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現代小說 » 我喜歡的近現代作家小說

我喜歡的近現代作家小說

發布時間: 2021-08-06 22:06:29

推薦幾本好看的青春小說,現代作家寫的

七堇年的《塵曲》和《大地之燈》以及《被窩是青春的墳墓》等等,還有郭敬明的《悲傷逆流成河》,一草的《很愛很愛你》等,我也喜歡言情的,還有寫哦。我校網站有我的短小說《愛滋長在101天》。希望你也喜歡這些小說,不錯哦!

❷ 中國近代,現代著名作家及其作品。

1、張愛玲,原名張煐,筆名梁京,祖父張佩綸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鴻章的長女。就學於香港大學、聖約翰大學。代表作《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紅樓夢魘》、《金鎖記》、《小團圓》。

4、冰心,原名謝婉瑩,中國詩人,現代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作家、社會活動家、散文家。代表作《繁星·春水》、《閑情》、《我們把春天吵醒了》、《櫻花贊》。

5、余華,當代作家,他的作品多描述現實世界,描寫人性,暴力,世界的黑暗。代表作《活著》、《許三觀賣血記》,1998年獲義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

❸ 有沒有近現代作家的比較經典的文學作品啊

你喜歡什麼類型的呢,近現代的文學也是有很多流派和風格的。梁曉聲的小說比較易懂,王小波的文學也是很不錯的,張愛玲的小說也不錯,還有就是王國維的作品是力推的,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和賈平凹的《廢都》還有陳忠實的白鹿原都是很經典的作品。希望你喜歡。O(∩_∩)O~

❹ 介紹你喜歡的作家及作品

列奧納多達芬奇,《蒙娜麗莎》
500年來,人們一直對《蒙娜麗莎》神秘的微笑莫衷一是。不同的觀者或在不同的時間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有時覺得她笑得舒暢溫柔,有時又顯得嚴肅,有時像是略含哀傷,有時甚至顯出譏嘲和揶揄。在一幅畫中,光線的變化不能像在雕塑中產生那樣大的差別。但在蒙娜麗莎的臉上,微暗的陰影時隱時現,為她的雙眼與唇部披上了一層面紗。而人的笑容主要表現在眼角和嘴角上,達·芬奇卻偏把這些部位畫得若隱若現,沒有明確的界線,因此才會有這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
列奧納多達芬奇

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學識淵博、多才多藝的美術家、雕塑家、建築家、工程師和科學家、科學巨匠、文藝理論家、大哲學家、詩人、音樂家、和發明家。他在幾乎每個領域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後代的學者稱他是「文藝復興時代最完美的代表」,是「第一流的學者」,是一位「曠世奇才」。所有的,以及更多的贊譽他都當之無愧。

那副絕世而富有神秘色彩的畫,那絲神秘的微笑,至今令世人所欽倒。

~~

❺ 【高分】請推薦現代作家小說幾部,讀過的進

張悅然的所有書:
《葵花走失在1890》
《櫻桃之遠》
《是你來檢閱我的憂傷了嗎》
《紅鞋》
《十愛》
《水仙已乘鯉魚去》
《誓鳥》
《鯉》是她現在在做的主題書,已經出了7期,主題分別是孤獨,嫉妒,謊言,曖昧,最好的時光,因愛之名和逃避。

