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現代小說 » 美國現代小說的三巨頭

美國現代小說的三巨頭

發布時間: 2021-08-04 08:03:31

A. 美國科幻黃金時代三巨頭是誰

科幻黃金時代的三巨頭——克拉克、海因萊因和阿西莫夫
克拉克
應該說,克拉克是三巨頭里科幻風格最「硬」的。科幻有軟硬之分,硬科幻的內容以科學技術等物質層面的幻想為主,軟科幻則以描寫科學技術對社會制度和人的精神的影響為主。當然這只是一個很粗的劃分,越是精彩的科幻,越是難以區分清楚到底是硬還是軟。

克拉克的風格,個人感覺,是上承凡爾納和雨果·根斯巴克的技術科幻小說的傳統。場面宏大、對科學技術的構思既超前又合理,但是弱點在於情節和人物的塑造。

凡爾納設想出的潛水艇、載人奔月飛行,影響激發了很多代人去實現這個幻想,更令人稱道的是,由於基於嚴謹的科學知識和推斷,當年凡爾納所設想的載人奔月飛行的發射基地地點,恰恰成為了後世美國佛羅里達航天中心的選址,真是牛啊。但是反過來,凡爾納小說中的主要人物,幾乎全是具有鋼鐵意志和決心的「牛人」,比如《海底兩萬里》中的尼莫船長、《從地球到月球》中的大炮俱樂部主席巴比康、《環球旅行》中的福克先生。而小說的情節,大多是(環球)旅行。

克拉克的情形很相似。他本人早在20世紀40年代就以論文的形式,提出了衛星通信的設想。而他所設想的《太陽帆船》,已經可以說是部分實現了,差的只是一個真正完全依靠太陽帆提供動力的深空探測飛船而已。

克拉克小說中的畫面很宏偉,很壯觀,很燦爛,很激動人心,但是微觀的人物形象,情節的細節處理,就差了一些。很多人都知道《2001太空漫遊》,但是有幾個人知道鮑曼,知道弗洛伊德博士?談到克拉克的小說,人們想起的是「獨石」、「拉瑪『小行星』」、「太陽帆船」,但是除非是「骨灰級」的書迷,有幾個人能想起克拉克小說中的主人公的名字,更不用說他們的形象和特點了。

秉承技術科幻小說的特點,克拉克科幻小說的風格是充滿光明和希望的,所謂「薔薇色的烏托邦」,或者說,「敢讓高山低頭,敢叫大河讓路」。(技術幻想小說一般是烏托邦,社會幻想小說一般是反烏托邦)但並不是從頭到尾激昂振奮到底。而是有抑有揚。過程中可能有壓抑的地方,整本小說看完以後,讀者覺得人類的未來還是充滿希望的。

比如《太陽帆船》,如果是那種激昂到底的小說,會讓主人公在排除萬難以後,贏得最終的勝利。但是小說卻讓主人公不得不因為太陽耀斑爆發放棄比賽和自製的太陽帆船,但是在小說結尾,主人公注視著自己的那艘太陽帆船向著太陽系外慢慢飛去的那一幕是很震撼的。

克拉克還有一個特點是三巨頭中獨有的,就是他和別人合寫了不少小說。有的是對他以前小說的續寫,比如《與拉瑪相會》的續集《拉瑪三部曲》,更多的是獨立的小說。

我猜,克拉克和別人合寫可能是為了彌補其在情節細節和人物的塑造上的弱點。但是我的感覺,這些合寫都不很成功。很多合寫的小說冗長乏味,毫無特點,只能算是四平八穩的二流小說。

克拉克的小說中,直接涉及中國的部分,在三巨頭中是最多的。比如在《太空漫遊》系列中,「2001」就將中國人已經登上了月球作為一個背景的細節。「2010」中則出現了中國獨立製造的飛船趕超美蘇聯合飛船,並先一步到達木衛歐羅巴。而且那艘中國飛船的名字叫做「錢氏太空船」,按照克拉克給出的說法,這里正是對錢學森教授的致敬。但是美國拍的電影則把有關中國人的情節全部刪掉了。似乎上個世紀後期中國航天事業的獨立發展,給克拉克的震動很大。「2061」則是在一個中國香港富豪的商業太空旅遊飛船上展開故事情節的,並且又一次呼應了「2010」中的「錢氏太空船」。據克拉克自稱,他曾經專門贈送過一套《太空漫遊》系列給錢學森教授。

