、《巴山夜話》、《紙醉金迷》等。任何審美魅力的情的描述都能激活讀者的審美情趣,產生濃烈而豐厚的審美娛樂,進而切入審美本性的深層。張恨水小說為真正中國氣派的小說。孔慶東的文章《走向新文學的張恨水》通過民國通俗文學與新文學雙線歷史的比照敘述來對張恨水與中國通俗文學和新文學的關系進行了梳理,從而對張恨水抗戰時期小說的雅化與歸屬問題作出結論。孔慶東認為:張恨水抗戰時期小說的雅化核心在於創作宗旨和思想主題。他終於由消遣文學走到了聽將令文學,終於「帶師學藝」,被新文學招安到帳下,這使他終於有了「到家」的感覺。但是另一方面,這種感覺使他在藝術技巧的雅化上有所放鬆。抗戰時期小說的普遍問題是結構感差,像《八十一夢》的結構也只能說有獨到之處,並不值得立為典範。其次是敘事語言不如戰前流暢精美,敘述干涉增多,這是向清末民初小說風格的倒退。藝術技巧上更雅化的地方表現在心理刻畫意識似比戰前更為自覺,這使《魍魎世界》、《傲霜花》等還比較耐讀。但他寫了那麼多的貪官污吏、商販屠沽,卻沒能留下幾個生動的人物形象。《八十一夢》等幾部「斬鬼」之作,事過境遷之後,只能看的是他的「投名狀」。提起張恨水人們更多想到的還是他寫與戰前的「現代青年」系列。是新文學已經不再鼓勵那些「雕蟲小技」的探索,還是張恨水自己覺得「小雅」已經不必再努力,只要在思想上「精進不已」便是「大雅」,抑或是時代正要求新舊文學都向一種「四不象」的新形式靠攏?此種的得失很值得玩味。走向新文學的張恨水在現代通俗小說史上留下了一道長長的問號般的身影。這里對張恨水的反思是真誠和中肯的。對於任何一個作家的研究都應該嚴肅和真實。不能「棒殺」也不能「捧殺」,不文飾也不必為尊者諱才是治史的第一要義。張恨水研究同樣要注意到這一問題。徐清認為張恨水以通俗文學作家身份進入文學史稍彌補了文學界的遺珠之憾,但是當研究者們日益將通俗文學攝入研究視野時方才發現對這位大師級作家的關注與剖析還未深入。之所以稱張為恨水為「大師」就在於他能獨樹一幟地於鴛蝴派創作模式與「五四」新小說創作道路的夾縫中「帶著鐐銬跳舞」:既依附於俗趣味又釀造著雅情致,既留戀於舊程式又探索著新技巧,既迎合著市民圈又固守著主體性,其作品表現出新舊合壁、雅俗共構的美學特徵。兩部代表作《金粉世家》和《啼笑因緣》更是通俗文學研究領域中可供讀解的極佳個案。通俗文學與雅文學之間既有各自的審美領域又並非存在著不可逾越的鴻溝。隨著時間的推移和雅俗的位移那些精巧化的通俗文學常常也會成為高雅文學中的精品。歷史上那些膾炙人口的古典文學作品早就證明了這一點。到了20世紀一些有成就的通俗文學作家則運用這一文學規律創作出雅俗共賞的作品,使之成為通俗文學中的高雅之作。張恨水就是其中卓越的代表。他以自己的作品在通俗文學與高雅文學之間搭起一座橋梁,並以此贏得了文學史上的光輝一席。以上三篇代表性文章正是對該階段研究特點的一一印證。

總結張恨水小說的藝術特徵是總結張恨水作為小說家的價值所在,也是張恨水研究的主要支撐點。這一方面進行研究的學者為數不少且收獲頗多,而對於張恨水本人的研究還需要開拓新的思路。例如張恨水本人受佛教、道教的影響就是缺乏深入細致研究的方面。張恨水本人到底在哪些方面、多大程度上受佛學的影響,他在張恨水一生中起到怎樣的作用?

