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詩文小說
⑴ 現代著名的現代詩人都有誰能推薦幾本現代詩的書嗎
中國近現代十大詩人當選人(不分名次)為:
艾青,徐志摩,胡適,郭沬若,冰心,季羨林,范光陵,臧克家,餘光中,北島.
1. 艾青原名蔣海澄,浙江金華人. 1929年在林風眠校長的鼓勵下到巴黎勤工儉學,在學習繪畫的同時,接觸歐洲現代派詩歌。比利時詩人凡爾哈侖給他的影響最大. 1932年5月回到上海,加人中國左翼美術家聯盟,並組織春地畫社。7月,被捕入獄,在獄中翻譯凡爾哈侖的詩作並創作了名篇《大堰河——我的保姆》。接著創作了《蘆笛》、《巴黎》等。1935年10月,經保釋出獄。1937年抗戰爆發後到武漢,寫下《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1938年初到西北地區,創作了《北方》等著名詩篇.不久赴延安,在陝甘寧邊區文化協會工作。此時代表作有《向太陽》等。1944年獲模範工作者獎狀,並加人中國共產黨。
2. 徐志摩現代詩人、散文家。名章垿,筆名南湖、雲中鶴等。浙江海寧人。1915年畢業於杭州一中、先後就讀於上海滬江大學、天津北洋大學和北京大學。1918年赴美國學習銀行學。1921年赴英國留學,入倫敦劍橋大學當特別生,研究政治經濟學。在劍橋兩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歐美浪漫主義和唯美派詩人的影響.
3.胡適原名胡洪(馬辛)、嗣糜、字希疆,參加留美考試後改名適,字適之,安徽績溪人。現代學者,歷史學、文學家,詩人,哲學家.受到梁啟超、嚴復思想的較大影響.赴美後先入康乃爾大學農學院,後轉文學院哲學。1915年入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師從哲學家杜威,接受了杜威的實用主義哲學,並一生服膺。1917年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加入《新青年》編輯部,撰文反對封建主義,宣傳個性自由、民主和科學,積極提倡「文學改良」和白話文學,成為當時新文化運動的重要人物。抗日戰爭初期出任國民黨「國防參議會」參議員,1938年被任命為中國駐美國大使。抗戰勝利後,1946年任北京大學校長,1949年去美國,後去台灣。1957年,出任台灣「中央研究院」院長。1962年,在台灣的一個酒會上突發心臟病去世。胡適是學識淵博的學者,在文學、哲學、史學、考據學、教育學、詩學,倫理學等諸多領域均有建樹。胡適並不盲目崇拜孔子和儒學,他認為「孔教不能適應時勢需要」,「現在大多數明白事理的人已打破了孔教的迷夢」(《新思潮的意義》)辛亥革命後的中國社會進步,「不是孔夫子之賜,是大家努力革命的結果,是大家接受一個新世界的新文明的結果。只有向前走是有希望的,開倒車是不會成功的。」(《寫在孔子誕辰之後》)對儒家強調的「三綱五常」持批判態度,說:「三綱五論」的話,古人認為是真理,因為這種話在古時宗法社會很有點用處。但現在時勢變了,國體變了……古時的天經地義現在變成廢話了.胡適著作很多,又經多次編選,比較重要的有《胡適文存》、《胡適論學近著》、《胡適學術文集》等。
4. 郭沬若原名郭開貞,又名郭鼎堂。四川樂山人。作家、詩人、劇作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社會活動家.郭沫若出生在一個中等地主兼商人的家庭。早年留學日本,先學醫,後從文。1918年開始新詩創作。「五四」時期,發表新詩《女神》等,成為中國新詩的奠基人。1926年任廣東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1927年參加南昌起義,在起義部隊南下途中參加中國共產黨。1928年因受蔣介石通緝,旅居日本,從事中國古代史和古文字學的研究工作,著有《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甲骨文研究》。1941年皖南事變後,創作了《屈原》、《棠棣之花》、《虎符》、《孔雀膽》等歷史劇和戰斗詩篇《戰聲集》。