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現代小說 » 現代長篇小說藝術

現代長篇小說藝術

發布時間: 2021-08-10 23:48:26

Ⅰ 現代長篇小說藝術三大高鋒

1,茅盾。
長篇小說:
《子夜》、《蝕》三部曲 、《腐蝕》、《虹》 、《鍛煉》 、《霜葉紅似二月花》 、《霜葉紅似二月花》續稿 、《多角關系》
2,巴金。
長篇小說: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火》(共三部),《寒夜》。
3,老舍。
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二馬》,《大波的生日》,《貓城記》,《離婚》,《火葬》,《四世同堂》,《正紅旗下》。
望採納~O(∩_∩)O~

Ⅱ 茅盾的子夜對中國現代長篇小說創作有什麼貢獻

《子夜》是中國現代著名作家茅盾1896一1981創作的長篇小說,原名《夕陽》。矛盾 初版印行之時1933年即引起強烈反響。瞿秋白曾撰文評論說:「這是中國第一部寫實主義的成功的長篇小說。」「一九三三年在將來的文學史上,沒有疑問的要記錄《子夜》的出版。」《〈子夜〉和國貨年》歷史的發展證實了瞿秋白的預言。半個多世紀以來,《子夜》不僅在中國擁有廣泛的讀者,且被譯成英、德、俄、日等十幾種文字,產生了廣泛的國際影響。日本著名文學研究家筱田一士在推薦十部二十世紀世界文學巨著時,便選擇了《子夜》,認為這是一部可以與《追憶逝水年華》普魯斯特、《百年孤獨》加西亞·馬爾克斯媲美的傑作。 茅盾的小說,素以全景式地展現宏闊的社會生活畫面見長。《子夜》的舞台設置於三十年代初期上海。作家並沒有截取某條小巷或某個街角,而是從居高俯視的視角,整體展示這座現代都市的方方面面:資本家的豪奢客廳、夜總會的光怪陸離、工廠里錯綜復雜的斗爭、證券市場上聲嘶力竭的火並,以及詩人、教授們的高談闊論、太太小姐們的傷心愛情,都被組合到《子夜》的情節里。同時,作家又通過一些細節,側面點染了農村的情景和正發生的中原的戰爭,更加擴大了作品的生活容量,從而實現了他所設定的意圖:「大規模地描寫中國社會現象」,「使一九三零年動盪的中國得以全面的表現。」當然,茅盾的「大規模」「全面」描寫,並不是把各個生活片斷隨意拼帖在一起。他精心結構,細密布局,通過主人公吳蓀甫的事業興衰史與性格發展史,牽動其它多重線索,從而使全篇既展示了豐富多彩的場景,又沿著一個意義指向縱深推進,最終以吳蓀甫的悲劇,象徵性地暗示了作家對中國社會性質的理性認識:「中國沒有走向資本主義發展的道路,中國在帝國主義的壓迫下,是更加殖民地化了。」《〈子夜〉是怎樣寫成的》 茅盾近乎以寫史的態度創作小說。《子夜》的情節,是被鑲嵌在一九三零年五月到七月這一真實的歷史時空里的。它以民族工業資本家吳蓀甫和買辦金融資本家趙伯韜的矛盾、斗爭為主線,生動、深刻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面貌。開始,趙伯韜拉擾吳蓀甫進行公債投機,而吳蓀甫又聯合其他資本家組成信託公司,想大力發展民族工業,因而與趙伯韜產生了矛盾。趙伯韜依仗外國的金融資本做後台,處處與吳蓀甫作對,加上軍閥混戰、農村破產、工廠的工人怠工、罷工,盡管吳蓀甫和同夥竭盡全力,拚命掙扎,最後也沒有改變全盤失敗的命運。這幕悲劇說明,在帝國主義的侵略、控制、壓迫下,中國的民族工業是永遠得不到發展的。 原著背景廣闊,人物眾多,情節復雜;語言簡潔,細膩,人物性格鮮明,心理刻畫生動。本書雖是簡寫本,仍可約略觀賞到原著的藝術風貌。 小說中描寫的一些情景,如公債交易、蔣馮閻大戰等,都是有據可查的真實的史實。《子夜》把這類非虛構性的話語引進小說,與虛構性話語融匯、輝映,應該說是相當大膽而富有創造性的文體試驗。《子夜》的史詩品格,無疑得益於「詩」與「史」兩種語言巧妙調適與組合。 《子夜》在整體布局上具史詩般宏闊,但細節描寫的筆觸又極為委婉細致,剖析人物心理,直至其微妙顫動的波紋。這一特點,早在三十年代,吳宓先生就曾指出過並大加贊賞,稱《子夜》「筆勢具如火如荼之美,酣姿噴薄,不可控搏。而其細微處復能婉委多姿,殊為難能可貴。」茅盾認為吳宓的評論真正體會到了「作者的匠心」。《我走過的道路》。 優秀小說家茅盾具有社會科學家的氣質,擅長以嚴謹的理性思辨剖析社會現象,構建長篇巨制。《子夜》是茅盾最優秀的社會分析小說。通過對民族資本家吳蓀甫等人物的刻畫,展示了30年代初中國社會生活的廣闊畫卷,史詩性的再現了中國民族工業在帝國主義、買辦資產階級、統治階級重壓下的悲劇命運。民族資本家吳蓀甫具有雙重性格:一方面強大、自信、有抱負、有手腕;另一方面卻軟弱、空虛。一方面對帝國主義、買辦資產階級、封建官僚不滿;另一方面又敵視工農。節選片段中,細致地描寫了他在走向失敗過程中的掙扎與抵抗,表現了他外強中干、似強實弱的個性特徵。

