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現代小說 » 約瑟夫弗蘭克現代小說中

約瑟夫弗蘭克現代小說中

發布時間: 2021-08-14 01:10:05

① 弗蘭克·米勒的作品特點

《蝙蝠俠》時期的弗蘭克還是以彩色的形式來處理他的作品,而到了1993年推出《罪惡之城》時,他注意吸收了雷蒙·錢德勒等人的黑色偵探小說,以及日本漫畫大師小池一夫、小島剛夕的名作《帶子雄狼》的特色,大膽地使用黑白創作,筆觸亂中有序,強調光影的反差,營造出風格獨特的罪惡之城,也打破了讀者之前偏向於彩色漫畫的欣賞慣性。

② <逍遙法外>這個電影是真實的故事嗎嗎

《逍遙法外》根據真實經歷改編而成,正如在片中扮演小弗蘭克·阿巴內爾(Frank Abagnale Jr.)的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所說:「現實生活有時會比虛構的故事誇張一百倍。」

本片改編自阿巴內爾所著的同名自傳,他在書中記載了自己如何從一個流浪漢化身為民航飛行員、醫生、律師、大學教授和騙取數百萬美元的傳奇經歷。

《逍遙法外》(Catch Me If You Can)是由斯蒂文·斯皮爾伯格執導,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湯姆·漢克斯,克里斯托弗·沃肯等主演的犯罪電影,夢工場電影公司出品。該影片講述了FBI探員卡爾與擅長偽造文件的罪犯弗蘭克之間進行的的一場場貓抓老鼠的較量的故事。

(2)約瑟夫弗蘭克現代小說中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擅長偽造文件的弗蘭克·阿巴格諾(李奧納多·迪卡普里奧飾),父母離異後,不滿18歲的他深受打擊,孤獨而傷心地開始了偽造支票騙取現金的行當。他一次地得逞,在美國50州與全球28個國家開出總金額高達600萬美元的空頭支票,成為美國歷年通緝名單上最年輕的罪犯。不久後,他又假冒飛行員,藉此乘坐高級飛機和入住高級酒店。

身為檢查官的布雷達的父親(馬丁·胥飾),聽說弗蘭克·阿巴格諾在加州伯克利大學法律系畢業,非常高興自己的女兒找到這樣一位男朋友,於是把他安排做了檢查官助理。弗蘭克.阿巴格諾也滿意自己目前的職業,正當他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路易斯安娜的法律從業資格考試時,執著的FBI調查員喬·夏弗(湯姆·漢克斯飾)盯上了。

幸運的是,弗蘭克·阿巴格諾總是先喬·夏弗一步用法律保護自己,並用電話和明信片一次次地戲弄喬·夏弗。喬·夏弗很同情弗蘭克·阿巴格諾,犯了這么多罪,而他當時還沒有滿20歲,但是喬·夏弗無法忍受被他的一次又一次的戲弄。

最後,弗蘭克·阿巴格諾終於沒有逃脫法網。

③ 弗蘭克戀母情結人物分析

弗蘭克憎恨父親,一直視父親為敵人,他對父親是一種頑強的無理取鬧的反抗與厭煩,也就是「戀母情結」讓他心裡仇視父親。 

由「俄狄浦斯情結」進行的思考 

弗洛伊德認為,隨著兒童成長,其性愛對象會發生轉移,由最初自己身體的某一部分,如口、肛門等轉移向別人身上。而母親由於承擔了哺育孩子的責任,能夠為幼兒提供生理上的需要和滿足,因而成為兒童最初的性愛對象。在一定的成長階段,特別是在男孩的潛意識里,總是想要獨自擁有母親的愛,而父親則成為和自己爭奪母親的一個最強大的對手。因此男孩便會對父親產生敵意,這樣戀母仇父的俄狄浦斯情結便形成了。 
實際上「戀母情結」是普遍存在的,只是常常不被人們所承認和發現罷了。其實不止戀母情結、戀父情結、戀子情結等都包含一切與人的潛意識中的性本能有關的行為及情感當中,並非只指性的本身,而是一切發生在潛意識內的情感傾向。正如弗洛伊德所說,由於人們自身的「性本能」,同時也是由於雙親的刺激加強了這種傾向,也即是由於母親偏愛兒子和父親偏愛女兒促成的,