建國後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政務院副總理兼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 科學部主任、歷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長、中國科技大學校長、中國文聯主席、中國人民保衛世界生閏委員會委員、中日友好協會名淮會長等職。1978年6月12日,在北京逝世,終年86歲。所著《甲骨文字研究》、《兩周金文辭圖錄考釋》、《金文叢考》、《卜辭通纂》等,曾在學術界引起震動。生平著述收有《郭沫若文集》(17卷)和《郭沫若全集》。
5.冰心當代女作家,兒童文學作家,詩人.原名謝婉瑩,筆名冰心.原籍福建長樂,生於福州,幼年時代就廣泛接觸了中國古典小說和譯作。1918年入協和女子大學預科,積極參加五四運動。1919年開始發表第一篇小說《兩個家庭》,此後,相繼發表了《斯人獨惟悴》、《去國》等探索人生問題的「問題小說」。同時,受到泰戈爾《飛鳥集》的影響,寫作無標題的自由體小詩。這些晶瑩清麗、輕柔雋逸的小詩,後結集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稱為「春水體」。1921年加入文學研究會。同年起發表散文《笑》和《往事》。1
⑵ 請問一首現代詩全文。
報紙上看的想要找到估計很玄,你要是記得作者都會好辦很多。
另外找了兩首寫墓地的:
………………………………………………………………………………………………………………
《墓床》
作者/顧城
我知道永逝降臨,並不悲傷
松林中安放著我的願望
下邊有海,遠看像水池
一點點跟我的是下午的陽光
人時已盡,人世很長
我在中間應當休息
走過的人說樹枝低了
走過的人說樹枝在長
………………………………………………………………………………………………………………
《在墓地》
作者/多多
在墓地,而沒有回憶
有嘆息,但是被推遲
蒙著臉,跪下去
唱
沒人要我們,我們在一起
是我們背後的雲,要我們靠在一起
我們背後的樹,彼此靠得更近
唱
因為受辱
雪從天上來,因為祝福
風在此地,此地便是遺忘
越是遠離麥地,便越是孤獨
收聽
然後收割,寒冷,才播種
忍受,所以經久
相信,於是讀出;
有
有一個飛翔的家——在找我們。
⑶ 推薦好的現代詩
情是那麼深
情詩/孫達鈞
~
情是那麼深,
深深的情感,
思念一個接著一個,
為的是要個女人,
對另一半總好想得玄之又玄。
.
這是一個家,
是一個和現在不一樣生活的家,
是一個和大多數人一樣的家,
有了這個家,
我的人就和別人更象了許多,
我的心思和別人共鳴了不少,
我的談吐更象個成熟的男人。
.
對M我的心就好愛呀愛,
死心踏地的去愛,
不問多少理由,
不計多少道理,
情感專一就是重要。
.
頭有昏沉,
昏沉歸昏沉,
感情就是要專一,
做事就是要認真,
將事情做長,
盯著目標不放,
緊追不放,
趁熱打鐵,
專心去愛,
痴痴迷迷。
.
我的愛象山一樣高,
我的愛象海一樣深,
我的愛象原野一樣寬廣。
.
愛要上數量,
愛要上質量,
用心去愛,
對方是好的,
對方是美的,
我深深的愛著對方。
.
對於我,
對於情的我,
對於好之是樂的我,
對方就是好,
比什麼人都好,
對方就是美,
比什麼人都美。
對方是我情之天地,
對方是我嚮往所在,
不美我會嚮往?
不好我會去愛?
不美也是美的,
不好也是好的,
她是我的合適的,
她是和我般配的,
她是我的期待,
她是我的希望,
她是我幸苦追求中的成績,
她是我現在的目標。
.
愛,還是愛M
我現在能愛什麼女人呢?
什麼女人可去愛?
什麼女人又值得去愛?
.
我曾經對好搭配滿有興趣,
一如面之酵母,
一摻進
麵食就變得可口,
一如合金鋼不同金屬相配就堅韌無比,
韭菜為什麼要配小藕?
韭菜為什麼要配黃鱔絲?
配菜口味彼此相同嗎?
不同,有的明顯不同,
婚姻尤如配菜,
配得好可化腐朽為神奇。
.
我愛M能愛出一個老婆來?
我愛M M就能嫁給我?
我愛M M能愛我?
我的愛是在探路,
我對M的愛是試驗的愛,
我希望能恩恩愛愛,
我希望出一加一大於二的功效。
.