《葵花走失在1890》 是張悅然的第一本書,是一本小說集,記錄了她早期從14歲開始的作品,裡面大概有十幾篇的短篇,我最喜歡的是毀,我覺得這本書的整體感覺還是彌漫著一種青春的疼痛感.
《櫻桃之遠》 是她的第一篇長篇小說,講的是兩個小女孩之間的故事,杜宛宛和段小沫,兩個女孩天生有著心有靈犀的默契和關聯,兩個人之間的故事讀起來讓人覺得有微微心痛的感覺.
《是你來檢閱我的憂傷了嗎》 是一片圖文集,裡面只有三篇小說,大部分還是張悅然的圖片,裡面有《葵花走失在1890》里曾經登過的《毀》和《葵花走失在1890》,還有就是《紅鞋》.
《紅鞋》 這篇小說講的是一個喜歡紅鞋子的女孩和一個殺手之間的故事,殺手殺死過女孩的母親,但是他卻對女孩有著近乎痴迷的情感,但是女孩似乎天生就是一個感情冷漠的人.整體的感覺很蒼涼.
《十愛》是一本小說集,裡面記錄了是個關於愛的故事,相比較《葵花走失在1890》 這本書要成熟許多,裡面少了很多的青春氣息,多了很多別的復雜的感情.這裡面的故事大都充滿了一種雖然絕望,但是還是會給人希望的感覺.是我很喜歡的書.我強烈推薦.
如果說《櫻桃之遠》是張悅然青春期的開端,那麼《水仙已乘鯉魚去》就是她青春期末尾的紀念,它講的是一個叫景的女孩的成長故事,裡面有很多張悅然自己的影子在裡面,雖然還有些稚嫩,但是我認為這種稚嫩的感覺給這篇小說加了分.並且這比她的第一篇長篇有了很大的進步.
《誓鳥》是張悅然告別80後青春小說家的開始,是一個關於記憶和夢想的故事,背景和故事有著很神秘的感覺,裡面的人物每個身上都有著很神奇的力量.每一章節的名稱都經過了深思,都很喜歡.這個也強烈推薦.
《鯉》是一本主題書,每一期都有一個主題,我認為這本書比郭敬明的最小說要強很多,我覺得是值得看的.
(我打字要累死了.....我很喜歡張悅然,她的書我都讀過,也都有收藏....這是我讀後的感受...)