國內和克拉克相似的,老一代里幾乎沒有,鄭文光場面壯觀,但是技術細節沒有克拉克扎實(後者恐怖到居然為自己小說中出現的飛行器畫設計圖)。新一代里應該算是大劉罷,但是技術細節上好像也差一點。
海因萊因

是我在三巨頭中看得最少的。一方面固然是因為他的小說被翻譯成中文的很少,另一方面是因為他的小說大部分我都不喜歡。在我看來,海因萊因是倪匡和葉永烈的混合體美國版。

從寫作特點來看,海因萊因的小說有很多YY的東西和對其政治、社會理想的宣傳。象《星船傘兵》(電影《星河艦隊》的原著)這樣的小說,即使是在美國都有很多爭議。據說,海因萊因還是美國星球大戰計劃的鼓吹者,並因此和克拉克鬧翻了。應該說,海因萊因是真心相信一些東西,並且會用一種讓人熱血沸騰的方式來將其表述出來。所以,就像倪匡一樣,喜歡他的人就非常喜歡,不喜歡的就很不喜歡。

海因萊因最擅長的,恰恰是克拉克所不擅長的,人物形象的塑造,而且有不少還是在短篇小說中完成的。這大概也是為什麼海因萊因的小說比較有感染力的原因。我所讀過的海因萊因的小說中,兩種人物是比較常見到的,少年見習(宇航員)和中年專業人員,前者常見於海因萊因的少年科幻小說中。當然,海因萊因小說中的主人公,往往是那種理想化的滿腔熱血的英雄,塑造起來也相對容易。

從題材來看,海因萊因寫了不少的少年科幻小說,其對象就是大量的青少年,這也是為什麼我認為海因萊因帶有葉永烈的特點。主人公往往是星艦或者外星殖民地上的少年,情節比較簡單,主要是刻畫這些少年英雄是如何成長起來的。此類小說的代表作有《星人瓊斯》、《銀河系公民》。

其次是大量的以月球的開發為背景的中短篇小說,其中其實也包括部分的少年科幻小說。這類小說都有一個共同的關鍵詞——月球城(Lunar City)。在這些小說中,月球殖民者是主角,在低重力、高輻射和空氣泄露等威脅下,奮勇拼搏;同時發展出開闊的眼界和對地球居民的優越感。我覺得實際上是美國早期殖民者的象徵和心理投射。代表作是《出售月球的人》、《先生們,坐下》。我甚至覺得阿西莫夫的小說《神們自己》中第三部分關於月球城及其居民的描寫是受了海因萊因此類題材的影響。

再次是「長生之人」系列長篇小說和反思類小說。前者的背景,是一群天生具有幾百年壽命的長生不老的人。他們的長壽和年輕大概來自於其基因,所以這些人為了維護其秘密和保證其下一代不會退化,只在同類人之間才通婚,代表作是《足夠長的時間來愛》。後者則是一些帶有黃色情節的對宗教等的反諷反思小說,比如《約伯大夢》、《穿牆貓》。這兩類小說其實是我在這里硬湊起來的,因為我覺得這兩類小說,都是篇幅冗長,語言晦澀,內容無趣。

最後是一些獨立成篇的小說,寫作風格上接近於月球城系列小說,比如《雙星》、《地球上的綠山》、《回魂屍》、《傀儡主人》、《生命線》、《夏日之門》、《宇宙》。

海因萊因的小說中涉及中國的比較少,敵對陣營么。

說實話,海因萊因的小說,有很多我看了個開頭就看不下去了,比如說上面第一、三類的小說,所以看法可能比較偏頗。如果讓我來推薦的話,海因萊因的以月球城為背景的短篇小說都可以看一看,反過來,凡是以少年為主角的都可以免了。中長篇中,我推薦《雙星》(國內有一個刪節本譯作《帝國雙星》的)、《出售月球的人》(未見過中文譯本)。