我面向高山呼喚,
我面向大海呼喚,
我面向大地呼喚,
我面向蒼天呼喚,
世上最和我相配的那個人你出來,
你出來看看我這網中的文字。
⑷ 著名現代詩全文及賞析
煩憂——戴望舒
說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說是遼遠的海的相思。
假如有人問我的煩憂,
我不敢說出你的名字,
假如有人問我的煩憂。
說是遼遠的海的相思,
說是寂寞的秋的清愁。必讀理由
中國現代派的著名作品,古典的節奏,現代的哀愁有機結合。
名作賞析
在中國文學史上,詩人戴望舒無疑是一個獨特的存在。他創作的詩數量不多(不過百餘首),卻在詩壇中佔有重要位置;他沒有系統的詩論,但他的《論詩零札》和他友人杜衡整理的《望舒詩論》卻備受重視,他在詩壇以現代派的面孔出現,可在他生命的終端卻寫出了《我用殘損的手掌》這樣浸透了血淚的現實篇章。
在新詩史上,戴望舒自有他一席地位,不過地位並不是很高。
「五四」前後,科學與民主的洪流震醒了一代又一代的知識分子。美好的理想與黑暗的現實的激烈矛盾,籠罩了他們敏感的心靈。「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社會使命感籠罩了一個龐大的「煩憂」群。戴望舒就是這樣一位由現實世界轉到詩的世界中最忠實的煩憂者之一。他寫了許多煩憂者的詩篇,這一傑出的詩篇《煩憂》為這一群體的心態與精神作了集中的觀照與畫像。
這首詩出自戴望舒的詩集《望舒草》。作為20世紀30年代中國詩壇的重要派別——「現代」派——的重要詩人,戴望舒的詩歌集中描寫了現代人的生命感悟與情感體驗的心靈軌跡。在人生的旅程中,有陽光燦爛般的欣悅激動,也有陰雨綿綿似的苦惱煩憂,那麼,此刻郁結在詩人心中的煩憂是什麼叫呢?詩人沒有直接表露。
清秋是一個懷人的季節,大海寄寓著無盡的相思,讀來已是使人傷懷,加上「寂寞」,加上「遼遠」,便把詩人落寞無奈與欲罷不能的相思之情展示得更為深刻細致,一種「斷腸人在天涯」的感覺便油然而生。然而在這愁腸百結,落寞孤寂中,作者卻突發奇想,身邊有人來問你的煩惱,你的憂愁,這時你會如何回答?是和盤托出,把一腔愁緒全部告訴對方,還是諱莫如深,緊緊瞞住?自己雖有選擇的自由,但面對關愛你的朋友的詢問,你能裝聾作啞嗎?那麼,這種欲言又止的心理又如何表達呢?「我不敢說出你的名字。」這「不敢」二字實在是確切地表達了作者的矛盾心態,且把讀者引向無窮的遐想之中。上面四句,短短三十六個字,活畫出了作者深刻的懷念,激烈的斗爭,那種「欲說還休」的滋味,那種刻骨銘心的相思,既意味深長,又強烈迫切。
下面四句,將上面四句作逆向排列,粗粗看似迴文詩,細想又不是簡單的重復,更不是花拳綉腿般的故弄玄虛,而是作者那種絡繹不絕、日益洶涌的思念之情在放縱宣洩。首句既像反復,又似頂真,聯絡照應密不透風。盡管是激烈而又矛盾的「不敢說出」。但想要心情傾吐的希望又是那麼迫切,在這里,作者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廣闊的想像空間,有心人不妨在那裡作一次感性的神遊。全詩以「清愁」作結,卻正好表達了成熟的思想者以「卻道天涼好個秋」式的常語來表達自己復雜心態的不同尋常。
全詩八句兩組,呈軸對稱排列,形式整齊,音節和諧,這是作者深受中國傳統文化格律詩影響的結果,前四句的壓韻為後四句的復唱設置了先機,故讀來十分上口,給人留下齒頰生香的愉悅之感。
⑸ 現代詩寫得好的作者推薦幾位
鄭愁予
現代詩人。原名鄭文韜,祖籍河北寧河,1933年生於山東濟南。童年時就跟隨當軍人的父親走遍了大江南北,長城內外。抗戰期間,隨母親轉徙於內地各地,在避難途中,由母親教讀古詩詞。15歲開始創作新詩。1949年隨父至台灣。畢業於新竹中學。1956年參與創立現代派詩社。1958年畢業於台灣中興大學。曾在基隆港務局任職。1968年應邀參加愛荷華大學的「國際寫作計劃」,1970年入愛荷華大學英文系創作班進修,獲藝術碩士學位。重要詩作包括《夢土上》《衣缽》《窗外的女奴》《鄭愁予詩選集》《鄭愁予詩集Ⅰ》《燕人行》《雪的可能》《蒔花剎那》《刺綉的歌謠》《寂寞的人坐著看花》等14種。詩集《鄭愁予詩集Ⅰ》被列為「影響台灣三十年的三十本書」之一。詩人在80年代曾多次選為台灣各文類「最受歡迎作家」,名列榜首。曾獲青年文藝獎(1966)、中山文藝獎(1967)、中國時報「新詩推薦獎」(1968)及「國家文藝獎」(1995)。作品已有八種歐、亞文字譯介。詩人思維敏捷,感慨殊深,融合古今體悟,汲取國內外經驗,創作力充沛。他的詩作以優美、瀟灑、富有抒情韻味著稱,意象多變,溫柔華美,自成風格。他的成名作《錯誤》(1954)在台灣首次發表時,因為該詩的最後一句「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一時間整個台灣島都在傳誦「達達的馬蹄」之聲。