Ⅲ 老舍作品與什麼和什麼的長篇創作一起,構成現代長篇小說的三大高峰

老舍的作品在中國現代小說藝術發展中有十分突出的地位,與茅盾、巴金的長篇創作一起,構成了現代長篇小說藝術的三大高峰。

Ⅳ 茅盾《子夜》對現代長篇小說藝術框架的構建有什麼獨特的貢獻

子夜》結構的突出特點表現在:她把眾多的人物,復雜的矛盾,紛繁的線索,瞬息萬變的斗爭,廣闊的生活場面,集中在一個廣闊的歷史背景上加以表現,透過人物的性格和命運的發展,鮮明有力地顯示了整個時代的發展趨向和壯闊波瀾,顯示出高超的結構藝術才能,從一個側面顯示出茅盾「寫大時代」、寫「全般社會」的藝術追求。
首先,它以波瀾壯闊的總體結構展現了三十年代初中國的都市生活。在這部書中,作者共寫了九十多個人物,涉及到思想、政治、經濟等許多領域。它通過人物與人物、人物與環境的聯系和矛盾,構成了一系列的情節、一系列的具體事件,前後勾聯,結構縝密,波瀾迭起而不迷亂,主次穿插而渾為一體。小說以上海這個典型的大都市作為人物活動的具體環境,以吳蓀甫為中心安排了「吳公館」、「交易所」、「裕華絲廠」三個主要活動場所,這樣就便於各種錯綜矛盾沖突的展開。吳公館是各種人物活動的舞台,差不多所有的矛盾沖突都牽動著吳公館的興衰史;交易所瞬息萬變,更有利於展開各種矛盾沖突,不論是民族工業資本家與買辦金融資本家的矛盾斗爭,或者是軍閥混戰和投機市場的微妙關系,或者是農村階級斗爭和金融市場的曲折關系等,都得到集中的表現;裕華絲廠主要作為民族資產階級與工人階級矛盾斗爭的主要場所,而且也可以把都市和農村的矛盾聯系起來。這種典型環境的安排,使各種矛盾沖突可以在不同的場所得到最集中的表現,顯得結構緊湊,宏大縝密。這種「大關節」與「小關節」互相配合,緊密銜接,協調一致的藝術效果,正是茅盾作為中國現代傑出的現實主義作家的深厚的生活基礎和卓越的藝術才能的體現。
其次,紛繁復雜、縱橫交錯的故事線索,主次分明、交錯推進,有條不紊地組成了一個有機整體。小說的開端提出了三條線索,但又以一條樞紐性的主線貫穿始終,這就是以吳蓀甫發展「事業」的活動為軸心,以同他發生直接矛盾的幾個方面為描寫重點,形成了主線發展和幾條支線起伏的網狀整體結構。吳蓀甫的活動,關聯著交易所公債買賣的狂潮起落,上海絲織業盛衰,裕華絲廠的工人罷工,雙橋鎮的農民革命。他的家庭和他的社交活動又涉及到形形色色的人物。因此,小說相應地形成了上述幾條貫穿全篇始終的線索。而在每一條主要線索之中,又穿插一些小線索。譬如,寫裕華絲廠的工人罷工斗爭,作者不僅寫了工人群眾的悲慘生活,也寫了資本家的反動面目,資本家走狗的虛偽陰險,黃色工會內部的互相傾軋,以及地下黨領導人物的路線分歧等等。由於作者事先在構思上「用過一番心」(「並非憑一時的沖動寫的」),對每個人物的性格發展以及連帶關系都作過周密的通盤的考慮,因此,這部長篇巨著盡管情節復雜,事件浩繁,但線索明晰,蘩而不亂;環環相扣,有條不紊。顯示出作者駕馭與組織材料的非凡能力和很強的理性色彩。
