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小說節奏
⑴ 新手寫校園類小說要注意些什麼
開始寫小說要先將大綱列出
大綱一般不需要詳細描寫 僅僅要把大事件寫出來
1、文筆2、故事(要有新意)3、世界觀4、宣傳5、選材6、角色設定(角色設定不要大眾化的主角臉+主角光環) 作為新人寫作缺一不可。最後寫出故事的大致發展最後的結局設定
你要是對於世界觀、情節方面想要收獲建議可以來找我(私信QQ都成)
現在寫小說的目的大概有二,其一是商業目的、其二是個人愛好。後者很難被推廣。因為其非專業性、和面向群體使之大受限制。
需要注意的:
2、細節描寫處理不夠
3、人物描寫加強5、節奏掌握的不好6、文筆有待提升
7、略有啰嗦8、劇情過密集 9、鋪墊太少10、詞不達意
校園類小說
要單純一點,感情要稚嫩,不能太悲傷 主角、配角設定。情節設定,矛盾沖突,起因,經過,結果。
搜集相關資料。注意語言上的修飾,情節氣氛上要有烘托。
⑵ 推薦一個關於都市、穿越、校園、養成、美女、節奏比較慢的小說,要完本的。
《重生之心動》這個也還可以
⑶ 青春校園小說簡介
最近在紅袖添香中文網看了很多小說,是關於校園小說的,很不錯,介紹給你
希望你也能喜歡
1、《如果愛你》文 / 心亦思雨
三年前他和雲牧曾海誓山盟,他說:你是我心中噴薄的晨曦。三年後,當她回到相約的地點,他卻消失在茫茫人海……等待時,雲牧忽然想起了在那個用思念度過的三年支教的學校。學校不太大,建在一座山腳下,還使用著古老的瓦面教學樓,僅有的兩層的新教學樓也已顯示出斑駁陸離的歷史。而那裡的學生淳樸而真實,三十名同事們也和睦而熱情,冬天裡還會聚在一個小操場中間曬曬太陽,聊聊閑話。「現在想想,在那裡不用刻意打扮,不用化妝盒,三年裡只有素麵朝天的生活,那才是世外桃源式的生活呢!」雲牧想著想著,感喟不已。……「也不能因為一棵樹木就否定整片森林呀。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如果他還記得你的生日,如果他還默默地為你做著一切,那他心中一定還愛著你。如果愛你,不管中間經歷多大的困難,他最終也會來到你的身邊,如果愛你,不管要繞過多少曲折的路途,他也會用真愛溫暖你的心……」2、《男生宿舍遇見你》文 / shengemma
我怎麼這么倒霉啊!好不容易出國上大學,為什麼會是這樣。。當時申請的時候我寫得性別是「女」沒有錯啊!為什麼我要住在男生宿舍裡面?什麼?電腦弄錯了?!我這么一個標準的女人進入男人堆裡面,不是要被吃光了?!-------------他們是兄弟,為了一個女人不惜大打出手。為了愛的女人付出了全部。一個是優雅的,溫柔的,眼神可以把我融化的男人一個是兄弟會的老大,留戀在花叢中,但是只對她關心的男人我要何去何從?3、《王子你的愛沒帶走》文 / woshisrd
平常女子而已,卻碰見一個讓人頭痛不已的帥哥,其實長的也不怎麼樣,讓人見了就煩(女豬腳認為).更讓人頭痛的是把所有的秘密都揭出來.無奈.希望大家能夠給點面子捧捧場.4、《彼岸花何時開》文 / 楊月欣
妹妹楊月馨因為疾病16歲去世,雙胞胎姐姐楊月欣為了活著的很多人,決定以妹妹的身份繼續未完的人生。在高中生活中,一直和妹妹的男朋友歐陽西保持著戀人關系。由於陰差陽錯,誤認為歐陽西是自己的親哥哥。楊月欣帶著傷痛進入大學,遇到了北西,和北西之間插出了火花。然而,當她以為幸福就快來敲門時,所有的人,在一瞬間都變得面目全非了......高中的班主任,家裡的母親,尊敬的爸爸,從小到大的朋友,說愛她的北西,還有那個她一直虧欠著的歐陽西,以及逝去的妹妹......至始至終,所有的一切,似乎只有她一個人什麼都不知道。
5、《請你、心疼我。》文 / 自作多情終是傷
陳貞婧:一直用冷淡保護自己的她、真的堅強得讓人很心疼。伽夜:淡漠卻又不承認喜歡她的事實。伽宥:溫柔體貼、漂亮的陽光男生。張湘晴:很善良、很活潑的女生。李裝淑:愛妒忌、為了自己愛的而不惜犧牲一切代價。
⑷ 求:校園類型的小說~
《追愛酷總裁》文 / 杳小小
瘋狂的一夜,他不顧一切的將她占為己有,震盪身心的美好讓他像野獸般一次次不知魘足的索取。他不準她逃離,更不準男人接近她!