海因萊因比較有名的幾個長篇《星船傘兵》、《月亮是個嚴厲的婦人》和《異鄉異客》。我都不太推薦。《星船傘兵》勉強可以一看,但是星戰背景在小說中並不佔重要位置,作者主要精力都放在鼓吹超人哲學。《月亮是個嚴厲的婦人》中的美國人投射很明顯,我看不下去。如果你沒那麼敏感或者就好這一口,倒是可以考慮一下。《異鄉異客》屬於反思類的小說,沒什麼娛樂性,可能會看得很累(我是根本看不進)。
艾薩克·阿西莫夫,當代美國最著名的科幻大師、世界頂尖級科幻小說作家、,他也是位文學評論家,美國科幻小說黃金時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高產,著述頗豐,一生著述近500本,其中有100多部科幻小說,早已遠遠超過了「著作等身」的地步。是本世紀最頂尖的科幻小說家之一。曾獲代表科幻界最高榮譽的雨果獎和星雲終身成就「大師獎」。以他的名字為號召的「阿西莫夫科幻雜志」,是美國當今數一數二的科幻文學重鎮。他是一位生於俄羅斯的美籍猶太人。作品極其豐富,代表作有《我,機器人》(I,Robot) 、《基地》系列、《鋼窟》(The Caves of Steel) 系列、《赤裸太陽》(The Naked Sun) 等。他他於1941年發表的作品《Runaround》中第一次明確提出了著名的「阿西莫夫機器人三定律」。以其名字命名的《阿西莫夫科幻小說》雜志,至今仍然是美國當今數一數二的科幻文學暢銷雜志。

這位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化學博士,波士頓大學的副教授,先是業余寫作科幻小說,1958年開始專職寫作,以他淵博的科學知識和豐富的想像力很快就成為引人注目的科學作家。其科幻小說的代表作為「機器人」系列和"基地"系列等,其他科學和科普著作有《生物化學簡史》、《化學簡史》、《碳的世界》、《月亮》、《海洋知識》、《空間知識》、《聖經入門》、《莎士比亞入門》等。阿西莫夫筆下的機器人,改變了原來科幻小說中機器人老套的奴隸工具或人類敵人的怪物面目,開始成為人類的親友,他在科幻小說中制訂的「機器人三定律」一直被奉為機器人科幻的經典,這定律幾乎成了以後科幻作家創作有關機器人的作品時必須遵循的法則。

艾西莫夫以真切的物質科學及人文現象演繹出他的科幻世界,又加進偵探與推理小說的技法,使得他的作品情節生動,扣人心弦,讓人不忍釋卷

B. 有什麼在美國生活的現代小說

首先「了不起的蓋茨比」是肯定要讀的。不過看你對小說的定義,可能不是指這類名著什麼的。個人推薦近幾年被改成電影的小說。這類小說能被改成電影,首先可以肯定作者對故事情節的描述畫面感較強,這意味著對於不了解美國文化的中國讀者較好理解,如果要讀英文版的也方便許多;其次,被改成電影,先不說蘊含了什麼深意,被改成電影面向大眾多少是較為出眾的,否則導演不會用票房冒險,而且許多小說遠比電影有意思,畢竟兩三個小時講不完幾百頁的故事,如果在其中恰巧有幾部自己中意的電影,讀起小說代入感更強。 在此推薦:1. Gone Girl 2.On the Road 3.Divergent

C. 美國現代短篇小說的創始人是誰

亨利筆下的人物都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小人物,他們很少有深奧的思想和勃勃雄心。像《麥琪的禮物》中夫妻雙方深沉的愛戀,不過是用溫情填充愁苦的日子,使得苦澀的歲月里含蘊著幸福,讓生活有一點細微的光彩。德拉和吉姆的純潔、善良和真誠,正好與資本主義的罪惡、虛偽和兇殘的本質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作者通過截取他們生活中的一個小小片斷,把人物的身份、言行、心理等特點刻畫得鮮明生動,給人以深刻印象。作品語言簡潔樸素而又幽默風趣,充滿了詼諧機智。小說結尾很有個人特色,常常出人意料,被稱為「歐·亨利式結局」,即直到故事終結才揭示出它的全部意義和人物全部真實的性格,往往帶著「含淚的微笑」。歐·亨利的作品享有極高的聲譽,被改編為各種廣播劇、電視劇。他是美國現代短篇小說的創始人,被稱為「曼哈頓的桂冠詩人」、「美國的莫泊桑」。西奧多·德萊塞

D. 請看,這個小說家是誰﹖

theodore dreiser 西奧多·德萊塞

西奧多·赫曼·阿爾伯特·德萊賽,是一位以探索充滿磨難的現實生活著稱的美國自然主義作家,他是美國現代小說的先驅和代表作家,被認為是同海明威、福克納並列的美國現代小說的三巨頭之一

