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祥子現代小說的開端
① <<駱駝祥子>><<朝花夕拾>>的內容簡介
《朝花夕拾》簡介(魯迅 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
本書為魯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憶散文的結集,共十篇。前五篇寫於北京,後五篇寫於廈門。最初以《舊事重提》為總題目陸續發表於《莽原》半月刊上。一九二七年七月,魯迅在廣州重新加以編訂,並添寫《小引》和《後記》,改名《朝花夕拾》,於一九二八年九月由北京未名社初版,列為作者所編的《未名新集》之一。一九二九年二月再版。一九三二年九月第三版改由上海北新書局重排出版。書的封面為陶元慶所繪。
這十篇散文,是「回憶的記事」〔《三閑集•〈自選集〉自序》〕,比較完整地記錄了魯迅從幼年到青年時期的生活道路和經歷,生動了描繪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畫面,是研究魯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當時社會的重要藝術文獻。這些篇章,文筆深沉雋永,是中國現代散文中的經典作品。
本書中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藤野先生》、《范愛農》等篇被選入中學語文課本。
《朝花夕拾》目錄:
小引 狗•貓•鼠 阿長和《山海經》 二十四孝圖 五猖會 無常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父親的病 瑣記 藤野先生 范愛農 後記
《朝花夕拾》中的第一篇文章《狗•貓•鼠》核心內容表現了魯迅對貓的厭惡和仇視,媚態的貓實際上是以物喻人,不僅指現代評論派的資產階級文人,也勾勒了一切反動黑暗勢力的共同特徵。
長媽媽是魯迅兒時的保姆,《阿長與〈山海經〉》就是集中寫她的一篇,這是一個善良朴實而又迷信、愛嘮叨、「滿腦子是麻煩的禮節」的女性。但她竟辦成了別人辦不成的事情,那就是給童年魯迅買來了他夢寐以求的書——《山海經》。
《二十四孝圖》是《朝花夕拾》里的一篇重要作品,表現了魯迅對白話文的堅決捍衛和對封建孝道的猛烈抨擊。
魯迅在《無常》中,用非常生動的筆觸,活靈活現地描繪了一個迷信傳說中的勾魂使者——無常的形象,魯迅對他顯露出難以掩飾的贊美和喜愛之情。
在魯迅早年好友中,范愛農是很重要的一位。在《朝花夕拾》的最後一篇專門記敘了與他的交往和他的不幸遭遇,標題叫《范愛農》。此人勤奮正直、孤標傲世。作者通過對他的回憶,揭露了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
《五猖會》記敘了迎神賽會的習俗,揭露了封建教育制度對兒童的摧殘。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生動描寫了塾師壽鏡吾的形象,他是魯迅的第一個啟蒙老師。
《父親的病》敘述了父親生病長期治療的過程中,對庸醫誤人表示出了深深的憤慨,是魯迅開啟維新思想的開端,使他以後東渡日本想要學醫救國。
《藤野先生》是作者懷抱學醫救國的思想東渡日本遇到的一位老師,這位老師正直熱情,激勵魯迅投入新的戰斗。
《瑣記》記敘作者家道衰落後,飽受世人的冷眼而終於走上了與封建主義決絕的道路。
《駱駝祥子》簡介
長篇小說《駱駝祥子》是中國現代著名愛國作家、人民藝術家,也是少數民族作家中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老舍(1899~1966)的代表作。
