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現代小說 » 論魯迅小說中現代知識分子形象

論魯迅小說中現代知識分子形象

發布時間: 2021-08-01 18:51:27

『壹』 求文檔: 談魯迅小說中知識分子形象

藤野先生:正直熱誠、治學嚴謹、沒有狹隘的民族偏見,對一個弱國國民給以應有的尊重、熱情的關懷。
《狂人日記》中的狂人實際上是一個敢於向傳統挑戰的已經覺醒的知識分子形象,一個敢於向現實的世俗社會挑戰的清醒的反封建的民主主義的形象。
《長明燈》里的瘋子盡管是孤軍奮戰,受到人們的敵視和禁錮,但他浩然的正氣使得凡夫俗子感到膽顫心驚。
《一件小事》中的「我」則屬於正在覺醒的知識分子。「我」在人力車夫高尚精神的感染下,勇於進行自我解剖,自覺的向勞動人民學習,並增長前進的信心和勇氣。

《 肥皂 》中的四銘、《高老夫子 》 中的高爾礎等是封建制度的維護者和追隨者,他們的靈魂已經完全腐朽,表面上道貌岸然,實際上滿肚子男盜女娼,他們既是封建道德的衛道士、假道學,又是不學無術的文人垃圾、文人敗類。作者對他們只有批判,沒有同情。
《在酒樓上》的呂緯甫、《孤獨者》中的魏連殳、《頭發的故事》、《端午節》中的方玄綽、《幸福的家庭》中的文學青年、以及《傷逝》中的涓生和子君。而在這些人的身上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他們具有現代的意識、進步的思想和改革的要求、也曾有過為自己理想而奮斗的輝煌歷史,但是隨著歲月的考驗,生活的磨練後,他們的反抗幾乎都以失敗而告終,所以他們又全都消沉了。

『貳』 論魯迅小說中知識分子形象 論文答辯怎麼說

1,迂腐的老夫子孔乙己
2,差不多先生方玄綽
3,不學無術而誇誇其談的高爾礎
4,做好夢的幸福家庭的主人公
5,偽善的衛道士四銘
6,糊里糊塗的老子
7,不論是非的莊子
8,繁文縟禮的孔子
9,豪俠仗義的墨子
10,孤獨的革命者魏連殳,呂緯甫
11,敢破舊物的新黨(長明燈)
12,為現實所困的理想主義者涓生和子君

『叄』 淺析魯迅小說中的知識分子形象 好寫嗎

迅小說中的知識

『肆』 魯迅作品中的知識分子形象

魯迅作品中的知識分子形象是
具體可見參考一下《論魯迅小說中的知識分子形象 》

對呂緯甫和魏連殳,魯迅的同情就更為明顯,通過他們的遭遇來揭露、抨擊黑暗社會的思想也更為明確。的確,呂緯甫到了中年,已經喪失了昔日的戰斗意氣。曾經受過民主和科學教育的他,為了敷衍母親,竟不辭辛勞回到故鄉給已死多年的小兄弟遷葬,並且在看到舊墳中沒有任何遺跡時,還是讓工人把原屍體所在處的泥土裝到棺材中下葬。他就是這樣做些「等於什麼事也沒有作」的事。但是,呂緯甫的變化除了他本身的原因外,社會客觀條件不是一個重要的原因么?作品寫到呂緯甫雖然消沉,仍然清醒,「深知道自己之討厭,連自己也討厭」,這說明他內心的痛苦和矛盾。作者寫了他回故鄉時做的另一件事,特意買了剪絨花送給過去為想花戴而挨了父親打罵的順姑;順姑是病死了,他只好託人把花送給順姑的妹妹。過去有的評論者對這一細節持否定態度,把它和遷葬一樣看作說明呂經緯什麼事也沒有作。其實,透過這一細節可以看到作者對呂緯甫的肯定,即說明他昔日的同情心尚未泯滅,更重要的是暗示讀者,知識分子的呂緯甫和貧女順姑的命運實際上相去無幾,不同者是一個被打掃出了這個世界,一個則還在苟延殘喘,在這個世界裡痛苦地掙扎著活下去。呂緯甫一些看來顯得頹唐的話,表現了對現實的不平和不滿。「你看我們那時候想的事可有一件如意?」這句話往往被人忽略,其實它不僅是了解呂緯甫思想性格的重要線索,也是作品主題思想的核心——作者是要通過呂緯甫的生活變化,對黑暗社會給予無情的揭露和抨擊!