❻ 我喜歡的作家(要有具體事例)600

我喜歡的作家
我從未這樣喜歡一個作家,是被深深吸引著的。
事實上,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我根本不認識他。只是在讀過他的作品之後覺得這個作家令人佩服。
我不知道他的容貌,卻能深切地感受他內心那不息的炙熱。讀完他第一本書後,我說:「他是擁有火一般熱情的少年!」
接著,我又讀了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那是充滿幻想的冰雪之城,是不同於凡世的另一番景色。但卻有著令人心酸的悲涼之感。一幕又一幕,跌宕起伏的情節,只讓你深深地淚流。最真實、最細膩的畫面只讓你默默感泣。最荒涼、最孤獨的內心對話只讓你仰面嘆息!
「他是一個內心世界封閉,但情感極其豐富的人吧!」我又一次給了他一番形容之詞。
那些散亂的定語在我心中積淀。我想找出一些適合的用來形容他,卻都不曾貼切。
我開始找尋他了。當我看到他的第一眼,我便發覺我錯了,並不是那些形容詞不夠貼切,而是透過他的雙眸,你苦於為什麼不能有更多的詞語來填空。
他是骨瘦如柴的。
因為太瘦,他的笑容_他臉上帶著數不完皺紋的笑容,讓人不可思議。我無法想像這就是那個我多次為止糾結不已的多面少年。不過,他深黑的瞳仁下隱隱帶著一絲憂傷,即便他是一臉笑容。不過,那隻是他閃亮的眸子中的一絲淺淺的點綴,只讓人覺得深邃、空靈而難忘。
雖然他的文字間流露出如同他眼裡微帶的憂傷,但仍然充滿了人性的甜美。是寬容偉岸的情懷,是信任與無私的結合體,是自由奔放的心境,是清澈如水般的心靈,是孩童般的笑靨……
而我也在他的書中游盪一遍之後,漸漸地發現身邊竟有如此多讓人享受的美好,彌散在空氣里,只要你靜心感受,便不會錯失那些情感。
我要謝謝他。因為他給讀者的是一種恬靜。不論是他幻想的國度,還是不見煙火的廝殺,都讓我有觸碰的真實感。以及那些空靈如雙眸的文字,都可以尋找到某些屬於我的夢境。
我從此這樣地喜歡一個作家了。是帶著夢自由地飛翔在他的字里行間。
我最喜歡的一名作家
我最喜歡的一名作家
是誰,寫下了深有感觸的《小橘燈》;是誰,寫下了感人肺腑的「獻給母親在天之靈」的哀歌;又是誰,寫下了愛國激情之作_這個名字說出來啊,一定會讓很多熱愛她的作品的人而自豪,她就是_冰心奶奶。她也是我最喜歡的作家。
從小到大,我讀過冰心奶奶的作品就不計其數了,有《笑》,《平綏沿線旅行記》,《南歸》,《寄小讀者》,《繁星》,《春水》等,其中,最讓我感動的就是《南歸》。為什麼她的作品總能讓讀者們催然淚下?這是少數現代作傢具有的風格,而冰心奶奶卻做到了,所以,我十分喜歡她。
就是因為看了她的作品,我就覺得我的寫作水平會迅速提高,寫作風格越來越有特色了。總而言之,讀了這么多冰心奶奶的文章,我總結出了她的風格:淳樸,真摯,質朴,天真。她以母親和兒童的角度,寫下了許多惹人喜愛的作品。
自從讀她的作品後,我便深深愛上了文學,深深愛上了寫作。因為,冰心奶奶賜予了一句所有熱愛文學的小讀者的話:「創作來源於生活,沒有生活中的真情實事,寫出來的東西就不鮮明,不生動。」是啊,從真實的生活中,把你喜歡或使你難過的事情,形象的反映出來,自然就會寫成一篇比較好的文章了。冰心奶奶,雖然你去世了,但這句話一直活在我的心中;這句話,一隻教誨著我。所以,我非常喜歡您。
還有一個我喜歡她的原因,那就是她很堅強,聽冰心奶奶說,她小時候曾經吐過血,可她卻在文學創作里足足活了九十九年。堅強,讓她走上了他夢想的道路……
啊,敬愛的冰心奶奶啊,您的笑是那麼的慈祥,您的作品是那麼的感人,寫到這里,我只能怪我的筆沒用,不能用什麼華麗的語句來贊美您。但我做到了!我能按您說的去寫了!謝謝您為大家創造了深有感觸的《小橘燈》;寫下了感人肺腑的「獻給母親在天之靈」的哀歌;寫下了那些美好而又充滿著真摯的作品!冰心奶奶,我永遠喜歡您!
我喜歡的一位作家
「安寧的村落、寂靜的麥田、旋轉的風車、河裡的小船、各色的鴿子、雪白的蘆花、裊裊的炊煙……」這些使你動心了嗎?那就快樂稻香渡吧!
我喜歡閱讀,曹文軒是我最喜愛的作家之一,而他就是這個地方的麥場主。曹文軒叔叔是位大學教授,但他卻寫出了許多我們喜歡看的書。他的小說生動、活躍、唯美,如《草房子》、《紅瓦》、《根鳥》等等,都會讓你愛不釋手,百讀不厭。並且這些小說還獲得冰心獎和愛徒生大獎……
曹叔叔的作品,不僅僅文字語言美,細節生動,而且人物刻畫活泛不呆板,具有生活的靈性,彷彿能摸到那份細膩的真切的情感和鄉村風情。比如說,愛臉紅的細米、堅強的杜小康、頑皮的康康、氣質優雅的紙月……人物刻畫的生動逼真,從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與自己大同小異的影子,所以,再多的煩惱,再多的不快,我們也可以在他的作品裡得到理解和關愛。
……
那是一個
風兒與蝴蝶自由穿行的地方
在夢的背後
飄散著梔子花淡淡的芬芳
走過那些
粗糙與細膩相伴的日子
四季的纖指
引領我無痕的生長
永遠難忘
棚欄外那片白色的憂傷
我最喜歡的作家
_楊鵬
生來就酷愛看書的我,對有益的書總是愛不釋手。因此,我認識了許多位作家,如楊鵬、周銳、李志偉、張之路等。其中楊鵬這個大幻想家在我心目中名列首位。
在上二年級時,我就已經認識楊鵬了。他在《小學生拼音報》中發表了一篇幻想小說《小超人弟弟弟》連載,文中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住了我。那時的我總盼望著郵遞員送來《小學生拼音報》。現在的我為了能看到更多楊鵬寫的書,我常常往書店跑,買回了很多他的專著,如《考試作弊大全》、《生死百慕大》、《木乃伊復活》等。他書中的故事曲折、驚險、奇幻,而又時不時帶上一點兒風趣,使我彷彿墜入了幻想世界。在我眼裡,楊鵬的奇幻彷彿混入了天地間的靈氣,使其亦真亦假,亦實亦幻,讓讀的人很快便沉浸其中。
楊鵬寫的小說除了充滿奇幻外,有些還能警醒讀者。如他寫的科幻小說《帶綠色回家》,書中說到宇宙中也有一顆與地球相似的行星,那兒有花草樹木和人類。但那兒的人不注意保護環境,結果只能靠氧氣瓶維持生命……這個故事雖是幻想出來的,但它卻是在提醒我們人類要保護好地球。如果我們不保護好地球,也許將來我們會步那顆行星的後塵。所以,楊鵬想以這個故事來告訴大家,不要再破壞地球了,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