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人。他出生於北京城一個貧民家庭,在北京底層市民的生活環境中長大。1924年,老舍赴英國相田任漢語教師,一直工作到1929年。在那裡,他閱讀了大量西歐文學名著,並開始了小說創作。初期的作品,如《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二馬》等,幽默中含有諷刺,頗近於英國作家狄更斯的筆致,但誇張有時略嫌失度,幾乎跌入油滑。然而,對於老舍來說,初期的創作是不可缺少的練筆,到了三十年代,他的創作漸趨成熟,終於在1936年推出了自己的重頭戲《駱駝祥子》。
《駱駝祥子》講述的是舊中國北平城裡一個人力車夫祥子的悲劇故事。祥子來自鄉間,日益凋蔽衰敗的農村使他無法生存下去,他來到城市,渴望以自己的誠實勞動,創立新的生活。他試過各種工作,最後選中拉洋車。這一職業選擇表明祥子盡管離開了土地,但其思維方式仍然是農民的。他習慣於個體勞動,同時又渴望有一輛像土地那樣靠得住的車。買車,做個獨立的勞動者,「這是他的志願,希望,甚至是宗教」,城市似乎給了祥子實現志願的機遇,經過三年奮斗,他買上了車,但不到半年,竟被人搶去;但祥子仍然不肯放棄擁有自己的一輛車的夢想,盡管他對自己的追求不無懷疑,幾度動搖,但仍然不斷振作起來,再度奮斗。應該說,祥子以堅韌的性格和執拗的態度與生活展開搏鬥,構成了小說的主要情節內容。而搏鬥的結局,是以祥子的失敗告終的,他終於未能做成擁有自己一輛車的夢。這部小說的現實主義深刻性在於,它不僅描寫了嚴酷的生活環境對祥子的物質剝奪,而且還刻畫了祥子在生活理想被毀壞後的精神墮落。「他沒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去了。」一個勤勞善良的農村青年,就這樣被改塑為一個行屍走肉般的無業遊民。
祥子的悲劇,是他所置身的社會生活環境的產物。小說通過祥子周圍人物及人際關系的描寫,真實地展現了那個黑暗社會的生活面目,展現了軍閥、特務、車廠主們的丑惡面目,以及由他們織成的統治之網對祥子們的壓迫與被壓迫關系的一種變形反映。小說並沒有迴避祥子與虎妞之間的本能慾望與一點點相互依戀之情,但同時也深刻地描寫到,即使是這樣的男女之情,也同樣建基於金錢利益關系之上,所以虎妞要始終把錢拿到自己手上,「錢在自己的手中,勢力才在自己身上。」虎妞與祥子的結合,無疑加劇了祥子的悲劇。
《駱駝祥子》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具有重要位置。五四以後的新文學,多以描寫知識分子與農民生活見長,而很少有描寫城市貧民的作品。老舍的出現,則打破了這種局面,他以一批城市貧民生活題材的作品,特別是長篇《駱駝祥子》,拓展了新文學的表現范圍,為新文學的發展提供了特殊的貢獻。
祥子老家在鄉間,十八歲時,父母去世,他便跑到北平來賺錢謀生。帶著鄉間小夥子的健壯、木訥、勤快與誠實,賣力氣換飯吃的事做過不少,最後他認定,拉車是件最好掙錢的活兒。當他拉著租來的新車,就下定決心,一定要攢錢買一輛自己的車。
祥子省吃儉用,不吸煙,不喝酒,不賭錢,終於在三年中間湊足一百塊血汗錢,買了一輛新車。祥子感到生活充滿了希望,拉車也拉得越來越起勁兒。但好景不長,北平城外軍閥混戰,大兵到處抓人抓車。有一天,祥子為了多掙兩塊錢,抱著僥幸心理拉客出城。不料走到半路,連人帶車被十來個兵捉去。他在兵營里只好每天給大兵們扛行李,挑水燒水喂牲口。他心疼那輛自己用血汗掙來的車。後來大兵們吃了敗仗,祥子乘黑從兵營里偷跑回來,還順手拉了三匹大兵撤退時落下的駱駝,把它們賣了三十五塊錢,從此他就有了「駱駝祥子」的外號。