《再婚女人:甩掉合法老公》文 / 點空點
天雷地火的瞬間,她卻嘆息,我們離婚吧!去他的合法老公,她要甩掉他!可紅杏還沒出牆,就有一個外遇找上門幫她出牆!
《恃寵而嬌:指定娃娃王妃》文 / 笨袋袋
穿越還童成十歲的嫩娃娃,一不小心看到這美男出浴,結果他以負責為名,硬是指定她當他的娃娃王妃。他說:她總會長大!
《獨享豪門大亨》文 / 龍清譽
父親豪賭輸錢,將女兒賣給年近五十的老頭。一場意外讓她逃脫,卻不幸淪為兩個豪門魅男的爭奪品,遭受各種各樣的折磨與屈辱。
《總裁的冒牌新娘》文 / 吉祥夜
她,只是憎恨世上一切飆車的行為,偏偏在回家的路上被一個酒瘋子撞到,看他長得還人模狗樣,好心扶他一把,卻被他吃干抹凈。
《首領的情人》文 / 舒舞蕾
他的聲音,一如既往,溫柔帶著誘.惑,愉悅又帶著嘲弄,當他沉沉的喚出她的名字時,她知道,她再次成了他的玩物。
《穿越:暴王的棄妃》文 / 若兒飛飛
穿過來的當天晚上,她是別人設計的代嫁王妃,被那殘暴的七王爺打得遍身鱗傷,然後被趕到了破破爛爛的冷宮里。
《契約:難馴撒旦總裁(完)》文 / 紫伶兒
她被叔叔設計,跑錯了樓層,認錯了對象,沒膽看對方長什麼樣,情急之下,她不小心穿了他的衣服逃離酒店。
《杯具王妃》
遼宋紛爭,契丹完勝。不是說分享美女嗎?為何四個男人苦爭一個庸色女子
《魅上妖精皇後》
她以為她終會成為他的妃,卻陰錯陽差在他皇妹的身體里重生!下嫁王爺!
《總裁難消受》
「做我的女人!」他霸道的宣布。「你休想!」這是她的宣告
《前妻來襲(婚姻2)》
簽約出版 | 世間最兇猛的動物叫前妻。前妻究竟是什麼動物,對婚姻的殺傷性有多大
《風月:和月折梨花》 亂世之中,我是誰的妖嬈王妃?
《帝姬:風暖碧落》 最初,她是暗戀主人的小小侍女,而他是來府上做客的逍遙俠客。
《雲畫扇,紅淚未央》 當她用另一個身份到他的身邊,他能否認出她才是當年在梨樹下和他約定終身的女子
《美人妝:唯我獨妃》 當那個九五之尊向她敞開胸膛,撞上她迎風顫抖的長劍,一切,都變了。
《華清若水,花開盡》 連錦年,我曾經的駙馬,代替我的父皇坐上九五至尊的位置。
《楚宮傾城亂》 她一介小小的亡國妃子,卻被推到那個滅了自己國家,權傾天下的男人懷里。
《夜未央,美人舞》 洞房花燭夜,她卻想著如何謀害自己的夫君奪取他的江山!
《空姐日記》 《婚姻契約》 《darling,你還欠我一個微笑》 《瘦盡燈花》
升入三萬英尺的雲底,是誰在說我愛你
蘇橙橙以為,這些只是自己的一廂情願而已。她不過是一個人的單戀。
就是這種大智若愚,就像當初她安慰受傷的尹曉雪一樣。總是以為自己站在一個可以稱得上理智的高度上,可是愛情,哪一段愛情又是一個理智可以控制的呢?
她大抵也是因為上一段感情的傷才如此不敢愛也不敢表露吧。
狐狸的此篇日記還在繼續。很多讀者都在盼著結局,結局究竟會怎樣,我看到評論中很多人都在這樣問。可是我想說,結局固然讓人期待,可是當有一天結局有了,不論是喜是悲,都還是會讓人覺得失落的吧。
天空之城怎麼走——《婚姻契約》
我是在這個春天將要到來卻又忽然下起小雪的2月底,一個人躲在暖氣充足的客廳,放著久石讓的鋼琴曲《天空之城》,從第一章開始看這部看似很平淡很主流的《婚姻契約》的。可是卻看得不能慢下節奏。
文字上,可以說一點都不華麗,也並不出色。只能說,語句通順,並且十分口語化。情節上,從開始的一場有始無終的暗戀,到接下來的刻意相親,然後一紙契約就結了婚。這些都沒有什麼離奇,也不覺得出位。可是,為什麼,就是想一直看下去,一直地,跟著女主角的時間,一分一秒陪她走下去。陪著她忘記那個顏波,然後陪著她愛上這個顏波。直到挫骨揚灰。
或許沒有你想看的,這些書有些在紅袖添香的言情大賽看過,還不錯,不知適合你的喜好不...........