魯迅作品中的農民形象
農村生活和農民形象在魯迅小說中佔有顯著的地位,在魯迅的筆下共有兩類農民形象,一類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型,主要有《祝福》里的祥林嫂、《風波》里的九斤老太等。另一類是完全批判型,主要就是阿Q。這里我主要說一下阿Q的形象。《阿Q正傳》以塑造辛亥革命時期一個農民的典型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阿Q的形象是魯迅塑造的一個舊中國受剝削、壓迫最深重的、質朴愚昧並沾染上一些游手之徒的狡猾的貧窮落後卻不覺悟的農民典型。阿Q在經濟上一無所有;在政治上深受壓迫;在思想上是落後愚昧的。其性格核心是「精神勝利法」,具體表現為盲目自大、自輕自賤、自欺欺人、可怕的健忘症、欺軟怕硬等。長期的封建思想統治和自身性格毛病以及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是阿Q悲劇性的成因。阿Q的革命是典型的農民自發革命,表現出他的愚昧,魯迅通過他的被殺對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進行了深刻的批判。阿Q的形象具有很大社會普遍性,具有高度典型意義和強烈的針砭與警示作用。

『伍』 淺析魯迅小說中覺醒知識分子形象

在那個比罐頭都還要密不透風的時代。只有被鎮壓!

『陸』 魯迅小說中知識分子特點

魯迅是我國現當代文學的奠基人。他的作品大多是揭露當時社會的黑暗,主要作品有小說以《吶喊》、《彷徨》。在這些作品中,魯迅塑造了三種不同的類型的知識分子形象。他們雖由於所受教育和自身經歷各不相同,生活和結局很不一樣,但他們命運大致相同,幾乎都十分其苦,在貧病和屈辱中悲慘死去的亦有其人。而這三類知識分子形象分別為:第一類是封建制度的受害者和犧牲者;第二類是封建制度的維護者和追隨者;第三類是封建制度的破壞者和反抗者。

『柒』 論魯迅小說中的知識分子形象有何意義

魯迅在自己的作品中用這么多的篇幅來描寫知識分子,對他們的痛苦生活和不幸的命運表現出極大的關心,決非出於偶然.他既不象有的評論家所說是為了表現自己「心靈的歷程」,也非僅僅為了寫出知識分子生活的痛苦和無告.他對知識分子問題顯出很大的興趣,對知識分子傾注巨大的熱情,有著深刻的社會原因.
就魯迅進行小說創作的前前後後,中國社會正經歷著巨大的變動. 「五四」以後的中國社會,雖然受到新思想的沖擊,仍到處充斥著腐敗、落後、黑暗和貧困,封建勢力頑固地佔據著政治舞台,廣大人民群眾仍處在軍閥專制的奴役之下,遭受著非人的待遇.知識分子在當時也是和勞動人民一道受難.子君、涓生們雖然爭得了戀愛自由的勝利,但終承受不了失業和貧困的打擊,他(她)們還是沒有逃過封建勢力施加的迫害.《幸福的家庭》中的「文學家」盡可以展開他想像的翅膀,幻想著幸福的生活,但他畢竟生活在嚴酷的現實當中,一時一刻也不能不正視自己可悲的人生.魯迅正是從現實生活和社會的角度來看待知識分子問題的.他在小說創作中用和對待農民問題幾乎相同的注意力來對待知識分子問題,正是把知識分子生活當作一個重要的社會現象加以考察.他在主要是農民問題的小說《故鄉》中,曾提到作為知識分子的「我」和農民閏土其實是同樣的命運,如果有什麼不同,那也不過一個是辛苦輾轉地生活,一個是辛苦麻木地生活.這可以幫助我們了解魯迅先生在小說中描寫知識分子生活時的基本認識和態度,以及他們為什麼這樣重視知識分子問題