祥子沒有家,他就住在劉四爺老闆的車廠里。劉四爺開的車廠有六十多輛車,女兒虎妞協助他管理。虎妞是個三十七八歲的老姑娘,長得虎頭虎腦,像個男人一樣。劉四爺管外,虎妞管內,父女倆把人和車廠治理得鐵桶一般。祥子對車有一種特殊的喜好,平時也不願閑著,擦車、打氣、曬雨布、抹油……幹得高高興興。因此有時祥子雖然不拉劉四爺的車,劉四爺仍允許他一直住在廠里。一天晚上,虎妞誘使他喝酒,然後和祥子睡了一夜。祥子清醒後十分憋悶,並開始竭力躲避她,恰逢老主顧曹先生要他拉包月,祥子便歡天喜地地搬到曹宅住。
不料,虎妞在褲腰裡塞了個枕頭,挺著肚子說是已懷了祥子的孩子,威脅祥子和她結婚。祥子只好聽從她的擺布。
曹先生的社會主義言論引起偵探特務的注意,他只得遠走避難。他讓祥子回家送信,結果,祥子被孫偵探敲詐去了他的全部積蓄,買車的計劃又一次破產了。祥子沒有別的路,只好又回到車廠。劉四不能容忍自己的女兒和臭拉車的勾搭,迫使女兒作出抉擇。虎妞堅持選擇祥子,劉四就立即與虎妞鬧翻,並把祥子攆出門去。虎妞要祥子向劉四告軟服輸,他不肯。於是虎妞索性自己租房子、雇花轎,嫁給了祥子。她用私房錢以低價給祥子買了鄰居二強子的車。
不久虎妞真的懷孕了。樣子拚命拉車幹活賺錢,勞累病倒,把虎妞的積蓄也用光了。二強子的女兒小福子也幫忙做點家務。虎妞由於難產死去了,為了置辦虎妞喪事,祥子賣掉了車。小福子對祥子有情有意,祥子也很喜歡她,可負不起養她兩個弟弟和一個醉爸爸的責任。他對小福子說:「等我混好了,一定娶你。」他又找了一個車廠,拉車去了。曹先生避難回來,要祥子再來拉包月,還答應他把小福子接來同住。但小福子卻已經被賣進妓院,後來自盡了。祥子在街上失魂落魄,終於完全墮落。他吃、喝、嫖、賭,還染上淋病,而且變得又懶惰又滑頭,還做出賣朋友的事。他沒有回到曹先生家,最後靠給做紅白喜事的人打雜來維持生計,祥子走到了自己的末日。
② 駱駝祥子這篇小說的基本線索是什麼
駱駝祥子》的結構是以祥子遭遇的一系列事件為主幹,一線串珠地組織構思,安排情節,顯得不枝不蔓,緊湊集中,落筆謹嚴,布局妥帖,使祥子的性格在廣闊的社會環境和人際關系中得以充分展開。
以祥子的「三起三落」為發展線索,以他和虎妞的「愛情」糾葛為中心,兩相交織,單純中略有錯綜。將祥子買車所遇到的一系列事和他與虎妞婚姻的喜悲劇一件件地串連起來。
《駱駝祥子》是人民藝術家——老舍(舒慶春)所著的長篇小說,描述了20世紀20年代軍閥混戰時期人力車夫的悲慘命運。祥子是舊社會勞苦大眾的代表人物。
(2)托祥子現代小說的開端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駱駝祥子》中的背景世界是黑暗的、畸形的、失衡的中國舊社會,人民過著貧苦的生活,祥子只是廣大勞苦大眾的代表。他們雖然有了一定的自由,但不得不為生計而奔波,貧窮又剝奪了他們手頭僅有的可憐的自由。
作品賞析
祥子的一生,反映了20世紀20年代中國破產農民在「市民化」過程中的沉淪,因而祥子的悲劇不僅僅是他個人的悲劇,而是包含著更為深刻的文化和時代因素。
作者帶著對民族、文化的出路的關切來剖析祥子的命運,既從傳統文明中的積極因素出發批判現代畸形文明的負面效應,為傳統美德的淪落而痛惜,又不滿於祥子身上所積淀的民族文化的劣根性,既詛咒那個「把人變成鬼」的黑暗的社會和制度,又痛心於無知、愚昧的善良民眾在病態的舊社會的墮落
③ 駱駝祥子中一開始祥子是怎樣的人,結合小說內容回答
祥子來自農村,剛到到城市的他,老實,健壯,堅忍,如同駱駝一般。他自尊好強,吃苦耐勞,憑自己的力氣掙飯吃。從他一心想擁有自己的車,並為之奮鬥上可以看出,他是個對未來充滿希望嚮往的人。有自己的奮斗目標。但是他的理想太單純了,因為他沒看清這個社會的陰暗面,所以導致後來三起三落,墮落成市井奸詐小人。所以我認為起初的他又是單純的。
④ 小說《駱駝祥子》原文的結尾
高媽給他拿出兩塊錢來:"太太給你的,囑咐你快吃點葯!"