鄭愁予1986年,台北《文訊月刊》(第22期)舉行問卷調查,我被讀者送到「最受歡迎作家」詩類之首,也是所有文類作家中得票最多的人。問卷說,讀者遍及各地區、階層、行業以及生活形態迥異的「族群」。之後,《文學家》雜志與台灣大學生問卷,結果幾乎相同。《文訊》的問卷並列出小說票數最多的人是張愛玲。另一由洪範書店出版的《隨身讀》系列,以銷數論,我與魯迅相埒;這種穿越中國新文學史的選擇,說明了廣大的文學讀者,已超越了流行與時尚。台北《中國時報》與花旗銀行合選的「影響台灣三十年的三十本書」,《鄭愁予詩集》是惟一被選入的詩集。今年台北《聯合報》選出50年代的30部文學經典,《鄭愁予詩集》列為詩類「前茅」。電腦選舉,得票第一。90年代初期,香港政府審定的高中國文教科書選用我的兩首詩,也是惟一的新詩。台灣自去年(1997年)起,在重新審定的高三國文課本里選用新詩,包括我的作品,我的詩進入了中學教室,也給我帶來一些新鮮的懷舊和責任感。
鑒諸詩集流傳如此廣,既與詩評關聯不大,則詩中氣質所表現的「無常觀」必是原因之一,便不能不正視佛家最簡要的義理。原來「氣質」非常近似佛經中講說的「心」,悲憫之心即是「菩提心」。據《大乘觀無量壽經》說,「菩提心」是「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我對詩的至誠與深注是無可疑問的,然而我獨缺迴向發願的心志。換言說,之作為一個單純詩人的現實是小乘自我密封的行事,只在一隅默默「修行」;所謂的純詩人,原是對廣大讀者群的背義。
錯誤
我打江南走過
那等在季節里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醉溪流域(一)
吹風笛的男子在數說童年
吹風笛的男子
擁有整座弄風的竹城
雖然 他們從小就愛唱同一支歌
而咽喉是憂傷的
歲月期期艾艾地流過
那失耕的兩岸 正等待春泛而冬著
一溪碎了的音符濺起
多石筍的上游 有藍鍾花的鼻息
而總比蕭蕭的下游多 總比
沿江飲馬的啼聲好
想起從小就愛唱的那支歌
憂傷的咽喉 歲月期期艾艾地流過
流過未耕的兩岸
而兩岸啊 猶為約定的獻身而童貞著
醉溪流域(二)
那晚 他們隔杯望著空空
(當兄弟已出征 真像對飲的妯娌呢!)
舟上的快意只是呀地一聲
啟 了
姻緣桅立在第六指上
那晚 他們隔燭望著紅紅
(當兄弟已亡故 誰和誰算是妯娌妮!)
整個的流域都生長一種棕的植物
(是燈柱披著蓑衣麽!)
後來 便讓風鼓起黑色的大氅
其壯觀如一座地震的城
啊 那晚 他們交頸而很慢很慢才釘在十字上
小溪
偃卧在群草與眾花之間
浮著慵困的紅點而流著年輕的綠
像是流過幾萬里,流過幾千個世紀
在我憂郁的眼神最適宜停落的線上
像一道放倒的籬笆
像采帶束著我小園底腰
當我散步,你接引我底影子如長廊
當我小寐,你是我夢的路
夢見古老年代的寒冷,與遠山的阻梗
夢見女郎偎著小羊,草原有雪花飄過
而且,那時,我是一隻布穀
夢見春天不來,我久久沒有話說
餘光中
當代著名詩人和評論家。
祖籍福建省永春縣桃城鎮洋上村,1928年生於江蘇南京,1946年考入廈門大學外文系。1947年入金陵大學外語系(後轉入廈門大學),1948年發表第一首詩作,1949年隨父母遷香港,次年赴台,就讀於台灣大學外文系。1952年畢業於台灣大學外文系。1959年獲美國愛荷華大學(LOWA)藝術碩士。 先後任教台灣東吳大學、師范大學、台灣大學、政治大學。其間兩度應美國國務院邀請,赴美國多家大學任客座教授。1953年10月,與覃子豪、鍾鼎文等共創「藍星」詩社及《創世紀》詩刊,致力於現代主義詩歌創作。後赴美進修,獲愛荷華大學藝術碩士學位。返台後任詩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現在台灣居住,任台灣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
主要詩作有《鄉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等;詩集有《靈河》、《石室之死》、《餘光中詩選》等;詩論集有《詩人之境》、《詩的創作與鑒賞》等。其中《鄉愁》一詩,因為形象而深刻抒發了遊子殷切的思鄉之情並富有時代感而受到人們的喜愛河贊賞。他的詩,兼有中國古典文學與外國現代文學之精神,創作手法新穎靈活,比喻奇特,描寫精雕細刻,抒情細膩纏綿,一唱三嘆,含蓄雋永,意味深長,韻律優美,節奏感強。他因此被尊為台灣詩壇祭酒。他的詩論視野開闊,富有開拓探索的犀利朝氣;他強調作家的民族感和責任感,善於從語言的角度把握詩的品格和價值,自成一家。