【作者介紹】
1945年12月28日,美國小說家西奧多·德萊塞(Theodore Dreiser)在加利福尼亞的好萊塢去世,終年七十四歲。德萊塞是美國現代小說的先驅和代表作家,被認為是同海明威、福克納並列的美國現代小說的三巨頭之一。
德萊塞1871年8月27日出生在美國印第安那州的特雷霍特。青少年時期生活貧困,中學畢業後便自謀生計,他刷過碗,洗過衣服,做過檢票員和傢具店伙計等工作。這段經歷為他後來的創作提供了許多素材。1892年,德萊塞開始記者生涯,走訪芝加哥和紐約等城市,廣泛接觸和了解了社會生活。1902年開始成為幾家婦女雜志的主編,1910年後辭職,成為職業作家。
德萊塞一生創造頗豐,主要有長篇小說有《嘉莉妹妹》(1900)、《珍妮姑娘》(1911)、《金融家》(1912 )、《巨人》(1914)、《天才》(1915)、《美國的悲劇》(1925)、《悲劇的美國》(1931)、《開端》(1931)、《堡壘》(1942)、《斯多葛》(1945)。
《嘉莉妹妹》是美國文學中的重要作品,是美國自然主義運動第一篇代表作,也是德萊塞發表的第一部長篇小說。他在廣闊的社會背上,描寫了嘉莉對幸福生活追求的幻滅,揭露和批判社會的黑暗,指出在美國靠誠實的勞動找不到出路,只有出賣靈魂,才能得到金錢和地位,真正的幸福是不可能找到的
1911年德萊塞又發表了《珍妮姑娘》,描寫窮姑娘珍妮和富家子弟萊斯特相愛,後來孤獨一生的慘狀。作品對照鮮明,生動刻畫了美國社會中的貧富懸殊,一邊是貧困潦倒,一邊是夜夜歡歌,這樣的社會是富人的天堂,窮人的地獄。
德萊塞另一部長篇小說《天才》在1915年出版。主人公尤金·威特拉是一位才華橫溢的畫家,他的作品反映了人民的現實生活,但是卻得不到上社會的承認,於是被迫去迎合上層社會的趣味,最終獲得了金錢和地位。但是,尤金·威特拉卻墮落成了一個庸俗的市儈,他的天才毀滅了。
德萊塞1912年發表的《金融家》、1914年發表的《巨人》和1945年發表的《斯多葛》組成了他的現實主義巨著《慾望三部曲》。其中心人物是金融巨頭柯帕烏,在這三部曲中,描寫了柯帕烏從南北戰爭開始,怎樣從一個普通的經紀人發成百萬富翁。作品從19世紀中葉寫到20世紀初,從美洲大陸寫到歐洲大陸,在廣闊的空間和時間里,生動而深刻地描繪了美國的歷史風貌。
德萊塞最長小說《美國的悲劇》達到他藝術創作的高峰,它展示了對本世紀初美國人經歷的深刻理解,無止境的慾望和普遍的幻滅感。作品通過描寫窮教士子克萊特·格里菲斯為追逐金錢、地位而墮落為蓄意殺人犯的故事,揭示利己主義惡性膨脹的嚴重後果,更揭露了金錢至上的美國生活方式對人性的毒害。這部作品的發表使他的聲望盛極一時。
1944年,德萊塞被美國文學藝術學會授予榮譽獎。《堡壘》(1946)和《斯多噶》(1947)兩部長篇小說是在作家死後出版的。這兩本書都反映了德萊塞晚年對宗教哲學的興趣。1945年,他加入美國共產黨。1945年12月28日,美國小說家西奧多·德萊塞(Theodore Dreiser)在加利福尼亞的好萊塢去世,終年七十四歲。
德萊賽是美國現實主義小說家.他的小說創作傾向主要是作家內心沖突與客觀社會現實結合的產物.他的小說打破了19世紀末期傳統的小說觀,開創了一種大膽面向生活,反映現實的小說形式,為美國小說創作開辟一條新路。

E. 世界三大科幻小說家

世界三大科幻作家是:英國的阿瑟·克拉克、美國的羅伯特·海因萊因和艾薩克·阿西莫夫。

從20世紀40年代到60年代,世界范圍內(以英國為代表)科幻小說的發展經歷了所謂「黃金時代」,形成一個持續創作、出版的高峰。被稱為世界科幻「三巨頭」。

阿西莫夫一生著書近500本,《基地系列》、《銀河帝國三部曲》和《機器人系列》三大系列被譽為「科幻聖經 」,曾獲7次雨果獎、3次星雲獎,為後續眾多的太空系列小說、電影鋪平了道路。