"是了!謝謝太太!"祥子接過錢來,心裡盤算著上哪兒開發了它。高媽剛一轉臉,他奔了天橋,足玩了一天。
慢慢的把宅門都串凈,他又串了個第二回,這次可就已經不很靈驗了。他看出來,這條路子不能靠長,得另想主意,得想比拉車容易掙錢的主意。在先前,他唯一的指望便是拉車;現在,他討厭拉車。自然他一時不能完全和車斷絕關系,可是只要有法子能暫時對付三餐,他便不肯去摸車把。他的身子懶,而耳朵很尖,有個消息,他就跑到前面去。什麼公民團咧,什麼請願團咧,凡是有人出錢的事,他全乾。三毛也好,兩毛也好,他樂意去打一天旗子,隨著人群亂走。他覺得這無論怎樣也比拉車強,掙錢不多,可是不用賣力氣呢。
打著面小旗,他低著頭,嘴裡叼著煙卷,似笑非笑的隨著大家走,一聲也不出。到非喊叫幾聲不可的時候,他會張開大嘴,而完全沒聲,他愛惜自己的嗓子。對什麼事他也不想用力,因為以前賣過力氣而並沒有分毫的好處。在這種打旗吶喊的時候,設若遇見點什麼危險,他頭一個先跑開,而且跑得很快。他的命可以毀在自己手裡,再也不為任何人犧牲什麼。為個人努力的也知道怎樣毀滅個人,這是個人主義的兩端。
《駱駝祥子》是人民藝術家——老舍(舒慶春)所著的長篇小說,描述了20世紀20年代軍閥混戰時期人力車夫的悲慘命運。祥子是舊社會勞苦大眾的代表人物。
⑤ 《駱駝祥子》 1、小說開始為什麼要大量描寫北京車夫的景象
《駱駝祥子》。小說開始為什麼要大量描寫北京車仆的景象?因為他是為了這個主任工作鋪墊,所以他描寫的是,車夫。
⑥ 駱駝祥子小說開端交代北平的人力車夫分幾派的特點,有何用意
這是作者想交代一下祥子在當時的人力車夫群中是處於什麼位置的人。
祥子所處的階層在當時是人力車夫。但是人力車夫的也分為了上中下好幾種。
祥子所處的地位是屬於上等的人力車夫。雖然他不拉外國人的活兒,但是祥子拉車技巧和他的拉車的熟練程度以及他的做派都說明祥子是屬於一等車夫的那種形象。祥子地位是蒸蒸日上。
祥子吃虧就吃虧在捉嘴笨腮沒有文化。
如果祥子有文化,會幾句外語,他在外國使館門前拉一些外國人和外國的小姐太太們。那將會收入頗豐。
外國人不會像拉普通的散座只是給毛八分錢。外國人一般出手比較闊綽。
祥子在人力車夫裡面屬於出類拔萃的人物。
祥子買上車以後,這種形象還是被他自己給毀了。
他有些利令智昏,被眼前的安靜沖昏了頭腦,錯誤的判斷了形勢。也經不住別人對他恭維的幾句,為了兩塊錢的高車費鋌而走險,把車拉到清華,還沒有到地目的地就被搶了車,人被抓了壯丁。
這是祥子最慘痛的教訓。
⑦ 駱駝祥子從小說開端對車夫的介紹,你對那個時代的車夫有了什麼了解
駱駝祥子從小說開端對車夫的介紹,你對那個時代的車夫有了了解如下:
祥子在當時的人力車夫群中是處於什麼位置的人。
祥子所處的階層在當時是人力車夫。但是人力車夫的也分為了上中下好幾種。
祥子所處的地位是屬於上等的人力車夫。雖然他不拉外國人的活兒,但是祥子拉車技巧和他的拉車的熟練程度以及他的做派都說明祥子是屬於一等車夫的那種形象。祥子地位是蒸蒸日上。
祥子吃虧就吃虧在捉嘴笨腮沒有文化。
如果祥子有文化,會幾句外語,他在外國使館門前拉一些外國人和外國的小姐太太們。那將會收入頗豐。