『捌』 論魯迅小說中的知識分子形象的提綱怎麼寫

一、魯迅小說中知識分子形象的刻畫

《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白光》中的陳士成等,他們大都是科舉制度的犧牲者和殉葬者。科舉制度產生了極少數的權勢者,而大多數知識分子則像孔乙己、陳士成這樣,一生白首窮徑,百無一能,窮愁潦倒、淪落下層。而更可悲的是,他們一生受其害而不覺悟。他們從來也意識不到封建思想、封建道德的不合理性,而卻對其做盲目維護,在不自覺中被它們吃掉了自己的一生乃至生命。孔乙己在最潦倒時還擺著讀書人的臭架子,滿口之乎著也!更令人可笑的是他很熱情地去考酒店的伙計茴香豆的「茴」字怎樣寫?並富有耐心地講解茴字的四種寫法。他也從不肯脫下代表他讀書人身份的長袍,雖然那長衫又臟又破,像十多年沒補洗的,他卻不以為恥,反以為榮。也不肯和那些「短衣幫」平起平坐地喝酒,那樣他更感到有失身份,他無力謀生,幸而寫得一筆好字,卻好喝懶做,不肯憑此吃飯,做不到幾天,筆墨紙硯連人失蹤,如是幾次,後來也沒人叫他去抄書了。生路斷了的他就去干偷竊之事,偷了書賣,反而振振有辭地為自己辨白,「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嗎?」終於因此而被丁舉人打折了腿,從此,便永遠地消失了他卑微的身影。

《白光》中的陳士成一生迷戀仕途,一心想考秀才當大官,從個幾歲的孩童考成了兩鬢斑白的老翁,參加「初試」十六回,到頭來卻連個秀才都沒撈到。但他仍未有丁點兒的醒悟,更不能正視現實,而卻糊里湖塗地做著陞官發財的美夢。自我陶醉於夢幻畢竟不是解決現實問題的辦法,反而更使自己陷入瘋狂的狀態,最終精神完全失常,在想像中的財寶的白光的引誘下淹死在河裡。

這類形象的生動描寫首先表明,幾千年吃人的封建思想、封建倫理道德對下層舊知識分子在精神上和肉體上的摧殘是何等殘忍。對他們的毒害又是怎樣的根深蒂固。在他們短暫的一生中,面對扼殺他們命運的封建思想和倫理道德逆來順受,俯首貼耳,盲目地繼承、遵從和維護。其次,在他們眼裡,從來如此,便是永遠顛撲不破的真理。在他們的意識深處,一個人的作為總是命運註定的,而自己卻永遠無法駕馭命運。讀書人孔乙己的消極懶惰,偷盜行竊等行為說明,他從來就是得過且過,連正視現實、積極謀生都想不到了,哪還能意識到封建思想及倫理道德的不合理性呢?陳士成為科舉制度葬送了他的一生,也沒能考中秀才。「一而再、再而三的落榜、挫折、打擊也沒能給他有所啟示,而他卻荒唐地做著陞官發財、作威作福的美夢,並以此自慰。封建思想、封建倫理道德孕育了這樣一代代、一批批孔乙己似的、陳士成似的畸形兒。這是封建社會的產物,更是時代的悲哀。再次,魯迅通過對這些人物形象一生的描寫,表現了他對這些被損害與被侮辱的下層知識分子的悲劇命運的深切關注和同情,以及對扼殺他們的封建思想和封建倫理道德進行了強烈的控訴和譴責。封建社會正因為孕育了這樣一代代保守、迂腐、愚昧的國民,才導致了它的最終崩潰。孔乙己、陳士成作為魯迅小說第一揭露面的封建知識分子,其生活時代是封建社會崩潰時期。科舉制度是依附在封建制度這張皮上的,現在皮之不存,依附於科舉制度的知識分子,就必然產生「毛將焉附」的悲劇了。魯迅以孔乙己等為主人公,就反映了他對這類知識分子歷史命運的清醒認識,所以,他通過對這類人物悲劇命運的揭示,就是要告訴讀者,隨著封建社會已經走向歷史行程的末尾,知識分子若還要執著於科舉道路,那就只有死路一條了,而要求得好的命運,就必須另尋新路。