❼ 推薦幾本中國近現代經典長篇小說

1.中國近現代小說...
樓主居然沒提張愛玲的小說...她才是中國女作家的精髓啊,長篇不多,中短篇都是精華,你竟把她列到第八種散文里(才看到),我無語
還有白先勇,台灣作家,你查詢下就知道
還有餘華的作品還可以
武俠長篇寫得好的近來實在很少,我推薦的無非九州的一波老人,像曾雨(今何在)之類,<悟空傳><若星漢>都寫得很有才氣
另很高興你喜歡王小波
2.漫畫我可不熟,略過
3.歷史類的,<德川家康>剛看過是吧,我剛看完織田和豐臣.二十四史全了么?
無論你看沒看過,<資治通鑒>一定要看,買的話我建議買柏楊版的,有各種點評,這套書本人是借圖書館的,不知現在有沒有的賣,只要小說的話,...
4.文學評論...這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話說"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雜文 當代惟有李敖 柏楊,尖銳真誠
5.中國古典名著大都不夠深刻,看過則罷,不過建議看看<太平廣記>一類,加深文化感
中國古代名著我最喜歡的是<聊齋志異>,傳奇.像<紅樓夢>,中國古典文學中難得的深刻,卻非我所喜愛.
6.外國現代近代當代名著 北美南美的 霍桑 博爾赫斯 歐洲的巴爾扎克(你竟然沒提,他可不止歐也妮·葛朗台) 加繆 薩特 塞利納 奧維爾的<1984><動物農庄>俄國 陀思妥耶夫斯基,通俗小說有 希區柯克 弗福賽斯 森村誠一 史蒂芬金 另<小王子>你都看了,何不看看<夏洛的網>?這兩篇是完美童話.說到童話,安徒生的東西我建議原著,感覺很不同
引 推理類 日本推理太多了 森村誠一 松本清張 仁木悅子 等等
科幻類 艾薩克阿西莫夫我很喜歡
另我正看一本<蝴蝶夢>(呂蓓卡) 據說是浪漫主義名著
7.外國中國詩歌類
顧城 北島 戴望舒 泰戈爾 普希金 雪萊,推薦 還有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8.中國近現代散文 重點推薦梁實秋 文風和藹朴實 林語堂 魯迅(?)
9.哲學類著作,我看的就更有限了.至少想得比看得多 要我說,世上沒有唯一真理 就看真理如何化為己用,哲學永遠是越來越走向極端的
10.聖經還是看一下吧 我當歷史小說看的,挺有意思 百喻經 菜根譚
11.有人就有傳記.不談

還有古希臘的戲劇,你應該都知道 有了解,想自招到哪裡啊?