⑸ 誰能解釋一下什麼是小說的節奏
小說敘事產生的節奏大概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情節小說的節奏:
情節小說特指散文虛構作品,有「開始、發展、高潮、結局」,對敘事小說深入考察就會發現小說的節奏與文本時間、敘事時間的關系密切。敘事主體在創作中可以違背事情發展的本身節奏,這就形成了情節小說特殊的節奏。
2、非情節小說的節奏:
非情節小說主要有兩種:意識流小說和「現象本原」小說。意識流小說的節奏積淀在小說的心理結構中,這是一種心理節奏,發展速度較快。「現象本原」小說節奏點在 視點的轉換中實現,在轉換過程中,類似的事件重復出現,重復中節奏也就顯現出來了。
3、中國古典章回小說的節奏:
古典小說的節奏來源於 古人節奏化的時空觀念,即陰陽五行的觀念。
總的來說,小說的節奏形成有兩個因素:
1、內在因素:作者的情感;
2、外在因素:作者對小說的時空處理。
⑹ 有什麼精彩的青春校園小說
八分鍾的溫暖
再見冥王星
直到最後一句
。。。。。。。。。。。。。。。。。
以上都很不錯。。
⑺ 青春校園小說推薦
迷戀
惹我你就死定了
天使不曾離開
明若曉溪
天使街23號
麻雀要革命
狼的誘惑
那小子真帥
惡魔之吻
龍日一,你死定了
哆來咪發唆
局外人
璧花小姐奇遇記
214度惡龍王子
微微一笑很傾城(強烈推薦)
⑻ 請教校園小說的寫作手法
青春校園小說寫作技巧指導一、要善於以人物為本位,精心組織故事情節
任何小說,情節都是不可缺少的。
為什麼說情節不可缺少呢?情節在小說中,至少起了以下四個方面的重要作用:
①小說的各種材料,往往要通過情節發展的線索來組織,「合適的
情節能把那些雜亂無章的一大堆想法,觀察到的東西以及獲得的知識都編織來。」
②人物的性格,要通過情節來表現。只有隨著
情節的發展,人物的性格才能獲得體現和發展。
③小說的情節,往往負載著一定社會歷史的內容,小說的主題常常
要通過情節來表現。
④小說情節能引起讀者共鳴性情感和評價性情感,增強小說的近現
代小說,較多地摒棄了由敘述人完整描述故事的單一方法,往往打破故事情節的順序
結構。但各種技巧的運用,使作品依然保持了時序的連貫性和情節的完整性。即算是
表現「意識流」為主的心理小說,表面上時空顛倒,過去、現在、未來交雜無序,時
代氛圍、人物場所、具體環境穿插疊映。但根據小說人物的意識流向和事件的因果關
系,情節在變化中依然是完整一體的。
作家們寫小說,情節設置上一般呈兩種傾向:「強化」或「淡化」。
情節「強化」的小說,作者常常利用尖銳的、驚險離奇的情節來表現人物性格,作者
往往將人物放在尖銳、嚴酷的矛盾斗爭中加以磨煉和考驗,造成緊張、激烈、大起大
落的氣氛和戲劇性的高潮。這類小說,其好處是吸引人,扣人心弦。缺點是過分強調
巧合,多少喪失了一些真實感,讓人一看就是「戲」,太戲劇性了,往往喪失了生活
的開闊感和高瞻遠矚的距離感。有時候,過分強調情節,也會使人物在情節的安排下
無所作為,使人物性格難以表現。情節"淡化"的小說,不寫那麼多的巧合、偶然、生
死矛盾、巨大的懸念,而是力求寫生活本身的豐富多彩、平凡朴實,寫平凡中的意
義。
情節「淡化」的小說,其好處是保持了生活的自然本色,但處理不好,極容易寫得松
散乏味。嚴格說來,所謂「強化」、「淡化」,只是作者不同的美學追求,並不決定
作品本身的質量。好的情節,無論「淡化」或「強化」,都應作到真實、生動、寫出
人物性格,展示出一定的社會生活內容。
虛假的、老掉牙的故事,是誰也不願意看到的。膚淺的,脫離人物實際、不能反映社
會生活內容的情節,也是誰也不願意看的。
寫作小說,一般情況下,往往是從特定的生活感受出發的。作者在現實生活中,被某
些事件、某些人物打動了,覺得這些感觸,能夠寫成一篇小說,於是在此基礎上,提
煉出比較完整的情節。
寫作中,常見的提煉情節的方法有:
(一)依據主幹、充實血肉