比如《荊棘鳥》中菲奧娜對弗蘭克的過分偏愛。在此情形之下,男孩就容易對他的母親發生了一種特殊的柔情,把母親當作自己特有的所屬物,而把父親看成是與自己爭得此所屬物的敵人,一直想取代父親在父母關系中的地位,這在文中弗蘭克與其繼父身上也有明顯的體現。

同樣道理,女孩也認為母親妨礙了自己對父親的柔情,奪走了她應占的地位。這些無意識的本能情感,除非在極端的情況下,否則人們是完全覺察不到的,同時也更是不願承認的。但是只要我們對此能夠有充分了解,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能正確對待這種情感,從而建立正常的父母與子女的關系,就不會讓小說中的悲劇重演了。 

《荊棘鳥》中的弗蘭克由於自己特殊的身份,從小缺少父親的關愛,而母親卻又把從情人那裡得不到的愛傾注到他們的兒子身上,而繼父又對他心存厭惡,所以弗蘭克從小就針扎在壓抑與仇恨當中。這種不健全的家庭之愛又缺乏正確的疏導,因而造就了他性格上的缺陷。但在正常的童年環境中,俄狄浦斯情結會被人類的社會文化逐步抑制與克服,最終發展成健全理想的人格。在健全的人格之中,雖然俄狄浦斯情結還會不同程度地潛存於子女的心靈深處,也會有這樣或者那樣的表現,但那都是很正常的情況了。

④ 誰能告訴我著名攝影大師羅伯特·弗蘭克詳細的生平介紹及有名的作品簡介嗎很急~~~

羅伯特·弗蘭克(Robert Frank,1924—)可說是20世紀攝影史上的一個特殊現象。他以自己的第一本攝影集《美國人》一舉改變了現代攝影的方向,奠定了自己在攝影史上無可爭議的大師地位。而這一切距他離開自己的祖國瑞士才只有11年。
弗蘭克是在1947年2月20日坐上一艘貨船前往紐約的。

青年攝影家弗蘭克由於無法忍受蕞爾小國瑞士的沉悶與狹隘,決心到當時最令歐洲青年嚮往的自由天地美國去一試身手。這時,他已經在瑞士受到了相當的磨煉,是一個已經在瑞士得到公認的具有才華的青年攝影家。他的離國,可以說是一種冒險。雖然紐約可以施展身手的空間遠比瑞士來得寬廣,但紐約對他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麼,卻還是一個未知數。

他剛到紐約就很快找到了一份從事攝影的工作。這應該歸功於他在瑞士所受到的堅實的攝影訓練。他獲得的工作是在著名時裝雜志《哈潑市場》拍攝時裝照片。這份雜志的藝術指導是當時美國雜志界大名鼎鼎的亞歷克賽·布羅多維奇。對這份人人羨慕的工作,他只幹了半年就辭職了。這雖然與《哈潑市場》的一時停刊有關,但也確實與他無法認同時裝攝影有關。性格深沉、喜愛思辨的弗蘭克無從感受到只重表面視覺效果的時裝攝影的吸引力。而美國的時裝界甚至美國舉國上下只以金錢為目的的拜金風氣也令他無法忍受。因此他毅然決然從可得浮名的時裝攝影界抽身,開始了一個自由攝影投稿者的生活。顯然,這是一個需要勇氣的決定。

作為一個自由攝影投稿者,除了拍攝一些解決生計的必需的攝影訂單以外,他基本上有了自由地選擇自己題材的可能。這時,紐約這個現代大都市的芸芸眾生的日常生活、現代都市與都市人的關系以及都市本身的魅力就成為這個對人的生存狀態有著本質關心的攝影家的第一選擇。相較於歐洲的都市顯得遠為疏離、冷漠的大都市紐約,對他這么一個孤身在此奮斗的人而言,顯然給了他復雜而又新鮮的感覺。怎樣將自己對這個都市的感受通過影像方式表現出來,對他來說,不僅是一個攝影家的義務與本能,也是一個與攝影家在都市中的生存姿態密切相關的重要問題。他拍攝都市也是解決自己與這個並不熟悉的都市的關系問題的一種方式。通過拍攝都市,他需要確認自己的在都市中的角色與地位,獲得一種在都市中的生存方式與生存智慧。