《在酒樓上》中的呂緯甫和《孤獨者》中的魏連殳則是另一類型的知識分子。他們既受過封建教育的熏陶,又受過資產階級教育的影響,對封建禮教制度他們具有反叛精神,曾經在不同程度上對封建勢力作過斗爭。但是,他們都比較脆弱,缺少韌性,終於被封建黑暗勢力打垮,壓碎。《在酒樓上》中的呂緯甫在學生時代曾經是一名革命的闖將,他曾經「到城隍廟里去拔神像的鬍子」,並且,「連日議論改革中國的方法以至於打起來」,他曾勇敢地站出來向封建神權挑戰,是一個「敏捷精悍」、英姿勃勃的青年。然而在辛亥革命失敗後,隨著時代風雲的變化,歷史的逆轉,使他失去了方向,逐步磨光了稜角,蛻變為封建教育的傳聲筒。他千里迢迢從山西太原回到江南S城,不過是為了給早就死掉爛掉並且蹤跡全無的小弟「遷葬」,以騙騙母親,安慰自己。他自己在辦完這些無聊的事情之後,仍然要去教什麼「子曰詩雲」,用《孟子》、《女兒經》中的封建思想去毒害青年。他就這樣敷衍者過日子,混著日子,「連明天怎樣也不知道」。呂緯甫的退伍、落荒,繼而頹唐、消沉,終而由戰斗者變成了苟活者。他不甘心頹廢,卻又無力自拔,明知道在消沉,也可不去振作。按著他自己的比喻說,像一隻蒼蠅,「停在一個地方,給什麼來一下,即刻飛走了,但是只飛了一個小圈,便又回來停在原地點。」呂緯甫這一甘心落伍又不能自拔的悲劇,是辛亥革命以後,五四運動落潮時期一部分革命知識分子共同的悲劇。

《孤獨者》中的魏連殳,先前同樣是位社會改革的仁人志士,但在生活的重壓下,他終於「躬行起先前他所憎惡和反對的一切,拒斥先前所崇抑、所主張的一切了」,他不得不自言自語地說:「自己已真的失敗了」,然而他卻又阿Q似的覺得自己勝利了。因為他有了新的賓客,新的饋贈,新的頌揚,新的鑽營……,他雖然覺得自己不配活下去,別人也不配,同時,他又覺得偏要為不願意讓自己活下去的人們而活下去,心靈在極度的苦痛中受著煎熬,致使他終於靜靜的死去。個性主義使魏連殳「親身造了獨頭繭,將自己裹在了裡面。」他也憤憤地以躬行所惡來畸形地報復世俗的壓迫,不但未得到解脫,反使他陷入更深的精神孤獨和痛苦的境地。他以自戕似的毀滅宣告了自己的失敗。