作者在生活中發現某一事件,這事件比較完整,又有一定意義。作者對這樣的事件往往不作大的改動,而是充分調動自己的積累,來充實、豐富這一事件。
(二)改頭換面、更置關鍵
作者在生活中見到或聽到某個故事,覺得這故事很有意思,但某個具體環節還不夠理想,於是把這個故事稍加改動。
(三)移花接木、揉和綜合
作者將聽到或見到的許多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的人物、事件,通過加工、改造,將它們綜合成一個有機整體。
(四)依據情感,連綴片斷
作者在生活,積累了許多生動的細節,片斷;但這些細節、片斷之間沒有直接的因果聯系。這時,作者往往通過自己思想、感情的線索,將它聯綴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五)依據因果,環環推導
作者在生活中,獲得某個片斷、某個場面、某個細節,覺得很有意思,又覺得缺乏相對的獨立性,還不夠豐滿。於是,依據這個片斷本身提供的可能性、暗示性,規定性,回溯、鋪墊它發展至今的過程,猜測它發展的結果。
(六)依據性格,推導揣測
作者心中有比較成熟的人物形象,構思中將這個人物放在特定的人際關系和環境中,依據人物本身的性格,去推測猜想人物會怎麼做、做什麼,從而構思出作品的情節。一般說來,依據人物性格推導,與依據因果推導是有區別的。我們平時說的因果推導,指的是由原因到結果或由結果到原因的比較明顯、直接的因果鏈條,它往往是單純的、單線的,由一定原因,往往能推導出明確的結果,這裡面並不包含著很多復雜的原因與變化。而人的性格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綜合體,始終充滿著各種各樣的矛盾和斗爭,往往因時而異,因人而異,瞬息萬變,沒有一成不變的模式與程序,比起單純的因果邏輯更具有人物的豐富性與復雜性。
無論用何種方法提煉、編織情節,都應該處理好人物與情節的關系。通常的教科書,把情節定義為人物性格發展的歷史,其實又對又不對。倘若"事緣人起","事以顯人",情節自然也就成了人物性格發展的歷史;倘若編置情節時,見事不見人,把注意力集中在事件的趣味性、傳奇性上,也就陷入了"為情節而情節"的惡障,很難成為"人物性格發展的歷史",很難登大雅之堂給人以深刻的美感。因此,好的情節,應該是人物性格發展的歷史。
二、要善於安排短篇小說的結構
長篇小說是一種以小見大,以局部反映整體的語言藝術,它選材要嚴,開掘要深,雖然不一定要重大的社會題材,但必須反映重大的社會意義。同時,它在結構安排上,也應見出匠心,一絲不苟。
小說常見的結構形態有下面幾種:
(一)情節結構
情節結構以事件的發生發展為結構線,小說的展開完全依據事件之間的因果關系,事件的發生往往表現為一系列的因果鏈,承上起下,環環相扣,關系緊密。巧妙的作者,往往將情節搓擰、顛倒,使讀者產生陌生感、驚奇感,但小說仍建築在一個相當完整的故事結構上。情節結構的展開一般有開頭、發展、高潮與結尾,有的還有序幕和尾聲。依據情節展開的線索,又可分為單線結構、雙線結構、三線結構。單線結構往往是一人一事一線貫穿到底,情節單純,其間間或有轉折、曲折、升降等,但無論怎樣地變化、反復,情節線索總是單一的。雙線結構的特點是情節交叉或平行,一般說來,三條情節線索以上的結構,初學者不易把握。
情節結構是短篇小說最基本的一種結構方式,它的優點是行動、吸引人,符合一般人的審美習慣,但又有它的局限性:
①以事件為結構中心,作者的注意力停留在故事情節本身的生動有趣上,處理不好,容易削弱人物的刻畫。
②人物性格的展開或作者感情的抒發,需要足夠的空間,但情節結構重視事件的縱向連綴,不能給人物發展在橫向展示方面以更大的地盤,更不允許脫離情節規定的具體時空規定,作者必須時時抓住情節發展的線索並把它推進,這樣就限制了作者創作的才華。
③為了保持故事的完整性,作者往往不得不將許多代情節的過場戲塞進作品,這樣的過場戲往往失去精彩,不利於人物的塑造。