外國人不會像拉普通的散座只是給毛八分錢。外國人一般出手比較闊綽。
祥子在人力車夫裡面屬於出類拔萃的人物。
祥子買上車以後,這種形象還是被他shu己給毀了。
他有些利令智昏,被眼前的安靜沖昏了頭腦,錯誤的判斷了形勢。也經不住別人對他恭維的幾句,為了兩塊錢的高車費鋌而走險,把車拉到清華,還沒有到地目的地就被搶了車,人被抓了壯丁。
⑧ 駱駝祥子什麼時候開始寫的,完成是什麼時候
駱駝祥子
長篇小說《駱駝樣子》是中國現代著名作家老舍1899~1966的代表作.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人.他出生於北京城一個貧民家庭,在北京底層市民的生活環境中長大。1924年,老舍赴英國相田任漢語教師,一直工作到1929年。在那裡,他閱讀了大量西歐文學名著,並開始了小說創作.初期的作品,如《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二馬》等,幽默中含有諷刺,頗近於英國作家狄更斯的筆致,但誇張有時略嫌失度,幾乎跌入油滑。然而,對於老會來說,初期的創作是不可缺少的練筆,到了三十年代,他的創作漸趨成熟,終於在1936年推出了自己的重頭戲《駱駝祥子》。
《駱駝祥子》講述的是舊中國北平城裡一個人力車夫祥子的悲劇故事。祥子來自鄉間,日益凋蔽衰敗的農村使他無法生存下去,他來到城市,渴望以自己的誠實勞動,創立新的生活。他試過各種工作,最後選中拉洋車。這一職業選擇表明祥子盡管離開了土地,但其思維方式仍然是農民的。他習慣於個體勞動,同時又渴望有一輛像土地那樣靠得住的車。買車,做個獨立的勞動者,「這是他的志願,希望,甚至是宗教》」城市似乎給了祥子實現志願的機遇,經過三年奮斗,他買上了車,但不到半年,竟被人搶去;但祥子仍然不肯放棄擁有自己的一輛車的夢想,盡管他對自己的追求不無懷疑,幾度動搖,但仍然不斷振作起來,再度奮斗。應該說,祥子以堅韌的性格和執拗的態度與生活展開搏鬥,構成了小說的主要情節內容。而搏鬥的結局,是以祥子的失敗告終的,他終於未能做成擁有自己一輛車的夢。這部小說的現實主義深刻性在於,它不僅描寫了嚴酷的生活環境對祥子的物質剝奪,而且還刻畫了樣子在生活理想被毀壞後的精神墮落。「他沒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去了。」一個勤勞善良的農村青年,就這樣被改塑為一個行屍走肉般的無業遊民。
祥子的悲劇,是他所置身的社會生活環境的產物。小說通過祥子周圍人物及人際關系的描寫,真實地展現了那個黑暗社會的生活面目,展現了軍閥、特務、車廠主們的丑惡面目,以及由他們織成的統治之網對祥子們的壓迫與被壓迫關系的一種變形反映。小說並沒有迴避祥子與虎妞之間的本能慾望與一點點相互依戀之情,但同時也深刻地描寫到,即使是這樣的男女之情,也同樣建基於金錢利益關系之上,所以虎妞要始終把錢拿到自己手上,「錢在自己的手中,勢力才在自己身上。」虎妞與祥子的結合,無疑加劇了祥子的悲劇。
