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現代主義文學時期的小說家
❶ 英國文學各個階段及其代表人物和主要作品,
第一個時期: Old English, Middle English and Chaucer,古英國,中世紀和喬叟,這個時期的文學作品主要以詩歌為主,需要關注的是喬叟和他的《坎特伯雷故事集》。
第二個時期: 文藝復興時期,這個時期的文學作品以戲劇為主,需要關注的是莎士比亞和他的悲劇,喜劇以及歷史劇。
第三個時期: 浪漫主義時期,這個時期的文學作品以散文詩為主,雪萊,濟慈和威廉布雷克等人都是這個時期的代表詩人。他們的作品包括夜鶯頌等。
第四個時期:維多利亞時期,這個時期是散文詩漸漸退出,小說逐漸興起的時期,該時期的詩人著名的有羅伯特布朗寧,阿爾弗萊德等。但更為著名的是狄更斯和勃朗特姐妹的小說,代表作有《霧都孤兒》和《呼嘯山莊》等
第五個時期:現代主義時期,這個時期的文學作品主要是小說,各個流派粉墨登場,有現實主義的,有荒誕派的,還有意識流。愛爾蘭的文學家葉芝,喬伊斯都是這個時代的代表人物。喬伊斯的《尤利西斯》是意識流的代表之作。同屬意識流的還有女作家弗吉尼亞伍爾芙,代表作《到燈塔去》。
第六個時期:當代:主要指20世紀80年代之後到現在的這個時期,該時期的文學作品很難入到評論家的法眼,主要特徵是內容多為快餐文化,不能稱為經典。但這個時期的電影藝術發展非常迅速,有很多電影劇本都堪稱佳作,不難看出,文學史的車輪經過詩歌——戲劇——小說的變遷後,下一站很有可能是電影。
摘自http://..com/question/100733914.html
❷ 十八世紀英國四大著名小說家分別是誰
《魯濱遜飄流記》是18世紀英國著名作家笛福的代表作品,小說主要描寫人對自然的挑戰。
在小說中,作者通過人與自然環境的關系,強調的主要是西方18世紀啟蒙主義的觀點,歌頌資本原始積累時期資產階級的冒險進取精神。
其代表作《魯濱遜漂流記》,還著有《辛格頓船長》、《摩爾·弗蘭德斯》、《大疫年日記》等。
亨利·菲爾丁 「英國小說之父」,再現18世紀英國社會的流浪漢小說。
《棄兒湯姆·瓊斯》是圍繞一對青年男女的身世和戀愛波折,通過他們的流浪經歷,極廣泛地描繪了英國城鄉社會生活的真實畫面。
亨利·菲爾丁的代表作是《約瑟·安德魯傳》和《棄兒湯姆·瓊斯》。
喬納森·斯威夫特是18世紀英國著名的諷刺作家。
作為典型的諷刺作家,在斯威夫特筆下,丑惡人性的表現不勝枚舉:背信棄義、無知淺薄、為非作歹、懶散腐敗……這一切的症結皆在於人類道德的墮落。他通過對慧駰的描繪,就是寄託了自己對理想的人性和道德的追求。
代表作是諷刺小說《格列佛游記》。作者借托船長格列佛之口逼真地描述了在四次航海中的奇異經歷,通過這種幻想旅行的方式來影射現實,極盡諷刺之能事,對英國的君主政體、司法制度、殖民政策和社會風尚進行了揭露。
❸ 英國傳統現實主義文學有哪些著名作家作品
英國20世紀前40年最有成就的還是傳統現實主義文學。除了蕭伯納和高爾斯華綏兩位大師,卓有成就的作家與文學名著非常之多。本涅特(1867—1931)用巴爾扎克手法描寫了小市民的生活,他的《老婦人的故事》(1908)、《克萊漢格》(1910—1915)三部曲等如實展示了英國社會現實。毛姆(1874—l965)的小說以東方為背景,寫海外英國人與當地人的生活。他的《月亮和六便士》(1919)及上百的短篇,既有異國情調,又表現了殖民主義者的卑劣。福斯特(1870—1970)的名著《印度之行》(1924)也以東方為背景,但側重揭示東方與西方兩種文化、意識的不同。著名女作家曼斯菲爾德(l888—l923)是「英國的契訶夫」,小說集《鴿巢》(1923)、《幼稚》(1924)等寫黑暗社會婦女不幸。克羅寧(1896—)被稱為「20世紀的狄更斯」,他的《群星俯視》(1935)、《城堡》(1937)表現了礦工的悲苦與斗爭。奧爾丁頓(1892—1962)的長篇《英雄之死》(1920)寫了知識分子對帝國主義戰爭和資本主義社會的絕望。此外著名的還有批評家普里斯特利(1894—1984)批判社會、同情群眾的小說《天使人行道》(1930)、衣修午德(1904—)反法西斯的《再見吧,柏林》(1939)等等。進步的現實主義作家在揭露批判現實方面繼續作出貢獻。女作家多麗斯·萊辛(1919—)的《青草在歌唱》(1950)和五部曲《暴力的孩子們》(1952—1969)抨擊了南非殖民主義者。奧爾德里奇(1918—)的《外交家》(1949)、《荒漠英雄》(1954)寫了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格萊姆·格林(1904—)的《沉靜的美國人》(1955)寫了越南戰爭中帝國主義的重重矛盾。