④情節結構將萬花筒一般十分豐富的生活提煉為一個首尾完整的生活過程,讓小說的一切因素都服從情節發展的因果鏈條,不能有絲毫的游離,這樣做,很容易損失生活的真實性、豐富性,給人以編造、失真的感覺。以上這些局限,是安排情節結構特別要注意的地方。
(二)散文結構
有人覺得情節小說太顯編造失真了,極力迴避那種奇妙的、戲劇性情節,努力按生活的自然形態來描寫生活,於是產生了一種散文似的小說。散文式的結構摒棄了那種由發端、發展而推向高潮,然後下降到解決的情節模式,它沒有常見的緊張集中的情節,也不講懸念、扣人心弦的戲劇效果,看來只是一些看似零碎的片斷,彷彿與日常生活差不多,並不明顯地表現"起"、"承"、"轉"、"合"。它像一棵樹,枝枝椏椏向各個方向自然伸展,各有各的空間,時空關系的設置很散。但仔細體會,舒展自如中又有一種內在的聯系,很有點像散文的"形散神不散"。
散文結構往往給人自然本色之美。但由於它有意放棄了戲劇性的情節,有意淡化了事件與事件之間直接的、明顯的因果關系,寫作的難度也就大一些。它放棄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更需要寫得深、寫得美、寫得可信,寫得入情入理、津津有味,娓娓動聽。它雖然寫得開放、隨意,但不能失之混亂、鬆散,要有一種整體的有機性。
(三)心理結構
心理結構又稱"意識流結構"、"情緒結構"、"心態結構"、"心理分析結構",是現代小說一種新興的結構方法。它不按事物的因果律和時空關系來安排結構。而是按照人物心理活動的流程來組織材料,通過人物的回憶、聯想、閃念、內心獨白、幻覺、夢境等內心活動連綴生活片斷。在這種結構里,傳統意義上的故事情節看不到了,內心秩序取代了事件秩序,心理時空代替了物理時空,生活場景、片斷、細節將主要地通過人物心靈屏幕展現。而這種展現,有回漩、有倒流、有明暗、有跳躍,有時間的顛倒與空間的重疊,有時空的分解與重新組合。心理結構是心理小說所採用的主要結構方式,但又不同於心理小說。心理小說以人物心理為主要表現對象,而心理結構,有的側重於人物心理表現,有的側重於現實生活的反映。
中國當代作家所採用的"心理結構",與西方現代派"意識流"作家所採用的"心理結構"技巧,也是有區別的。
從整體看,他們都以人物意識流動為小說的結構框架;現實場景的描寫只是作為人物意識流動的支撐點;時序的顛倒與溶合、自由聯想情節的跳躍式穿插、心理分析形式的意識獨白等也是他們常用的手法。但現代派作家強調人物意識流動是非邏輯的、非理性的、瞬息萬變的,因此,他們筆下的意識流動是閃念性的,雜亂無章,互不關聯,像散布的彩點隱隱約約地閃爍,畫面感不強,讀來晦澀難解。中國作家描寫的意識流動,常常是回憶性的,情理性的,畫面相對完整,無數心理片斷的連綴往往構成完整的情節,反映出豐富的社會生活內容。
心理結構的優點是:
①以心理流程來結構作品,讓作品的一切從主人公的心靈屏幕上放映出來,摒棄了由敘述人敘事、評價、描寫、議論的手法,具有了傳統小說沒有的新質。
②心理結構不受客觀時空限制,可以把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發生的事件同時鋪敘、交錯穿插,或放射擴展,加大了小說表現的容量。
③以意識流動為結構框架,在場面與場面之間,人物動作與動作之間,可以略去那些容易使氣氛沉悶拖泥帶水的過渡描寫,擺脫了追求故事情節表面連貫完整的某種束縛,取材靈活。有利於人物精神世界內心世界的揭示,可以相當充分地揭示人物心靈的真實。但心理結構的局限也是明顯的。
首先,依據心理流程結構作品,極易寫得拖沓、瑣屑、冗長、晦澀,往往要讀者重新梳理、索解。另一方面,這類作品,人物想什麼往往很細膩,做什麼卻不太清楚、清晰,使人物形象性格內向、模糊。採用心理結構,要特別注意克服這方面的毛病。
(四)蒙太奇結構