弗蘭克在拍攝紐約的同時,也接受訂單到歐洲拍攝,他會在完成拍攝任務後對包括巴黎、倫敦這樣的都市作一番考察。對他來說,都市這個人工的文明容器中盛載了最多的當代文明的資源與素材,從這里可以找到穿越增都市文明表象抵達西方現代文明本質的圖像。因此,對氣質各異的大都市的攝影把握會有助於自己梳理對都市生活的感受,獲得對都市的本質理解。

弗蘭克的攝影信條是,「比(捕捉)照片表面的東西更重要的在,在一瞬間將某個事物捕捉並將其以更為自由的形式加以表現」。他不但要拍攝事物,更要通過自己的拍攝來解放事物,使事物獲得一種獨立的品格,使之成為一種攝影家的觀看的自由的證明。在這個意義上說,攝影家在本質是一個解放者,他在解放對象的同時也解放了他自己與他的心靈。

不論在哪個都市,弗蘭克總是盡力去尋找對應這個都市的文化氣質與自己對應這個都市的心情的被攝體。他在巴黎拍攝了鮮花與椅子,通過這兩種文化形象來把握巴黎這個花都作為閑適的觀光聖地的特徵。在倫敦,他就拍攝到種種寂寥、陰冷的場景,還其一種紳士的矜持與疏離。他的冷雋的詩心與孤寂的氣質使他特別敏感於現代都市的異常的疏離。他只能以自己與一些物體的交流來釋放自己的孤獨感。結果,他的特殊的眼光使一些不起眼的事物與場景具有了特殊的生命感與意義,賦予了它們一種特殊的存在價值。他的特殊的視角使人們發現,世間萬物景象之於獨特的攝影家之眼與時間和空間,都具有其獨特的深刻意義,而這卻不是人們所容易忽略或無從發現的。通過弗蘭克的關注,我們得以重新認識了世界,也重新認識了都市中的人自身。他以自己的照片顯示,都市是他呈示自己豐富感性的最好場所。

弗蘭克在紐約、巴黎、倫敦這些都市的拍攝,實際上成為他後來的成名作《美國人》的一次又一次的預演。而《美國人》是他的風格的一次總動員而已。在《美國人》中出現的那些看似隨意的開放失衡的構圖,曖昧、多義的意味指向等,都已經在他的都市攝影中有了最初的表現。都市在他的這種表現風格中顯示出極大的豐富性與復雜性。他以自己的柔軟的視線去觸碰都市,以照相機作出極其個人化的反應。他不斷以自己敏捷、敏銳的視線之手撥開遮擋在事物表面的假象,直達現代都市生活的本質。誠如弗蘭克的摯友、「垮掉的一代」詩人阿倫·金斯伯格所說:「羅伯特用不起眼的萊卡相機(以前不是不被人認為是攝影藝術嗎?)首先發明形單影只地只靠運氣的觀看方法。這是自然的眼光 ——偶然的真實」。而後來為他的美國版《美國人》撰寫序言的「垮掉的一代」的靈魂人物、小說《在路上》的作者傑克·克魯亞克則說,弗蘭克的拍攝是「從自己的心底汲取自己的歌曲」。

