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現代尉安所
1. 誰知道從那裡能用迅雷下載《尉安婦74分隊》啊
http://www.weekin.net/dispbbs.asp?boardid=11&id=1911&star=7&page=1
在這裡面下載吧!
2. 我像尉安婦嗎
我是一個已婚的女人,跟我老公拍拖的時候,就已經習慣了一種生活,這就是他公司離家比較遠,一個星期只能回來一次,也就是說星期五晚上回來,星期一早上很早就要開車上班,到了後來,大家感情比較好了,他不嫌辛苦,星期三晚上都回來,第二天7點就要出門上班。雖然我倆的見面時間比一般夫妻要少,但到了現在,我卻嫌多了!
我老公是天蠍座的,也許此星座是主宰性器官的原因吧,他對性的需求很多,每次見面他都有向我索求,即使他自己在公司的宿舍裡面,也會差不多每天打飛機(手淫)。而我,不知道為什麼,對性就是不怎麼感冒,不過也有向他索求的時候吧。我們為這樣的問題爭論過很多次,我問他為什麼每天都要打飛機,他的理論就是:精子每天都會生產,即使不用掉,它也會死掉的!我不清楚這個理論正確與否,但我就是不想他每天都來這個,想他養精畜銳,因為我們打算養好身體就生孩子了,我想這樣會對他身體不好,但他就是不聽,每到星期三,五,六日回來就向我索求。
現在最煩人的就是,星期三晚上他如果索求不到,他就會不睡覺然後說自己睡不著,問他為什麼?他說是因為我不給他,他忍得很辛苦,又不跟他聊天(因為我是一個一睡上床就想睡覺的人),每次都是這樣,而我就每次都要為這個而內疚,我想這個就是他的目的,如果我不給他,他就不讓我好過!昨晚,他又睡不著了,以前他不會把我弄醒的,但昨晚,他起來又關空調,又開電腦,好像一定要弄醒我是的。我這次真的火了,起來去了廁所,然後就在房裡坐著看書,他這個時候又叫我睡吧,我說:不睡,你說我不陪你,所以我要等你睡了我再睡。我們又為了這些問題而爭吵了,我們的觀點始終不一,他認為每星期回來一兩次,所以每次都很想做,而我卻認為,每次一回來就要做,好像他回來的目的就是為這個,而我就像一個「尉安婦」!!!
真的覺得很好笑,本來兩夫婦的性生活應該很正常,但我們卻搞成這樣!!!
3. 解放軍有尉安組織嗎
沒有,絕對沒有!中國人民解放軍是我們偉大領袖毛主席親自締造的一支人民軍隊,是一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軍隊,是人民的子弟兵。無論是紅軍時期,還是八路軍、新四軍時期,還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時期,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時期,都是我國人民最可愛的人,我國是嚴打性服務的國家,決不允許存在尉安組織。軍人的生理問題,可以通過結婚解決,部隊每年都有探親假,軍人的配偶也可以到部隊探親,家安在營房附近的休息時間可以回家。老兵和軍官其配偶還可以隨軍。部隊文藝團體到部隊演出是慰問性質,不是尉安性質。
4. 尉安所是什麼機構
是 慰安所
慰安所,二戰時日本軍隊開設的場所,內置慰安婦,為日軍提供性-服務
慰安婦制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和戰時,日本政府及其軍隊強迫各國婦女充當日軍性-奴-隸的制度。日軍在其佔領地區普遍設立了被國家默認的合法的強-奸中心——慰安所。
5. 請教「琉球王國」的歷史,謝謝!