蒙太奇是從電影里學來的手法,它和情節結構有相似之處,往往有一定的情節線索,但表現情節的手法不同。它的情節,常常以畫面感很強的"分鏡頭"似的片斷,跳躍性的向前推進。片斷與片斷之間,干凈利索地省掉了過程性的交代。同時,它往往以時間為經、空間為緯,交錯地敘述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的生活片斷,通過一組一組"鏡頭"的組接,顯示人物性格的形成、發展和情節的連貫、推進。採用這種結構可以突破時空局限,閃現主要情節,省略繁瑣的過程交代,節奏明快,視覺形象感強,穿插自然,變而不亂。但要掌握這種結構,必須熟悉電影藝術才行。
(五)板塊結構
結構由幾個相對獨立的"情節板塊"構成。採用這種結構方式,作者描寫一個人物或景物後,往往把它放置在一邊,又去描寫另一個人物或景物,各部分自成一統,有對相獨立的情節內容,形成了獨立的"情節板塊"。"板塊"之間,一般沒有直接的聯系,甚至舍棄了過渡性的語句,好像把完全不相乾的"板塊"前言不搭後語地直接組合在一起了。但讀完全篇,讀者可以由作品內在的無形的思想線索,把各個"單元"的內容聯接起來。如張石山的《互不關聯的四個故事》。這種結構也突破了由敘述人講述一個完整故事情節模式,擴大了作品的容量。但處理不好,容易把篇幅拉得很長。寫作時要特別注意"情節板塊"之間的關系,既不要有直接的關聯,又不要有內在的聯系;同時,還要處理好"情節板塊"的繁簡,不能把它寫成頭緒繁多的中篇。
長篇小說結構多姿多彩,學寫長篇小說,最好先從"橫斷式"和"縱向式"的情節結構入手。掌握了這兩種基本形式,就有了進一步提高的基礎。藝術感染力、吸引讀者。
一,小說的藝術任務
(一)小說的根本任務是人的建構和表現
1.性格與心理作為人的建構
性格和心理都是很寬泛的概念,固然有屬於自己的本質規定,但是仍然可以作寬松理
解,性格與心理作為人的建構的兩個重要關切方面,就成為小說的根本創造目標.
2.人物性格的解構
新時期小說的探索取得了重大進展,在吸收外國文藝理論,尤其是西方現代文藝思潮的
過程中,小說的觀念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如果作一個高度的,藝術形式角度的簡約,那麼這
種變化根本地說來只有一點:那就是人物性格的解構.當代小說不論是新寫實主義的原生
態的自然展露,還是先鋒派的向壁虛構,抑或是性向小說的慾望展播,無不體現為一種趣
向,那就是人類心理的無限延展和深度開掘.這里的哲學理路在於:人,正在由建構向解構
頹墮.當然這種頹墮不僅是從道德旨趣上實行的,但道德解構是一個重要任務;更重要的
人性目標則是重新建構人的存在.換言之,小說所承擔的不再是社會生活情景的現實主義
表現,而是在此基礎上的人性價值建構.衛慧和棉棉的小說至少把人的都市慾望和墮落體
驗呈現為一種屬人的價值——即使那真是一種人的墮落,但它終究是人的一種存在方式,
一種灰色調的,色情迷亂的,甚至是醜陋的存在狀態.從藝術形式的角度看,小說從情節和
性格的虛構向著人的心理及其價值的真實邁進.先鋒派以來小說逐漸從性格和心理移開,
在走向更寬泛自然的人性議題上呈現了這樣的旨趣:由虛構走向象徵.
3.人及其存在的歷史關懷和現實批判
新時期小說發展的歷史證明,無論從哪個方面取消經典小說理論都是有困難的,或者說
是不可能的.以魯迅先生的創作為代表的中國現代小說是植根於中國文化傳統,又充分吸
收西方文藝思想和文學理論的精華而創造出來的自己的小說,根本理念正是人及其存在
的歷史關懷和現實批判,正是人物性格和心理的人道主義詮釋,本質上是一種存在的描述
和建構.所以它是富有生命力的.我們的小說理論不可能脫離這一傳統而別求他途,尤其
是作為小說寫作的學習範式,我們必須有著基本的理論可行性和實踐可塑性.與之相應,
我們要對性格和心理這一小說的根本話題進行探討,對人類意識心理及意識流小說作一
點考究,這都是為學習作參究之用,重要的是讀寫過程中的自我摸索和研究,此不贅言.