弗蘭克的都市攝影的魅力之一是幽雅的視覺戲劇性。從他的許多照片可知,他並不熱衷於戲劇性的事件。在他,事件的戲劇性與視覺的戲劇性不是一回事。事件的戲劇性是一種對具體人事的關心,而視覺戲劇性則是透過對現實的深度觀察而得到的一種具有哲思色彩的視覺收獲。攝影家通過這樣的視覺戲劇性來傳達對人與現實的本質關心。弗蘭克的「視覺戲劇性」融合了視覺與知覺,摻雜著晦澀、曖昧、譏諷、浪漫、感傷、冷漠、優雅、輕快、灑脫等復雜心理的因素,是一首意味豐富的視覺詩。那不是一種可以一目瞭然的關於現實世界的說明,而是關於現實世界的思辨。他在用照相機與都市這個他者對話,詰問都市這個他者,這其實也是同時在與孤獨的自己對話,詰問自己。他是在用攝影這個方式求解關於都市的復雜問題。他用經得起細細咀嚼的畫面向你提供細細咀嚼現實的契機。也就是說,在你咀嚼他的畫面時,也就意味著你同時也在咀嚼都市這個現實。他是在以攝影進行與都市的交感通靈,而他的影像證明他作為一個都市的通靈者是當之無愧的。

弗蘭克的都市畫面是一道理解都市的門坎。你若有幸經過他設下的此一門坎,你就會對都市現實的深奧之處獲得一番新的領會。弗蘭克的街頭攝影是一種智力考驗。他的都市影像既考驗你的眼睛,同時也考驗你的感性與智力。這是一種理解都市、在都市生存所必需的感性與智力。也有一種天賦,可在街頭最不起眼之處發掘出一種代表某個特定都市的氣質的象徵物。他從街頭的一切事物尋找抒情的根據。也會調動自己纖細的神經,從平凡的場景中發現一種打動人心的詩意。他直如逸筆草草卻已經捕捉到對象神韻的中國水墨畫畫家那樣,可以以他冷冷的一瞥一網打盡周圍的一切並使之悉數獲得意義。而強烈的現場感與生的氣息經過他的獨具魅力的影像還原,構成了他的照片最打動人心的部分。

但幾開創一代新風的攝影家,其在形式上的創新也必定是自成一格。弗蘭克的照片總以一種渾然天成的構成感牽動人心。他擅長以一種表現看似揮灑隨意的精妙無比的構成來傳達他對都市生活的獨特理解。他的每一個畫面就像是一個視覺警句格言似的簡潔、凝練、雋永,令人回味無窮。從某種意義上說,他的這種風格簡直就像是為都市准備的。現代都市生活的隨機、零亂、偶然等特點在他的照片中得到了最准確的還原。從他的照片構成看,有時簡單到可以歸納成幾根簡單的線條,但這是攝影家對世界作出的一種詩意的影像概括。這種概括是對都市生活的一種清醒的洞察與關切,也是攝影家本人對世界的一種充滿睿智的影像把握。

與他的同時代人、美國攝影家威廉·克萊因的奔放、沖動的攝影相比,弗蘭克的攝影相對穩重,和緩,不事囂張。如果說克萊因的攝影是一種對都市的不計後果的敵視與攻擊的話,弗蘭克的攝影則是對都市生活的各種滋味細細品味後的結果。就他們的行動樣式來說,克萊因屬於主動出擊型,他通過這種積極的出擊去攫獲他需要的某些東西;弗蘭克則屬於潛伏型,他的照片是在一種冷眼旁觀後順手拈來的收獲。

弗蘭克與他的同時代人威廉·克萊因的攝影是西方當代攝影家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他們的都市攝影可列入紀實攝影的范疇,但與他們之前的紀實攝影不同的是,他們的攝影話語已經不具有基於西方人文主義普遍價值觀念的大敘事風格,而是出自他們自身的感動與經驗的個人敘事風格。他們的影像話語從本質上來說是對「求助於諸如精神辯證法、意義闡釋學、理性主體或勞動主體的解放、財富的增長等某個大敘事(讓—弗朗索瓦·奧利塔語)的元話語的質疑」。他們的紀實作品不是為了闡述一種普遍的理念,而是一種基於個人的生命經驗、著眼於個人的生命現實的一種個人發言。是對一種大一統的價值觀的反叛,是對多元主義的渴望與呼喚,是以影像方式對當時麥卡錫主義一統天下的沉悶的美國現實的一種對抗。弗蘭克與克萊因的影像與當時的「垮掉的一代」共有一種精神特徵,即對一味追求「進步」、「力量」、與「物質」的美國的「美德」持有一種強烈的懷疑。他們的從個人立場出發的紀實攝影的出現,為後來諸如1970年代的黛安娜·阿巴絲的「新紀實」風格、1980年代的南·戈爾丁的私秘紀實風格做好了准備。