餘光中是個復雜而多變的詩人,他變化的軌跡基本上可以說是台灣整個詩壇三十多年來的一個走向,即先西化後回歸。在台灣早期的詩歌論戰和70 年代中期的鄉土文學論戰中,餘光中的詩論和作品都相當強烈地顯示了主張 西化、無視讀者和脫離現實的傾向。如他自己所述,「少年時代,筆尖所染,不是希頓克靈的餘波,便是泰晤士的河水。所釀業無非一八四二年的葡萄酒。」 80年代後,他開始認識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對創作的重要性,把詩筆「伸回那塊大陸」,寫了許多動情的鄉愁詩,對鄉土文學的態度也由反對變為親切,顯示了由西方回歸東方的明顯軌跡,因而被台灣詩壇稱為「回頭浪子」。 從詩歌藝術上看,餘光中是個「藝術上的多妻主義詩人「。他的作品風格極不統一,一般來說,他的詩風是因題材而異的。表達意志和理想的詩,一般 都顯得壯闊鏗鏘,而描寫鄉愁和愛情的作品,一般都顯得細膩而柔綿。其文學生涯悠遠、遼闊、深沉,為當代詩壇健將、散文重鎮、著名批評家、優秀翻譯家。現已出版詩集21種;散文集11種;評論集5種;翻譯集13種;共40餘種.著有 詩集《舟子的悲歌》、《藍色的羽毛》、《鍾乳石》,《萬聖節》、《白玉苦瓜》等十餘種。
餘光中的詩文創作及翻譯作品,祖國大陸有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廣州花城出版社、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等15家出版社先後出版。余先生同時又是資深的編輯家,曾主編《藍星》、文星》、《現代文學》等重要詩文刊物。並以「總編輯」名義主編台灣1970?/FONT>1989《中華現代文學大系》共15冊(小說卷、散文卷、詩卷、戲劇卷、評論卷)。
餘光中在台灣與海外及祖國大陸文學界享有盛譽。他曾獲得包括《吳三連文學獎》、《中國時報獎》、《金鼎獎》、《國家文藝獎》等台灣所有重要獎項。多次赴歐美參加國際筆會及其他文學會議並發表演講。也多次來祖國大陸講學。如1992年應中國社會科學院之邀演講《龔自珍與雪萊》;1997年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出版其詩歌散文選集共7冊,他應邀前往長春、沈陽、哈爾濱、大連、北京五大城市為讀者簽名。吉林大學、東北大學頒贈客座教授名銜。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曾朗誦演出他的名詩《鄉愁》。由人民文學出版社與北京圖書目錄》,收錄《餘光中詩選》於其中。近年來,中央電視台《讀書時間》、《東方之子》等欄目專題向國內觀眾連續推薦報導餘光中先生,影響很大。
海內外對餘光中作品的評論文章,大約在一千篇左右。專論餘光中的書籍,有黃耀梁主編,分別由台灣純文學出版社與九歌出版社出版的《火浴的鳳凰》、《璀璨的五彩筆》;四川文藝出版社出版的《餘光中一百首》(流沙河選釋)等5種。傳記有台灣天下遠見出版公司出版,傅孟君著《茱萸的孩子——餘光中傳》。其詩集《蓮的聯想》,1971年由德國學者譯成德文出版。另有不少詩文被譯成外文在海外出版。
餘光中先生熱愛中華傳統文化,熱愛中國。禮贊「中國,最美最母親的國度」。他說:「藍墨水的上游是汨羅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傳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條黃河的支流」。他是中國文壇傑出的詩人與散文家,他目前仍在「與永恆拔河」。呼吸在當今,卻已經進入了歷史,他的名字已經顯目地鏤刻在中國新文學的史冊上。
但其曾經在1960,1970年代攻擊台灣左翼作家及鄉土作家,讓人詬病至今。但這並不為大陸讀者熟知。
【年代】:現當代
【作者】:餘光中
【作品】:鄉愁
【內容】: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里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六一.一.二十一
評價:該詩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國的統一,又將鄉愁描寫的淋漓盡致。
餘光中
尋李白
——痛飲狂歌空度日
飛揚跋扈為誰雄
餘光中
那一雙傲慢的靴子至今還落在
高力士羞憤的手裡,人卻不見了
把滿地的難民和傷兵
把胡馬和羌笛交踐的節奏
留給杜二去細細的苦吟
自從那年賀知章眼花了
認你做謫仙,便更加佯狂
用一隻中了魔咒的小酒壺
把自己藏起來,連太太也尋不到你
怨長安城小而壺中天長
在所有的詩里你都預言
會突然水遁,或許就在明天
只扁舟破浪,亂發當風
樹敵如林,世人皆欲殺
肝硬化怎殺得死你?