琉球國 最初是指歷史上在琉球群島建立的山南(又稱南山)、中山、山北(又稱北山)三個國家的對外統稱,後來指統一的琉球國(1429年至1879年)。
琉球國的地理位置在台灣和日本之間,曾經向中國的明、清兩代和日本的薩摩藩、江戶幕府朝貢。琉球國多次遭受日本的入侵,1609年,薩摩藩入侵並在一個時期內控制琉球國北部,此時的琉球國仍然對中國朝貢。琉球國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東北亞和東南亞貿易的中轉站著稱,貿易發達,號稱「萬國津梁」。
1879年3月30日,日本兼並琉球王朝,琉球國滅亡。大部份國土改設為沖繩縣,北部諸島則劃入鹿兒島縣。
琉球早期的歷史無考。按照有關琉球的記載,至遲在12世紀,該群島的居民已經從原始社會步入了早期的氏族社會時代,稱按司時代。12世紀琉球開始出現了國家,史稱三山時代,到15世紀被統一為琉球王國。19世紀被並入日本。琉球國自古以來與中國、日本、朝鮮及東南亞國家保持緊密的文化交流和海外貿易。
天孫王朝
琉球國史書《中山世鑒》稱,琉球王國最初統治者為天孫氏,是琉球神話中創造天地之阿摩美久神的後代。天孫王朝共有二十五位國王,歷17802年,傳至25代王思金松兼王(日本小說《椿說弓張月》作「尚寧王」),為重臣利勇殺害,王朝滅亡。
舜天王朝
天孫王朝傳位廿五世卻覆亡後,琉球大亂。最後由浦添按司舜天統一全國,為舜天王。據《中山世鑒》記載,舜天王是在保元之亂中被處流刑的源為朝之子,母為大里按司之妹。1187年至1237年在位,共五十年,享壽七十二歲。
雖然舜天是否為史實人物,在史學界沒有定論。然而即便是史實人物,其是否真的統一全國,也值得商榷。目前較為中立的看法,舜天可能是浦添地方一名勢力強大的按司,其聲勢讓琉球各地的按司感到畏懼並稱臣歸順。
英祖王朝
據《中山世鑒》記載,1291年和1296年元軍入侵,被英祖王擊退。
三山時代
三山時代,山南、中山、山北三國的勢力圖12世紀,琉球出現山南、中山、山北三國,分別位於琉球大島(沖繩島)的南部、中部和北部,這個時期稱為「三山時代」。 三國中,以中山最強,山北最弱。
根據《中山世鑒》以及《明實錄》和朝鮮《李朝實錄》的記載,山南王國以大里按司為中心,包括大里、佐敷、知念、玉城、具志頭、東風平、島尻大里、喜屋武、摩文仁、真壁、兼城、豐見,大致疆域相當於今日沖繩島南端國場川—與那原一線以南的地域。中山王國以首里按司為中心,包括浦添、首里、那霸、北谷、讀谷、越來、中城、勝連、具志川各城,大致疆域為南至國場川—與那原一線,北至仲泊地峽。山北王國以今歸仁按司為中心,包括今歸仁、羽地、名護、國頭、金武、伊江、伊平屋(伊是名)等城,大致疆域為沖繩島仲泊地峽以北的部分,以及附近的伊江島和伊平屋島。
三王國時代,山南、中山、山北三國的勢力主要集中在琉球大島(沖繩島)本部,並未發展到北方的奄美諸島和南方的先島諸島。在三王國出現之前,外島按司與琉球本島各按司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根據帶有神話色彩的《中山世鑒》記載,中山王先祖英祖在位時(相當於中國南宋的景定、咸淳時期),奄美、久米、慶良間等外島「來朝入貢」,但這一朝貢關系只是按司之間的結盟關系,而且到第四代王玉城王時期,隨著琉球本島進入三山時代,便已衰落了。