弗蘭克1924年出生於瑞士的蘇黎世。他從16歲起就已經步入瑞士的攝影界,接受過嚴格的攝影專業訓練。1954年,他申請古根海姆獎金以圖對美國文化與美國人作一番視覺考察。他在由沃克·埃文斯作介紹人的申請書中寫道,他的目的是通過攝影這一方式「觀察與記錄加入美國國籍的人們在美國發現的、誕生於這個土地並正在向外擴展的文化所具有的意義」。他說,自己「要製作真正的當代的記錄,而這種記錄的視覺沖擊甚至將使文字說明顯得無用」。在申請成功後,弗蘭克這個古根海姆獎金史上第一個外國人獲得者於1955-1956年的兩年駕著一輛破舊的二手車遍游美國大地,對美國進行「通過視覺的文明研究」。盡管中周遊美國大地,但他的主要拍攝地點多為大城市,如紐約、洛杉磯、底特律、芝加哥等地。弗蘭克以一個「異邦人」的清醒的旁觀,對美國的都市文明做了深入的觀察。他在給他的雙親的信中寫道:「我努力工作並不是僅僅為了拍照,而是為了在我的美國照片中給出一種觀點。——美國是一個有趣的國家,但這里有許多我不喜歡並且絕對不會接受的事物。我也試著在照片中展示這些」。經過兩年時間的拍攝,他從兩萬多張底片中選出了83張照片結集為一本名為《美國人》的攝影集。但這本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攝影集首先是在法國出版的。

1958 年出版的法文版《美國人》並不像後來於1959年在美國出版的英文版那樣具有一本正規的攝影作品集的形式。法文版《美國人》的基本樣式是左面登載如西蒙娜 ·德·波伏娃、亞伯拉罕·林肯、安德烈·莫洛亞、約翰·斯坦貝克、亨利·米勒等這樣的古今名人所寫的「美國及美國人論」,同時還登載了大量的有關美國的各種各樣的圖表與統計數字。而書的右面才是由羅伯特·弗蘭克拍攝的美國照片。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僅僅把他的《美國人》看成是攝影史上的偉大成就似乎有低估了他的作品的危險。他的這一作品實際上可說是一種特殊的文化批評。1959年,《美國人》出版了美國版。此書剛一露面,即受到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技術至上論者認為他的照片在技術上尚未合格,許多照片焦點不實,構圖不嚴謹,而一些保守派衛道士則認為他無視美國的「光明」,以一種充滿惡意的眼光拍攝了美國,激烈者甚至給他貼上「共產主義」、「反美」的標簽。然而,時間已經證明,他的《美國人》已經成為圖示處於拜金熱潮與冷戰恐懼下的美國人的焦慮、不安、冷漠、疏離的最好圖像。他的照片直如一種先知般的影像預言,道破了美國的精神荒蕪的實相,使1950年代美國的光明、自信與歡樂顯出一種病態。

《美國人》出版後,弗蘭克開始轉向了電影拍攝。他拍攝的一系列電影極具實驗性質,成為當時反主流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直到1972年,他才出版了第二部攝影作品集《我的手的詩》,這是由東京的一個名叫元村和彥的人出版的。從那時起,他開始逐漸地與攝影再次握手。但也重現江湖時,攝影風格已經大變。他的作品形式不是以前的獨幅照片形式,而是電影膠片中的幾個連續畫面的組合,畫面中還加上了一些意味曖昧的文字,影像趨於神秘封閉,顯示了他對攝影的一些新思考。1969年,他離開紐約移居到加拿大的諾瓦·斯科迪亞。1985年,德國攝影協會授予他恩里希·薩爾蒙獎,表彰他對攝影的傑出貢獻。1990年,他將自己的大量底片(三千多卷)、小樣、工作照、展覽照片等捐贈給華盛頓國立美術館。華盛頓國立美術館為此設立了「羅伯特·弗蘭克收藏」。1994年,華盛頓國立美術館舉辦了名為《搬出》(Moving Out)的羅伯特·弗蘭克回顧展,為這位現代攝影的「教父」的藝術生涯作了全面總結。弗蘭克的獨特的影像攝影已經成為當代攝影最肥沃的精神養料,已經並正在給後來者以不斷的豐潤滋養。