(二)傳統小說的"三要素":情節,人物,環境
如前所說,小說是以塑造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心理為目的的敘述藝術.要達到這一目的,有
兩個途徑:一是通過情節敘述,一是通過心理描寫.大多傳統小說都是走前一條路;而新時
期以來的小說探索多有出此窠臼者,或者使小說心理化,走意識流的路子——這已經出離
傳統,走向現代.然而即使是象徵式小說,也還保留著其象徵體系內的現實情節的血肉部
分,在敘述時還沒有出離情節小說的某些規定,因此還不能說是完全脫離了傳統小說理
論.我們這里正是依據這樣的認識把傳統小說分為三個類型:故事式,意識流和象徵式.
1.故事式
故事式小說是典型的傳統小說,它的根本規定是有一個能夠展示人物心理,反映人物性
格成長歷程的故事情節.什麼是情節呢? 情節的本質是矛盾.這種矛盾可以從兩個角度
來把握:一是人與外部世界的異己勢力以及抽象力量之間的矛盾,謂之命運矛盾;一是人
與自己的情感,慾望以及常常將自我異化為非我的觀念體系之間的矛盾,謂之性格矛盾.
而這兩種矛盾常常是互相轉化的.
故事式小說的情節和人物都用講故事的形式表述出來.敘述者即是作者本人或者相當於
此種角度的局外人.一般地講,這種模式注重情節的曲折波瀾,注重人物的心理和性格變
化,注重環境與人物之間的互動關系和制約作用,立體全方位地,超越時空地把握人物和
故事,一般稱為"三要素".其敘述模式是非常典型的傳統故事模式。
有的小說為了突現人物而淡化了情節,或者將矛盾弱化,乃至僅僅留下一堆細節.
2.場景式
場景式也可稱為片斷式,亦即不把情節處理成故事而處理成一個一個的場景,一個一個
的片斷.轉言之,就是把故事式中全知全能的敘述角度改變為單一的,局內人的視角;情節
和人物也不是由敘述者敘述,而是自己現身說法地表現出來;而且不是故事式中一脈相
承,波瀾起伏的故事,而是延展著某種內部邏輯關系——常常是人物心理和情感的發展過
程——的作為場景的片斷.這里有兩個要點:一是說書人角色為演員所替代;二是情節和
人物均由線性結構形態轉化為片斷式結構形態,隨之結構方式也由編織轉化為剪輯.
場景式小說最重要的是選擇場景,形成富有表現力的片斷式表現語匯,尤其注意場景和斷
之間的內部聯系,那就是情節矛盾的發展,人物性格的變化和環境及場景的轉換——這一
切雖然都處理在了顯隱之間,但肯定是不能忽略的.在這一點上,場景式小說具有戲劇化
的傾向.
3.意識流
(1)意識流小說的藝術任務
意識流小說在表現人物這一原始命題上走得更遠一些:那就是從塑造人物性格深入到人
的內心世界;不是這樣,它是以人物復雜疏放的心理現實和獨默茫遠的現代情懷為表現對
象,使之外化為整個生命的恣肆汪洋,外化為現代人與整個工業文明對峙的,某種不堪而
又無奈的生存處境和心理狀態.意識流不是一種純粹的技術,一種純然的創作方法,而是
一個現代哲學文化思潮和文學創作流派,雖然它沒有一定的組織綱領和行動原則.它是西
方世界進入工業文明以後,靈魂無處安頓,生命深刻異化時節的一種內心獨白.但是,它與
傳統小說的血肉聯系在於:它依然保持人物內心情感和心理狀態的真實和自然,它折射著
人物所處環境的全部關系和現實需求,映現著人物的生命自然本能以及世界人生感受,其
本質是矛盾性和處境性的.捕捉矛盾,還原情節,把握人物心理及性格,關懷人的存在狀態,
關切存在的歷史社會現實,尤其是將意識本身流程化,形式化,從而達到對於整體人生世
界的體悟,依舊是意識流小說的藝術任務.所以,意識流小說的發生實際上反映了人類對
自己處境和狀態的認識更加清醒,也更加無可奈何.
這種對於意識流小說的文化背景和藝術本質的確認,並不意味著它不可以作為一種技巧
或模式為我們所借鑒;相反,我們完全可以也已經有人在嘗試著運用並取得某種成果。
(2)意識流的特點
意識流就是意識之流,就是一個一個的意念組成自然流程.它有三個特點:一,它超越現
實時空,以意識的自然活動為線索形成心理時空;從這個意義講,意識流屬於心理范疇,當
然要遵循心理規律,呈現心理的自然狀況和復雜情形.二,人物的心理作為載體,它仍舊可
以表現或反映一定的客觀內容;而且由於它充分地遵循意識流動的心理法則,因而毋寧說
它更真實,更充分地反映了人物的心靈世界;這里,主體與客體,主觀與客觀,內容與形式是
同一於意識本身的.三,意識流中,不存在意識主體之外的第二個敘述主體,敘述和描寫,抒
情乃至議論同一為意識心理的自然呈現,因而作者和讀者都必須在意識這一點上形成交
流和溝通,互相進入.唯其如此,讀者才能介入創造,讀懂其間的意蘊.