1372年,明太祖朱元璋派楊載向琉球三國發布詔諭,中山國國王察度派弟泰期出使明朝,第二年,山北王怕尼芝和山南王承察度也相繼向明朝進貢。至此,山北、中山、山南三國開始向明政府朝貢,成為明王朝的藩屬國。為獲得打造大型船隻的技術,以避免使者船隻受到海浪危害,1392年,琉球接受了朱元璋派遣的福建三十六姓善於造船航海的技術者。
第一尚氏王朝
首里城的宮殿,修築於第一尚氏王朝時期1350年(元朝至正10年),浦添按司察度取代英祖第六代世子,被推舉為中山王。1406年,察度王世子武寧被佐敷按司巴志推翻,巴志自立為中山王。1416年巴志征服山北。1429年巴志又征服山南,形成統一的琉球王國,以首里城為王城。1430年(宣德五年)明宣宗賜琉球王姓為尚氏,史稱「第一尚氏王朝」。根據琉球與明王朝的藩屬關系,琉球每一代國王都需要接受來自明王朝的冊封。第七代國王尚德相繼征服了喜界、慶良間、久米等島的按司勢力。
大約1400年—1550年期間,琉球王國進入黃金時代,商業高度發達,與中國、朝鮮、東南亞和日本進行貿易。 15世紀—16世紀,大量倭寇海盜騷擾琉球群島。琉球國蒙受巨大損失,海上貿易受到阻礙。
第二尚氏王朝
第二尚氏王朝的尚真王1469年(明憲宗成化5年、日本應仁3年),琉球發生內亂,尚德王被殺,第一尚氏王朝滅亡。1470年宮中的御鎖側官(管理財務的宮廷官員)金圓被群臣推舉為君,並於1471年以「世子」的身份向明朝報告「父喪」,1472年明朝使臣冊封金圓(已改名為尚圓)為王,史稱「第二尚氏王朝」。
第二尚氏王朝的第三代國王尚真王統治時期(1478年-1525年)為琉球的黃金時期,先後征服了八重山、與那國等島。至1522年(明朝嘉靖元年、日本大永2年)尚真王平定與那國島「鬼虎之亂」後,琉球王國終於將勢力擴張到整個琉球列島,確定了北起喜界島、奄美大島,南至宮古、八重山群島的疆界,即琉球史書中所稱「三省並三十六島」。
尚真王確立了琉球的官員品秩、朝儀制度、神官制度、賦稅制度、行政劃分,擴建了首里城,廢除了殉葬習俗,召各按司赴首里居住,禁止私人擁有兵器,確立了琉球國的政治經濟體制,此後琉球進入穩定發展的時期。
薩摩藩入侵
日本戰國時代末期薩摩藩藩主島津家久入侵琉球。 1609年(明神宗萬曆37年、日本慶長14年)夏歷3月4日,島津家久率兵三千人、船一百餘只,自九州島山川港出發入侵琉球,4月1日在琉球大島登陸,4月5日佔領首里城。5月17日,薩軍俘虜琉球王尚寧和王子官員一百餘人撤兵回國。薩摩藩聲稱入侵琉球國的原因,是因為該藩借口琉球沒有負擔豐臣秀吉入侵朝鮮時的兵費,而是由薩摩藩代為墊付,但琉球「不予償還」。實際原因:長期是為了奪佔中琉之間的貿易利益,短期是入侵琉球的收益來彌補薩摩藩入侵朝鮮和參加日本內戰(關原之戰)的軍費與損失。
據琉球國史《球陽》記載:薩摩藩入侵琉球後,該藩派遣官員,測量分配田地,劃清國界,制定賦稅,要挾琉球薩摩納貢,琉球政府還要被迫授予薩摩所派人員官品職位。尚寧王之後,尚豐王十一年(1632年),琉球在被薩摩所佔島嶼建立館舍,兩國同時派官員管理來往貿易和收稅。此後琉球王國淪為薩摩藩的魁儡政權。薩摩藩向琉球派遣官員長駐琉球以監視琉球的舉動,及至尚貞王在位二十五年(1693年),琉球「創定姑米、馬齒兩島,遣大和橫目職兩員,看守貢船往來」。 同時,薩摩藩強行割占琉球北部五島。