弗蘭克說:「我只是不斷地拍攝照片,不斷地尋找」。他以自己的纖細敏感的心靈去感應、邂逅都市的神秘。他認為攝影的「作用是傳達(現實)的本質、形態與氣氛。當這些要素很好地平衡時,被攝體的魅力與本性就浮現了」。他似乎讓人感到他的責任就是呈現籠罩在被攝物表面之下的神秘性,給生活以一種新的視覺啟示。他用自己的作品告訴我們,攝影家可以以「自然的眼光」去發現在現實中偶然探頭的、只與個人經驗有關的「偶然的真實」是一種多大的幸福。

⑤ 弗蘭克·阿巴內爾的人生經歷

第一眼看到弗蘭克·W·阿巴內爾的時候,你恐怕很難將「20世紀最非凡騙子」這個稱號和他聯系在一起。54歲的他臉上掛著迷人的微笑,正派而又和善。但在30多年前,他卻是讓FBI頭痛不已、行騙無數的「超級大騙」。
圖片:電影中的萊昂納多形象百變,但也只是阿巴內爾的縮影。
現實中的阿巴內爾是紐約一間文具店老闆的兒子,母親是法國人,1965年16歲的他因父母離異而離家出走。住在紐約一間旅館中的時候,他偶然認識了幾名機組乘務人員,被他們的颯爽英姿所迷住,從此立志當一名飛行員———但是他可不想花功夫去上飛行課———那未免太勞神了。他不知道從哪兒弄來一套制服,再偽造一套證件,「飛行員」生涯就此展開。不久之後,他冒充泛美航空公司的飛行員周遊了50個州、20多個國家。如果飛機上的乘客知道飛行員中有他這么一位冒牌貨的話,不把膽嚇破才怪!
阿巴內爾後來很快就意識到,如果你的表演足夠逼真,人們幾乎可以相信任何事情。因此他的膽子也越來越大。後來他又偽造了醫學院文憑,稱自己是一家醫院的夜班主管;再後來,他又搖身一變成了路易斯安納州大法官的助理。 不能向任何人說出真相
阿巴內爾說,騙子的生活是孤獨的,因為你不可能對其他任何人說真心話。有一次,阿巴內爾實在寂寞難耐向一個女朋友袒露了自己的真實身份,結果,他女朋友立馬就向警方報了警,他只好逃之夭夭。回憶起這段不了情緣,阿巴內爾依然惆悵不已:「我認識那麼多人,只對她說過真話,但是她卻背叛了我。我當時還是個小毛孩,你讓我能咋想?『看,這就是說真話的下場!你不能向任何人說出真相,如果你不是個醫生不是飛行員不是律師,他們也不會對你另眼相看!』打那之後,我誰都不敢相信了。」 「嘿!弗蘭克!」
各種各樣的偽造身份讓他有機會填寫假支票詐騙了超過250萬美元的現金。為此,他被FBI列為頭號通緝犯———有史以來年紀最小的頭號通緝犯,在追捕他的聯邦探員口中,他是一個外號「天行人」的通天大盜。法網恢恢,疏而不漏,21歲的他終於被FBI抓獲。
值得一提的是,真實生活中阿巴內爾被捕的過程和電影版完全不同。實際情況是,當時阿巴內爾正藏身紐約。一天,兩名正在快餐店裡吃熱狗的便衣偵探無意中瞥見店外有個人和他們追蹤多日的阿巴內爾長得非常像,但又不敢確認。一偵探情急生智,扯開嗓門大喊一聲:「嘿!弗蘭克!」
聽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阿巴內爾下意識地一回頭,就此中招。曾騙過數百人的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最後
被這么傳統老套的伎倆給騙了。談及往事,阿巴內爾自嘲地說:「這個例子可以證明,再精明的人有時也會犯很低級的錯誤。」 FBI調查小組的約瑟夫·謝伊花費數年時間尋找弗蘭克。事實上,他調查了多年才弄清楚的是,弗蘭克不是一個成人,實際上是一個孩子。僅4個月,弗蘭克搬到法國乳木果,FBI就確定了弗蘭克斯位置。顯然,他的空姐前女友認出了他被通緝的海報,並立即通知了法國警方,聯系了FBI。他們最終找到正在購物的弗蘭克,在他家附近的一家雜貨店。他們立即逮捕了他,把他關押在蒙彼利埃派出所。經過短暫的審訊,弗蘭克承認,但拒絕透露任何關於他的罪行的具體信息。
在幾天後,弗蘭克在法國一家法院受審,包括欺詐被判有罪數項指控。在臭名昭著的監獄,他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但最終只有6個月的刑期服務。後來,他被引渡到美國,弗蘭克被認定有罪,判處十二年有期徒刑。宣判後,他被發回聯邦弗吉尼亞州聖彼得堡矯正機構。 26歲時,他獲得提前假釋,在大牢里呆了5年。他被釋放後,弗蘭克曾做過許多低報酬的工作,但時間都很短。弗蘭克試圖隱瞞他是一個有前科的人,因為如果他們知道了真相,僱主是不會僱用他的。然而,他的僱主最終會了解真相,並立即解僱他。一段時間後,弗蘭克開始感到沮喪,因為他了解他的才華。他必須找到一個方法來推銷自己。令人驚訝的是,捕獲弗蘭克的人給他提供了第二次機會。美國聯邦調查局需要利用他的經驗和知識,以便更好地逮捕罪犯。弗蘭克開始講課是免費的,他們意識到,他不得不以某種方式償還他對社會的債務。
弗蘭克一直是他創建公司的顧問,在全球數百研討會上演講,並繼續免費向聯邦調查局提供他的服務。至目前為止,弗蘭克是世界上最權威的文件欺詐研究者,包括支票詐騙,偽造和貪污。此外,他還出版了幾本書籍,手冊和文章,並設計了世界各地的企業都採用了安全支票。