另我想說一句:書並非看得越多越好,世界本是不需要看破的

我覺得網路上幻想類的書太多了,擾亂了我大部分視線,樓主你提到的所有的書都推薦么?慚愧我還是不少都沒看過

重新整理一下,符合你的條件的
1.白先勇<孽子><玉卿嫂>,扭曲戀情
余華<許三觀賣血記><活著><兄弟>,中國艱苦人生
路遙<平凡的世界>
2....
3.<資治通鑒>大氣,不過很厚,還有好多冊
二十四史里推薦<史記> <後漢書>
<新五代史> 戰爭 和平均引人入勝,文筆不錯
dachao100說得對,<菊與刀>確實不錯,日本文化中最深刻的
<全球通史>太厚了,也有好多冊
4.李敖的書都可以看,他生活得很瀟灑 柏楊,他是個不平的學者
5....沒什麼好的,<三言二拍〉都太傳統,也不是長篇,清代的除<紅樓夢>都比較單薄
6.霍桑<紅字><七個尖角閣的老宅>,美國風情,幻想現實都有
博爾赫斯寫的是傳奇故事
塞利納<茫茫黑夜漫遊> 紀德<偽幣製造者> 懷爾德<聖路易斯橋> 奧維爾的<1984><動物農庄> 話說反烏托邦三部曲都不如<動物農庄>的故事精彩
陀思妥耶夫斯基<白痴><罪與罰> 阿斯塔菲耶夫<魚王> 這本我是受王小波影響
森村誠一<證明三部曲> 雖說是推理,批判社會比較多
史蒂芬金<不同的四季(肖申克的救贖)> 恐怖的人性,尤其是第二篇
〈偷書賊〉〈燦爛千陽〉 這兩本都是最近才出的書,我也這兩年讀的,宣揚人性,和〈追風箏的人〉一樣
希區柯克的短篇很精彩,雖然你要的是長篇,但建議讀
仁木悅子<貓知道>
阿西莫夫<基地>系列,這是科幻小說中的史詩作品 <機器人>系列就差一點了
7....
8.梁實秋<雅舍小品> 輕松有趣
9.你覺得看得再多會改變自己么?...
10.<菜根譚> 處世之作
11....

完美收工
······································

說行天下:小說網站上千個,總有一個適合您。 說行天下

❽ 你最喜歡的當代文學作家是哪一位請結合其作品具體闡述

沈從文。

沈從文的創作風格趨向浪漫主義,語言格調古樸,句式簡峭、主幹突出,單純而又厚實,朴訥而又傳神,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其作品《邊城》寄託著沈從文「美」與「愛」的美學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現人性美的一部小說。

《邊城》描寫的湘西,自然風光秀麗、民風淳樸,人們不講等級,不談功利,人與人之間真誠相待,相互友愛。外公對孫女的愛、翠翠對儺送純真的愛、天保兄弟對翠翠真摯的愛以及兄弟間誠摯的手足之愛,這些都代表著未受污染的農業文明的傳統美德。

沈從文創作題材:

沈從文創作的小說主要有兩類,一種是以湘西生活為題材,一種是以都市生活為題材,前者通過描寫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贊美人性美;後者通過都市生活的腐化墮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喪失。

其筆下的鄉村世界是在與都市社會對立互參的總體格局中獲得表現的,而都市題材下的上流社會「人性的扭曲」他是在「人與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的燭照下獲得顯現,正是他這種獨特的價值尺度和內涵的哲學思辨,構起了沈從文筆下的都市人生與鄉村世界的橋梁。