❹ 誰有英國文學的各個名家,按時間順序
《貝奧武甫》(Beowulf)是英國盎格魯•撒克遜時期的一首英雄史詩,古英語文學的最高成就,同時標志著英國文學的開始。
傑弗里•喬叟(Geoffrey Chaucer ,1340-1400)是英國文學之父親和前最傑出的作家。主要作品有《坎特伯雷故事集》等。他的代表作品是《坎特伯雷故事集》(The Canterbury Tales)不僅描繪了31位朝聖者的各個社會階層,而且也反映了他們各自敘述故事的不同風格,讀者廣泛,對後世影響很大。
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是文藝復興時期英國著名的劇作家和詩人。他創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包括喜劇、悲劇和歷史劇。他的劇本至今仍在許多國家上演,並為人們所普遍閱讀。主要作品有四大悲劇:《奧賽羅》(Othello)、《哈姆雷特》(Hamlet)、《麥克白》(Macbeth),《李爾王》(King Lear);四大喜劇:《仲夏夜之夢》(A Midsummer Night』s Dream)、《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無事生非》(Much Ado about Nothing)和《皆大歡喜》(As You Like It)等。
濟慈(Keats, 1795一1821)是英國浪漫主義詩人。主要作品有《伊沙貝拉》(Isabella)、《夜鶯頌》(Ode to a Nightingale)和《秋頌》(To Autumn)等。
雪萊(Shelley ,1792一 1822)是英國浪漫主義的重要詩人。他的主要作品有《麥布女王》(Queen Mab)、《致英國人民之歌》(Song to the Men of England)、《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 Unbound)和《西風頌》(Ode to the West Wind)等。《西風頌》里的名句「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If Winters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成為婦幼皆知的詩文。
華茲華斯(Wordsworth, 1770-1850),18-19世紀之交英國浪漫主義運動最偉大和最有影響的詩人。他和克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騷塞(Robert Southey)三人組成「湖畔派詩人(the Lake Poets)」其作品的主題是人與大自然的關系。1813年他接受政府長期津貼,1843年又被封為桂冠詩人。他的主要作品有《抒情歌謠集》(Lyrical Ballads)、《水仙》(Daffodill)和《序曲》(The Prelude)等。
笛福(Daniel Defoe,1661-1731)是英國小說之父。59歲時發表的成名小說《魯濱遜漂流記》(Robinson Crusoe)出版後立即成為家喻戶曉的暢銷書。隨後,他又寫了《辛格頓船長》(Captain Singleton)、《摩爾•弗蘭德》(Moll Flanders)、(大疫年日記)(a Journsl of the Plagure Year)等小說。
簡•奧斯丁(Jane Austen ,1775一1817),英國現實主義小說家。主要作品有《理智和情感》(Sense and Sensibility)、《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曼斯非爾德花園》(Mansfield Park)、《愛瑪》(Emma)等。華人導演李安(Ang Lee ,1954—)於1995年導演的外語影片《理智與情感》獲當年美國奧斯卡(Oscar)最佳劇本改編及最佳女演員獎。
查理•狄更斯(Charles Dickens ,1812 - 1870), 19世紀英國偉大的小說家.一生創作辛勤,留下了20多部小說,包括《匹克威克外傳》(Pickerwick Papers)、《霧都孤兒》(Oliver Twist)、《雙城記》(A Tale of Two Cities)、《艱難時世》(Hard Times)和《大衛•科波菲爾》(David Copperfield)等。
沃特•司各特(Sir Walter Scott,1771一1832)是英國19世紀初浪漫主義時期的著名詩人、小說家和戲劇家。他的主要成就是歷史小說。《艾凡赫》(Ivanhoe)是他的代表作.