⑥ 請問 利利弗蘭克 寫的小說 東京塔 大概講的是什麼

書中圍繞著「我」「母親」「父親」三人間的微妙關系來敘寫情感,從地域上小時候媽媽和爸爸因為情感問題分隔兩地,一個在福岡,一個在小倉,而「我」被和藹的母親帶大。長大後自己就到了東京工作,最後把「媽媽」接過來住,直至後來「媽媽」在東京病逝。從時間上從我小時候爸媽之間鬧矛盾一直寫到「媽媽」病逝後。總之寫出了一個平凡母親的偉大之處。

⑦ 翻譯下面一段話

弗蘭克和約瑟夫各擁有人造首飾的工作和接近,在墨爾本其他零售商店。約瑟夫賣掉了他的生意弗蘭克和約定的,為十年,他不會只,或作為合作夥伴,或者作為雇員,在從事實際的貿易在亞洲或仿製首飾,英國,法國,美國,俄羅斯和西班牙,
或在25德國或奧地利的首都英里半徑。約瑟夫在巴黎設立了12個月後出售給弗蘭克對手公司。弗蘭克現在想知道他是否可以起訴約瑟夫。你會建議弗蘭克?
這個問題需要討論的剋制的商業合約的銷售情況。這是合法的一個企業的買主,要求供應商同意在這種情況下的一些貿易條款限制。如果供應商是完全可以設置在附近購買新的業務,
那麼這將影響和削弱了非常友好的業務買方購買了。
這個問題將在這些類型的情況下解決的是什麼時間,什麼距離構成合理的保障。正如上面建議(在先前的問題),這將不同案件的情況。
這一案件的事實是基於Goldsoll v高盛。法院,在這種情況下,發現在這樣一個龐大的分銷網路方面,貿易限制是與人造首飾合理的,但與「真正的」珠寶不合理。在這種情況下,
有可能切斷從貿易條款限制真正的珠寶,仍然離開合同的其餘部分完好無損。