❾ 有什麼經典的言情小說最好是近代或者現代作家的

會有天使替我愛你》
《烈火如歌》《泡沫之夏》《天使街23號》《長安亂》《惡魔的法則》
《再見蘇菲斯》《壁花小姐奇遇記》
《愛上愛情》
《心的1/2》《一光年的距離有多遠》《零下一度》
《沙漏》
《惡魔小組》《如果微笑》《薔薇的第七夜》《親親親吻魚》

❿ 選擇一位你喜歡的現代作家,並說明理由

魯迅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他是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巨匠,曠代的大師。他淵深的思想、巨大的智慧、光輝的人格和獨創的文體,不僅滋養著一代中國人,同時也作為中華民族的精神代表而成為世界文明的一面旗幟。魯迅的思想博大淵深,其文出神入化。
我喜歡他,主要來自於兩方面的理由,一方面在於他獨特的語言特色:
一、善於運用對比變化的色彩語言

(一)景物對比的色彩語言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這樣的一幅圖畫:「時候既然是深冬;漸近故鄉時,天氣又陰晦了,冷風吹進船艙里,嗚嗚的響,從篷隙向外一望,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 這是一幅「寒江荒村歸客圖」,魯迅在小說《故鄉》就開篇展示給讀者,作者用陰晦的天氣、嗚嗚的冷風、蒼黃的天空、蕭索的荒村,勾畫了冬日江南農村死氣沉沉的氣象,立即給讀者一種陰晦寂寞、蕭條凄涼的感覺,這是作者陰沉心境、悲涼情緒的反映,使整篇小說帶有陰郁的氣氛。這正是人們所說的「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故鄉》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後十年間農村經濟的破產,廣大農民更加貧困的現實。作品中這幅荒村景象正是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殘酷蹂躪下日趨破產的舊中國農村的縮影,從中批判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作為愛國的具有進步傾向的知識分子——魯迅,對當時農村的衰敗,故鄉不能不感到痛心之極。正是這種凄涼的客觀色彩和悲痛的主觀色彩的融合,把讀者一下子帶入「寒江荒村」圖中去。現實的故鄉如此,這不能不激起魯迅對理想中兒時的故鄉的懷念:「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這是一幅閃爍著燦爛光彩的圖畫,是一幅「神異的圖畫」。背景是天空圓月,沙地瓜田,「深藍」、「金黃」、「碧綠」等顏色加以渲染;美麗多彩的自然風景,閃爍著銀色光芒的項圈,小英雄佩帶著它,手握鋼叉,勇敢地向猹刺去……一個多麼迷人的童話世界!色彩如此明朗、純凈,色彩的運用寄託著作者對兒時夥伴閏土的真摯情誼,對童年生活的深深眷戀,這和現實的黑暗產生鮮明的對比。

正因為憎惡黑暗憧憬著美好,所以魯迅在作品中時時有意「刪削些黑暗,裝點些歡容,使作品比較的顯出若干亮色」。

(二)人物形象對比的色彩語言

魯迅運用多姿多彩的語言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幅對比鮮明的場景。同樣也善用此來描繪人物形象,特別是用神態的變化塑造人物的靈魂,顯示人物的精神狀態和個性特徵,表現主題或表達感情。

故鄉已非昨日的故鄉,閏土也非昔日的閏土。那「紫色圓臉已變成灰黃。而且又加了很深的皺紋」;那「紅活圓實的手已變得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他頭戴破氈帽,身穿薄棉衣,在寒風中瑟索著。天真爛漫的閏土已被橫暴的社會壓力變得木訥陰郁?作者通過色彩的對比,深刻有力地揭露和控訴了封建勢力、封建制度從肉體以及精神上對農民的殘暴壓迫和摧殘,表達對閏土、對農民的不幸命運的深切同情。