酒放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
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
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從一元到天寶,從洛陽到咸陽
冠蓋滿途車騎的囂鬧
不及千年後你的一首
水晶絕句輕叩我額頭
當地一彈挑起的迴音
一貶世上已經夠落魄
再放夜郎母乃太難堪
至今成謎是你的籍貫
隴西或山東,青蓮鄉或碎葉城
不如歸去歸哪個故鄉?
凡你醉處,你說過,皆非他鄉
失蹤,是天才唯一的下場
身後事,究竟你遁向何處?
狼啼不住,杜二也苦勸你不住
一回頭四窗下竟已白頭
七仙,五友,都救不了你了
匡山給霧鎖了,無路可入
仍爐火示純青,就半粒丹砂
怎追躡葛洪袖裡的流霞?
樽中月影,或許那才你故鄉
常得你一生痴痴地仰望?
而無論出門向西哭,向東哭
長安卻早已陷落
二十四萬里的歸程
也不必驚動大鵬了,也無須招鶴
只消把酒杯向半空一扔
便旋成一隻霍霍的飛碟
詭緣的閃光愈轉愈快
接你回傳說里去
鄉愁四韻
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
酒一樣的長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鄉愁的滋味
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
給我一張海棠紅啊海棠紅
血一樣的海棠紅
沸血的燒痛
是鄉愁的燒痛
給我一張海棠紅啊海棠紅
給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樣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鄉愁的等待
給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給我一朵臘梅香啊臘梅香
母親一樣的臘梅香
母親的芬芳
是鄉土的芬芳
給我一朵臘梅香啊臘梅香
等你, 在雨中
等你, 在雨中, 在造虹的雨中
蟬聲沉落, 蛙聲升起
一池的紅蓮如紅焰, 在雨中
你來不來都一樣, 竟感覺
每朵蓮都像你
尤其隔著黃昏, 隔著這樣的細雨
永恆, 剎那, 剎那, 永恆
等你, 在時間之? 在時間之內, 等你, 在剎那, 在永恆
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裡, 此刻
如果你的清芬
在我的鼻孔, 我會說, 小情人
諾, 這只手應該采蓮, 在吳宮
這只手應該
搖一柄桂漿, 在木蘭舟中
一顆星懸在科學館的飛檐
耳墜子一般的懸著
瑞士表說都七點了 忽然你走來
步雨後的紅蓮, 翩翩, 你走來
像一首小令
從一則愛情的典故里你走來
從姜白石的詞里, 有韻地, 你走來
⑹ 現代詩歌大全
天上的街市郭沫若
遠遠的街燈明了,
好像閃著無數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現了,
好像點著無數的街燈。
我想那縹緲的空中,
定然有美麗的街市。
街市上陳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沒有的珍奇。
你看,那淺淺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寬廣。
那隔著河的牛郎織女,
定能夠騎著牛兒來往。
我想他們此刻,
定然在天街閑游。
不信,請看那朵流星,
是他們提著燈籠在走。
1921年10月24日
「蠟炬成灰淚始干」
紅燭
——李商隱
紅燭啊!
這樣紅的燭!
詩人啊
吐出你的心來比比,
可是一般顏色?
紅燭啊!
是誰制的蠟——給你軀體?
是誰點的火——點著靈魂?
為何更須燒蠟成灰,
然後才放出光來?
一誤再誤;
矛盾!沖突!
紅燭啊!
不誤,不誤!
原是要「燒」出你的光來——
這正是自然的方法。
紅燭啊!
既制了,便燒著!
燒吧!燒吧!