1654年,琉球王遣使臣到清朝請求冊封。清順治帝封尚質王為琉球王,琉球成為清王朝的藩屬,但實際上琉球國是同時向表面上的清朝與實質的薩摩藩稱臣,與清朝官方的朝貢貿易收入再被實際宗主薩摩藩剝削一次,該藩也是幕府宣布鎖國以後,唯一能以此變相方式獲得國際貿易收入的私藩,薩摩藩在兩百年後的幕末時代能夠有足夠的資本成為倒幕運動主力進而成為維新政府的主事者之一,有人認為與此不無關聯。
1847年(清宣宗道光27年;日本弘化4年),最後一位琉球國王尚泰繼位。1853年5月,美國海軍准將佩里(Matthew C. Perry)的艦隊第一次到達琉球。1854年3月,佩里在《神奈川條約》的簽訂過程中要求日本開放琉球的那霸港口。日方表示琉球是個遙遠的國家,日方無權決定其港口開放權。
1854年7月11日,佩里與琉球國政府以中、英兩種文字簽訂開放那霸港口的條約。 琉球海上貿易受到沖擊。
覆亡
牡丹社事件
1871年11月30日(清朝同治10年、日本明治4年),琉球宮古島民的兩艘進貢船(實際上是福州琉球館以進貢為名的商船),離開那霸港駛往中國大陸。不幸中途遇暴風,漂流海上,一艘幸還,另一艘漂到中國台灣西南海岸排灣族牡丹社的八瑤灣(今屏東縣牡丹鄉境內)。該船共有船員69名,其中3名淹死,66名登陸。登陸的船員中,54名被台灣排灣族原住民殺死,12名逃出,在鳳山縣(今高雄縣鳳山市)受到清政府保護。同年12月11日,又有琉球八重山島民的兩艘進貢船離開琉球開往中國,中途遇暴風,漂流海上。一艘下落不明,另一艘於12月28日漂到台灣,45名船員同樣受到鳳山縣令保護。1872年2月,前後兩批琉球難民57人,由台灣官員送到福州的琉球館,7月平安回到那霸。同年4月,日本小田縣民4人,也遇難漂到台灣,被台灣原住民搶奪衣物。值明治維新後國內情勢不穩,日本欲以外事轉移為內政問題,遂派兵三千六百名佔領台灣南部,史稱「牡丹社事件」。
琉球滅亡
1872年,日本宣布琉球群島是日本的領土,不承認中國自1372年起對琉球的宗主國地位,宣布廢除琉球國,設置琉球藩,冊封琉球國王尚泰為藩王,正式侵佔琉球。
1875年7月24日,日本明治政府派遣內務大丞松田道之赴琉球,強迫琉球國王停止向清朝朝貢禮儀,斷絕與清朝的外交關系。 松田道之帶來的日本政府的命令包括:
1.使用日本年號,廢止琉球對清朝朝貢和慶賀清帝即位而派遣使者的慣例,同時也廢除琉球國王更迭之際接受清朝冊封的慣例,以及琉球今後與清朝的交涉概由日本外務省管轄處分,撤銷在福州的琉球館,貿易業務由日本領事館管轄等。日本政府還命令琉球「藩王」入朝,研究政治厘革及興建之法。
2.強行將琉球納入日本版圖,強迫琉球和中國斷絕關系。
日本政府派遣松田道之到琉球,是因為此時明治政府已經將琉球劃歸內務府管理。1875年的這份命令,直接背景是大久保利通向明治政府提出的關於琉球的建議。1874年,在北京簽訂完《北京專條》的大久保利通,回日本後便向明治政府提出「今通過與清國之談判,彼承認我征藩地為義舉,並出銀兩撫恤受害難民,雖似足以表明琉球屬於我國版圖之實跡,但仍難說兩國分界業已判然」,為將來計,期望明治政府借機斷絕琉球「與中國之關系,在那霸設置鎮台分營」。
琉球國被迫終止與清朝的外交關系。1876年,記載琉球國歷史的《中山世譜》、《球陽》的編撰也被迫停止。