(3)作為敘述模式的意識流
作為一種敘述模式,意識流超越情節,人物,環境等題材范疇的分別,使之同一為心理;整
個文本的建構正是意識流動的過程.第一,它有一個心理的過程,大致可以看出意識流動
的走向和趨勢;第二,它有主要的內容,但它遠不像心理描寫那樣單一清晰,一般是多層次
多角度的自然蕪雜狀態;第三,它充分遵循心理法則,並以流動不居的心理形式將客觀事
物同一,形成一種新的形式.
(三)西方現代小說的根本特徵:象徵和心理
現代小說更是一個寬泛得無法界定的概念.任何哲學文化思潮意義上的,涉及人類社會
歷史和文化演變的界定,在這里都沒有意義.我們只是探討一種形式,探討一種藝術體裁
其內部機制和外部特徵,其藝術構成意義上的構成形態和思維方式.我們抓住兩個東西:
一是象徵;一是心理.這是現代小說的兩個根本要素.
1.象徵和心理
同樣,一般意義上的象徵的概念與現代小說中的象徵關聯不大.就現代小說言,象徵是
指一種結構著,完成著小說體裁的形式構件.即整個情節和人物,內在於情節和人物的矛
盾及其發展變化,以及人物之間的關系,都作為一個充分象徵化的完整結構實現著小說話
語的陳述.簡單地講,現代小說是一個象徵體,一個寓言,在抽象理式的意義上與現實主義
小說所執持的現實生活題材根本脫節.它根本地形式化了.
心理也是這樣.現代小說基本是一種心理表述,一種心理對於現實社會歷史形態的超越,
一種對於人的存在狀態和生存方式的抽象概括,一種個我終極絕對意義上的價值解讀和
人性解讀.這種解讀是扭曲變態的,是荒誕離奇的,是魔幻驚懼的.換言之,現代小說本身就
是現代社會下人性扭曲變態,存在荒幻離奇,心理恐怖莫明的展布.這與現實主義意義上
基於更高意義的批判性表現是毫無關系的.
2.符號化及模具化
就形式建構言,現代小說是一種抽象,其表現就是寓言化,符號化,模具化;就其思維方式
言它又是一種意象,其表現就是夢幻化,荒誕化,醜陋化.傳統審美體系對於現代小說的概
括已經蒼白無力.有一個基本的事實是,現實主義(包括浪漫主義以及古典主義之前的神
話,史詩等)關切的社會歷史內容其作為題材,已經失去小說藝術主體的地位;它們只是作
為象徵或心理的素材,作為一種邊角邊料在聽命於象徵體式或心理構式的需要,成為形式
和符號的物質材料,其自身的客觀性和現實性已經死亡.
但是,作為人類藝術的現代形態之一,在人及其存在這個"靈魂"上並未走遠;它只是為此
換了一副病體,一副倒錯的肢體而已.這種靈魂——對於人及其存在的關切——的依舊執
持,使得現代小說在其藝術建構的形式因素中不免殘留某些斷筋朽骨,殘留一點余溫剩
熱,那具已經死亡的傳統軀體在寓言或象徵的意義上鬼氣游屍.
我們無法將現代小說的理念講得通俗易懂.我們只能在具體例證的描述中作一點淺
近的分析.而且只能推出兩個初步體式稍示印證:這就是象徵式小說和心理化小說.
3.象徵式
象徵式小說已經完全與現實情景的邏輯規定脫離,變成某種理式或意義的形式抽象.它
是要概括某種現實或某種意義,但本質地講它又只是一個形式,一種建構:情節本身是喻
體,人物只是整個象徵體系中的一個象徵符號.當然,人物及其關系也就可以超越現實時
空,在象徵或影射的意義上重新結構,成為一種象徵性的意義結構.
4.心理式
心理小說亦復如此.要而言之,心理小說不是人物心理的現實性描述,而是作者心理和
夢幻的符號性表述.情節也好人物也罷,包括環境,都充分心理化和夢幻化了.顯然,這里的
心理化不是生物意義的心理科學分析,而是寓意和感覺的符號系譜.變形,意象,圖式,幻覺,
夢囈成為常用的符號,整體看來又是一個心理實體,是意象和圖式的體系化和系譜化.大
致的情節或隱約的人物,或者逼真的故事和環境,都是這一系譜的構件和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