10. 張恨水都有哪些小說作品

【張恨水】(1895~1967)現代作家。原名張心遠,筆名愁花恨水生、恨水。祖籍安徽潛山,生於江西廣信。從小喜讀中外文學作品。少年時代主要在江西讀私塾。16歲回潛山自學。後考入蒙藏墾殖學校,因學校解散而返鄉。1918年任蕪湖《皖江日報》編輯,開始寫作生涯。1919年發表第一篇小說《南國相思譜》。同年赴北京,任《益報》校對、上海《申報》駐京辦事處編輯、北京世界通訊社編輯。1924年主編《世界晚報》副刊《夜光》,此後創作了大量社會言情小說。1935年舉家遷至上海,編輯《立報》副刊《花果山》。次年往南京與張友鸞創辦《南京人報》,編輯副刊《南華經》。抗日戰爭爆發後到重慶,任《新民報》主筆,並主編副刊,被推選為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理事,寫了許多小說和詩文。1946年任北平《新民報》總經理,編輯副刊《北海》。1948年辭去《新民報》職務,結束了40年的新聞生涯。1949年初發表他的回憶自己生活和創作的《寫作生涯口億》。此後任文化部顧問、中央文史館館員、中國作家協會理事。所寫長篇小說《秋江》、《孔雀東南飛》、《鳳求凰》等發表於香港、上海等地的報刊上。 張恨水的小說取材廣闊,新聞性強,追求情節的曲折起伏,故事的生動有味,注重語言的平易曉暢,注意讀者的審美心理和欣賞習慣,運用章回體這一藝術形式表現現代生活,茅盾說:「在近三十年來,運用『章回體』而能善為揚棄,使『章回體』延續了新生命的,應當首推張恨水先生。」(《關於〈呂梁英雄傳〉》,《中華論叢》第2卷第1期,1946年9月1日)張恨水一生寫了約3000萬字的作品,中長篇小說達100餘部。他是由深受鴛鴦蝴蝶派影響的舊派小說向現代小說過渡的代表性作家。20~30年代初所寫的言情小說《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姻緣》,通過戀愛悲劇反映軍閥統治下的黑暗現實。後者更是風靡一時,它將言情內容與傳奇成分讀為一體,在傳統章回體式中融入西洋小說技法,吸引了各個層次的廣大讀者。「九·一八」事變後所寫的以抗戰為題材的「國難小說」,如收在《彎弓集》內的短篇小說,意在「鼓勵民氣」(《彎弓集·序》)。中篇小說《巷戰之夜》,則直接描寫天津愛國軍民反抗侵略、浴血奮戰,藝術視野趨於開闊,格調趨於豪放。寫於抗戰時期和抗戰勝利後的長篇小說《八十一夢》和《五子登科》是揭露國民黨腐敗統治的社會諷刺小說,巧於構思,富於想像,諷喻辛辣,現實主義成分明顯增強。此外,長篇小說《落霞孤鶩》、《銀漢雙星》、《滿江紅》、《夜深沉》、《蜀道難》、《水滸新傳》、《大江東去》、《石頭城外》、《熱血之花》、《紙醉金迷》、《魍魎世界》等都是有影響的作品。還著有古典文學論集《水滸人物論贊》、散文集《山窗小品》,以及大量雜文和詩詞等。 金粉世家 啼笑姻緣 啼笑姻緣續集 戰地斜陽 退回去了二十年 開門雪尚飄 北平之冬 燕居夏亦佳 翠拂行人首 面水看銀河 奇趣兒時有 風飄果市香 亂葦隱寒塘 聽鴉嘆夕陽 風檐嘗烤肉 黃花夢舊廬 影樹月成圖 春生屋角爐 年味憶燕都 冰雪北海 市聲拾趣 五月的北平 美人恩(長)

熱點內容
英國科幻小說之父是 發布:2025-09-16 21:47:59 瀏覽:854
拍賣行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9-16 21:28:53 瀏覽:954
曖昧不清的小說閱讀網 發布:2025-09-16 21:07:45 瀏覽:538
2019晉江校園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9-16 21:00:54 瀏覽:805
言情女主角姓宋小說全集 發布:2025-09-16 20:38:55 瀏覽:721
女主叫蘇小小的青春校園小說 發布:2025-09-16 20:36:23 瀏覽:570
高幹小說排行榜完結版 發布:2025-09-16 20:31:38 瀏覽:339
什麼小說軟體有都市極品醫神 發布:2025-09-16 20:24:08 瀏覽:869
女主玄學類的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9-16 20:23:02 瀏覽:567
科幻小說毀滅地球主要內容 發布:2025-09-16 20:08:14 瀏覽: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