斯蒂文森(Robert Stevenson,1850-1894))是英國著名的冒險故事和散文作家。
約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1857一1924),英國航海家和小說家
哈代(Thomas Harday,1840-1928)英國維多利亞時代最後一位和最重要的小說家。
維吉尼亞•吳爾夫(Virginia Woolf,1882一1941),英國現代女作家。主要作品有《到燈塔去》(To the Lighthouse)、《遠航》(The Voyage Out)、《奧蘭多》(Orlando)和《黛洛維夫人》(Mrs. Dolloway)等。
D. H.勞倫斯(D.H. Lawrence,1889-1930)是當代英國文學的一位大師,著名的現代派作軍代表之一。
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1856-1950)英國劇作家、政論家。
蕭伯納的文學始於小說創作,但突出的成就是戲劇。
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1854—1900)英國唯美主義藝術運動的倡導者,著名的作家、詩人、戲劇家。
王爾德曾經因為同性戀而成為當時同性戀社群的一個文化偶像。對他的審判是英國司法史上
福斯特(E. M.Forster,1879-1970),英國小說家、散文家。
約翰•福爾斯(John Fowles,1926-),英國小說家。
威廉•戈爾丁(William Golding,1911-1993),英國當代最受擁戴的小說家之一,畢業於牛津大學,做過中學校長、大學講師、演員,航海員和音樂家。一生創作了10多部小說,主要有:《蠅王》(Lord of the Flies)、《遺產繼承人》(The Inheritors、《金字塔》(The Pyramid等。
亨利•大衛•梭羅(1817一1862)使愛默生的上述思想創意形成了更為深遠的影響。
❺ 哪位高手知道英國18世紀有哪些現實主義小說家,各自有何作品及特色
現實主義是十九世紀興起的文學流派。十八世紀還是古典主義盛行呢。浪漫主義都是十八世紀末興起的。
❻ 英國各個時期的文學家
中世紀有喬叟、托馬斯·馬洛禮等,16世紀有托馬斯‧莫爾、馬洛、莎士比亞等,17世紀有李爾本﹑溫斯坦利、彌爾頓等,18世紀有蒲柏、笛福等,19世紀有布萊克、拜倫﹑雪萊﹑濟慈等,20世紀有蕭伯納、艾略特、高爾斯華綏等。
1、馬洛
克里斯托弗·馬洛,英國詩人,劇作家。1564年2月出生於坎特伯雷一富有鞋匠之家,與莎士比亞同年出生。
1593年5月30日因在酒吧斗毆卒於倫敦附近的德特福德,作為伊麗莎白時期最偉大劇作家而去世。而與此同時,莎士比亞還處於事業上升期。
1587年在劍橋大學獲碩士學位。在倫敦期間曾與探險家、政治活動家羅利,劇作家查普曼,數學家哈里奧特等懷疑宗教者結成團體,人稱黑夜派和無神論者。曾一度入獄。後被人刺死。
馬洛革新了中世紀的戲劇,在舞台上創造了反映時代精神的巨人性格和「雄偉的詩行」,為莎士比亞的創作鋪平了道路。
代表作品有《浮士德博士的悲劇》,《帖木兒大帝》,《馬爾他島的猶太人》等。
2、莎士比亞
威廉·莎士比亞(英語: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華人社會常尊稱為莎翁,是英國文學史上最傑出的戲劇家,也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最偉大的作家之一,當時人文主義文學的集大成者,以及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學家之一。