1879年3月30日(清朝光緒5年、日本明治12年),日本將最後一位琉球國王尚泰和他的兒子尚典移居到東京,置琉球為沖繩縣。琉球國滅亡。4月4日,日本在全國范圍宣布設立沖繩縣。
日本將這段歷史稱作「琉球處分」。
清政府的交涉
當時清政府在西北,東北被俄國侵略,所以無暇顧及琉球問題。駐日公使建議:放棄琉球則傷害了琉球的感情,不放棄琉球則惹怒日本,多樹一敵,不如拖延擱置問題。清政府採取了這個建議。
1879年3月30日,日本在首里城向琉球王代理今歸仁王子命令交出政權並悍然宣布「廢琉置縣」,即是將日前改藩的琉球國改制為沖繩縣,至此,琉球國正式滅亡。
1879年6月12日,美國前總統尤里西斯·格蘭特及其隨員揚格(J. R. Young)和美國駐華副領事畢德格(W. N. Pethick)在天津會晤中國政府代表李鴻章,李鴻章要求他就琉球問題進行調停。格蘭特慷慨答應。在他的調停下,日本與中國就琉球問題展開磋商,日本方面提出讓琉球國王在南山復國,清朝咨詢琉球國王意見。國王說:南山土地貧瘠,無法生存。清政府拒絕了這個建議。
清日之間關於琉球問題的交涉1880年4月4日,李鴻章會見日本政府代表竹添進一,並出示了琉球三分方案,也即包括琉球本島在內的中部各島歸還琉球,恢復琉球王國,將宮古及八重山以南各島劃歸中國,將包括奄美大島在內的五島劃歸日本。李鴻章稱,這是何如璋訪問美國駐日公使平安時,由平安秘密出示的,是平安與格蘭特協商決定的。7月30日(陰歷六月二十四日),恭親王等在奏摺中也談到:「臣等接何如璋報晤美國駐日使臣平安稱:格蘭特擬一辦法,球地本分三島,議將北島歸日本,中島還琉球,南島歸中國,似此事了,亦兩國有光。又稱格蘭特將大局說定,然後回國雲雲。」
由於清政府和日本政府對所有建議和交涉未能達成一致。琉球被日本佔領已經成為事實,清朝最終未在與日本的談判條約上簽字,琉球問題被長期擱置。琉球國最終滅亡。
6. 請問,二戰中的尉安婦到底是怎麼回事
慰安婦,是日本軍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徵招的隨軍妓女和為日軍提供性服務的女性,中韓歷史學者認為主要是通過誘騙和強迫。大部分慰安婦來自中國大陸、朝鮮半島、中國台灣、日本本土,也有許多琉球、東南亞、荷蘭等地的女性,其中在日本本土召集的慰安婦被稱為女子挺身隊。2012年12月6日,中國歷史學者在舉行的《南京大屠殺全史》出版發布會上鄭重提出,應將日軍在侵華戰爭中強征的中國、朝鮮等國「慰安婦」改稱為「性奴隸」。
2013年10月7日,日本公開二戰期間強擄35名荷蘭女性當慰安婦檔案。
馬英九宣布在2015年10月25日成立第一座慰安婦紀念館。
7. 尉安婦″尉安婦
被逼無奈的一幫女人
8. 日本尉安婦主要工作和侍遇
那是日本軍國主義犯下的滔天罪行之一,把本國的、亞洲的婦女當作牲口一樣,供戰爭暴徒們享樂,那有什麼待遇可言,都是過著非人的生活。而至今日本政府不思悔改,傷害亞洲人民的感情,遭亞洲各國聲討。
9. 中國現在有尉安婦嗎
這種沒有人權的事情已經沒有了
不過這段歷史我們永遠也不能忘記,女性遭到的屈辱是不能被時間所淡忘的
振我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