二、善於運用具有個性化語言

人物語言是作家最喜歡使用的手段,而人物語言恰好是對人物性格的最好的刻畫材料,所以作家會用最多的時間在人物語言推敲,使用最精簡的語言,刻畫最生動的人物形象。魯迅是最善於通過人物個性化語言塑造典型形象的作家。他的作品,無論是主要人物還是次要人物,語言都極富個性化的。

例如在《孔乙己》一文中,主人公孔乙已所說的話並不多,然而幾乎句句都是個性化、性格化語言。

例如:(文中第一次出場)他們又故意的高聲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東西了!」孔乙己睜大眼睛說,「你怎麼這樣憑空污人清白……」「什麼清白?我前天親眼見 你偷了何家的書,吊著打。」孔乙己便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嗎?」

(給孩子們茴香豆吃時)孔乙己著了慌,伸開五指將碟子罩住,彎腰下去說道,「不多了,我已經不多了。」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搖頭說,「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這些可笑的人物語言,是孔乙已所特有的語言,它准確、深刻、生動而有分寸地突出了孔乙己的性格。從「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嗎?」一句中,我們看到了孔乙已那迂腐的性格。在他看來,像偷竊這樣的醜事,一旦和讀書人發生聯系,就是一件光彩的事,不能和一般的偷竊相提並論。就算是偷東西被人打斷了腿,還要辯解說是「跌斷、跌、跌……」死要「讀書人」的面子。這些言語,把孔乙已心靈深處的「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封建傳統觀念充分地揭示了出來,這種觀念是與他長期接受封建科舉制度教育毒害的身份相稱的;從他主動教酒店小伙計「回」字四種寫法上,又自然地流露了他故弄玄虛、標榜自己的迂腐思想;從他跟小孩子交談中,我們又看到他在孤苦無靠中的寂寞和他心地的單純、善良的一面。孔乙已這些個性化的語言,進一步揭示了人物的性格。

總之,魯迅筆下的人物的性格特徵個個都是非常鮮明的,有時只需寥寥幾筆,人物形象便躍然紙上,例如《社戲》中的雙喜、六一公公等人物,而這些更多是通過人物個性化的語言來塑造的。

魯迅打過很有意思的比方,說「斧是木匠的工具,但也要它鋒利,如果不鋒利,則斧雖存,即非工具,但有人仍稱之為斧,看作工具,那是因為他自己並非木匠,不知作工之故」(魯迅《致李樺》)。魯迅就是一個出色的「木匠」。魯迅作品生動形象的語言,這是從魯迅靈魂深處流出來的,是魯迅感情思想的結晶,思想的升華。

另一方面在於他的思想:
魯迅無疑是一個思想上的超前者,也是一個思想深層懷有巨大痛苦的靈魂。縱觀魯迅一生,以同時期的社會思潮為參照物,可以看到他對現實中的思潮幾乎總是保持著一定的距離。這也正是每一個真正獨立的思考者(而非具備超凡個人魅力的"卡里斯瑪")所必需的先決條件。魯迅個人與時代主潮之間,象兩條彼此深有關聯,但交叉處也不多的曲線。

魯迅永遠在兩個命題之間撕扯自己的靈魂。作為弱國的子民,他首先希望自己國家的強盛。幼年家道中落給他留下極深的陰影,使他也一直採用這種視角去看國與國的關系。這種視角本身並無所謂對錯,而且,那時主動採用這種視角來看待國際世界,是中國知識分子的一個普遍傾向。所以,魯迅的這個傾向代表了中國絕大多數知識分子始終纏繞心頭,揮之不去的一種心理。因此,所有的"拿來主義"也好,"師夷長技"也好,無不打上深刻的實用主義或功利主義烙印。但魯迅不同他人之處,就在於除此之外,他同樣關心的那種超越功利層面的價值。