另外,還值得一提的是,小說的環境描寫同樣也體現了茅盾作品「史詩」般宏偉構思的特點。作者以「鳥瞰+局部」的方式,在三十年代初中國大都市上海這樣的廣闊社會背景上,去剖析生活的橫斷面,在生活的橫斷面里對主要人物的性格命運進行真實的刻畫。譬如,吳蓀甫剛出場時,作者描寫了他到戴生昌輪船碼頭是頤指氣使的情景,活脫脫地烘託了吳蓀甫的處處受人尊敬。到了後半部,處境危難的吳蓀甫回到家中,作者特地描寫了吳家此時「公館不象個公館」的環境,很好地表現了吳此時的精神狀態。
總之,《子夜》的結構集中地體現了茅盾的創作思想及其在文學上的藝術追求,最主要的特點是:作者嚴格遵循主要人物的性格發展邏輯和主題思想表達的需要,採用多種藝術手段,從紛繁的線索中突出主線,從眾多的人物中突出主要人物,在大的背景上剖析生活的橫斷面,主次分明,交錯推進,波瀾起伏,錯綜有致,寫出了「大時代」,寫出了「全般社會」,具有「史詩」般的藝術魅力。

Ⅳ 老舍作品與( )和( )的長篇創作一起,構成現代長篇小說藝術的三大高峰

上面的答案相當准確

Ⅵ 老舍曾與誰三人的長篇創作,構成現代長篇小說的三大高峰

1,茅盾。
長篇小說:
《子夜》、《蝕》三部曲 、《腐蝕》、《虹》 、《鍛煉》 、《霜葉紅似二月花》 、《霜葉紅似二月花》續稿 、《多角關系》
2,巴金。
長篇小說: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火》(共三部),《寒夜》。
3,老舍。
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二馬》,《大波的生日》,《貓城記》,《離婚》,《火葬》,《四世同堂》,《正紅旗下》。

Ⅶ 老舍與( ),( )的長篇創作一起構成我國現代長篇小說藝術的第三高峰

茅盾、巴金和老舍的長篇創作一起構成我國現代長篇小說藝術的第三高峰。一定對

採納我把

Ⅷ 老舍作品與什麼的長篇創作一批構成現代長篇小說藝術的三大高峰

老舍作品與什麼的長篇創作一批構成現代長篇小說藝術的三大高峰

老舍、矛盾、巴金。這個三人創作,構成了一批現代長篇小說藝術的三大高峰。

還有一種說法:老舍的幽默,川端的唯美,海明威的冷硬,都成了各自的標簽,讓人一看就知道是誰的手筆。

照片摘自《網路圖片》

Ⅸ 現代寫的比較好的長篇小說

1、【活著】作者:余華 《活著》講述一個人一生的故事,這是一個歷盡世間滄桑和磨難老人的人生感言,是一幕演繹人生苦難經歷的戲劇,並以一種滲透的表現手法完成了一次對生命意義的哲學追問。余華因這部小說於2004年榮獲法蘭西文學和藝術騎士勛章。