⑨ 駱駝祥子第一章的主要內容
第一章:
介紹洋車夫祥子出場,也交代了祥子的背景和他的思想根源,他的夢想就是憑借自己的努力買上一輛屬於自己的車,通過個人奮斗走向生命的成功。
他善良,淳樸,盡管沉默木訥,卻不失為一個可愛的人。開頭他憑借自己的努力買上了第一輛車,他的人生拉開了序幕。
(9)托祥子現代小說的開端擴展閱讀
《駱駝祥子》第一章第1至第6自然段描繪出了一幅老北平洋車夫生活的風俗畫卷,同時給出了主角祥子出場時的初始狀態:他是個洋車夫,但他是個高等洋車夫。
第一章第5自然段中,作者概括洋車夫的生活為「死亡之路」,其中的「死亡」與「黑暗」主要體現在老年車夫身上(後文中會有一次典型體現),而老年又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作為洋車夫的祥子的命運註定是「黑暗」「不幸」的。
可是初登場時的祥子的生活並非全然沒有一絲亮色,祥子在洋車夫這個苦行當中卻是最上等的,是年輕力壯的「高等車夫」——根據第2自然段中交代的,「這樣的車夫的希望大概有兩個:或是拉包車。
或是自己買上輛車......」因此「高等車夫」的身份使祥子必然以「擁有一輛自己的車」為希望,而這希望的屢次落空和最後身份的下跌更能突顯出人物命運的悲慘。
9-12自然段對主人翁祥子進行了一次外貌和性格上的概括描寫。交代了祥子的出身:來自鄉間、早年失去雙親、18歲就進了城。祥子的性格特點總結起來就是:不怕吃苦、沒有一般洋車夫的惡習(重要,這一點在後文中出現了變化)、堅壯、沉默,而又有生氣。
第9自然段中除概括了祥子作為洋車夫的命運是「不幸」的外需要重視作者的另一個表述:他彷彿就是在地獄里也能做個好鬼似的。
這句話看似虛寫,實為實寫——人物生活的環境不就是「地獄」一般嗎?洋車夫過的不就是「鬼」一般的生活嗎?而一個尚不沾染惡習的祥子不就是地獄中僅存的「好鬼」嗎?
緊隨而來的問題就是——一個地獄般的環境,又能容得下幾個人不做惡鬼作好鬼呢?後文以祥子的一生解答了這個疑問,答案也是可想而知的。
祥子高等洋車夫的身份決定了後續情節的起因是祥子要擁有一輛自己的車。第16自然段交代了擁有一輛自己的車有多麼地困難:他只要有一百塊錢,就能弄一輛車。猛然一想,一天要是能剩一角的話,一百元就是一千天,一千天!
第17-18自然段則略寫了祥子掙到第一輛車的艱辛:整整的三年,他湊足了一百塊錢!
第20自然段中對人與車的關系概括需要引起重視,解釋了後文中努力得到洋車和屢次失去洋車為何會對祥子的性格發展造成如此巨大的影響: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今天買上了新車,就算是生日吧...車既是自己的心血,簡直沒什麼不可以把人與車算在一塊的地方。
第22-23自然段作為小說開端的最後兩個自然段,交代了祥子樸素的生活希望,更以一句「希望多半落空」為後文奠定了基調、設置了懸念——在分析小說開端的技巧時務必應該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