莎士比亞在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出生長大,18歲時與安妮·海瑟薇結婚,兩人共生育了三個孩子:蘇珊娜、雙胞胎哈姆尼特和朱迪思。
16世紀末到17世紀初的20多年期間莎士比亞在倫敦開始了成功的職業生涯,他不僅是演員、劇作家,還是宮內大臣劇團的合夥人之一,後來改名為國王劇團。1613年左右,莎士比亞退休回到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3年後逝世。
莎士比亞流傳下來的作品包括37部戲劇、154首十四行詩、兩首長敘事詩。他的戲劇有各種主要語言的譯本,且表演次數遠遠超過其他所有戲劇家的作品。
代表作品有《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李爾王》、《麥克白》、《奧賽羅》、《威尼斯商人》、《馴悍記》等。
3、笛福
丹尼爾·笛福(1660年~1731年),英國作家。英國啟蒙時期現實主義豐富小說的奠基人,被譽為歐洲的「小說之父」,「英國小說之父」,「英國報紙之父"和「現代新聞業之父」等。
其作品可讀性強。信奉新教威廉三世。其代表作《魯濱遜漂流記》中,樂觀又勇敢的魯濱遜通過努力,靠智慧和勇氣戰勝了困難,表現了當時追求冒險,倡導個人奮斗的社會風氣。
4、拜倫
喬治·戈登·拜倫(George Gordon Byron,1788—1824),是英國19世紀初期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代表作品有《恰爾德·哈洛爾德游記》、《唐璜》等,並在他的詩歌里塑造了一批「拜倫式英雄」。
他不僅是一位偉大的詩人,還是一個為理想戰斗一生的勇士,積極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參加了希臘民族解放運動,並成為領導人之一。
5、高爾斯華綏
約翰·高爾斯華綏(John Galsworthy,1867-1933)出生於倫敦,英國小說家、劇作家。
高爾斯華綏是個多產作家,他一生共創作了17部小說、26個劇本、12個短篇小說、散文、詩歌和書信集。生前曾獲美國許多大學授予的名譽學位,擔任過國際筆會會長。
1929年獲得榮譽勛章。他被認為是英國文學中現實主義傳統的優秀繼承者,與威爾斯、貝內特並稱為20世紀英國現實主義三傑。
他的小說不採用離奇怪誕的誇張手法,而是在真實的描繪中透露作者的褒貶。他注意塑造典型性格,文筆自然流暢,故事情節跌宕有致。
鑒於他在文學上的傑出成就,特別是「為其描述的卓越藝術----這種藝術在《福爾賽世家》中達到高峰」,而於1932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代表作品有《有產業的人》、《銀盒》、《福爾賽世家》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英國文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威廉·莎士比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克里斯托弗·馬洛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高爾斯華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喬治·戈登·拜倫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丹尼爾·笛福
❼ 伍爾夫是英國現代意識流小說的代表作家,他的作品你知道哪些
引言:伍爾夫是英國現代意識流小說的代表作家,他的作品你知道哪些?下面一起來和小編了解一下吧!