燒破世人的夢,
燒沸世人的血——
也救出他們的靈魂,
也搗破他們的監獄!
紅燭啊!
你心火發光之期,
正是淚流開始之日。
紅燭啊!
匠人造了你,
原是為燒的。
既已燒著,
又何苦傷心流淚?
哦!我知道了!
是殘風來侵你的光芒,
你燒得不穩時,
才著急得流淚!
紅燭啊!
流罷!你怎能不流呢?
請將你的脂膏,
不息地流向人間,
培出慰藉的花兒,
結成快樂的果子!
紅燭啊!
你流一滴淚,灰一分心。
灰心流淚你的果,
創造光明你的因。
紅燭啊!
「莫問收獲,但問耕耘。」
⑺ 一個現代詩歌叫《想念》,求全文
賦別
現代 · 鄭愁予
這次我離開你,是風,是雨,是夜晚
你笑了笑,我擺一擺手
一條寂寞的路便展向兩頭了
念此際你已回到濱河的家居
想你在梳理長發或是整理濕了的外衣
而我風雨的歸程還正長
山退得很遠,平蕪拓得更大
哎,這世界,怕黑暗已真的成形了……
你說,你真傻,多像那放風爭的孩子
本不該縛它又放它
風爭去了,留一線斷了的錯誤
書太厚了,本不該掀開扉頁的
沙灘太長,本不開該走出足印的
雲出自山谷,泉水滴自石隙
一切都開始了,而海洋在何處
「獨木橋」的初遇已成往事了
如今又已是廣闊的草原了
我已失去扶持你專寵的權利
紅與白揉藍與晚天,錯得多美麗
而我不錯入金果的園林
卻惡入維特的墓地……
這次我離開你,便不再想見你了
念此際你已靜靜入睡
留我們未完的一切,留給這世界
這世界,我仍體切的踏著
而已是你底夢境了……
⑻ 《現代詩》txt全集下載
現代詩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現代詩
作者:朱八戒
朱訓梨:心聲
更新時間2008-9-14 10:14:44 字數:213
何為人生?有喜怒哀樂、有悲歡離合……
只要是人都會有煩惱:就是皇帝也不能隨心所欲。
金錢權勢都是過往雲煙……
真愛也是很少:真愛會因環境改變而改變:只有父母的愛才是永恆的……
真愛只是電視劇里的故事!
人要堅強的活著:人生是短暫的!開心快樂過好每一天!
當然:真愛是有:值得真愛的人就去珍愛……
我會調協心態寫些有意義有價值的作品……
願每位讀者都開心快樂!
斷腸詩
更新時間2008-5-10 20:31:44 字數:49
夢中情花開別家,
艷麗芳香求無價。
花蝶纏mian引我淚,
心如刀割去怨誰?
心如刀割
更新時間2008-5-10 20:51:03 字數:49
行屍走肉磨思念,
有緣相識無份眠。
曾經歡笑似悲歌,
多少吻涎成淚河。
包青天
更新時間2008-5-10 20:59:37 字數:50
危而不懼,
險而不亂。
總理氣志,
威振八方。
我敬仰[朱總理]
打工難
更新時間2008-5-14 18:35:48 字數:73
夜鍾十二鳴,
同仁步匆忙。
倦身幾沐浴,
倒頭入夢香。
詩意:午夜12點、工人下班、太累了、倒在床上睡著了……
打工累
更新時間2008-5-14 18:54:57 字數:82
初ye至黎明,
晚班工微分。
白天思鄉覺,
踏雪尋歸程。
詩意:黃昏上……
應該是全本了
⑼ 關於讀書的現代詩歌
1、讀書
作者:竹西 現代
這個春天
在圖書館坐定
讀前朝的興與衰
讀個人的喜與哀
讀生活的甘與苦
搜尋的目光
抵達圖書館的每一處角落
於是
希望的田野在眼前漸次展開
在那一隅
她靜靜地躺著
恬淡而又靜寂
是在默守我們前世的約定?