⑧ 關於一群罪犯逃獄而且裡面有人名叫弗蘭克,這是哪部電影中的情節

片名《逃獄》

《逃獄》是由Rupert Wyatt執導的影片,布賴恩·考克斯等參加演出。述了已經62歲的美國老牌演員布萊恩·考克斯將在這部英國電影中奉獻其從影以來最精彩的一次演出。

片中與布萊恩·考克斯搭戲的均是英國籍演員,影片的故事就發生在英式監獄里,許多行動也將在地下倫敦的隧道、下水道和地下河間展開。整部影片的風格灰冷陰沉。

(8)約瑟夫弗蘭克現代小說中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一眨眼,被判終身監禁的弗蘭克(布萊恩·考克斯 Brian Cox 飾)已經在鐵窗後頭待了14個年頭了,相比起外面的世界,鐵窗後面的生活對於他來說反更加熟悉和親切。

女兒吸毒過量被送進醫院的消息猶如一枚重磅炸彈讓弗蘭克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雖然女兒和自己的關系日漸疏遠,但愛女心切的他還是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越獄。

萊尼(約瑟夫·費因斯 Joseph Fiennes 飾),布羅迪(利亞姆·坎寧安 Liam Cunningham 飾)和蘭斯(多米尼克·庫珀 Dominic Cooper 飾)先後加入了弗蘭克的越獄計劃當中,盡管計劃制定的十分美好,但實際實行起來卻問題多多。面對來自多方面的阻力,弗蘭克一行人最終逃出生天...

⑨ 貓鼠游戲原型人物是誰

《貓鼠游戲》的原型人物是弗蘭克·阿巴內爾。弗蘭克·阿巴內爾是一名美國的安全顧問,他早年的時候以騙術聞名,他曾經用過很多身份行騙。如冒充身份、偽造支票等,他16歲開始出道行騙,在五年的時間內,他於26個國家偽造了250萬元的支票,因此被多個國家通緝。

在他被通緝的時候,自稱冒充過不下於8個身份,如教師、牙科醫生、美國聯邦監獄管理局工作人員等,而且他在拘留所曾經逃走過兩次,而且這些都是在他21歲之前的事情。弗蘭克·阿巴內爾的被捕和一個人有著很大的關系,那就是他的空姐前女友。



(9)約瑟夫弗蘭克現代小說中擴展閱讀:

被捕經歷

FBI調查小組的約瑟夫·謝伊花費數年時間尋找弗蘭克。事實上,他調查了多年才弄清楚的是,弗蘭克不是一個成人,實際上是一個孩子。僅4個月,弗蘭克搬到法國乳木果,FBI就確定了弗蘭克斯位置。顯然,他的空姐前女友認出了他被通緝的海報,並立即通知了法國警方,聯系了FBI。

他們最終找到正在購物的弗蘭克,在他家附近的一家雜貨店。他們立即逮捕了他,把他關押在蒙彼利埃派出所。經過短暫的審訊,弗蘭克承認,但拒絕透露任何關於他的罪行的具體信息。在幾天後,弗蘭克在法國一家法院受審,包括欺詐被判有罪數項指控。

熱點內容
有蕭晨的都市小說 發布:2025-09-18 11:32:36 瀏覽:144
女主重生小說古代完結 發布:2025-09-18 11:31:38 瀏覽:80
一部武俠小說主角叫做王動 發布:2025-09-18 11:30:58 瀏覽:737
懶人聽書會員可以聽精品嗎 發布:2025-09-18 11:23:27 瀏覽:860
男主殺了女主媽媽的現代小說 發布:2025-09-18 11:21:59 瀏覽:354
經典校園小說排行榜完結版 發布:2025-09-18 11:05:55 瀏覽:450
免費玄幻小說完結最佳女婿 發布:2025-09-18 09:42:40 瀏覽:751
修真玄幻類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9-18 09:29:56 瀏覽:161
2018最好看的小說有肉 發布:2025-09-18 09:12:05 瀏覽:429
有沒有抽獎穿越系統類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9-18 08:48:43 瀏覽: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