和以上兩類知識分子不同,《傷逝》中的子君、涓生以及《幸福的家庭》中的「文學家」是當時新一代知識分子。他們誕生在五四運動的大潮中,一開始就受到反帝反封建革命斗爭的洗禮,在新的形勢下,以大無畏的精神向封建禮教沖擊,追求著幸福的生活。小說中的子君、涓生是五四以後的年輕知識分子典型。子君為了爭取婚姻自由和個人幸福,毅然同封建家庭決裂,並以示威者的姿態,昂首闊步同情侶在大街上行走。社會歧視的冷眼,惡言毒語的責罵,都不能使其屈服。「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都沒有干涉我的權利!」這可以說是五四時期婦女獨立、人格自由的宣言。然而,同涓生同居之後,子君滿足了,終止了斗爭。愛情沒有「時時更新、生長、創造」,「只是為了愛——盲目的愛——而將別的人生要義全盤疏忽了」。沉溺在「安寧和幸福」里,停止了繼續為社會的改革和解放而奮斗。這就使他們的愛情失去了共同的基礎而變得空虛和庸俗。於是,當社會經濟的壓力突然向他們襲來時(涓生失業),他們的愛情及其幸福的家庭,如沙地上的寶塔,立即倒塌了,子君不得不重新回到父親那裡,最後在冷眼和悲哀中死去;涓生再痛苦中悔恨自責,思考探索。

魯迅在自己的作品中用這么多的篇幅來描寫知識分子,對他們的痛苦生活和不幸的命運表現出極大的關心,決非出於偶然。他既不象有的評論家所說是為了表現自己「心靈的歷程」,也非僅僅為了寫出知識分子生活的痛苦和無告。他對知識分子問題顯出很大的興趣,對知識分子傾注巨大的熱情,有著深刻的社會原因。

就魯迅進行小說創作的前前後後,中國社會正經歷著巨大的變動。 「五四」以後的中國社會,雖然受到新思想的沖擊,仍到處充斥著腐敗、落後、黑暗和貧困,封建勢力頑固地佔據著政治舞台,廣大人民群眾仍處在軍閥專制的奴役之下,遭受著非人的待遇。知識分子在當時也是和勞動人民一道受難。子君、涓生們雖然爭得了戀愛自由的勝利,但終承受不了失業和貧困的打擊,他(她)們還是沒有逃過封建勢力施加的迫害。《幸福的家庭》中的「文學家」盡可以展開他想像的翅膀,幻想著幸福的生活,但他畢竟生活在嚴酷的現實當中,一時一刻也不能不正視自己可悲的人生。魯迅正是從現實生活和社會的角度來看待知識分子問題的。他在小說創作中用和對待農民問題幾乎相同的注意力來對待知識分子問題,正是把知識分子生活當作一個重要的社會現象加以考察。他在主要是農民問題的小說《故鄉》中,曾提到作為知識分子的「我」和農民閏土其實是同樣的命運,如果有什麼不同,那也不過一個是辛苦輾轉地生活,一個是辛苦麻木地生活。這可以幫助我們了解魯迅先生在小說中描寫知識分子生活時的基本認識和態度,以及他們為什麼這樣重視知識分子問題

熱點內容
醫生了東方玄幻小說 發布:2025-09-30 00:33:20 瀏覽:912
erryg小說一瓢飲閱讀 發布:2025-09-30 00:15:02 瀏覽:323
有關種田的小說完結小說 發布:2025-09-30 00:04:56 瀏覽:113
武俠小說地圖封面 發布:2025-09-30 00:03:13 瀏覽:340
匪我思存全部完結小說小說 發布:2025-09-30 00:02:18 瀏覽:176
愛在桐花飛時小說閱讀理解答案 發布:2025-09-29 23:39:59 瀏覽:949
女強小說排行榜前十名現言 發布:2025-09-29 23:38:29 瀏覽:546
名字帶無賴武俠小說 發布:2025-09-29 23:25:10 瀏覽:38
游戲系統穿末世小說排行榜完本小說 發布:2025-09-29 23:14:01 瀏覽:116
張大春科幻小說首獎 發布:2025-09-29 23:04:59 瀏覽:663