三、影響力
伍爾芙提倡女權主義,強調現代小說要著力描寫人的內心世界,而不要機械地描寫現實的生活,這一點和維多利亞時代以來在英國文壇盛行的現實主義風格大大的背道而馳,他把高爾斯華綏,威爾斯等這一類當時的一流小說家稱做,物質主義者,認為他們雖然寫得很好,但是沒有觸及人物的內心世界,另一方面,她比較推崇哈代,康拉德等作家,認為他們的作品更加接近於人的內心世界,我們都知道,哈代的作品是自然主義和宿命論的混合。
❽ 英國有哪幾位著名的作家
莎士比亞 | William Shakespeare
莎士比亞不僅僅是英國文學史上最傑出的戲劇家,在西方文藝史上也是最傑出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被譯成各種語言傳播到全世界,最為大家熟知的作品包括《羅密歐與朱麗葉》、《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夢》,還有被世人稱為「莎翁四大悲劇」的《麥克白》、《奧賽羅》、《李爾王》還有《哈姆雷特》。他的作品充滿戲劇沖突和飽滿的人物形象,所以很多名作都被屢次搬上大屏幕拍成電影。
J·K·羅琳 | J.K. Rowling
她筆下的霍格沃茲魔法學校,成了很多80後、90後甚至00後孩子的夢想世界。她創作的哈利波特系列也被搬上了大屏幕。
簡·奧斯汀 | Jane Austen
她最著名的代表作就是《傲慢與偏見》,這部作品屢次被搬上大屏幕,進行了很多版本的演繹,包括科林叔的《BJ單身日記》劇情靈感也來自於《傲慢與偏見》。除了這部小說之外,簡·奧斯汀的代表作還有《理智與情感》、《曼斯菲爾德庄園》和《愛瑪》等等。
查爾斯·狄更斯 | Charles Dickens
查爾斯·狄更斯是維多利亞時代英國最偉大的作家之一,和簡·奧斯汀的女性化視角不同,他的作品大多數都圍繞社會現實進行揭露和批判。當然這也可能和他曾經的記者職業生涯有關系,看多了世態炎涼。圖上一臉嚴肅的查爾斯·狄更斯,人生經歷也是real豐富,除了記者職業之外,他還曾經因為債務問題而入獄,所以對社會陰暗面和底層人民的生活等更有感悟,寫出來的作品自然更有深度。他的代表作有《雙城記》、《霧都孤兒》、《聖誕頌歌》和《大衛·科波菲爾》等等。
約翰·濟慈 | John Keats
濟慈的詩歌是不少文藝青年的必讀作,因為寫作上的天賦秉異,很早就嘗試寫作詩歌的他最後成為了浪漫派的代表詩人,代表作,包括《聖艾格尼絲之夜》、《夜鶯頌》和《致秋天》,《夜鶯頌》。
奧斯卡·王爾德 | Oscar Wilde
代表作包括《道林·格雷的畫像》、《造謠學校》、《不可兒戲》等等。
丹尼爾·笛福 | Daniel Defoe
笛福被稱為「英國小說之父」,最為大家熟知的作品就是《魯濱遜漂流記》咯。不過他文學上的成就是在59歲垂垂老矣的高齡下寫就的,作為他自己的半自傳體小說,可以想見笛福的前半生其實是充滿坎坷的,家道中落,欠下巨額債務,又因為寫作涉及政治斗爭多次入獄,直到《魯濱遜漂流記》誕生才在文學上功成名就,卻因為把財產全部交予不孝子,仍然在窮困潦倒中去世。雖然如此,它的作品多的仍然是追求冒險,戰勝困難的情節,給不少處於低谷的人們很大的精神力量。他的其他作品包括《辛格爾頓船長》、《摩爾·弗蘭德斯》、《大疫年日記》等等。
……
❾ 求英國現代主義文學時期的代表作家以及作品【英文版】
Virginia Woolf 1882-1941 Mrs. Dalloway(1925) To the Lighthouse(1927)
James Joyce 1882-1941 Ulysses(1922)
David Herbert Lawrence 1885-1930 Lady Chatterley』s Lover(1928) The Rainbow(1915)
Thomas Stearns Eliot 1888-1965 The Waste Land(1922)
William Butler Yeats 1865-1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