海茵萊因代表作有《星船傘兵》、《星際迷航》、《嚴厲的月亮》、《雙星》、《 銀河系公民》、《銀河行商》等,4次獲得雨果獎,被譽為硬科幻小說大師、美國現代科幻小說之父。

克拉克被譽為「太空時代的先知」,作品包括《童年的終結》、《月塵飄落》、《來自天穹的聲音》,《2001年太空漫遊》是其經典代表作。

克拉克的科幻電影和科幻小說開啟了「太空史詩」的新類型,它啟發了《星球大戰》、《第三類接觸》、甚至《阿凡達》。曾獲3次雨果獎、3次星雲獎,1986年,被美國科幻與奇幻協會(SFWA)授予終生成就獎——大師獎。

(5)美國現代小說的三巨頭擴展閱讀

西方科幻小說的發展,大致可分為四個時期:

1、英國有工業革命和達爾文的進化論導致真正科學幻想小說的興起;

2、二十世紀初期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帶來科學幻想小說的中興;

3、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核裂變、宇宙航行、彩色電視機、電子計算機等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進一步促使西方科幻小說的繁榮;

4、經過二三十年的繁榮,科幻小說家從科幻作品的主題、情節,到藝術的方法進行新的探索。

F. 美國小說三巨頭

傑克.威廉森,艾薩克·阿西莫夫和阿瑟·克拉克被稱為科幻小說三巨頭。

G. 一戰後美國最偉大的三大小說家

西奧多·德萊塞、海明威、福克納並列的美國現代小說的三巨頭之一。

H. 有哪些比較有名的小說作家

看你喜歡那一類了。中國的感覺海岩的作品都很不錯,很多都被翻拍成了電視劇,《玉觀音》《五星級大酒店》。像長篇小說《便衣警察》《一場風花雪月的事》《永不瞑目》,《你的生命如此多情》,中篇小說集《死於青春》。
網路上有一些,像什麼
現在著名小說家
茅盾、巴金、沈從文等;
當代著名小說家
張平、周梅森、賈平凹、莫言、嚴歌苓、余華、唐朝、陳忠實、周克芹、路遙等;
流行小說家
韓寒、郭敬明、安妮寶貝、明曉溪、郭妮、饒雪漫、王曉方、崔曼莉、孔二狗、李吉順等;如果沒看過作品的話,光看名字也沒什麼意義。
日本的比較喜歡村上村樹、大江健三郎、川端康成;
英國的麥克·莫波格(Michael
Morpurgo)
英國最暢銷小說家之一,英國三個獲得「桂冠作家」榮譽的作家之一,他的《柑橘與檸檬啊》還不錯。傑羅姆·K·傑羅姆(Jerome
K.Jerome.1859-1927),為英國現代最傑出的幽默小說家、散文家和劇作家,一生創作了大量享譽世界的偉大作品,為世界各國的讀者所喜愛,代表作品有《三人同舟》(1889);《懶漢的妄想》(1889),《舞台上下》(1890),《朝聖日記》(1891),《小說筆記》(1893),《三人同游》(1900)等。美國的西奧多·德萊塞(1871-1945)是美國現代小說的先驅和代表作家,被認為是同海明威、福克納並列的美國現代小說的三巨頭之一。還有像喬治艾略特、瑪格麗特*米切爾(《飄》)、阿瑟柯南道爾(《福爾摩斯》)、莫泊桑、福樓拜、托爾斯泰、契訶夫;還有意識流一派的像普魯斯特、伍爾夫,國外的真的好多,去圖書館慢慢翻吧。

I. 美國現代主義文學三巨頭是誰

海明威,福克納,德萊塞

熱點內容
無限仙俠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9-28 07:51:17 瀏覽:877
時光濃淡相宜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9-28 07:17:45 瀏覽:966
多肉的小說現代言情百度網盤 發布:2025-09-28 06:52:49 瀏覽:436
扣人心弦玄幻小說 發布:2025-09-28 06:05:49 瀏覽:388
主角姓王的科幻小說 發布:2025-09-28 05:33:18 瀏覽:452
女主女扮男裝混進學校的校園小說 發布:2025-09-28 05:32:43 瀏覽:991
小說里最常見的女生名字 發布:2025-09-28 05:28:31 瀏覽:255
求2018年新完結的高幹小說 發布:2025-09-28 05:28:30 瀏覽:879
男主沈墨現代小說 發布:2025-09-28 05:27:08 瀏覽:252
男主女主都是大佬的現代小說 發布:2025-09-28 05:18:57 瀏覽: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