輕輕地拭去微塵
將其捧在手心
我像是在安慰一個受傷的孩子
翻開首頁
赫然寫著:89年某某借
泛黃的書頁
訴說著往事悠悠
變的是讀書的人
不變的是讀書的情懷
這個春天
在圖書館坐定
門外靜守的孔子
似乎也已開口微笑
2、讀書
作者:盛唐從容 現代
讀書如聽音樂
一進入即換一番天地
時入蠻荒遠古
時入異國異俗
時入霞光夕照
時入人間百味一時間
自身的煩擾困頓
四周的破門敗牆
頓時化為烏有
書中世界與心中世界融為一體
人物的苦惱趕走自己的苦惱
故事的緊張代替現實的緊張
即便憂傷心情也有轉換
讀書宛如一次長短旅行
漫步在自己的心靈路上
讓自己被文字牽著遠行
沿途有車水馬龍喧囂
有五光十色的霓虹燈
有山川河流和旖旎風景
這是一次最快樂的出發
也是最幸福的圍城讀書是自己照鏡子
看見自己在情緒里舞蹈
穿越文字的迷宮
即便是夜深沉得摸不到邊際
也會自信從容
因為心中有愛
而愛是人間恆久的光明
讀書其實是在別人的故事裡
尋找自己的夢
發現的卻是太多的新鮮和陌生
沒有後悔和哀怨
只有開闊與包容
別人的思想開了花又結了果
成了可高掛枝頭的明燈
追求成為希望的象徵
而汗水卻是點燃夢想的火種
打開的書頁是震動的翅膀
載著我們穿越時空
邂逅神靈沒有任何快艇
把我們帶到遙遠的地方
也沒有任何駿馬
能像一頁歡躍的詩篇
最貧窮的人也可如此跨越旅行
而不必被迫為通行納稅
這運載人類靈魂的馬車
書是多麼節儉樸素讀不盡的書
不曾與古人謀面或促膝長談
流淌千古的風情在書中體驗
尋覓遺落於塵世間的幽香
3、 關於讀書——寫在第23個世界讀書日
作者:雁歌 現代
當繁星在夜空閃耀
當種子從泥土掙破
我看見,露珠的思想
滑過竹片,滾落紙上
風翻開厚厚的書頁
白雲飄逸,花朵盛開
沉浮的日子,在文字間
左右突圍,尋找支點
我是動作遲緩的痴客
總是站在書的邊緣
無從下手,難以登堂
任銹蝕的時光,從文字
跌落。留下堅硬的質地
書海茫茫,伸手可以垂釣
一片文字的深藍。但我拒絕
裝模作樣的姿勢,盡管它
可以讓人高深,或上頭條
更不管書的厚重與輕盈
我只對心靈的安靜負責
等塵埃落定,剩下封面
世界回歸書本的模樣
才發現,人生不過是
一枚遺失的標點
4、讀書吧
作者:瑞雪豐年 現代
題記:——寫給2018世界讀書日
總有一些美好
會在忙碌的生活和物慾的世界裡
不經意地丟失
總有一些火種
會在潮濕的環境和混沌的時節
暫時埋沒於荒蕪的心田
我們在歲月中忘記讀書,就是這樣
猶記得兒時
晨風中教室里傳來朗朗的書聲
如小草發芽,如花蕾綻放
如春風拂過田野,如黃鸝在深樹婉轉地歌唱
腹有詩書氣自華
柴米油鹽如果攜詩書作伴
生活,就是一幅幅人間煙火的畫卷
歲月,就是一首首淺唱低吟的歌謠
那怕穿街走巷,那怕浪跡他鄉
心,也隨時有一席棲息之地
今日,你棒起書本
在這個人間四月天
自由會向你走來
幸福會向你走來
而那些還與你糾纏不清的浮躁和卑微
都會在你的跟前跪了下來
5、你若讀書
作者:施比授 現代
初讀不知書中意
再讀已是書中人
再讀不識了自己
你若讀書,高貴自顯
你若讀書,風雅自來
點一盞豆燈
溫一壺老酒
捧一卷詩書
嘗一段美文
閱讀一本好書
只為守著內心的清靜
閱讀一本好書
只為裝滿內心的豐盈
讀書使你高貴
因為你的氣質
藏著你讀過的書
和你走過的路
與寂靜相伴
與喧市相隔
文墨與書香融合
情感與心靈曲折
自由與奔放吟歌
走進這方寸之地
忘卻那世俗凡塵
唯有書香最醉人
⑽ 現代詩(要全文)
如果說最喜歡的現代詩,我選擇著名作家舒婷的《致橡樹》,全文如下:
致橡樹
作者:舒婷
我如果愛你——
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絕不學痴情的鳥兒
為綠陰重復單調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長年送來清涼的慰藉;
也不止像險峰
增加你的高度,襯托你的威儀。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這些都還不夠!
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緊握在地下
葉,相觸在雲里。
每一陣風過
我們都互相致意,
但沒有人
聽懂我們的言語。
你有你銅枝鐵干,
像刀、像劍
也像戟;
我有我紅碩的花朵
像沉重的嘆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
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
彷彿永遠分離,
卻又終身相依。
這才是偉大的愛情,
堅貞就在這里:
愛——
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
也愛你堅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