2、【圍城】作者:錢鍾書 《圍城》是一幅栩栩如生的世井百態圖,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部風格獨特的諷刺小說,被譽為「新儒林外史」。

3、【邊城】作者:沈從文 《邊城》寫出了一種如夢似幻之美,寄託著作者關於「美」與「愛」的美學理想,是最能表現人性美的一部作品。憑此書,沈從文奠定了其在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

4、【許三觀賣血記】作者:余華 本書以博大的溫情描繪了磨難中的人生,以激烈的故事形式表達了人在面對厄運時求生的慾望。本書入選韓國《中央日報》評選的「100部必讀書」、中國百位批評家和文學編輯評選的「20世紀90年代最有影響的10部作品」。

5、【四世同堂】作者:老舍 作品謳歌、弘揚了中國人民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堅貞高尚的民族氣節,史詩般地展現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做出的傑出貢獻,氣度恢弘,可歌可泣。

6、【呼蘭河傳】作者:蕭紅 作者以簡潔無華的筆法,深沉記錄悲涼絕望的人生,揭示了那個時代中國人的生存哲學。茅盾曾這樣評價她的藝術成就:它是一篇敘事詩,一片多彩的風土畫,一串凄婉的歌謠。

7、【豐乳肥臀】作者:莫言 小說通過描寫家庭來反映中國社會的變遷,表現了莫言對於女性的同情和贊頌。同時小說書寫了人類不可克服的弱點和病態人格導致的悲慘命運,具有拷問靈魂的深度和力度。

8、【蛙】作者:莫言 《蛙》以鄉村醫生別無選擇的命運,折射著我們民族偉大生存斗爭中經歷的困難和考驗。小說以多端視角呈現歷史和現實的復雜蒼茫,表達了對生命倫理的思考。莫言憑借《蛙》獲得第八屆茅盾文學獎。

9、【塵埃落定】作者:阿來

10、【黃金時代】作者:王小波

11、【白鹿原】作者:陳忠實
12、【浮躁】作者:賈平凹
13、【我的帝王生涯】作者:蘇童

14、【秦腔】作者:賈平凹

15、【動物兇猛】作者王朔
16、【受活】作者:閻連科

17、【日光流年】作者:閻連科
18、【羊的門】作者:李佩甫

19、【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遙

20、【穆斯林的葬禮】作者:霍達

Ⅹ 老舍評品與( )( )的長篇創作一起,構成現代長篇小說藝術的三大高峰。請填空。

矛盾,巴金。
老舍的作品在中國現代小說藝術發展中有十分突出的地位,與茅盾、巴金的長篇創作一起,構成現代長篇小說藝術的三大高峰。

熱點內容
校園到男主變總裁小說 發布:2025-09-21 09:30:04 瀏覽:651
關於重生洛天依的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9-21 09:23:50 瀏覽:758
古代短篇重生小說排行榜完本 發布:2025-09-21 08:18:06 瀏覽:93
刺蝟的擁抱小說在線閱讀 發布:2025-09-21 08:17:25 瀏覽:621
劉備三兄弟重生校園小說 發布:2025-09-21 08:17:17 瀏覽:96
我喜歡科幻小說類的書籍的英文 發布:2025-09-21 08:01:28 瀏覽:439
現代甜文小說懷孕 發布:2025-09-21 07:45:41 瀏覽:509
穿越之女配女扮男裝的逆襲的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9-21 07:14:16 瀏覽:610
小說免費下載透視高手 發布:2025-09-21 07:12:39 瀏覽:789
科學科幻小說多少元 發布:2025-09-21 06:56:08 瀏覽: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