無論從哪個角度審視,誰也無法否認魯迅對於20世紀中國文化的經典意義。
從20年代起,人們在被魯迅思想的犀利與深邃所震撼的同時,就一直在思索魯迅的思想本質與根本價值在哪裡,另一方面,也總是有人試圖以形形色色的名目削弱或抹殺魯迅的價值。張夢陽通過對魯迅學史的發掘、爬梳與分析,提出魯迅的思想本質與價值核心就在於「對中國人精神的深刻反思」。按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緒論》所說,「反思就是人類精神反過來以自己為對象而思之」。這樣看來,在中華民族的融合、發展歷史中,一直伴隨著智者對本民族精神的反思;尤其是明代中後期李贄、黃宗羲等人的異端反思,對於長期籠罩在儒家氛圍中的民族精神不啻於一針清醒劑,但比起根深蒂固的傳統來說,力量實在是太微弱了。鴉片戰爭以來,在經歷了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與辛亥革命之後,急於拯救民族危機的先驅者才把精神革命提到重要位置上來,發動了波瀾壯闊的五四新文化運動。在這種時代背景下登上歷史舞台的魯迅,對中國人的精神做出了怎樣的反思呢?

「在20世紀中國從封建專制向現代文明轉型的歷史時期,對幾千年來封建禁錮下的中國人的精神進行徹底的根柢性的反思,敦促中國人沖出思想的牢籠,獲得精神的解放,達到精神的獨立和思想的自由,從而正確地認識自己、認識世界,確定自己在世界的恰當定位和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正確方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魯迅就是這種本民族最高境界的精神反思者,是專門致力於民族精神反思的偉大思想家。魯迅對中國人精神的深刻反思是他留給中華民族以至整個人類的最大一筆精神財富,最大的貢獻就是推動了20世紀中國的精神解放。而魯迅學的精要之處,就是對魯迅對中國人精神的反思進行再反思,藉以推動精神解放。

魯迅學的突進和迂迴同思維方式密切相關。一旦為單一化的圖式思維與扼殺個性的規定思維所囿,在研究者與魯迅之間就會形成「隔膜」,不但無法得出正確的理性認識,連憑直覺思維感悟到的真實都不敢確認。

中國魯迅學的發展歷史,幾乎是與20世紀中國的精神解放同步進行的。精神解放時,魯迅思想就得到發展;精神禁錮時,魯迅學就受到阻礙。通過總結歷史經驗教訓,除了社會文化環境的制約因素之外,魯迅本身話語系統的復雜性、多義性以及報告壞消息的「惡鳥」的本性,也使得對魯迅的反思進行再反思並非易事。但只要解放思想,發揮學術個性,變惟聖思維為惟實思維,變趨同思維為求異思維,變單一思維為系統思維,變靜態思維為動態思維,變二維性結構為三維性結構的開放思維,就能夠在歷史的時空中真正貼近魯迅,排除神化、俗化、功利化以及儒家反彈等種種干擾和謬象,准確地把握魯迅。

熱點內容
加料的牛奶小說閱讀全集 發布:2025-09-25 16:45:02 瀏覽:502
小說焚天之怒免費閱讀 發布:2025-09-25 16:08:02 瀏覽:545
校園文筆細膩小說言情 發布:2025-09-25 16:04:27 瀏覽:303
主角學成武下山的武俠小說 發布:2025-09-25 13:54:22 瀏覽:904
小說都市戰神免費閱讀全文 發布:2025-09-25 12:50:44 瀏覽:406
農村言情小說鄉村小神醫 發布:2025-09-25 12:33:51 瀏覽:990
校園小說被奪初吻 發布:2025-09-25 12:30:51 瀏覽:469
男主叫蓮真的古代小說 發布:2025-09-25 11:46:49 瀏覽:775
想當網路小說作家選什麼網站好 發布:2025-09-25 11:45:29 瀏覽:601
大神末世小說排行榜完本 發布:2025-09-25 11:29:31 瀏覽: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